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富县上三叠统长8段砂体分布及成因模式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研究

长石岩屑砂 岩和岩屑 长石 砂岩 ; 主要 自生矿物 为高岭石、 绿泥石 、 利石、 伊 方解石 、 英和钠长石等 . 中高 石 其
岭 石的含 量反映 了次生孔 隙的发 育程度 , 泥石和硅质表 现为对储层原 生孔 隙具有很好 的保存作 用: 绿 而伊
利 石对储 层 的影 响是 负面的 ; 期形成 的 自生方 解石对储 层物性 有利 , 晚期形 成 的大量 方解石胶 结孔 早 而
作用研 究 。从砂 岩成 岩作用 与储 层发育 演化关 系角
度, 可将 砂岩 的成岩作 用分 为加强 性成 岩作用 、 破坏
充 填沉 积 , 8期 湖 盆 进一 步 演 化 , 成 稳 定 的河 长 形
流三 角洲体 系 (。 7 3
性成 岩 作用 和保 持 性成 岩 作用 。砂 岩 储层 中 的 次生孑 隙是世 界上很 多油气 储层 的主要储 、 空间 . L 渗 现 已证 实 至少有 1 / 3的砂 岩油气 储集 空 间是在 成岩
前 缘沉 积 , 主要 沉 积微相 为 三角 洲前 缘水 下分 流 河 道 、 流河 口砂 坝 [, 分 8 沉积 总厚 度 为 7  ̄8 砂 岩 ] 0 5m, 特 征 为 暗色 泥 岩 、 质 泥 岩夹 灰 色 细 粉砂 岩 , 砂 目前 该 区 尚处 于前期 开发 阶段 。
纪 8 代就有学 者开始对其 进行成岩 作用研究 [ ] 0年 5。 - 6 然而 对 于该 区上 三 叠统 长 8油 层组 , 尚未有 人 对其 做过 成岩作 用方 面 的详 细研 究 。笔者试 图从 成岩作 用 角度 来 探 讨 该 区储 层 物性 在 形 成 及 演 化 过程 中
的 主控 因素 。 以期为 油 田的增 储上产 提 供合 理 的地 质依 据 。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延长组物源与沉积体系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延长组物源与沉积体系分析

泊 沉积体 系, 并详 细 阐述 了延 长组沉 积 时期 各沉 积 体 系的 演化过 程 , 同时认 为 这 两 大沉 积体 系在
时空上组 成 了有利 的生 、 储、 盖 组合 。 关键 词 : 物 源分析 ; 沉积体 系; 延 长组 ; 富县探 区 ; 鄂 尔多斯 盆地 中图分类 号 : P 5 1 2 . 2 文献标 志 码 : A
第 2期
冯娟 萍等 : 鄂 尔多斯 盆地 富县探 区延 长组物 源与 沉积 体 系分析
表1 富 县 探 区延 长 组 轻 矿 物 百 分 含 量 统 计 表
第3 3 卷 第2 期
2 0 1 3年 o 3月
西

பைடு நூலகம்

技 大 学 学

Vo 1 . 3 3 N o . 2
Ma t . 2 01 3
J 0 U RN A L O F X I ’ AN U NI V E R S I T Y OF S C I E NC E AN D T E C HNO L OG Y
长石的含量则从北东到南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 岩屑的变化规律性较弱。碎屑颗粒分选中等, 以次棱角
状为主, 少量 次 圆状 , 粒 度参 数标 准偏差 变化 在 0 . 4~ 0 . 9之 间 , 多数 集 中在 0 . 5附 近 , 表 明 结构 成 熟度 中
等。因此 , 砂岩成熟度均呈现出从东北到西南逐渐增高的趋势。结合区域地质资料 , 富县探 区的物源 区
集 的关 系进行 了探 讨 。
1 物 源 分 析
1 . 1 轻矿 物组 合分析
岩矿分 析 表 明 , 富县探 区延 长组长 8一长 2油 层组 砂 岩 主要 为 岩 屑长 石砂 岩 , 其 次 为 长石 砂岩 , 其 中 长石 含量 为 4 3 . 4 %~ 5 3 . 4 %, 平均 4 7 . 7 %, 其成 分 以酸性 斜长 石 为主 , 主 要 为钠 一更 长 石 、 含有 少 量 微斜 长石 及 条 纹 长 石 , 大 量 长 石 的出 现 表 明其 母 岩 中应 含 有 相 当 数量 的花 岗岩 或 花 岗片 麻 岩 ; 石英 含 量 为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长8油层组碳酸盐胶结物成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长8油层组碳酸盐胶结物成因分析

摘 要 : 酸 盐胶 结物是 鄂 尔 多斯盆地 东南缘 长 8油层组 最重要 的 自生矿 物 , 碳 主要类 型 为铁 方 解石 , 另有 少量 的 白云石 和铁 白云石 。镜 下观 察 、 包裹体 测 温、 氧 同位 素分析 及铁 氰化钾 染 色实验 分析证 实。 碳 方解
石胶 结作 用从 早成 岩 阶段 持 续到 晚成岩 B期 。早成 岩 阶段 形 成 少量 的无铁 方解石 , 晚成 岩期 , 到 因有 机
鄂尔 多斯 盆地 东 南缘 长 8油层 组 碳 酸 盐胶 结物 成 因分 析
钟 金 银 何 苗 周 韬 , , , 一 黄 浩
(. 南石 油大 学资源与环 境 学院 ; . 1 西 2中国石 油川 庆钻探 工程有 限公 司井下作业公 司:
3西 南 石 油 大 学 “ 气 藏 地 质 及 开 发 工程 ” 家 重 点 实验 室 ) . 油 国
石 为 主 , 见 白云石 颗 粒 。铁 方解 石 胶 结 物 主要 偶
是粉一 细 晶结构 , 多呈 斑状 或连 片状 充填 于孔 隙 中 , 形成 孔 隙式 胶 结或 基 底 式胶 结 , 塞 孔 隙 ( 堵 图版 I— l 图版 I 2 。早 成 岩期形 成 的方解 石含 量很 低 , 、 一) 晚 成 岩期 生 成 的碳 酸盐 矿 物 常含 有 较 多 的铁 , 要 为 主 铁 方 解 石 , 有 少 量 的铁 白云 石 ( 另 图版 I 3 , 接 一 )从 触关 系可 见 铁 白云石 形成 于含铁 方解 石 之后 。晚期
碳 酸盐 胶 结 物 是 碎 屑 岩 储 层 中 常见 的胶 结 物 类 型之一 , 在我 国不 同类 型 的沉 积盆 地 中分布 广泛 。
碳 酸 盐 胶 结 物 的 存 在 对 储 层 储 集 性 能 具 有 重 要 影 响 , 期 以 来 受 到 石 油 地 质 学 领 域 的 高 度 重 视 [2 长 1] -。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表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表

灰黄、浅褐黄色粉质黄土
浅棕黄色砂质粘土、底为砂砾岩
三趾马红土,土黄色泥质粉砂、砂岩
橙黄、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上部为钙质粉砂岩、下部为淡黄色泥质砂
岩、砂岩互层
燕山运动IV
砖红色厚层、块状中~细粒砂岩
上部桔红棕黄、灰绿、色砂岩为主夹泥灰 岩,下部砂质泥岩为主
中至厚层状桔红、土黄色交错层砂岩,夹少 量泥岩
厚度 (m)
260
350 120 80 50 800 1000 1000 90


震 主要地 造
反 壳运动 阶


海系运动
TP2

TP4
西
TP8




TC2
TC 加里东运动
TO14 TO22
岩性描述
油气 显示
上部为棕红、紫红色含 灰质结核泥岩为主,下部
为砂岩夹泥岩
陕北具工业 气流
上部为紫红、黄绿色泥
质灰岩
70 60 90 270 170 120 40 70 100 180 >1000 >1000 8000 8000 ~ 9000
TO







吕梁运动 五台运动
浅灰色硅质灰岩
深灰、浅桔黄色块状白 云质竹页状灰岩
深灰块状白云质灰岩及 竹页状灰岩
浅黄、灰色块状泥质灰 岩夹白云质灰岩
深灰色颗粒灰岩、鲕状 灰(云)岩夹泥灰岩薄层 暗紫色泥(页)岩夹深灰 色鲕状灰岩及云岩、薄 暗紫色泥(页)岩夹深灰 色鲕状灰岩及石英砂岩 浅灰紫色层状、鲕状灰
质岩夹砂岩,下部为黄绿
深灰、黑色泥质岩、灰 盆地北部及

鄂尔多斯盐定地区长81段沉积体系分析与圈闭评价

鄂尔多斯盐定地区长81段沉积体系分析与圈闭评价
物 源体 系延 伸 方 向 明确 ’ 。根 据 长 7最 大 洪 泛期 沉积图( 图 1 ) , 盐 定 地 区处 于北 部 和 北 西 物 源 区。 按沉 积旋 回, 延 长 组从 上 到下 划 分 为 1 0个 油 层 组 , 长 1~长 1 0在 盆 地 不 同 区 域 均 有 油 藏 分 布 ’ 加 。长 8油 层组 自上 而 下划 分 为 长 8 和 长 8
克拉通沉积 盆地 的特点。区域构造 总体上东翼 宽
缓、 西 翼 陡窄 。盆地 边 缘断裂 褶 皱较 发育 , 内部 以鼻 状 构造 为 主 , 地层平缓 , 倾 角不足 1 。 。根 据 盆 地 现 今 构造 形态 、 基 底性 质及 构造 特征 , 鄂 尔多 斯盆 地可
划分出伊盟隆起 、 渭北隆起 、 晋西挠褶带 、 伊陕斜坡 、 天 环 坳 陷及 西 缘 冲 断 构 造 带 6个 一 级 构 造 单 元¨ J 。盐定地 区位于伊陕斜坡带与天环坳 陷及 天 环坳陷与伊陕斜坡过渡区 , 勘探面积约 3 8 0 0 k m 。 鄂尔多斯 盆地沉积体 系相互叠置 , 难 以划分砂 带所属沉积体系。而长 7为最大洪泛 时期 , 各
主要 发 育 自形 锆 石 一 无色石榴石. 白钛矿组合 , 北 西 部 物源 体 系发育 无色 石榴 石- 自形 锆石 一 淡红 石榴 石. 白钛矿 组合 [ 图2 ( a ) ] ; 长8 重矿 物 样 品主 要分 布 于 北西 部 , 主要 发 育 无 色 石 榴 石- 绿 帘石 - 自形 锆 石一 榍石 一 白钛 矿组 合和 无色 石榴 石一 自形锆 石一 白钛 矿组 合I 图2 ( b )l 。 综 合 两 小层 重 矿 物 特征 , 盐定 地 区 主要 处 于北
第1 4卷
第 9期
2 0 1 4年 3月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高效储层形成机理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高效储层形成机理

富县地 区位 于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陕 北 斜 坡 东 南 部 ( 1 ,勘 探 程 度 较 低 ,经 过 近 4 图 ) 0
年 勘探 研 究 认 为 ,研 究 区在 延 长 组 沉 积 时 处 于 湖盆 中 心 位 置 ,烃 源 岩 丰 富 ,具 有 得 天 独厚 的油 源 条件 ,同 时 又 继 承 了 盆 地 内 油气分布 的 “ 气 上 油”分 布规 律特 性 , 下 使 富县 地 区 在 中生 界 找 油 具 有 良好 的 勘 探 前 景 。但 现 今 该 区延 长 组 仍 面 临 “ 井 见 井
平 均 2 . ,岩 屑主 要 为 黑 云 母 岩 屑 和浅 变 质 岩 岩 屑 ,偶 见 火 山岩 岩 屑 。砂 岩 粒 度 较 细 ,直 径 小 于 26 0 2 rm,多为细 砂岩一 砂 岩 ;分 选性 差 ;磨 圆度较 差 ,以棱 ~ .5 a 粉 次棱 角 状 为 主 ;孔 隙式 胶 结 ,结 构 成 熟 度 低 。填 隙物成 分 主要 为 泥质 杂 基 ,胶 结 物 以 环 边 绿 泥 石 最 为 普 遍 ,其 次 为 方 解 石 、伊 利 石 和 自生
油 , 口 口不 流 ” “ 低 一 无 ” ( 压 , 低 、 三 低 产 ,低 渗 ,无 气 )的尴 尬 境 地 ,分 析 其 原 因 主要 在 于 该区 延 长 组 沉 积 相 变 频 繁 ,垂 向
演化 具 多旋 回 性 ,储 层 空 间 展 布 复 杂 且 非
均 质 性 强 ,储 层 主 要 为 低 孔 渗 、 小 孔 喉 砂
镜 、 能谱 分 析 、 背散 射 等 测试 技 术 和 方 法 , 结 合 研 究 区 测 井 曲 线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 认 为 富 县 地 区长 8砂 岩 高 效 储 层 主 要控 制 因 素包 括 :储 集 物 性 随 粒 度 增 大 而 变 好 , 细 砂 岩 好 于 粉 砂 岩 ;砂 岩 中泥 岩 岩 屑 、 黑 云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盆地基本概况,油气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储层类型、烃源岩特征、油气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由于其具有与我国东、西部明显不同的地质构造背景,因而有着独特的油气聚集规律和分布特征。

主要表现在:①古生界以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烃源岩分布面积较广,且较稳定;②古生界以生气为主,而中生界以生油为主,油、气生成高峰时期趋于一致;③盆地主体部分地层平缓(地层倾角<1°),构造简单,并少见断裂,储集岩物性较差,因此油气以短距离运移为主,而油藏以自生自储岩性----地层圈闭为主。

根据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研究方法,结合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特征,该盆地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定源(烃源岩评价)-定时(生烃高峰或关键时刻)-定灶(生烃中心或生油洼陷)-定向(油气运移方向)-定位(油气运聚单元),下面根据这一原则,对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予以初步分析。

烃源岩基本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存在J2, T3, C—P,O2四套烃源岩,其中几湖相泥岩和C一P系煤系泥岩是两套主要的烃源岩。

1.下古生界气源岩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残余有机质丰度一般在0.12 %—0.33 %之间,平均为0.21% —0.22 %。

泥岩、泥灰岩烃源岩主要产于中奥陶统平凉组和上奥陶统克里摩里组、桌子山组及乌拉力克组,分布于中央古隆起西缘或南缘。

泥岩有机碳含量一般为0.4%—0.5 % ;泥灰岩残余有机碳含量大多在0.2%—0.5 %,最高达1.11 %。

干酪根镜检、干酪根碳同位素及轻烃组成等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原始有机质类型为海相腐泥型生烃母质,即以I—II ]型干酪根为主。

有机质成熟度大多已进人高成熟阶段,故以生气为主。

2.上古生界烃源岩石炭一二叠系气源岩主要是一套海陆过渡相及陆相含煤岩系,主要发育在下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总体上分布较广。

煤主要分布于太原组和山西组。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2003年8月第33卷第4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N o rthw est U 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Editi on ) A ug .2003V o l .33N o.4 收稿日期:2002202227 作者简介:魏 斌(19662),男,甘肃会宁人,西北大学博士生,高级工程师,从事石油地质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魏 斌1,魏红红2,陈全红1,赵 虹3(1.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710069;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3.长安大学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摘要:根据重矿物组合、古流向和碎屑颗粒粒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区的母岩性质、物源方向及演变特征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延长组沉积物主要来自两种类型的母岩,即深变质的结晶片岩和片麻岩、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在延长组沉积早中期,主要物源来自北部和西南两个方向,而延长组沉积晚期,西南方向物源占优势,北部物源的影响明显减弱,而且物源南北分布特征明显。

关 键 词:延长组;重矿物组合;古流向;粒度;物源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图分类号:P 5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74 (2003)0420447204 鄂尔多斯盆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地层发育齐全的特点。

其中,上三叠统延长组研究的历史悠久,属低渗透油层,且产量极低。

多年来,大规模的勘探工作证实,低渗透油气通过改造是完全可以获得工业油流的,延长组已成为本区主要勘探目的层之一。

因此,研究这套地层油气的分布规律及有利相带非常重要,物源区的研究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了解沉积体系的发育规模、相带的变化规律及储层的展布范围等等[1]。

笔者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大量的室内分析测试资料,根据延长组砂岩中矿物组合特征、古水流和碎屑颗粒粒度等多项指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区的性质、物源方向做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盆地沉积演化阶段:第一阶段:上三叠系延安组。

潮湿型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阶段晚三叠世的印之运动,盆地开始发育,基地稳定下沉,接受了800-1400m的内陆湖泊三角洲沉积,形成了盆地中主要的生油岩和储集层。

第二阶段:下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

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阶段延安统沉积后,三叠纪末期的晚印之运动使盆地整体抬升,延长组顶遭受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形成了高差达300m的高地和沟谷交织的波状丘陵地形。

细划出了一幅沟谷纵横,丘陵起伏,阶地层叠的古地貌景观。

三叠系延长组与上覆侏罗系富县组地层之间存在一个不稳定的平行不整合面。

因盆地的西南部抬升幅度较其他地区大,使陇东地区延长统遭受了强烈的风化剥蚀。

所以陇东的测井剖面上普遍缺失长1、长2地层,个别井长3甚至长4+5顶都不复存在。

到侏罗纪延长统顶侵蚀完成,盆地再度整体下沉,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早侏罗世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

在延长统顶部的风化剥蚀面上,侏罗纪早期富县、延10期厚0—250米的河流相粗碎屑砂、砾岩,以填平补齐的方式沉积,地层超覆于古残丘周围。

延10期末,侵蚀面基本填平,盆地逐渐准平原化,气候转向温暖潮湿,从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出现了广阔的湖沼环境,沉积了延9~延4+5厚度250~300m的煤系地层。

经差异压实作用形成了与延长顶古残丘,古潜山基本一致具继承性的披盖差异压实构造,成为中生界的主要储集层及次要生油层。

第三阶段:中侏罗系直罗组、安定组,干旱型河流浅湖地层沉积阶段延安期末的燕山运动第一幕,盆地又一度上升造成侵蚀,使盆地中部的大部分地区缺失了延1~延3地层,延安组(延4+5)与上覆的直罗层之间存在一平行不整合面。

中侏罗世盆地第三次下沉,沉积了干旱(氧化)气候条件下的直罗组大套红色河流相砂岩,进而又沉积了上部安定组浅湖相杂色泥灰岩,之后盆地又再度上升。

第四阶段:下白垩系志丹统,干旱型湖泊沉积阶段第三阶段安定组杂色泥灰岩沉积之后,燕山运动第二幕开始,盆地再度上升,并在周边发生了强烈的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联合作用,褶皱断裂造山运动开始,形成了盆地格局(侏罗纪晚期)。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模式的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模式的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稳定的克拉通叠合盆地, 源岩 , 顶部为 地震 T 其 强 反射界面 , 其他两 套分 布局 经历 了早 古生代 、 晚古生 代及 中生代 三大发 展阶段 。 印 支运 动 早期 , 盆地再次 抬升 , 水逐渐退 出 , 海 盆地大 部 限 ,也不稳 定 ;长 4+5层主要为一 套 沼泽 相泥 岩 ,沉 积范 围也较大 , 区域 性 的盖层 。 延长组 沉积特 征及 分地 区沉 积 了厚度 不 足百 米 的海 陆 交互 相 含煤 建造 , 为 对 其成 藏条 件的研 究 已有 多项 成果 或著 作 ,这 些成 果在 从二 叠系 石盒子 组沉 积时 期到 中三 叠世 ,盆 地进 入 了 石油 勘探生 产 中起 到 了重要作 用[2 1】 由于 受客观 条 大陆干 旱环境 ,沉 积 了以 红色为 主 的陆相碎 屑岩 。 .。但
了 1 个 层 ,即长 1 层至长 1 0 0 层。在 长 9 层的顶部 发 育 层序地 层格 架 、研究生 储 盖组合 的空 间配 置关 系提供

套 油页岩 ,即李家 畔页岩 ,厚度 在 1m 左右 ,其生 了良好 的资料 保证 。 0
油能 力仅次 于张 家滩页 岩; 7 长 层的张 家滩页 岩一般 分 为3 , 套 众说 的张家 滩页岩是 指最 底部 的一套 , 沉积 最 广 也最 为稳定 ,厚度 为 2 ~3m ,为延 长组 的主 力烃 0 0
维普资讯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模式的探讨
夏义平 焦贵浩 z 徐礼贵 吕友生 郑 良合 1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 司 ,河北 省涿州 市 0 2 5 ;2 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 1 7 7l 中 河北省廊坊市 0 5 0 ) 60 0
具 有多套含 油气 层系 , 中上 三叠统 ( 长组 ) 其 延 是主要 为指 导 , 研究 盆地 的沉积 层序和 体 系域 , 指导 油气勘 是 的含油 气层 系和石 油勘 探的 主要 目的 层之一 ,也是 层 探 最有效 的方 法和 手段 之一 ,在一 些地 区的油 气勘 探 序 地 层学 研 究及关 注 的热点 层 系。上三 叠统盆 地面 积 中发挥 了积极作 用 ,取 得 了良好的勘 探成果 。20 06年 在1 0×14m 0k 以上 , 积岩 厚度超过 12m, 气资 东 方地球 物理 公 司在鄂 尔 多斯盆 地南部 重新 拼接处 理 沉 40 油 源丰富 ,目前 已发现 多个油 气 田或 含油 气圈 闭。 的 8 约 2 0k 条 0 0 m的 区域地震 大剖面 , 资料 品质整体 上 为开 展上 三叠统 层序地 层研究 、 重建 前人从 钻 、 井资料 出发 , 测 将延 长组 自下而上 划分 有 了很 大的提 高 ,

鄂尔多斯盆地盐定地区长8时期物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盐定地区长8时期物源分析

地 ,油 气资 源 丰富 ,上三 叠统延 长 组是 内陆湖 盆发
育 的鼎 盛时期 ,盆地整 体 表现 为西 陡东缓 、由北西 向南东 倾伏 的箕 状 ( 自新 , 0 3 。长 8沉积期 是 何 20) 鄂 尔多 斯盆地 晚三叠世 长 7期最 大湖 泛事 件之前 的
学等 多种角度 出发 , 对盐定地 区长 8时期沉 积的物源 状况 进行 分 析 ,阐明古 物源 与沉 积体 系空 间展布 关 系 ,为该地 区下一 步油气勘探开发 提供理论依据 。
随着现代分 析测试手段 的提高 , 物源分析 已从 定 性走 向定 量化 ( le e 1 ,0 4 Vez l e 1 , Wet , t . 2 0 ; zoi t . j a , a 20 ) 0 4 ,其研 究方法 日Leabharlann 增 多 ,并 不断地相互补充 和
收稿 日期 : 00 1-7 2 1 —02 ;修 回 日期 : 001 —3 - 2 1- 21 .
大 型三 角洲 主要建 设 时期 ,对油 气勘 探来 说长 7油
层组 ( 烃源岩 )与长 8油层 组 ( 储层 )具 有较佳 的 成藏 组合 关 系 ( 华等 ,2 0 ) 杨 05 。 盐 池一定 边地 区正 好处 于整 个盆 地西 部 的中间
地带 ,由于受 到 了周 围不 同方 向物源 的影 响而使 得 沉积 变得 复杂 ,对 油 田的勘 探开 发带来 了难 度 。 因 此 ,对该 地 区进行 物源 分析 ,查 明古 物源 与沉积 体 系 的空 间配置 关 系 ,弄 清长 8时期 的沉 积相 展布 格
第4卷 4
第 2 期
西 北 地 质
NORTHW E TERN GEOL S 0GY
Vo . 4 No 2 14 .

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组盒8段储集砂体发育控制因素及沉积模式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组盒8段储集砂体发育控制因素及沉积模式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组盒8段储集砂体发育控制因素及沉积模式研究田景春;吴琦;王峰;林小兵;张锦泉;曹桐生【摘要】以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储集砂体为研究对象,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研究了盆地内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演化过程中储集砂体发育特征,主要表现为: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含砾粗砂岩、中粒砂岩、细粒砂岩等;成因复杂:包括冲积扇砂体、河流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等;分布广泛:具有广覆式大面积分布特征.在上述基础上,系统深入分析了控制盒8大面积砂体分布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强物源、多物源供给是基础,多水系发育是前提,平缓古地貌是背景,高流速河流是动力.其中,强物源、多物源不仅为盆地内提供了丰富碎屑物质,而且控制着盆地内不同区域储集砂体的岩性特征;多水系发育为形成大面积砂体分布提供了条件,发源于物源区向盆地内搬运陆源碎屑物质的六条水浅流急的辫状河道在盆地中部汇合交叉控制着单层砂体厚度及其连片性.平缓古地貌控制着多河道发育和长距离搬运过程中河道摆动、迁移频繁,并相互叠置交叉.高流速河流控制着平缓古地形上发育的多河道不断交叉、复合.并定量计算了盒8段储集砂体沉积时的地形古坡度,平均坡降为1.10m·km-1,平均坡度为0.063°;古河流水体平均流速为8.31m·s-1.进而,结合盆地内钻井实际建立了下石盒子组盒8段独具特色的“强物源供给的缓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This paper taking reservoir sandbodies of He8 section of Xiashihezi Formation of Permian in Ordos basi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many previous studies, the " large area wid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reservoir sandbodies of He8 section comprehensive studied and the key factors of control large area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 sandbodies of He8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ndetail which included: strong source supply is based, multi-water development is the prerequisite, gentle landscape is the background, high velocity stream is the driving force. And the ancient terrain slope and water flow rate are quantitative calculated, the average gradient is 1. 10m · Km-1, average slope is 0. 063°; the average water flow rate is 8. 31m · S-1. Then, the "braided river delta of strong source supply and shallow-water slope" unique depositional model of He8 section is created.【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1(027)008【总页数】10页(P2403-2412)【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组;盒8段;砂体特征;控制因素;沉积模式【作者】田景春;吴琦;王峰;林小兵;张锦泉;曹桐生【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45005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2.2图1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主要砂体对应的气田示意图(据长庆油田公司,2006*长庆油田公司.2006.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Fig.1 Major sandbody and it’s corresponding gasfields of Late Paleozoic in Ordos basin1 引言图2 石炭井剖面下石盒子组底部骆驼脖子砂岩特征Fig.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els neck sandstone at the bottom of Xiashihezi Formation in Shitanjing profile图3 成家庄剖面下石盒子组底部骆驼脖子砂岩特征Fig.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els neck sandstone at the bottom of Xiashihezi Formation in Chengjiazhuang profile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第二大沉积盆地及重要的能源基地。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浊沸石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浊沸石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第42卷 第2期2009年(总169期)西 北 地 质NOR THW EST ERN GEOLO GYV o l.42 N o.22009(Sum169) 文章编号:100926248(2009)022*******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浊沸石分布及其成因分析白清华,柳益群,樊婷婷(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砂岩中广泛分布着浊沸石胶结物,其形成的次生溶蚀孔隙已成为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

通过薄片观察、包裹体测温、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黏土矿物X衍射和电子探针等微观分析和宏观统计研究,初步认为延长组浊沸石主要分布于物源来自盆地东北部老山的三角洲中,其成因与盆地北部阴山造山带火山活动形成的凝灰岩和火山碎屑的成岩变化有关,它们呈孔隙式充填或交代碎屑长石,形成具有多期性。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浊沸石中图分类号:P534151,P5781974 文献标识码:A 鄂尔多斯盆地从晚三叠世开始进入内陆凹陷盆地沉积,上三叠统延长组为第一个沉积旋回。

在区域地质调查和钻井控制下,可把延长组自下而上划分为长10—长1的10个油层组。

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时期,由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的抬升使得盆地四周都为物源区(梁积伟等,2008),盆地内形成面积大、水域广、深度浅的大型内陆湖泊。

其中,环湖三角洲沉积体系对油气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且可将其划分出9个大三角洲(杨俊杰,2002) (图1)。

其中,盆地中部的三角洲是石油的主要聚集区。

在这些三角洲前缘的砂体中,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使原生孔隙保存较多,为浊沸石的析出提供了流体流通通道和空间。

在后期的成岩作用过程中,浊沸石和长石部分溶解形成次生孔隙,这些次生孔隙和绿泥石薄膜保存下来的原生粒间孔共同构成了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

因此,对浊沸石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的研究对于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浊沸石的分布特征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安塞三角洲、吴旗靖边三角洲以及延长延安三角洲的盘古梁、蟠龙、清涧、姚店、子长、郑庄、延长、延安、延川、甘谷驿、安塞、川口、宜川、富县、王窑、坪北、郭旗西区、志丹(郝世彦等,2005)、吴旗、靖边、陇东、大路沟等地区的薄片观察和资料统计发现(图1),浊沸石在长2、长3、长4+5、长6、长7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长6底至长7顶,薄片中含量一般在6%~12%,最大达到20%以上。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梁卫卫;党海龙;杜林徽;王莉【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目前已经成为石油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富县地区油藏类型主要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基于研究区长8油层组露头、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压汞等资料,同时结合测井资料等,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的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8油层组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储集孔隙结构类型主要为粒间孔,长石溶孔次之,孔喉结构特征以微孔喉类型为主,储集层物性较差,属于特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储层物性特征主要受沉积及成岩作用双重因素控制.【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15(029)006【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控制因素【作者】梁卫卫;党海龙;杜林徽;王莉【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陕西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富县采油厂;陕西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富县采油厂【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3富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二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南部,该构造内部结构简单,为一西倾单斜,倾角一般小于1°,局部地区发育鼻状隆起构造[1-3],区内发育多个鼻状隆起,无断层发育,主要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

根据前人多年研究成果,研究区长8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的油气储集砂体[4-5];同时,典型的岩性油藏特征也决定研究区内部构造相对较为单一,沉积体系较为规整,长8油层组下部发育K0标志层(李家畔油页岩),上部发育K1标志层(张家滩油页岩)[6-7],长81底部发育的前三角洲泥岩是长81与长82的亚组划分标志层,同时也是长82油藏的地区性盖层,研究区主力开发层为长821小层。

2.1 储层岩石学特征根据研究区10口探井岩心观察、铸体薄片等资料进行统计,得出延长组长8油层组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见图1。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盆地基本概况,油气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储层类型、烃源岩特征、油气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由于其具有与我国东、西部明显不同的地质构造背景,因而有着独特的油气聚集规律和分布特征。

主要表现在:①古生界以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烃源岩分布面积较广,且较稳定;②古生界以生气为主,而中生界以生油为主,油、气生成高峰时期趋于一致;③盆地主体部分地层平缓(地层倾角< 1°,构造简单,并少见断裂,储集岩物性较差,因此油气以短距离运移为主,而油藏以自生自储岩性----地层圈闭为主。

根据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研究方法,结合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特征,该盆地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定源(烃源岩评价→定时(生烃高峰或关键时刻→定灶(生烃中心或生油洼陷→定向(油气运移方向→定位(油气运聚单元,下面根据这一原则,对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予以初步分析。

烃源岩基本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存在J2,T3,C-P,O2四套烃源岩,其中几湖相泥岩和C一P系煤系泥岩是两套主要的烃源岩。

1.下古生界气源岩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残余有机质丰度一般在0.12 %-0.33 %之间,平均为0.21% -0.22 % 。

泥岩、泥灰岩烃源岩主要产于中奥陶统平凉组和上奥陶统克里摩里组、桌子山组及乌拉力克组,分布于中央古隆起西缘或南缘。

泥岩有机碳含量一般为0.4%-0.5 % ;泥灰岩残余有机碳含量大多在0.2%-0.5 % ,最高达1.11 %。

干酪根镜检、干酪根碳同位素及轻烃组成等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原始有机质类型为海相腐泥型生烃母质,即以Ⅰ-Ⅱ1型干酪根为主。

有机质成熟度大多已进人高成熟阶段,故以生气为主。

2.上古生界烃源岩石炭一二叠系气源岩主要是一套海陆过渡相及陆相含煤岩系,主要发育在下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总体上分布较广。

煤主要分布于太原组和山西组。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划分及岩性简述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划分及岩性简述

T1l 260~280 海西期(无明
灰色、灰白色块状砂岩夹同色泥岩及砂砾岩。
显的构造运
P3s 250~280
动)
下部紫红色砂岩与泥岩互层,上部为棕红色含钙质结核。
P2sh 140~160
红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互层,夹薄层砂岩及粉砂岩,上部夹 有1~3层硅质层。

盒5
中统
盒 子
下 石
盒6
组盒 子
盒7
二叠系
灰色、灰白色含砾中粗粒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夹薄粉砂岩
、黑色泥岩及煤层(底部为北岔沟砂岩),主要含气层系
古生界
太原组
太1
太2
石炭系 上统 本溪组
本1
本2
马六
马五11
马 马五12
五 1
马五13
马五14
马 马五21
奥陶系 下统
马家沟
五 2
马五22
P1t1
P1t2 C2b1 C2b2 O1m6 O1m511 O1m512 O1m513


系统
新生界 第四系 第三系
白垩系 下统
中统
侏罗系
中生界
下统
上统 三叠系 中统
下统 上统
层 组
洛河组 宜君组 安定组 直罗组 延安组 富县组
延长组
纸坊组 和尚沟组 家沟组 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划分
符号 Q
R K1l K1y J2a
厚度 (m)
主要运动
主要岩性
10~200 喜马拉雅运动 0~10 晚期燕山运动
J1f
厚层块状砂砾岩夹杂色泥岩。
T3y
1000~ 1100
印支运动
上部为泥岩夹粉细砂岩、碳质页岩及煤层,中部以厚层块 状砂岩为主夹砂质泥岩、炭质页岩,下部为长石砂岩夹紫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资源,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特点,镇
泾油田的储层结构以及其判别标准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主要在安德尔陆上古陆块被断裂复原,分布较集中,主要有20-40m厚,岩性以碳酸盐岩、砂岩浪石灰岩混合层互层及夹层为特点。

其次,长8段储层碳酸盐岩具备良好的物性及化学性特征,容许度较高,能有效地存放石油资源。

此外,砂岩浪石灰岩混合层互层及夹层也能存放大量油藏资源,表层受到水淹、岩桥和大容量交替喷出,碳酸盐岩储层多多受到钙维生素及交替侧向喷出等影响而进行了改造。

那么如何判别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呢?首先,应当保持良好的地质探勘工作,
及时有效地提取油气资源,并确定其储层结晶、构造层段性等;其次,应确定油藏的机理,结合地质特征,判断其有利性及类型;最后,根据综合密度计及致密度计等实测数据,结合储层物性分析,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开采及评价。

总之,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需要依据丰富的地质资料与实测数据,
并结合性能分析、机理研判等完成,以此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开采进行高效的把握,为科学的开发镇泾油田奠定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一、概述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中国内陆地区的第二大沉积盆地,横跨五省,拥有广阔的地理范围和丰富的矿产及能源资源。

该盆地的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层平坦,内部可划分为六个次级构造单元,整体呈现出东缓西窄的格局。

中生代中晚三叠世印支运动导致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并闭合,鄂尔多斯盆地地区因此发生强烈下陷,沉积了一套巨厚的陆相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含油层系,包含10个油层组,近年来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对于盆地沉积环境演化的基础研究却仍显不足。

本文旨在通过物源分析、岩石学特征、测井相特征等多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的三角洲沉积特征,并重建其沉积演化历史。

我们将探讨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中心迁移演化规律,揭示其沉积体系发育特征、沉积中心及沉降中心的位置。

还将探讨延长组主要油层组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确定晚三叠世不同沉积期的湖岸线和深湖线位置。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可以划分为多个阶段,其中包括上三叠系潮湿型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阶段、下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阶段以及中侏罗系直罗组、安定组干旱型河流浅湖地层沉积阶段。

本文将对每个阶段的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以期全面理解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的沉积及演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未来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鄂尔多斯盆地的地理与地质背景介绍鄂尔多斯盆地,又称陕甘宁盆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心脏地带,主要涉及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五省区。

这一巨大的沉积盆地总面积超过3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具有深厚且丰富的地质历史。

地理上,鄂尔多斯盆地北至阴山、大青山,南至陇山、黄龙山、桥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盆地内拥有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坳陷湖盆三角洲沉积砂体结构类型及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

坳陷湖盆三角洲沉积砂体结构类型及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

124目前,已有少数学者对砂体结构进行了探讨和研究[1-2],因受研究对象类型差异及资料精细程度等制约,对其概念理解、类型划分、研究方法等不尽相同,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划分方案及研究流程。

对砂体结构概念、类型划分方法等尚不统一,形成控制因素尚不明确。

1 砂体结构概念及类型划分1.1 砂体结构概念砂体结构是指相邻单砂体之间的垂向叠置及侧向接触关系,是砂体构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砂体指小层内部单一期次(一般为超短期旋回)形成的砂体,可由具有成因联系、紧密接触的多个微相组成,周缘具有较连续泥质隔挡或砂体间部分接触界面。

相邻单砂体之间由明显可识别的泥岩隔层分开。

由于露头、测井、地震等资料本身分辨率差异,识别精度不同。

实际工作中砂体结构概念与砂体构型概念不同,砂体结构为砂体构型研究的一个层次,在研究对象、规模等方面差异明显。

1.2 砂体结构类型划分根据野外露头及测井曲线为主要识别划分手段,结合勘探开发生产需求,首先根据砂地比含量分为两大类,砂地比≧50%和小于50%;在砂地比≧50%基础上,根据砂体连续性划分为两种类型:连续叠加型和间隔叠加型。

在砂地比﹤50%地区,砂体总体不发育,根据砂体发育期次划分为两种类型:侧向单层型和多期互层型。

每种类型根据单砂体摆动特征及侧向接触关系分为2~3种亚类,见图1。

连续叠加型砂体结构,指砂体垂向上多期叠加,砂体厚度大,砂体间冲刷面发育;泥岩层很少或不连续。

测井曲线为箱型或齿化箱型。

根据垂向上砂体稳定程度细分为三小类。

稳定型为厚层砂体垂向上连续叠加,横向分布稳定连续,反应了长期处于快速沉积区,物源供屑充分,方向稳定。

摆动型为砂体侧向来回迁移摆动,厚层位置变化快,反映了沉积河道或朵体迁移摆动。

单向迁移型,反映了砂体主要向一个方向迁移摆动为主,侧积特征明显,见图1。

间隔叠加型砂体结构,指厚层砂体间夹一层或几层薄层泥岩,泥岩具有一定的厚度和连续分布。

测井曲线变形为多期不连续的箱型或钟型等特征;反映了相临砂体沉积间隔时间较长。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上三叠统长8段砂体分布及成因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上三叠统长8段砂体分布及成因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上三叠统长8段砂体分布及成因模式密文天;陈安清;张成弓;杨春雷【摘要】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方法, 在充分收集、整理测井、地震及钻井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陕西富县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将长8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MSC1和MSC2)和若干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编制了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MSC1期为湖盆扩张期,以发育退积型浅水三角洲和湖底扇为特征,MSC2期为湖盆稳定充填期,以加积型三角洲为特征,湖底扇萎缩;长8段主要发育A2型、C1型、C2型和C3型四种短期基准面旋回模式,砂体成因种类和基准面架构具备从目标区的NE至SW由内三角洲前缘A2型→外三角洲前缘C1型→外三角洲前缘C3型→半深湖C2型或湖底扇A2型的分布规律;最有利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为A2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A2型湖底扇砂体;且顺物源方向的空间连通性好,有利于发育岩性圈闭,是研究区的重要勘探目标.%Based on the core,logging and seismic data, the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member Chang-8 of Yanchang Formation, Fuxian area in Ordos basin, was studied.Member Chang-8 is divided into one long-term,two medium-term cyclic sequences (MSC1,MSC2) and several thort-term cyclic sequences, and two maps about medium-term cyclic Sequence-based lithofacies & paleogeography was constructed.Then conclusion that MSC1 is the expansion period of Ordos lake basin, when retrogradation shallow water delta and sublacustrine fan developed, MSC1 is the stability period, aggradational shallow water delta developed and sublacustrine fan withered.There are four types of thort-term cyclic sequences,i.e.typeA1,typeC1,typeC2 and typeC3, which form the northeastto southwest, the distribution model of the base-level cycle type and sandbody′s genetic type is typeA2(inside delta front)→typeC1(outside delta front)→typeC3(outside delta front)→typeC2(deep lake) ortypeA2(sublacustrine fan).The best favorable sandy reservoir is typeA2 formed by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and sublacustrine fan, which is of good interconnectedness along provenance direction,and is the significant exploration target.【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6(000)029【总页数】7页(P13-19)【关键词】层序-岩相古地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作者】密文天;陈安清;张成弓;杨春雷【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呼和浩特01005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 呼和浩特0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5鄂尔多斯盆地具有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等多种能源矿产同生共储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第29期2016年10月1671—1815(2016)29-0013-07科学技术与工程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Vol. 16 No. 29 Oct. 2016©2016 Sci. Tech. Engrg.鄂尔多斯盆地富县上三叠统长8段砂体分布及成因模式密文天1>2’3陈安清2张成弓2杨春雷3(兰州大学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成都610059;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3,呼和浩特010051)摘要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在充分收集、整理测井、地震及钻井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陕西富县上三叠统延 长组长8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将长8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MSC1和MSC2)和若干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编制 了 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岩相古地理图。

结果表明:MSC1期为湖盆扩张期,以发育退积型浅水三角洲和湖底扇为特征,MSC2 期为湖盆稳定充填期,以加积型三角洲为特征,湖底扇萎缩;长8段主要发育A2型、C1型、C2型和C3型四种短期基准面旋回 模式,砂体成因种类和基准面架构具备从目标区的N E至SW由内三角洲前缘A2型^外三角洲前缘C1型^外三角洲前缘C3 型^半深湖C2型或湖底扇A2型的分布规律;最有利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为A2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A2型湖底扇砂体;且 顺物源方向的空间连通性好,有利于发育岩性圈闭,是研究区的重要勘探目标。

关键词层序-岩相古地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中图法分类号P535; 文献标志码A鄂尔多斯盆地具有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等多 种能源矿产同生共储的特点。

油气聚集面积大、分 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油气分布特征可概况为南 油北气、上(中生界)油下(古生界)气。

目前,已经 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找到了许多大规模 的岩性油藏,例如西峰、安塞等大型块区。

本次研究 目标块区位于富县,区域上属于陕西北部斜坡油气 聚集带的一部分(东部偏南),靠近渭北隆起带。

虽 然已有的钻井在延长组发现了油气显示,但一直未 能取得大的突破。

该地区的勘探程度较低,仍处于 区带评价和圈闭预探阶段。

油气藏解剖表明,鄂尔 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的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尖 灭、物性遮挡和构造岩性圈闭,三角洲砂体和浊积岩 砂体是最有利的油气富集相带[&7]。

因此,深入认 识砂体成因类型和时空展布规律是延长组岩性油藏 勘探开发的关键。

运用经典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8_12]和旋回地层学[13_15]以建立等时地 层格架为出发点,为识别等时沉积体提供了理论基 础和主要技术手段。

本文以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2016年5月11日收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08ZX05002-001)、兰州大学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WCRMGS-2014-06)、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 JZY14067)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密文天(1982—),男,博士后。

研究方向:古生物学 与地层学。

E-mail: miwentianl982@。

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富县地区长8段的高分辨率层 序地层分析,编制了层序格架内的岩相古地理图,详 细刻画了有利储集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为富县地 区长8段的岩性圈闭和区带预测提供依据。

1地质背景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块西部,是一个构造 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盆地地貌东高西低,十分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

中生代侏罗纪末之 前,华北隆台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至白垩纪,由于东 部山西吕梁地区隆起,使鄂尔多斯地台与华北隆台 逐渐分离,形成独立的沉积盆地。

盆地结晶基底为 太古界及早元古界变质岩。

基底顶面形态东高西 低,北高南低,东北翼宽缓、西南翼陡倾,呈不对称 状[16]。

基底之上最早的沉积盖层为中元古界长城 系及蓟县系;早古生代以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岩沉 积为主;晚古生代发育海陆交互相-内陆河湖相沉 积;至晚三叠世,形成了大型鄂尔多斯内陆淡水湖 泊,气候潮湿。

延长组沉积期,盆地西部为隆坳相间 的雁列构造格局,沉积厚达3 000 m;北部为南倾斜 坡,沉积厚度800 ~1 000 m;南部主要为厚达1 000 ~ 1 400 m的湖相沉积,是鄂尔多斯盆地最主要的产油 区。

2基准面旋回结构类型Cross认为,基准面旋回变化时沉积物供给通量图1长8段A 型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Fig. 1Type A of thort-term base-level cycle construction of member Chang-814 科学技术与工程 16卷和容纳空间比值的关系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所关 注的问题,表现为沉积物的体积分配、充填和地层响 应间的关系,并揭示所随之产生的沉积相序、沉积物 的保存程度、岩石组合类型及有利储集砂体的发育 条件和形成特征。

在沉积物充填过程中,不同的可 容纳空间增长速率与沉积物供给速率比值(4/幻条 件,发育出3类7亚类基本的基准面旋回类 型对钻井岩心和测井曲线的分析显示,富县 地区长8段主要发育A 2、C 1、C 2、C 3四种短期基准 面旋回。

(1)高可容空间的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旋 回(A 2型),该类基准面旋回是在< 1的条件下 形成的,即沉积物供给增长率大于可容空间增长率 的在富县地区的过补偿或超补偿环境0为长8段最发育的基准面旋回类型,沉积记录仅保存基准面上 升半旋回,测井曲线呈钟形,代表基准面缓慢上升和 快速下降的非均衡过程。

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东北部 的三角洲前缘[(图1(a )]和浊积扇环境[图1 (b )],由泥岩、粉砂岩及细砂岩构成,呈现出向下变 粗的态势,整体上显示上部为水下分流间湾微相及 水下天然堤微相,而下部为水下分流河道。

(2)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旋回(C 型),该旋 回发育于高可容空间沉积背景条件,即可容空间增 长率等于或者略大于沉积物的供给增长率, 剖面结构上表现为向上变细复变粗的对称型^包括 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其间为短期洪泛面。

可 进一步细分为3亚类:上升半旋回厚度大于下降半 旋回的不完全对称型(C 1型),主要分布在外三角⑻中富9井(b)中富28井(c)中富47井§I000IOI r N I I§I 图2长8段C 型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Fig. 2 Type C of thort-term base-level cycle construction of memberChang-829期密文天,等:鄂尔多斯盆地富县上三叠统长8段砂体分布及成因模式15洲前缘的小型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环境[图2 (a)];上升半旋回厚度约等于下降半旋回的近完全 对称型(C2型),主要由粉砂质泥岩和泥岩构成[图 2(b)],形成于西部靠南的半深湖-浅湖环境;而上 升半旋回厚度小于下降半旋回厚度的不完全对称型 (C3型),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前三角洲[图2( c)]。

3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层序地层格架构建实质上是把相同时间内沉积 形成的岩层按一定的序列归并到有关年代的地层-时间对比框架内,同时对地层叠加模式及等时地层 对比进行研究。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构建能对 区域地层对比精度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并对沉积 相的鉴定提供支持,为重建古地理、沉积盆地构造演 化,乃至储层评估及能源预测等细致地质问题提供 更加可信的科学证据1^13]。

利用基准面旋回等时 对比规律原则,采取属于中期基准面旋回序列中的 二分时间分界点(含有洪泛面及层序界面),对北 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的地震剖面和联井剖面进 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和对比,组成基于鄂尔多 斯盆地富县长8段的地层格架层序。

将富县长8段 精确剖析为许多个超短期及短期旋回、2个中期旋 回(自上而下可分成MSC2、MSC1)和一个长期旋 回,这些内容能为富县相关地层的砂体对比、沉积体 系空间分布和精确的岩相古地理分析提供有利的技 术支持(图3)。

4砂体展布和岩相古地理基于上述分析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对30多口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境内的钻井采取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总结出各钻井中期基准面 旋回的砂体厚度、砂地比值及地层厚度,绘制出与之 相对应的等值线图件。

此外,对钻井岩心沉积相、测 井相和地震相精细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沉积相-测井 相-地震相“三相”相互标定,在平面和剖面上对沉 积相、亚相界限予以约束,结合砂体等厚图、砂地比 图、重矿物物源分析图等相关统计资料,绘制两张基 于中期旋回划分的岩相-层序古地理图,细致地总结 出每个阶段的砂体展布方式及古地理特征(图4、图5)。

整体上,富县长8段主要代表的沉积相有湖底 扇、浅水三角洲及半深湖-浅湖等类型9而富县境内 的N E方向是三角洲的物源输入方向,在空间上三 角洲朵体以NE-SW向分布;此外,中富28—中富30 井处所代表的湖底扇物源来自南部。

4.1 MSC1 期长8T亚段对应于MSC1期,该阶段对于湖盆扩 张期,三角洲变化趋势为向N E方向退积,地震剖面 特征显示为明显的上超现象。

中富12井-中富25 井-中陕17井一带往南为半深湖-浅湖相带,往北是 三角洲前缘相带(图4)。

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以 NE-SW方向呈现带状分布,河道流域整体面积巨 大,构成了目标区内大部分的储集砂体。

分流间湾 将河道进行分隔,总体上可划为东部、西部及中部3 个分流河道发育地区:中富12井-富古6井-中富44 井为目标区东部的分流河道形成区域;中富11井- 中富14井-中富16井-富古2井为目标区域内中间 部分分流河道范围;西部的牛西5井-中富19井-泉 2井一侧,为目标区的西侧的分流河道形成区。

在 分流河道流经范围内,砂地比高于〇.3,其砂体总体 厚度大致为20 m。

在中富32井-中富28井-富古31 555 1 505 1 455 1 405 1 355 1 305 1 255 1 205 1155 1105 1 055 1 005955 9料J 855 805 755 705 655 605图3鄂尔多斯盆地富县上三叠统长8段中期旋回层序结构(SB1996—G04测线)Fig. 3 The medium-term cyclic sequences composition of Chang-8 Member of Yanchang Fm.of Line SB1996——G04 in Fuxian Area16科学技术与工程16卷丨菩提“If--,洛阳厂家;射驿物树庄农]吉子观/北道德-〇羊泉~r家;防火门图5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M SC2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图Fig. 5 The sequence-based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map of MSC2 of Fuxian Area, Ordos basin井一线所处的南部半深湖-浅湖沉积范围内,沉积有 4.2 MSC2期最大厚度达到36 m的湖相浊积扇的砂体,可视作为 相当于长8^亚段,该时期湖平面相对稳定,三有利的储集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