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16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蜀道难巩固提升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讲解与例题新人教版必修3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若论浪漫的才思、俊逸的诗风,几乎没有谁能与李白并肩;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若论雄奇的想象、英勇的夸张,也几乎没有哪首诗能与《蜀道难》媲美。
这首诗以奇怪的联想、瑰丽的色彩,熔神话故事、轶闻传说于一炉,充足显现了李诗雄奇俊逸的特点,为李白博得了“谪仙”的称呼。
学习本诗,一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领会诗歌采纳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二要领会诗人借此抒发的思想感情。
《蜀道难》这首诗,大概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
在李白以前,也多有人咏蜀地山川之险,通行之难。
对于这首诗写作的背景,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
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
即事成篇,别无寓意。
”又据孟棨《本领诗》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惊讶之余称李白为“谪仙”。
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而作。
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挚友,有人说仅是一种虚假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全部“西游”之人。
在诗中,诗人睁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述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劝告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当“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非常,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从此后的“安史之乱”中足见作者政治预示的正确。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 450 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绵阳、德阳等地。
沿线地势险峻,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口众多。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
近体诗 (格律诗) 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样诗歌体裁,都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
《蜀道难》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
1.注字音加点字 读音加点字 读音噫吁嚱鱼凫 . . 石栈 猿猱 . . 抚膺 巉岩 . . 喧豗 砯崖转石 . . 崔嵬 吮血 . .横绝噫吁 嚱 横.吁.强横号召. .秦塞 参商.. 塞 塞车参 参差..闭塞 参加..2. 识通假所守或匪亲(“匪”通“ ______”) 3.解多义危乎高哉 () .居域中之大,不念安不忘危 .()危抑王兴甲兵,危 .士臣 ()正襟危 坐而问客曰 ().连峰去天不盈尺 ().比去,以手阖门 ().去我从去年辞帝京 ().为汉家除残去.秽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得既得志则尽情以傲物().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尔来四万八千岁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尔无他,但手熟尔.()非死则徙尔.()子路率尔而对 ().危乎高哉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乎叫嚣乎东西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4.辨活用问君西游何时还(.令人听此凋朱颜(.砯崖转石万壑雷(.5.分古今危而后绝但6.明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句古义今义危乎高哉而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能够横绝峨眉巅但见悲鸟号古木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高中语文 4 蜀道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4 蜀道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4 蜀道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4 蜀道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蜀道难》【学习目标】1。
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把握其意境,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2。
熟读成诵,仔细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学习重点】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学习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学习方法】反复诵读【相关知识】1、走近作者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
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
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2、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
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3、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目的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的事。
可见这是李白的一篇习作,大抵以驰骋文采为高,未必有什么寓意。
李白年轻时多模仿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文,以超越古人为能事。
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入蜀的诗歌,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同类题材的作品在李白集中还有五言律诗《送友人入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
《蜀道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蜀道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蜀道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蜀道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作为一首经典的古诗,李白的《蜀道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作为《唐诗三百首》中的一首,它不仅仅在诗歌的形式和技巧上表现出色,在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本人教授《蜀道难》的完整教案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本文的主题和情感。
2. 掌握本文的语言技巧和韵律,增强诗歌欣赏能力。
3. 了解唐代交通运输的状况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本文的主题和情感。
2.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和韵律,加深诗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唐代交通运输的状况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2. 理解李白的情感和文化背景对本文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内容1. 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a. 师生共同讨论文章的主题和情感体验。
b. 通过诗歌的字面和隐喻,引导学生探究人生苦难和坚韧不拔之间的关系。
c. 利用情感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历史上的挫折和困难,拓宽视野,共同找到积极向上的策略。
2. 学习赏析技巧和语言技巧。
a. 列出诗歌的韵律和特点,例如押韵和对句的运用等。
b. 分析语言的隐喻和象征含义,例如关于风景和人物描述中的象征意义。
c. 探究李白的语言技巧和诗歌艺术,了解其在唐代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3. 探究唐代交通运输的状况和文化交流的意义。
a. 分析文章中关于道路的描述,如路况和交通工具的使用。
b. 了解唐朝时期的路线和开发情况,以及路线如何影响了文化、军事和经济交流。
c. 通过唐朝时期的史书和文学作品,了解文化传承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手段1. 书面材料:《蜀道难》的诗歌文本和文化背景介绍。
2. 视觉材料:图片、地图和影片等展示唐代时期的文化特征和交通状况。
3. 情感教育材料:个人经历和经典书籍等,帮助学生体验人生的困难和挫折带来的成长和启迪。
六、教学效果的评估1.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学生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蜀道难》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蜀道难》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蜀道难》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蜀道难》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他在散逸行人途中,途经岷江沿途,经泸州、江油、绵竹、成都等,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抵达目的地。
《蜀道难》以雄浑恢弘和苍凉壮美的艺术形象,结合自身经历和对南北文化的比较,表达了他的壮志豪情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一、教学目标1.了解《蜀道难》的背景、内容、意义,并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情感。
2.掌握承接性句式“嗟乎”,认识并学习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和文化素养。
4.鼓励学生涉猎更广泛的文化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体验文学作品的美和思想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1.对文本的感悟和分析。
2.对蕴藏在文本中的形象、节奏和情绪的理解。
3.掌握承接性句式“嗟乎”的意义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蜀道难》的意象和情感。
2.承接性句式的学习运用。
四、教学方法1.情感阅读法:在阅读《蜀道难》时,老师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和背景知识,并引导学生倾听、体验和感悟诗歌中的情感和意义。
2.讲解法:通过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解释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难点和精髓。
3.分析法:通过以句、词、字为单位的分析,提高学生对文本重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先播放一段关于《蜀道难》的视频介绍,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
2.阅读与讲解:在学生读完全文后,老师可以用以下步骤来讲解:(1)文本背景介绍诗人在西川,因庐山一别,即连日感慨,触景生情,通过对那些在蜀道上苦于辛酸、苦到痛不欲生的人的感叹,表达了自己的壮志和国家统一的心愿。
(2)重点句子分析在阅读诗歌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嗟乎”的使用非常频繁。
例如,“嗟乎,前人误我,使我西来难此路”,这一句子可以看出,这道路并不是只为现在的读者苦难,古人也同样经历着这样的痛苦,如果不能直达意义,读者们借此诗也不一定就是赞叹《蜀道难》的历史长河,而是对于自己生活在当下的一种反思。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4.蜀道难2
教学设计课时讲课时间: 2016 年月日第周本学期总第12 课时课题《蜀道难》课标要求累积文言词汇,阅读简易文言文。
1、感情朗诵全篇,掌握朗诵技巧;知识与技2、经过朗读点评赏鉴,领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点教能3、理解诗歌内容,探知诗歌要旨;学过程与方1、朗诵法2、点拨法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目法标感情态度理解文意,感觉先人描述的由秦入蜀道路上的惊险。
与价值观教课要点经过朗读点评赏鉴,领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点1、经过朗读点评赏鉴,领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点教课难点2、理解诗歌内容,探知诗歌要旨;教课方法学生频频朗读,合作研究教课器具多媒体一、赏析课文1、赏析第二小节(1)第二小节有两处描绘的文字,请分别把它勾勒出来(2)这两处描绘展现了蜀道的什么特点?课(3)这两处文字是如何来变现蜀道的陡峭的?堂2、赏析第三小节小(1)第三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的呢?结(2)假如让你们进蜀山,走蜀道,你们会有什么感觉?与二、精读诗歌板1、那么李白为何要极写蜀道难呢?书2、哪些句子表现了他的企图?设3、这三个句子中那些字需要重读?计4、看来是全力劝友人不要去。
那么这是否是全诗的所存心图呢?5、请同学们联合背景以及诗歌的第三小节议论一下,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检应备:节,实备节,超备教教查节。
学研评主20 年月管组20 日价质量评论:年月日内容与过程教课环节与内容反省增补第二课时一、赏析课文1、赏析第二小节(1)第二小节有两处描绘的文字,请分别把它勾勒出来(2)这两处描绘展现了蜀道的什么特点?明确:描绘了蜀道的险(3)这两处文字是如何来变现蜀道的陡峭的?明确:“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假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光景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为清静,像原始丛林同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对比,色彩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光景的多样,但氛围是逼人的,令人感觉孤寂得可怕借景抒怀:古木荒芜、鸟声凄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令人闻声失容,衬着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凄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衬托了蜀道之难。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蜀道难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学案
(1)第二段可分为几层意思?
(2)“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
(3)这一段中哪句话起到了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4)这一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4.朗读第三段,赏析第三段。
(1)这一段说了几层意思?
(2)“不如早还家”和文章中哪一句相照应?
(3)文章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改写参考三] 只见鸟儿在高高的古树上悲哀的鸣叫着,雌鸟紧跟着雄鸟在林间盘旋。又听见杜鹃在朦胧的月光下悲哀的鸣叫,似乎在为空无一人的山峰悲鸣。
[改写参考四] 接连不断的山峦直耸入天,在夜色中更显得可怖,崖边的几棵松树机警地挂在绝壁边,鬼魅而妖冶。奔腾的激流与瀑布相撞,发出雷鸣般的巨响,冲击着山崖,一块块碎石沿着几乎垂直的崖面滚入了涛涛的江水中,转眼便不见了。
1、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第4课蜀道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蜀道难》的内容,为课堂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蜀道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解析《蜀道难》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板书设计
① 重点知识点:
- 《蜀道难》标题
- 李白(作者)
- 唐代诗歌特点
- 诗歌意象:如“剑阁峥嵘”、“峨眉山月”
- 修辞手法:夸张、对仗、排比
- 情感表达:壮志豪情、忧国忧民
② 重点词句:
- “噫吁戏,危乎高哉!”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③ 艺术性与趣味性:
- 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词句。
- 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如描绘山脉、剑阁等元素,增强视觉效果。
- 设计诗歌结构图,直观展示诗歌的起承转合。
- 在黑板上预留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完成板书,提高参与度。
板书设计将重点知识点和词句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同时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题3:《蜀道难》中,李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解答:李白在《蜀道难》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壮志豪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例题4:《蜀道难》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解答:《蜀道难》的结构特点在于其起承转合的布局,诗中先描绘了蜀道的险峻,然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接着抒发了壮志豪情,最后以忧国忧民的情怀作结。
- 唐代历史背景资料:鼓励学生查阅关于唐代的历史书籍或资料,特别是有关唐代交通、地理和文化的部分,以加深对《蜀道难》历史背景的理解。
优化方案216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蜀道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4蜀道难蜀道难千古诗人,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他站在盛唐诗坛的高峰之巅,醉后敢将天子傲。
一钩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
他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
念他的名字,天地间顷刻滴灌了浓浓的酒香;读他的诗篇,胸怀里霎时涌动着豪放的波涛。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请暂且舍弃“钟鼓馔玉”,抛却“摧眉折腰”,让我们同“青莲文苑第一家”,共攀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共醉一场绝美的酒宴。
杜甫诗三首茅屋连黎庶,宿儒孤舟叹人间疾苦;草堂铸诗魂,圣哲七律吟世事沧桑。
在中国文学史上,像杜甫那样一生为民请命、与民同悲喜、共患难,像他那样推己及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又有几人?杜甫胸怀的博大坦荡,爱心的真挚深厚令人感动。
一句民谣道出了千百年来人民对杜甫的亲切之感:唐朝诗圣有杜甫,识得民间苦中苦。
琵琶行并序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李商隐诗两首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
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
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4 蜀道难,[学生用书P24])诗海拾贝送友人入蜀[唐]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赏析】这首诗以写实的笔触,精练、准确地刻画了蜀地虽然崎岖难行,但却别有洞天的景象,劝勉友人不必过多地担心仕途沉浮,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
诗作既有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之意,又寄寓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 蜀道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蜀道难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诗歌及特色。
2.在吟咏中体会蜀道的雄奇壮丽、高峻险要的意境。
3.分析李白诗歌浪漫主义手法在文中的体现。
教学重点:鉴赏诗人状“难”的艺术手法,体悟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调动想象力及感悟力,体会诗人创作意图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引导法、总结法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今天学习诗歌,古诗鉴赏要点:语言--意境--形象--情感,中间用手法衔接。
学习哪个诗人的作品呢?通过以下两幅对联知晓。
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李白又是“唐诗的两座高峰之一”。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教师补充唐诗)二、走近李白(教师提问关于李白常识)1.回忆李白诗中的一些名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由诗句概括李白诗歌风格: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伟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教师补充介绍)三、《蜀道难》这首诗是否也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特色呢?朗读课文,听录音,欣赏蜀道图片,想象蜀道高峻奇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2.4蜀道难新
蜀道难·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本诗基本内容及其寓意;2、感悟并品味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1、诗的寓意2、诗的风格教学设想:1、布置预习: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粗通本诗,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
2、教学方法:诵读,感悟,讨论。
3、教学时间:2教时4、拟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第1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设想:1、由温习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导入。
2、由背诵李白诗歌竞赛导入。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1、释题:“蜀道难”,古乐府旧题。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初年,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2、范读全诗(或师范读,或指名范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思想,读出气势。
3、自渎并讨论全诗基本内容提问一:全诗三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讨论,交流)明确: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
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
第三节,摩剑阁之险要,想杀人之惨景——叹战祸之烈,有申戒之意。
三、研读全诗,重点感悟1、提问二:奠定全诗抒情基调的诗句是什么?(讨论)明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是一个感叹句,也是贯穿全诗的主旨句。
它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含有丰富的咏叹意味。
它在诗中先后出现三次: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诗人的思想、情感尽在“三叹”之中。
2、提问三:作者写《蜀道难》,有无深刻的寓意?(讨论,交流)明确:关于本诗寓意,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
一说:剑南节度使严武加害房琯、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说: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
按:章仇兼琼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宝五载(746)期间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人,没有反叛中央朝廷的行经。
因此说缺乏根据。
三说:为讽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
此说也属臆测。
3、讨论: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对以上三说曾予批驳,且自创新说云:“……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梁、陈间拟者不乏,讵必尽有为而作?白蜀人,自为蜀咏耳。
高中语文 2.4(蜀道难)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高二) 教案
《蜀道难》教案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章法、气象、基调;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3.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的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散文化诗句欣赏。
教学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
教学类型:鉴赏课。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推荐《全唐诗》光碟和《大唐诗录》光碟,并请学生介绍自己有否类似电子产品。
教学过程与步骤:学生读诗(至少3遍)鉴赏要点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唐诗别裁》)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灵活、气象宏伟而言。
兹分述如下: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
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还有一个副部颇有几分相似。
具体地说,诗的开头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
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
诗的中间则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
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后一层说蜀道极其险恶——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的。
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
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主旨句的重复出现及其副句的变化,不仅在诗的结构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全诗的基调的形成影响也很大,但这一点要放到后面去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2.4蜀道难教案1新1
答: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5)总结:
三、难点突破
1、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思考:作用?
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
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
5、(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蜀道难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鱼凫.(fú)抚膺.(yīnɡ)悲号.(hào)飞湍.(tuān)B.喧豗.(huī) 砯.崖(pīng) 万壑.(hâ) 咨嗟.(jiē)C.崔嵬.(wãi) 峥.嵘(zhēng) 扪参.(shēn) 吮.血(yǔn)D.猿猱.(róu) 石栈.(zhàn) 萦绕.(rào) 秦塞.(sài)解析:选B。
A.“号”应读作háo;C.“吮”应读作shǔn;D.“猱”应读作ná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B.连峰去.天不盈尺去:离开C.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D.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解析:选B。
去:距离。
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解析:选C。
正确的划分应为“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C.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D.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解析:选D。
D.比喻,A、B、C项是夸张。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5.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最精妙的词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
分析其妙处的时候,首先要点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阐述。
答案: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
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
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泻,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
6.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
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但不管认同哪一种观点,都必须结合文本分析,不可主观臆测。
答案:(示例1)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
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以及未遇友人的失落怅惘之情。
(示例2)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
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
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淡泊、疏放的风骨。
诗人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了诗人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实也侧面写了道士。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古风(其十五)李白燕昭延郭隗①,遂筑黄金台。
剧辛②方赵至,邹衍③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注】①燕昭: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
②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
③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
7.这首诗开头四句引用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先弄清典故的具体内涵,再根据诗意看诗人引用的意图,通过与现实对比,指出这种表达的效果。
答案:①以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人才际遇的描写;②与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现实处境;③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
8.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黄鹄举”是诗人自比,“千里独徘徊”是说诗人意欲高飞却又不知飞往何方的无奈,从侧面表达出对得不到重用的不满。
作答时,要紧扣诗意,弄清诗人的表达意图。
答案:诗歌结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诗人以高飞的黄鹄自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权贵昏庸腐朽、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和意欲远走高飞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蝉[唐]虞世南①垂②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秋风。
【注】①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
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
②(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③藉(jiâ):凭借。
9.本诗前三句所写的“蝉”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四句诗中三句写“蝉”的形象,仔细分析,概括出其特点。
答案:这首诗所写的蝉尊贵清高。
它触须下垂,栖于疏桐,饮吸清露,鸣响流播。
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诗中的“蝉”寓意深远,作者借此自寓,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许之意。
答案:托物寓意。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蝉”的形态、习性、鸣响,自然引出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三、语言表达1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是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
请你用一段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这幅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求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画面,必须注意联想与想象,同时,在表达时尽量运用优美的、富有文采的语言。
答案:原始森林荒寂、凄清,只听到古树丛中传出鸟儿阵阵悲号,雄雌相随飞翔在荒芜的山林之间。
清凉的夜晚,月儿苍凉、悲惨,只听到杜鹃啼血的哀鸣,令人愁思绵绵。
呵,这荒凉的空山!12.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追求华丽辞藻。
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
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和风貌。
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
古体诗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
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
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初唐四杰在诗歌发展史上所做的贡献,他们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在诗的体式上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答案:(示例)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摆脱了南朝诗风的影响,开阔了题材,律诗体式定型完成。
13.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5字)《南华早报》报道,由于北京持续受到重度雾霾的困扰,所谓的“烟雾箱”计划已在加速展开。
雾霾实验室将建在北京怀柔区,可与世界最大的大气模拟设施——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相匹敌。
负责该项目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贺泓说,竣工后的“烟雾箱”可利用600立方米的污染空气进行实验,比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的容量多出50%。
据悉,怀柔的“烟雾箱”将由两个半球型容器组成,可制造类似于雾霾的环境条件。
通过把不同的污染物压入这两个半球型容器内,研究人员将能够在日照条件下细致地研究其化学反应。
这种成对的箱体设计将使科学家能够并排对比实验结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可从所给材料的第一段(导语部分)着手,指出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要点概括要全面。
答案:(示例)北京(或中国)将建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