远程无线遥控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在大坝外部变形和滑坡位移监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大坝安全检测自动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

安全监测可为大坝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对中国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发展历程以及采集控制、通讯传输、管理系统三大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调研了中国典型工程的大坝监测自动化系统实施情况、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采集控制单元主要参数及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的新技术新方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风险评估基本原理,其次探讨了监测自动化关键技术,然后就大坝安全风险评估进行研究,最后论述了监测自动化系统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采集控制引言大坝安全风险评估可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以及大坝结构本身所存在的种种不确定性对大坝安全运行的影响,能反映一旦大坝失事所造成的后果对大坝安全性的要求,能综合考虑大坝运行、社会、环境、经济、人员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对大坝安全状况所做出的评价更符合实际要求。

1风险评估基本原理大坝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分析与计算,确定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大坝发生风险事故后所造成的损失,由此得出大坝的风险等级,从而依据接受准则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控制方案。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用来识别可能引起大坝产生风险的风险源。

风险源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

外部的风险源包括地震、台风、强降雨、超标准洪水(含上游非正常泄水)等自然环境因素,也包括上游可能失事的大坝、养鱼的网箱、船只、滑坡体、泥石流沟等;内部的风险源包括组成大坝枢纽建筑物的大坝、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导流洞堵头(含底孔)、船闸、升船机、鱼道、过木建筑物、工程基础、闸门及启闭机等。

(2)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指对各个风险源推演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一个风险事件可能产生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风险事件,建议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风险事件推演,建立风险路径图,对每个风险事件进行可能性和风险损失分析,确定风险等级。

大坝安全风险事件包括溃坝、漫坝、滑坡、泥石流、水淹厂房、堰塞湖、坝体坝基渗透破坏、坝体坝坡失稳、泄水及消能设施冲刷破坏、泄水建筑物进水口淤堵、泄水闸门启闭设备和电源故障等。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测量机器人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突出,尤其在变形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变形监测是指对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进行监测和分析,这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而测量机器人通过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为变形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以及其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测量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测量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完成测量任务的机器人,其工作原理主要依靠激光测距、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装置进行测量。

测量机器人通常配备有高精度的测量设备,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目标物体的三维形状和尺寸数据。

测量机器人可以进行高速、高效率的测量工作,并且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进行工作,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1. 结构变形监测在工程领域中,各种工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受到外部环境和荷载的影响,从而会产生一定的变形。

测量机器人能够通过高精度的测量装置对工程结构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取结构的变形数据,并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这对于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等,会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而测量机器人可以通过激光测距等技术手段对地质环境进行高精度的监测和测量,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预警并减少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3.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各种航空器件和飞行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变形监测,以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测量机器人能够通过多种高精度的测量手段对航空器件进行变形监测,以确保其在高速飞行中不会因为变形而受到影响,保障飞行安全。

三、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也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测量机器人的测量精度将会进一步提高,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三维测量,满足更多工程结构的监测需求;测量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会更加广泛,不仅局限于工程领域,还将应用于医疗、环境等领域,实现更多样化的测量任务;测量机器人的自主化能力将会不断提高,能够根据实际任务需求自主进行路径规划和测量操作,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1. 引言1.1 引言变形监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监测和评估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形状、尺寸和变形情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量机器人成为了变形监测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

测量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执行测量任务的机器人,它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和算法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

在变形监测中,测量机器人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测物体的形变情况,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信息。

本文将探讨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我们将分析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扮演的角色,介绍其工作原理,探讨其应用场景和优势,以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测量机器人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工具来实现变形监测的精确性和高效性,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2.1 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角色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系统准确地获取目标物体的形变信息,帮助工程师分析和监测结构的变形情况。

在过去的工程领域,变形监测通常需要人工测量和记录,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误差。

而通过引入测量机器人,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测量机器人能够自动执行测量任务,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同时能够在非常狭小或是危险的环境中进行测量,确保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测量机器人在进行变形监测时能够快速地获取大量数据,并能够实时传输数据到监测系统进行分析,实现快速反馈和调整。

在工程实践中,测量机器人不仅可以用于监测建筑结构的变形情况,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工程等领域。

通过测量机器人对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从而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角色不可曽视,它们为工程领域带来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测量解决方案,为工程项目的安全和可靠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必定会更加广阔和美好。

2.2 测量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测量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多个关键技术和原理,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内容:1. 定位和导航系统:测量机器人通常配备有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系统,以确保在执行测量任务时能够准确移动和定位。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远程遥控技术开发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远程遥控技术开发
T A 0 3测量 仪器 人 “ 。 C 20
本 文 旨 在 通 过 无 线 通 讯 技 术 实 现 对 L ia e c T A 0 3测 量机 器人 的遥 控 , 到 远 程控 制 测 量 机 器 C 20 达 人开机、 按指令 进 行观 测 、 录 、 记 数据 存储 、 传输 。系统
9 0
人 民 长 江
到终端 测量 设备 后 , 过协 议转换 模块 , 对应命 令 转 通 把 换成 G I S 命令 集发 送给 终端 测量设 备 。终端 测量设 备 的状态 和测 量数 据 通过 读 取 G I 令 后 , 换 成 网 络 S命 转 协议数 据 , 发送 到远程 无线 监控 管理 中心 。
2 2 1 D U 的 核 心 功 能 . . T
D U数 据终 端设 备 ( a em nlU i 为 G R T D t T r ia nt a ) PS 发 射终 端 , 为专 门用 于将 串 口数 据 通 过 G R P S网络 进 行 传送 的 G R P S无 线 设 备 。与 通 用 G R d m 相 P S Mo e 比 4 5接 口即 可 S8 实现无 线上 网 。它 支 持 固 定 I 、 态 域 名 解 析 、 P动 虚拟
选用 G R P S无 线 网络 , 立 测 量终 端 和 远程 无 线 建 监 控 管理 中心之 间的互 联 网数 据 连接 , 制 中心通 过 控
采用 G R P S无线 网络 传输 测 量 机 器 人命 令 集 数 据 , 通 过无线 互 联 网络完 成远 程控 制 、 量 和数 据传 输 。 测
进行 传送 , 而不 需要 改变 原有 的数据 通信 内容 。 因此 ,
D U可 以和各 种使 用 串 口通 信 的用 户设 备 进 行 连 接 , T 而且 不需要 对 用户设 备作 改动 。 GR P S通 信 网络 的优 点 之 一 就 是 支 持 G R P S终 端 设 备永久 在 线 , 因此 D U 在 设 计 上 支 持 永 久 在 线 功 T

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与应用

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与应用

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与应用发表时间:2019-05-29T15:56:38.7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作者:李栋梁[导读] 面对溃坝事件带来的巨大损失,人们深刻的认识到大坝的安全监测的重要性。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摘要:面对溃坝事件带来的巨大损失,人们深刻的认识到大坝的安全监测的重要性。

采用监测技术对大坝坝体进行变形监测,测出大坝上各点的位置变化,才能分析大坝安全运行状态,并建立大坝的变形预测模型,实现大坝变形的定量预测。

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大坝的异常变化,对其安全性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大坝变形监测;位移量;监测点;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如何保证水电站施工质量的安全运行已经引起了各大水电站的广泛关注。

在水电站的建设中,大坝的变形监测在水利工程安全监测中尤为重要。

一、大坝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1.视准线法,通过视准线或经纬仪建立一个平行或通过坝轴线的铅直平面作为基准面,定期观测坝上测点与基准面之间偏离值的大小,即为该点的水平位移,适用于直线形混凝土闸坝顶部和土石坝坝面的水平位移观测。

当采用这一方法时,主要要求它们的端点稳定,所以必须要作适当的布置,只能定期地测定端点的位移值,而将观测值加以改正。

视准线观测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较高、原理简单、方法实用、实施简便、投资较少的特点,在水平位移观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足的是对较长的视准线而言,由于视线长,使照准误差增大,甚至可能造成成照困难。

当视准线太长时,目标模糊,照准精度太差且后视点与测点距离相差太远,望远镜调焦误差较大,无疑对观测成果有较大影响。

2.引张线法。

利用张紧在两工作基点之间的不锈钢丝作为基准线,测量沿线测点和钢丝之间的相对位移,以确定该点的水平位移,适用于大型直线形混凝土的廊道内测点的水平位移观测,主要用于测定混凝土建筑物垂直于轴线方向的(顺水流方向)水平位移。

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摘要: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大坝常常会受到地质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进而产生各种形变,从而严重影响了水工程的建设安全以及后期使用安全等,因此本文将详细论述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大坝的安全系数等。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大坝;变形监测;具体应用常用的自动化技术有全站仪变形监测技术、三维激光扫描仪自动监测技术以及GPS自动化监测技术,不同的监测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方式也各不一样。

1.全站仪变形监测技术在进行大坝变形监测的过程中传统的监测方法是利用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以及水准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具体操作方法是周期性的测量大坝的距离、角度以及高度差等,再利用极坐标法、构网法以及交会法等实现大坝的变形监测。

全站仪短边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准度能完全满足变形监测的所有要求,因此其代替了以往的水准测量,在变形监测领域中被广泛的应用。

全站仪具有监测成本低、数据便于处理以及适用性较强和操作简捷等特点,但同时也拥有非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容易受到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对大坝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只能进行部分的点位监测。

智能化全站仪变形监测系统是在自动化全站仪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其距离测量精度较高,精度最高可达到0.5s,甚至测站局部的坐标系统测量精度可以精确到毫米[1]。

1.全站仪自动化总体设计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系统主要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控制中心、棱镜组、数据处理软件以及自动全站仪。

控制中心具有连接各仪器的使命,而利用控制中心内部装置的数据处理软件以及全站仪等可以实现自动采集数据,与此同时还能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作。

全站仪受其监测功能的影响,在进行监测位置选择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视野的开阔性,同时还要保证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而棱镜的安置位置选择需要能促使结构体的特征点得到充分显示的地方,与此同时还要重点注意棱镜的保护工作。

1.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技术2.1监测方法测量机器人的监测方法主要分2步实现,首先测量机器人具有自动识别目标的功能,而且拥有较高的测量效率,即使是在光度较差的环境中,例如地下隧道等,测量机器人的工作仍然不会受影响,正常监测、记录,甚至还能自动平差,从而有效规避掉人为平差产生的失误等;其次再利用机器人进行观测之前,先要设定一条符合导线在两基准点之间,进而进行区间控制点的坐标监测工作,然后再以相同的方法监测出平面监控点坐标的相关数据值,然后再利用轴线法进行观测,控制的线为基准线,将控制线的一端作为控制点进行其他控制点的观测工作,然后在转换控制线的另一端作为控制点,共需观测2次,继而便会得到最终的数据。

浅谈滑坡的变形监测_1

浅谈滑坡的变形监测_1

浅谈滑坡的变形监测发布时间:2021-07-12T06:49:12.656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7期作者:陈运林1[导读] 近年来,人们对滑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展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

了解滑坡的形态特征、变形特征、动力特征对滑坡的防治有很大的帮助。

了解滑坡的相关特性后,便易开展滑坡的监测,在滑坡监测期间要求滑坡监测基准点尽可能稳定,检测点的布点位置合理,检测网的形态可满足精度要求。

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相关监测点的位置,提高监测的精确度,根据滑坡的位移、变形程度并对变形的发展趋势进行较准确的预报,尽快采取减灾和防灾措施,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陈运林11.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摘要::近年来,人们对滑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展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

了解滑坡的形态特征、变形特征、动力特征对滑坡的防治有很大的帮助。

了解滑坡的相关特性后,便易开展滑坡的监测,在滑坡监测期间要求滑坡监测基准点尽可能稳定,检测点的布点位置合理,检测网的形态可满足精度要求。

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相关监测点的位置,提高监测的精确度,根据滑坡的位移、变形程度并对变形的发展趋势进行较准确的预报,尽快采取减灾和防灾措施,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滑坡监测;基准点;监测点;监测网;监测点优化引言滑坡监测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和掌握演变过程的滑坡,收集信息的特征,滑坡灾害时间,并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科学依据正确的分析、评估、预测和处理滑坡。

滑坡的定义与组成要素定义: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的主要组成要素有:滑坡体、滑坡壁、滑动面、滑动带、滑坡床、滑坡舌、滑坡台阶、滑坡周界、滑坡洼地、滑坡鼓丘、滑坡裂缝以上滑坡诸要素只有在发育完全的新生滑坡才同时具备,并非任:滑坡都具有。

AI远程测量技术在船闸施工监测中的应用

AI远程测量技术在船闸施工监测中的应用

AI远程测量技术在船闸施工监测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伴随船闸项目规模提升,深基坑、高边坡的船闸也在迅速增多,其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等也越显复杂。

加上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基坑开挖量大且集中、边坡坡度较陡,使得边坡失稳风险愈加凸显。

在合理规划施工区域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边坡位移观测,制定应急措施。

传统施工监测的人工工作量大、成本高、危险性高、耗时耗力,第三方监测实地监测不及时、数据传输和验收与项目不同步、不及等弊端时弊端也逐步显现。

为此本船闸引入AI技术,利用AI摄像机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状态。

本文主要对AI远程测量技术在船闸工程施工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AI测量;船闸;施工监测中图分类号:(本网站首页链接可检索,交叉学科可列多个)文献标志码:A0引言船闸是现代过船建筑物中应用最多的通航建筑物,是一种由闸室连接上、下游闸首以及上、下游引航道而组成的一厢形构筑物,由于内河因为渠化通航、调节流量以及在运河上因地形条件及水面坡度的限制等因素,需要具有阶梯形的纵断面形成集中水面落差,因此内河船舶需要借助专门的通航建筑物通过落差。

船闸多为顺岸选址及建设,由于船闸的高水位差结构,边坡具有高度大、坡度陡、沿船闸轴线方向的长度长等特点,因此船闸选址处的地质情况相对较好,边坡多为逐层开挖、逐层防护,且边坡防护多为临时结构,边坡监测方式多为传统人工监测,待边墙施工完成后进行回填处理。

1工程概况本文以涪江干流梯级渠化双江航电枢纽船闸工程土建标段为例,对AI远程测量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

双江航电枢纽工程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境内的涪江干流上,距下游潼南城区约15km(河道距离),枢纽上接四川遂宁市三星航电枢纽,下连重庆潼南航电枢纽。

本航电枢纽工程等级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由接头坝、船闸、安装间、发电厂房、冲沙闸、泄洪闸等组成。

本航电枢纽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河道生态修复。

船闸等级为Ⅳ级,通航船舶500吨级(最大通行1000吨级),船闸有效尺度140m×23m×4.2m(长度×宽度×门槛水深);电站装机容量4.8万kW,安置3台贯流式机组,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1.885亿kWh,装机年利用小时数为3983h。

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坝体经常会受到地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发生各种各样的形变,这对水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后期的使用安全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目前,传感器、GPS、激光技术、CT技术、测量机器人监测技术等已在坝体变形监测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并将其推广到坝体变形监测工作中,以保证水库坝体的安全。

所以,本文就如何运用自动化技术,对坝体变形进行监测,以改善坝体的安全系数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石坝变形监测;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策略引言最近几年,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坝变形监测与监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促使了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呢,我们对大坝变形监测技术的需求也愈来愈多,对于大坝的变形监测,通常是利用相关的传感器,对大坝的坝体、坝肩、坝基等部位进行监测。

所以,进行实时观察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借助有关的自动化技术,才能对大坝的变化进行精确地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提升大坝的质量,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1 大坝变形监控的重要性大坝是我国水利水电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保证的水利水电设施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有很大贡献。

但是,在天然及人为因素的作用下,水库大坝会产生一定的变形,有些大坝因设计及施工工艺上的不足,也会产生一定的质量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设施和技术不断涌现出来,但是,我国的大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大坝的自动化监测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一方面是由于监测设施设备的匮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少大坝安全自动化管理思维的原因。

随着库区大坝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人力的限制,对库区水坝进行监控的速度与质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进自动化监控设备与技术,以提升库区大坝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2 影响坝体安全质量的几个因素2.1坝体变形的因素对坝体、坝肩和坝基等进行监控和观察,如果这几个关键部位与前一个监测部位有差异,应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它们可以执行重复性高、风险较大或者需要极高精度的工作,为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而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测量机器人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样化。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变形监测是指对物体形状、尺寸、位置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测量,主要用于工程领域和科研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变形监测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形问题,保障产品质量;在科研领域,变形监测则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加准确地了解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形情况,为科研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而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则可以为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更加高效、精确的测量服务。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传统的变形监测方法通常需要人工测量或者使用传统的测量设备,这些方法在测量精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测量机器人可以通过搭载高精度的测量传感器,实现对物体形状、尺寸等参数的高精度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对于一些对精度要求较高的行业来说,尤为重要,比如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制造领域等。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变形监测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和耗时的测量过程,而测量机器人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完成测量任务,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而且,在进行大批量的产品变形监测时,机器人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这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可以加快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工作安全性。

在一些工业生产场景中,存在着一些高风险的变形监测任务,比如对某些复杂形状的零部件进行测量、对高温、高压等环境下的物体进行监测等。

这些任务如果由人工去完成,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测量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完成这些高风险的测量任务,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滩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及资料分析

二滩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及资料分析
表1
项目

两次照准读数之差




图 1 研究区概况
水平方向观测的限差
序号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内 2C 互差
测回差
三角形闭合差
限差( ″)




2 5
二滩大坝外部变形观测网所使用的仪器及配
套设施 为 专 用 仪 器ꎮ 包 括 TM50 测 量 机 器 人 1
台ꎬDINI03 数字水准仪 2 台ꎬ其它 3m 水准尺、2m
大坝定期变形监测的重要性进行数据对比分析ꎬ
总结了变形监测在大坝建设中的重要性 [2] ꎮ 赵
燕用 GPS 对西龙池水库表面进行变形监测ꎬ建立
了西龙池上水库连续运行监测系统ꎬ实现了实时、
自动化、 高 精 度 的 大 坝 变 形 监 测 [3] ꎮ 赵 景 瞻 用
TCA 测量机器人对二滩大坝进行外部变形监测ꎬ
承受的压力最大ꎬ位移变形量最大ꎬ其次是因为大坝左侧为地下厂房ꎬ右侧为泄洪口ꎬ功能的不同导致大坝右侧所承受的
力大于左侧ꎬ因此ꎬ右侧点位的位移量大于左侧点位ꎬ靠近岸边的两侧点位位移变形量最平稳ꎮ 对于切向位移量而言ꎬ变
化都比较稳定且变形量的大小与各观测点所处的位置关系并不大ꎮ 从总体上看ꎬ大坝径向位移变形量变化规律正常ꎬ切
向位移变形量变化规律正常ꎬ大坝的工作状况及整体稳定较好ꎮ
【 关键词】 二滩大坝 变形监测 库水位 径向位移量 切向位移量
中图分类号:TV698 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809(2019)06-0054-06
1 引言
大坝外部变形监测主要是对大坝的监测点进
析ꎬ得出东坝和西坝的变化情况 [9] ꎮ 彭启友等人

基于机器视觉的大坝表面位移智能监测方法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大坝表面位移智能监测方法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大坝表面位移智能监测方法研究随着现代工程建设的发展,大坝成为了重要的水利工程,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其中之一就是大坝表面的位移问题。

为了实现对大坝位移的及时监测和预警,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监测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这种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以期为大坝安全监测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承担着调节水流、防洪抗震等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动和工程自身的因素,大坝表面存在一定的位移风险。

传统的大坝监测方法局限于人工巡检和定点监测,往往无法实现对大范围的位移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

而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监测方法,通过利用视觉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大坝表面的位移变化,为大坝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二、机器视觉监测方法的原理基于机器视觉的大坝表面位移监测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处理算法实现。

其基本原理如下:1.图像采集:在大坝表面设置合适的摄像设备,通过摄像机捕捉到大坝表面的实时图像。

2.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图像增强和图像校正等步骤,以提高后续处理的准确性。

3.特征提取:通过图像分析和处理技术,提取图像中的特征信息。

在大坝表面位移监测中,主要关注的特征包括位移向量、位移大小和位移速度等。

4.位移计算:基于特征信息,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计算大坝表面的位移情况。

常用的方法包括光流法、特征点匹配和像素匹配等。

5.结果展示:将位移计算的结果以图像或数据的形式展示给用户,实现对大坝位移情况的可视化呈现。

三、机器视觉监测方法的实施步骤基于机器视觉的大坝表面位移智能监测方法的实施步骤如下:1.设备安装:在大坝表面合适的位置安装摄像设备,确保对整个大坝表面进行有效监测。

2.图像采集:通过摄像设备对大坝表面进行连续拍摄,获取实时的图像数据。

3.图像传输: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传输给图像处理系统,以备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4.图像处理:对传输过来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得到图像中的位移特征信息。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器人逐渐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建筑、航空、制造等领域,机器人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其中,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应用范围、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优点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对这一领域进行探讨。

一、应用范围测量机器人主要用于对建筑物、桥梁、隧道、地下工程、铁路、水利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进行变形监测。

通过使用激光测量、光学测量、GPS定位等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结构变形、振动、裂缝、温度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构变形的趋势和安全状况。

二、工作原理测量机器人主要通过激光扫描、图像采集等手段实现对结构变形的监测。

工作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1.预处理机器人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对设备进行配置,包括设定测量坐标系,校正仪器误差等步骤。

2.测量过程机器人通过激光测距仪、GPS、惯性导航等多种测量手段,对结构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测量。

3.数据处理机器人将测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得出结构变形的趋势和安全状况。

三、技术特点1.高效测量机器人能够实现对结构的快速、全方位测量,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

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成本,还能够减少因为构建设备安装而引发的安全问题。

2.高精度测量机器人使用的多种测量手段包括GPS、激光扫描等,能够实现高精度测量。

测量的误差可以控制在毫米级别,比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更加准确。

3.自主性强测量机器人在工作时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任务自主执行工作,无需人工操控。

能够在特殊的环境下操作,不会受到环境的限制。

四、优点1.安全可靠测量机器人在监测过程中可以减少人力,减少人员因为高空作业等因素导致的安全风险。

测量时不需要人员在现场,而且能够减少测量时间,降低工人长时间工作的风险感染。

2.经济性好测量机器人可以实现全方位、高效率的测量,从而降低建设投资,同时能够快速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降低维修成本。

测量机器人和GPS技术结合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测量机器人和GPS技术结合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科技资讯2015 NO.35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信 息 技 术21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滑坡是全球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我国是滑坡多发地区。

长江三峡库区是潜在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长达5927km的库岸,已经查明的潜在崩滑体就有1190多处。

因此,加强对典型崩滑体的地质调查、监测和整治,对可能发生的滑坡灾害进行及时预报,是一项迫切而永久性的课题,具有重大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意义。

滑坡监测是一项集地质学、测量学、力学、数学、物理学、水文气象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

由于滑坡灾害大都具有时间上的突发性、空间上的随机性、种类上的多样性、条件上的恶劣性及后果上的严重性,从而要求监测技术方法必须快速、机动、准确和集成等特点。

1 滑坡监测常用方法(1)常规监测法。

指采用经纬仪、水准仪、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等常规光学或电子测量仪器,用大地测量技术方法周期性地进行角度、距离和高差基本测量.通过导线法、交会法、极坐标法、视准线法等方法,获取滑坡体上变形监测点的位移,从而确定变形的方向、速度和加速度等量。

常规监测法使用范围广、精度也较高,由于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的特点,适合大众化监测。

其缺点是效率较低、所需的人力多、时间长,容易受到地形条件、通视情况和气候等条件影响。

(2)全球定位系统((GPS)法。

采用GPS技术方法通过GPS接收机对滑坡体进行周期监测和连续监测,具有监测精度高、不受地面通视条件和距离限制、全天候、自动化程度高和实时动态等优点。

特别是一机多天线技术的应用可降低监测成本。

但其缺点是:对部分滑坡体由于监测点的顶空通视差,GPS精度受到影响,而且当监测点较多时,成本较高。

不过随着一机多天线技术的应用使得监测成本下降。

目前三峡库区的许多滑坡采用GPS静态定位模式作周期观测,漫湾电站的滑坡监测用GPS一机多天线的持续监测技术和方法。

大坝及滑坡体变形监测成果数据库

大坝及滑坡体变形监测成果数据库

大坝及滑坡体变形监测成果数据库管理和分析系统摘要:大坝及滑坡体变形监测系统为了满足目前水电坝体及滑坡体的监测及数据处理,文章介绍了编程的基本专业背景,采用Visual 作为系统开发平台,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变形点适时坐标及位移增量的统计及分析(包括粗差的检验剔除等及累计变形位移量,变形方向、沉降过程线以及位移量结合地形图及数字影像图的适时显示),二次开发CAD作为变形图动态绘制显示的平台。

Access数据库负责监测数据的管理。

GPS远程测量控制及数据的双向通讯关键词:变形监测 CAD二次开发数据库(ACCESS) 语言数据通讯 GPS远程测量控制前言监测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是监测毕竟是一个比较专的行业(比如说不像办公、财务软件等)。

目前大部分主要的数据处理程序由生产单位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作出了一些仅仅使用与具体的工程的,通用性较差,而且功能上有很多局限性,但是在进行监测的单位实际工作中很需要通用性、兼容性非常强的软件,经过实践证明,目前的一些软件在图形的绘制方面,大多数都是采用绘制位图的方式进行变形位移图及过程线的绘制,而我们很多时候为了分析的需要,必须用到矢量图和CAD地形图进行叠加使用。

近年来我院各地生产了大量监测数据资料,数据管理是一个越来越敏感的内容,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自动实现数据库管理的一体化软件,同时要基本保持我单位生产资料的特点,如果采用其他商业软件,在保持我单位的工作特点及将来与过去资料格式统一方面不是很方便。

经过与实际需求对比,决定采用微软最新推出的真正面向对象的集成开发语言完成变形监测系统的主体程序编写。

在软件二次开发方面提供了很方便的接口,我们通过添加引用Acadapplication 作为数据将来绘制的位移量图作为与cad地形图及数字影像图叠加分析的基本接口。

通过引用ACCESS数据库作为监测数据的管理模块。

下面将在系统建里的背景条件、系统的要求、数学模型、程序设计(使用 )、软件功能、软件使用等方面进行说明。

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设计方案论文

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设计方案论文

03
移动速度
测量机器人的移动速度也是其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快速的移动速度可
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满足动态测量的需求。
测量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工业检测
测量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 用于产品尺寸、表面质量等的检 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建筑测量
在建筑领域,测量机器人可以用于 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施工过程控制 等,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
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技 术已取得显著成果,能 够实现高精度、高效率 的变形监测。
02
测量机器人在实际应用 中表现优异,为工程安 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03
测量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不断扩大,已涉及多个 领域,如建筑、桥梁、 隧道等。
04
测量机器人的技术水平 不断提升,为变形监测 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贡献。
研究不足与展望
06
部署与维护
将测量机器人部署到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长 期监测和维护,根据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 化。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
方案所涉及的技术和方法在国内外均有 成熟的应用案例,技术难度适中,具备
可行性。
社会可行性
方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
求。
经济可行性
地理信息采集
在地理信息采集领域,测量机器人 可以用于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的 测量,为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和实际 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03
变形监测技术基础
变形监测的基本概念
变形监测
对建筑物或地表等对象的形态变 化进行持续的观测和记录,以评 估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过程。
变形监测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变形迹象,预防安全事 故,为工程维护和加固提供依据 。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系统组成
该方式是基于一台测量机器人的有合作目标 (照准棱 镜) 的变形监测系统, 可实现全天候的无人值守监测, 其实 质为自动极坐标测量系统, 其结构与组成方式如图 l。
图 # 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组成
Fig.1 Conformation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with Georobot
" 固定式全自动持续监测方式的系统及实现
收稿日期: 2002-07-28
作者简介: 梅文胜 (1968- ) , 男, 湖北黄冈人,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讲师, 在职博士生, 主要从事测量机器人应用及其数据处 理方面的研究。
・ !""! # 大坝与安全
33
F
MOnitOring
By Mei Wensheng:research on application i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with Georobot
中图分类号: TUl96.l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l67l-l092(2002 ) 05-0033-03
!引 言
测量机器人(Measurement robot,或称测地机器人, 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 跟踪、 辨识和精 Georobot) 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 距离、 三维坐标以及影像等信息 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 [2]。它是在全站仪基础上集成步进马 达、 并配置智能化 CCD 影像传感器构成的视频成像系统, 的控制及应用软件发展而形成的。测量机器人通过 CCD 影像传感器和其它传感器对现实测量世界中的 “目标” 进 行识别, 迅速做出分析、 判断与推理, 实现自我控制, 并自 动完成照准、 读数等操作, 以完全代替人的手工操作。测 量机器人再与能够制订测量计划、 控制测量过程、 进行测 量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软件系统相结合,完全可以代替人 完成许多测量任务。 在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自动化监测方面,测量机器人 正渐渐成为首选的自动化测量技术设备。本文将以 Leica 测量机器人为例研究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利用测量机器人进行工程建筑物的自动化变形监 测, 一般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种方式: 一种是固定全自 动持续监测方式; 一种是移动周期性网观测方式。

移动式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移动式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刘合丽 ,朱绍攀
( 中国矿业大学 环 境与测绘学院 , 江苏 徐州 2 1 1 ) 2 1 6
摘 要: 自本世纪初 以来, 随着测 量机 器人技 术的发展 , 伴 以测量机 器人 为核 心 的 自动化 监测 系统在 工程 、 部 局 地 壳形变和大型工程 的施工放样 中的应 用 日趋成熟。本文探讨 了移动 式测量机 器人 变形监 测 系统 的特 点、 适用 工程 对 象、 据处理解算模式 、 数 监测 方案 和数据 后 处理方 法 , 以实际 工程 案例 , 绍 了整 个 工程的监 测 方案设 并 介
第3 5卷 第 3期
2 2年 3 月 01
测 绘 与 空 间 地 理 信 息
G OMAT C & S T A NF RMAT oN T HNOL Y E IS PA I L l o l Ec oG
Vo . 135, . No 3 Ma .,2 2 r 01
移 动 式 测 量 机 器 人 变 形 监 测 系统 应 用 研 究
tm o emoa l m au n b t sbet fh s m, a rcsig d , n o n rg m, n t d csh r et o e f vbe esr g o, ujc o es t dt poes e moi r g o r h t i r o t ye a n mo ti p a adi r ue epo c m — no t j
Ab ta t s r c :W 池 t e d v lp n fme s r gr b t h e a p ia in o u o t n t r g s se i b c mi g moe a d mo e ma h e eo me to a u i o o .t p l t fa tma i mo i i y tm s e o n r n r - n c o c on

科技成果——大坝内部变形监测智能机器人系统

科技成果——大坝内部变形监测智能机器人系统

科技成果——大坝内部变形监测智能机器人系统
技术开发单位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大学、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成果简介
该技术是一种基于管道机器人的堆石体内部变形监测的新方法,其预先在坝体内部进行管道埋设,通过机器人对管道的三维曲线进行测量,估计出管道变形,通过管道中心线的变形推测出坝体内部的位移。

能够有效解决管路容易堵塞,测点数量增加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会出现钢丝回弹,重锤砝码掉落,钢丝绳过长,成本增加等问题。

技术特点
现有系统具应用于150米长度变形监测管道的性能。

通过提高惯导的精度,可以进一步将管道监测长度提高至400-600米。

适用范围
适用于心墙堆石坝内部形变监测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程无线遥控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在大坝外部变形和滑坡位移监测中的应用郭子珍1候东亚1濮久武2尤相骏11. 徕卡测量系统贸易(北京)有限公司2. 浙江乌溪江水力发电厂一、引言建筑物变形监测是反映大坝安全状态的三大物理量之一,变形监测包括水平、垂直位移等监测;滑坡突发性强,危害巨大,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地质灾害类型。

近几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对滑坡的安全监测及预报,并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致力于该项具体研究工作。

建筑物变形监测和工程滑坡监测常采用大地测量法、工程测量法和安全监测自动化等方法。

早期的视准线法、测角交会法等大地测量观测由于受到测角精度的影响,已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投入大、维护管理工作要求高。

随着高精度全站仪的发展及应用,采用测边、测角的交会观测己完全突破了传统测量观念上的障碍,边角交会法观测无论从测点布设以及观测工作量来说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全站仪采用边角交会法及三角高程法进行三维坐标观测,能同时观测测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得到水平、垂直位移量。

只要采用合适的仪器及合理的观测方法,可取代常规水平位移(如准直线法、交会法等)及垂直位移(如几何水准法、静力水准法等)的观测,不失为一种灵活方便、高效经济的观测手段,对大坝等建筑物的变形观测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有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变形和滑坡位移监测具有范围广、环境条件差、目标点数多、观测周期频繁、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如果采用大地测量方法进行人工观测,不仅速度慢,而且对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为此,我们设计开发了基于徕卡TCA1000系列全站仪的远程无线遥控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拓展了全站仪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观测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系统构架远程无线遥控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和分析系统主要由三个单元组成:控制单元、无线通讯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

控制单元一般安放在办公室内,通过具有固定IP的万维网发送指令和接收数据;无线通讯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有线形式连接,将控制单元的指令转发给数据采集单元并将数据采集单元的数据简单处理后转发给控制中心;数据采集单元置于作业现场,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采集相应数据。

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硬件构成远程无线遥控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和分析系统硬件主要由以下几项构成:1、测量机器人为实现远程控制采集数据,系统要求测量机器人具有马达驱动和目标自动识别等功能。

根据精度要求,用户可以选用相应级别的测量机器人,如TCA2003或TCA1800,其静态测角精度分别为±0.5"和±1",测距精度分别为1mm+1ppm和1mm+2ppm。

自动目标识别的有效距离可达1000m,望远镜照准精度2mm/500m。

2、无线通讯模块要实现通过控制中心控制测量机器人采集数据,必须在两者之间建立可靠的通讯链路,理论上,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选择:①、直接通过数据线将测量机器人与控制中心连接。

优点是成本低,在短距离内数据传输相对可靠;缺点是随着数据线长度的增加,信号衰减严重,需要增加信号放大设备,即便如此,其作用距离一般在100米以内。

对于滑坡监测来讲,该数据链路显然不合适。

②、通过数传电台建立通讯链路。

优点是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不用考虑是否具备网络信号和卫星信号;缺点是扩展性差,作用距离最多只能达到二十多公里,并且需要得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等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批。

③、基于移动或联通信号网络的短信模式。

即测量机器人和控制中心各连接一个短信模块,控制指令和采集到的数据以短消息的形式发送。

优点是只要有手机信号即可,距离不受限制;缺点是短信会有延迟、丢失现象,实时性差,通讯效率低。

④、通过Internet建立通讯链路。

可分为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有线方式是在测量机器人端连接一个调制解调器,然后通过网线或光纤接入互联网,同时将控制中心接入互联网,从而可以建立一个专用的通讯链路。

该方式可以稳定、高效的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并且不受距离限制,但是,实际的监测现场条件一般都比较恶劣,甚至是在深山峡谷之中,将网线或光纤接入到现场是不现实的。

无线方式是在测量机器人端连接一个无线通讯模块(CDMA或GPRS),控制中心与具有固定IP地址的万维网连接,无线模块打开后,自动上线并且自动访问控制中心的固定IP,进而建立通讯链路。

在本方案中,我们采用基于Internet的无线通讯数据传输方式。

3、系统控制中心系统控制中心的服务器或者工作站上需要安装可以连接公网的调制解调器或者网卡,并且拥有网络路由器分配的可通过公网访问的固定公网IP地址,用来接收通过公网传输的GPRS或者CDMA无线传输数据,此任务由专门的远程中心控制软件完成。

四、软件构成无线遥控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和分析系统软件主要有三部份组成:即测量机器人机载软件、无线通讯软件模块和控制中心软件包。

软件框架可以用以下图来表示:1、测量机器人机载软件1)这一部分主要是遵照国家三角测量作业规范编写的“测量机器人多测回自动观测机载软件”,负责自动照准目标、自动测角、自动测距及超限或目标丢失等异常情况的自动处理。

徕卡为测量机器人的用户提供了可以自主开发的机载编程平台,使得测量机器人能够做一些测量以外的额外工作,从而使得测量效率大大提高。

2、无线通讯模块程序主要负责建立通讯链路,用来转发指令或数据。

通讯模块收到控制中心指令后,解析出指令内容,然后转发给测量机器人;收到测量机器人数据后,按照约定的数据格式,打包后发送到控制中心。

3、控制中心软件主要实现发送开关机、观测、测温等控制指令和接收观测状态、测量数据。

这一部分命令为开放指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定制项目的中心控制软件界面。

此外,该控制中心软件还包含有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和三维网数据后处理平差模块。

通过Internet接收到的无线数据包经过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模块直接自动输入到SQL Server大型数据库中,通过控制中心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用户还可以实时了解前端测量机器人自动测量的实时完成状态。

五、系统特点及应用领域1.基于性能稳定、功能卓越的徕卡TCA1000系列测量机器人;2.系统结构灵活,远程GPRS/CDMA无线控制和“现场+事后处理”两种模式均可适用;3.多台测量机器人可同时自动并行工作,系统通讯和计算荷载分配平衡;4.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内外业一体化作业;5.数据接口开放,可以根据应用定制中心控制程序。

该系统非常适合应用于高速公路、铁路、露采矿山、水利工程、工厂等人工高陡边坡、自然边坡或滑坡的变形监测。

六、应用案例1、工程应用情况浙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面板坝、华光潭电站大坝、乌溪江电站大坝、紧水滩电站大坝、上标一、二级电站大坝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即根据工程实际条件需要采用了“现场+事后处理”模式,将现场自动测量机器人通过“测量机器人多测回自动观测机载软件”自动测量获取的监测数据拿回到内业通过三维网平差软件处理后获得历次监测点的精确三维位置。

浙江大学防灾中心还应用该系统进行了高速公路滑坡自动监测的应用,目前已经通过防灾中心测试,作为大范围滑坡监测的首选方案拟编入《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规范》中推广。

2、工程应用实例1)监测工程概况浙江华光潭砼双曲拱坝位于浙江省临安市,最大坝高约103.85米,坝顶弧长约232米,坝顶共设12个水平位移测点,大坝两岸山体基岩分别设置一个水平位移工作基点A、B,采用边角前方交会法监测坝顶各位移测点的水平位移,自2007年1月开始正式使用徕卡TCA机载大坝变形监测软件进行监测。

如下图所示:在两个工作基点A、B上分别安置徕卡TCA1800全站仪,每个测站上分两组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包括水平方向、垂直角及平距),每组6个测回、8个方向(含归零方向)。

同一组观测目标中:最大天顶距126°32′,最小天顶距96°14′,垂直角相差为30°18′;最大边长182 m,最小边长22 m,边长比达1:8.11。

下表为本工程边角交会现场观测限差,这些限值均优于国家相应规范的要求。

其中2C 互差的设置考虑到各方向垂直角较差较大等原因。

现场观测限差2)使用效果及质量评定本工程通过2007年1月~7月的16期共64个测站(在一个工作基点上分二组进行)的水平方向、垂直角及斜距同时观测。

结果表明采用该变形监测软件,在观测速度上高于一般观测人员的速度,在本工程中,每组6个测回、8个方向(含归零方向)正常情况下约25~30分钟完成。

下表为本工程2006年1月~12月的人工观测(采用A TR照准目标)与2007年1月~12月该变形监测软件观测的各37期148个测站的水平方向测站平差数据,其中人工观测(采用ATR照准)6测回水平方向观测值偶然中误差为0.294″、监测软件观测为0.295″。

表中的数据表明在观测精度上相当与技术娴熟的人工观测。

按测站平差得到的六测回中数水平方向观测偶然中误差单位:0.01″注:上表中偶然中误差及离散度系由148个测站平差数据按中误差计算公式计算得到。

下图为本工程8#(拱冠)坝段坝顶径向(半径方向)水平位移过程线,图中分别绘制了该坝段坝顶垂线观测法及边角交会观测法的过程线。

因垂线法观测的基准值为2005年8月底观测,而边角交会法观测的基准值为2005年6月中旬观测,故两者位移量绝对值不同;再者该坝段坝顶垂线测点位于交会测点上游约13m处,通过监测资料计算得两测点在变形极值处由于坝体砼热胀冷缩引起的变位约为4mm,即垂线测点径向位移年变幅大于交会测点约4mm。

考虑上述两点因素,可以看出垂线法与交会法观测的年变幅(2006、2007年)分别为36、28 mm与31+4、23+4 mm,两者变化趋势一致、资料吻合,证明两者观测精度(包括水平方向、垂直角、距离等)均较为理想,远高于国家规范规定的要求。

坝顶8#坝段水平位移(径向)过程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