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6 金属及其化合物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本章内容的地位和功能本章所选择的金属元素钠、铝、铁、铜颇具代表性:两种主族,两种副族;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两种比较活泼的金属,一种不活泼金属;除钠外其余三种均为常见金属。

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以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例,已对它们有所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利用已有的经验对将要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够把刚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结合起来。

从知识编排上,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先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然后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要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需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着手。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学习《化学2》中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奠定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深刻体认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体系[1]如图1所示。

从图1所示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路线,即“结构——性质——用途”的教学路线,它没有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知识来研究元素化合物,而是强化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理论对物质性质研究的指导作用。

这使得新课程的内容呈现出与原有教材不同的特点。

1. 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的变化原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上,金属知识呈现的内容比较分散,涉及碱金属(高一)和几种重要的金属(高二)两章,耗时长。

而新课程将原人教版高中化学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融为一章,根据物质分类思想进行内容呈现。

新课程标准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标准规定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2]。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完整版)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金属元素概述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特征金属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左下方,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有90种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仅有Ge、Sn、Pb有4个,Sb、Bi有5个,Po有6个。

金属原子半径较同周期非金属原子半径大。

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固态时全是金属晶体。

2.金属的分类1)按冶金工业上的颜色分:黑色金属有Fe、Cr、Mn (其主要氧化物呈黑色),有色金属则是除Cr、Mn以外的所有金属。

2)按密度分:轻金属密度小于4.5g/cm³,如Na、Mg、Al;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³,如Fe、Cu、W。

3)按存在丰度分:常见金属如Fe(4.75%)、Al(7.73%)、Ca(3.45%)等;稀有金属如锆、铪、铌等。

3.金属的物理性质1)状态:除汞外,其他金属通常为固态。

2)金属光泽: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3)易导电和导热:由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使金属易导电、导热。

4)延展性:金属可以压成薄片,也可以抽成细丝。

5)熔点及硬度: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的作用强弱决定其熔点和硬度,最高的是钨(3413℃),最低的是汞(-39℃)。

4.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作用。

2)与H2O作用。

3)与酸作用。

4)与碱作用,只有Al、Zn可以。

5)与盐的作用。

6)与某些氧化物的作用。

5.金属的冶炼1)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2HgO=2Hg+O²,2Ag2O=4Ag+O²。

2)热还原法(常用还原剂CO、H2、C活泼金属等):Fe2O3+3CO=2Fe+3CO2,Cr2O3+2Al=2Cr+Al2O3.3)电解法(适用于非常活泼的金属):2Al2O3=4Al+3O2,2NaCl=2Na+Cl2.二、碱金属元素1.钠及其化合物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1、金属氢氧化物的分类:碱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2、含金属阳离子的物质分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无氧酸盐、金属含氧酸盐。

3、酸根离子分为三类:(1)含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AlO2、MnO4)。

(2)含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NO3)。

(3)含非金属元素的无氧酸根离子(Cl)等。

4、阳离子分类:(1)金属阳离子(Na)和非金属阳离子(H、NH4)(2)阳离子分单一价态阳离子(Na)和变价态阳离子(Fe2、Fe3),单一价态的阳离子和最高价态的阳离子只有氧化性,氧化性顺序:Ag>Fe3>Cu2>H;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呈还原性,遇到强还原剂呈氧化性。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二)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1)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

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三)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高中化学元素知识点

高中化学元素知识点

高中化学元素知识点(1)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导电、导热。

但不同金属在密度、硬度、熔沸点等方面差别较大。

这也是金属单质的一大特点。

2.金属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可表示为M – ne -→M n+,金属的还原性主要表现在金属能与非金属、水、酸、某些盐发生反应。

4Na + O 2 == 2Na 2O 2Na + O 2 Na 2O 2 2Na + Cl 2 == 2NaCl 二、知识点归纳 (一)钠的化合物 ⑴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钠(Na 2O ) 过氧化钠(Na 2O 2) 化合价 氧的化合价为-2价氧的化合价为-1价 类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颜色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与H 2O 反应 Na 2O + H 2O == 2NaOH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与CO 2反应 Na 2O + CO 2 == Na 2CO 3 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与酸反应 Na 2O + 2HCl ==2NaCl + H 2O2Na 2O 2 + 4HCl == 4NaCl + 2H 2O +O 2↑漂白作用 无 有用途 制NaOH 作生氧剂,氧化剂保存 密封密封转化Na 2O → Na 2O 2Na 2CO 3 NaHCO 3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但溶解度比Na 2CO 3小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晶体热稳定性 加热难分解2NaHCO 3 Na 2CO 3 + CO 2↑+ H 2O与酸反应CO 32- + 2H + == CO 2↑+ H 2OH + + HCO 3- == CO 2↑+ H 2O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物 Na 2O :白色固体,溶于水生成NaOH ,不稳定,继续跟O 2反应生成淡黄色的Na 2O 2Na 2O 2:淡黄色固体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漂白剂)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供氧剂) 碱NaOH :白色固体,易潮解,俗名苛性钠,烧碱 盐类 NaCl (食盐):存在于海水中 Na 2CO 3:俗名苏打,纯碱,稳定,加热难分解,晶体Na 2CO 3•10H 2O 易风化NaHCO 3:俗名小苏打,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在水中溶解度小于Na 2CO 3,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CO 2可见沉淀析出与CaCl 2反应 Ca 2+ + CO 32- == CaCO 3↓不反应与NaOH 反应 不反应HCO 3- + OH - == CO 32- + H 2O 与Ca(OH)2反应Ca2++ CO 32- == CaCO 3↓2HCO 3-(过量)+ 2OH - + Ca 2+ == CO 32- +2H 2O + CaCO 3↓相互转化CO 32- + CO 2 + H 2O == 2HCO 3- NaHCO 3 + NaOH == Na 2CO 3 + H 2O 2NaHCO 3 Na 2CO 3 + CO 2↑+ H 2O(二)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⑴ 位置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3周期 第ⅢA 族。

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第IA族(碱金属)(一)、包含的金属元素:(氢)锂钠钾铷铯(钫*)(铷和铯在高中阶段了解其危险性即可)(二)、物理性质:质软,具有金属光泽,可燃点低,锂密度小于煤油甚至小于液体石蜡,钠、钾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因此锂封存于固体石蜡中,钠钾保存于煤油中,铷铯因过于活泼需要封存在在充满惰性气体的玻璃安瓿中。

(三)、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①对于锂,R+O2→R2O(无论点燃还是在空气中均只能生成氧化锂)②对于钠,R+O2→R2O(空气中) R+O2→R2O2(点燃)③对于钾,R+O2→R2O(空气中) R+O2→R2O2(氧气不充足时点燃) R+O2→RO2(氧气充足时)因此,我们认为,钾在点燃时的产物为混合物④对于铷和铯,在空气中就可以燃烧,生成复杂氧化物,高中范围内不做过多了解2、与酸反应:R+H+→R++H2(碱金属先与水解氢离子较多的酸反应,然后才与水反应)3、与水反应: R+H2O→ROH+H2①锂与水反应现象:短暂的浮熔游响(因生成了溶解度较小的LiOH,附在锂的表面,影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反应速率越来越慢,直至完全停止)②钠和钾常温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密度小于水,漂浮于水面,,迅速“熔”成小球(实际上是与水反应放热引起的、金属与水发生反应质量体积变小的共同作用,讲授时认为是反应放热),由于生成了氢气,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呲呲的响声,在反应后的溶液里加入酚酞,发现溶液变为粉红色或红色。

③铷铯与水反应的现象:放入水中即发生爆炸反应,十分危险。

4、与有机物的反应:R+M-OH→M-OR+H2(反应不如与水反应剧烈,但仍可以看到低配版的浮熔游响红)5、与卤素反应:R+Cl2→RCl(现象:冒白烟)6、与硫反应:R+S→R2S(爆炸式反应,危险)7、锂与氮反应:Li+N2→Li3N(知道其为一种优良催化剂即可,高中范围内不需要掌握)8、钠与氢气反应:Na+H2→NaH(高温条件)(四)、常见化合物及其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与酸及酸性气体反应,也可以与两性氧化物发生反应OH-+H+→H2O OH-+CO2→CO3-+H2O(过量CO2:OH-+CO2→HCO3-)OH-+Al→AlO2-+H2↑2、碳酸钠(苏打,纯碱)可与酸反应,可与酸性气体反应,可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钠和二氧化碳CO3-+H+→H2O+CO2 CO3-+CO2+H2O→HCO3-3、碳酸氢钠(小苏打)可与酸反应可加热分解HCO3-+H+→H2O+CO2 NaHCO3—△→Na2CO3+H2O+CO2↑4、过氧化钠(优良制氧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可与酸反应(注意反应顺序为先水后酸!),可与水反应可与湿润的二氧化碳反应(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可与二氧化硫反应可与三氧化硫反应可以与钠发生归中反应可吸收氮氧化合物Na2O2+H2O→NaOH+O2↑Na2O2+CO2→Na2CO3+O2↑Na2O2+SO2→Na2SO4 Na2O2+SO3→Na2SO4+O2Na2O2+Na→Na2O Na2O2+NO→NaNO2 Na2O2+2NO2= 2NaNO35、氢化钠(强碱性物质,极度危险品)NaH+O2→NaOH(潮湿的空气中极易自燃) 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熔融金属钠中,是有机实验中用途广泛的强碱。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及转化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及转化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及转化一、金属及其化合物(Na、Mg、Al、Fe、Cu)1、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4Na+O2===2Na2O (常温)2Na+O2点燃Na2O2 2Na+2H2O==2NaOH+H2↑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CO2(过量)+NaOH===NaHCO3 CO2+2NaOH(过量)===Na2CO3+H2O NaHCO3+HCl===NaCl+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O2+H2O===2NaHCO3NaHCO3+NaOH===H2O+Na2CO3 HCO3-+OH-=H2O+CO32-2NaHCO3△2CO3+H2O+CO2↑(Na2CO3受热不分解)2、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2Mg+O2点燃2MgO 3Mg+N2点燃Mg3N2 2Mg+CO2点燃2MgO+CMg+2H+===Mg2++H2↑MgO+2H+===Mg2++H2O Mg(OH)2+2H+===Mg2++2H2OMg(OH)2△MgO+H2O3、铝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2Al+Fe2O3高温2Fe+Al2O3(FeO、Fe3O4也有类似反应,用于野外焊接无缝铁轨)2Al+6H+===2Al3++3H2↑2Al+2OH-+2H2O===2AlO2-+3H2↑Al2O3+6H+===2Al3++3H2O Al2O3+2OH-===2AlO2-+H2O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注意铝的两性)Al3++3OH-===Al(OH)3↓Al3++3NH3·H2O===Al(OH)3↓+3NH4+[制Al(OH)3] [Al(OH)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 Al3++3AlO2-+6H2O===4Al(OH)3↓AlO2-+H++H2O===Al(OH)3↓AlO2-+CO2(过量)+2H2O===Al(OH)3↓+HCO3-Al3++4OH-(过量)===AlO2-+2H2O AlO2-+4H+(过量)===Al3++2H2OAl+H2SO4(浓)钝化Al+HNO3(浓)钝化Al(OH)3△Al2O3+3H2O4、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注意铁的化合价)2Fe+3Cl2点燃2FeCl3Fe(不足)+4HNO3(稀)===Fe(NO3)3+NO↑+2H2OFe+H2SO4(浓)钝化Fe+HNO3(浓)钝化3Fe+2O2点燃Fe3O43Fe+4H2O(g)高温Fe3O4+4H2↑Fe+S△FeS Fe+2H+===Fe2++H2↑Fe+2Fe3+===3Fe2+Fe+Cu2+===Fe2++Cu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Fe(OH)2+2H+===Fe2++2H2O Fe(OH)3+3H+===Fe3++3H2O4Fe(OH)2+O2+2H2O===4Fe(OH)3Fe2O3+3CO高温2Fe+3CO2 (FeO、Fe3O4也能被C、CO、H2在高温下还原)Fe2+Fe3+(Fe2+可以被Cl2、浓(稀)HNO3、浓H2SO4、Na2O2(aq)、酸性KMnO4、O3等氧化)2Fe2++Cl2===2Fe3++2Cl-2Fe2++H2O2+2H+===2Fe3++2H2OFe3+Fe2+2Fe3++Fe===3Fe2+2Fe3++Cu===2Fe2++Cu2+Fe2+FeZn+Fe2+===Zn2++Fe (镁、铝均可还原铁)5、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Cu+O2△(红色变黑色,用于吸收空气中的O2)Cu+Cl2点燃CuCl2 2Cu+S△Cu2S Cu+2Fe3+===Cu2++2Fe2+(印刷电路腐蚀电路板)Cu+2H2SO4(浓)△CuSO4+SO2↑+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O+H2△Cu+H2O CuO+CO△Cu+CO2Cu(OH)2△CuO+H2O CuSO4+5H2O===CuSO4·5H2O (白色变蓝色,用于检验水)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卤素、C、Si、N、O、S)1、卤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Na+Cl2点燃2NaCl Cu+Cl2点燃CuCl2 2Fe+3Cl2点燃2FeCl3(F2、Br2类似)Cl 2+H2点燃2HCl Cl2+H2O H++Cl-+HClO 2HClO===2HCl+O2↑(见光加快)Cl2+2OH-===Cl-+ClO-+H2O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工业上制漂白粉)Ca(ClO)2+CO2+H2O===CaCO3↓+2HClO (日常漂白、消毒原理)Cl2+2Br-===2Cl-+Br2Cl2+2I-===2Cl-+I2Br2+2I-===2Br-+I2Cl2+H2S===2H++2Cl-+S↓(强制弱)Cl2+SO2+H2O===4H++SO42-+2Cl-(Br2、I2类似)MnO2+4HCl(浓)△2+Cl2↑+2H2O (实验室制Cl2)Ag++Cl-===AgCl↓(白色)Ag++Br-===AgBr↓(淡黄色)Ag++I-===AgI↓(黄色) 2、碳、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C+2CuO高温2Cu+CO2 C+H2O高温CO+H2 (水煤气)3CO +Fe 2O 3高温2Fe +3CO 2 CO 2+2Mg点燃2MgO +CCO 2(少量)+Ca(OH)2 === CaCO 3↓+H 2O2CO 2(过量)+Ca(OH)2 === Ca(HCO 3)2 离子方程式:CO 2+OH -=== HCO 3-SiO 2+2C 高温Si +2CO (工业制粗硅的原理) SiO 2+2NaOH ===Na 2SiO 3+H 2O (碱性溶液不能用玻璃塞) SiO 2+4HF ===SiF 4↑+2H 2O CO 2(少量)+H 2O +Na 2SiO 3===H 2SiO 3↓+Na 2CO 3 (酸性:H 2CO 3>H 2SiO 3) 3、含氮物质的主要性质①氮气的性质N 2+3H 2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 3N 2+O 2 2NO N 2+3Mg点燃Mg 3N 2②NO 、NO 2的性质2NO +O 2===NO 2 2NO 2(g)N 2O 4(g);ΔH >03NO 2+H 2O ===2HNO 3+NO③NH 3、NH 3·H 2O 的性质NH 3+HCl ===NH 4Cl(白烟) NH 3+HNO 3(浓)===NH 4NO 3(白烟) 2NH 3+H 2SO 4===(NH 4)2SO 4(无白烟) NH 3+H += NH 4+ 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④铵盐的性质NH 4Cl△NH 3+HCl NH 4HCO 3△3↑+CO 2↑+H 2O ↑2NH 4Cl(s)+Ca(OH)2 △2+2NH 3↑+2H 2O (实验室制NH 3)NH 4++OH -△NH 3↑+H 2O⑤HNO 3、NO 3-(H +)的性质4HNO 34NO 2↑+O 2↑+2H 2O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或光照放电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4HNO3(浓)===CO2↑+4NO2↑+2H2O4NO+6H2O 2NO+O2===NO2工业上制HNO3 4NH3+5O2催化剂△3NO2+H2O===2HNO3+NO4、含硫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①单质的性质2Na+S△Na2S H2+S△H2S S+O2点燃SO2 S+2H2SO4(浓)△3SO2↑+2H2O②SO2、H2SO3、SO32-的性质2SO2+O2催化剂2SO32H2SO3+O2===2H2SO4(缓慢)加热SO2+X2+2H2O===H2SO4+2HX (X=Cl、Br、I)SO 2+H2O H2SO3 H2SO3H++HSO3-SO2(过量)+NaOH===NaHSO3SO2+2NaOH(过量)===Na2SO3+H2O ③SO3、浓H2SO4的性质SO3+H2O===H2SO4 Cu+2H2SO4(浓)△4+SO2↑+2H2OC+2H2SO4(浓)△2↑+2SO2↑+2H2O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高中必修金属和非金属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必修金属和非金属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必修金属和非金属化学方程式总结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和钠的化合物1、钠与水反应:2Na+2H 2O =2NaOH+H 2↑2Na+2H 2O =2Na ++2OH -+H 2↑2、钠与氧气反应:①常温反应4Na+O 2=2Na 2O②点燃或加热2Na+O 2=Na 2O 23、钠与盐酸等酸反应:2Na+2HCl=2NaCl+H 2↑2Na+2H +=2Na ++H 2↑4、钠与氯气的反应:2Na+Cl 22NaCl5、钠与硫的反应:22S6、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与钠跟水的反应7、钠与盐溶液的反应①NaCl 溶液:实际上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 2O =2NaOH+H 2↑②CuSO4溶液:2Na+CuSO 4+2H 2O=Cu(OH)2↓+H 2↑+Na 2SO 4 ③NaHSO 4溶液:2Na+2NaHSO 4=2Na 2SO 4+H 2↑④通常钠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若盐为熔融状态,钠可以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如:4Na+TiCl44NaCl+Ti8、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4Na+O2=2Na2ONa2O+H2O=2NaOH2NaOH+CO2=Na2CO3+H2O9、氧化钠和水的反应:Na2O+H2O=2NaOH10、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Na2O+2HCl=2NaCl+H2O11、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Na2O+CO2=Na2CO312、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1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14、过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15、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转化:2Na2O+O22O216、碳酸钠和盐酸反应:①Na2CO3+HCl=NaHCO3+NaCl②Na2CO3+2HCl=2NaCl+H2O+CO2↑17、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18、碳酸钠和可溶性盐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19、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20、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NaOH=Na2CO3+H2O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21、碳酸氢钠和盐反应:NaHCO3+NaHSO4=Na2SO4+H2O+CO2↑2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23+H2O+CO2↑2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转化:Na 2CO 3+H 2O+CO 2=2NaHCO 32NaHCO 3=Na 2CO 3+H 2O+CO 2↑ NaHCO 3+NaOH =Na 2CO 3+H 2O24、碳酸氢钠制法:NH3+NaCl+H 2O+CO 2=NaHCO 3↓+NH4Cl 二、铝和铝的化合物1、铝与氧气反应:4Al+3O 22O32、铝与盐酸等酸的反应:2Al+6HCl =2AlCl3+3H 2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2Al+2NaOH+2H 2O =2NaAlO 2+3H 2↑4、氧化铝和盐酸反应:Al 2O 3+6HCl=2AlCl 3+3H 2O5、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6、氢氧化铝制备:Al 3++3NH3H 2O =Al (OH )3↓+3NH4+7、氢氧化铝和酸的反应:Al (OH )3+3HCl =AlCl 3+3H 2O8、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l (OH )3+NaOH =NaAlO 2+2H 2O氢氧化铝不稳定性:2Al (OH )323+3H 2O 三、铁和铁的化合物1、铁与氧气反应:2342、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 2O (g )342↑ 3、铁与盐酸等酸反应:Fe+2HCl =FeCl 2+H 2↑4、铁的氧化物分别与酸反应:FeO+2H +=Fe 2++H 2OFe 2O 3+6H +=2Fe 3++3H 2OFe 3O 4+8H +=Fe 2++2Fe 3++4H 2O5、铁的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Fe x O y +yCOFe+yCO 26、铁的氢氧化物与盐酸等酸反应:Fe (OH )2+2HCl =FeCl2+2H 2O Fe (OH )3+3HCl =FeCl 3+3H 2O7、铁的氢氧化物制备:FeSO 4+2NaOH =Fe (OH )2↓+Na 2SO 4FeCl 3+3NaOH =Fe (OH )3↓+3NaCl8、转化:4Fe (OH )2+O 2+2H 2O =4Fe (OH )39、受热分解:2Fe (OH )3Fe 2O 3+3H 2O10、Fe 3+的检验:Fe 3++3SCN -=Fe(SCN)3(血红色)11、氧化性:2Fe 3++Fe =3Fe 2+2Fe 3++Cu =2Fe 2++Cu 2+12、还原性:2Fe 2++Cl2=2Fe 3++2Cl -四、硅及其化合物1、硅与氧气、氟、氯气、碳反应:2=SiO 2Si+2F 2=SiF 4Si+2Cl 2=SiCl 4Si+C =SiC2、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反应:Si+4HF =SiF 4↑+2H 2↑Si+2NaOH+H 2O =Na 2SiO 3+2H 2↑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 2+4HF =SiF 4↑+2H 2O4、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 2+CaOCaSiO 35、二氧化硅与碱反应:SiO 2+2=Na 2SiO 3+H2O6、二氧化硅与碳反应:SiO 2↑7、碳酸钙反应: SiO 2+Na 2CO 323+CO 2↑SiO 2+CaCO 3CaSiO 3+CO 2↑8、硅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 2SiO 3+2NaOH =Na 2SiO 3+2H 2O9、硅酸受热分解:H 2SiO 32+H 2O10、硅酸钠与酸反应:Na 2SiO 3+2HCl =2NaCl+H 2SiO 3(胶体)Na 2SiO 3+H 2O+CO 2=H 2SiO 3(胶体)+Na 2CO 3 Na 2SiO 3+2H 2O+2CO 2=H 2SiO 3(胶体)+2NaHCO 3 五、氯1、氯气与金属反应:Cl 2+2Na 2+Cu =23Cl 2+2Fe =2FeCl 32、氯气与非金属反应:Cl 223、氯气、氟与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2HClO=2HCl+O2↑2F2+2H2O=4H F+O24、氯气与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5、漂白液、漂白粉、漂白精长期露置空气中会发生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2NaClO+H2O+CO2=Na2CO3+2HClO2↑6、氯离子检验:先在被检验液中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可判断原溶液中含氯离子Ag++Cl-=AgCl↓7、卤素单质间置换:Cl2+2Br-=2Cl-+Br2Cl2+2I-=2Cl-+I2Br2+2I-=2Br-+I2六、硫和氮1、二氧化硫和水反应:SO2+H2O=H2SO32、二氧化硫和氧化钙反应:SO2+CaO=CaSO3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SO2(少)+2NaOH=Na2SO3+H2OSO2(过)+NaOH=NaHSO34、二氧化硫和盐反应SO2(少)+2NaHCO3=Na2SO3+H2O+2CO2SO2(过)+NaHCO3=NaHSO3+CO25、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6、二氧化硫和卤素单质水溶液反应:SO2+X2+2H2O=H2SO4+2HX(X=Cl、Br、I,F除外)7、二氧化硫能被氧气氧化:2SO238SO3+H2O=H2SO4SO3+CaO=CaSO4SO3+NaOH=Na2SO49、氮气和氧气反应:N2+O2=2NO10、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2=2NO211、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H2O=3HNO3+NO12、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有关计算:3NO2+H2O=3HNO3+NO 2NO+O2=2NO2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七、氨硝酸硫酸1、氨:N2+3H2=2NH3(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和催化剂)2、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可逆)3、氨水不稳定:NH3H2O=↑+H2O4、氨与HCl等酸的反应NH3+HCl=NH4Cl2NH3+H2SO4=(NH4)2SO4NH3+HNO3=NH4NO3NH3+H2O+CO2=NH4HCO3 5铵盐受热分解:NH4Cl3↑+HCl↑NH4HCO3=NH3↑+H2O↑+CO2↑6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条件是催化剂和加热)7氨的制法:2NH4Cl+Ca(OH)2=l2+2NH3↑+2H2O。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化学的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考点,下面本人的本人将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 分)1. 欲观察H2 燃烧的火焰颜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最好是( )A. 钠玻璃B. 钾玻璃C.铜管D.石英玻璃解析:钠、钾、铜灼烧均有颜色,会干扰H2 燃烧火焰颜色的观察。

答案:D2. 下列金属需密封保存的是( )A. NaB.MgC.AlD.Cu解析:Mg、Al 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内部金属;Cu 性质不活泼,所以均不用密封保存。

钠性质活泼,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需密封保存。

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A3. 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的B. 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五角硬币属于铜合金C. 合金在任何情况都比单一金属性能优良D. 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纯铜打造而成的[解析: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形成的, A 项错误; 在机械加工时,合金的性能一般较单一金属优良,但并不是任何情况都是,如纯铝导电性比铝合金要强等,司母戊鼎是铜合金制成的,只有B正确。

答案:B4. 小王喜爱做实验,一次他将一把没有擦干的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表面变蓝,他又将一把干燥的光亮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他分析后认为可能是火烤的过程中小刀表面生成了一种物质所造成的。

你认为此物质最有可能是( )A. Fe3O4B.FeOC.Fe2O3D.Fe(OH)2解析:小刀是铁的合金,火烤时表面的铁与02化合生成Fe3O4答案:A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作盛放食品的器皿B .铜的导电能力不如铝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 铁比铝更易锈蚀,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解析:A项,铜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因此用铜制作器皿比较安全。

高三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 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e 在常温下可与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剧烈反应B .Al 、Cl 2均能和NaOH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两单质的作用相同C .Na 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发生反应,最终生成Na 2CO 3D .制备FeCl 3、CuCl 2固体均可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答案】C【解析】A 、浓硝酸、浓硫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和铁发生钝化反应,在铁的表面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无剧烈现象,铁和稀硝酸能发生剧烈反应,故A 错误;B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铝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NaAlO 2中+3价,只作还原剂;Cl 2+2NaOH═NaCl+NaClO+H 2O ,氯元素从0价,变为NaCl 中的-1价为氧化剂,变为NaClO 中的+1价为还原剂,所以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两单质的作用不相同,故B 错误;C 、Na 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 2O ,反应为4Na+O 2=2Na 2O ,Na 2O 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 ,反应为Na 2O+H 2O=2NaOH ,NaOH 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 2生成Na 2CO 3•xH 2O ,Na 2CO 3•xH 2O 风化脱水生成Na 2CO 3,故C 正确;D 、由于FeCl 3、CuCl 2在加热过程中水解被促进,且生成的HCl 又易挥发而脱离体系,造成水解完全,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铜,以至于得不到FeCl 3、CuCl 2,故D 错误;故选C 。

【考点】考查了铁的化学性质;盐类水解的应用;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

2. 有一块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过量的NaOH 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后,剩余固体粉末的质量与原合金质量恰好相等,则合金中铝的含量为( ) A .30% B .70% C .47.6% D .52.4%【答案】A【解析】有一块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过量的NaOH 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后,剩余固体粉末为Fe 2O 3,可设原来的铝铁合金中含有铁的物质的量为x ,含有铝的物质的量为y 。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金属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中无机化学考试中的高频考点,我们要做好针对性的复习。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1(1).钠、铝、铁、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①.钠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②.铁铜有两种存在形式:铁的存在形式是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铜的存在形式是游离态的铜和黄铜矿、辉铜矿、赤铜矿和孔雀石。

(2)钠、铝、铁、铜单质的物理性质①.颜色:块状钠铝铁单质是银白色金属,纯铜是紫红色金属;粉末状的铝和铜颜色不变,粉末状的铁屑是黑色,没有粉末状的钠,钠在空气中马上氧化成白色的氧化钠,最终氧化成碳酸钠;冶金工业中铁属于黑色金属,钠、铝、铜属于有色金属。

②.密度:钠的密度比水小,铝、铁、铜的密度比水大;钠、铝的密度小于4.5g/cm3是轻金属,铁、铜的密度大于4.5g/cm3是重金属。

③.熔点:钠的熔点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就可以使其熔化成小球;铝、铁、铜的熔点很高。

④.共性:不透明,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钠钾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铝、铁、铜可以做导线,金属的导电性:Ag>Cu>Al ;铝的延展性可以制成包装用的铝箔;铝、铁、铜可以制成各种容器等。

⑤.硬度:钠的硬度很小,可以用小刀切割;纯铝的硬度较小,铁和铜的硬度较大。

⑥.特性:铁可以被磁化,而产生铁磁性。

(3)钠、铝、铁、铜的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①.氧化物的颜色:白色:Na2O 、Al2O3;黑色:FeO 、Fe3O4 、CuO;淡黄色:Na2O2;红棕色:Fe2O3。

②.氧化物的溶解性:Na2O 、Na2O2溶于水生成强碱发生化学变化;Al2O3 、FeO 、Fe2O3 、Fe3O4 、CuO不溶水。

③.氢氧化物的颜色:白色:NaOH 、Al(OH)3、Fe(OH)2;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 。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里呀,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块可是相当重要呢!就好像是一座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和探索。

先来说说金属单质吧。

那一个个金属单质就像是性格各异的小伙伴。

比如钠,这家伙特别活泼,遇水就“噼里啪啦”地闹个不停,就像个调皮的孩子。

而铁呢,相对就稳重一些,但也有它的脾气,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

金属氧化物也是很有特点的哟!氧化铜是黑色的,氧化铁是红色的,它们就像是画家手里的颜料,为化学世界增添了各种色彩。

这些氧化物在化学反应中可有着重要的作用呢,有时候能帮我们解开一些难题,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一扇门。

还有金属的氢氧化物,那也是各有千秋。

氢氧化铝能治疗胃酸过多,你说神奇不神奇?它就像是一个贴心的小天使,在关键时刻给我们带来帮助。

金属盐类那就更丰富多样啦!像硫酸铜,那蓝色的晶体多漂亮呀,仿佛是一颗璀璨的蓝宝石。

而碳酸盐呢,遇到酸就会冒出气泡,就像汽水打开时的样子,有趣极了。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可不能死记硬背呀,得像交朋友一样去了解它们。

要多做实验,在实验中去感受它们的特性和变化。

你想想,看着那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在眼前发生,是不是特别有意思?这不比看魔术还精彩嘛!比如说,做钠和水的实验,看着钠在水面上欢快地游动,还发出“嘶嘶”的声音,最后消失不见,留下氢氧化钠溶液,哇,那种感觉真的是太神奇了!这不就是知识在眼前活起来了嘛。

再比如铁的生锈实验,看着铁慢慢生锈,颜色发生变化,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要防止铁生锈,以及怎么去保护铁制品。

总之,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这部分知识点就像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充满了惊喜和奥秘。

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去探索,就一定能在这个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收获。

难道不是吗?让我们带着好奇和热情,去畅游这个奇妙的化学世界吧!。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复习必备: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复习必备: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复习必备:金属及其化合物高三化学复习必备之金属及其化合物①含金属阳离子的物质分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金属超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无氧酸盐、金属含氧酸盐。

②金属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过渡阶段元素的高价态氧化物mn2o7、cro3)、碱性氧化物(cao、na2o、fe2o3、feo)和两性氧化物(al2o3、zno)。

③金属氢氧化物的分类:碱性氢氧化物[fe(oh)3、fe(oh)2、naoh]和两性氢氧化物[al(oh)3]。

④盐的分类:1、根据组成盐的阴阳离子分类:根据阳离子分成钾盐、钠盐、铵盐、铁盐、亚铁盐、镁盐、铝盐、铜盐、银盐等。

根据阴离子分为盐酸盐、次氯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亚硫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页面查阅:高三化学知识点大辞典2、根据复杂程度分类hinet盐:阳离子就是络离子的盐:fe(scn)cl2,阴离子就是络离子的盐:na3alf6;复盐:kal(so4)2?12h2o;(nh4)2so4?feso4?24h2o;kcl?mgcl2?6h2o;硅酸盐:铝硅酸盐:k2o?al2o3?6sio23、根据化学键分类:所含共价键的盐:铵盐、含氧酸盐;不不含共价键的盐:氯化钠。

4、根据溶解性分类可以溶水的盐:所有的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碳酸的酸式盐,绝大多数的硫酸盐、盐酸盐,少数的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亚硫酸盐。

不溶水的盐:硫酸钡、硫酸铅、氯化银、氯化亚汞、碳酸钙、碳酸钡;微溶水的盐:碳酸镁、硫酸银、硫酸钙。

5、溶于水后的盐溶液酸碱性分类呈酸性的盐:强酸弱碱盐、中强酸的酸式盐(nahso3、nah2po4、nahc2o4)、强酸的酸式盐(nahso4);呈中性的盐:强酸强碱盐、某些弱酸弱碱盐(ch3coonh4);呈碱性的盐:强碱弱酸盐。

6、溶水后溶液与否存有颜色有颜色的盐溶液:mno(紫色)、fe3+(黄色)、fe2+(浅绿色)、cu2+(蓝色)、cr2o(橙色)、cro(黄色)、cr3+(绿色);无颜色的溶液:na+、k+、nh、cl-、no、so。

高三化学专题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高三化学专题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强化练1.Al 、Fe 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 .两者的单质都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常温条件下,两种金属都能溶解于浓硫酸中D .制备AlCl 3、FeCl 3,均不能采用将其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解析:氧化铁(或氧化亚铁)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A 错;铝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B 错;常温下铝和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内部金属被氧化,C 错;氯化铝和氯化铁都能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物和盐酸,若将它们的水溶液蒸干,则会促进它们继续水解最终无法得到相应的氯化物,所以D 正确。

答案:D2.一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乙是( ) 乙←――化合反应甲――→复分解反应乙A .HClB .FeCl 2C .KOHD .NaHCO 3解析:由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知,甲、乙均为化合物,甲→乙发生化合反应。

由转化关系可知,甲为化合物,不会通过化合反应生成HCl ,A 不选;若乙为FeCl 2,甲→乙的化合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满足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B 不选;甲为化合物,不会通过化合反应生成KOH ,C 不选;若甲为碳酸钠,与少量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故选D 。

答案:D3.(2018·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HCO 3(s)――→△Na 2CO 3(s)――→饱和石灰水NaOH(aq)B .Al(s)――→NaOH (aq )NaAlO 2(aq)――→过量HCl (aq )Al(OH)3(s)C .AgNO 3(aq)――→氨水[Ag(NH 3)2]+(aq)――→蔗糖(aq )Ag(s)D .Fe 2O 3(s)――→Al 高温Fe(s)――→HCl (aq )FeCl 3(aq) 解析:B 项,NaAlO 2(aq)与过量HCl(aq)反应,生成AlCl 3,错误;C 项,蔗糖(aq)中无醛基,不能与[Ag(NH 3)2]+(aq)反应生成Ag(s),错误;D 项,Fe(s)与HCl(aq)反应生成FeCl 2(aq),错误。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1、钠(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

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①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常温:4Na + O2 == 2Na2O,加热:2Na + O2== Na2O2;2Na + Cl2== 2NaCl; 2Na + S== Na2S等。

②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注意: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的钠变暗(生成了氧化钠)变白(生成氢氧化钠)潮解变成白色固体(生成碳酸钠)。

③钠与酸反应:如2Na + 2HCl == 2NaCl + H2↑,Na放入稀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

因此Na放入到酸溶液中Na是不可能过量的。

同时Na与H2的物质的量比始终是2:1。

当然反应要比钠与水的反应剧烈多。

④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与水反应。

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如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式:2Na + CuSO4 + 2H2O == Cu(OH) 2↓+ Na2SO4 + H2↑。

⑤钠与氢气的反应:2Na + H2 == 2NaH。

NaH + H2O == NaOH + H2 ↑;NaH是强的还原剂。

(3)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 2Na + Cl2↑。

(4)钠的用途:①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②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③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Na2O:白色固体,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Na2O + H2O == 2NaOH,Na2O + CO2 == Na2CO3,Na2O + 2HCl == 2NaCl + H2O .另外:加热时,2Na2O + O2 == 2Na2O2.(2)Na2O2:淡黄色固体是复杂氧化物,易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

高中化学 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真题解析

高中化学 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真题解析

方案二
Al2O3 Fe2O3 SiO2
―过―量过―N―滤a―OH→
NaAlO2 Na2SiO3 Fe2O3↓
过―过量――盐滤→酸
AHl2CSilO3 3↓―氨―水→Al(OH)3↓――△→Al2O3―电―解→Al
10
[归纳·助学] 1.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Al、Al2O3、Al3+、Al(OH)3、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试题 中经常涉及的知识点,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以下转化关系:
在氯化氢的气氛中加热蒸干才可以得到无水氯化铁,错
误。
23
[命题角度二·2012·福建高考]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X
Y
A
Na
NaOH
B
Cu
CuSO4
C
C
CO
D
Si
SiO2
Z
NaHCO3 Cu(OH)2
CO2 H2SiO3
24
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 掌握情况,可用代入法,即把各选项中的 X、Y、Z 代入图中 的圆圈进行判断:A 项中 NaHCO3 不能一步转化成 Na;B 项中 Cu(OH)2 不能一步转化成 Cu;C 中 CO2 在一定条件下与单质 镁反应可以生成单质 C 和氧化镁;D 项中 SiO2 不能一步转化成 H2SiO3,H2SiO3 不能一步转化成 Si。
13
[鉴赏·领悟] 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Al3++3OH-
===Al(OH)3↓(2012·大纲全国卷)
×( )
解析:因忽视氨水是弱碱的水溶液而造成书写错误;正确的

高三化学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

高三化学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向铝粉中添加少量NH4Cl固体并充分混合,其中铝粉在1000℃时可与N2反应制备Al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lN是一种金属材料B.AlN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生成氢氧化铝和氨气C. 少量NH4Cl能够破坏Al表面的Al2O3薄膜D. AlN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N+3H+=Al3++NH3↑2.下列对有关文献的理解错误的是A. 《天工开物》记载制造青瓦“窑泥周寒其孔,浇水转釉”,红瓦转化为青瓦的原因是Fe2O3转化为其他铁的氧化物B. 《物理小识》记载“青矾(绿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没,“气”凝即得“矾油”。

青矾厂气是CO 和CO2C. 《开宝本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取钢煅作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

”中药材铁华粉是醋酸亚铁D. 《本草经集注》对“消石”的注解如下:“……如握雪不冰。

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这里的“消石”指的是硝酸钾3.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4.向一定量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 mL 4 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0.06mo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A.0.21 molB.0.14 molC.0.16 molD.0.24 mol5.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欲观察H2燃烧的火焰颜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是()A.钠玻璃B.钾玻璃C.铜管D.石英玻璃解析:钠、钾、铜灼烧均有颜色,会干扰H2燃烧火焰颜色的观察。

答案:D2.下列金属需密封保存的是()A.NaB.MgC.AlD.Cu解析:Mg、Al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内部金属;Cu性质不活泼,所以均不用密封保存。

钠性质活泼,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需密封保存。

故准确答案为A。

答案:A3.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准确的是()A.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的B.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五角硬币属于铜合金C.合金在任何情况都比单一金属性能优良D.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纯铜打造而成的[解析: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形成的,A项错误;在机械加工时,合金的性能一般较单一金属优良,但并不是任何情况都是,如纯铝导电性比铝合金要强等,司母戊鼎是铜合金制成的,只有B准确。

答案:B4.小王喜爱做实验,一次他将一把没有擦干的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表面变蓝,他又将一把干燥的光亮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他分析后认为可能是火烤的过程中小刀表面生成了一种物质所造成的。

你认为此物质最有可能是()A.Fe3O4B.FeOC.Fe2O3D.Fe(OH)2解析:小刀是铁的合金,火烤时表面的铁与O2化合生成Fe3O4。

答案:A5.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作盛放食品的器皿B.铜的导电水平不如铝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铁比铝更易锈蚀,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解析:A项,铜的化学性质较稳定,所以用铜制作器皿比较安全。

B项,铜的导电水平比铝强。

D项,铁不如铝活泼,但因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成较疏松的氧化膜Fe2O3,可加速锈蚀,而铝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致密的Al2O3保护膜,避免内部的Al继续与O2反应。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小题)1.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铁和铁合金都能导电、传热B.纯铁的熔点低于铁合金C.纯铁的硬度和强度都高于铁合金D.纯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2.关于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三种氧化物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铁元素化合价不完全相同B.氧元素的化合价完全相同C.氧化亚铁俗称铁红,为红棕色固体D.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黑色固体3.某无色溶液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A.SO42−B. Cu2+C. K+D. OH-4.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CO3。

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C. 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5.在化学反应中铁原子容易失去2个或3个电子,因此铁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或+3价。

化合物Fe3O4又写作Fe(FeO2)2,在化合物Fe(FeO2)2中,括号前和括号内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A.+2、+2B.+3、+3C.+3、+2D.+2、+36.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显红色B.先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呈红褐色D.只需滴加硫氰化钾溶液7.选用金属材料时,以下方面需要考虑的是()①主要用途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③价格④加工难度⑤日常维护⑥对环境的影响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8.不锈钢通常不与酸、碱、盐反应,是因为加入了()A. Ni和CrB. Ni和AuC. Cr和 AuD. Cr和Pt9.天然氧化铝晶体俗称刚玉,常因含有杂质而呈各种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6 金属及其化合物【课前练习】1. (09年北京理综·1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 、B 、C 、D 、E 、X 存在如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 .若X 是Na 2CO 3,C 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则A 一定是氯气,且D 和E 不反应B .若A 是单质,B 和D 的反应是-OH +-3HCO =H 2O+-23CO ,则E 一定能还原Fe 2O 3 C .若D 为CO ,C 能和E 反应,则A 一定为Na 2O 2,其电子式是D .若D 为白色沉淀,与A 摩尔质量相等,则X 一定是铝盐 答案:A2.(09年广东文基·6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1 L 生理盐水(0.9%NaCl 溶液)中含有9 molNa +B .出土的古代铜制品表面覆盖着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OC .装修门窗使用的铝合金材料的硬度比铝小,熔点比铝低D .节日燃放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发生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答案:D3. (09年上海化学·25)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 Fe 2O 3(s)+3CO(g)2Fe(s)+3CO 2(g)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②该温度下,在2L 盛有Fe 2O 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 气体,10min 后,生成了单 质铁11.2g 。

则10min 内CO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 ② 。

(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 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

下列反应速率(v )和温度(T )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

(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欲使上述体系中Al3+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

答案:(本题共8分)(1)323[CO][CO]0.015mol/(L min)(2)①CO或(CO2)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②CO(或CO2)的质量不再改变(合理即给分)(3)b(4)Al(OH)3H++AlO2-+H2O 盐酸(合理即给分)4.把铜粉和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热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A.只有Fe2+B.只有Fe3+C.有Fe2+和Cu2+D.有Fe3+和Cu2+答案:A【知识动脉】知识框架(1)金属钠及其化合物:(2)金属镁及其化合物:(3)金属铝及其化合物:(4)金属铁及其化合物(5)金属铜及化合物一、金属钠及化合物 (一)、金属钠1.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排布式: 在周期表中位置:2. 性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与非金属的反应(常温下O 2,点燃条件下与O 2) 与H 2O 的反应与有机物的反应(与乙醇,与苯酚,与乙酸) 与盐溶液的反应(与硫酸铜溶液) 3.保存、制取、应用例1. (09年上海化学·10)9.2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1 CuC CO H 2 Fe NH 3 C 2H 5OH0 Cu +2CuO 2Cl 2H 2SO 4HNO 3Fe 3+H 2O 2KMnO 4 K 2Cr 2O 7S O 2Cl 2R http://w ww.ks5u.c om/--CHOSO 2CuH +H +浓HCl CCO H 2I -A .0.2mol 中子B .0.4mol 电子C .0.2mol 质子D .0.4mol 分子解析与评价:本题典型考察了单质钠与水反应的相关计算。

9.2克钠物质的量为0.4mol,生成氢气0.2mol,0.2mol 氢气分子中含有0.4mol 电子,0.4mol 质子,0mol 中子,故只有B 正确。

答案:B【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 、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C 、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少量的钠可保存在有机溶剂4CCl 中D 、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变式训练2】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B.NaOHC.24K SOD.4CuSO (二)、钠的化合物1.钠的氧化物(Na 2O 、Na 2O 2) 化学名称 Na 2O Na 2O 2 俗名颜色/状态/稳定性 电子式 重要反应与水与CO 2例2. (08年全国理综I·6)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 2O 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4NH 、Ba 2+、-Cl 、-3NOB .K +、-2AlO 、-Cl 、-24SOC .Ca 2+、Mg 2+、-3NO 、-3HCOD .Na +、-Cl 、-23CO 、-23SO解析与评价:本题典型考察Na 2O 2与水反应的性质。

Na 2O 2与水反应方程式:2Na 2O 2+2H 2O=4NaOH+O 2,显然A 中NH 4+与OH -不能共存,C 中Ca 2+、Mg 2+、-3HCO 与OH -不能共存, D 中O 2可以将-23SO 氧化,故只能选B 。

答案:D【变式训练3】(08北京卷)1mol 过氧化钠与2mol 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 .Na 2CO 3B .Na 2O 2 Na 2CO 3C .NaOH 、Na 2CO 3D .Na 2O 2 、NaOH Na 2CO 3例3. 2.1g CO 和2H 组成混合气体与足量的2O 充分反应后,立即通入足量的22Na O 固体中,固体质量增加( )A.2.1gB.3.6 gC.7.2 gD.不可确定解析与评价:本题是有关氧化钠的计算,解决它主要是建立思维模型,CO 和2H 与2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CO O CO +=点燃,22222H O H O +=点燃2CO 、2H 跟22Na O 的反应分别为:222232222CO Na O Na CO O +=+,2222224H O Na O NaOH O +=+↑。

从4个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增加的质量恰好为CO 和2H 混合气体的质量,即2222322,2HCO Na O Na CO Na O NaOH −−→−−→ 答案 : A【变式训练4】 200℃时,11.6g 由CO 2和H 2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 2O 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g ,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5.8B.11.6C.23.2D.46.4【变式训练5】将含有O 2和CH 4的混合气体置于盛有23.4 g Na 2O 2的密闭容器中,电火花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内的压强为零(150℃),将残留物溶于水中,无气体产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混合气体中O 2和CH 4的体积比为2∶1B .残留物只有Na 2CO 3C .原混合气体中O 2与CH 4的体积比为1∶1D .残留物只有Na 2CO 3和NaOH2.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苏打、纯碱小苏打 色、态 通常以Na 2CO 3·10H 2O 存在,为无色晶体,易风化失水为白色粉未Na 2CO 3 白色粉未水溶性 易溶于水 溶解度较碳酸钠小 热稳定性稳定,受热为分解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与盐酸反应 慢Na 2CO 3+HCl=NaCl+NaHCO 3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 快 NaHCO 3+HCl= NaCl+CO 2↑+H 2O与碱反应 Na 2CO 3+Ca(OH)2=CaCO 3+2N aOHNaHCO 3+NaOH= Na 2CO 3+H 2O相互 转化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的生产食品工业,泡沫灭火剂等例4.(09年全国理综卷I·11)微粒检验某含有NaHCO 3杂质的Na 2CO 3样品的纯度,现将w 1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2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112315384w w w - B .12131)(84w w w - C .112314273w w w - D .1123184115w w w -Δ Na 2CO 3 NaHCO 3酸 加热或碱解析与评价:本题考察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属于容易题。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方程式如下:2NaHCO3=Na2CO3+H2O+CO2,2*84 6284*2*(w1-w2) /62 (w1-w2)纯度=1- 84*2*(w1-w2) /62w1=112 315384w ww答案:A【变式训练6】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稀H2SO4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盐酸多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 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例5.(常州一中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化学期初试卷)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 ====== NaHCO3↓+NH4Cl ;2NaHCO3 ====== Na2CO3+CO2↑+H2O(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 3 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 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 管通入 气体,再从 管中通入 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 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解析与评价:本题将侯氏制碱法作为试题的载体,主要考察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转化等内容,同时融合了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探究内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