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课堂教学设计_2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第四章》 4.1.3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第四章》 4.1.3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

4.1.3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3 点、线、面、体,内容包括: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知道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2.内容解析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了解了我们身边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基础上,从流星雨、打开的扇面、商店和宾馆的旋转门等实例出发,引出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一事实,从运动的观点揭示点线、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直观的图片与实例让学生从中感受点线、面、体的含义,体验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线面体的学习不仅是学生认识与理解图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还是以后学好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对点、线、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知道点、线、面、体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2)知道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2.目标解析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线、面:点、线、面也都是几何图形;认识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经历从几何体中寻找点、线、面的过程,借助实例,通过触摸、观察、实验、举例等数学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提高热爱几何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七年级学生仅对简单的几何图形有初步的直观认识,而对点线、面、体的抽象概念很难理解,需要让学生从直观中去感受抽象.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以及“面动成体”的理解.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猜谜语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打一自然物)—雨点你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一现象吗?(点动成线)(二)自学导航几何体我们先来认识“体”. 观察一本书、圆罐、篮球,从它们外形中分别可以抽象出什么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几何体简称体.平面与曲面如图:四棱锥有___个面;圆柱有___个面;圆锥有___个面. 再联想上一课“展开图”的知识,可以得出结论:包围着体的是_____.观察这些面,它们有区别吗?四棱锥的5个面是平的;圆柱的侧面是曲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平的;圆锥的侧面是曲的,底面是平的.面有平的面(平面)和曲的面(曲面)两种.观察我们的教室和周围环境,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面”的例子,并指出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点与线思考:观察几何体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2)线与线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分为直线和曲线;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只代表位置,没有大小,所以点都是相同的.线的形象点的形象思考: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它有____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____条棱,棱和棱相交成____个顶点.几何图形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在点、线、面、体中最基本的元素是____.物体的运动会留下运动轨迹,这些运动轨迹往往也能抽象成几何图形. 如果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动手试一试.点动成线线动成面观察下列动画,你发现了什么?面动成体观察下列动画,你发现了什么?(三)考点解析例1.(1)正方体由____个面围成,它们都是____面;正方体有____个顶点,每个顶点处有____条棱.(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一条线,是____线;圆柱由____个面围成,其中有____个平的面,____个曲的面.(3)用圆规在纸上画圆,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风扇的叶片在转动时看上去像一个平面,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硬币在桌面上快速地转动时,看上去像球,这种现象说___________.【迁移应用】1.(1)在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语句,这里把雨看成了线,这种现象可以反映的数学原理是________.(2)国扇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如图,打开折扇时,随着扇骨的移动形成一个扇面,这种现象可以用数学原理解释为__________.2.如图是一个五棱柱,下列关于五棱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4条侧棱B.有5个面C.有10条棱D.有10个顶点3.图中的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是平面还是曲面?面与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线还是曲线?解:图中的立体图形是由4个面围成的;3个平面,1个曲面;面与面相交成6条线;直线有4条,曲线有2条。

第4章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设计

第4章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设计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教材分析1.内容和地位“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之第二节,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三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了知识准备。

所以,这节的内容安排很巧妙,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主要包括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两大部分。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大胆的提出实验假设,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科学的历程,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保持强烈的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自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索的方法,从而渗透探索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教育。

2.教学重点①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3.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知道了组成细胞的分子、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尤其是细胞膜作为最基本生命系统的边界等相关知识,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课程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②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③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2.过程与方法①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②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②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③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四、教学策路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课堂学习与教学,实现课程三维目标。

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1)

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1)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一、教学目标1.阐明主动运输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2.举例说明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3.利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解释各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主动运输的过程和特点;胞吞、胞吐的过程。

难点:主动运输的过程和特点;影响物质运输方式的环境因素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问题探讨”中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碘为例,引出与被动运输不同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引导学生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1.老师介绍主动运输的过程,提示学生思考这一方式是不是具有普遍性。

(教学目的:引发学生理解什么是主动运输,初步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

)2.补充更多主动运输的例子,揭示这种方式是普遍存在的。

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讨论后回答:细胞主动运输为什么能够进行,引出关于主动运输的特点。

(教学目的:通过举例,让学生思考归纳其中的共性,讨论主动运输的特点。

)3.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跨膜运输,那么一些大分子物质如何运输呢?提出问题,引出“胞吞、胞吐”。

(教学目的:通过小分子物质,引出大分子物质,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将知识点系统性地联系起来。

)4.展示图片或动图,结合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讲解胞吞、胞吐,学生思考该种运输方式的过程和特点,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目的:从细胞结构上,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明确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以及细胞膜等结构都有一定的作用,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形成生命系统的整体观。

)5.联系细胞膜的功能及结构,利用流动镶嵌结构模型解释各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进一步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及流动性。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复习,深入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6.学生总结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填写表格。

(教学目的:学生思考总结物质运输的方式,互相对比特点,增强辨认能力,让知识前后成体系。

高中物理-《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设计 (2)

高中物理-《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设计 (2)

高中物理-《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教学设计
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突出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突出了教学的结构化、可视化、探究化与交互性,有别于一般的传统教学。

1.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实验,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验猜想、实验验证、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

2.自主合作策略:创造小组自主学习、网络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

3.综合探究策略:在传统探究的基础上,引入Flash动画模拟,进一步优化探究过程。

4.总结提高策略: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相关的物理情境,巩固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及时检测教学目标的落实效果。

《比较 权衡设计方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二节《方案的构思过程》2教学设计

《比较 权衡设计方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二节《方案的构思过程》2教学设计

方案的构思过程(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应用方案的构思过程来解决设计问题,进行方案的构思并对方案能进行比较和权衡;(二)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及任务驱动法进行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台灯设计案例进行探讨,让学生通过设计分析,运用构思方法进行方案的构思,并对对多个方式案进行方案比较、权衡,最后完成对方案的细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团结合作、敢于表现的良好品质;1.通过亲身参与活动,从中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核心素养本节内容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素养:1.技术意识: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

学生将形成对人工世界和人技关系的基本观念;能就某一技术领域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做出理性分析,形成技术的敏感性和负责任的态度;能把握技术的基本性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形成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适应。

2.工程思维: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

学生能够认识系统与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方案构思及比较权衡;领悟结构、流程、系统、控制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实际运用,并能用其进行简单的决策分析和性能评估。

3.图样表达: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加以描述和交流。

学生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及控制框图等常见技术图样;能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会用手工和二维或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简易三视图、草图、框图等;能通过图样表达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

4.创新设计:指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

学生能运用人机理论和相关信息收集等综合分析技术问题,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能进行技术性能和指标的技术试验、技术探究等实践操作,并进行准确地观测记录与信息加工分析;能综合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评价设计方案并加以优化。

教学设计2: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教学设计2: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3.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4.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教学目的:1.理解湿地的概念、特点以及导致湿地减少的原因。

2.通过国内外实例深刻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湿地的概念、特点2、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难点:湿地减少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用展示我国最大的湿地三江平原景观图,导入新课——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课前自主学习:一、什么是湿地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_______、永久或暂时、静止或______、淡水或咸水,由_______、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__________的海域。

2.生态功能:服务价值居于首位,具有调节气候、___________、净化水体、___________、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称为“___________”。

3.中国湿地(1)特点:类型多、_____________、分布广、______________、生物_________丰富。

(2)代表:东北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___________是我国几条大河的源头,有世界上 __________的湿地。

思考交流:1.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而现在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开垦东北地区的沼泽地,为什么?提示:“北大荒”主要是指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在未开发前它以沼泽湿地为主,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旱涝灾害增加,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加重,珍稀动植物减少。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2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的开篇。

在明确了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基础上,通过本节内容进一步理解“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明确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实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蛋白质体现性状。

本节是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基础,更是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理解遗传与变异的本质,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

2、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与难点的确定: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

因此,确定以下重点与难点:(2)重点: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难点:①理解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②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③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②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③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④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⑤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RNA的碱基决定氨基酸的学习,掌握先逻辑推理再经验验证的科学方法。

②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学习,建立信息意识,学会从信息角度认识事物。

③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④通过模型展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②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激发学生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

教学设计2:4.2.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教学设计2:4.2.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教材分析】“元素周期表”是必修一模块第四章。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要求是: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知道元素和核素的含义,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构建元素周期律。

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硫、氯,以及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给出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是:查阅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料,讨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元素周期律这部分内容始终是高中化学概念理论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新课程中,更加关注概念理论知识的建构过程和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

课程标准规定或建议的核心教学活动凸现了概念理论的建构过程,更注重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

这一课时的内容是以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硫、氯,以及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同周期性质的递变规律,其中包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1.知道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2.能够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说明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1.在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的基础上,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教学重难点】1.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说明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

2.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课前准备】投影、电脑视频、实验器材和药品【探究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对碱金属元素、卤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有着相似性和递变性。

那么,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有什么变化规律呢?一、探究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思考与交流]观察表4-5,思考并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各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总结]同一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呈现由1到8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是最高正价呈现由+1到+7,负价呈现由-4到-1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由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世界的气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重要内容。

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对世界气候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地球自然环境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为后续地理知识的学习,如区域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结构教材首先引入气候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这是学生理解气候相关知识的前提。

接着,教材从气候的地区差异入手,展示了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导致气候类型的多样。

然后详细阐述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等内容,包括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以及特殊的高原山地气候。

最后,探讨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了“人地关系”这一地理学科核心思想。

(三)教材编写特点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和图片,将抽象的气候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如不同地区的景观、人们的着装等,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的差异和影响。

强调地理图表的运用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图表,培养学生读取、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这也是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探究性学习教材内容的编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气候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等基础知识,对影响气候的一些因素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在学习天气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已经了解了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和表示方法,这为学习气候知识提供了一定的铺垫。

(二)认知能力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但对于气候这种较为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和现象,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三)学习特点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系统性和主动性。

4.2让家更美好(教学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

4.2让家更美好(教学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家庭中建立和谐关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3. 素质层次: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受了一定的道德教育,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素养。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因为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等原因而无法做到真正的关爱和支持他人。
4. 行为习惯: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但是,他们在课堂参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面还有待提高。他们可能更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
- 家庭价值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劳节约等
- 家庭美德:孝敬父母、团结友爱、正直善良等
4. 家庭教育:
- 家长角色:榜样、引导者、支持者等
- 孩子角色:孝顺父母、尊重长辈、自律自强等
- 教育方法:身教、言传、激励、引导等
重点题型整理
1. 案例分析题:
请根据以下案例,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4. 观点论述题:
请论述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
答案: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具有重要性。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包括父母的榜样作用、家庭价值观的传承、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引导等。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父母的榜样作用可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家庭价值观的传承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引导有助于培养个体的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课题名 4.2光的反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理解光反射的定律。

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科学思维通过对比观察,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科学探究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开发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激光笔、平面镜、纸板、量角器。

教学过一、新课导入程我们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发光的物体也能被我们看见,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光的反射现象和定律.二、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光的反射的规律提出问题: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ϒ,将数据记。

生物高中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生物高中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一课时1、课标解读本节内容在生物课标中属于“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范围,具体教学目标是:①、能够说出细胞膜的结构;②、能够正确认识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③、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④、认知的自觉性,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有相应提高;⑤、初步形成建立生物模型的思想;2、教材分析本节隶属第四章,该章共有三节。

第一节主要从实验实例和生活实例来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这种膜的特性与结构有关,所以第二节内容是学习生物膜的结构。

生物膜的结构又是解释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

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现象-结构-功能。

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体现出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同时本节内容和前面的第二章中的“化合物”和第三章中的“细胞膜”、“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又有一定的联系。

3、学情分析本设计针对广州市第D,E,F组的学生,他们在初中仅笼统的学习过细胞膜,现在要把这种笼统的认识提高到细胞亚显微结构的认识水平,对他们是重大挑战,有很大的难度。

所以教师应提供多种素材(特别是形象化、生动化的素材),作为学生探究过程思维的支撑。

对于形成建立生物模型的思想等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则不能操之过急,学生能有初步了解即可。

4、教学策略①、通过回顾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从本节问题探讨入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②、结合生物模结构的科学探究史,设计问题串,使学生形成细胞膜结构模型。

5、教学过程:6、教学后记:本节课的教学以细胞膜结构的科学探究历程为主线,通过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归纳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对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由磷脂分子的特性推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有部分学生难以做到,需要老师多引导。

生物高中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教学设计2

生物高中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教学设计2

《遗传密码的破译》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1.知识目标
(1)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2)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

2.能力目标
(1)重温和感受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历程。

(2)学习类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对科学家巧妙、创新的科学精神的敬佩感。

(2)认同遗传密码的破译对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及地位
教材中本节内容为选学内容,在新课标中也没有具体的要求,但本节内容是对科学史的介绍,其最重要的教学价值在于:让学生学习其中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科学家的那种敏感、睿智和创新的精神还有那种巧妙的构思,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具有科学家的思维素养。

从这个角度来说“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又与新课标的要求是非常吻合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难得好材料。

2.教学重点
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思维过程并产生与科学家的思维共鸣
3.教学难点
(1)克里克的T4噬菌体实验
(2)尼伦伯格和马太设计的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学生总体水平较高。

在学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内容时,学生已经对“遗传密码”的概念有较全面的理解,能运用遗传密码解相关的题,会查遗传密码表。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遗传密码的破译》的教学过程。

《第四章第2节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第2节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1. 理解地球自转的定义及对地球生物和昼夜交替的影响。

2. 学会通过演示和观察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

4.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归纳和推理等。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1. 正确理解地球自转的含义及其实验观察的要点。

2. 掌握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的观测方法。

难点在于:1. 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即地轴倾斜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2. 运用抽象思维,分析并归纳地球自转现象的科学解释。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1. 地球仪或相关模型,用于演示地球自转。

2. 投影仪或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准备一些与地球自转相关的科普读物或资料,供学生阅读和拓展学习。

4. 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如手电筒等,用于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的场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昼夜交替的原理。

5. 预先制作的教学课件和教案,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首先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地球自转的动画视频或展示一些与地球自转相关的照片和资料来开启话题。

视频中,地球从太空中看去仿佛一位优雅的舞者,昼夜交替、星辰环绕,画面壮观而神秘。

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白天和夜晚会交替出现吗?又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地球自己旋转?”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后续的教学内容铺设了桥梁。

2. 探索地球自转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将详细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特点及其重要性。

首先,解释地球自转是地球围绕自己的轴旋转一周的现象,这个运动是地球上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然后,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资源,如地球仪、动态图等,展示地球自转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一自然现象。

《4.2.1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教案

《4.2.1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教案
从情感层面看,高一的学生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为顺利解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基础,但探
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不够均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变化规律的本质,抽象出指数函数的概念.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一
环节目标
自主学习成果
分享
教学活动(师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设计意图
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
教师从学生上传的作业中,
(详见课前学习任务单)任务一:探究三
挑出典型错误或优秀答案,在
个不同背景的函数模型.任务二:归纳三个
课堂上进行展示.
函数的共同特征.
学生通过平板上传作业,提交后,即可
将学习任务前置,培养学生
观看答案自己订正.有不能独立解决的问
数函数的教学,体会“背景——概念——图象与性质——应用”的研究具体函数的一般思路.
三、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概念及其性质,掌握了一些初等函数的基本性质;并且对于指数幂的运
算,学生已经学习了将指数运算扩充到实数范围内,掌握了基本的指数运算技能.这些都为指数函数的学习奠定
了良好基础.
从能力方面看,学生初步具备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具备了研究具体函数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
①能够结合教科书中问题 1 的游客增长模型和问题 2 的碳 14 衰减模型,通过运算发现其中具体的增长或衰
减的规律,并从中体会实际问题中变量间的关系.在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指数函数所刻画
的变化规律,清楚其定义域和底数的取值范围.
②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为具体函数、再由具体函数概括为指数函数的过程,提升数学抽象的素养.并结合指

第四章生物初中教案

第四章生物初中教案

第四章生物初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
3. 掌握生物在物质和能量循环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物质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2.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3. 生物在物质和能量循环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2. 生物在物质和能量循环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2. 观察实验,让学生直观认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
3. 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简要介绍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性;
2. 学习:讲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3. 观察实验:安排生物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结果;
4. 拓展:讨论生物在物质和能量循环中的作用,启发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六、课堂作业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知识;
2. 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
1. 认真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和实验的积极性等;
2. 收集学生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
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课《种植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课《种植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课《种植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植技术的发展》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种植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农业产量。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于身边的植物和农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种植技术的认识较浅,对于现代种植技术的了解更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深入探讨种植技术的发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农业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种植技术的重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

2.难点:现代种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种植技术的实物模型或图片,方便学生直观理解。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古代农业种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古代农民是如何种植农作物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我国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现代种植技术能提高农业产量?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现代种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势。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片,理解现代种植技术的过程。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种植技术对农业有哪些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初中二年级物理第四章教案

初中二年级物理第四章教案

初中二年级物理第四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特点,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光的反射定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1. 光的传播路径的演示。

2. 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案、实验器材。

2.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如日出、日落、激光准直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光的传播和反射有什么了解呢?二、光的传播(15分钟)1. 讲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用课件展示光的传播路径。

2. 举例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应用,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会发生什么现象?三、光的反射(20分钟)1. 讲解光的反射定律,用课件展示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演示实验: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平面镜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

3.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利用实验器材进行一次反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讲解反射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镜子、眼镜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光的传播和反射的特点及应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否举例说明光的传播和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呢?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光在均匀介质中为什么会沿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它有哪些应用?2. 进行一次家庭小实验,探究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光的传播和反射的特点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2一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

42一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

答案:(1)200 户;
(2)全校师生共有 1000 户,该活动持续了 20 天;
(3)平均每天增加了 40 户;
(4)第 15 天时,参加该活动的家庭数达到 800 户;
(5) S 40t 200 .
目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倡导节约用
水.同时,通过练习以检验学生对已学内容是否掌握.
第六环节 探究升级
内容:(续前一问题)当得知周边地区的干
S(户)
旱情况后,育才学校的小明意识到节约用水的 1000
·
0
重要性,当天在班上倡议节约用水,得到全班
同学乃至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从宣传活动开 200
始,假设每天参加该活动的家庭数增加数量相
0
20 t(天)
同,最后都参加了活动,并且参加该活动的家庭数 S (户)与宣传时间 t (天)的函
S (户)与宣传时间 t (天)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活动开始当天,全校有多少户家庭参加了该活动?
(2)全校师生共有多少户?该活动持续了几天?
(3)你知道平均每天增加了多少户?
(4)活动第几天时,参加该活动的家庭数达到 800 户?
(5)写出参加活动的家庭数 S 与活动时间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第八环节 布置作业
内容: 1. 课外探究 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可以用一次函数关系来表示的实际问题?选择你感 兴趣的问题,编制一道数学题与同学交流. 2.课外作业 习题 4.6
教学设计反思
(1)设计理念 一次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变量间关系的最为简单的模型,其应用比比皆是.在
教学设计中,争取选用最具有现实生活背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方面

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在野外选择地貌观察点并确定地貌观察顺序。

了解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能够在野外实地观察和描述3-4种地貌。

通过对地貌观察方法的学习,更好的认识和观察地貌,更好的理解地貌对自然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本节课是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地貌观察的顺序;二是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

识别地貌、描述地貌特征的前提是对地貌的观察,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地貌对自然和人类产生的影响。

教材重点内容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着重从野外观察角度进一步实现对地貌观察方法的学习。

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的能力,实用性比较强。

学会观察地貌不仅仅是地理实践力的提升,也不仅仅是通过地貌观察来识别和描述地貌,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地貌,懂得地貌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学生形成因地制宜的思想。

学情分析:从学习基础来讲,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初中地理课中对地形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也掌握了一些初步的观察方法,但是在观察内容上还不全面,观察水平上还比较低,更多是侧重实物或实地的体验和感性认识。

虽然通过常见地貌的认识和学习,学生对常见地貌的认识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学生在理性认识地貌上还有较大的欠缺。

作为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学生更多的应该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学习目标:1.通过结合图像资料,加强对地貌的认识,归纳地貌观察的一般顺序。

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活动探究,归纳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通过地图等资料提取地貌信息,认识自然规律,增强地理实践力。

3.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认识自然规律,更好的理解地貌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因地制宜的人地协调发展观。

教学重点:1.地貌观察的顺序,掌握地貌观察的方法,包括观察顺序和主要内容。

2.地貌的高度、坡度及坡向等要素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地貌的高度、坡度、坡向等要素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课堂教学设计第一节课堂教学设计概述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定义及内容(一)课堂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隶属于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应用性科学,是教育技术学最核心的内容,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

教学设计是以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要,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即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计划形式,通过教师的智能活动,将教学意图化、教学方式定型化、教学时空结构化,形成施教前的蓝图。

教学设计从形式上可分为课堂教学设计和远距离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指用系统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诸环节、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描述、计划与规定,即为课堂教学活动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与程序,使课堂教学活动达到优化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受教育者分析、教学媒体的选用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设计、教学原则的优化组合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设计等。

归纳起来为以下三个方面:我们期望学生学习什么内容,即确定教学目标;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打算如何进行这种学习,即制定教学策略;在进行这种学习时,我们如何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评价。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应认识这三个方面内容的重要性。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发展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教改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我们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程度不同地脱离实际”。

这个“实际”是指脱离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所有学科,每个学生都应主动得到发展的实际。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应如何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的教法如何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地学;有利于使学生在知识、能力(重点是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个性(包括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有利于在一般学科的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与美育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受到良好的德育和美育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意义有利于教学工作科学化。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备课撰写教案,这也是在进行教学设计。

不过这种设计是纯经验主义的设计,是把设计看作一门艺术,优秀教师的设计思想之精华通常靠传、帮、带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给其他教师,难以大范围推广普及他们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的教学设计是从教学的科学规律出发,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

因而是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上,使教学工作普遍科学化,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的投资效益。

运用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

因为教学设计是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问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系统方法、逻辑思维和决策技术等方面的熏陶,具有很强的迁移性。

从而使学生除了掌握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

另外,进行教学设计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一)指导思想1.现代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观念相信学生“人人都能学习”,承认、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认识到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决策能力等是社会对人才质和量的需要;现代教育观念既重视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也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作用,强调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批评性思考、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和实验能力等。

现代教育观念由单一的面对面的集体授课方式,发展为小组交互学习、个别化学习等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合理地选择和组合使用学习形式,目的是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现代教育观念特别重视目标和评价,认为可以建立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建立以目标为参考的评价学习结果的客观标准。

2.系统思想与方法。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按一定的规则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需涉及到课堂教学系统,课堂教学系统包含了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条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结果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教学过程。

(二)理论基础1.传播理论。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是特殊的传播过程,它遵从传播的规律。

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及教学过程的双向性,因而传播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2.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而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而创设环境,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在充分发挥人类潜力的基础上促使人类潜力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教学设计必须要广泛了解学习及人类行为,以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

3.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为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

教学设计的产生是教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反过来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依据。

因此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学理论。

此外,视听理论、系统科学理论、认识论及教育哲学也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四、课堂教学设计的程度及其基本组成部分(一)程序的概念课堂教学设计程度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根据已有的教师、学生、课程计划、设备、设施等条件为前提进行设计的。

目的是解决教师在这些条件下如何做好教学工作,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常见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程序如图4—1、4—2。

(二)基本组成部分上述二个设计程序的形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包括了教学过程的基本部分,其中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是构成教学设计的三大要素即基本组成部分。

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常用的一些组成部分(基本内容)思考如何进行设计。

为简明起见,列表如下。

图4—1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步骤与诸因素图4—2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程序五、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一)要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设计有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教师如何把教学内容讲清楚,教师如何组织好教学,如何减轻教师教的负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的问题,更要考虑学生学的问题,不能把出发点和落脚点仅仅放在教的方面。

(二)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许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目标的设计往往停留在认知性和技能性目标方面,对媒体的使用目标常考虑如何运用这种媒体去传授知识。

认为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是不全面的。

因为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意志、性格、兴趣、气质……)也是很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许多教师能注意到发挥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景的作用,但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目的性还不很明确,缺乏明确的开发非智力因素的意识。

(三)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及现代教育思想指导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的三个要素是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

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应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时间与空间六个方面。

上述六个要素对于教学活动而言缺一不可。

没有教学工具则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就没有进行教学活动的机会;没有空间,教学活动就不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

这六个要素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任何包容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共同影响教学过程。

此外,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正确理解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或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为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施教者,是行为主体。

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成了学生需要的对象,即教师相对学生而言处于客体地位。

从学的角度看,学生是学习行为者,是学的行为主体。

但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的,因而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以满足教的需要为前提的学习,显然相对于教而言学生居于客体地位。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教与学互为条件和对象。

(四)教学设计者应具有的素质为了确保教学设计的成功,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应具有较扎实的教育、教学、学习心理、传播、媒体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熟练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有很好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能分析复杂问题并辨别关键因素。

(五)要灵活运用模式由于教学过程是个动态过程,教学系统是个开放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如环境、学生、教师、媒体、信息等各种因素都处于变化之中,因而要在掌握要素的同时,根据不同情况的要求,思考重点解决哪些环节问题,创造性地开发自己的模式。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从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可以看出,需要设计的内容包括分析学习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以及设计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

下面就这五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学习内容的分析(一)学习内容的分类分析学习内容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中一个重要环节。

它将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掌握,影响对学习水平的确定和教学目标的陈述,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效果。

学习内容可分为认知类、动作技能类以及态度类三种。

认知类学习内容又可分为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能力(观察、推理)两方面。

所谓事实,就是现象或事物的表面情形,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原貌,如姓名、时间、地点等一些术语。

一些事物的原貌,如烧杯、天平、显微镜、青蛙等,它是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获得。

把所感知到的大量事实的共同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

凡表征同类事件的本质属性以及名称的名词都是概念。

原理只是反映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规律。

观察、推理可使学生掌握事实、概念和原理。

动作技能类学习内容可分为实验操作、自制标本、绘图、乐器演奏、唱歌跳舞等。

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操作技能。

在学生的学习中,动作技能的学习往往与认知学习交织在一起,如学习电脑打字,除学习打字动作外,还必须了解有关汉语拼音、标点、文件格式、移动规则等知识,没有这些知识结构,动作技能是学不好的。

因而分析动作技能学习内容时,不仅要分析有哪些方面的动作技能,还要考虑学习这些动作技能所需掌握的相应的知识;情感是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是一种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