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与黄河泥沙
如不能正常播放视频!请点击文字播放!
水土流失的原因 地表裸露, 缺少植被的 保护!
结构疏松, 易溶于水。
降水集中在7、 8月,多暴雨。
开垦、采矿 等破坏地表。
黄河泥沙的来源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
想一想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2.形成的原因
水成说 科学家的假说 风水雨相说 风成说
黄土粉尘搬运、堆积示意图
观 察
根据上图理解风成说的基本理论
土地沙化 ——见证风成说
如不能正常播放视频!请点击文字播放!
疯神捏就的土地
“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 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 的指痕„„”——摘自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丰.合理开发
要提高技术、有计划地综合开发、避免 滥开发、开发时注意保护环境等
2.科学利用
节约、多种形式能源转化、外运满足全 国需求、提高利用效率等
煤炭外运
煤炭发电
电力输出
节约开采
有些地方的小煤炭开发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业 内人士痛惜地称之为“猴子吃苹果”——咬一口就扔,数以 百亿吨计的资源在挑肥拣瘦的开采过程中被白白扔掉。
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
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 南至秦岭,海拔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 土覆盖区
你能从图中指出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吗?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 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 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 侧,黄土厚度在100米~ 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 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 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 界之冠。 黄土剖面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高原地面沟壑纵横,这是由于水土流失而造成的。
黄土为颗粒细小的土壤,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属于粉沙壤土,有机质和粘粒的含量较低。
因此,结土粒的作用大部分依黄土中的碳酸钙质。
碳酸钙质又极易溶解于雨水,因为雨水中含有碳酸,碳酸与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而使碳酸钙质溶解,失去粘结土粒的作用,因而造成黄土在雨水中容易分散和冲失的特性。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
黄土高原地形图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沟壑,平均沟谷的密度达到3至5公里每平方公里,有的区域甚至能够达到10公里每平方公里,大量纵横交错的沟壑,使得黄土高原表面十分破碎,很多高原面被沟壑分隔开。
这些沟壑一般可下切50至100米,有的区域甚至超过150米,独特的地貌特征使得人们之间的来往十分不便,这也催生了陕北高亢的民歌。
黄土高原中的村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具有土体疏松,垂直节理发育的特征,渗水性极好,在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的时期,黄土层能够保持较好的形态。
但是,随着区域气候的变迁,黄土高原地区受到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气候转变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的状况,至此,流水侵蚀开始塑造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
从黄土高原发展历史分析,黄土的物质来源及搬运外营力,在早、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晚期以后有较大差异.目前源区所在地,也就是黄土发育最完整的地区,早、中更新世时是一个盆地,盆地中的物质来源主要来于周围山地的风化壳。
而根据早、中更新世黄土层底部常常是粉砂层或混杂带(红、黄相混的亚粘土),黄土本身较为致密,其内部有微层理、粘土团块等结构特征,因而确定搬运外力主要是水。
至于晚更新世晚期,黄土撅区已由盆地被抬高为塬,并考虑到处于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的沙漠已发育完善,故此时黄土物质来源主要是北部沙漠区,搬运营力主要是风。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风水雨相说
——认为典型黄土是经过风、水双重选择的沉积物。
◎灾变水成学说
——(我国科学家李明光)他用大量证据证实:黄土 高原是喜马拉雅运动带来洪水泛滥,黄土沉积和新构造 运动抬升形成的。
认为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黄土物质 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每年要流失表土层1厘 米 •土壤流失速度比土壤 形成速度快120至400倍 •据粗略统计,黄土高 原的水土流失面积有27 万km2 ,其中水土流失 严重地区有11万km2 , 每年通过黄河输出土壤 约有16亿吨,是尼罗河 的30倍、密西西比河的 90倍
大 兴 安 岭
阴 山
贺 兰 山
巴颜喀拉山 冈 底 斯 山
பைடு நூலகம்
降水量较大 降水季节差异大 地形一般为山区 地表坡度较大
降 水 集 中 在 7 、 8 月 , 多 暴 雨
地 加表 剧径 了流 水冲 土刷 流侵 失蚀 ,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植被裸露、黄土结构疏松、 降水集中、地形破碎。 人为因素:毁林、毁草开荒、过度放牧破坏了 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 持。 水土流失的后果
沟谷增多、耕地面积减少; 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减少; 泥沙流入黄河中下游形成“地上河”; 泥石流、滑坡、崩塌;整治河道、防洪十分困难……
1、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2、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牧等)
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欣赏上列图片,分析黄土高
原地区人民的生活和当地自 然环境的关系(试从建筑、 音乐舞蹈、服饰、饮食习惯 等方面)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深厚(厚度超过100米)、千沟万壑、崎 岖
黄土高原在哪儿?
黄土高原地表特征是什么
黄土高原地表特征是什么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是黄土风积地貌,直立性强,质地疏松,再加上植被破坏,降水集中,因此水土流失严峻,形成沟谷纵横的地貌特征。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是黄土风积地貌,直立性强,质地疏松,再加上植被破坏,降水集中,因此水土流失严峻,形成沟谷纵横的地貌特征。
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峰峦众多,地面坎坷
C.千沟万壑,沟壑纵横
D.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答案:C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中国太行
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宽敞地区,位于中国其次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地构造单位主要包括陕北陇东地台、华力西褶皱带、太平洋式燕山褶皱带、陇西地块、中条山地块、吕梁山地块和汾渭下游沉带等,并以秦岭地轴和鄂尔多斯地台为南北二大界限。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黄 土 地 貌
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 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 的耕作区。
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黄土塬
黄土峁
黄土梁
黄土峁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黄土呢
• 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 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 戈壁吹来的。 • 黄土高原形成示意图
功能 蓄水保土,发展 多种经营
储水拦沙,改善生 产条件,合理利用 水土
打坝建库 平整土地 工程措施 修建基本农田 抽、引水灌溉 深耕改土 科学施肥 农业技术 选育良种 措施 地膜覆盖 轮作套种
蓄水保土,提高 肥力,充分利用 光热
生 物 措 施 与 工 程 措 施 结 合 合 理 安 排 生 产 活 动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不仅危害山区而且危害平原,不仅危害干旱地区 而且危害多雨地区,不仅危害农业生产而且危害其他生产 活动。
(1)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2)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引发泥石流 (5)影响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第八章
由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我国有许多跨省界的区域。 由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 我国有许多跨省界的区域。我们 我国有许多跨省界的区域 以黄土高原、长江沿岸地带为案例,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以黄土高原、长江沿岸地带为案例,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涝 灾 害 发 生 的 频 率 。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原因 怎么形成的
1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原因怎么形成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形成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有着许多的沟壑,每平方公里的沟谷平均密度达到了3-5公里,有的地区甚至更多,这些沟壑让黄土高原看上去像是被一把巨刃切了许多次的蛋糕一样,这些沟壑的深度也是特别深的,有的甚至超过了150米,给当地人民的来往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的抬升现象引起的,黄土的来源始终没有个主流的观点,目前多数人认为黄土层是由于风力的沉积,黄土层的土质非常的疏松,具有着良好的渗水性,当估计开头来临的时候,雨水就会侵蚀黄土层,然后地形就变成了千沟万壑的模样。
黄土高原的范围黄土高原的范围比较广,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山西省、陕西省北部、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区域面积比较宽阔。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积累区,也是世界上黄土掩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又称乌金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属于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1区域,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
以六盘山和吕梁山为界把黄土高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六盘山以西的黄土高原西部,海拔2000-3000米,是黄土高原地势最高的地区。
黄土高原是什么土壤黄土高原是土质松散,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坚如岩石的土壤。
从黄土高原进展历史分析,黄土的物质来源及搬运外营力,在早、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晚期以后有较大差异。
目前源区所在地,也就是黄土发育最完整的地区,早、中更新世时是一个盆地,盆地中的物质来源主要来于四周山地的风化壳。
而依据早、中更新世黄土层底部经常是粉砂层或混杂带(红、黄相混的亚粘土),黄土本身较为致密,其内部有微层理、粘土团块等结构特征,因而确定搬运外力主要是水。
至于晚更新世晚期,黄土撅区已由盆地被抬高为塬,并考虑处处于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的沙漠已发育完善,故此时黄土物质来源主要是北部沙漠区,搬运营力主要是风。
中考地理复习讲解: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讲解: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知识讲解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⑴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⑵黄土地形的分类:黄土原、黄土峁、黄土梁。
⑶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⑷成因:风吹来的高原。
2、严重的水土流失⑴形成原因自然因素:①地形:坡度较陡,地面较长,冲刷侵蚀力强。
②植被: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③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裂隙。
④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
②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
⑵影响①带动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造成河道整治和防洪困难。
3、脆弱的生态环境⑴地形破碎,气候干旱。
⑵自然灾害频繁: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还有旱、涝灾,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
⑶环境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之后很难恢复。
4、生态建设⑴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⑵水土流失的治理: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②工程措施:修梯田;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超载放牧。
二、跟踪训练1.“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者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对文中“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第三阶梯上,流水侵蚀严重B.熔面比较平坦,适宜耕种C.传统民居是窑洞,民歌是信天游D.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生态环境2.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
读黄土高原图,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①秦岭一长江、黄河的分水岭B.②太行山—一、二级阶梯分界线C.③贺兰山一黄土高原西部边界D.④长城一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3.能够正确反映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示意图是( )①农作物产量下降,再扩大荒地开垦②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③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A. B. C. D.4.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培果树建立水果基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5.黄土高原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A.土质疏松,降水集中B.耕作技术落后,农业产量不高C.历史悠久,战争破坏D.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尖锐6.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措施()A.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进行梯级开发C.在中游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D.在下游多开挖几条入海河道7.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在同等降水强度、同等土质条件下,地表植被、地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符号阅读附答案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符号阅读附答案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符号1行走在沟壑纵横、墚峁交织的黄土高原上,视野中经常会出现与黄土浑然一色的窑洞,这种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民居景观,是依托黄土高原生成的特殊建筑。
2《墨子·节用》中说:“古人因丘陵掘穴而处。
”《新语》中还有“天下之民穴居野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的说法,这些证明人类曾有过穴居的历史。
而从考古发现的50万~60万年前的三棱大尖状石器推断,古人可能从那时起就开始在黄土高原挖掘洞穴。
他们在天然黄土断崖上凿洞而居的居住形式,直接影响了今天在黄土高原随处可见的形制相似的窑洞建筑群。
据了解,直至今天,中国窑洞还是世界上现存最多的古代穴居形式,在中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和河北六大窑洞区内,现在大约有4000万人居住在各种类型的窑洞中,靠着古老的窑洞,适应着特殊气候和地理区域的环境。
黄土高原冬天十分寒冷,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地面植被稀疏,缺乏建筑用材和取暖用材。
但是黄土高原的土层深厚,土壤结构紧密,直立性好,适于凿挖。
先民们因地制宜,创制了这种居住方式。
他们利用黄土层本身的保暖性能,安然度过一个个寒冷的冬天,也使窑洞成了黄土高原上最具代表性的民居。
3那么,黄土高原为什么适合挖窑洞呢?来自地质专家的研究表明,这是黄土的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的。
经历过不同的地质年代和气候条件,黄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在早期的干冷气候环境中,黄土高原上的土质还比较疏松,黄土中的胶结物含量也非常少,不具备土壤结构,所以抗侵蚀的强度比较低,一旦遇水就会崩解湿陷。
雨水汇集径流在疏松的黄土地上切割,在黄土高原形成深浅不一的切沟。
到了后来,气候变得温暖潮湿,大量的生物开始在黄土高原生长繁殖,它们促进了黄土高原成壤,并使古壤的有机质与胶结物含量得到提高,从而使黄土具备了较强的抗侵蚀力,这就为古人在黄土层上挖凿窑洞创造了条件。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红旗一杆杆的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 信天游是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 形式,曲调悠扬高亢,粗狂奔放。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 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气势磅礴的腰鼓,充分 体现了黄土高原民众朴素豪放的性格。
连连看(把两列中有关联的内容连起来,并说明理由。)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长城
乌鞘岭
宁 夏 陕
山 西
太 行 山 脉
秦 西岭
1、范围:
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 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2、包括省份:
青、甘、宁、内蒙古、陕、 晋、豫七个省区
地形与景观
黄土高原表层覆盖着100米左右厚度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地貌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地表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 支离破碎。
小组讨论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 如何治理?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危害: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 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
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还草
治理:
总结回顾
景观 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 民居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黄土地貌) 服饰 饮食 文化 ……
平均海拔 1000多米。 地势平缓, 略有起伏。
黄土峁
黄土塬
黄土梁
土壤
黄土由粉砂颗粒组 成,无层理,垂直 节理发育,故具有 直立性,不易塌陷。 但土质疏松,抗侵 蚀能力低,易起风 沙。
黄土剖面图
气候
延安的气温与降水
人文特色
农作物
小米古称稷或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 是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民居
窑洞的特点:
人们挖窑洞都选择土质坚硬的地方,房顶和墙 壁都相当厚,不易传热, 所以窑洞冬暖夏凉。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
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下面我们看一段电视片断(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讲授新课]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
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
北方地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2.民居
窑洞的特点: 人们挖窑洞都选择土质坚硬的地方,房顶和墙 壁都相当厚,不易传热, 所以窑洞冬暖夏凉。
靠崖式 窑洞 下沉式窑洞 独立式窑洞
黄土中“挖出”的房屋
靠崖式
下沉式 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黄土覆盖 层较厚,黄土的直立性很强, 窑洞的特点: 人们挖窑洞都选择土质坚硬的 易于建造窑洞这里属于温带 地方,房顶和墙壁都相当厚, 季风气候,冬季干燥寒冷, 夏天凉来冬天暖,隔音、隔 夏季湿润炎热。加之这些地 热、保暖。 区的降雨量小,而黄土高原 地区又缺少高大乔木,因而 造窑洞是很好的选择。 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
嗓音高亢的民歌
黄土高原无边无垠,四周孤 寂,人们渴望与外界交流 黄土高原风沙大, 白羊肚巾可防风沙
服 饰
饮食 习惯 其 他
白羊肚巾头上盖 小米、玉米、面食为主 剪纸、年画、秦腔
黄土高原上主要农作物
水保田 植树造林、建梯田
弓 形 梯 田 今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
有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
讨 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后果? 论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 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下游形 成地上河,容易造成洪灾。
讨论:
为什么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是脆弱的?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 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 最厚达300米以上。
黄土层深厚,沟壑纵横
结合以上图文说说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有何特点?
•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点除了黄土覆盖, 还有千沟万壑的景象。为什么?
材料一: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 溶于水。 材料二:人们过度开发,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地理风貌: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理风貌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西部,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地理风貌独特的地方。
在这里,沟壑纵横,黄土层深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理风貌。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黄土高原的基本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是一个以黄土物质为主的高原,其厚度一般在几十米到一米之间。
由于黄土的颗粒细、密度大、孔隙多等特点,使得黄土具有很强的侵蚀性。
在这里,由于地形的特殊,黄土的侵蚀作用非常明显,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貌。
这些沟壑纵横交错,如同一张张巨大的网覆盖在黄土高原上,使得这里的地形变得异常复杂。
当我们走进黄土高原,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地形非常独特。
在高原上,你会看到许多深浅不一的沟壑,有的宽阔如河谷,有的狭窄如巷道。
这些沟壑的形状各异,有的呈直线状,有的呈曲线状,有的则呈不规则状。
这些沟壑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黄土的侵蚀作用和流水的作用。
当水流冲刷黄土时,会形成许多小沟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沟壑会逐渐汇集成大沟壑,最终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沟壑纵横的地貌。
除了沟壑纵横的地形外,黄土高原还有许多其他独特的地理特征。
在这里,你会看到许多独特的黄土地貌,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柱等。
这些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黄土的沉积和侵蚀作用。
在黄土高原上,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加之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使得黄土更容易被侵蚀和移动。
当风吹过黄土地时,会形成许多奇特的形状和结构,如柱状、蘑菇状、蜂窝状等,这些地貌也成为了黄土高原独特的风景线。
除了自然景观外,黄土高原还有许多人文景观。
在这里,你会看到许多古老的村落和窑洞建筑。
这些村落和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了黄土高原人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勇气。
此外,黄土高原还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民依靠着丰富的土地资源,种植着各种农作物,如小麦、玉米、土豆等。
这些农作物不仅养育了当地人民,也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
总之,黄土高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 千沟万壑 是 ,水 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 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开矿。 ⑴ 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太行山 , B 秦岭 山脉:A 省会名称:C 兰州 ,D 银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四、直面黄土高原存在的问题
严重的水土流失
合作释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材料一: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 溶于水。 材料二:人们过度开发,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三:
延安的气温和降水量
归纳: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降水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地面坡度大 土质疏松,多孔隙
黄土高原的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_____,西 到_____,北抵_____, 南连____,是世界上黄 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 (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内蒙古
长城 乌鞘岭
太 行 山 脉
秦岭
黄土高原地跨哪些省级行政区?
青海
青、甘、宁、陕、晋、 豫、冀、内蒙古
二、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地形 自 然 条 件
气候 河流 自然资源 认识
三、感受黄土高原的文化 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并欣赏黄 土高原独有的文化,并从中感受它们与自 然环境的关系。
音乐舞蹈
建筑形式 饮食习惯 服饰
语言表达
传统民居——窑洞 (黄土中“挖出”的房屋)
靠崖式 下沉式
建筑在山坡,土原边缘处,常依 山向上呈现数级台阶式分布
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 四壁挖洞,形成一个四合院
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以面食为主,一天到晚三顿饭,天天离不 开面食,其中以面条和馒头为主,陕西的面条厚、宽、长超出人们 的想象,其形状如同腰间所系的裤带 。锅盔也是陕西的面食。
陕西人的性格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 素的影响,陕西人说话比较直爽。
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生 活方式总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 相适应。
;
。
(2)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黄土高原的环境 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一、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
利用地图
(决定着区域的基本特征)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
热量带(温度带)位置
纬度带位置
相对位置:海陆位置
大洲大洋位置
一、黄土高原的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部北纬34°-40°, 东经 102 °-114 °, 从温度带看属于北温带; 从季风区看属于季风区; 从四大地理区域位置看属于北方地区; 从地势阶梯位置看属于第二阶梯。
今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水土流失 速度正在减缓。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发展的同时保护 好环境,有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3、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4、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
水土流 失严重 的原因
自然 因素
地形 黄土特性 植被
极度缺乏,光秃裸露
开垦
人为 人类无节 因素 制的活动
放牧
采矿
使地表疏松、 植被破坏
修路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1
人口增长
2
生态环境恶 化自然灾害 频繁
4
3
A、农作物产量下降 B、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 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 种独特的民间大型 舞蹈艺术形式,朴 素豪放,具有2000 年以上的历史,首 批国家非物质文化 遗产。
陕北唢呐
秦腔
“唱戏吼起来”——秦腔又 称乱弹,又叫“梆子腔”。 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 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 体系
陕 北 服 装
防风沙,防晒,防雨……
饮 食 习 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5、黄土高原独特的民居是
A、四合院Βιβλιοθήκη ()D、竹楼
B、窑洞 C、 骑楼
6、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的有效 措施是 ( )
A、植树种草
C、全部发展耕作业
B、陡坡地建梯田
D、全部发展畜牧业
7、介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山脉是( A、秦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黄土高原很早就成为农业发达的地区,这里是中华民 族的摇篮,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
蓝田人
西安半坡博物馆
秦始皇陵兵马俑
平遥古城
三、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
主要包括:人口、民族、城市与乡村、 经济活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业、 交通、旅游等)
人文环境
(社会生产生活环境)
衣、食、住、行、文化、 娱乐、风俗习惯等
结合P41中的图文资料,说一说: 1、窑洞有何优点? 2、窑洞的建造与当地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地质、地 貌、气候)
信天游
信天游是流 行于黄土高原地区 的一种民歌形式, 曲调悠扬高亢,粗 犷奔放,它是人们 在土地贫瘠、交通 不便的高原上劳动 时抒发感情的一种 方式。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一道道的山来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红旗一杆杆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利用文字、地 图、照片和图 表等资料
……
二、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 右,最厚达300米以上。
延安的气温与降水图
地形: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顶部地势平缓,高原边缘坡度大 地貌(地表形态):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植被稀少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 土壤: 土质疏松,黄土深厚 资源: 煤炭资源丰富
分析: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带走了地表肥 沃的土壤
农作物产量下降
严重水 土流失
使沟谷增多、 扩大、加深 向黄河下游输 送大量泥沙
耕地面积减少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水土流失如何治理?
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和挡土坝 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放牧等合理的生产 活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