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说综合教学实验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对教学形式的探索可谓层出不穷,教师想方设法追求学生感官上的活跃生动,千方百计在教学的浅层面上运作。

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脉搏,挖掘文本的内涵。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与心灵的对话,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激起学习的主动意识,在阅读实践中感悟语言文字,获得读书的方法。

阅读教学要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获得心灵的舒展,从而倾心去参与阅读实践。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要解放学生的心灵,构建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

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张扬,以积极的心态去读书、去思考,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感,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一、课题提出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知识、信息、经济飞速发展这一时代特点,社需要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则是当务之急。

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宜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学生主体探究精神,体现学生的文体原则,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的学习。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其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探究问题,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应体现素质教育,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原则,(除去)传统教学,应试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首先,从学习结果看,虽学经九年,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语文能力低下现象普遍,知识面窄,见解浅显,思维呆板,语言贫乏。

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较差。

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方法能力,不能适合时代的需要。

其次,从课堂效率看,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现象。

师生们普遍的一种感受,多上一节语文课,与少上一节根本无关需要。

课堂教学陷入不可自拔的“题海战”中,应试教学是“指挥棒”,学生毫无读书的热情和兴趣,更不必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再次从阅读能力的培养看,目标不明,把简单的传授知识等同为培养能力,阅读能力简单为分析、概括大意,归纳中心,写作特点的把握等等。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结题报告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结题报告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结题报告三家子中心小学施清凌课题提出的背景:我校是一所乡镇学校,距离县城较远,学校拥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但生源复杂,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

多数孩子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虽然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学习好,但由于为生活整日奔波,再就是自己文化水平所限制,既没时间、精力,也没有能力教育、辅导子女。

加上所处的区域限制,家长缺乏对孩子智力投资的意识,大部分家庭没有太多的课外读物,没有良好的文化信息来源,导致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

孩子们几乎是独生子女,整天过着家里到学校、学校到家里的“两点一线”的生活,生活空间极其有限,课余生活极其单调。

大部分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没兴趣、没信心。

以往教师虽煞费苦心地指导作文、批改作文,但收效甚微。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

如何开辟一条省时、易行、学生愿意学的训练渠道,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能用我笔写我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叶圣陶老先生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的论述,给了我们启发。

阅读与写作是相通的,读与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课题的价值:1、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尽力挖掘教材的隐性功能,着眼于解决小学生习作“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这个疑难问题。

因此,我们在各种各样的阅读课文教学中,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解读,在感悟文本,内化文本,使学生思维得到开发,情感得到熏陶的基础上,从“写”(说)的角度寻找拓展点,进行求新、求异的说话、写话训练。

这样,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个好段、每个佳句、每个好词都是教师引导学生习作训练的着力点和最佳范例,使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成为有缘之水,有本之木。

当每一节阅读课都成为说话、写话训练课,当作文教学无处不在时,学生就能“不拘形式地写见闻和感受”了。

同时,根据中年级儿童年龄特征,课堂上应尽力营造宽松和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

初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汇总7篇)

初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汇总7篇)

初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xxx 第1篇1.调查研究法2.反思实践法反思实践法是在行动研究法的基础上发展xxx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采用反思实践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课题需要确定子课题、形成假设,建构研究方案,从学情和理论等方面深入理解做好预案,严谨细致地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依据反馈的信息进行反思调节,通过实证和思辨同步进行以达到适度的理论概括和用理论改进实际工作的双重目的。

反思实验法的方案和假设来自教育实际,又在实践中经过检验和完善,再用来指导教育研究和实际工作。

反思实践法的起点是对教育实践的调查和总结,在有关理论指导下建构理论框架,然后在实施中进行评价和反思调节,完善研究的理论和方案,再进一步实践和反思,整个研究是循环式螺旋上升的过程。

每一个循环圈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建构、实施、评价和反思。

“反思”这一环节主要是对计划实施和研究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它包括研究人员、实验教师及共同反思等三个层次。

研究人员的反思所追求的是发现问题和一般的结论,在必要时对研究方案作出调整、修改。

而实验教师反思是反省自身行为与设计要求的差距,使自己的经验进一步重构,追求的是教育活动的合理化、理论化。

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深入思考后再开始新一轮研究。

所以反思是一个循环圈的结束,又是新循环圈的开始,处于中介状态。

这个课题中,我既是研究人员又是实验教师,所以理性思考和实际反思操作都由自己承担,虽然对自己理论储备和反思归因上的要求更高了,但是减少了两级层次中人员沟通可能带来的误读,利于课题顺利迅速的开展。

3.文献研究法初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xxx 第2篇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中学语文结题报告3篇

中学语文结题报告3篇

中学语文结题报告3篇中学语文结题报告1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的背景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人概括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考试难考、成绩滑坡〞,有人那么概括为“重教轻学、重知轻感、重左轻右、重内轻外〞,甚至还有更多其他的概括,但不管怎样的概括,都说明了语文教学中学存在着理念僵化、模式陈旧、效率低下等不容无视的重要问题。

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模糊性、周期长时性和内容综合性等重要特征,只有正确面对语文学科在当下环境中具备的资源丰富、思想多元、载体纷呈等现代特征,才能教好语文同时也让学生学好语文。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根本环境,它必然带来现代语文教育的科技化,这是教育的开展规律。

无论是从网络语文资源的丰富性和网络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来看,还是从教学双方非课堂时间对网络不自觉的沉迷而带来的潜在效果看,语文教学已经到了必须正视现代与传统的境地。

但中学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事实却是一方面似乎拒绝科技时代的到来,迷信着语文是“觉悟的艺术〞的传统;另一方面是有些人将科技对于语文的作用神化了,以为科技是无所不能的,无视了人类是思想的动物的根本道理。

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高科技而衍生出的两个极端认识,我们的语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问和失落。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在作为现代科技重要成果的网络与作为传承人文精神重要载体的语文之间寻求一种契合,试图从媒体教育功能的维度去探索运用网络环境改进中学语文教学之道,在四年前的课题建构阶段,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尤其是意识到必须着手进行整合研究的就更少。

当时的根本状况是,对网络环境、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的认识还是根本孤立的,最好的研究者们较多地注意到了三者之间两两整合的必要性,取得了一些成绩。

当时研究的重心有三:一是网络教学的根本特征、普遍模式和教学设计等,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学习特征、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等,三是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合 法 描 写 法 景 法
合 法 正 侧 面 交融 法
《春》 春花 图 春风 图 春花 图
春花 图 春草 图 全文 春 雨 图
(二 )2011年 10月 2012年 9月 :实 施 阶段 (调
《济 南
查研 究法 、行动研 究 法 )
的 冬天》
1.开展 问卷 调 查 研 究 与 分 析 ,有 针对 性 地 做 好
见 ,阅读与写作是相通 的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 的 设 ,通过 实验 验证 效果 ,不断进 行 总结 的过 程 。具 体
基 本策 略之 一 。
操 作 如 下 :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地处城 乡结合 部的全寄
(一 )2011年 6月 ~2011年 9月 :准 备 阶 段 (文
宿制学校。本地学生大部 分是城市化过程 中“被居 献研 究 法 )
一 、 课 题 的提 出
水平 是一 项 非常 重要 的举 措 。
(一 )课题 研究 背 景
(二 )课题 概 念 的界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 文
“读 写结合”是以文本为载体 ,从文本的内容 出
素养”,要让 学生作文达到“能具体 明确 、文从 字顺 发 ,设计 与之相关 的“写”的训 练 ,使 阅读 、写作 、思
民 ”的农民子弟 ;而外地生 的父母大 多无暇顾及子
1.精选 研 究成 员 ,明确分 工
女教育。大部分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 ,因缺素材 、缺
我们成立由三名长期在教学第一线 工作 ,具有
方法导致没兴趣 、没信心。教师虽煞费苦心指导作 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组成课题 组 ,并明确课题
文 ,但收效甚微 。因此 ,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 研究的分工与职责。

双减课题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双减课题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双减课题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价值(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双减”背景下,如何困境突围?如何减“量”增“质”?如何从“固化的重复性作业”迈向“个性化作业”呢?作业既要让学生感兴趣,还能起到作业应有的作用。

作业除了是检验学和教的重要手段以外,还应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所以,老师们在设计作业时,要从本校的学情和教情出发,因地制宜地设计作业。

控制作业数量,注重思维质量,在减负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增效。

“个性化作业设计”,是一种结合学生个人特色以及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新兴作业设计方法,教师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来来为学生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是特点,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布置,完成满足学生的需求,以这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是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特点,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在注重知识训练的同时,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

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相应的作业。

更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巩固知识,激发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的老师应该合理利用中学生愿意尝试新事物的特点,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语文作业,让个性化教育能够从头到尾地进行下去。

作业设计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逻辑性,落实语文的学科核心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特色个性化作业给学生们的学习增添兴趣,提供展示的舞台,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实践能力、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也吸引更多的孩子投入到想学、会学、爱学、乐学的行动中来。

二、课题研究的构想个性化作业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而设计的。

也就是说,不同情境下的学生做不同的作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作业,这样才能根据自己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发展。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其次,所有课题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解读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内容,研讨研究措施。初步分工协作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
(二) 研究者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对课题研究的方向达成共识。
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和特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综合性学习是否必须跨学科,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在与其他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联系中,如何守住语文自己的田园;怎样处理与其他相关课程在课程目标,能力目标方面的联系;用哪些方式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精辟地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兴趣和爱好是形成智力或思维能力的契机。兴趣和爱好犹如催化剂,它不断地促进儿童与少年去实践、探索去对某个问题进行思索。实践则不断开辟着他们智力发展的道路,探索则不断深化着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思考则不断发展着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无论哪种教学都依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实践,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也只能从学生入手。
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之所以特别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是为了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往往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需要:(1)探究的需要;(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3)获得认可和欣赏的需要;(4)承担责任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不仅是认知方面的,也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和提升,所经受到的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所获得的感动和鼓舞,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等。

语文教学结题报告格式模板范例2篇

语文教学结题报告格式模板范例2篇

语文教学结题报告格式模板范例2篇Sample format template of Chinese teaching final report编订:JinTai College语文教学结题报告格式模板范例2篇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报告写作指导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语文教学结题报告格式模板范例2、篇章2:初中语文结题报告格式文档篇章1:语文教学结题报告格式模板范例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

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

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

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感悟积累运用教学三层次读写能力(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

12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性的探究结题报告

12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性的探究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广南县第四中学校 XXX结题报告摘要:本课的具体方向是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课题研究。

以八年级学生为实施对象,以新课程八年级上册语文六个“综合性学习”实施内容。

从案例中我们发现,上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内容,有利于: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探究能力;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4、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5、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促进作用: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2、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教改能力和教学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了师生过重的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上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内容还有一些困难:1、农村条件差,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较少,课堂交流时大部分学生显得孤陋寡闻;2、现代教育的安全警惕性较高,部分特殊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无法进行;3、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比较费时间,在教学科目多,课时少的条件下,难以实现对每个活动专题都进行教学。

因此部分问题还值得我们继续探究,1、如何为学生提供获多渠道地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扩展学生的知识面;2、学校如何既保证学生安全,又让部分特殊的“合性学习活动”内容能有效进行开展;3、如何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既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保证知识的掌握,尽量实现对每个活动专题都能进行教学。

结题报告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有效性研究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广南县第四中学语文组教师在原有探索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性的探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创新教学模式,经过努力,一年来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

初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八年语文高效阅读方法指导研究》是一项旨在提高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课题。

在当今信息时代,阅读能力成为了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本领。

然而,很多学生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阅读兴趣不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质量都无法达到要求。

因此,本课题旨在针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技巧方法,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初中学生的阅读方法,包括阅读速度、理解能力、阅读兴趣、背诵课文、注意力集中和每天读书惯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提出有效的技巧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增加阅读量和阅读质量。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及实验验证等方法,来确定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四、研究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包括速读、预读、略读、精读、背诵、阅读笔记、阅读计划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增加阅读兴趣和阅读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同时,我们还制作了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五、结语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增加阅读量和阅读质量,提高应试能力。

因此,我们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让他们在信息时代中立足发展。

1、调研阶段: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惯和能力,探索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惯的方法。

2、文献研究阶段:查阅相关文献,借鉴中学阅读方法和阅读试题的归纳和总结,为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阅读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3、实践阶段:通过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组织阅读速度、效率测试,探索适合本校八年级学生的高效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执笔人:甄洪武王永刚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课题组2009年6月8日【摘要】为了更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课题组确立了“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积极构建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阅读教学整合模式教学效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人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1)改变了人类教育信息的传递方式。

人们找到了迅速传递信息的手段——电磁波,每秒钟可传递30万公里,绕地球7圈半。

信息的无滞后的传播,出现了双向通讯,这种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今天的教育。

(2)推动了人类教育方式的变革。

计算机发展到多媒体阶段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使计算机几乎能同人的所有感官交流、对话,这不仅大大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从基础上引发了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人类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使教育行业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改变干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开发与合理配置。

(3)解放和延伸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从根本上释放了师生创造性教与学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人类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教育效率。

具体、形象、生动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习兴趣,能提供直观形象的材料,并且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加强想像的丰富性,提供的信息量大、范围广,使学生能利用多种感知手段获得表象,从而丰富自己的想像力,提高学习效率。

(4)正在推动着人类教育制度一系列新的变革。

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进入教育领域,为建立新型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奠定了基础,使教育的全民化、多样化、自主化成为可能。

每一个人都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每一个人也都有实际获得这种权利的可能,这就是网络技术给人类学习和教育带来的美好前景。

课题结题报告基本格式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基本格式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基本格式及范文和实施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通过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实验教学等。

我们还采用了多种视角,包括教师视角、学生视角和家长视角,以便全面了解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效果。

2.研究成果通过课题实验,我们发现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小组合作、个性化指导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创造力。

三、存在问题及反思总结在课题实验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学生在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表现不够积极,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实践探索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写作。

总的来说,本课题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更好的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为指导,我们致力于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标。

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实现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我们确定了五个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包括写作教学、个性化阅读写作教学、个性化写作XXX的思维训练体系、写作教学和语文课堂的交融、整合以及个性化写作过程中资源的开发。

初中语文课文诗意朗读设计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文诗意朗读设计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文诗意朗读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前言初中语文课文诗意朗读设计的研究,2016年1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

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

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情况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朗读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当学生们在早自习时间默默地凝视记背格式化的知识点时,我们难以再次寻到朗读的踪影。

这个时候总是会在心里暗暗地追问:朗读何在?朗读的时间哪里去了?朗读的心境哪里去了?作家张炜说:“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走在这片荒野之中,最恐慌的是我们语文教师。

沉寂是语文课堂的死敌,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这一点,并为改变它而不懈努力。

指导朗读,要灵动多姿。

朗读,可以体味、钻研、涵泳。

只是单一地让学生“读”而没有朗读指导的课,没有力度,更没有美感。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琅琅的书声,是书香校园必不可少的音符;琅琅的书声,是走出浮躁的网络时代快餐式阅读的最好开端。

本课题着眼于学生实际,以学生的学情特点为背景,多元化的开发课程资源,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同学的需要,也可逐步引导学生继续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爱好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可持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读写结合结题报告

读写结合结题报告

篇一:读写结合结题报告连南瑶族自治县顺德希望小学市级科研课题《农村和瑶族小学生读写结合新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越来越觉得阅读教学特别难,大部分学生不能自主地预习课文,往往是学习了这篇文章理解掌握了文章内容,再遇到相同文类的文章时又不会了,中下的学生就更难了,有的甚至连一段话也读不懂,更别说有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从中不难看出,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

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

我校地处粤北少数民族石灰岩地区,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

生源复杂,各方面困难大:我校28个教学班,1048 名学生中农村学生占85%以上,少数民族学生占53% (包括瑶族50%和壮族3%)以上,留守儿童占41%以上。

大部分学生父母不在身边或忙于生计,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疏于管教变得散漫,加上家庭贫困和读书意识观念淡薄,学生家里的藏书非常有限,农村家长陪伴孩子读书意识淡薄。

农村瑶族学生由于受方言影响,普通话发音不准确,瑶族语言没有送气音,送气音几乎读不准。

与普通话相比,语序又颠倒,学生说话和写文章经常用瑶语语序,造成啼笑皆非的窘相。

瑶族学生、移民学生、本地农村学生生活在贫穷家庭,显得胆小怕事、木讷。

学生除了读课本外很少读课外书,课文也经常读不通顺、流利。

我们做过调查,有些学生家里没有一本课外书,种种原因造成学生的读书少,知识面窄,反映较迟钝。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实践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实践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实践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实践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XXX、XXX等老一辈教育家提出的“读写结合”的研究,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它不是一个年轻的话题,但绝对是一个常青的话题。

关于读与写的关系,XXX指出:“读与写的关系密切。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进,从外到内,一个出,从内到外;先有吸收才有倾吐。

”细细品读入选教材的课文,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大都出自专家、名师精挑细选之作,它们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读者的同时,更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阅读者提供写作的范本。

教师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从课文的内容选择、材料组织、语言表达、篇章结构等诸多方面着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延伸开去,自然而然将课堂引向作文教学,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作文对于学生而言,便不再是可怕的事情。

所以如何活用课文资源,挖掘课文中最有利于调动学生作积极性并能给学生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的因素,让学生在作时不但能模仿,更能创造,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作文的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2、心理学提供的理论依据3、专家观点XXX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XXX先生还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这个例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学生如何阅读提供样式,二为学生如何写作提供样式。

我们一般在第一个方面下的功夫甚多,在第二个方面下的功夫较为薄弱。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现状调查分析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现状调查分析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现状调查分析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是指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写作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文字表达和沟通。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存在一些现状和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存在以下一些现状。

第一是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的问题。

调查发现,许多初中生在面对较难的阅读材料时,理解能力较差,很难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

第二是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有限。

许多初中生在写作时常常受限于词汇量和表达能力,很难准确并且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第三是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材主要以文言文和古代文学作品为主,而学生更关注现实生活和当代作品,这导致学生对教材的兴趣不高,阅读和写作的积极性降低。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材料。

可以引入一些当代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等,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开展相关的读写活动。

其次,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阅读任务,如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阅读报告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日记、作文等写作活动,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写作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加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

总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改进,可以改善这一状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阅读和写作材料,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形成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有效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读写说综合教学实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大悟县新城镇中学语文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动因《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一课程总目标。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的做法却往往难以实现这个目标。

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教学内容从生字到词语,从句到段,从中心到写作特点,无一遗漏。

胡子眉毛一把抓,没能很好的把握住重点,生怕考试时考到了。

并未意识到“教材就是例子”,不能把语文学习的方法很好地传授给学生。

教学程序老套,先介绍写作背景,再简介作者,然后范读课文,识字解词,再去分析理解课文,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之后还不忘小结写作特点,最后布置作业。

缺乏启发与点拨,久而久之,年轻老师变得像老学究,学生也听腻了。

看看整个课堂,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没劲儿。

“高效课堂”成了一句空话。

以致有些年纪稍大一点儿的语文教师慨叹:过去怎么考我都不怕,现在怎么倒还考不赢那些上课“不登路”的教师呢?其实,所谓的“不登路”就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它或多或少地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

但如何把这种自发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贯穿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把“应考型”语文转变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师还缺乏应有的思考与研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市中语会董中华先生于2002年在全市提出了“初中语文读写说综合教学实验”的课题,全市各城镇初中纷纷开始了实验研究。

我校作为大悟县办学规模首屈一指的农村初级中学,瞄准这个良好契机,也扬起了课改的风帆,旨在迅速改变我校语文教学高耗低效教学现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全体语文教师尽快走进新课改、掌握新课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担负着培养学生感悟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以及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任务。

将读写说有机的结合起来,不失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本课题还可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及《善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

同时,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让我们的语文教师进一步明确“读、写、说”教学不仅是个体的活动,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综合能力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水平。

初中语文教学有赖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的语文基础,在此基础上分层制订训练计划,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

总之,“综合教学”是指多途径、多渠道、全方位的立体化教学,把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纳入语文教学范围之内,使课内训练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

本课题实验基于“大语文”教学理念,着眼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值得大范围、大力推广。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以语文知识技能为基础,激发学生人文活动的情趣,让学生走出课堂,挣脱语文课本束缚。

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实际社会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的修养,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是:1.抓住读写说对立统一规律,突出读写说的重点、难点、连接点,着力使学生掌握读写说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抓住读写说技能训练、智力开发点、读写说转化的切入点,着力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抓住读写说发展统一规律,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4.抓住读写说能力形成的融合点——语言,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文字的情感,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借助语言进行探究性学习,注意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四、实验方法1.调查法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的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2.对比法通过听课、分析考试成绩,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后的课堂表现及语文知识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情况,及时总结反思,不断修正完善实验过程。

3.经验总结法对课题实验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教学模式和研究经验。

4.文献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付,构建理论框架。

五、课题实验的实施过程(一)学习准备阶段(2004年9月――2005年元月)结合我校语文教学实际,副校长田忠宏同志向市教科院请命,申请将“读写说综合教学实验”作为我校语文研究课题。

在这一时期,我校及时组建了实验领导小组,由校长熊齐云、常务副校长丁强同志亲自挂帅,田忠宏副校长任总顾问,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高家富具体负责,还挑选出熊宁生、田锋、朱光道、高炜等同志作为课题组骨干。

(二)实验论证阶段(2005年3月――2005年12月)这一阶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还深入课堂,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综合运用情况。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初步知道了我校语文教学实践中师生的得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正式将本课题作为实验研究课题。

(三)实验研究阶段(2006年3月――2009年元月)这一阶段我们分三个阶段具体实施:1.课题启动阶段(2006年3月――2007年元月)①学校召开了全校语文读写说综合教学实验课题动员大会,向全体语文教师分发了课题实施方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预期目标。

我们还分发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

②制定了第一阶段的实验方案,确立阶段性的任务和目标,规划了活动安排,还制定了《新城镇中学科研管理制度》。

③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学术指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分工。

还成立了课题实验小组,确定了实验班级,明确了各年级的实验任务。

④规定今后的公开课都要围绕“读写说”的指挥棒展开,有意识地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有计划地落实实验课和样本培训。

⑤在课堂教学中,融读写说综合教学为一体,落实课前准备、课中活动、课后反思三个环节。

在课中活动里,落实“预习——读悟——迁移”三个大的板块,并突出侧重。

2.具体实施阶段(2007年3月――2008年元月)这一阶段,针对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水平层次,要求各有侧重并突出侧重点。

七年级具体做法:以“读”为重点,辅以“说”和“写”。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教法,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能,第一基本功。

强调重视朗读,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有表情地朗读一篇文章,使其口头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该课的教学目标和本课题的实验目标。

第一,配乐朗读,让学生结合音乐、视频进入文本,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第二,领读与齐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第三,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人物形象。

第四,默读,把学生的眼、注意力集中,培养迅速感知文本的能力。

第五,品读,既品评同学朗读的得失,又赏析文本的佳句妙段,并在读的基础上辅以说和写的训练。

为了加强指导,我们在全校发起了“珍惜时间,大声读书”签名活动,把《大声朗读的好处》张贴在各班教室里,掀起了朗读的高潮。

我们还将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走进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扩大阅读视野。

我们推荐各类美文杂志、新课标必读名著等,扩大视野,增加知识源、信息源。

参加实验的班级每班每周至少安排一节固定的阅读课,老师与同学一起读、评,让学生们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为“下笔成文”夯实基础。

为了方便学生阅读,我们实验教师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阅读的空间和氛围。

一是成立各种阅读小组,比如古典文学欣赏小组、鲁迅作品精读小组、外国文学泛读小组、科幻作品阅读交流小组等。

二是各班都开辟了不同规模的读书角。

全体同学自愿捐献几本书刊,有的一人就捐了十几本。

对捐献书籍则登记造册,交换借阅。

三是各小组定期交流读书心得。

四是学校不定期地组织读书演讲比赛,鼓励优胜者。

五是充分利用好学校广播站这个平台,培养优秀播音员,还让他们在班上发挥带头作用。

在“写”的这个方面,我们从七年级就开始抓学生的硬笔书法的训练。

学校每周抽出两节大课间活动课,专门用于硬笔书法固定训练时间,并抽调语文老师及部分有特长的老师做专项辅导。

周末、假日每天临写一张钢笔字。

定期评比,张贴优秀作品,表扬进步学生。

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硬笔书法大赛,学生人人参加。

要求学生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我们还要求学生开始写日记,读书笔记。

八年级具体做法:上学期品读,以“说”为重点,兼顾写,下学期说写并重。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让他们正确地表情达意,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大胆地提出了“四舍五入法”的指导思想和“三步训练法”。

所谓“四舍五入法”,就是常说的“言之成理即可”。

在数学中,1+2是一定要等于3的,在语文中,大可不必得出这样的结论,结果在2.5至3.4之间即可。

这并非谬论,基于不同的学生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只要学生能从自己的思考角度说出有道理的理解,未尝不可。

“三步训练法”就是让学生“敢说——想说——会说”。

第一,要引导学生敢说。

课题组的熊宁生老师在教《杨修之死》时,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学完全篇。

学生开始不敢说,熊老师设置了第一个问题:“是哪一件事情直接导致曹操杀死杨修?”学生回答:“是杨修猜出了`鸡肋'的意思,曹操借口杨修扰乱军心,将他就地正法。

”老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把这件事讲述出来。

熊老师的第二个问题是:“曹操杀杨修的原因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杨修必死。

请你们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接着同学们把后面的六个小故事讲了出来,解决了主要教学目标——读和说的训练。

熊老师的第三个问题出来了:“曹操还是很欣赏杨修的,或者说曹操还是很惜才的。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学生又讲了曹操吃了败仗后厚葬杨修的故事。

最后老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第四个问题:“从课文的材料中你们认为杨修是个什么样的人曹操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讨论,有人说:“杨修很聪明。

”有人马上反对:“他如果真聪明的话就可以躲避曹操的杀害。

”最后得出结论:杨修是个爱耍小聪明的人,而曹操则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一代奸雄。

针对杨修的死,甚至还有同学说出了“性格决定命运”的独到见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