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崂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合集下载

青岛大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大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大调研报告(二)引言:青岛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洋城市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

本文将对青岛市进行大调研,深入了解其发展现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经济发展情况1. 青岛市GDP的增长趋势及主要驱动力2. 优势行业与发展前景分析3. 外资引进与合作成果4. 企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展望5. 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策略及实施情况二、城市规划与建设1. 城市整体规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与改善3. 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4. 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情况5. 城市景观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三、人口与社会问题1. 青岛市人口结构分析及趋势预测2. 教育资源分配与优化3. 就业形势与人才培养4. 社会保障体系与改革5. 社会服务水平提升与社会治理创新四、文化与旅游1.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推广3. 文化旅游融合的模式与实践4. 特色旅游资源挖掘与开发5.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质量提升五、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1. 青岛市在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及影响力2. 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果3. 外交使命与对外宣传4. 民间交流与友好城市关系建设5. 区域发展战略与未来合作方向总结:本文基于对青岛市的大规模调研,全面分析了其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口与社会问题、文化与旅游、区域合作等多个方面的现状与展望。

通过本次调研,为青岛市的可持续发展及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青岛市在未来必将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并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家详解新版城市规划:城市性质: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规划区范围:陆海总计6143平方公里(含陆域4360平方公里,海域1783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10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8平方米。

城市开发边界:控制范围为810平方公里,东至崂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边界,北至墨水河、胶济铁路、桃源河生态控制区边界,西至五龙河生态控制区边界和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边界,南至滨海岸线;胶州湾内区域以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为界。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位类似于“城市宪法”,是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纲。

城市规划专家表示,新版总规立足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照国家战略对城市的发展要求,在认真梳理全域资源禀赋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规划设计,随着新版《总体规划》批复和实施,青岛的发展目标与规模、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产业发展方向、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优化,对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坚持传承创新理念青岛有着深厚的城市规划传统,自1891年建置以来,在城市规划的引领下,从最初的小渔村、军事要塞,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潘丽珍认为,新版总规坚持传承、创新的规划理念,坚持主城空间结构及发展方向的历史连续性,落实“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表现了充实、完善、丰富的发展过程。

其中,全域统筹结合功能区的设置,把全域的海陆资源、城市发展资源统筹在一个大的城市群框架下、突破各区市行政界线,在全域统筹各种资源配置,统筹生态保护、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城乡协调,构建以新型功能区为特征的全域发展新格局。

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清洁生产和节 约消费 ,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 过农业的企业化 , 使得农民参与到企业 , 有企业牵头改善农 民 废弃物的产生 , 最大程 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同时实 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是迅速而有成效同时也是长期 的一种好的 莱 诸城 的 现农业生产各个环 节的 价值增值徊生活环境优美,使农业生 模式 。这样 的例子在山东省有好多 : 阳的龙大集团 、 产和生活真正纳入 到农 业生态 系统循环中 ,实现 生态的 良l 得利斯集团等都是很好的成功典型 。 生 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发展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生产 ( 产业带动型 。 三l 这种模式主要是远城区的农 民通过调整 的产业化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 , 农民的收入水平有 了大幅度的 提高 , 然后再对农 民的居住环境进行统一的规划 和布局 , 使得
模式研究” 为题 , 重点分析 了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同时找出了青岛市目前存在的四种主要的新农村建设模 式, 并加以分析研 究, 最后根据青 岛市目前新农村建设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青岛市 新. r 循环农业 gg
党的十六属五中全会通过 的 《 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 有条件的近郊 区农民。具体总结可以分为这么几种类型 :
循环农业是一种全新 的理 念和策略 , 是针对人 口、 资源 、 的例子 。 山东省有烟 台地区龙口的南 山村。 他们通 过南 山实业
使得南山村的人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 青岛市最有 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 ,其核心是运用 可 的崛起 ,
持续发展 思想 、 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 念 , 通过农业技 名的应该属后田村 。 因为有海都集团 , 他们村的所 有村 民也住

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中检测题

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中检测题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初三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试题(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公平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②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的利益③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④公平要求对参与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统一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维护社会公平,就要( )①树立公平意识②通过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所有权益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④不侵害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在一次国际乒乓球比赛中,中国运动员邓亚萍和韩国运动员争夺冠军的关键时刻,韩国运动员打了一个擦边球,裁判和韩国运动员都没有发觉,邓亚萍举手示意,给对方加了1分,就这1分导致了邓亚萍与冠军擦肩而过,中国队也丢失了一块金牌。

邓亚萍的做法说明( )①她能按正义标准做人做事②她具有强烈的规则意识③她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④她是自觉坚持正义的人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4.“值此就医生职业之际,我庄严宣誓为服务于人类而献身,在行医中一定保持端庄和良心,我一定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在一切的首位。

我一定严加……”上述医生的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承诺是责任产生的唯一来源B.有了承诺就要履行责任C.承诺只是一种形式,并不意味着责任的产生D.所有的责任都来源于承诺5.一位战士对阻拦自己到危险地方救灾的战友说:“现在,我己不是一个女人的丈夫、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位父亲的儿子,我现在是一个国家的男人,在国家遭受灾难的时候.就应该舍身为国家排忧解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一个人要扮演好自己的多种社会角色,担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②一个人只能扮演一种社会角色,担负一种社会责任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④要学会在不同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统簿兼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某汽车司机酒后驾驶,将行人撞伤后驾车逃逸,经医院检查该行人被撞成植物人,司机被抓获后受到法律严惩。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2024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2024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引言概述这份青岛调查报告旨在对最新的青岛市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青岛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经济、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迅速。

本报告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说明,包括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结构、环境保护和未来发展规划。

正文一、经济发展1. 青岛的GDP持续增长,并逐步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2. 外贸贸易额大幅增长,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贸易港口。

3. 举办国际会议和展览活动的能力在增强,为青岛带来了更多商务机会。

4. 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内外资企业进驻青岛。

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 改善城市交通,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减轻交通拥堵问题。

2. 建设国际标准的港口和航空运输设施,提高物流效率。

3. 扩大水、电、气供应网络,确保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5. 建设高品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人口结构1. 青岛市人口规模逐年增加,人口密度逐渐增加。

2.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

3.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社会养老保障面临挑战。

4. 高等教育和人才引进吸纳,优化人才结构和人口结构。

5. 加强社区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福利。

四、环境保护1. 青岛市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2. 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

3. 推动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4.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自然水源和水生态环境。

5. 增加绿化覆盖面积,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五、未来发展规划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推动青岛的绿色发展。

2. 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和科技研发能力。

3. 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产业的质量和影响力。

4. 深化改革,提高市场化经济发展水平。

5.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机会和市场。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5.31•【字号】青政办字〔2024〕21号•【施行日期】2024.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规划发展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青政办字〔2024〕21号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5月31日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培育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展能级,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集聚区。

到2026年,我市人工智能产业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高能级算力与数据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海洋大模型与重点行业大模型国内领先,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赋能应用生态更加完善。

——创新能力。

打造2—3个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5个以上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揭榜国家人工智能创新任务15项以上,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集群发展。

打造10个左右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与赋能应用特色园区,培育20家左右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细分领域企业,加快构建资源集中、合作高效的产业集群。

青岛市十一五计划书

青岛市十一五计划书

青岛市“十一五”交通发展建设规划(送审稿)二○○七年一月青岛市“十一五”交通发展建设规划(送审稿)主持部门: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单位:青岛市交通委员会青岛市规划局青岛港集团青岛流亭机场济南铁路局青岛海事局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青岛市工程咨询院二○○七年一月目录一、“十五”交通发展建设情况 (3)(一)发展成就 (3)(二)主要问题 (8)二、“十一五”面临形势和运输量预测 (10)(一)面临形势 (10)(二)交通运输量预测 (12)三、指导原则、发展目标 (14)(一)指导原则 (14)(二)发展目标 (14)四、发展布局和重点项目 (18)(一)公路 (18)(二)港口 (20)(三)机场 (22)(四)铁路 (23)(五)城市公共客运交通 (24)(六)管道运输 (25)(七)智能交通 (26)五、政策措施及建议 (28)六、2020年发展展望 (30)附表:附表1:“十五”交通发展指标统计表附表2:2010年及2020年交通发展指标预测表附表3:“十一五”规划公路建设项目表附表4:“十一五”规划港口建设项目表附表5:“十一五”规划机场建设项目表附表6:“十一五”规划铁路建设项目表附表7:“十一五”规划公共交通建设项目表附表8:“十一五”规划各行业投资总额汇总表附图:附图1:青岛市2010年公路网规划示意图附图2:青岛市2010年沿海港口规划示意图附图3:青岛市2010年铁路规划示意图附图4:青岛市2010年公路主枢纽客运站场规划图附图5:青岛市2010年公路主枢纽物流园区(中心)规划图“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承前启后时期,也是加快将我市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时期。

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我市加快各项事业发展、发挥“龙头”作用、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促进半岛城市群发展的先行条件。

《青岛市“十一五”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在总结“十五”期间交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公路、港口、机场、铁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提出“十一五”交通发展的目标、重点项目布局、建设时序和政策措施建议,并展望2020年的交通发展远景。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2021-2025年)》的批复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2021-2025年)》的批复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2021-202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11•【字号】•【施行日期】2023.10.11•【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2021-2025年)》的批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你局《关于呈请批复〈青岛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2021—2025年)〉的请示》(青自然资规呈〔2023〕16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青岛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对全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合力攻坚低效用地盘活利用。

各区(市)政府要依据《规划》,高质量编制低效片区开发建设实施方案,系统谋划、有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相关配套政策,抓好《规划》落地实施。

三、各区(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以我市入选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为契机,重点从规划统筹、收储支撑、政策激励、基础保障4个方面探索创新政策举措,逐步建立健全要素联动的低效用地再开发机制。

在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共利益优先,统筹居住、产业、公服等项目协同布局,确保公益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同步规划、优先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要优化产业用地空间布局,鼓励低效空间复合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保障产业项目空间需求和实体经济振兴发展。

四、你局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规划》实施保障工作,将《规划》纳入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系,进行动态更新维护。

要做好《规划》印发和公开,强化社会监督。

青岛市人民政府2023年10月11日如果您对该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网上咨询方式咨询相关单位。

崂山区城市运行服务中心职能职责

崂山区城市运行服务中心职能职责

崂山区城市运行服务中心职能职责
崂山区城市运行服务中心是崂山区政府设立的一个重要机构,主要职能职责如下:
1. 组织、协调和监督崂山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包括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排水、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工作。

2. 负责崂山区城市交通管理、城市安全管理、城市卫生管理、城市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协调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加强对城市公共服务的监督和管理。

3. 提供崂山区城市信息化服务,包括城市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发布等工作,建设和维护崂山区城市信息化平台,为政府决策和市民服务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4. 组织、协调和指导崂山区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改进社区服务体系,提高社区自治水平,促进社区和谐和社会稳定。

5. 承担崂山区政府委托的其他工作。

崂山区城市运行服务中心是崂山区政府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而设立的一个专业化机构,将继续为崂山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1 -。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崂山风景区规划管理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崂山风景区规划管理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崂山风景区规划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8.08.17•【字号】青政发[1998]132号•【施行日期】1998.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景区管理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崂山风景区规划管理的通知(青政发[1998]132号)各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崂山风景区是崂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风景旅游的宝贵资源。

为进一步加强崂山风景区规划管理工作,促进崂山风景区协调健康发展,特作如下通知:一、崂山区政府、崂山风管委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5]23号)和《崂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有关规定,坚决制止崂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各种违法建设活动,严格控制各类建设项目,尤其不得批准在风景区内建设各类开发区和度假区,不得在游人集中的景区内建设旅馆、生活区、管理机构及其他与景区游览无关的工程设施,不得在沿海一线搞建筑物,以确保风景旅游区功能、自然风貌不变。

二、严格执行1990年市政府4号令,明确规划管理职责。

风景区内的一切建设项目,均应按照《青岛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办法》办理报批手续。

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规划方案和建筑设计方案需经崂山风管委同意后,按审批权限分别报市和崂山区规划管理部门审批,并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绝对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由市规划局负责审批。

并核发《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内主要公路两侧各二百米范围内的建设项目,须经市规划局审核同意后,由崂山区规划管理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控制区内的其他建设项目,由崂山区规划管理部门负责审批。

并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崂山风管委要根据工作职责,在近期内集中对崂山风景区旅游线两侧、重要景区内的违法建筑(包括变相改变批准使用性质的建筑和越权审批的建筑)和超期临时建筑等,进行一次清理整顿,对未经规划批准和不符合规划要求而破坏景观的建筑要坚决依法拆除;对超期开发的项目要收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青政函〔2020〕19号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青政函〔2020〕19号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崂山区人民政府:你区《关于上报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的请示》(崂政呈〔2020〕2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东至栲栳山和围子,西至午山,南至沙子口湾,北至规划龙峰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69.51公顷。

要科学有序推进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山海风光宜人、服务功能完备的滨海旅游文化小镇。

二、要加快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级统筹、区市落实、以需定建、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规划新增居住用地(除村庄安置区)应按照市政府有关政策要求配置一定比例的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

三、要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优化提升城区环境品质,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达到160.2公顷。

细化烟台山、平顶山等自然山体保护措施,逐步修复南九水河生态环境,严格控制生态廊道和保护景区资源。

四、要加快推进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提升九水东路,建设龙峰路、虎峰路、狮峰路、崂峰路以及渔港路等主次干路,逐步完善片区城市支路,规划道路交通设施用地达到99.24公顷,规划城区路网密度达到9.24公里/平方公里。

依托规划的轨道4号线,综合利用地下空间,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支撑片区合理有序发展建设。

五、要加强对海岸带区域管控。

按照海岸带规划要求有序、集约利用滨海资源,逐步恢复海岸带生态环境,不得擅自填海,结合沙子口广场打造开放活力的城市滨海空间。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5.01•【字号】青政发〔2016〕14号•【施行日期】2016.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关于实施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2016年1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11号,以下简称《批复》),原则同意《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是“十三五”期间我市谋篇开局的科学依据,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法定蓝图。

为贯彻《批复》要求,依法科学实施《总体规划》,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目标任务。

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围绕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以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为目标,提升、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和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增强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优化配置各类空间资源,构筑“一轴、三城、三带、多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保护好自然生态资源,传承历史文脉与风貌特色;增强城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构建城市安全防灾体系;适应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改革创新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推进陆海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将青岛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努力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走在全国前列。

青岛市产业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集约发展三大产业组团

青岛市产业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集约发展三大产业组团

青岛市产业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集约发展三大产业组团推进产业经济地理重塑和组织方式变革顺应产业智能化、网络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趋势,面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空间重构,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产业组织方式变革,构建特色鲜明、要素可及、资源共享、协作协同、绿色循环的产业生态和组织体系,提高经济发展效能。

集约发展三大产业组团。

坚持空间收缩、土地集约、要素集中、区别发展,依托国家和省级开发区、高新区、国际招商园区和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在全域东、中、西部集约有序建设龙泉-姜山、上合-高新区-南村、董家口三大产业组团,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强化创新链、服务链、供应链协同,提升产业关联、产城融合、产才匹配程度,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塑造产业生态圈。

推进产业园区社区化,增加居住、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配套,打造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人文、生态于一体的新型功能区。

实施工业用地保护区制度,划定工业集聚区控制线,确保工业用地总规模不降,预留预控重大产业项目战略储备空间。

产业发展三大组团重点园区和产业方向产业发展三大组团示意图青岛市人民政府集中打造三大总部片区。

坚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聚焦发展浮山湾、金家岭、唐岛湾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引领山东、辐射沿黄、服务全国的北方总部经济高地。

加快智慧楼宇、智慧城区建设,提升浮山湾总部片区,聚集现代金融、航运贸易、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等资源。

聚焦创业城市、财富青岛建设,拓展金家岭总部片区,发展创投风投、财富管理、科技创新、商务服务等总部。

推动唐岛湾总部片区与自贸片区协调联动,集聚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海洋经济、先进制造、影视文化等总部机构。

面向世界500强、民营500强、央企、省内大企业,积极引进综合性总部、功能性机构和创新型总部,大力招引高成长性科技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新经济企业总部,支持企业“分改子”“子升总”“总升级”。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政策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政策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8.02•【字号】青政办字〔2024〕32号•【施行日期】2024.08.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政策的通知青政办字〔2024〕32号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政策》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8月2日青岛市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政策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对青岛工作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国家、省有关部署,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社会力量投入创新的积极性,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市,制定如下政策。

一、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分类别合理设置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类研发项目对企业联动投入要求。

实施企业研发投入财政补助政策,对符合规定的企业,按年研发投入总量或增量给予分档分类支持(基础研究投入可按2倍计入)。

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含)-5000万元之间,且研发投入经费较上年度增长30%及以上的企业,对增量排名前50位的按不超过新增额的10%给予奖补,单个企业最高奖补150万元;研发投入在5000万元(含)-1亿元之间,且研发投入经费较上年度增长20%及以上的企业,对增量排名前30位的按不超过新增额的10%给予奖补,单个企业最高奖补200万元;研发投入在1亿元(含)-10亿元之间,且研发投入经费较上年度增长15%及以上的企业,对增量排名前20位的按不超过新增额的10%给予奖补,单个企业最高奖补200万元;对研发投入10亿元(含)以上,且研发投入经费较上年度增长8%及以上的企业,单个企业一次性给予500万元奖补。

烟台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烟台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是我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赶超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正确把握这个时期的发展趋势,理清发展思路,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十五”以来,全区人民在工委管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明显、两个高于、一个跨越”的发展要求和“东部突破”的战略部署,解放思想加压奋进,凝心聚力赶超发展,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区形象明显提升。

“十五”计划实施顺利,大部分指标已提前一年完成计划。

可以说,“十五”时期是我区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一)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十五”以来,我区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时期,发展速度稳中加快。

特别是2002年以来,经济发展按照两年翻一番的速度高位运行,2002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2004年达到202亿元。

“十五”末,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7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指标列国家级开发区第7位,综合投资环境评价列第6位,是中国国家级园区十强之一,跃入强区行列。

“十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3%,比计划高8.4个百分点,高于“九五”平均速度25.5个百分点。

“十五”末人均GDP达到18.2万元,高于“九五”末9.3万元;“十五”末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34.18亿元,年均增长38.5%,高于“九五”平均速度16.7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51亿元,年均增长26.7%,高于“九五”平均速度6.7个百分点。

2005年,万元GDP能耗比2004年下降5.8%,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二)产品集群优势突出,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产业成为全区主导产业。

青岛低空经济飞起来

青岛低空经济飞起来

22 2024 | 2独家策划Exclusive青岛低空经济飞起来文 本刊记者 王振麟2024 | 2 232023年5月,首架“中国造”万丰钻石DA50飞机在莱西下线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各地纷纷把握低空经济产业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凭借自身产业优势、资源禀赋,围绕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技术创新等方面制定多项政策,力求构建未来的“智慧城市”和“天空之城”。

而青岛为推动通用航空产业链发展,对整个产业链进行了全面梳理,从生产制造、运行保障到运营应用等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谋篇布局”助力相关企业发展。

“一张网”“一座城”,初现青岛谋篇布局的成效。

独家策划Exclusive“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5万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的低空经济白皮书中预测。

5万亿,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个数字比上海2022年GDP总量(4.47万亿元)还要多。

这个数字看似夸张,实则有迹可循。

截至2023年11月,美团无人机项目已在深圳等城市的8个商圈开通22条航线,服务覆盖社区写字楼、景区、医院等多种场景,累计完成用户订单超21万单;2023年12月,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实现了全球商业首飞演示,“空中出租”不再是梦;也是在2023年,青岛市崂山区政府建立“全域低空智能感知网”,利用无人机、AI大数据等技术,实时对城市区域感知、检测,实现城市管理的纬度提升,赋能数字城市建设……种种信息似乎预示着“赛博朋克”中的世界,那城市天空中交错而行的航空器景象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在2023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所说,“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不可避免地将要来临。

”如果说未来是蝴蝶效应下产生的“因果”汇聚而成,那当下便是蝴蝶振翅起舞之时。

积蓄,等待蝶变之机何为低空经济?首先,低空指的是距离地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根据各地区特点和实际需求,可扩展至3000米以内的空域。

人均GDP超越上海,崂山靠什么?

人均GDP超越上海,崂山靠什么?

区域R egion46 2024 | 4-52月5日,根据青岛市崂山区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崂山区生产总值完成1150.89亿元,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20.38亿元,增长8.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崂山区经济展现出不一般的韧性。

不约而同的聚焦作为青岛的主城区之一,2022年崂山区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03万元的亮眼数字,超越了上海市18.04万元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根据各地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万亿城市群中人均GDP比较高的十个城市分别是无锡市19.84万元,北京市19.0万元,苏州市18.60万元,深圳人均GDP超越上海,崂山靠什么?崂山区因实体经济而生、因实体经济而兴,崂山的发展史就是实体经济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

可以说,实体经济为崂山区创造出70%以上的GDP、4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就业。

文 本刊记者 李倚慰2023年,崂山区新落户金融机构及类金融企业155家,新增普惠金融贷款约100亿元,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近千亿元,占比超过全市50%。

图为金家岭金融聚集区市18.33万元,上海市18.04万元,南京市17.88万元,宁波市16.39万元,广州市15.36万元,杭州市15.26万元,南通市14.7万元。

除了人均GDP这个指标之外,如果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相对规模来计算,2023年崂山区公共预算收入在GDP 的占比为19%,而上海市的公共预算收入在GDP的占比为18%,崂山区依然领先。

近年来,青岛和上海不约而同聚焦软实力提升。

在人均GDP方面,北京和上海作为直辖市,一直是国内人均水平的天花板,自2019年起,两市的人均GDP均已超过发达国家2万美元的门槛线。

崂山区2022年人均GDP更是达到2.9万美元,逼近3万美元左右的西班牙水平。

一个城区的人均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相对规模超越上海,崂山区是怎样做到的?区域经济的活力在发展经济学中,人均GDP是衡量区域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青岛市总体规划发展历程

青岛市总体规划发展历程

青岛市总体规划发展历程建国之后,青岛市的行政层级明显降低,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下降,变成山东省的省辖市。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青岛的城市规划建设也被纳入全国统一计划的轨道。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者,苏联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论和实践成为我国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参考,青岛城市规划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1950年9月,青岛市建设局编制《青岛市都市计划纲要》(初稿),作为过渡时期青岛城市建设的指导。

这次规划的区域面积为21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00万人;城市布局主要包括市街地计划和绿地计划两个部分。

市街主要沿着胶州湾东岸向北成带状发展,计划以大港为中心,南至南海沿5公里,北至白沙河18公里,东至石老人约15公里。

市街规划用地95平方公里,绿地用地117平方公里。

市区计划分为市中区、大水清沟区、沧口区、白沙河区及李村区等5个区;每个地区间均以宽2公里的绿地隔开。

市中区有旧市街、台东、台西及四方区合并扩大而成,作为全市文化行政、经济贸易中心;沧口区扩大为工业区;大水清沟区及白沙河区计划僻为大工业区;李村区则计划为农产品集散地与加工区,并预留为农业研究和实验基地。

交通规划方面则借鉴1940年城市规划和1946年国民党当局在青岛的交通计划,把青岛对外交通放在重要位置。

规划在大港西北,四方电厂正北约1200米的海岸起增建大型新港,包围原大港,扩大通过能力,并把中港建设成渔港。

铁路则规划延长胶济线至道口镇,新建青威线(青岛至威海)、胶徐线(胶县至徐州)两线。

据此把青岛发展成为"轻工业、吞吐口、海军基地和风景疗养区"。

1950年9月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基地的创建,青岛城市国防功能日益突出,和疗养功能一起构成青岛的重要的城市功能,成为以后青岛规划和发展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了以重工业建设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经济计划和工业生产力布局成为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依据的主要因素。

沙子口2025年规划

沙子口2025年规划

沙子口2025年规划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位于崂山区沙子口的四姜片区5367-16地块和青岛海山学校初中部、高中部项目进行批前公示。

其中,沙子口四姜片区5367-16地块项目位于崂山路以南,姜哥庄路以西,项目占地面积约20268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业用地。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6822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20268平方米,地下面16554平方米。

此外,该项目容积率为1.0,建筑密度为28.36%,绿地率为35%。

从规划总平面图上显示,该地块地上规划建筑9栋,沿姜哥庄路设置两个车行出入口,既满足项目车行需求,又满足消防需求。

临近车行出入口设置两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共设置一层地下车库,规划有停车位243个。

据悉,该项目结合当前文化产业导向及青岛特有的优势与机遇,立足崂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资源,助力崂山区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推动文化产业的聚集发展,兼具商务生活服务功能,为园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一同公示的还有青岛海山学校初中部、高中部项目,该项目位于崂山区沙子口街道西姜社区、规划西姜一路北。

初中部项目用地面积28819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926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95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303平方米。

依据海山学校的使用需求及人防工程建设要求,拟对海山学校初中部总平面布局进行调整,并增加人防车库一处,面积7477.70平方米,规划地下停车位196个。

高中部项目用地面积37305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4815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903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121平方米。

崂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崂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崂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青岛市环境保护局二○○九年十一月1总论1.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以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安全为目标,以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涵养、建设为核心,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预警与安全应急机制。

正确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保障城市饮水水源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1.2规划原则综合规划原则:水源地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出水口,更重要的任务是保护水源地赋存及形成的生态环境系统,所以保护规划即要注重保护工程设施规划,也要注重水源地及邻近范围土地使用状况的规划。

以战略地位重要、环境敏感度高、环境问题突出的饮用水源地为重点,解决重点环境污染问题,保护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好企业的命脉,使水源地保护规划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水质水量并重原则:规划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要坚持水质水量并重的原则,既要注重水源涵养保持水量又要注重水源地周围环境保护以提高水质。

科学性、前瞻性原则:各项工作均坚持科学性原则;规划方案制定、技术方法研究,应体现前瞻性、可操作性,以保障其有效性并得以落实,同时也应便于管理,实用可行。

积极动员公众参与的原则:饮用水安全关乎全社会千千万万民众的身体健康,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也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

保护饮用水源地、保障饮用水安全是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规划各方面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

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并举的原则:深化流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强流域生态建设与保护,促进末端治理与源头预防有机结合,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和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坚持从城阳实际出发,与国家、省、青岛市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的原则:要立足于城阳的实际,规划要融入国家、省、青岛市的总体规划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崂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青岛市崂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区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纲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按照规划编制程序组织编制,是今后五到十五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制各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依据。

本《纲要》阐述政府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

政府将通过年度计划和专项规划,针对不同领域和对象,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努力保证规划的实施和完成。

本《纲要》重点规划“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纲要》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我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二部分提出了“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三部分确定了区域功能与产业发展布局;第四部分分别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旅游度假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循环经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十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五至十五年的重点任务与发展措施;第五部分提出了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支撑条件和实施保障。

第一章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一、现实基础(一)“十五”发展评价“十五”期间,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构建区域性“五个中心”、建设“四型城区”的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与时俱进,奋力拼搏,全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为“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以来,我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初步核算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96.98亿元,是2000年的2.4倍,年均增长约20.4%,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按常住人口计算);2005年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3.5亿元,是2000年的2.63倍,年均增长约21.5%,在全市各区、市中位于前列,税收收入完成33.09亿元,是2000年的1.93倍;200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66亿元,“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元,年均增长21.7%。

青岛高新区被评为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软件园被评为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先进管理单位,青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区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以家电电子通信、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8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9.48%。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R&D)支出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2%。

2005年,以现代城市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亿元,年均增长约23%,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约700万人次,其中崂山风景区约220万人次。

以海产品、茶叶、花卉、优质果品为主的第一产业正在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

2005年,三次产业比例将由2000年的4.86:70.7:24.44优化为2.8:67.9:29.3。

3、现代化的东部新城区框架已经拉开“十五”期间,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崂山区分区规划已经市政府审批通过。

围绕建设“四型城区”目标,规划建设了一大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市政基础设施与社会公用事业项目,共建设道(公)路233公里,给排水管道约127公里,35KV变电站装机容量达389MW,基础公益设施累计投资达到46亿元,城市交通、能源、给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建设了张村河改造一期工程、滨海公路崂山段工程、青岛汽车东站等对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城中村”改造取得历史性突破,“一线四点”项目全面开工。

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区形象,一个规划科学、特色彰显、生态良好的现代东部新城区框架已经拉开。

4、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展。

到2005年底,全区外资企业总数达430个,涉及美国、韩国、日本、香港等27个国家和地区。

朗讯、爱立信、卡特比勒等1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高新区。

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1亿美元。

对外交流工作取得新进展,崂山区与法国布雷斯特、德国海德堡结成友好城区。

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

2005年实现出口17.1亿美元,是2000年的3.8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3.8亿美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25%。

国内招商成效显著,2005年实际利用内资完成48亿元,颐中、澳柯玛、南车集团等大企业集团在我区落户,一汽、鲁能、万杰、莱钢等大企业集团来我区投资。

5、发展环境显著优化按照解矛盾、破瓶颈、打基础的要求,集中研究并推动了对规划滞后、政策缺位、机制体制、发展空间、发展秩序、基础设施配套等一系列发展“瓶颈”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加快解决。

在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大规模拆除违法建筑、加大历史债务清偿力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变了多年来违法建筑、违法采石屡禁不止的局面。

首批获准设立国家级通信产业园,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搭建了新的高端平台。

青岛高新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开始运行。

青岛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崂山北宅生态旅游区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

企业改制和投资、财税、外贸等方面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的创新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依法取消行政审批(许可)事项334项,调整207项,保留行政许可事项95项。

6、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十五”期间共投资1.66亿元实施中小学校综合建设工程,创省级规范化学校6所,市级规范化学校10所。

青岛科技大学、海洋大学新校先后入驻我区,高等教育发展中心初具规模。

新建村级文化中心43个、文化广场50个,《伟大的创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先后荣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抗击“非典”取得全面胜利。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实现就业6.3万人次,较“九五”期间增加4.45万人次。

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以大病统筹为重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建成了万杰医院、崂山区疾病控制中心等医疗机构,崂山区疾病预防与治疗中心开工建设,建立了院前急救网络、老年人免费体检和电子健康档案制度。

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率先实施优生工程。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3.33‰,合法生育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体育、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7、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社会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8万元,比“九五”末提高约60%,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713元,比“九五”末提高约53%。

城镇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新突破,城镇各类企业从业人员及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全部纳入了养老保险政策范围。

形成了以企业养老保险、农工商企业保险、自由职业者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老年生活补助“四保一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农村养老实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在保障水平和保障层次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在全省率先实施了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并完成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安居工程。

大力实施“三绿”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9.76%。

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资源环境条件——土地资源崂山区辖区总面积389.34平方公里,约占青岛市总面积的3.5%。

其中低山区76.4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9.6%;丘陵区213.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4.9%;山前平原区99.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5%。

按土地使用性质划分,农用地29425公顷,占总面积的75.6%(其中耕地1002公顷,占总面积的2.57%);建设用地6875公顷,占总面积的17.7%;未利用地2618公顷,占总面积的6.7%。

建设用地总量不足,发展空间受限。

——水资源崂山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64亿立方米,全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39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区内共有大小河流16条,目前已兴修各类水利工程1000余项,其中小型水库32 座,塘坝153座,库容2368万立方米。

现状水资源可利用量为7858万立方米(含市级水源崂山水库),其中崂山区可利用总量为3687万立方米,占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2%。

目前崂山区的城市供水水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崂山区独立的供水系统,主要水源包括大河东水库、大石村水库、流清河水库和晓望水库等,年供水能力约1550万立方米,另一部分是青岛市自来水管网每年提供的约500万立方米客水,共同保障了崂山区的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但从长远看,可供使用的水资源不足,亟需开发新的水源。

——能源电力:崂山区电力网络是典型的受端网络,生产生活所需电力全部来自青岛电网。

已建成220KV李山变电站1座(容量300MW),35KV变电站8座(总容量389MW)。

目前全区用电设施总负荷约30万千瓦,正常运行负荷约12.3万千瓦,电网供应能力可以满足今后一个时期用电增长的需求。

供热:目前主城区总供热能力约43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约810万平方米,供需缺口较大。

但相关供热企业扩容后基本能满足主城区的需求。

燃气:崂山区的燃气供应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为管道燃气,主要在主城区范围内,日供气能力约4.1万立方米,供气区域日需求近期将达到9万立方米,亟需扩容;第二部分是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供应沙子口、王哥庄、北宅以及主城区管道燃气未通达的区域。

——道路交通主城区以海尔路、李山东路、青银高速路和滨海公路为“四纵”,以株洲路、辽阳东路、银川东路、香港东路为“四横”的“四纵四横”城市交通框架基本构筑完成;由滨海公路、崂山路、李沙路、王沙路和滨仰路等组成的环崂山道路基本建成;初步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

主城区距青岛火车站12公里、流亭国际机场20公里、青岛港15公里,进出主城区快捷便利,综合交通优势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