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小学数学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办法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当前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表现为精力充足、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并且想象力非常丰富,小学生具有的这些特点对培养创新能力非常有利。
好奇心能够使学生迫切想要了解某种事物,从而使他们主动地研究和探索。
如果小学生对某种事物怀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地思考,就会出现创新思维。
小学生年龄小,精力充足,这些特点有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当中,不知疲倦,为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保证学生创新行为的产生,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够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小学数学应该顺应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表现为下面几个层次。
1.思维能力的训练数学知识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抽象概括,逐步形成一定的方法和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普遍应用的科学。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应联系实际生活,不受课堂的束缚,重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直观教学为主,使学生在具体感知事物的前提下,再结合自己的思维,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讨论一些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兴趣培养数学创新思维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应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数学游戏、实践操作、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奥数班等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解决的兴趣。
二、开展问题解决活动问题解决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指导下寻找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考能力。
三、发展数学想象力数学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视觉化的教学材料,例如图形、实物模型等,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空间转换。
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
四、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思路,借鉴他人的方法,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
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创新工作打下基础。
五、引导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创新实验和项目,例如设计数学游戏、制作数学模型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摘要:素质教育中,创新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是教师的教学目的,本文笔者阐述了如何从课堂、作业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学生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学生的发现、迁移和创造发明等能力,创新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那么广大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创造性地教和学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而学生只是听众,课堂成了教师演讲的殿堂,学生就象关在笼子里的鸟,养在鱼缸里的鱼,只能按教师设定的轨道活动,只能回答“对不对”、“是不是”一类的问题。
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创造个性完全被扼杀了。
因此,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发展自己独特的观点,教师尊重学生们的各种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做好以下两方面:(一)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上课模式,教师应该成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表性不应该扼杀,而应该报以热情的肯定、鼓励和积极的引导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自身具备这种能力和素质,才能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次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不仅决定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程度,更决定于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教与学形成的和谐“共振”的程度,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让学生有充分发挥自己见解的机会,给学生创设探索未知的时间与空间。
同时引导学生大胆去猜想,去探索,去操作。
教师要服从于学生,教案要服从于课堂,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小学数学练习题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
小学数学练习题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创造力的学科,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对于他们今后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而数学练习题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训练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练习题培养创新思维的具体方法。
一、扩大题目难度针对小学生的数学练习题,可以适当地加大题目的难度,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思考和运用多个数学概念。
比如,在解决简单的加法题时可以添加一个附加条件,使题目变得更具挑战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需要思考更多的解决方案,并且培养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开放性思维开放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在设计数学练习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题过程。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样性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正确的引导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能够帮助他们更积极地探索、思考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三、提供实践机会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将数学练习题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的意义和应用。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购物计算、出行规划等。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数学练习题的训练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和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产生新的见解,并且从他人的角度了解问题,培养多样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五、激发困惑和挑战培养创新思维需要学生不断面对困惑和挑战。
在设计数学练习题时,可以有意设置一些涉及一些新的概念或方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引导他们主动寻找解决办法。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克服困难,形成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六、关注思维过程在进行数学练习时,除了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于长维河北省枣强县王常学区中心校053100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以教材为载体,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和再创造。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趋向,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求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1、创设故事情境,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数学情境创设必须要有吸引力,不只在于形式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外在手段所引起的兴趣,要深化为内在的发展需要,即学生对数学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笔者创设了拯救白雪公主的情境。
我问学生,你们知道白雪公主吗?美丽可爱的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一起在大森林里快乐地生活着,可是有一天,可恶的巫婆却把白雪公主关进了一座神秘的城堡,你们想和小矮人一起去救白雪公主吗?孩子们说“想”。
这里有3座城堡(课件出示)○城堡、⊿城堡、□城堡,你们猜,白雪公主被关在哪座城堡中呢?然后播放动画,引导孩子们对图形进行统计。
整堂课以故事情境贯穿,在吸引学生的同时,不断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
2、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思维始于疑问和好奇,而疑问和好奇,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
教师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因此,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产生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这样学生的探究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旦,笔者创设了分桃子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把6、7、8、9、10、11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可以怎么分?学生在操作后产生了疑问:有时正好分完,有时还有剩余。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创造适宜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空间和学习资源,通过巧妙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并引导学生不断创新、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下面介绍一些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非常强,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独具匠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可以讲解某个数学概念或定理时,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比较强的故事或活动,引导学生从中探索并思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一道数学题目时,教师可以提出几个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发现和解决,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未完全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字、图形、空间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维锻炼,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并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思维能力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小学数学课堂。
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探索和进取。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判断力、发现力和创造力。
五、设置适当的挑战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产生探究热情,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参照一些有趣的游戏,设置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他们通过挑战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采用启发或讨论式教学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及时表扬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使其不断获得学习预期和尊重需要的满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即使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不能放弃他们,因为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泯灭了这个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就使他失去了争取成功的机会。
作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不盲目迷信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时不同见解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往往闪耀着学生智慧的光芒。
这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会成为一把开启学生创造力大门的金钥匙。
二、层层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求、创造性的过程,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从有疑到无难,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课堂中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启迪学生思维。
要层层设疑不断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每课的重点关键处,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探索、讨论发现疑问的机会,发现和找到问题的答案,提出创新性意见。
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发现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三、通过实践,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做游戏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
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在当今社会,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以下是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思考、去探索。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怕出错,不怕被嘲笑。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三角形的屋顶、圆形的车轮、长方形的窗户等,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图形。
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材料(如小棒、纸、剪刀等)自己动手制作出这些图形,并鼓励他们尝试创造出一些新的图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要善于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明去商店买铅笔,每支铅笔 2 元,他买了 5 支,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可能会用加法来计算:2 + 2 + 2 + 2 + 2 = 10(元)。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买的铅笔数量更多,用加法计算是不是很麻烦?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从而引出乘法的概念。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创新思维。
三、鼓励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是我在十几年教学中积累的点滴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介绍。
1 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之一。
在教学中,一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
如,教师有意识地设置让学生动手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去探索新知识。
二是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学活动,社会考察活动和各种内容的认识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制定方案,自行探索研讨等。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化,体验创新快乐,进一步引起创新冲动。
2 鼓励质疑,保持创新的积极性。
教学中,教师一定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尤其是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新旧知识的连结处,思考问题的转折处,沿着学生的思路认真斟酌,精心设计问题。
使课堂中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真正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钥匙”。
二要层层设疑提问,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每节课的重点、关键处,要给学生提供引起观察、探索、讨论、发现疑问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递进式的质疑问难。
三要针对学生实际采取竞赛、评比、游戏等方法,激励学生质疑问难,以维持其探索的动机,不断唤起新的创新意识。
如,一位老师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个学生发问:“为什么2+2=2×2,而4+4不等于4×4呢?”这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的独特的有价值的问题,这位老师及时予以表扬,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76学习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的逻辑性较强,小学生理解起来的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新课改下逐渐凸显出了诸多的问题。
数学教师在授课时,硬生生地将知识塞进小学生脑中,使之产生的抵触的情绪,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
经济发展形势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中的新方向,需要教师在授课中运用多样的方式,对其进行培养,使之实践能力提升。
一、创设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小学阶段学生进行预习的重要策略。
在实际教学前,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辅导材料,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导。
同时,教师应当在翻转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实时监测学生在该阶段取得的成绩,为其提供高效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鼓励学生敏察善思的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
如此,就能优化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资源,进而高效的推进翻转课堂顺利进行。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课堂翻转的教学方式充分掌握长度单位的知识点。
教师需要为学生预习课文提供相应的预习指导,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够比较轻松的对课文内容进行熟悉和掌握长度单位的知识,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预习思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辅资源充足的情况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角度来表达和分析长度单位是什么?如何理解长度单位的转换条件,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在生活中长度单位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等,当学生在分析回答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对于长度单位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了一些,对于学生而言,就是通过这样的步步为营的方式,一步步掌握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知识。
二、加强趣味性引导。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他们会对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事物产生浓烈的兴趣,所以只有学生在兴趣中才能变得更为轻松,才能产生探索意识与学习欲望。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小学生探索意识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提高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9篇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9篇第一篇一、做好预设,引导兴趣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奇。
虽说数学课比较枯燥,但是只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预设,就能逐渐地培养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圆的认识”这一课,我手上拿着一个球,走上讲台,提问:这是圆形吗?有学生回答道:“球是圆形。
”有的却说:“球不是圆形。
”同学们立即讨论起来。
我立即拿起粉笔板书“是”和“不是”,分别在后面加上问号。
同学们感到很奇怪,到底是不是?我告诉学生不能只说:“是”与“不是”,要说出是与不是的理由。
同学们又议论开了。
有的同学说:“球是可以滚动的,所以球是圆形的。
”有的同学说:“球是滚滚圆圆的球体,不是圆形。
”还有的同学说:“我从前往后看球就是圆的。
”看来同学们谁也说服不了谁。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讨论,我第二次拿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并让学生到黑板前把这些图形分成两大类,学生一会儿就完成了。
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拿出圆规画圆,孩子们很快就画好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刚才是怎样画圆的?”因为有了刚才画圆时的感性认识,同学们很快就说出了自己对圆的已有认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我则顺势进行小结:圆和长方形、正方形一样,是一个平面图形,而球占有一定的空间,是一种立体图形。
这样学生对圆的认识就更深入了。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预设中,积极参与,大胆思考,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在主动求知的过程中,情绪高涨,积极探索。
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产生了。
二、乐于学习,培养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有了问题学生才会积极思考,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积极探索的欲望。
那么数学课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呢?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兔妈妈和它的三个孩子过着快乐而又幸福的生活,兔妈妈做的饼是又大又香,它的三个孩子可喜欢吃了。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
李 芝 兰
( 朔州市应县第六小学 , 山西 朔 州 0 3 6 0 0 0 )
摘
要: 创新 的基 础是具 有创造性 思 维 。 而 创 造 性 思 维
二、 从 培 养 学 生 的 观 察 能 力 入 手
是从 提 出 问题 开始 的 , 只 有 会 提 出 问题 , 善 于提 出 问题 的 学 生 才 能很 好 地 展 开创 造 性 思 维 。 所 以要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 教 师就 要 鼓 励 学 生 。 敢于质疑 , 敢 于提 出不 同的 问题 。教 师要 引 导 学 生胆 大心 细 , 不 怕犯 错 . 勇 敢提 出问题 。 关键词 : 小 学 数 学教 学 创新 能 力 创 造 性 思维 小 学 阶段 是 一 个 人 高 度 发 展 的 阶 段 。 是 具 有 多 种 可 能 性 的 阶段 。学 生 在 整 个 学 习过 程 中所 表 现 出来 的 好 奇 心 和 想 象 力, 是 他 们将 来 得 以腾 飞 的基 础 。 学 生 创 新 力 的萌 芽 需 要 广 大 教育 工 作 者 给 予 精 心 呵 护 。 从教 师 自 身做 起 。 树 立科 学 的 育人 观 对于小学生来说 , 对他 们 影 响 最 大 的 莫 过 于 他 们 的老 师 。 在农村小学 , 学 生 往往 对 于 教 师 的依 赖 心 更 严 重 , 原 因 是 在 广 大 的农 村 , 师 资 力 量 比较 匮乏 , 几乎 每个小学 都有代课 教师 , 甚 至 有 的 小 学 代 课 教 师 的 人 数 比正 式 教 师 还 要 多 。 这 就 造 成 了师资不专业 , 教学水平不能得 到有效保 证 , 教学都成 问题 , 更何 况 培 养 学 生 的 能 力 了。 另 外 , 在农村小学中 . 由 于 师 资 力 量匮乏 , 往 往存 在 包 班 教 学 情 况 , 就 是一个班 只有一个 老师 , 个 老师 任 教 多 门 课 程 。 老 师 的 工 作 强度 非 常 大 。 在 这 样 先 天 不 足 的基 础 上 强 调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 就有些力不从心 了。 但是 。 教师作为“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有 义 务 和 责 任 对 学 生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作 出 贡 献 。 对 于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 是 教 师 的 一 个 主 体性 行 为 。 只 有 教 师 有这 样 的 意愿 、 精 力 和 时 间 才 能 很 好 地 完 成 这 项工 作 。 同 时 教 师要 树 立 正 确 的育 人 观 , 如 果教 师没 有 正 确 的 育 人 观 念 就 不 可 能 在 教 学 中贯 彻 以培 养 学 生创 新 能 力 为 本 的 教育 思 想 , 更 谈 不 上 营 造 良好 的育 人 环 境 了 。 如 何 才 能 使 广 大农 村 小 学 教 师 具 有 正 确 的育 人 观 念 .首 先 就要 给 教 师 创 造 轻 松 的工 作 环境 . 培 养 他 们 良好 的 工 作 态 度 。 使 教 师 抱 着 愉 悦 的 心态 展 开 每 一 天 的 教 学 。只 有 这 样 教 师 才 能在 课 堂上 营造 宽 松 的学 习 环境 。 宽 松 的 学 习 环 境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能力 的前 提 .因 为处 于压 力 和 强 迫 下 的 思 维 是 很 难 具 有 创 新性 的 ,所 以教 师 在 课 堂上 要 努 力 给 学 生 创 造 宽 松 的学 习环 境。 教 师 对 学 生 的影 响力 是 具 有 决 定 性 的 , 学 生 对教 师存 有 一 种天然的敬畏感 , 为 了 消 除 这 种 敬 畏 感 就 要 求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学 会 放 松 ,减 少 由于 教 师 自身 因 素 对 学 生 创 新 力 培 养 的 影 响 。在 这 点 上 就要 求 教 师 把 培 养 融 洽 的 师 生 关 系 . 调 适 学 生 心理 , 作 为 营 造 宽 松 学 习 环 境 的前 提 。教 师 要 把 自己 的 威 严 收藏起来 , 以 平 易 近 人 的 态 度 对 待 每 一 位 孩 子 。教 师 要 与 学 生亲近 , 与学生谈心 , 了解学生 的心理状 态 , 不 能 把 自己 的 不 良情 绪 带 到 课 堂上 。要 永 远 给学 生 一 种 乐 观 的形 象 , 只 有 这 样学生才能轻松愉悦地 学习 , 才 能 在 这 样 的 氛 围 中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生 正 确 的观 察 态 度 , 养成积极观察 的 习 惯 。只有 学 生 秉 持 正 确 的 观察 态度 , 养 成 积极 观 察 的 习惯 才 有 助 于 观 察 力 的 发展 。 对 于 良好 的观 察 习惯 的 培 养 , 要 着 眼 于 学 生 的 观 察 态度 ,要 教 育 学 生 乐 于 观 察 、勤 于 观 察 和 精 于 观 察 。例 如 在 学 习 “ 三角形的认识 ” 时, 引 导 学 生 观 察 身 边 的 事 物. 找 出哪 些 是 三 角 形 的 。对 三 角 形 的物 体 进 行 观 察 , 寻 找 它 们的共同点。 总 结 三 角 形 的定 义 和规 律 , 并 引导 学 生 把 自 己的 观察视野拓展到生活中 。 使学生知道观察无处不在 , 通 过 在 平 时 生 活 中 的 观察 实 现 对 观 察 能 力 的 培 养 。 其次 , 引 导 学 生 学会 观察 。 学 生 养 成 观察 习惯 是 培 养 观 察 能 力 的 第一 步 , 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 教 师 要 教 给 学 生 正 确 的 观 察方 法 , 使 学 生 学会 观察 。 首 先要 教会 学 生 有 目 的地 观 察。 只 有 有 目 的地 观 察 . 才 会 对 自 己 的 观察 提 出要 求 , 进 行 一 定 的 广度 和深 度 的锻 炼 , 才 能 尽 快 提 高 学 生 的观 察 力 。 因此 , 教 师 在 教学 过 程 中要 适 时 为学 生 确 定 观察 目的 ,让 学 生带 着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小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心、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和爱刨根问底放的特点,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因素。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有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存在于数学的整个教学中,思考问题是创新意识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中要设定让学生思考设定的对象,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依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学生思维的尺度,使学生在思考中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个体学生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剪拼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合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操作交流中,激发学生寻求不同的剪拼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如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等。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讨论,教师针对性的进行启发,可以引发思维的共鸣,从而确立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发现和顿悟是创新的先导。
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发现中产生创新的意念和灵感,是一种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途径。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可让学生准备许多不同的圆形纸片和实物,通过学生动手量一量圆的周长、直径填在表格内,通过一系列量出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使学生在思索中,发现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从而产生顿悟,体会了创新的快乐。
三、在求异中培养创新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学生求异能力的培养。
求异思维就是要让学生不拘泥于形式,不守旧于框框,有独到的创见性,变换的思维,更新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一道应用题: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等于棱长是3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已知圆锥的底面积是27平方分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分米?学生一般的解题方法是先求正方体的体积3×3×3=27(立方分米)。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的课程标准为我们诠释了新的教育理念,做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自己的实际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不断总结,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较为深刻认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阿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充分发挥又在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领会新课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这是本位教学的失职。
改革教学就是要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所以,思想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前提和根本。
其次,从学生的兴趣、师生关系、以及教法、学法探究上大胆创新,力求突破,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激发兴趣,让小学生乐于探究。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小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设问题情景时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是与旧知有联系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与探究,另一方面又使其感受到已有知识的局限性,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2、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新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一、克服惧怕心理,培养大胆创新意识小学生接触世面少,胆子也小,同时由于传统教育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总以为获得新知识只能由教师传授,而不会利用己学知识去探索、发现、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性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力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克服惯性心理,培养大胆创新意识,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有了这种氛围,学生的创新精神会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新教材为学生学习留有探究和交流的空间。
教材的这个编写特点要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落实,还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和调整教材,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各展才智。
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凑十”的思路,把9加4转化成已学过的10加3的运算。
先出示一幅图,左边9只绿蝴蝶,右边4只蓝蝴蝶,请学生圈出10只,并探讨哪种圈法简便。
学生对“凑十”有了初步感知后,再将一盒鸡蛋(9个)和盒外4个鸡蛋呈现给学生。
观察共有几个鸡蛋。
有学生说,一个一个数,共13个。
又有学生说,将盒外的一个鸡蛋放入盒内。
盒内10个,盒外剩3个。
这样可以很快知道共是13个了。
此时,再出示“9+4=?”,同学们再用小棒摆摆算算,很快地解决了问题。
这一教学过程,采用“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的形式。
抓住了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使学生不仅会算“9+4=?”,而且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究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这样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因此,教师要常常提醒自己,教学时态度要和蔼可亲,注意微笑,面对学生,保持适度的幽默,尤其对学生错误解题或错误判断需耐心引导,特别应注意时时处处都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提问,大胆尝试。
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试论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感悟知识,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的实质是创造性,它力求从认识上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
未来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创造力的竞争,所以国际教育界把21世纪作为“创造教育”的世纪,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那么,在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减轻学生负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近年来,对学生的减负之声响越呼越高,可见学生负担过重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
但是,有好多人对学生负担还存在着片面的理解,认为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就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唯一途径。
其实不然,学生负担包括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两个方面。
心理上的负担往往会使人精神压抑、思维迟钝、情绪低落,对学生的危害更大。
因此,必须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以降低学生的能力做代价。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贪玩,造成了厌学的情绪,把学习当成了一种负担,而不是作业量过大造成的负担过重。
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不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他们会把上课都当成一种负担的,何谈创新?如果能够通过适当的课业,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这不能不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培养:1. 提倡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机会进行探索和发现。
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或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
让学生观察一种数学模式或规律,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释。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给学生一个数学游戏,让他们自己发现规律,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3. 创设情境,激发创意: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实物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和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 鼓励多样性思维: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意识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5. 提供合作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和融合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6. 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7. 提供机会展示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展示出来。
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一些数学展览或演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信心。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给予他们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思考和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鼓励多样性思维,提供合作学习机会,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并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是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
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1. 建立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建立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理解难度大、计算复杂、对公式应用不熟练等等。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强化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培养联想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形象化的联想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可以通过将数学概念或定理与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4. 鼓励学生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自己的解决办法,并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5. 培养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及课后活动、比赛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发现,全方位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业发展,也关系到其
创新意识的培养。
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
造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尝试新方法的精神。
下面将从数学教学的方法和内
容两方面探讨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数学教学的方法
1. 提倡探索性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
观察来发现规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鼓励学生表达与交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倡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
述问题、解释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交流和
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和勇于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
勇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引
入教具、实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引入启发性的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
探索欲望,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数学游戏、数学趣味活动,以及一些“让学生猜的
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求解问题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数学小实验室小学生数学实验与创新
数学小实验室小学生数学实验与创新数学小实验室:小学生数学实验与创新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开设数学小实验室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数学小实验室在小学生数学实验和创新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数学小实验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一、数学小实验室的重要性数学小实验室是一个为小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地方,可以让他们在实验中亲自感受和体验数学的乐趣。
小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数学小实验室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小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计算,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实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小学生需要主动解决这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数学小实验的内容数学小实验可以包括数学奥秘的探索、数学性质的验证和数学规律的探究等。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数学小实验内容。
1. 数独游戏数独游戏是一种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数学游戏。
通过填充数字,使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个九宫格内的数字都不重复。
小学生可以通过数独游戏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研究几何形状的特性小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不同形状的特性。
例如,观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的边数和角度,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3. 探索数学之美小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数学的美。
例如,研究和探究斐波那契数列、黄金分割等数学现象,欣赏数学在自然界和艺术中的表现。
三、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进行数学小实验外,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方法。
1. 开展数学竞赛数学竞赛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可以参与各类数学竞赛,通过与其他学生的较量,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关,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序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
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
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
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景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鉴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
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
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沿袭已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如调查本校学生的
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
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视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
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
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大安市联合乡中心校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