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加速度计弹丸运动速度检测技术研究
基于双激光幕的弹丸初速测量系统研究

・ 67 ・
基 于双 激 光幕 的弹丸 初 速测 量 系统 研 究
褚凌越 。高 进 。李超 位
( 北 机 电工 程研 究 所 ,陕 西 成 阳 7 2 9 ) 西 1 0 9
jci sc lua e co dn oa e a ev l ct t o . Th a u ig e r r ft es se we ea a tl wa ac lt da c r i gt v rg eo iyme h d e e eme s rn ro so h y tm r n —
we e a q ie . S s e e r ra a y i n c u I ii g t s e u t h we h tb e n fmu z ev l c — r c u rd y t m r o n l ssa d a t a frn e t s ls s o d t a y m a so z l e o i r
击 证 明 ,双 激 光 幕 测 速 系 统 在 弹 丸 初 速 测量 的精 度 和 可靠 性 等 方 面 有 了 显 著 的 提 高 ,可 较 好 地 进 行 初 速 的 校
准测量 。
关 键 词 : 息 处 理 技 术 ;双 激 光 幕 ;速 度 测 量 ;弹 丸初 速 信 中图 分 类 号 : J 1. T 406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5 4 (0 0 0—0 70 6 36 2 2 1 ) 10 6—4
t e s r me ys e ba e a a e i c e n, t c u a y a d r la iiy of mu ze v l ct y m a u e nt s t m s d on du ll s r l ght s r e he a c r c n ei b lt z l e o iy
运动学实验速度与加速度的实验测量与分析

运动学实验速度与加速度的实验测量与分析速度与加速度是研究运动学的重要概念。
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准确地测量和分析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验方法,用于测量和分析速度与加速度。
实验材料和仪器:1. 直线运动装置2. 磁传感器(用于测量位置和时间)3. 计算机或数据采集设备4. 纸张和笔(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步骤:1. 将直线运动装置安装在水平台面上,并用螺丝固定。
2. 将磁传感器固定在直线运动装置上的合适位置。
3. 将计算机或数据采集设备连接到磁传感器,并设置合适的数据采集参数。
4. 校准磁传感器,确保其准确地测量位置和时间。
5. 将一小球放在直线运动装置上,并用适当的力将其推动。
6. 启动数据采集设备,记录小球的位置和时间数据。
7.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
数据处理和分析:1. 使用计算机软件或手动计算,根据位置数据和时间数据计算小球的速度。
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速度 = 位移 / 时间。
2. 将速度与时间绘制成图表,以可视化数据。
3. 对速度数据进行分析,观察速度的变化趋势。
如果速度保持不变,则小球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如果速度增加,则小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如果速度减小,则小球处于减速或反向运动状态。
4. 根据速度数据,确定小球的加速度。
加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加速度= (终止速度- 初始速度)/ 时间。
5. 将加速度与时间绘制成图表,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6. 比较速度和加速度的图表,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通常情况下,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导数,即加速度的曲线是速度的变化率曲线。
7. 进一步分析数据,探讨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之前,确保实验装置的稳定和安全。
2. 在推动小球时,力度要适中,以避免小球从装置上脱落或产生过大的摩擦。
3. 在记录数据时,注意准确记录位置和时间。
4. 在计算速度和加速度时,使用准确的公式和数据处理方法。
用铜柱法同时测弹丸运动最大加速度和弹底最大压力的方案

用铜柱法同时测弹丸运动最大加速度和弹底最大压力的方案潘学文
【期刊名称】《兵工学报》
【年(卷),期】1992(000)003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潘学文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301
【相关文献】
1.某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解体弹丸飞行阻力特性分析 [J], 赵丽俊;焦志刚;李晓婕;黄晓杰;赵东志
2.双加速度计滤波法测量弹丸轴向加速度 [J], 王超;霍鹏飞
3.配用弹底引信的弹丸-引信系统发射强度有限元分析 [J], 刘双杰;王雨时;陈志跃;黄军华
4.一种基于铜柱测量的膛内燃气最大压力计算方法 [J], 刘涛;张领科
5.隐身弹丸的弹底托分离技术设计 [J], 张培忠;宁金贵;王建国;王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弹丸测速

炮弹初速度测量的两种方式目前国内炮弹初速度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利用多卜勒原理做成的测速仪。
它由高频发射接收装置、放大装置、滤波装置、信处装置、控制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和固定装置等组成。
但是,由于炮弹初速极快,可达每秒数千米,完全不同于普通运动目标的速度测量,所以,对系统的性能要求非常高。
比如,要求系统的频率源要很稳定,放大电路的动态范围要很宽,信号处理电路的处理速度要很快,总之,要系统地响应能力非常强,响应时间非常短,而普通的一些电子元件很难达到如此的高要求,所以,此类测速系统的造价往往非常昂贵,价位从几十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
第二种,就是利用截取装置,来获得炮弹初速在截取装置的不同截面(该截面是垂直于炮弹的飞行速度的,也就是炮弹飞行方向上的物理法平面)上的响应时间,而截取平面的距离是事先设计好的,而且可以做到很精确,同时炮弹飞过截取平面时靠的是光电或电磁感应,所以响应非常快,利用距离除以时间,从而可非常精确地测量出炮弹的飞行初速度。
目前,广泛使用的几种截取装置是天幕靶、光幕靶、线圈靶、网靶和金属箔靶等几种。
之所以把截取装置叫做什么靶,那是由于该截取装在跑弹飞行方向的前方或平行于炮弹的飞行方向,似乎是要击中,实际上只是穿过或飞过,所以形象地称为什么靶。
由于天幕靶和光幕靶与炮弹非接触,而且不受飞行物材料的限制,使用方便,相对于多卜勒测速仪的价位要低得多,渐渐为广大用户而采用。
HG202C-4两路测速仪是在保留了HG202C-3型测速仪的优点、改进了它的不足之处,并集中了国内所有测速仪的优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新型智能化测速仪,其特点如下:一、本机工作可靠、芯片采用新型的单片机,集成度高、所用元器件少、因此可靠性高,将单片机应用于测速仪上是本机的独创。
二、本机操作简单、数据处理智能化、用户不需要学习计算机“语言”,只要按“用户手册”揿动按键就可进行数据处理。
三、本机对所测到的速度Vx可自动进行空气阻力修正;药室容积修正;药温修正;弹重修正;当日修正;射角修正;射频及每发间隔时间等,凡制式弹或用户事前提出的弹道参数可全部固化在机内,非制式弹的弹道参数,可通过“双功能键”很方便的输入机内。
基于双加速度计的弹体气动参数辨识_程振轩

从式( 12 ) 可以明显看出 , 加速度计测得的合加 速度频率就是弹体自振频率 f . 图 2 为头部加速度
az B
( 7) 同理 , 加速度计 A 的 y 轴和 z 轴两个方向的加 速度测量值 ay A 和 az A 为 2 2 Cα yv S lA A ω a yA = A sin( ω t)sin( ω t) cos γ , 2m 57 . 3 ( 8)
( 北京 理工大学 宇航科学技术学院 , 北京 100081) 摘 要 : 针对飞行器研制过程中关键气动参数的获取问题 , 提出了基于双加速度计测量的弹体气动参数辨识方法 , 给出了硬件在弹上的布局方案和具体的参数辨识步骤 . 利用该测试方法可以辨识出弹 体的自振频率 、攻角 、过载以 及升力系数等气动参数 . 飞行试验结果表明 , 通过双加速度计进行弹体参数辨识 , 可以得到重要的气动参数 . 关键词 : 参数辨识 ;硬件布局 ; 双加速度计 ;飞行试验 中图分类号 :T J 01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10645 ( 2009 ) 04-0283-04
加速度¨ α I 为 α I =A ω co s( ω t) ,
T 2 ¨ α I =-A ω sin( ω t) . · T
( 3)
式中 k 为与加速度计算度因素相关的系数 . 分析上 式不难发现 , 高频分量 f H 为弹体旋转频率和弹体自 振频率之和 , 而低频分量 fL 为弹体旋转频率和弹体 自振频率之差 . 将加速度计的 y 轴和 z 轴加速度测量值取矢量 和 , 得到该加速度计的合加速度 , 这样可以消去弹体 旋转产生的耦合分量 , 即消去弹体旋转频率 , 得到弹 体在惯性空间下的摆动频率 , 该频率就是弹体的自 振频率 . 合加速度表达式为 a =k a y +az = k sin( ω t)= k sin( 2πf t) . ( 12)
一种双光幕弹丸测速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种双光幕弹丸测速系统设计与实现江旭东;李锦明;秦丽;高根伟;何蕴泽【摘要】In modern weapons research,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bullet velocity is indispensable,a Dual-Light Screen Velocity Measurement System(LSVMS)was designed which is composed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 system takes FPGA as the control core,implementing the conditioning and acquisition of current signal from front light screen sensor by controling hardware circuit,then the data will be stored and uploaded to the host com⁃puter through the network port. The design adjusts the signal to zero by software,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insta⁃bility of adjusting to zero by traditional hardware and uses way of bomb bottom trigger to timing,which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e velocity of the bulle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velocity measurement system ,the system is more accurate and more flexible. After several tests and experiments,the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military product.%在现在代武器的研究中,需要对弹丸速度进行高精度测量,因此设计了一种软硬件结合的双光幕测速系统。
弹丸速度测量和飞行照片拍摄

弹丸速度测量和飞行照片拍摄
李波;李立;等
【期刊名称】《四川真空》
【年(卷),期】2001(000)001
【摘要】本文介绍了用遮光法测量弹丸飞行速度的实现方法和用CCD相机拍摄弹丸飞行资态照片的步骤,给出了弹丸的飞行照片。
【总页数】5页(P33-37)
【作者】李波;李立;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631.24
【相关文献】
1.弹丸速度测量和弹丸飞行照片拍摄 [J], 李波;李立;等
2.双加速度计滤波法测量弹丸轴向加速度 [J], 王超;霍鹏飞
3.多源图像数据的冬小麦面积测量方法研究——基于固定拍摄角拍摄照片的地物重投影坐标模型 [J], 施开分;崔益康;宋勇军
4.单台狭缝式高速摄影机拍摄飞行弹丸正交象问题研究 [J], 宋河金
5.撞击角度和速度已知条件下的球形弹丸飞行弹道轨迹算法 [J], 董必强;何维予;刘光宙;房诚;张进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双轴加速度传感器的外弹道转速实时测量方法

基于双轴加速度传感器的外弹道转速实时测量方法
郭泽荣;吴日恒;李世义;李红旗;郑鹏超
【期刊名称】《兵工学报》
【年(卷),期】2008(029)011
【摘要】旋转弹外弹道自转角速度的实时测量是弹道修正引信弹道解算器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弹丸转速基本检测方法是利用转速传感器,通过外测或遥测进行,尚无法对每发弹进行实时测量.提出了一种测量旋转弹外弹道自转角速度的方法.即利用双轴加速度传感器提取弹丸外弹道横向加速度采样信号的功率谱,结合DSP的数字滤波,对信号做256点FFT处理,得到一组ω-t的离散序列值.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且能满足弹上解算的实时性要求.
【总页数】6页(P1367-1372)
【作者】郭泽荣;吴日恒;李世义;李红旗;郑鹏超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北
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430.1
【相关文献】
1.基于GPS外弹道测量方法的研究 [J], 朱丽梅;梁彦;张绪春
2.基于GPS的炮弹外弹道测量方法研究 [J], 王海南
3.基于高压油管外卡油压信号的柴油机实时转速测量方法研究 [J], 蔡艳平;成曙;姚良;王新军
4.基于非实时操作系统和频压转换的实时高精度转速测量方法研究 [J], 王爱武;苏红;胡文斌
5.基于频率计的电机转速实时非接触测量方法 [J], 张瑞;刘银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