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教育教学浅思

合集下载

农牧区数学教学的深思

农牧区数学教学的深思

农牧区数学教学的深思从任教小学数学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怎样教好数学这个问题。

由于农牧区的小学生受到环境,家庭的影响。

说汉语的水平很低,刚入学的学生几乎不会说汉话,因此,在学习数学时,同学们常常感到畏惧、枯燥、无味,长久下去,他们对数学课失去兴趣,对自己的学习便失去自信心。

针对这些情况,我一次次在教学完毕后带着这些反思,结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农牧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产生动力,我们每个人从事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引起的。

所以要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达成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目的,课堂必须有一个吸引力。

因此,教学开初,教师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开头,以生动新颖的导入使它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来为新课的学习打开一个良好的局面。

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教育特别重要。

因为学生是各方面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对于学生而言,每一次有意无意的激励评价都是增强自信心的大好时机。

在日常教学中我大胆尝试摸索出这样一些经验:(一)课堂上的鼓励与称赞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我从不回答你“对”或“错”,而是给予他们充满热情的称赞。

有些学生举手后却又不能够用汉语表达清楚时,我会微笑着说:“慢慢说,你已经说得很好了,先坐下,再想想,一定会把题义说清楚的。

”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我会鼓励道:这个小朋友已经告诉大家一些答案了,但还说得不全面,谁来补充。

为了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不对或说不清楚,只要孩子们主动举手回答,我都会认真倾听那些含糊不清的汉语词或字。

然后表扬他们有进步。

对于正确的回答,我会夸奖他:”你真行“或学生一起说“真棒,真棒,你真棒。

”热情地鼓励与真诚地赞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真正实现了“乐中学”的教学氛围。

浅谈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是56个民族都应该掌握并同不同民族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如此,才有益于民族的团结和我国政府的稳定与繁荣,但从当前藏族农牧地区汉语教学的现实出发,因为原远离汉语环境的原因,藏族农牧地区在学习汉语时难度较大,无法有效的掌握汉语的精髓和内涵,因此有必要加强处于承上启下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的研究。

本文从当前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角度出发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促进藏族农牧地区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标签:农林牧区;初中语文;教学思考藏族农牧区作为我国民族整体的一部分,加深民族联系、建设好不同民族间的友谊是我国维护民族团结、保持国家安定的重要内容,而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是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实现友好合作的基础和桥梁,但由于藏族农牧区远离汉语环境,日常生活中也大多使用藏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汉语学习的基础比较薄弱,长久以往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稳定,因此有必要加强农牧地区语文教学的研究,尤其是初中語文这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更是如此。

本文从当前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角度出发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促进藏族农牧地区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进而为维护民族统一和稳定做贡献。

一、当前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汉语语言运用环境较少、汉语的学习氛围较低。

相比较国内平原地区,藏族农牧区因为处于我国西北偏远地区,同以汉族的主要集散地平原的沟通较少,因此在汉语的语言环境锻炼方面同平原地区差距较大,这种客观现实上的地域差异导致农牧区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的难度加大,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意思即内涵理解的不是很彻底,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效率也就很难有保证。

同时,由于藏族农牧区当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使用的语言大多是藏语,很少使用汉语来进行沟通,这也就导致汉语的语言运用环境进一步压缩[1],如果仅靠初中语文教学时所创造的有限的语文应用环境来进行汉语的学习和训练,很难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汉语的魅力进而掌握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能力,因此,语言环境问题是限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一个主要掣肘。

谈谈牧区汉语教学工作的一些体会

谈谈牧区汉语教学工作的一些体会

谈谈牧区汉语教学工作的一些体会2005年4月,我带着自己的梦想,带着自己的执着,来到了享有黄河源头第一县的美称——玛多县,当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在这片神奇广袤的草原上,牛羊成群,湖泊星罗棋布。

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4℃,属高寒草原气候,到了这里,很多人都是呼吸困难,疾病缠身。

我也不例外,没想到,自己一下子在这呆了9年多,不仅仅是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更是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孩子。

教学,在我们上学的时候,理论上就是说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对于汉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考验,因为我们这里的孩子和内地的孩子不一样。

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学生在家从小使用的语言是藏语,到了学校,看到的事,人,物。

一切都是新鲜的。

听到汉语老师的话,既新鲜又不懂。

着实让人费脑。

我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在这几年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不断探索,久而久之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经验,今天就拿出来和同行们晒晒:以爱为基调。

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教师这个行业,在大家眼里是崇高的,但也是一个清苦的工作。

别人都说教师好啊,一年有两个假期。

可是,他们看不到教师在上班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空间,上班下班都是围绕着学生,就连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学生。

这种日子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坚持的,很多人都是干了一阵子就转行了。

也有一些老师天天抱怨。

其实,换一种角度去思考,自己如果真心爱这个职业,那么,你才有工作的动力。

才会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所以,一定要爱本职工作。

爱自己的学生。

你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我发现,一名教师,要么让学生害怕你,要么让学生喜欢你,那学生才能学好你的这门课。

我不喜欢一天到晚绷着脸过日子。

于是,我采用了第二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喜欢我。

所以,我的课上有人听了,小动作少了,作业整齐了……一系列的成绩显示了,汉语并不是那么难教了。

形式与现实相结合。

现在的教育要求严格,每次来检查的领导所传达的想法也不一样,为了检查,很多老师弄虚作假,使得自己的很多形式东西较多,而现实生活中用不上,这样不仅浪费了很多时间,也没有让教学得到实质的提高。

农牧业教育培训心得体会(3篇)

农牧业教育培训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牧业教育培训在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参与农牧业教育培训的工作人员,我有幸见证了这一过程,并在其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

以下是我对农牧业教育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农牧业教育培训是提高农牧业生产力、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培训,我们可以帮助农牧民掌握先进的农牧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推动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

1. 技术更新与推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牧业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

教育培训能够将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及时传授给农牧民,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产业结构调整:教育培训有助于农牧民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从而实现农牧业的多元化发展。

3. 农民素质提升: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农牧业人才。

4. 农民收入增加:通过教育培训,农牧民能够掌握更多的致富技能,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二、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探索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农牧业教育培训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与探索:1. 课程设置:根据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农业技术培训中,除了讲解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地操作演练。

2. 师资力量:选拔具有丰富农牧业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确保教育培训的质量。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3.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远程教学等,提高农牧民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 培训模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如集中培训、巡回培训、田间培训等。

5. 政策支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大对农牧业教育培训的投入,为农牧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对牧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牧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牧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教学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历经数次改革,发展到今天,终于有了它自身的最佳体现,那就是新教材的出现。

它以人文性为主要特点,更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

当人们为新教材的出现雀跃欢呼的时候,有些人也许还未发现语文教学,特别是牧区的语文教育依然在那里一路歪歪斜斜,步履维艰。

面对着如春雨的语文形势,面对着体现语文教改成果的新教材,不知你何去何从,依然在那里哼着儿时奶奶哼唱的歌谣。

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
在落后的牧区教育可以说是语文教育的全部。

在那里,阅读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启发想象的职能,失去了它本身的审美性;造成学生厌倦语文的普遍现状。

这也应是牧区教育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阅读教学功利性目的过于严重。

语文,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很大的,它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和基本素质。

但牧区的语文教育者却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灵活性,众多的语文教育者成为中考指挥棒下躬身而耕的奴仆。

语文教学本是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综合过程,是启迪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激情的手段。

但长时间来,部分牧区语文教育者却眼瞄着中考的指挥棒,撇开语文学科的特点,在那里片面的进行应试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再加上那个特定的教育环境,教育机制,致使牧区语文教育置身于尴尬的处境之中。

具体表现为:
a. 学科间的挤压,使语文失去了广阔的阅读空间。

由于牧区教育。

农牧区家庭教育心得体会(3篇)

农牧区家庭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广袤的农牧区,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的孩子从小就要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繁重的农活,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农牧区家庭都面临的课题。

作为一名长期在农牧区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我有一些关于农牧区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一、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农牧区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要承担起家庭劳动的重担,因此,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吃饭、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技能。

其次,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如放牧、收割、耕种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

此外,还要教育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1. 生活技能培养:家长要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打扫卫生等。

这不仅能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独立,还能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心。

2. 家庭劳动参与: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如放牧、收割、耕种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增强体质。

3. 社交能力培养:教育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农牧区家庭的孩子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同时,要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1. 关注孩子兴趣: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树立远大理想: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3.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为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多读书等。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农牧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长要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勤奋刻苦、团结友爱、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等,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 诚实守信:教育孩子诚实守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牧区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牧区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牧区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蒙古族是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有一部分蒙古族人选择生活在牧区。

牧区是一个优美的地方,生态环境极其优美,享誉国内外,但牧区教育发展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关键途径,而孩子家庭教育的质量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牧区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牧区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家庭教育知识许多牧民家长,特别是年长的牧民家长,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家庭教育知识,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从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出发,这些经验和想法并非总是正确的,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二)家庭环境贫困许多牧区家庭都非常贫困,生活水平低下,甚至无法保证基本的生活条件,如饮用水、床铺等。

这种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家庭教育忽视孩子的体验许多牧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格,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体验和兴趣。

这样的教育可能会剥夺孩子生活的乐趣,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四)文化差异牧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非常大。

许多家长和孩子,尤其是从远离城市的牧区来的家庭,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这使得家庭教育的传统方式难以有效地传递到孩子身上。

二、改进牧区学生家庭教育的措施(一)加强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应该积极推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的工作,向广大牧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并对有需要的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提高家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二)改进家庭环境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和农村之间能够接近但并不等同,甚至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

牧民家庭的贫困状况是阻碍孩子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致力于改善牧民家庭的经济状况,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关注孩子的体验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体验和兴趣,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和探索体验,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有益的生长环境。

牧区教学管理工作的体会

牧区教学管理工作的体会

牧区教学管理工作的体会作者:更杰概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民族政策的颁布出台,以往的教学管理对策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符合牧民学生的高标准。

想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牧区教学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一定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内容,找到牧区学生与汉族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特征开展管理,并逐步提升管理能力,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对策,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牧民地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想要加强和完善牧区教育管理工作,就要首先明确牧区学生的主要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性,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第一,牧区学生的求知欲较强。

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广博,大多数牧民地区都较为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人民的文化程度不高。

再加上地区限制,现代化设施落后等问题,都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更强。

第二,民族意识突出,生活习惯多样。

民族意识是维系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关键,它是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凝结而成的该民族人民共有的心理特征。

受地域差异和国家政策等的影响,我国牧区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民族情感,拥有自身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意识根植于内心。

第三,汉语表达能力差,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牧区大多位于我国的西北、西南地区,受环境的制约和民族语言的影响,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听说能力较差,这也使得他们很难提高学习效率,思维方式与汉族学生存在差异。

另外,由于经济、环境的限制,也使得牧民地区的学生受到的基础教育不完善,思想单纯。

一、加强和完善少数民族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我国牧区学生的主要特点及其与汉族学生的巨大差异。

为了切实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民族建设发展,各大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结合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加强和完善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積极引导,培养牧区学生正确健康的民族意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优秀文化,也都存在消极影响。

提高偏远牧区初中教育教学思考

提高偏远牧区初中教育教学思考

提高偏远牧区初中教育教学的思考偏远牧区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等只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随着党中央的大力改善农村牧区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付出了很多,但收获不容乐观。

从西部偏远牧区开展农村牧区“国培计划”及各种一系列培训后,教育教学质量没根本性改变,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家的西部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及营养改善计划有一些贫困生孩子得到了持续就读的机会,但种种原因教育教学质量没有明显提高较缓慢状态,其中原因我们值得关注的思考。

一、撤点并校、优化共享教育资源带来的负面影响撤点并校加重了家长的负担,每星期定时接送孩子,从小七岁开始甚至六岁开始住在校外借宿点住宿,出门在外就读,父母照顾不了应有关照,农村区农村居住分散、路途较远、道路难行、学生年龄小等问题,给好多学生上学带来不便,从小离开的孩子心理上、学习上一定创伤,比不了呆在家里就读的孩子。

安全问题更是令人担忧,最近的也二十公里,一般家长都骑摩托车接送孩子,甚至有的孩子两三个走路上学。

年龄幼小在安全保护意识薄弱,学校离家较远,就在无形中增加了上学途中的安全问题。

撤点并校虽减少了经费,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但是,谁来承担撤点并校后带来的弊端?年幼的孩子想家是个最大的心理问题?这样从小养成了孤僻、少说话养成厌学等心理问题,童年的创伤很难弥补过来的,这样的学生学习好到哪去啊?二、教师队伍老年化年龄偏高,学历偏低农村牧区学校教师队伍普遍老年化,学历偏低,一般都继续教育或自考来获得学历,后续获得的学历达到90%以上,这样后续获得的学历难以保障教师队伍师资结构失衡,导致有学历难以教课的局面,年龄偏高教师只能后勤或幼儿方面的课程,加重了年轻老师的负担,老年化导致跟不上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管理方式学生的自助方式,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实施新课程是年轻人的事,与己无关。

浅论牧区小学语文教学

浅论牧区小学语文教学

浅论牧区小学语文教学摘要:对于牧区语文的教学,相关教学工作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针对牧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语文知识的正确教学。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对于牧区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是对牧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语文作为牧区学生学习汉语、认识汉语、应用汉语的重要途径,加强小学语文教学,让牧区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化,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牧区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对当前牧区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不断的优化牧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牧区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牧区学生的汉语言水平决定着牧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但是目前牧区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远远不如我国农村地区同龄的小学生的语言水平。

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域差距、语言差距等等。

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着重探究如何提高牧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让牧区学生能够有效的学习汉语言,并能够在实践当中应用汉语言是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着重探究的课题之一。

一、当前牧区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小学生刚刚接触学习和生活,可塑造性非常强,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就引导学生学习汉语应用汉语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不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受到本民族语言的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比较吃力我国各个民族都有着其悠久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当中,有着自己一套完善和成熟的语言体系,由于学生一出生就受到环境和这种语言氛围的影响,自己民族的语言已经根深蒂固,对于牧区学生来说,汉语言是一门外来语言,要想利用一门外来语言来进行日常的学习交流和表达就和内地很多学生学习英语一样困难。

所以受到这种民族语言的影响,导致很多牧区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时候感觉比较吃力,比较困难,从而直接导致了牧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效率不高。

浅谈农牧区汉语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浅谈农牧区汉语文教学的几点感受

浅谈农牧区汉语文教学的几点感受在西藏农牧区担任初中汉语文教师已十一年余,处于后藏的农牧区学生汉语言水平一直很低。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极差,口语基础薄弱。

在小学阶段很少运用汉语进行交流,进入初中后极少班级有汉族教师任教,没有语言环境造成农牧区的孩子汉语言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孩子。

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水平。

下面简要谈这些年在教学方面的几点感受。

1 “肯定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良方农牧区的孩子普遍缺乏自信,在老师面前表现出一种畏惧感。

即便在同学之间也怕说汉语,因为怕说错而被同学取笑。

教师要在课堂和课下多发现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进行肯定,多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汉语的兴趣。

记得在任教的第一年,我对他们要求特别严格,学生取得很大的进步,我都不会肯定他们并表扬他们。

就是样他们的进步,没有的到我及时的肯定,没有享受成功带来的一丝喜悦,就这样学生慢慢失去了学习汉语的兴趣。

后来我认识到农牧区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很大的进步,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认识到这点后,立即调整了教学方法。

以鼓励表扬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农牧区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学生出现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不应该批评得过于严厉,而是在纠正其错误同时鼓励敢于回答问题的精神,加强学生学习的决心和信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甚至很小的进步,我都及时发现并作好记录,把这些都贴在教室的墙上,每周还在班里总结他们的进步,一起分享他们取得的成绩带来的喜悦,慢慢地学生有了自信,也热爱学习汉语,在公共场合也敢用汉语交流,每次考试学生的汉语成绩也很理想,看着他们的成绩我都很激动,心底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感到快乐,感到幸福。

教育者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有学生自信心树立的使命,教师的赏识与鼓励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中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相信:不要吝啬你的肯定与赞美,因为你肯定的是孩子的一生,是孩子学习兴趣的一剂良方。

内蒙古自治区边远牧区师范教育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

内蒙古自治区边远牧区师范教育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

内蒙古自治区边远牧区师范教育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摘要:在研究国外师范教育发展的进程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分析边远牧区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改革我国师范教育发展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边远牧区师范教育改革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

人们对师范教育的认识已越来越重视,我们只有不断地加深自己的专业修养,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师范教育;边远牧区;分析;思考一、问题的提出教育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逐步完善,是人类一定生产关系的表现,人类的生产生活就是培养下一代教育活动。

我国的师范教育发展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教育投入也逐年增加,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师范教育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接受教育的需求,一些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我国师范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面对内蒙古师范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通过本课题对内蒙古自治区边远牧区现阶段师范教育的现状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粗浅想法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行动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边远牧区师范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真实的反映,为后续的科学分析及结论的概括提供了翔实的材料。

三、相关研究综述1.对国外有关师范教育的研究。

在20世纪早期,普及义务教育开始被欧美一些国家提出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早期师范教育有一定的发展。

但当时由于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师范教育缺乏专业的理论培养和技能训练。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师范类教育机构与一些综合大学合并教学,对教师进行一些考核,开始通过考试来认定教师资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水平已满足不了为社会发展培养需要的人才,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的师范学院开始向综合大学转变,从此,师范教育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2.我国师范教育的研究。

西藏农牧区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西藏农牧区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165学习版西藏农牧区初中教育长期以来倍受国家关注。

西藏农牧区教育设施条件落后,故西藏农牧区教师想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那就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从提高课堂效率上着手。

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高西藏农牧区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探索。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感受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如何提高西藏农牧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提升教师数学教学能力光阴荏苒,初心不改。

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里我们要重新提高自我认识,坚持自我业务学习,抓住一切机会自我充电提升。

因为社会在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更新,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坚持与时俱进。

作为一名教师,一旦不求上进,思想就会僵化,工作创新性减弱,缺少了创新的教学就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数学教学,只会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枯燥无味,没有了兴趣支撑的数学教学何谈效率。

首先,数学教师应精心研读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从总体上把握初中数学的知识系统,力争做到对教材知识了如指掌,这样在备课时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熟练驾驭课堂教学,精准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数学教师还要用心深入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数学思想与方法论,以及广博的人文知识,不仅要成为专业知识的专家,还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杂家。

我们要运用所学分析研究每一位学生。

当下广大西藏农牧区学校学生人数普遍偏少,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数学基础较差,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多疲于应付,更有甚者出现长期抄袭作业的现状。

教师要精准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才会做到对症下药,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境界。

老师最好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施分层教学,布置有梯度的作业,这在西藏农牧区学校班额人数较少情况下,完全可以精准实施,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大搞“一刀切”,不分主次。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先进生,鼓励后进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这也有利于提高西藏农牧区学校数学教学的效率。

牧区美术教学课外辅导浅谈

牧区美术教学课外辅导浅谈

牧区美术教学课外辅导浅谈【摘要】牧区美术教学课外辅导在农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背景介绍可以了解到农村学生的美术教育需求迫切。

课外辅导内容包括基础素描、色彩理论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探讨了如何运用实践教学和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施效果评估可以从学生作品展示和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估。

问题与挑战包括教师教学水平和资源匮乏等方面的挑战。

牧区美术教学课外辅导的重要性在于满足农村学生的艺术需求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教师培训和增加美术资源投入。

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从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牧区、美术、教学、课外辅导、背景介绍、内容、教学方法、效果评估、问题、挑战、重要性、发展方向、经验教训。

1. 引言1.1 牧区美术教学课外辅导浅谈牧区美术教学课外辅导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牧区,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学生往往缺乏艺术教育的机会,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开展牧区美术教学课外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课外辅导,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接受更多的美术指导和学习机会,扩大视野,丰富艺术修养。

课外辅导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的艺术兴趣和潜能,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创造力。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指导,学生的美术水平和技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分别介绍牧区美术教学课外辅导的背景情况、课外辅导内容、教学方法探讨、实施效果评估以及问题与挑战。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牧区美术教学课外辅导的实际情况,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总结经验教训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背景介绍牧区美术教学课外辅导的背景介绍:牧区是指人口较少、地势较为广阔的地区,通常远离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较为特殊。

在这样的地区,美术教育往往受到诸多限制,学生们很难接触到优质的美术教学资源。

牧区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牧区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牧区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中国的大片牧区,儿童和青少年教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尽管牧区的教育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但牧区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将探讨牧区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牧区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 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牧区的家庭教育往往是朴实无华的,孩子的心理需求被忽略。

很多父母把孩子给严格管教,对孩子的行为和意图进行管控,很少考虑孩子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这样长期来看,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感到被束缚、孤独和无助。

2. 缺乏良好的家风牧区的家风往往较为陈旧,缺乏现代理念的融入,父母口头上对教育的态度非常重视,但实际上放任孩子的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低,缺乏明确的家教规范,也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导致孩子缺乏良好的行为规范,无法自我管理,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家庭的重要影响。

3. 教育方式陈旧牧区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比较传统,父母习惯于单向灌输、强制服从和警告,不在遵从的基础上给予孩子自由的权利,这会让孩子的自我发展产生阻力。

同时,父母对孩子进行过分的忽视,不愿意在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和尝试,这种方式会让孩子在教育当中感到枯燥乏味。

二、应对牧区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措施1. 培养父母亲子情感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只是单纯地进行教学,还要加强亲子联系和亲子情感,培养家庭温馨和睦的氛围。

让父母在生活中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需求,并适时地安排与孩子互动的活动,比如开展共同的旅游活动、心理辅导等。

2. 引导孩子改变思维方式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潜能,需要重新定义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和互动方式。

比如,可以试用与孩子平等沟通的方式,或是让孩子主导学习计划,让他充分地体验与人交流、说服与合作。

3. 通过教育方式创新培养孩子在训练孩子生活技能和道德品质的同时,将科技等因素融入到教育中,创新教育方式,让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更易进行。

比如,可以借助网络课堂将外面教育资源引入到教育课程中,通过科技手段让孩子在游戏中接受知识与教育,培养兴趣。

新疆牧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疆牧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疆牧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新疆是我国六大牧区之一,牧区经济区域约占全疆总面积的60%,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位。

牧区自然条件复杂,各类灾害频繁,有的牧区是地震频发区、雪灾多发区、洪水泛滥区。

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在牧区兴办教育困难较多,牧区教育成为新疆教育工作的难点。

一、新疆牧区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牧区中小学师资问题。

1.牧区学校师资紧缺,结构性缺编问题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

近年来,虽然通过面向社会招聘教师、补充教师考试、特岗教师考试、选派优秀教师下乡支教等方式招收了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牧区教师队伍,但由于牧区条件差,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活艰苦,待遇低,就医、子女就业困难等多种原因,使一部分教师辞职或调离,甚至一些从内地高校招聘的大学生还没有到学校,中途便匆忙离去。

而留守在牧区的教师,也难以在牧区长期任教,导致牧区学校师资结构性缺编,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的教师以及电教管理员、理化实验室的实验员十分短缺,直接影响了牧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牧区教师队伍素质偏低,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高,进修机会少,培训任务相当艰巨。

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70多所中小学的2489名教师中,每年能参加自治区、地区级培训的只有近40人,平均1所学校不到1人,能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

此外,新疆地域辽阔,从牧区到乌鲁木齐和内地城市的路途遥远,交通费用高。

牧区中小学教师到乌鲁木齐市和内地培训的往返交通费、途中住宿费等开支由学校支付,牧区中小学校因经费紧缺负担不了这些费用。

3.双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比例偏低,一部分双语教师无法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

不少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反映,“刚从大学毕业的汉族学生,因不能听、说少数民族语言,到少数民族中小学任双语教师,教学效果不太好。

少数民族学生因语言环境、汉语基础差等原因,有60%-70%的学生听不懂用汉语讲的课,需要安排少数民族教师辅导”。

海拔最高的牧区教学反思

海拔最高的牧区教学反思

海拔最高的牧区教学反思我是一名教师,在一所位于海拔最高的牧区的小学担任教学工作。

这里的环境非常艰苦,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温度低,孩子们身体素质较弱,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富裕。

我的工作是让这些孩子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让他们能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在这里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在面对孩子们的学习问题时,我常常感到无力,不知道该如何去帮助他们。

因为他们的基础太差了,甚至连基本的拼音和数字都不会,更不用说其他的知识点了。

我曾经试图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但很快就发现这些方法是不够有效的。

我只能努力去学习更好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们。

另一个问题是,这里的孩子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条件非常艰苦,很多家庭甚至没有电视机或电脑。

这使得他们的视野非常狭窄,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了解。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拓展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因此,我尝试着引导他们多读书,多看新闻,以及利用学校的电视和网络资源,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人格。

在这里,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尤为重要。

由于环境的原因,这里的孩子们往往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例如偷盗、打架等。

因此,我尝试着引导孩子们多读一些关于品德和礼仪的书籍,让他们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工作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

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

在这里,由于环境的限制,我们很难接受更好的培训和教育。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自学和自我提高,以便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工作。

总之,在海拔最高的牧区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青海牧区中小学的德育教育

浅谈青海牧区中小学的德育教育

浅谈青海牧区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摘要:关注青海牧区中小学的德育教育,研究青海牧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问题,对实现该地区乃至青海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青海牧区中小学德育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青海牧区中小学德育青海六州牧区在青海省虽然人口只占36.1%,而区域面积却占青海总面积的97.16%,青海主要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都分布在这些地区。

关注青海牧区中小学的德育教育,研究青海牧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问题,对实现该地区乃至青海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新形势下青海牧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紧迫性与特殊性众所周知,青海牧区的中小学生,他们的成长受到各自民族语言、宗教、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他们进行国家要求的德育教育就有着极其的特殊性,需要我们在教学工作和管理中给予区别指导,以达到让牧区子弟也能养成健康的德育观。

青海牧区是青海最穷的地方,寄宿学校,吃、穿、住的条件都比较差,这些学校在管理、德育、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等都有别于一般中小学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由于这些学校均采取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加之学生构成成分复杂,文化背景各异,成绩参差不齐等客观因素,教育教学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尤其是在3·14事件中,少数青少年学生不明真相,盲目参与,暴露了目前我们德育教育工作的薄弱。

青海牧区中小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德育方向、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等的同时,根据校情和学生实际确立德育的侧重点,实施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方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实现德育目标。

二、青海区中小学德育现状及成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青海牧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同全国一样,这里的学校德育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

1.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青海牧区是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分散,一般每个教学点都只有一至两位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息息 相 关的 天文 知识 、 气象 知识 、植 物 知识 、野 生 动物 知识 教育 也 是牧 业 劳动 教 育的 主要 内容 。以气 象知 识教 育 为例 ,牧 民对云 和风 的观 察 ,对 牧 业生 产尤 为重 要 。冬 云和 夏 云 的颜色 不一 样 ;网状 云预示 起 风 ;云 黑 、低 , 且黄 绿 相间 ,云头卷 起 ,意味着 冰 雹来 临 。冬 天起 风 ,畜 群容 易顺 风卷 走 , 这种 天 气应 逆风 出放 ;夏天 畜群 容 易顶 风走 散 ,如 牲畜 丢 失 ,应 向顶风 方 向去 寻 找 。生态 移 民之 后 ,无论 是长 辈 教育 孩 子 的劳动 知 识 ,还是 孩子 从 长 辈身 上学 到 的劳 动知 识均 发 生 了变化 。 牧 民更加 注重 道 德教 育 ,道德 教 渊 博 的知 识作 根 基 ,更 要有丰 富 的教 育教 学 经验 作铺 垫 。工 作所 体现 出的 育 已成 为牧 民传 统 家庭 教育 的 主要 内容 ,并对 规范 牧 民家 庭和 邻里 关 系 的 是一 位教 育工 作者 的事 业 心、 工作 热情 、信 心及 恒 心 。 主要 行 为准 则 。 牧 区教 育的新 变化 三 、加 快 改变牧 区教 学现 状 的对 策 牧 区教育 是 我省 民族 教 育 的主 阵地 。改 革开 放 以来 ,在 党 中央 、 国务 ( 1 )加 强政 治理 论学 习 。认清 经 济形 势促 进教 学 改革 更新 ,同 国家经 院及 省 委 、省政 府 的亲 切关 怀下 ,各级 政府 从牧 区 实 际出 发 ,出 台了 一系 济 建设 一样 ,教学 改 革发展 的大前 提 是更 新观 念 ,解放 思 想 ( 2 )加 强教 列促 进 牧区 教育 发展 的特殊 政策 措 施 ,把牧 区教 育 作为 增 强 民族 团结 、维 学 管理 ,要在 具体 指 导 、积 极 引 导上做 细 致工 作 。教 学管 理是 保 证教 学秩 护社 会 稳定 和促 进 少数 民族 地 区经 济、 社会 发展 的大事 来抓 ,为牧 区 教育 序 和取 得 教学 质量 的 手段 ,面 对起 步 晚 、起 点低 、条 件艰 苦等 诸 多 因素造 的快 速 发展提 供 了政 策支 撑和 保 障 ,牧 区 教育 取得 了令 人瞩 目的成 绩 。 成 先天 不 足 的青南 地 区教 育 ,面对 因 管理 、教 师 素质 等诸 多 因素 形成 的后 ( 1 )全面 完成 了“ 两基 ” 攻 坚任 务 。牧 区实 现“ 两基” 目标是全 省 “ 两基 ” 天 营养 不 良的青南 牧 区教 育 ,教 学管 理是 个难 题 。但 只要 我们 的 管理 者 努 工作 的重点 和 难 点。近 年 来 ,各级 政府 把 实施 “ 两基” 攻 坚作 为 当地 教育 发 力 学 习 ,转变 观念 、更新 教学 思 想 ,认认 真真 地 研究 不 断变 化着 的情 况 , 展 的重 中之 重 ,作 为 ‘ ‘ 一 把手 ” 工 程 ,坚 持“ 四 个到 位” ( 认识 到位 ,责任 到 提 出 与时 代精 神合 拍 又符 合 实际 情况 的新 办法 ,积极 引 导 ,身体 力行 ,不 位 ,奖 罚到位 ,行 为到 位 ) ,确 保“ 四个 优先 ”( 指 导 思想 上优 先 、议 事 日程 断总 结提 高教 学管 理工 作就 有 新 的活 力 ,就 能真 正 发挥它 的 促进 作用 。 上优 先 、经 费投 入上优 先 、工作 措施 上优 先 ) ,实行~ 票否 决制 ” ,全 力推 四、 加强 少数 民族 教师 队伍 建设 。促进 教师 发展 进 .取 得 了历 史性 进展 。( 2 )办学 条件 得 到显 著 改善 。长 期 以来 ,改 善牧 ( 1 )开展 教研 ,推进 课 程改 革 。各 学校 要健 全完 善 教研制 度 ,确保 学 区 学校 的 办学 条件 一 直得 到各 级党 委和 政 府 的高度 重 视 ,牧 区教 育 由过去 校 教 研工 作 的正 常开 展 。教 师要 按照 校 本教 研工 作制 度 中 的教学 反 思制 度 的马背 学校 、帐篷 学校 逐 步发 展 为适合 牧 区实 际 ,有 规模 、 有特色 的寄宿 和 教 学 问题解 决积 累 制度 , 结合 自己教学 实 践积 极地 进行 教学 活动 的 反思 , 制 学校 。近 年 来 ,通 过 国家义 务 教育 工程 、农 村 寄宿 制学 校 建设 工程 、危 并在 自 己的 教学 设 计 中写 出 自己 的教 学 反 思, 每 次 质 量监 控 的 测试 后 要 进 房 改造 工程 、 援 藏 资金 支持 、世 界银行 贷款 项 目等 一系 列工 程 项 目的实 施 , 行教 学 反思 , 写出质 量 分析 。第 一 、各 校必 须 组织 教师 按 学科 参加 集体 备 加 大 了对牧 区教 育 的投入 力度 ,加 快 了牧 区 寄宿 制学 校建 设 步伐 。 目前 , 课活 动 。做 到互 相 听课 、评 课 ,共 同组 织教 研 活动 。各 校 要将 汉藏 学科 教 全 省牧 业 县 已经 实现 了每 县有 一 所较 高标 准 的寄 宿制 中 学 ,每个 牧 业乡 都 师混 编 办公 室 ,创 设“ 双语 ” 环 境 ,实 现 资源共 享 。第 二 、建 立健 全 教师 外 有 寄 宿制 小学 的 目标 ,基 本解 决 了集 中 寄宿办 学 的 问题 。学 校规 模进 一 步 出学 习制 度 。 各校 要有 计划 派 少数 民族 教师 、 骨干 教师 、优秀 教师 到教 育 扩 大 ,办 学条 件 发生 了根 本性 变 化 ,优质 教育 资 源 更加 丰 富,办 学 效益 显 教学 质 量好 的 地区 ,到 省外 联 点城 市参 加各 种 学 习、观 摩 研讨 、学 科 培训 著 提 高 ,为巩 固提 高“ 两基 ” 成 果 、不断 提 高教育 质 量奠 定 了基础 。 等 ,期 外 出培 训教 师 回校后 要 以汇 报课 或专 题 讲座 的 形式 ,报 学 习情 况 , 二 、劳动 教 育 进行 研 讨 ,全 校下 发 ,推广 学 习成 果 。组织 教 师 学习优 质 教育 资源 ,化少 牧业 劳动 教 育是 牧 区儿 童 的必修 课 。儿童 从 小跟 随 长辈 参加 牧 业生 产 数 民族 教师 的汉 语水 平 的提 高和 强化 汉族 教师 的 少数 民族 语言 的提 高 。 活动 ,逐 步接 近 牧业 生 产活 动 。在这 一 过程 中 ,牧 民 向他们 传递 一 些牧 业 教 师 的素 质决 定着 学校 教 育教 学 的水平 和 质量 ,抓 住 教师 队伍 建 设 , 知识 和 劳动 技 能,培 养 他们 热爱 劳动 和 珍爱 生命 ( 牲畜 生命 )的精 神 。牧 便 抓住 了 学校 全面 建 设和 发展 的 中心环 节 。建 设 一支 不但 具有 素 质教 育 的 业劳 动 教育 的 内容丰 富 ,不 仅包 括牧 业 生产 技 能 ,而且 还包 括 天文 知识 、 先 进 思想 ,而 且 能把 这种 思想 转化 为 教育 教 学行 为 的教师 队伍 ,是深 入 实 气象 知 识 、 . 植物 知 识 、野生 动物 知识 等 与牧 业 生产 活动 息 息相 关 的知识 。 施 素质 教 育 的关键 ,是学 校可 持续 发 展 的关键 。同 时加 强教 师参 加各 种 类 牧业 生 产技 能 教育 直接 以牧 业 生产 活动 为 内容 ,采 取参 与 式教 育方 式 ,牧 型 的 继续 教育 ,把 继 续教 育 工作 作为 正 常教育 教 学活 动对 待 。还 要加 强 学 区孩 子 在成 长 的过 程 当 中就 能 掌握牧 业 劳动 的 基本 知识 。与牧 业 生产 活动 校 的 基础 设施 建设 。
教 育新视 界
M 1 O 至 T H 星 E R § L 塑! A N D ; . 2
牧区教育教学浅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杨安华 夏 强
( 四川省 色达 县教 育局 )
牧 区 教育 ,在 全面 建 设小 康社 会 、构 建社 会主 义 和谐 社会 中 具有 基础 性 、先 导 性和 全局 性 的重 要作 用 。从这 一 认识 出发 ,研究 牧 区教 育现 状和 存 在 的 问厨 ,有针 对 性提 出解 决 办法 , 以促进 牧 区教 育事 业 的快速 发 展 , 是我们 民族教 育 工作 者义 不容 辞 的责任 。它在 一 定程 度上 反 映形 式 的精神 面 貌 ,不 管是 外 在 的还 是 内在 的 都 能从我 们 自己所涉 及 的班 级文 化特 色 中 表 现 出来 。从 事 牧区 教育 工作 对 于一位 教 育 工作 者来 说 ,是 非常 严 峻 的考 验 ,是非 常难 忘 的记 忆 。它所 涉 及 的范 围广 、 困难 多 ,要 求 教师 不但 要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