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称和平衡
第二讲 力的平衡1
【知识点三】力的平衡3.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2平衡条件:F合=03.3平衡的种类---了解不稳平衡: 物体由于外力干扰偏离了平衡位置,重心降低,物体失去平衡而运动,且不能自动回到原平衡位置稳定平衡: 物体由于外力干扰偏离了平衡位置,但在重力的作用下能自动回到原来的位置,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随遇平衡: 物体由于外力干扰偏离了平衡位置,重心既不降低也不升高,始终保持平衡状态3.4 受力分析的顺序:一重、二弹、三摩擦、四其他物体处在平衡状态,对其进行受力分析使用方法1)物体受2个力作用或所受的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对该方向上列平衡式子即可2)物体受3个力作用平衡,则把这3个力移到一个三角形中,由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得到三个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下列方法中的矢量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三个力的正交分解法3)物体受4个以上的力作用的平衡,正交分解法,此时建立的坐标应让更多力落在坐标上题型一、平衡条件的应用【例】下列关于质点处于平衡状态的论述,正确的是()A 质点一定不受力的作用B 质点一定没有加速度C 质点一定没有速度D 质点一定保持静止【例】下列情况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A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B单摆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C单摆摆球通过最高点时D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例】一个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这三个力大小相等,互成1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B 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所受合力可能不为零D 物体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例】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下列几组力中,不能使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A 3N,4N,5NB 2N,3N,6NC 4N,6N,9ND 5N,6N,11N【例】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的作用。
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F增大时,f也随之增大B 当F增大时,f保持不变C F与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F与f的合力为零【例】如图所示,物体m被垂直于表面的力F压在倾斜的天花板上,则物体m受到的力的个数( )A 可能为2个B 可能为3个C 可能为4个D 一定为4个【例】如图所示,物体A 和物体B 叠放在一起,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
高等数学1 惯量张量
高等数学1 惯量张量惯量张量(moment of inertia tensor)也被称为惯性张量或转动惯量张量,是描述刚体对转动的惯性特性的重要工具。
在高等数学中,学习惯量张量是研究刚体平衡和旋转动力学的基础。
本文将讨论惯量张量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1.定义:惯量张量是一个二阶张量,它既包含了刚体对于轴线转动的惯性分布信息,也体现了角动量和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假设一个刚体绕坐标原点的轴线转动,那么惯量张量是由转动惯量乘以坐标轴的归一化因子构成的对称矩阵。
2.惯量张量的性质:(1)对称性:惯量张量是对称矩阵,这意味着任意两个轴之间的转动惯量是相等的。
对称性也意味着惯量张量的特征向量是垂直的,与对应的特征值相对应。
(2)变换性质:惯量张量在不同坐标系之间具有变换性质。
如果我们从某个坐标系切换到另一个坐标系,惯量张量的分量会按照坐标变换的规则进行变换。
(3)刚体的主轴:刚体的主轴是指与惯量张量的特征向量对应的轴线。
在主轴上,刚体的转动惯量最大;而在垂直于主轴的方向上,转动惯量最小。
刚体的主轴对于刻画刚体的稳定性和转动特性非常重要。
3.应用:(1)平衡和稳定性:惯量张量在平衡和稳定性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计算刚体的主轴和对应的转动惯量,我们可以判断刚体在不同轴线上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2)刚体的旋转运动:惯量张量也用于计算刚体的角动量和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角动量是刚体在某一轴线上的转动惯量乘以角速度。
通过计算刚体的惯量张量,我们可以确定刚体的旋转周期、能量以及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弹性力学:在弹性力学中,惯量张量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描述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的抗扭性能,通过计算惯量张量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得到材料的旋转刚度和扭转参数。
综上所述,惯量张量在高等数学中是研究刚体平衡和旋转动力学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对刚体的转动惯量进行描述,帮助我们理解刚体的平衡性、稳定性以及角动量和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同时,惯量张量也在弹性力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字1-10的分解
数字1-10的分解数字1-10是一个很特殊的系列,每个数字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数字1-10的分解和相关信息。
1.数字1:数字1代表独立、单一、原始的概念。
它是自然数中最小的数字,它无法被任何其他数字整除。
数字1还具有代表开始和开端的含义,它是所有数字系列的起点。
在数学中,数字1是唯一一个既是素数又是非素数的数字。
2.数字2:数字2代表对立、平衡和二元性。
它是最小的偶数,也是第一个素数。
数字2还具有代表对称和互补的含义,例如男性和女性、白天和黑夜。
在几何中,数字2代表二维空间的维度。
3.数字3:数字3代表完整、平衡和三角形。
它是最小的奇数,也是第一个超越数字。
数字3还具有代表交流和相互作用的含义,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几何和图形中,数字3代表三维物体的维度。
4.数字4:数字4代表稳定、坚实和四方。
它是第一个正方形数字,也是第一个多边形数字。
数字4还具有代表四季和四个方向的含义,例如春夏秋冬、东西南北。
在几何中,数字4代表四维物体的维度。
5.数字5:数字5代表变化、自由和平衡。
它是第一个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也是一个素数。
数字5还具有代表五官和五感的含义,例如眼睛、耳朵、鼻子、口和手。
在几何中,数字5代表五维物体的维度。
6.数字6:数字6代表平衡、完美和六边形。
它是第一个完全数,也是一个素数。
数字6还具有代表时间和空间的含义,例如一天有24小时,一周有7天。
在几何中,数字6代表六维物体的维度。
7.数字7:数字7代表神秘、幸运和宇宙。
它是一个素数,也是一些重要文化中的特殊数字,例如七大洲、七情六欲。
数字7还具有代表内省和宇宙意识的含义,例如七次的围炉夜话、七夕情人节。
在几何中,数字7代表七维物体的维度。
8.数字8:数字8代表无限、循环和平衡。
它是一个偶数,也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
数字8还具有代表进展和连续的含义,例如无穷大、无穷小。
在几何中,数字8代表八维物体的维度。
简谐运动 1 2节
例题2: 例题 : 一个质点在平衡位置0点附近 一个质点在平衡位置 点附近
做简谐运动,若从 点开始计时 经过3s质 做简谐运动 若从0点开始计时 经过 质 若从 点开始计时,经过 点第一次经过M点 若再继续运动 若再继续运动,又经 点第一次经过 点;若再继续运动 又经 它第二次经过M点 则质点第三次 过2s它第二次经过 点;则质点第三次 它第二次经过 经过M点所需要的时间是 点所需要的时间是: 经过 点所需要的时间是: CD A,8s B,4s , , C,14s D,(10/3)s , ,
(符合简谐运动的公式) 符合简谐运动的公式)
四,振动的描述
1,振幅A: ,振幅 :
(1)定义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 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 定义 距离. 距离 (2)意义 描述振动的强弱. 意义:描述振动的强弱 意义 描述振动的强弱
振幅的大小表示振动物体运动范围的大小. 振幅的大小表示振动物体运动范围的大小.
①物体看成质点 ②忽略弹簧质量 ③忽略摩擦力 思考: 思考:
理想化模型
1.定义 物体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 定义:物体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 所组成的系统 定义
弹簧+ 弹簧+物体
振子的运动是怎样一种运动呢? 振子的运动是怎样一种运动呢?
思考1:弹簧振子为什么会做往复运动 思考 弹簧振子为什么会做往复运动? 弹簧振子为什么会做往复运动 思考2:这个力有什么特点 思考 这个力有什么特点? 这个力有什么特点 存在力; 答:1.存在力 惯性 2.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存在力 惯性. 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F回=–kx 5.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点 5.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点
kx a= m
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D A.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一定为零 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 振子做减速运动, B.振子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却在增大 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 C.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振子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时, D.振子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是一弹簧振子,设向右方向为正, 为平衡位置, 2.如图所示,是一弹簧振子,设向右方向为正,O为平衡位置, 则: ABD A→O位移为负值 位移为负值, A.A→O位移为负值,速度为正值 O→B时 位移为正值, B.O→B时,位移为正值,加速度为负值 B→O时 位移为负值, C.B→O时,位移为负值,速度为负值 O→A时 位移为负值, D.O→A时,位移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2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学生版)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明确共点力平衡的条件;2.学会三角形定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3.掌握平衡条件下力的动态变化专题;4.掌握平衡条件下力的最值问题;5.熟练掌握与这部分知识相关的数学手段(平面几何、正弦定理等)。
一、共点平衡的两种状态:1、静态平衡:v=0,a=02、动态平衡:v≠0,a=0说明:(1)在竖直面内摆动的小球,摆到最高点时,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时,虽然速度都为零,但此时a≠0,不是平衡态。
(2)物理中的缓慢移动可认为物体的移动速度很小,趋于0,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即F合=0,在正交分解法时表达式为:ΣF x=0;ΣF y=0。
在静力学中,若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这三个力矢量构成一封闭三角形,在讨论极值问题时,这一点尤为有用。
具体地说:1.共点平衡(正交分解平衡);2.杠杆平衡;3.多个力平衡时,力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比较难)。
三、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受力图;3.据物体的受力和已知条件,采用力的合成、分解、图解、正交分解法,确定解题方法;4.解方程,进行讨论和计算。
四、可能涉及到的解题方法;1.几何法(矢量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正弦定理;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法等);2.整体法、隔离法;3.函数法;4.极值法。
类型一:整体法、隔离法静态分析例1.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m1>m2,如图所示,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m 1+2M )gF B .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 .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m 1、m 2、θ1、θ2的数值均未给出D .没有摩擦力作用解析:解法一(隔离法):把三角形木块隔离出来,它的两个斜面上分别受到两木块对它的压力F N1、F N2,摩擦力F 1、F 2。
物理奥赛辅导:第1讲 物体的平衡问题
第1讲 物体的平衡问题 一、知识点击物体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动的状态,称为物体的平衡状态,简称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包括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具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和一般物体的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力或力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时,称这几个力为共点力.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称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当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或可绕某一固定转动轴匀速转动时,称具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当物体在非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称一般物体的平衡.解决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或具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问题,或一般物体的平衡问题,首先把平衡物体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 =0(如果将力正交分解,平衡的条件为:∑Fx =0、∑Fy=0);或具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力矩为零,即∑M =0;或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F =0;∑M =0列方程,再结合具体问题,利用数学工具和处理有关问题的方法进行求解.物体的平衡又分为随遇平衡、稳定平衡和不稳定平衡三种.一、稳定平衡:如果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发生的合力或合力矩使物体返回平衡位置,这样的平衡叫做稳定平衡.如图1—1(a )中位于光滑碗底的小球的平衡状态就是稳定的. 二、不稳定平衡:如果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发生的合力或合力矩能使这种偏离继续增大,这样的平衡叫做不稳定平衡,如图1—1(b)中位于光滑的球形顶端的小球,其平衡状态就是不稳定平衡.三、随遇平衡:如果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它所受的力或力矩不发生变化,它在新的位置上仍处于平衡,这样的平衡叫做随遇平衡,如图1—1(c )中位于光滑水平板上的小球的平衡状态就是随遇的.从能量方面来分析,物体系统偏离平衡位置,势能增加者,为稳定平衡;减少者为不稳定平衡;不变者,为随遇平衡.如果物体所受的力是重力,则稳定平衡状态对应重力势能的极小值,亦即物体的重心有最低的位置.不稳定平衡状态对应重力势能的极大值,亦即物体的重心有最高的位置.随遇平衡状态对应于重力势能为常值,亦即物体的重心高度不变. 二、方法演练类型一、物体平衡种类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解题,一是根据平衡的条件从物体受力或力矩的特征来解题,二是根据物体发生偏离平衡位置后的能量变化来解题。
绘画平衡法则概念
绘画平衡法则概念
绘画平衡法则是指在绘画中通过各种元素的排列、组合和对比,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稳定。
以下是绘画平衡法则的一些基本概念:
1. 对称平衡:对称平衡是指在画面中通过对称的形式来达到平衡。
例如,在人物绘画中,左右对称的面部特征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稳定和平衡。
2. 非对称平衡:非对称平衡是指在画面中通过不对称的形式来达到平衡。
例如,在一幅风景画中,可以通过在画面的一侧放置一棵大树,而在另一侧放置一些小石头来达到平衡。
3. 色彩平衡:色彩平衡是指在画面中通过颜色的搭配和对比来达到平衡。
例如,在一幅绘画中,可以使用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对比来增强画面的平衡感。
4. 重心平衡:重心平衡是指在画面中通过元素的位置和大小来达到平衡。
例如,在一幅人物绘画中,可以通过将人物的重心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来达到平衡。
绘画平衡法则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画家创造出更加稳定、和谐和美丽的作品。
高中物理竞赛培训资料必修一1
第一讲: 力学中的三种力【知识要点】 摩擦角将摩擦力f 和接触面对物体的正压力N 合成一个力F ,合力F 称为全反力。
在滑动摩擦情况下定义tgφ=μ=f/N ,则角φ为滑动摩擦角;在静摩擦力达到临界状态时,定义tgφ0=μs =f m /N ,则称φ0为静摩擦角。
由于静摩擦力f 0属于范围0<f≤f m ,故接触面作用于物体的全反力F '同接触面法线的夹角≤φ0,这就是判断物体不发生滑动的条件。
换句话说,只要全反力F '的作用线落在(0,φ0)范围时,无穷大的力也不能推动木块,这种现象称为自锁。
【例题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静止在滑动摩擦因数为μ=33的水平面上,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度的力F 拉着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θ角为多大时力F 最小?【例题2】如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滑块叠放起来置于水平桌面上,通过细绳和定滑轮相互联接起来.如果所有的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μ,每一滑块的质量均为m ,不计滑轮的摩擦.那么要拉动最上面一块滑块至少需要多大的水平拉力?如果有n 块这样的滑块叠放起来,那么要拉动最上面的滑块,至少需多大的拉力?f【例题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的小物块P 静止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底边的力F=5N 推小物块,使小物块恰好在斜面上匀速运动,试求小物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g 取10m/s 2)。
【练习】1、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 、B 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1和B 、C 间滑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 A 、μ1=0,μ2=0; B 、μ1=0,μ2≠0; C 、μ1≠0,μ2=0; D 、μ1≠0,μ2≠0;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着带孔的两个挡板,一平板穿过挡板的孔匀速向右运动,槽中间有一木块置于平板上,质量为m ,已知木板左、右两侧面光滑,底面与平板之间摩擦因数为μ0,当用力F 沿槽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拉力F 与摩擦力μmg 大小关系是( )A 、F >μmgB 、F=μmgC 、F <μmgD 、无法确定3、每根橡皮条长均为l =3m ,劲度系数为k =100N/m ,现将三根橡皮条首尾相连成如图所示的正三角形,并用同样大小的对称力拉它,现欲使橡皮条所围成的面积增大一倍,则拉力F 应为多大?4、两本书A、B交叉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设每页书的质量为5克,两本书均为200页,纸与纸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3,A固定不动,用水平力把B抽出来,求水平力F的最小值。
平面构成对称、均衡、重复、变异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56
(3)基本形在方向上进行变化,也可结合正负 形交替变化
精选课件PPT
57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58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59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60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61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62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63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64
重复构成
精选课件PPT
精选课件PPT
73
swatch的海报设计 重复元素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74
海报设计 重复元素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75
某海报设计 重复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76
某海报设计 重复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77
某海报设计 重复变异形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78
重复构成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79
特异构成
• 建立在重复构成的基础上,某个形态在整 体的有规律的形态群中有局部的突破和变 化。
精选课件PPT
24
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与平衡
封面设计的均衡构成
精选课件PPT
25
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与平衡
点的平衡构成: 如果画面中只有一个点,那么这个点处于何位置最 优?
稳定性好 过于死板
平衡关系差
精选课件PPT
既感到稳定,又有变化
26
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与平衡
点的平衡构成:
精选课件PPT
27
构成原理
精选课件PPT
1
构成的形式法则
平面构成+第一章平面艺术作品赏析-
精选ppt课件
36
精选ppt课件
37
精选ppt课件
38
精选ppt课件
39
精选ppt课件
40
精选ppt课件
41
精选ppt课件
42
4、 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是一对辩证的矛 盾关系,光统一而无变化会使作 品流于简单、呆板、单调与乏味 ;光变化而无统一则会使作品过 于杂乱、琐碎。因此,在构成中 要求既统一又变化,既主题鲜明 、基调一致,又变化丰富、具体 鲜活。
精选ppt课件
2
2.作品二(2010国际花园摄影获奖作品《绿树成排》 )
当我们看到这幅摄影
作品,仿佛听到了美妙的
音乐。一排排树木随着连
绵起伏的地形重复排列,
同时又包含了树木从大到
小的渐变、从清晰到模糊
的渐变、由近到远的空间
渐变,节奏中富含变化的
韵律,呈现出音乐般的美
感,表达了大自然和谐统
一的主题思想,当之无愧
地成为此次比赛的冠军作
精选ppt课件 品。
3
3.作品三(“反对日本捕鲸”海报)
在大圆的下面压着一 个小小的鲸鱼,这与我们 大脑中鲸的形体概念产生 了巨大的心理反差。同时, 大圆和小鲸两个构图元素 又在位置、大小、色彩和 重心等方面形成对比和对 立之势,突出了强势与弱 势的反差。以强烈的视觉 刺激传达出一个呼声—— “日本,停止捕杀鲸鱼!”。
精选ppt课件
44. 作品四(马维亚尼·戴维斯设 Nhomakorabea的杂志封面)
构图中包含了人、鸟、
鱼、植物等四种不同的元
素,它们无论是种类还是
形态都有很大差异。设计
师运用统一的形式美法则,
将不同事物进行位置接近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第六节 第1课时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三力平衡问题
律
总
结
分析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
1.明确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2.巧选研究对象.
3.受力分析(画出规范的受力分析图).
4.列平衡方程(灵活运用力的合成法、效果分解法、正
交分解法).
5.求解或讨论(解的结果及物理意义).
返回
Part 3
课时对点练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平衡状态与平衡条件 1.(多选)下面关于共点力的平衡与平衡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B.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G cos
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以风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知
T与F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竖直向
上,A、C错误;
由图可知,T一定大于F,B错误;
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T=
G cos
θ
,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沿任意方向的合力都必为零 √D.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
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物体运动速度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A选项错误; 物体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时,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 不处于平衡状态,B选项错误;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物体沿任意方向的合力都必为零, C选项正确; 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则任意两个 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D选项正确.
37°(sin 37°=0.6,cos 37°=0.8),则a、b两弹簧的伸长量之比为
高中物理:对称性模型知识点
高中物理:对称性模型知识点对称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从侧面体现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和客观的猜想推理能力。
1. 简谐运动中的对称性例1. 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静止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用力向下拉球使球与地面接触,然后从静止释放小球(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以内)则:A. 运动过程中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hB. 球上升过程中势能不断变小C. 球距地面高度为h时,速度最大D. 球在运动中的最大加速度是kh/m解析:因为球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球从地面上由静止释放时,先做变加速运动,当离地面距离为h时合力为零,速度最大,然后向上做变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最低点速度为零时距平衡位置为h,利用离平衡位置速度相同的两点位移具有对称性,最高点速度为零时距平衡位置也为h,所以球在运动过程中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h,由于球的振幅为h,由可得,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由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系统的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所以正确选项为ACD。
2. 静电场中的对称性例2. 如图1所示,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
若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静电力恒量为k)。
解析:在电场中a点:板上电荷在a、b两点的电场以带电薄板对称,带电薄板在b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
题目中要求带电薄板产生的电场,根据中学物理知识仅能直接求点电荷产生的电场,无法直接求带电薄板产生的电场;由Ea=0,可以联想到求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的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的方法,利用来间接求出带电薄板在a点的场强,然后根据题意利用对称性求出答案。
例3. 静电透镜是利用静电场使电子束会聚或发散的一种装置,其中某部分静电场的分布如图2所示。
虚线表示这个静电场在xOy平面内的一簇等势线,等势线形状相对于Ox轴、Oy轴对称,等势线的电势沿x轴正向增加,且相邻两等势线的电势差相等。
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平衡问题总结
专题四.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一、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知识梳理1.共点力的判别: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各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就是共点力。
这里要注意的是“同时作用”和“同一物体”两个条件,而“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和“同一作用点”含义不同。
当物体可视为质点时,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外力均可视为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的交点既可以在物体内部,也可以在物体外部。
,2.平衡状态:对质点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对转动的物体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
(1)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等大、反向、共线;(2)三力平衡时,若是非平行力,则三力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三力的矢量图必为一闭合三角形;(3)多个力共同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力在任一方向上的合力必为零;(4)多个力作用平衡时,其中任一力必与其它力的合力是平衡力;(5)若物体有加速度,则在垂直加速度的方向上的合力为零。
3.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对作用力反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
【注意】①一个力可以没有平衡力,但一个力必有其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对于一对平衡力,其中一个力存在与否并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的存在。
4.正交分解法解平衡问题正交分解法是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其优点是不受物体所受外力多少的限制。
解题依据是根据平衡条件,将各力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正交分解方向的确定:原则上可随意选取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但是,为解题方便通常的做法是:①使所选取的方向上有较多的力;②选取运动方向和与其相垂直的方向为正交分解的两个方向。
在直线运动中,运动方向上可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与其相垂直的方向上受力平衡,可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
③使未知的力特别是不需要的未知力落在所选取的方向上,从而可以方便快捷地求解。
解题步骤为:选取研究对象一受力分析一建立直角坐标系一找角、分解力一列方程一求解。
5.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步骤:⑴选择恰当的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对称手法
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对称手法对称手法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有层次感、独特性和美感。
在作文中运用对称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丰富多样,增强整体结构和观赏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对称手法。
一、对称手法的定义对称手法是指在作文中运用对称的排列、布局、语言、句式结构等修辞手法,以达到整体统一、平衡、和谐美感的写作技巧。
通过对称手法,可以使作文在视觉和语言上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结构,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二、对称手法的分类对称手法可以分为结构对称和意象对称两种类型。
1. 结构对称:通过对段落、句子或词语的布局等方式呈现对称结构,增强整体的平衡感。
例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呈现相同的结构或句式,段落之间的长度和结构也相似,可以形成整体的对称感。
2. 意象对称:通过运用相同或相似的意象、事物、思想等来达到对称效果。
例如,文章中可以设置对称的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或者运用相似的句式和词语来呼应前后内容,形成意义上的对称。
三、对称手法的运用方法1. 结构对称的运用方法(1)开头和结尾对称: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呈现相似的句式或结构,形成整体的回环感。
比如,在文章开头使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引用一段名人名言,然后在结尾回顾或呼应这个故事或名言,呈现对称的结构。
(2)段落的对称:可以使相似主题或相同意义的段落排列在相对的位置,形成对称的结构。
比如,在议论文中,可以先提出一个观点,在紧接着的段落中提出反对的观点,再通过对比两种观点的优劣,得出结论,形成正反对称的结构。
(3)句子或词语的对称:可以通过使相似意义的句子或词语排列在相对位置,形成对称的结构。
比如,在描写自然景色的作文中,可以使用相同句式和类似词语来描述春天和秋天的美景,形成对称的效果。
2. 意象对称的运用方法(1)比喻对称:可以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比喻来呼应前后的内容,形成对称的效果。
比如,在写人物特征的文章中,可以先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人物的外在特征,然后在后面的段落中再用另一个比喻来形容人物的内在特征,形成对称的结构。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 轴对称 1生活中的轴对称课件 华东师大版
三、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 1.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的两 部分_完__全__重__合__. 2.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_对__应__线__段__相等, _对__应__角__相等.
(打“√”或“×”) (1)大写英文字母T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 √ ) (2)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 ) (3)两个能完全重合的图形任意放置都能成轴对称. ( × ) (4)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相等的角叫对应角. ( × ) (5)等边三角形是有三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 √ )
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有关概念
【思考】1.以上四幅图片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 提示:存在一条直线,如果沿这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会重合. 2.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提示:不是.轴对称图形对折能重合是一个图形所具有的性质, 而它们对折能重合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总结】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 _另__一__个__图__形__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 叫做_对__称__轴__,折叠后互相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_对__称__点__.
1 2
×4
×4=8(cm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案:8
5.判断下面每组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解析】图(1)中左边的小狗没画后腿,两图不关于某条直线 成轴对称;图(2)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6.如图,P在∠AOB内,点M,N分别是点P关于 AO,BO的对称点,且MN与AO,BO相交于点E, F,若△EFP的周长为15,求MN的长. 【解析】∵点M,N分别是点P关于AO,BO的对 称点, ∴ME=PE,NF=PF, ∴PE+PF+EF=ME+NF+EF=MN. ∵PE+PF+EF=15,∴MN=15.
平面设计构图技巧1 对称和平衡
平面设计构图技巧第一篇:对称和平衡构图——平面设计的入门学问。
做好这一点,需要把握一些技巧。
很多初学者关心这些问题,借这个机会我为大家安排了几篇教程,来对“构图技巧”这个初学者关心的问题运行讨论,抛砖引玉,开拓大家的思路。
在本组教程中,将为大家讲解到六种常用的构图技巧:对称和平衡、重复和群化、节奏和韵律、对比和变化、调和和统一、破规和变异。
在这一篇教程中,为大家讲到的是构图技巧是对称和平衡。
一、对称和平衡1、什么是对称?对称是照片沿中轴左右或上下重复的状态。
在自然界中,我们到处可看见对称的形式,如蝴蝶、蜻蜓、树叶、花朵等等。
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的朴素美感,很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所以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对称图形。
例如过节时点的红灯笼,各种各样的标志照片等等。
2、什么是平衡?对称图形由于过于完美,缺少变化,会给人一种呆滞,单调的feel。
所以,人们会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调节其部分元素,使画面具有变化性。
由于事物在运动中,时常处于不对称的状态,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不对称的平衡现象。
如下图。
平衡相对于对称具有更为丰富的形态。
当画面的对称关系被打破时,可调整力的重心使画面达到力的平衡。
力的平衡可分为下方三种情况:第一种:当两个事物相同时,力的重心位于两个事物中间位置,形成了绝对的平衡关系。
我们也称这种绝对的平衡关系为对称。
如下图广告作品中,采用了对称的形式,使画面达到了绝对的平衡关系,给人一种安定平和的形式美感。
第二种:当两个事物量感达到平衡时,形象上可有所差别。
例如下图汽车广告中,位于汽车左右的字母,虽然形象上不同,但却给人相同的重量feel。
这样处理的画面,不仅具有了变化性同时又使保持了平衡性。
【注意】这里说的差别是在保持力的平衡的前提下的差别,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三种:当两个事物量感不同时,可调节力的重心使之达到平衡。
例如下图广告作品中,浅灰色较纯黄色会给人量轻的feel,所以画面在处理时,使灰色的面积大于黄色的面积,从而使画面取得了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什么是平衡
对称图形由于过于完美,缺少变化,会给人一种呆滞,单调的感觉。所以, 人们会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改变其部分元素,使画面具有变化性。 由于事物在运动中,时常处于不对称的状态,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不对称的 平衡现象。如下图所示。
• •
平衡相对于对称具有更为丰富的形态。当画面的对称关系被打破时,可以调 整力的重心使画面达到力的平衡。 力的平衡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
例如下例海报设计中,采用了移动和扩大两种基本形式,使画面更具有层 次和变化。
对称和平衡在设计中的应用
• 对称和平衡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形式,在设计中可以灵活的应用,以达到自己 所想要的效果。例如下面汽车广告设计中,采用了对称的形式,使画面给人 一种稳定祥和的感觉,具有很强的秩序美感。
•
又如在下面平面设计中,虽然画面大小对比强烈,但通过色彩和重心的调整, 使画面得到了一种平衡感。
对称和平衡的基本形式
对称和平衡可以造成人们视觉上的满足,所以在生活和设计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对于对称和平衡的学习我们可以从对称和平衡的基本形式入手,下面我们将对称 和平衡的基本的形式概括为以下四种: •
•
反射
反射是相同形象在左右或上下位置的对应排列,这是对称和平衡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
反射这一基本形式在广告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例如下面的插画设计 中,运用了左右位置的对应排列,给人强烈的形式美感。
•
当两个事物相同时,力的重心位于两个事物中间位置,形成了绝对的平衡关 系。我们也称这种绝对的平衡关系为对称。如下图广告作品中,采用了对称 的形式,使画面达到了绝对的平衡关系,给人一种安定平和的形式美感。
•
当两个事物量感达到平衡时,形象上可以有所差别。例如下图汽车广告中, 位于汽车左右的字母,虽然形象上不同,但却给人同样的重量感觉。这样处 理的画面,不仅具有了变化性同时又使保持了平衡性。
• 移动
• 移动是在不改变形象总体保持平衡的条件下,局部变动位置。移动的位置要 注意适度,不能打破了画面的平衡。
•
例如,在下面的海报设计中,采用了移动的基本形式,给人一种连绵不绝的 想象力。
• 回转
• 回转是在反射或移动的基础上,将基本形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增加形象的 变化。这种构成形式,主要表现为垂直与倾斜或水平的对比。但在总体效果 上,必须达到平衡。
注意:这里说的差别是在保持力的平衡的前提下的差别,是有一定限度的。
•
当两个事物量感不同时,可以调节力的重心使之达到平衡。例如下图广告作 品中,浅灰色较纯黄色会给人量轻的感觉,所以画面在处理时,使灰色的面 积大于黄色的面积,从而使画面取得了平衡。
注意: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大小、色彩、位置使画面达到平衡。
•
在下面的海报设计中,运用了回转的基本形式,使形象在统一 的基础上又不乏变化。
• 扩大
• 扩大就是扩大其部分基本形,形成大小对比的变化,使其形象既有变化,又 达到平衡的效果。
•
在下面招贴设计中,灵活的运用了扩大的基本形式,形成了大小的对比变化, 增加了画面的延伸感。
•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常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形式进行灵活的结合运用, 使画面效果更加的丰富且具有变化。
对称和平衡
• 什么是对称
•
对称是图案沿中轴左右或上下重复的状态。在自然界中,我们到处可以看见 对称的形式,如蝴蝶、蜻蜓、树叶、花朵等等。
•
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的朴素 美感,很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所以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对称图形。 例如过节时点的红灯笼,各种各样的标志图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