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长中线巧解题__几何图形中点问题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几何辅助线:倍长中线法

中考数学几何辅助线:倍长中线法

中考数学几何添加辅助线:倍长中线中线或中点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

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法常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中线的性质、辅助线、对顶角进而用“SAS”证明对应边之间的关系。

常规的倍长中线可以出全等,但需要证明“三点共线”,遇到“中点+平行”,我们“延长出全等”,而非“倍长出全等”. 用“倍长中线法”作辅助线解几何题,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套路。

它可以有效地生发出全等、平行等基本条件,关联好多基本图形,帮助解题,大家务必好好掌握。

也给我们解题的启示:抓住核心,找到关键,才能快速解题。

逢中点,便倍长,全等观,平行现.倍长中线法:是指加倍延长中线,使所延长部分与中线相等,然后连接相应的顶点,构造“8字形”的全等三角形。

在与中点有关的线段尤其是涉及线段的等量关系时,倍长中线应用较常见,常见添加如图(AD是底边中线)典例1.已知:AD是ΔABC的中线,AE=EF.求证:AC=BF.名师指点:延长AD到M,使AD=DM,连接BM,根据SAS证△ADC≌△MDB,推出BM=AC,∠CAD=∠M,根据AE=EF,推出∠CAD=∠AFE=∠BFD,求出∠BFD=∠M,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满分解答:证明:延长AD 到M ,使AD =DM ,连接BM ,∵AD 是△ABC 中线,∴CD =BD ,∵在△ADC 和△MDB 中,{CD =BD∠ADC =∠MDB AD =DM,∴△ADC ≌△MDB (SAS ),∴BM =AC ,∠CAD =∠M ,∵AE =EF ,∴∠CAD =∠AFE ,∵∠AFE =∠BFD ,∴∠BFD =∠CAD =∠M ,∴BF =BM =AC ,即AC =BF .名师点评:倍长中线是常见的辅助线、全等中相关的角、线段的代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8CD AD ==,E 为AD 上一点,F 为D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4BF =B .2ABC ABF ∠>∠。

1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秘籍》中点模型地构造1(倍长中线法;构造中位线法)

1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秘籍》中点模型地构造1(倍长中线法;构造中位线法)

实用标准文案开场:1 •行礼;2•晨读;3•检查作业;4•填写表格5•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f F是AD上的一点,连接BE并延长交AC于点F , AE二EF ,求证:AC = BF.6•如图所示.在二ABC中,分别以AB、AC为直角边向夕卜做等腰直角三角形^ABD和SCE , F为BC边上中点,FA的延长线交DE于点G ,求证:①DE二2AF ;②FG丄DE .7•如图所示,在R2ABC中,ZBAC二90。

,点D为BC的中点,点巳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EDJLFD.以线段BE、EF、FC为边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若能,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者是钝角三角形?8•四边形ABCD是矩形岸是BC边上的中点,MBE沿看直线AE翻折,点B落在点F处. 直线AF与直线CD交于点G,请探究线段AB、AG、GC之间的关系.2•已知r如图,四边形ABCD中,AC. BD相交于点6 且AC = BD Z E x F分别是AD. BC 的中点,EF分别交AC、BD于点M. N・求证:0M二ON.CA p B3.BD、CE分别是的-ABC外角平分线,过A作AF丄BD , AG丄CE ,垂足分别是F、G ,易证FG=|( AB+BC+AC](1)若BD、CE分别是-ABC的内角平分线,FG与△ ABC三边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画出图形实用标准文案3 •如图川ABC 中,AB 二BC,zABC 二90J 点E、F 分别在AB. AC 上.且AE 二EF,点QCE;(2)0BW0M.M分别为AF、CE的中点.求证:(1)OM詁实用标准文案4•如图r zDBC = zBCE 二90°, M 为DE 的中点.求证:MB 二MC.教学后记学生签名:家长签名:。

中点模型1---倍长中线(辉哥秘籍)

中点模型1---倍长中线(辉哥秘籍)
A
E
F
B

C
【例9】 如图所示,在 ABC 中,AB AC ,延长 AB 到 D ,使 BD AB ,E 为 AB 的中点, 连接 CE 、 CD ,求证 CD 2EC .
板块三、求证中点
【例10】已知 ACB ,B ACB ,D ,E 分别是 AB 及 AC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BD CE , 连接 DE 交底 BC 于 G ,求证 GD GE .
BA E
C
D
【例3】 如图,在△ACB 和△AED 中,AC=BC,AE=DE,∠ACB=∠AED=90°,点 E 在 AC 上, 连结 BD,取 BD 的中点 F,连结 FE、CF,求证:CF 与 EF 的关系
A
A
A
E
D
D
F
C
B
图1
E
F C
图2
D
B
C
【例4】 如图,正方形 CGEF 的边 CG 与正方形 ABCD 的边 BC 在同一直线上(CG>BC),连 结 AE,取线段 AE 的中点 M.探究:线段 MD、MF 的关系,并加以证 明.
A
F E
B
D
C
【例7】 如图所示,已知 ABC 中,AD 平分 BAC ,E 、F 分别在 BD 、AD 上.DE CD , EF AC .求证: EF ∥ AB
A
F
BE
D
C
【例8】 已知 AM 为 ABC 的中线, AMB , AMC 的平分线分别交 AB 于 E 、交 AC 于
F .求证: BE CF EF .
A
D
B
G
C
E
【例11】已知△ABC 中,过 AB 边和 BC 边在三角形外分别作正方形 ABEF 和正方形 BCPQ, 连接 EQ,过 B 点作 BM⊥EQ,延长 MB 与 AC 交于 D 点,求证:D 是 AC 中点.

倍长中线法(经典例题)2

倍长中线法(经典例题)2

倍长中线法〔加倍法〕知识网络详解: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倍长中线法的过程:延长某某到某点,使某某等于某某,使什么等于什么〔延长的那一条〕,用SAS证全等〔对顶角〕倍长中线最重要的一点,延长中线一倍,完成SAS全等三角形模型的构造。

经典例题讲解:例1:△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例2:在△ABC中,AB=AC,D在AB上,E在AC的延长线上,DE交BC于F,且DF=EF,求证:BD=CE例3: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EF例4: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DE 平分BDA ∠交AB 于E ,DF 平分ADC ∠交AC 于F. 求证:EF CF BE >+例5:CD=AB ,∠BDA=∠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C=∠BAE第 14 题图DF CBEAB自检自测:1、如图,△ABC 中,BD=DC=AC,E 是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 。

2、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E 为BC 边的中点,∠BAE=∠EAF ,AF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

试探究线段AB 与AF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在ABC ∆中,AC AB ≠,D 、E 在BC 上,且DE=EC ,过D 作BA DF //交AE 于点F ,DF=AC.求证:AE 平分BAC ∠F EAB C DABFDEC4、如图,CB、CD分别是钝角△AEC和锐角△ABC的中线,且AC=AB.求证:①CE=2CD.②CB平分∠DCE.5、如图△ABC,AD是BC边上的中线,分别以AB边、AC边为直角边各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证EF=2AD.4、:如图,∆ABC 中,∠C=90︒,CM ⊥AB 于M ,AT 平分∠BAC 交CM 于D ,交BC 于T ,过D 作DE//AB 交BC 于E ,求证:CT=BE.倍长中线法〔加倍法〕知识网络详解: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倍长中线法的过程:延长某某到某点,使某某等于某某,使什么等于什么〔延长的那一条〕,用SAS 证全等〔对顶角〕倍长中线最重要的一点,延长中线一倍,完成SAS 全等三角形模型的构造。

中点出来技巧(一)中线倍长法(作平行线)

中点出来技巧(一)中线倍长法(作平行线)

中点出来技巧(一)中线倍长法(作平行线)
方法技巧:将中点处的线段倍长,根据SAS构造全等三角形,这就是“中线倍长法”,倍长中线法具有构造全等三角形、平行线、平移线段等作用,能将题中已知的、未知的条件集中在同一对三角形中来处理问题。

基本图形:如图若OA=OC,OB=OD,则△AOB≌△COD(SAS)
1、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AC=DF,,AM和DN分别是中线,且AM=DN,求证:△ABC≌△DEF
2、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

(1)求证:AB+AC>2AD;
(2)若AB=5,AC=7,直接写出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如图CE是△ACD的中点,点B在AD的延长线上,BD=AC,∠ACD-∠ADC,求证:CE=BC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E为BC中点,∠BAE=∠EAF,AF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求证:AF+CF=AB。

倍长中线法(经典例题)

倍长中线法(经典例题)

倍长中线法知识网络详解: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倍长中线法的过程:延长某某到某点,使某某等于某某,使什么等于什么(延长的那一条),用SAS 证全等(对顶角)倍长中线最重要的一点,延长中线一倍,完成SAS 全等三角形模型的构造。

【方法精讲】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倍长中线△ABC 中 方式1: 延长AD 到E ,AD 是BC 边中线 使DE=AD ,连接BE方式2:间接倍长作CF ⊥AD 于F , 延长MD 到N ,作BE ⊥AD 的延长线于E 使DN=MD , 连接BE 连接CN经典例题讲解:例1:△ABC 中,AB=5,AC=3,求中线AD 的取值范围D ABCEDAB C F EDC B AN D C B AM例2:已知在△ABC 中,AB=AC ,D 在AB 上,E 在AC 的延长线上,DE 交BC 于F ,且DF=EF ,求证:BD=CE例3: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EF例4:已知:如图,在ABC ∆中,AC AB ≠,D 、E 在BC 上,且DE=EC ,过D 作BA DF //交AE 于点F ,DF=AC.求证:AE 平分BAC ∠FE DA B CFEC ABD AB F D E C例5:已知CD=AB ,∠BDA=∠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C=∠BAE自检自测:1、如图,△ABC 中,BD=DC=AC,E 是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2、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E 为BC 边的中点,∠BAE=∠EAF ,AF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

试探究线段AB 与AF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E D ABCF EAB C D3、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DE 平分BDA ∠交AB 于E ,DF 平分ADC ∠交AC 于F. 求证:EF CF BE >+4、已知:如图,∆ABC 中,∠C=90︒,CM ⊥AB 于M ,AT 平分∠BAC 交CM 于D ,交BC 于T ,过D 作DE//AB 交BC 于E ,求证:CT=BE.第 14 题图DF CBEADABCMTE。

初中几何中点问题之倍长中线

初中几何中点问题之倍长中线

初中几何中点问题之倍长中线
中点,顾名思义,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题型一:倍长中线
你需要的知识点:中线,三角形全等
你遇到它的时间:初一下学期至中考
你觉得难点在这:辅助线构造
你需要会的技能:加倍,加倍,加倍!
在你眼中,这类题应该长这个样子
结论:这类题型倍长中线后一般会构造出一组全等,一组平行,常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

倍长中线多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和证明边之间的关系(通常用"SAS"证明)
目的:在于进行边和角的转移,并且可以构造出两倍的线段。

注:一般都是原题已经有中线(或类中线)时用,不太会有自己画中线的时候。

题型二:倍长类中线
当然有时候题中会只出现中点,但是没有中线,这时候我们一般习惯于把这条线称之为类中线。

拓展:倍长中线之两次全等
通常,在综合题型中,倍长中线后的第一组全等只是一个基础,往往还需证明第二组全等,但是难点就在于如何去倍长中线,倍长中线后去连接什么线,这是问题的关键。

这时一般需要去试错,尤其是当有两个中点时,一般是倍长中线后大概率会有另一组的全等。

如下题,其实倍长CE后不管连接FA还是连接FB,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继续下去。

最后,不是所有的中点问题都是可以进行倍长中线的,还有斜边中线,中位线,三线合一等多种中点问题,倍长中线只是其中一个,其余的问题我们下期再见。

初中几何中点问题之倍长中线

初中几何中点问题之倍长中线

初中几何中点问题之倍长中线
中点,顾名思义,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题型一:倍长中线
你需要的知识点:中线,三角形全等
你遇到它的时间:初一下学期至中考
你觉得难点在这:辅助线构造
你需要会的技能:加倍,加倍,加倍!
在你眼中,这类题应该长这个样子
结论:这类题型倍长中线后一般会构造出一组全等,一组平行,常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

倍长中线多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和证明边之间的关系(通常用"SAS"证明)
目的:在于进行边和角的转移,并且可以构造出两倍的线段。

注:一般都是原题已经有中线(或类中线)时用,不太会有自己画中线的时候。

题型二:倍长类中线
当然有时候题中会只出现中点,但是没有中线,这时候我们一般习惯于把这条线称之为类中线。

拓展:倍长中线之两次全等
通常,在综合题型中,倍长中线后的第一组全等只是一个基础,往往还需证明第二组全等,但是难点就在于如何去倍长中线,倍长中线后去连接什么线,这是问题的关键。

这时一般需要去试错,尤其是当有两个中点时,一般是倍长中线后大概率会有另一组的全等。

如下题,其实倍长CE后不管连接FA还是连接FB,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继续下去。

最后,不是所有的中点问题都是可以进行倍长中线的,还有斜边中线,中位线,三线合一等多种中点问题,倍长中线只是其中一个,其余的问题我们下期再见。

初中数学倍长中线法(最全最新倍长中线法专题)

初中数学倍长中线法(最全最新倍长中线法专题)

课堂练习
练习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AB边的中点,G,F分别为AD,BC边上的点,若AG=1, BF=2,∠GEF=90°,求GF的长.
课堂练习
练习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点E在BC上,AE=BE,点F是CD的中点,且AF⊥AB, 若AD=2.7,AF=4,AB=6. 求CE的长.
课后练习
4.在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任取一点E,作EF⊥AB交BD于点F,取FD的中点G,连接EG、CG, 如图(1),易证EG=CG且EG⊥CG.
(1)将△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如图(2),证明: EG=CG且EG⊥CG. (2)如图(3)将△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180°,证明: EG=CG且EG⊥CG.
几何模型四:倍长中线法
倍长中线法
当线段出现一个中点时,特别是三角形中,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倍 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 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倍长中线法: △ABC中AD是BC边中线 方式1: 延长AD到E, 使DE=AD,连接BE
课堂练习
练习7.如图,已知D是△ABC的边BC上的一点,CD=AB,∠BDA=∠BAD,AE是△ABD的 中线.求证: AD是∠EAC的平分线.
例题讲解
例5.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E为BC的中点,过点E作EF∥AD交AB于点G,交CA的 延长线于点F.求证: BG=CF.
证明: 作CM∥AB交FE的延长线于M.∵BG∥CM, ∴∠B=∠MCE,∵E是BC中点, ∴BE=EC,在△BEG和△CEM中,
证明: 如图,过点D作DG∥AE,交BC于点G; 则△DGF≌△ECF, ∴DG=CE; ∵AB=AC, ∴∠B=∠ACB;

中考数学基本模型—中点模型,初三数学专题复习总结倍长中线练习题

中考数学基本模型—中点模型,初三数学专题复习总结倍长中线练习题

中考数学基本模型——中点模型线段中点是几何部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后面学习的中线,中位线等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几何证明题中也屡次出现.那么,如果在题中遇到中点你会想到什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还是中位线定理?今天我们重点探究“倍长中线”法以及平行线间夹中点时延长中线交平行的应用线相交.即“延长中线交平行”此时,易证△BEF≌△CED模型三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的中点.可作另一边AC的中点,构造三角形中位线.如下图所示:时,只需将AE延长和DC的延长线相交,就一定会得到全等三角形,进而得到我们需要的结果.证明:如图,延长A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即AB//DF∴∠BAE=∠CFE,∠B=∠FCE又∵点E是BC中点∴BE=CE∴△ABE≌△FCE∴CF=AB=CD,AE=FE∴DF=2CD,又∵AD=2CD∴AD=DF,又因为点E是AF的中点∴DE⊥AF即∠AED=90°.反思:对于本题,还可以延长AE至点F使EF=AE,连接CF.通过证明△ABE ≌△FCE得到AB//CF,利用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得到D、C、F三点共线.再证明△DAF是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到结论.对于第二种方法,同学们可以自己尝试.例2、在△ABC中,AB=AC,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以CF为边,作菱形CDEF,使菱形CDEF与点A在BC的同侧,连接BE,点G是BE的中点,连接AG、DG.(1)如图①,当∠BAC=∠DCF=90°时,直接写出AG与DG的位置和数量关系;(2)如图②,当∠BAC=∠DCF=60°时,试探究AG与DG的位置和数量关系,(3)当∠BAC=∠DCF=α时,直接写出AG与DG的数量关系.分析:由题可知,DE//BF,且点G是BE的中点,满足平行线间夹中点,所以可将DG延长与BF相交.证明:(1)AG=DG,且AG⊥DG.如图,延长DG交BF于点H,连接AH,AD.∵四边形CDEF是正方形,∴DE//CF即DE//BC∴∠GBH=∠GED,∠GHB=∠GDF又∵点G是BF的中点∴GB=GF∴△GBH≌△GDF(AAS)∴GD=GH,BH=DF∵DE=DC,∴BH=CD因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ACD=180°-45°-90°=45°=∠ABC∴△ABH≌△ACD∴AH=AD,∠BAH=∠CAD∴∠DAH=∠CAD+∠CAH=∠BAH+∠CAH=∠BAC=90°∴△DA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点G是DH的中点∴AG=DG且AG⊥DG.反思:若将正方形绕点C旋转任意角度,在旋转的过程中,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试试看(2)AG⊥DG,AG=√3DG如图,延长DG交BF于点H,连接AH,AD.∵四边形CDEF是菱形,∴DE//CF即DE//BC∴∠GBH=∠GED,∠GHB=∠GDF又∵点G是BF的中点∴GB=GF∴△GBH≌△GDF(AAS)∴GD=GH,BH=DF∵DE=DC,∴BH=CD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ACD=180°-60°-60°=60°=∠ABC∴△ABH≌△ACD∴AH=AD,∠BAH=∠CAD∴∠DAH=∠CAD+∠CAH=∠BAH+∠CAH=∠BAC=60°∴△DAH是等边三角形,又∵点G是DH的中点∴AG⊥DG.∠DAG=1/2∠DAH=30°∴AG=√3DG(3)AG⊥DG,DG=AG×tan(α/2)证明:延长DG与BC交于H,连接AH、AD,∵四边形CDEF是菱形,∴DE=DC,DE∥CF,∴∠GBH=∠GED,∠GHB=∠GDE,∵G是BE的中点,∴BG=EG,∴△BGH≌△EGD(AAS),∴BH=ED,HG=DG,∴BH=DC,∵AB=AC,∠BAC=∠DCF=α,∴∠ABC=90°﹣α/2,∠ACD=90°﹣α/2,∴∠ABC=∠ACD,∴△ABH≌△ACD(SAS),∴∠BAH=∠CAD,AH=AD,∴∠BAC=∠HAD=α;∴AG⊥HD,∠HAG=∠DAG=α/2,∴tan∠DAG=tan(α/2),∴DG=AGtan(α/2).反思:在本题的证明中,我们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平行线间夹中点这一条件,将DG进行延长和BC相交,通过全等使问题得证.对于本题我们也可以采用倍长中线法进行证明.下面用倍长中线法对第一种情况加以证明.证明:如图,延长AG至点H,使GH=AG.连接EH,AD,DH.在△ABG和△HEG中BG=EG,∠AGB=∠HGE,AG=HG∴△ABG≌△HEG∴AB=HE,∠ABG=∠HEG∵AB=AC∴AC=HE∵DE//BC∴∠DEG=∠EBC∴∠HED=∠HEB+∠DEG=∠ABG+∠EBC=∠ABC=45°又∠ACD=180°-45°-90°=45°∴∠ACD=∠HED在△ACD和△HED中AC=HE,∠ACD=∠HED,DC=DE∴△ACD≌△HEDDA=DH,∠ADC=∠HDE∴∠ADC-∠HDC=∠HDE-∠HDC即∠ADH=∠CDE=90°所以△AD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因为点G是AH的中点所以DG=AG,DG⊥AG.上面我们用倍长中线证明了第一种情况,请你对第二三问加以证明.反思:在本题的证明过程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许多同学看到HE经过点C,就说∠HED=45°.而这一结论是需要证明的.小试身手如图1,在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任取一点E,作EF⊥AB交BD于点F,取FD的中点G,连接EG、CG.易证:EG=CG且EG⊥CG.(1)将△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如图2所示,则线段EG和CG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2)将△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180°,如图3所示,则线段EG和CG又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将△BEF绕点B旋转一个任意角度α,如图4所示,则线段EG和CG 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前两问较简单,请同学们自行完成,这里只给出第三问的几种解法,仅供大家参考.解法一:如图,延长EG至点H,使GH=EG.连接DH,CE,CH.因为点G是DF的中点,所以GF=GD.根据SAS易证△GEF≌△GHDEF=HD且∠GEF=∠GHD,所以EF//DH.分别延长HD与EB交于点K,HD的延长线交BC于点M.如下图:因为EB⊥EF,而EF//DH,所以EK⊥HK,即∠BKM=∠MCD=90°.又∠BMK=∠CMD.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KBM=∠MDC.所以∠EBC=∠HDC.又EB=HD,BC=DC所以△EBC≌△HDC.所以CE=CB且∠ECB=∠HCD.所以∠ECB=90°,即△B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因为点G是斜边EB的中点,所以CG⊥GE且CG=GE.解法二:如图,延长CG至点N,是GN=CG.连接FN,EN,EC.以下过程可参照解法一自行完成解法三:延长FE至点P使得EP=EF,连接BP;延长DC至点Q,使得CQ=CD,连接BQ.连接FQ,DP。

初中数学几何中点问题题型总结

初中数学几何中点问题题型总结

初中数学几何中点问题题型总结1、还原中心对称图形(倍长中线法)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知识: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中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一个图形)线段本身就是中心对称图形,中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所以遇到中点问题,依托中点借助辅助线还原中点对称图形,可以把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集散思想)。

例 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的点,且CD=AB ,∠ADB=∠BAD ,AE 是△ABD的中线。

求证:AC=2AE练习 1、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C=90°.若BD=BC ,F 是CD的中点,试问:∠BAF 与∠BCD 的大小关系如何?请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A BCDF2、Rt △ABC 中,∠BAC=90°,M 为BC 的中点,过A 点作某直线l ,过B 作BD l ⊥于点D ,过C 作CE l ⊥于点E 。

(1)中的结论是否任然成立?2、两条平行线间线段的中点(“八字型”全等)如图,1l ∥2l ,C 是线段AB 的中点,那么过点C 直线都可以和AB 构造“8字型”全等例 已知梯形ABCD ,AD ∥BC ,点E 是AB 的中点,连接DE 、CE 。

求证:ABCD 12DECSS =梯 分析:如果直接证明,是不容易,联想到AD ∥BC ,点E 是AD 的中点 ,我们延长DE ,与CB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这样,我们就构造出一对八 字型的三角形,并且这对三角形是全等的。

初中数学几何专题- 辅助线专题(1)-中线倍长问题

初中数学几何专题- 辅助线专题(1)-中线倍长问题
B N E
A
C
MD
【拓】等腰 Rt△ABC 和等腰 Rt△ADE 有公共的直角顶点 A,分别连接 CD、BE. (1)如图,若 N 为 BE 的中点,求证:2AN=CD;
A
D
M
C
E
N
B
(2)如图,若 N 为 BE 的中点,点 M 为 AN 和 CD 的交点,求证:AM⊥CD; A
D
M
C
E
N
B
(3)如图,若 AM⊥CD 于点 M,点 N 为 MA 与 BE 的交点,求证:N 为 BE 的中点.
D
A
E
B
P
C
【家庭作业】 1、在△ABC 中,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若 AB=3,AD=4,则 AC 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点 E 在 AD 上,BE=AC,延长 BE 交于 AC 于 F,求证:AF=EF.
3、如图,在△ABC 中,AB>AC,E 为 BC 边的中点,AD 为∠BAC 的平分线,过 E 作 AD 的平行线,交 AB 于 F,交 CA 的延长线于 G.求证:BF=CG.
(2)如图 2,△ABC 为一般三角形时线段 AM 与 ED 的关系是_________.试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 3,若以△ABC 的边 AB、AC 为直角边,向内作等腰直角△ABD 和△ACE,其它条件不变,
试探究线段 AM 与 DE 之间的关系,不要求证明你的结论.
D E
ED
A
A
A
C M
B MC 图1
B
D
E
C
【例 2】如图,△ABC 中, AC<AB , AD 是中线.求证: DAB<DAC . A

专题02 中点四大模型(知识解读)(学生版)

专题02  中点四大模型(知识解读)(学生版)

专题02中点四大模型(知识解读)【专题说明】线段中点是几何部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后面学习的中线,中位线等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几何证明题中也屡次出现.那么,如果在题中遇到中点你会想到什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还是中位线定理?今天我们重点探究“倍长中线”法以及平行线间夹中点时延长中线交平行等的应用。

【方法技巧】模型1:倍长中线法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当题中出现中线时,我们经常根据需要将AD延长,使延长部分和中线相等,这种方法叫做“倍长中线”.如下图:此时,易证△ACD≌EDB,进而得到AC=BE且AC//BE.模型2:平行线夹中点如图,AB//CD,点E是BC的中点.可延长DE交AB于点F.模型3:中位线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的中点.可作另一边AC的中点,构造三角形中位线.如下图所示:由中位线的性质可得,DE//BC且DE=1/2BC.【模型1倍长中线法】【典例1】【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BC中,若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1)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的理由是.A.SSS B.SAS C.AAS D.HL(2)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A.6<AD<8B.6≤AD≤8C.1<AD<7D.1≤AD≤7【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字样,可以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问题解决】(3)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BF.【变式1-1】(1)在△ABC中,AB=5,AC=3,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2)受到(1)启发,请你证明下面的问题: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DE⊥DF,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求证:BE+CF>EF.【变式1-2】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是BC中点,连接AD并延长到点E,连接BE.(1)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CD≌△EBD,并给出证明.(2)若AB=5,AC=3,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变式1-3】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明AB=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现给出如下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请任意选择其中两种对原题进行证明.(1)延长DE到F,使得EF=DE;(2)作CG⊥DE于G,BF⊥DE于F交DE的延长线于F;(3)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模型2平行线夹中点】【典例2】如图,已知AB=12,AB⊥BC,垂足为点B,AB⊥AD,垂足为点A,AD=5,BC=10,点E是CD的中点,求AE的长.【变式2-1】如图,AB∥CD,∠BCD=90°,AB=1,BC=4,CD=3,取AD的中点E,连结BE,则BE=.【变式2-2】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AB﹣BC﹣CD,其中AB∥CD,在E、M、F处各有一个小石凳,且BE =CF,M为BC的中点,连接EM、MF,请问石凳M到石凳E、F的距离ME、MF是否相等?说出你推断的理由.【变式2-3】如图:已知AB∥CD,BC⊥CD,且CD=2AB=12,BC=8,E是AD的中点,①请你用直尺(无刻度)作出一条线段与BE相等;并证明之;②求BE的长.【模型3中位线】【典例3】如图,△ABC中,AD平分∠BAC,E是BC中点,AD⊥BD,AC=7,AB=4,则DE的值为()A.1B.2C.D.【变式3-1】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边AB,BC,CA的中点,若△DEF的周长为10,则△ABC的周长为.【变式3-2】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4,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F,使,连接CD 和EF.(1)求证:CD=EF;(2)四边形DEFC的面积为.【变式3-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BC的延长线上,CE=DE=2BC.CD的中点为F,DE的中点为G,连接AF,FG.(1)求证:四边形AFGD为菱形;(2)连接AG,若BC=2,,求AG的长.【模型4】【典例4】用三种方法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已知:如图,∠BCA=90°,AD=DB.求证:CD=AB.【变式4-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10,则该斜边长为()A.5B.10C.15D.20【变式4-2】如图,点E是△ABC内一点,∠AEB=90°,D是边AB的中点,延长线段DE交边BC于点F,点F 是边BC的中点.若AB=6,EF=1,则线段AC的长为()A.7B.C.8D.9【变式4-3】用两种方法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已知:如图1,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求证:CD=AB.证法1:如图2,在∠ACB的内部作∠BCE=∠B,CE与AB相交于点E.∵∠BCE=∠B,∴.∵∠BCE+∠ACE=90°,∴∠B+∠ACE=90°.又∵,∴∠ACE=∠A.∴EA=EC.∴EA=EB=EC,即CE是斜边AB上的中线,且CE=AB.又∵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即CD与CE重合,∴CD=AB.请把证法1补充完整,并用不同的方法完成证法2.。

倍长中线巧解题

倍长中线巧解题

B ADBCE图2-1倍长中线巧解题一、证明线段不等例1 如图1,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求证:AB +AC >2AD变式1:如图,点D 、E 三等分△ABC 的BC 边,求证:二、证明线段相等例2 如图2,在△ABC 中,AB >AC ,E 为BC 边的中点,AD 为∠BAC 的平分线,过,交CA 的延长线于G .求证:BF =CG .AB 上取异于D 的点C ,分别以AC 、BC 为斜边在AB 同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E 与BCF ,连结DE 、DF 、EF ,求证:△DEF 为等腰三角形 三、求线段的长四、证明线段倍分例4 如图4,CB ,CD 分别是钝角△AEC 和锐角△ABC 的中线,且AC =AB .求“截长补短法”在几何证明问题中的运用例1. 已知,如图1-1,在四边形ABCD 中,BC >AB ,AD =DC ,BD 平分∠ABC .求证:∠BAD +∠BCD =180°.例2. 如图2-1,AD ∥BC ,点E 在线段AB 上,∠ADE =∠CDE ,∠DCE =∠ECB .求证:CD =AD +BC .例3. 已知,如图3-1,∠1=∠2,P 为BN 上一点,且PD ⊥BC 于点D ,AB +BC =2BD . 求证:∠BAP +∠BCP =180°.B ABCD图1-1ABCDP12N图3-1BF例4. 已知:如图4-1,在△ABC 中,∠C =2∠B ,∠1=∠2.求证:AB =AC +CD .练习:1、已知,如右图:Rt △ABC 中,∠C=90°,AC=BC , AD 平分∠BAC.求证:AC+ CD =AB2、已知:如右图,AC ‖BD ,EA 、EB 分别平分∠CAB 和 ∠DBA ,CD 过E 点,求证:AB=AC+BD .3.已知:如下左图,D 是EF 的中点,BE=CF,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

4.已知:如下中图,AD 平分∠BAC,AB ⊥BD,∠BAC=2∠C,求证:AC=2AB5.已知:如下右图,∠BED =∠CAD,D 是BC 的中点,求证:BE=ACBDCB A 12图4-1ACDEBABDC。

【辅助线方法总结】倍长中线,不止是倍长这么简单

【辅助线方法总结】倍长中线,不止是倍长这么简单

【辅助线方法总结】倍长中线,不止是倍长这么简单必须可以!基本图形:△ABC内有一条中线AD基本操作:延长中线AD到E,使得DE=AD,连接EC(或BE)基本结论:△ADB≌△EDC这是倍长中线的基本模型。

当题目中出现中点或者中线时,就需要考虑倍长中线这个方法。

而实际操作中好像看到中点的第一个方法并不是倍长中线,可能是三线合一或者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更多一些。

那什么时候要考虑倍长中线呢?这就需要了解倍长中线到底做了什么。

来看一道题题目中有“点D是BC中点”,这个条件该怎么用?图中没有等腰或者直角三角形,那么中点的用法也就是倍长中线了。

而有同学会说:D是中点,但没有三角形,构不成中线,怎么用倍长中线呢?(也是因为这一点,不少孩子不认为这个题需要倍长中线,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倍长)仔细观察一下倍长中线的基本操作,就会发现,是否有三角形并没有啥影响。

我们回头看方法基本操作,会发现整个过程中△ABC的边AC没有任何用处,如果去掉这个边,从题目到结论没有任何影响(只是题目叙述会麻烦一些)。

现在再来看这个题,是不是倍长ED或者AD,都能解决问题了?所以想真正掌握一个方法,需要对其模型做深入研究。

倍长中线深入理解图形结论:其实这个图形的结论并不是全等,而是旋转。

返回文章第一个图,观察倍长中线后,原图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看到△ABD绕着点D旋转了180°,把AB挪到了CE,同时把∠BAD和∠ABD同时转到了对面。

因此在做题时发现需要将边旋转,或者角需要挪位置,而题目中恰好有个中点,这时候考虑倍长中线才是最合适的。

再进一步,连接BE,这时四边形ABEC就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此时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常用方法,就可以在图中实现了。

通过上面的介绍,倍长中线这个方法是不是更清晰了。

真正学会一个方法,并不是知道个名字,知道辅助线是咋做的就可以了,而是要深入的研究,搞清楚方法究竟做了哪些。

这时再看定理或者方法,就不会出现“需要别人提醒辅助线该怎么做”了。

数学方法之“倍长中线法”和“折半中点法”

数学方法之“倍长中线法”和“折半中点法”

“倍长中线法”和“折半中点法”在几何证明题中,若要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2倍或者一半时,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倍长中线法”和“折半中点法”。

“倍长中线法”就是加倍延长底边的中线,使所延长部分与中线相等,然后往往需要连接相应的顶点,则对应角对应边都对应相等;“折半中点法”正好相反,它是取底边的中点,然后也是需要连接相应的顶点,则对应角对应边都对应相等。

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或者证明边之间的关系,常用到的知识点是“全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等。

下面就这两种方法我举个例题展示一下:例如图所示,已知AD是△ABC的中线,点E在BC的延长线上,CE=AB,∠BAC= ∠BCA。

求证:AE=2AD分析1:“倍长中线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延长AD至F使DF=AD,连接CF,先证△FCD≌△ABD,再证∠ACF=∠ACE,再证△ACF≌△ACE即可。

证明:延长AD至F使DF=AD,连接CF。

在⊿ABD和⊿FCD中AD=FD∠ADB=∠FDCBD=DC∴⊿ABD≌⊿FCD (SAS)∴AB=FC,∠B=∠DCF∵CE=AB,∠BAC=∠BCA,∠ACE=∠BAC+∠B ∴CF=CE,∠ACE=∠BCA+∠DCF=∠ACF在⊿ACF和⊿ACE中AC=AC∠ACE=∠ACFCF=CE∴⊿ACF≌⊿ACE (SAS)∴AE=AF=2AD即AE=2ADF分析2:“折半中点法”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取AE 中点G ,连接CG ,再运用“等边对等角” 、“中位线定理”可直接证出△ABD ≌△ECG 或△ACD ≌△ACG 得出结论。

证明:取AE 中点G ,连接CG 。

∵∠BAC=∠BCA∴AB=BC又∵AB=CE∴BC=CE又∵AG=EG∴CG ∥21AB ∴∠B=∠ECG 又∵BD=CD=21BC=21AB ∴CG=BD在△ABD 和△ECG 中AB=EC∠B=∠ECGBD=CG∴△ABD ≌△ECG (SAS )∴AD=EG=21AE 即AE=2AD注:证明△ACD ≌△ACG 这个思路同学们可以自己思考下,我就不再赘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长中线巧解题
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举例说明.
一、证明线段不等

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求证:AB+AC>2AD.
二、证明线段相等
例2 如图2,在△ABC中,AB>AC,E
为BC边的中点,AD为∠BAC的平分线,过E作AD的平行线,
交AB于F,交CA的延长线于G.求证:BF=CG.
三、证明线段倍分
例3 如图4
,CB,CD分别是钝角△AEC和锐角△ABC的中线,且AC=AB.求证:CE=2CD.
四、证明两直线垂直
例4 如图5,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一边在三角形外作正方形ABEF和ACGH,M为FH的中点.求证:MA⊥BC.
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专项练习
1、如图C 、D 是∠AOB 平分线上的点,CE⊥OA 于E ,CF⊥OB 于F . 求证:∠CDE=∠CDF.
2、如图,BD 是∠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PM ⊥AD 于M ,PN ⊥CD 于N 。

求证:PM=PN 。

3、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EF 是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 求证:∠CAF =∠ABD
4、如图所示AD ⊥DC ,BC ⊥DC ,E 是DC 上一点,AE 平分∠DAB ,BE 平分∠ABC , 求证:AB=AD+BC。

5、如图,已知△ABC 中,BC =AC ,∠C =90°,∠A 的平分线交BC 于D ,
A
B
C
D E F
A B C D
E
P
N M D
C
B
A
求证:AC +CD =AB
6、如图,在△ABC 中, AD 平分∠
BAC ,∠C =90°,DE ⊥AB 于E ,BD =DF , 求证:CF =EB
角 平 分 线 的 判 定
1、如图,凹四边形
ABOC 中,OB=OC, ∠B =∠C ,求证:AO 平分∠BAC.
2、如图,在△ABC 中,∠C =90º,∠BAC= 2∠B ,DE ⊥AB 于E ,DE=DC .求证:AD=BD .
3、如图BE ⊥AC 于E ,CF ⊥AB 于F ,BE,CF 相交于点D ,且CE=BF , 求证:点D 在∠BAC 的平分线上
4、如图,已知BF 是∠DBC 的平分线,CF 是∠ECB 的平分线, 求证:点F 在∠BAC 的平分线上。

A C
B D
O
C
B
A
A
B D
C E
A
B
C
D
E F B
A
(第
2题)E D C B A
5、如图,OD 平分∠AOB , OA =OB ,点P 在OD 上,且PM ⊥BD ,PN ⊥AD , 求证:PM =PN
6、在∠AOB 的两边O A ,OB 上分别取OM =ON ,OD =OE ,DN 和EM 相交于点C . 求证:点C 在∠AOB 的平分线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因为
,所以AB =AC.
理由: 因为 ,所以点A 在线段BC 的中垂线上. 理由:
1、 如图,△ABC 中,AD 垂直平分边BC ,AB =5,那么AC =_________.
(第1题) (第3题) (第4题) 2、如图,在△ABC 中,AB 的中垂线交BC 于点E ,若BE=2则A 、E 两点的距离是( ). A.4 B.2 C.3 D.
12
3、如图,AB 垂直平分CD ,若AC=1.6cm ,BC=2.3cm ,则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 )cm. A.3.9 B.7.8 C.4 D.4.6
4、如图,NM 是线段AB 的中垂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AB ⊥MN,②AD=DB , ③MN ⊥AB , ④MD=DN ,⑤AB 是MN 的垂直平分线.
5、下列说法:①若直线P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则EA =EB ,P A =PB ;②若P A =PB ,EA =EB ,则直线PE 垂
A B
C F
E
D
A O
B
D P M N
A
B
D
C
E
O M
N
(第1题)
直平分线段AB;③若P A=PB,则点P必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④若EA=EB,则过点E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B.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例1、已知:如图,DE是△ABC的AB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D、E,AE平分∠BAC,若∠B=300,∠C 的度数。

例2、如图,在△ABC中,AD是∠BAC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延长线于F、E
求证:(1)∠EAD=∠EDA ;
(2)DF∥AC
(3)∠EAC=∠B
一、选择:
1、在三角形内部,有一点P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点P一定是()
A、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角形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D、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

2、已知△ABC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在△ABC的边上,则△ABC的形状为()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二、填空:
1、已知:线段AB及一点P,PA=PB,则点P在上。

2、已知:如图,∠BAC=1200,AB=AC,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则∠ADC= 。

3、△ABC中,∠A=500,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则∠DBC的度数。

4、如图,△ABC中,DE、FG分别是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则∠B ∠BAE,∠C ∠GAF ,若∠BAC=1260,则∠EAG= 。

5、如图,△ABC中,AB=AC=17,BC=16,DE垂直平分AB,则△BCD的周长是。

第2题第4题第5题
6、在△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7、在△ABC中,AB=AC, ∠B=5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N,则∠NBC=
三、解答:
1、有特大城市A及两个小城市B、C,这三个城市共建一个污水处理厂,使得该厂到B、C两城市的距离相等,且使A市到厂的管线最短,试确定污水处理厂的位置。

2.如下图,在直线AB上找一点P,使PC =PD.
(第8题)E D
C
B
A
8.如右图,△ABC 中,AB=AC=16cm ,AB 的垂直平分线ED 交AC 于D 点. (1)当AE=13cm 时,BE= cm ;
(2)当△BEC 的周长为26cm 时,则BC= cm ; (3)当BC=15cm ,则△BEC 的周长是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