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纲知识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纲知识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纲知识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教案第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知识网络】【单元强化训练】1表示一个生态系统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的是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由于( B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只以一种食物为食.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D.能量在各级营养级中逐渐递减2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以a、b、、d 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A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A aB b D d3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从能量流动的特点看,E捕食生物B和最为经济B生物G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占有四种不同的营养级生物H占有三种不同的营养级,它的数量较其他生物更为稳定D如果环境中有汞污染,则通过富集作用可导致生物H体内汞的浓度最高4一个生态系统若能长期维持下去,除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B.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D.所有的生物成分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B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2)2.0 13.30 9.80 0.28 220.00图①~③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A.①③B.②.①②D.③6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菜青虫吃掉白菜叶的比例,并将其转化为生物量,观察发现虫子在一天中吃掉22的菜叶,为了估算方便,又做了如下的测量::该菜叶每2的平均干物质量X:每天虫子呼吸的总量:每天虫子粪便的干重Z:每天2的排出量以下估算每天虫子积累的生物量H的公式哪个正确(D )A、H=——XB、H=——Z、H=2—X—Z D、B=2——X7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DA.鳞翅目幼虫摄入419的能量至少需要消耗第一营养级1047的能量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1%用于了幼虫自身的生长.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热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D.某一只最高营养级消费者与一只低营养级消费者相比,能够获得的能量较少8科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获得下表数据。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教案-生物学综合知识提要
★精选文档★2012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教课设计: 生物学综合知识概要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讲座之十六【教课内容】生物学综合知识概要—谈高考复习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是权衡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重要标记。
所以,怎样提升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高考复习时显得更为重点。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累积的过程,是一个记忆与理解的过程。
教材的每一个章节内都包含了很多知识重点,这些知识重点都应当经过理解,系统而又清楚地记忆在大脑里,只有内存容量达到必定水平常,这些知识才会自但是然地串连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
所以,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一定成立在对各章节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
生物学科的学习拥有内在的规律,既要重在理解,又要重在记忆,理解与记忆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互相促使的。
要充足利用教材中的生物构造图、模式图、坐标图、表格、实验等来理解与记忆所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运用某些原理来解说一些简单的生命现象。
为了帮助学生提升综合剖析能力,把教材中可能联系到的知识,规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2016 崭新精选资料 - 崭新公函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 / 8一、生物体的构造、功能、适应的一致性依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发展到今日的生物都拥有高度的适应性,也就是说生物体的构造与功能是适应的,它对内能协调一致,对外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扩大一点来看,生物的构造、功能、适应的一致性能够在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微观到宏观的各个不一样层次中表现出来。
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拥有独到的双螺旋构造,这能适应它的两个重要功能,即自我复制——遗传信息的传达,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的表达,进而保证生物体的前后辈遗传性状的一致性。
线粒体作为细胞内能量变换的重要细胞器,它拥有双层膜构造,外膜充任了界线膜,使其与细胞质内的其余物质隔走开来,内膜向内腔突出,形成嵴,嵴的存在扩大了内膜面积,有益于基粒(呼吸酶等)附着,进而保证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给ATP。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终稿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终稿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意义。
1.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定义: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在面对外部干扰时,能够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
讨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态系统需要保持稳定性,可能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组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2.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圈和非生物环境。
生物群落:同一地区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生物圈: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非生物环境:水、土壤、气候等非生物因素。
2.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
第三章:食物链与食物网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
食物网: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循环。
3.3 教学活动游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卡片游戏,让学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在面对外部干扰时,能够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
4.3 教学活动案例研究:通过研究某个特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际应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的挑战和机遇。
5.3 教学活动汇报: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态》说课稿
【命题立意】本题考点是种群数量变化、丰富度和群落演 替,综合性较强,旨在考查学生对曲线的分析能力,灵活 应变能力,要求学生梳理清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λ等数据之间的关系。该题难度中等,答案B
2.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 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说课稿
说课主要内容:
高考要求 命题趋向
学情分析
复习课时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 复习方法和学法指导
高考要求
知识内容 3-4 种群和群落 (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3)群落的结构特征 (4)群落的演替 Ⅰ Ⅱ Ⅰ Ⅰ 要求
3-5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6 生态环境的保护 (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Ⅱ Ⅰ Ⅰ Ⅰ Ⅱ Ⅱ Ⅱ
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构建知识网络图。
2.考查内容上应具有综合性:例如可以把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结合在一起考查。 3.回归教材,督促学生规范性答题。 4.题型上:选择题与非选择题。
5.注重对曲线图的分析讲解,提高学生获取信 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题选自武汉市2016届二月调考测试选择题第4题,我校年级 平均分3.18分,学生失分原因主要是将生物量与生物数量混 为一谈,对生物数量金字塔存在特例理解不到位。
高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o认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o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o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认同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稳定性。
•难点: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示意图。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案例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生态系统的结构,引出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
o强调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对生物生存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o介绍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包括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消费者的摄食和能量传递。
o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如逐级递减和能量利用率。
o讨论能量流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o讲解物质循环的概念和过程,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等。
o分析物质循环的特点,如循环性、全球性和可持续性。
o讨论物质循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o介绍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作用,如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o分析信息传递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如生物种群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o定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o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如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o讨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6.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威胁的案例,并提出保护措施。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及训练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及训练
知识梳理
1.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形成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2)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原状难以恢复。
3.功能
(1)自身净化能力——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
(2)完善的营养结构——自身的反馈调节、维持各营养级数量的相对稳定。
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5.类型
1.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精讲精析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精讲精析复习教案高考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类考题解答锦囊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提高生态奉魄稳定性的意义。
要答好速类题,一定要掌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其成分密不可分,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由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但是抵抗力的稳定性有一定限度,超过此限度,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Ⅰ热门题【例题】火灾常给森林带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A消灭森林病虫害B.刺激树林种子萌发.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生态系坑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的关键。
【解析】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
分解者可将生产者、消费者残骸中遗留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归还无机生物界,可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果缺少.整个生态系娩平衡状态难以维持,寒带地区由于气候、温度等原因,土壤中分解者的数量活动相对较少,森林中的遗体残骸相对较多。
人工火烧,在一定程度上类似分解者的功能,目的是加速残枝落叶的分解-过程。
【答案】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天然落叶林B.天然常绿林人工纯种林D.人工混交林答案:指导: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关联度、相互作用强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说,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
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
2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A.松毛虫繁殖力强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答案:指导: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生物学》教材第八章“生态系统”的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体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稳定性维持的机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后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机制。
2. 掌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态环境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稳定性维持的机制、影响因素。
难点: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后果及其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2)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机制(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4)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后果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详细讲解生态系统能稳定性判断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进行解答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维持机制影响因素破坏后果2. 生态系统能稳定性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其维持机制。
(2)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3)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试分析其原因及解决方法。
2. 答案:(1)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后,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
(2)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物种多样性、生态位宽度、食物网结构等。
保护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等。
(3)原因:过度开发、污染、气候变化等。
解决方法: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环境保护、调整产业结构等。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信息传递教案 新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成分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体,它们之间的联系除了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那就是信息传递。
生物之间交流的信息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它可以把同一物种之间,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意愿”表达给对方,从而在客观上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主要方式有:(1)物理信息包括声、光、颜色等。
这些物理信息往往表达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作用。
比如,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猛兽的吼叫都表达了警告、威胁的意思;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红三叶草花的色彩和形状就是传递给当地土蜂和其它昆虫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如酶、生长素、性诱激素等来传递信息。
非洲草原上的豺用小便划出自己的领地范围,正是小便中独有的气味警告同类:“小心,别进来,这是我的地盘。
”许多动物平常都是分散居住,在繁殖期依靠雌性动物身上发出的特别气息——性诱激素聚集到一起繁殖后代。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肉食性”植物也是这样,如生长在我国南方的猪笼草就是利用叶子中脉顶端的“罐子”分泌密汁,来引诱昆虫进行捕食的。
(3)营养信息食物和养分的供应状况也是一种信息。
老鹰以田鼠为食,田鼠多的地方能够吸引饥饿的老鹰前来捕食。
再如,加拿大哈德逊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大皮毛公司,由于地理位置关系,他们收购的多是亚寒带针叶林中动物的皮毛。
该公司历年收购皮毛的种类和数量的详尽统计(见附图)说明了猞猁与雪兔是食物链中上下级的关系,当雪兔数量减少时,这种营养缺乏状况就会直接影响到猞猁的生存。
猞猁数量的减少,也就是雪兔的天敌减少,又促进了雪兔数量的回升……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周期性数量的变化。
(4)行为信息行为信息是动物为了表达识别、威吓、挑战和传递情况,采用特有的动作行为表达的信息。
比如地鵏鸟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蜜蜂可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将食物的位置、路线等信息传递给同伴等。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课题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题:1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目标:通过理解具体实例阐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形成,从而得出稳定性的概念,并通过分析例子阐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在此过程中,分析问题和归纳出概念的能力得到训练。
通过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和破坏,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及相互联系环节一教学引入结合人的生命活动需要内环境保持稳态,引出生态系统也需要稳态生物才能正常的生存。
环节二学习新知负反馈和正反馈1.举例P116页的例子在;提出问题: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增加,草会发生什么变化?草少,反过来动物的数量会有什么变化?2.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上述例子的负反馈结果。
板书负反馈3.提问:一个湖泊受到污染,鱼类的数量有什么变化,又怎样影响湖泊的?4.总结出正反馈5.对比正负反馈,得出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将起主要作用稳态的概念1通过以上例子归纳出稳态的概念2.提问:⑴为什么森林中害虫的数量不会持续大幅度的增长?⑵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为什么会崩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举例提问:害虫种类非常多,它们以林木为食,但是在那里从未出现害虫的大发生,也从未造成大的伤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2.归纳出抵抗力稳定性。
3.要求学生再举例4. 组织学生讨论:抵抗力稳定性的本质“抵抗干扰、保持原状”;5.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就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6.比较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食物联合食物网,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7.举例河流域污染及治理提问:水域在环境污染下,还能保持稳定性吗?说明了什么问题停止排污后,这些水域又出现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8.归纳出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等方面9.组织讨论得出二者的关系10提问:我们应该怎样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环节三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是相对的稳定。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设计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5.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教学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教学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探究法、对比法、讲述法1〖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板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讲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是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控,这是在有限空间内比较普遍存在的种群变化规律;第二,是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多出现于植物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常有食物链关系;第三,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
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以内部生物群落为核心的,有着一定的承载力,因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范围的。
〖旁栏思考题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而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的数量,从而保证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讲述在生态系统中关于正反馈的例子不多,例如,有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类死亡的尸体腐烂,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引起更多的鱼类的死亡。
不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不同的。
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复杂,结构越稳定,功能越健全,生产能力越高,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高。
因为物种的减少往往使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下降,抵抗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和其他干扰的能力下降。
而在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中,拥有着生态功能相似而对环境反应不同的物种,并以此来保障整个生态系统可以因环境变化而调整自身以维持各项功能的发挥。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案:生物圈的稳态
2012 届高考生物考点精讲精析复习教学设计:生物圈的稳态高考考点 6 生物圈的稳态本类考题解答锦囊在近几年的高考取,以选择题、非选择题考察生态系统的稳固性,以非选择题考察提升生态系统稳固性的意义。
本考点在近三年高考取出现率为 100%,且生态系统的稳固性是本考点的难点。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蚝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二者的坑一整体;在必定的条件下生抽圈是相对稳固的,但人类的活动却带来了环境难题,打破了生物圈的稳固,能够以酸雨为例进行认知,进而提升解题技巧。
Ⅰ热点题【例题】以下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域丛林、草地和荒漠地面积变化的检查结果,这对剖析说明我同今春以来华北地域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人帮助。
(1)请依据检查结果,剖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
(2)请依据生态均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举措。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此题主要考察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对生态系统稳固性的影响。
在平时生活中要亲密关注杜会热点问题,并常常用生物学看法进行解说。
【分析】沙尘暴是近几年常有的现象,在新闻、报刊中都有大批报导,已影响到了全国大多数省市。
这是人类活动损坏了生态均衡的恶果。
因为丛林在保护和改良环境中有修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理天气等作用,沙尘暴的形成是损坏了丛林和草原生态均衡带来的恶果。
主假如过分砍伐丛林,过分的放牧,以致天气恶劣和荒漠化所致。
【答案】 (1) ①丛林和草地面积减少,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②植被损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土随风而起③森林面积减少,防风固沙能力降落。
(2) ①踊跃创造、护林,并妥加保养,,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防备土壤裸露。
③退耕还林还苹1以下对于生物圈稳态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生物圈有自我保持稳态的能力,能够抵挡全部扰乱B.生物圈连续正常运行的动力是太阳能c.生物多样性是形成复杂生态系统营养构造的基础D.生物圈物质上的自给自足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拥有保持自我稳态的能力,但这类能力是有限的,因为人类的活动正使生物圈的稳态口趋遭到损坏答案: A 指导: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拥有多层次的自我调理能力,但这类能力是有限度的, AD两选项的看法相反。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高三教案辉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高考要求: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Ⅱ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成分代谢类型举例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生产者自养生物多数植物蓝藻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异养生物多数动物根瘤菌病毒菟丝子帮助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异养生物多数细菌真菌蜣螂秃鹫将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草→蝗虫→青蛙→蛇→鹰①营养级和消费者级别②必须以生产者开头③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①该食物网中共有多少条食物链?(19)②次级消费者都有谁?(狼鹰蛇青蛙蜘蛛螳螂食虫鸟)③鹰处于第几营养级?(3、4、5)④最长的食物链有几个营养级?(5)⑤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最多能有几个(一般不超过5个)⑥青蛙和蜘蛛是什么关系?(捕食和竞争)⑦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题型: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动例1 图中,如果D的数量减少,则B的数量将。
(高考题)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例2 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
例3 在图中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蚯蚓的数量?例4根据下列南极食物网图回答: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大鱼全部死亡,试问对磷虾的数量?例5如果蛇被去除,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1、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物种的影响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时,则将会连锁性的引发其后各营养级生物减少。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纲知识生态环境的保护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纲知识生态环境的保护复习教案第6 生态环境的保护【高考目标定位】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考纲知识梳理】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2)自然资被大量消耗。
(3)环境污染加剧。
2、我国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1)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资和环境的力度。
(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推进生态农业。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资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三、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1、构成:生物圈内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价值)和直接价值。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2)易地保护;(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四、可持续发展1、含义:在不牺牲未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实施措施:(1)保护生物多样性。
(2)保护环境和资。
(3)建立人口、环境、科学和资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要点名师精解】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关系2、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给生态环境带压力(1)人类的生存资、土地资、森林资、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其减少。
(2)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加,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
【例1】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R”,人口问题越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纲知识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教案第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知识网络】【单元强化训练】1表示一个生态系统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的是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由于( B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只以一种食物为食.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D.能量在各级营养级中逐渐递减2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以a、b、、d 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A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A aB b D d3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从能量流动的特点看,E捕食生物B和最为经济B生物G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占有四种不同的营养级生物H占有三种不同的营养级,它的数量较其他生物更为稳定D如果环境中有汞污染,则通过富集作用可导致生物H体内汞的浓度最高4一个生态系统若能长期维持下去,除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B.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D.所有的生物成分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B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2)2.0 13.30 9.80 0.28 220.00图①~③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A.①③B.②.①②D.③6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菜青虫吃掉白菜叶的比例,并将其转化为生物量,观察发现虫子在一天中吃掉22的菜叶,为了估算方便,又做了如下的测量::该菜叶每2的平均干物质量X:每天虫子呼吸的总量:每天虫子粪便的干重Z:每天2的排出量以下估算每天虫子积累的生物量H的公式哪个正确(D )A、H=——XB、H=——Z、H=2—X—Z D、B=2——X7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植食动物鳞翅目幼虫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DA.鳞翅目幼虫摄入419的能量至少需要消耗第一营养级1047的能量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1%用于了幼虫自身的生长.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热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D.某一只最高营养级消费者与一只低营养级消费者相比,能够获得的能量较少8科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获得下表数据。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A该生态系统从第Ⅱ营养级到第Ⅲ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3%B第I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8639/ 2-1营养级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D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9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10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①代表生产者,6过程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B.①和②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③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①、②、③中含有的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答案A11右图为氮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1)完成①过程的生物既有自养微生物也有异养微生物(2)进行②过程的生物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3)进行③和④过程的生物都是消费者(4)④过程可通过转氨基作用实现()⑤⑥过程能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业生产(6)⑥过程发生在缺氧条下A.(1)(4)(6)B.(1)(6).(1)()(6)D.(2)(3)(4)12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2的形式进行的13(2010•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二次凋考)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过程吸收的2总量与1、2、3、……及Z过程释放的2总量相等.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D.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2中的碳14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屋里,把一只雌性大天蚕蛾扣在纱笼里,周围撒满樟脑。
尽管外面风狂雨骤,但还有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D )A、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无线电波B、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因为昆虫都具有趋化性、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D、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性外激素1研究人员最近人工合成了雌蟑螂吸引雄蟑螂的性外激素成分。
研究人员把这种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浸入纸中,放在距雄蟑螂的位置,在lin内有60%的雄蟑螂被这种激素所吸引。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蟑螂的性外激素具有挥发性B.蟑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种信息素.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信息传递能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作用答案16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17(2010•江苏省扬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某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迅速,分解者分解速度快,腐殖质积累少,植物层次分明。
该生态系统最可能是AA.热带雨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D.北方针叶林18下列不属于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的是( D )A禁止过量采伐森林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彻底消灭消费者,保护植被等生产者答案1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B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③蜜蜂发现蜜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A①②③B①③④①②④D②③④20(2010•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D.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恢复力稳定性2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22(2010•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B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23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往复循环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生产环节的增多,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24(2010•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凋考)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D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就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图③中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外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仅消灭到/2的数量,就达不到理想效果2(2010•安徽省黄市高三二模)动物A和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现将它们置于同一相对独立的环境。
如图表示A、B在120天内的种群数量变化。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作为被捕食者,营养级较低,所含总能量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故总个体数较多B.B的突然增加,A会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而B由于缺乏食物也会减少.A、B存在着竞争,它们都有值D.在实验条下两者分别在116天和120天后死亡,这种情况在自然条下也是如此26(2010•东省济南市高三二模)2009年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丰富,类型多,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和盐田、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
到2020年,黄河三角洲将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2)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怪柳的种群密度常用法。
(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稳定的因素是。
(4)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菖蒲水培1天后,再次测定了4种水样的B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下表:①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
D水样在实验中起作用。
②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菖蒲对的吸收,其吸收方式是,影响吸收速度的内部因素包括和()黄河三角洲被国际湿地组织的官员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鸟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