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
伤寒杂病论研究
辨别病症的阴阳属性,以指导 用药和针灸治疗等。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太阳经病案例
01 如感冒初期,表现为发热、恶
寒、头痛等症状,可采用麻黄 汤等方剂发汗解表。
阳明经病案例
02 如高热、口渴、大汗等症状,
可采用白虎汤等方剂清热生津 。
少阳经病案例
03 如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等症
状,可采用小柴胡汤等方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少阳。
白虎汤
白虎汤是清热泻火的代表方剂,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石膏为君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知母为臣药,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甘草、粳米为佐使药,益气和胃、调和诸药。全方 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
方剂配伍规律与技巧总结
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在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中,严格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臣药辅助君 药加强治疗作用;佐药协助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或制约君臣药的毒性;使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或 调和诸药。
伤寒杂病论研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伤寒杂病论简介 • 伤寒病概述 • 六经辨证施治原则解读 • 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学探讨 • 伤寒杂病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 总结与展望
01
伤寒杂病论简介
作者及背景介绍
作者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 人尊称为“医圣”。
创作背景
张仲景在公元3世纪初,博览群书,广 采众方,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就 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推动学术交流
继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伤寒杂病论》研 究成果的共享和传播。
THANKS
感谢观看
伤寒分类
根据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伤寒可分为普通型、轻型、暴发型、迁延型、逍遥型 、顿挫型等。
伤寒杂病论(全)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目录平脉法上----------------------------------------------1平脉法下----------------------------------------------10六气主客----------------------------------------------17伤寒例-------------------------------------------------211.麻黄汤2.白虎汤3.大承气汤4.小承气汤5.调胃承气汤6.小柴胡汤7.大柴胡汤8.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9.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10.桂枝当归汤211.乌梅丸12.大青龙加附子汤13.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14当归附子汤杂病例-------------------------------------------------33温病脉证并治----------------------------------------361.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2.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3.白虎汤4.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5.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6.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7.猪苓加黄连牡丹汤8.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39.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10.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11.大黄香蒲汤12.茯苓白术甘草汤13.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14.大承气汤15.小承气汤16.调胃承气汤17.黄连阿胶汤18.栀子汤19.白虎加地黄汤20.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伤暑病脉证并治-------------------------------------411.竹叶石膏汤42.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3.百合地黄加牡蛎汤4.栝蒌茯苓汤5.竹茹半夏汤6.白虎加人参汤7.猪苓加人参汤8.一物瓜蒂汤9.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10.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11.人参石膏汤热病脉证并治----------------------441.黄连黄芩泻心汤2.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3.大黄厚朴甘草汤54.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5.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湿病脉证并治----------------------461.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2.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3.桂枝汤4.麻黄汤5.桂枝麻黄各半汤6.白术茯苓厚朴汤7.麻黄茯苓汤8.理中汤9.小青龙汤10.五苓散11.鼻塞方612.麻黄加术汤13.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14.防己黄芪汤15.桂枝附子汤16.白术附子汤17.甘草附子汤伤燥病脉证并治-------------------521.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2.麻仁白蜜煎3.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4.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5.地黄黄檗茯苓栝蒌汤伤风病脉证并治--------------------541.小柴胡汤72.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3.黄连黄芩麦门冬桔梗甘草汤4.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5.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6.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7.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8.柴胡桂枝汤寒病脉证并治---------------------571.桂枝加葛根汤2.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3.小柴胡汤4.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5.通脉四逆汤6.甘草泻心汤87.理中汤8.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9.甘草干姜汤10.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601.桂枝汤2.桂枝加葛根汤3.桂枝加附子汤4.桂枝去芍药汤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6.桂枝麻黄各半汤7.白虎汤8.桂枝二麻黄一汤99.白虎加人参汤10.桂枝二越婢一汤11.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12.甘草干姜汤13.芍药甘草汤14.调胃承气汤15.四逆汤16.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17.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661.葛根汤2.葛根加半夏汤3.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4.麻黄汤105.小柴胡汤6.大青龙汤7.小青龙汤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9.干姜附子汤10.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1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2.桂枝甘草汤1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14.奔豚汤15.厚朴甘草生姜半夏人参汤16.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17.芍药甘草附子汤1118.茯苓四逆汤19.五苓散20.茯苓甘草汤21.栀子干姜汤22.栀子甘草豉汤23.栀子生姜豉汤24.栀子豉汤25.栀子厚朴枳实汤26.真武汤27.禹余粮丸28.小柴胡汤29.小建中汤30.大柴胡汤1231.柴胡加芒硝汤32.桃仁承气汤3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34.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35.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36.桂枝加桂汤37.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38.抵挡汤39.抵挡丸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831.吴茱萸汤2.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3.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4.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135.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6.葶苈栝蒌桔梗牡丹汤7.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8.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9.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10.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11.大陷胸丸12.大陷胸汤13.五苓散14.大柴胡汤15.小陷胸汤16.文蛤散17.白散方1418.小柴胡汤19.柴胡桂枝汤20.柴胡桂枝干姜汤21.半夏泻心汤22.小青龙汤23.十枣汤24.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25.附子泻心汤26.生姜泻心汤27.甘草泻心汤28.赤石脂禹余粮汤29.旋覆代赭汤30.桂枝人参汤1531.瓜蒂散32.白虎加人参汤33.黄芩汤34.黄芩加半夏生姜汤35.黄连汤36.白虎汤37.炙甘草汤辨阳明病脉证并治----------------------------------971.调胃承气汤2.大承气汤3.小承气汤4.白虎汤5.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6.栀子豉汤167.白虎加人参汤8.猪苓汤9.四逆汤10.小柴胡汤11.麻黄汤12.白蜜煎13.蜜煎导方14.猪胆汁方15.桂枝汤16.茵陈蒿汤17.抵挡汤18.吴茱萸汤19.小半夏汤1720.五苓散21.麻子仁丸22.栀子柏皮汤2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24.栀子大黄汤25.猪膏发煎26.大黄硝石汤27.大柴胡汤28.小半夏汤29.桂枝加黄芪汤30.小建中汤31.理中汤32.厚朴七物汤1833.附子粳米汤34.大建中汤35.大黄附子细辛汤36.瓜蒂散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141.小柴胡汤2.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161.桂枝汤2.桂枝加芍药汤3.桂枝加大黄汤4.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5.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22.小柴胡汤1923.半夏干姜散24.生姜半夏汤25.橘皮汤26.橘皮竹茹汤27.小半夏汤28.黄连茯苓汤29.甘草粉蜜汤30.大乌头煎31.当归生姜羊肉汤32.乌头桂枝汤33.蜘蛛散34.肾气丸35.五苓散2036.茯苓泽泻汤37.文蛤汤38.小柴胡加茯苓汤6.半夏茯苓汤7.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8.厚朴四物汤9.理中加黄芪汤10.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11.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12.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201.麻黄附子细辛汤2.麻黄附子甘草汤3.黄连阿胶汤214.附子汤5.当归四逆汤6.桃花汤7.吴茱萸汤8.猪肤汤9.甘草汤10.桔梗汤11.苦酒汤12.半夏散13.白通汤14.白通加猪胆汁汤15.真武汤16.通脉四逆汤2217.四逆散18.猪苓汤19.大承气汤20.四逆汤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281.乌梅丸2.白虎汤3.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4.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5.四逆汤6.瓜蒂散7.茯苓甘草汤8.人参附子汤9.人参干姜汤2310.麻黄升麻汤11.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12.柏叶阿胶汤13.通脉四逆汤14.白头翁汤15.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16.桂枝汤17.小承气汤18.栀子豉汤19.紫参汤20.诃黎勒散21.吴茱萸汤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143241.理中汤2.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3.瓜蒂散4.四逆汤5.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6.四逆加吴茱萸黄连汤7.理中加人参栝蒌根汤8.理中加附子汤9.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10.五苓散11.理中丸12.四逆加人参汤13.桂枝汤2514.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1481.栝蒌桂枝汤2.葛根汤3.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4.大承气汤5.烧昆散6.枳实栀子豉汤7.小柴胡汤8.牡蛎泽泻散9.竹叶石膏汤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1521.百合知母汤2.百合滑石代赭汤263.百合鸡子黄汤4.百合地黄汤5.百合洗方6.栝蒌牡蛎散28.月婢汤29.防己茯苓汤30.甘草麻黄汤31.越婢加术汤32.黄芪芍药桂枝汤33.桂枝加黄芪汤34.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35.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36.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2737.枳实白术汤38.栝蒌瞿麦薯蓣丸39.滑石乱发白鱼散40.茯苓白术戎盐汤辨淤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1781.下瘀血汤2.桔梗汤3.柏叶汤4.黄土汤5.泻心汤6.赤豆当归散7.王不留行散8.排脓散9.排脓汤2810.黄连粉11.薏苡附子败酱散12.大黄牡丹汤辨胸痹病脉证并治---------------------------------1821.栝蒌薤白白酒汤2.薤白栝蒌半夏汤3.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4.桂枝人参汤5.茯苓杏仁甘草汤6.橘皮枳实生姜汤7.薏苡附子散8.桂枝生姜枳实汤9.乌头赤石脂丸10.旋覆花汤2911.半夏麻黄丸12.九痛丸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1851.桂枝汤2.桂枝茯苓丸3.附子汤4.胶艾汤5.当归芍药散6.干姜人参半夏丸7.当归贝母苦参丸8.葵子茯苓散9.当归散10.白术散30伤寒杂病论卷第一平脉法上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
伤寒杂病论 原文 及白话文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白话文《伤寒杂病论》是一部我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医临床经典之一,包含了大量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医学理论。
本文将从原文及白话文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伤寒杂病论》这一主题,带领读者了解和理解其中的精髓。
一、《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白话文解读1. 《伤寒杂病论》原文概述《伤寒杂病论》是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中医学中一部重要的临床实践总结。
全书共分为六十篇,内容详细介绍了各种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被认为是中医临床的重要参考书。
2. 《伤寒杂病论》白话文解读翻译传统文言文的《伤寒杂病论》白话文,可以让广大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医学知识和经典理论。
白话文解读的方式简单直观,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中医学的精华。
二、《伤寒杂病论》的价值和意义《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总结了古代医学临床经验,还对后世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可以帮助医学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中医经典,并将其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临床工作中。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伤寒杂病论》是中医文化的瑰宝,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对今天的医学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通过深入研读《伤寒杂病论》,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医药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解读,读者对《伤寒杂病论》这一主题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从原文及白话文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伤寒杂病论》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对《伤寒杂病论》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
在知识文章格式下的文中,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原文和白话文的解读,以及对其价值和意义的探讨,帮助读者对这一主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读者呈现了一篇全面、深刻且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伤寒杂病论作为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总结了古代医学临床经验,还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白话全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白话全解一、概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主要论述了伤寒和杂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二、六经辨证《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即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表现,将疾病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厥阴病和少阴病六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通过辨析疾病的六经归属,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治疗提供依据。
三、脉法《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论述了脉法的运用,包括脉象的分类、主病和鉴别等。
张仲景认为,脉象的变化是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程度,从而为治疗提供指导。
四、病治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张仲景认为,人体内部的正气与邪气相互作用,如果邪气胜过正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人体恢复阴阳平衡。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发汗、吐、下、和等四种方法,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五、方剂《伤寒杂病论》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方剂,如小柴胡汤、大承气汤、桂枝汤等。
这些方剂都是经过临床实践验证的有效方剂,对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
同时,《伤寒杂病论》中还详细介绍了方剂的组成、用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六、用药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药性平和”的用药原则。
张仲景认为,用药应当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使用过于峻猛的药物,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同时,药物的使用应当适度,不得过量或不足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此外,《伤寒杂病论》中还介绍了药物的炮制、配伍等方面的知识。
七、预防与养生《伤寒杂病论》中强调了预防和养生的重要性。
张仲景认为,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和保健,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译文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译文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
景所著。
它是中医学中最早系统记录了伤寒及其并发症的著作,对
于中医的发展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伤寒杂病论》
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寒,身疼痛,头痛,项背强急,眼痛,鼻塞,喉痛,喘息,腹痛,身重,小便不利,大便难,或干燥,或利,或咳者,发汗已,解之未,身灼热者,属阳明也。
译文:
太阳病是指发热、汗出、恶寒、身体疼痛、头痛、颈项僵硬、
眼睛疼痛、鼻塞、喉咙疼痛、呼吸困难、腹痛、身体沉重、小便不畅、大便困难、有时干燥或者通畅、或者咳嗽等症状。
发汗后仍未
解除,身体感到灼热者,属于阳明病。
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汗出而厥,风疟发热,身疼痛,鼻塞,咳而上气,心中痛,胁下满,小便不利,大便难,或干燥,或利,或咳者,发汗已,解之未,身灼热者,属阳明也。
译文:
太阳病是指发热而口渴,汗出而面色苍白,有风疟发热、身体疼痛、鼻塞、咳嗽伴有上气、心中疼痛、胁下胀满、小便不畅、大便困难、有时干燥或者通畅、或者咳嗽等症状。
发汗后仍未解除,身体感到灼热者,属于阳明病。
以上是《伤寒杂病论》中的部分原文及译文。
这部经典著作详细记录了伤寒病及其并发症的病状和治疗方法,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主要内容与特点
主要内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 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 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从药物成本、治疗效果、患者负 担等方面,综合评估方剂的经济 价值和社会效益。
具体方剂举例分析
桂枝汤
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 、大枣组成,具有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的功效,用于治 疗感冒、流感等病症。
麻黄汤
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宣肺 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哮喘 、支气管炎等病症。
极期
病程第2~3周常出现伤寒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如持续高 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和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等。同时, 患者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恢复期
病程第5周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 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03
六经分类辨证施治原则
六经概述及相互关系
01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人体经络系 统的六个重要部分。
国际传播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理法方 药作为中医药的核心思想之一,也得到了广泛的 传播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了解和接 受中医药,并从中受益。
05
经典方剂介绍与临床价值 评估
经典方剂概述及组成特点
经典方剂定义
指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经过 长期临床实践验证,具有显著疗效的 中药方剂。
后世对理法方药发展贡献
《伤寒杂病论》原文
《伤寒杂病论》原⽂原⽂地址:《伤寒杂病论》原⽂作者:BT-四郎 脉法——《伤寒杂病论》第⼀篇 问⽈:脉何以知⽓⾎脏腑之诊也?师⽈:脉乃⽓⾎先见,⽓⾎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俱盛,脉阴阳俱盛;⽓⾎俱衰,脉阴阳俱衰。
⽓独胜者,则脉强;⾎独盛者,则脉滑;⽓偏衰者,则脉微;⾎偏衰者,则脉涩;⽓⾎和者,则脉缓;⽓⾎平者,则脉平;⽓⾎乱者,则脉乱;⽓⾎脱者,则脉绝;阳迫⽓⾎,则脉数;阴阻⽓⾎,则脉迟;若感于邪,⽓⾎扰动,脉随变化,变化⽆穷,⽓⾎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体躬,相体以诊,病⽆遁情。
问⽈:脉有三部,阴阳相乘。
荣卫⾎⽓,在⼈体躬。
呼吸出⼊,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
随时动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察⾊观脉,⼤⼩不同,⼀时之间,变⽆经常,尺⼨参差,或短或长。
上下乖错,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进退低昂。
⼼迷意惑,动失纪纲。
愿为具陈,令得分明。
师⽈:⼦之所问,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尺⼨及关。
荣卫流⾏,不失衡铨。
肾沉、⼼洪、肺浮、肝弦,此⾃经常,不失铢分。
出⼊升降,漏刻周旋,⽔下⼆刻,⼀周循环。
当复⼨⼝,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阴阳相⼲。
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蓄,⽀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
为⼦条记,传与贤⼈。
师⽈:平脉⼤法,脉分三部。
浮部分经,以候⽪肤经络之⽓;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
师⽈:脉分⼨关尺,⼨脉分经以候阳,阳者⽓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之注也;故⽈阴阳。
关上阴阳交界,应⽓⾎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
问⽈: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脉,⼈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也;如六菽之重者,⼼⽓也;如九菽之重者,脾⽓也;如⼗⼆菽之重者,肝⽓也;按之⾄⾻者,肾⽓也。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解读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解读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此书主要介绍了伤寒病及其他各种病症的病因、病机、病状、辨证施治等知识,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
今天,我们将对伤寒杂病论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要点和精髓。
1. 伤寒杂病论的背景与意义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领域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圣经,对于临床医生和学者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
该书的著者张仲景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家,他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以汗法为主的治疗伤寒病的方法,并在该书中详细阐述了该病的发病机理、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案。
这些内容为后世的中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伤寒病的概述伤寒是一种急性的发热性传染病,其特点是高热、寒战、出汗、头痛、身痛等。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六经传变、六经未究太过、诸病病变及其他病等不同类型,对于每一种类型的疾病,他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了中药的使用、针灸疗法、食疗等,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适应症。
3. 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伤寒杂病论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来确定病症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详细介绍了多种辨证方法,如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这些方法都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手段。
通过准确地辨证,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和病机,选用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4. 经典案例与实践应用伤寒杂病论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包括了临床实践中的经典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了解中医诊疗的实际操作过程。
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这些案例,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其内容涉及了伤寒病及其他各种病症的病因、病机、病状、辨证施治等方面。
伤寒杂病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杂病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伤寒杂病论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所著。
这部经典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中医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对《伤寒杂病论序》的原文、译文及注释进行详细探讨。
一、原文《伤寒杂病论序》的原文如下:夫病有所始,有所终,有所生,有所死,始之者谓之本病,终之者谓之标病,生之者谓之先病,死之者谓之后病。
本病未去,标病不起,先病已见,后病犹随,故曰:本病标本,先病标先,后病标后。
是故治未病者,先治其先,治已病者,先治其本,本已去而标未清者,先治其标,标已去而后未宁者,先治其后。
故曰:先本而后标,先标而后后,后病不治,治之无功。
故曰:要病,须要治标本先后之序。
二、译文疾病有起始、终止、发生、死亡的过程,起始者称为本病,终止者称为标病,发生者称为先病,死亡者称为后病。
本病未去,标病不会出现;先病已经出现,后病仍会随之而来,因此称之为本病标本,先病标先,后病标后。
因此,治疗未病者,应先治其先病;治疗已病者,应先治其本病;本病已经消失,而标病仍未清除,应先治其标病;标病已经消失,而后病仍未痊愈,应先治其后病。
因此,治疗疾病,必须遵循标本先后的顺序,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注释1. 本病、标病、先病、后病本病指疾病的根本原因,标病指疾病的主要症状,先病指疾病的早期症状,后病指疾病的晚期症状。
2. 本病标本,先病标先,后病标后本病标本指治疗疾病必须先治疗本病,标病不会出现;先病标先指治疗疾病必须先治疗早期症状,后病仍会随之而来;后病标后指治疗疾病必须先治疗晚期症状,否则治疗无功。
3. 要病,须要治标本先后之序要病指治疗疾病必须遵循标本先后的顺序,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四、分析《伤寒杂病论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医学经典,它的思想贯穿了整个中医学体系。
本文对其原文、译文及注释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可以看出其中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
首先,本病、标病、先病、后病是疾病发展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治疗方法。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引言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医学的圣经。
本文将对《伤寒杂病论》的背景、内容以及对中医学的影响进行介绍。
背景介绍《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中医学史上最早系统记载热性疾病与治疗方法的著作之一。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对伤寒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治疗方法。
白云阁藏本是明代医学家李时中所编的中医古籍目录,细致记录了明朝时期收藏的文献。
其中就包括了《伤寒杂病论》。
该版本在整个中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后来的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内容概述《伤寒杂病论》共分为六篇,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针经、杂证论和备急千金要方。
下面将对每篇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伤寒论伤寒论包含了关于伤寒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张仲景在本篇中详细介绍了伤寒的病理、症状和治疗原则,提出了按病情分期施治的方法。
他主张通过辨别病情的寒热偏向,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恢复人体健康的目的。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对热性疾病以及其他一些常见疾病进行论述。
张仲景在本篇中详细描述了诸多病症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他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并提出根据病情和体质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脉经脉经主要介绍了中医脉诊的知识,包括脉搏的分类、脉象的变化以及脉诊的方法等。
张仲景深入研究了脉搏对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并总结了许多脉象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这对于中医师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预测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经针经是对针灸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张仲景主张通过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他总结了各种病间的对应穴位,提出了许多具体的针刺方法。
杂证论杂证论主要涉及其他各种非热性传染病的治疗方法。
张仲景在本篇中描述了许多杂病的症状和治疗原则,并总结了一些常用的方剂。
这些方剂以草药组成,并通过煎煮方式服用。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是一部重要的方剂书。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翻译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翻译伤寒杂病论。
治法:一、言辩七诊。
1.先对脉象:关键是用脉诊辩论伤寒,判断出虚实阴阳、重轻少多;2.如有自见:关键是询问病人的病史和症状,以了解病因和病情;3.治宜查问:关键是观察病情及治疗效果,询问药物作用,对比变化;4.察及对病:关键是对病情进行分析,判断疾病的病机;5.会兆皆记:关键是询问病人的舌苔、痰、小便、大便等症状,以及四肢的微动作等小指标,以便有效判断疾病的重轻及治疗方向;6.不可掩盖:关键是病人的病史要按真实事实进行调查,以达到更准确的诊断;7.阴阳得宜:关键是阴阳要相互协调,同时了解阴阳之间的关系,以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投药疏法:中医认为,伤寒杂病可以用药来治疗,但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疏法投药,每一次治疗要使用多种药物,以消除病死脉象,健补人体的健康。
伤寒杂病论的翻译。
Treatise on Syndromes of Cold-Induced Diseases。
Treatment Method:。
I. Discourse on Seven Diagnoses。
1. Pulse examination: The key is to debate the syndrome of cold-induced diseases based on pulse examination and to judge the deficiency and excess of yin and yang, and the light and heavy of the syndrome.2. Self-awareness: The key is to inquire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nd symptom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disease causes and the condition.3. Treatment should be reviewed: The key is to observe the condition and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inquire the effects of medication and contrast the changes.4.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The key is to analyze the pathological nature of the disease.。
伤寒杂病论名词解释
伤寒杂病论名词解释
伤寒杂病论是一本由张仲景所著的古代医学经典,该书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病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并提出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辩证施治原则。
这本书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并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
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指的是一类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常见于上五类疾病,而不仅仅是伤于寒。
而“杂病”则是不具备发热特征的病。
这本书提出了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并详细阐述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治法。
总的来说,伤寒杂病论是一本对古代医学有着重要贡献的著作,它提出的理论和方剂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
伤寒杂病论课件
03
六经辨证施治原则
六经分类及特点
太阳经
主表,为人体最外层的防线,常见症状有发热、恶寒、 头痛等。太阳经受邪,正邪交争于体表,通常病情较为 轻浅。
阳明经
主里,为人体阳气最旺盛的经络,常见症状有高热、口 渴、大汗等。阳明经受邪,正邪斗争激烈,病情较为深 重。
少阳经
主半表半里,为人体阳气初生的经络,常见症状有往来 寒热、胸胁苦满等。少阳经受邪,正邪分争,病情较为 复杂。
药物配伍
掌握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和协同作用,避免不良反 应的发生。
05
预防措施与日常调养
预防措施建议
注重个人卫生
保持手部清洁,经常洗手,尤其在接触公共场所 物品后。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与伤寒病患者接触,减少到人群密集场 所,降低感染风险。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苗接种政策,及时接种伤寒疫苗,提 高身体免疫力。
如桂枝汤、麻黄汤等经典方剂在现代临床中仍然广泛应用,对于感冒、发热等病症具有显 著疗效。
辨证施治原则的体现
现代医生在运用《伤寒杂病论》中的辨证施治原则时,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 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针灸等非药物疗法的应用
《伤寒杂病论》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涉及到针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这些疗法在现代 临床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影响
该书所确立的辨证施治原则和理法方药体系,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同时,该书所倡导的实践和应用精神,也激励着后世医家不断探索和 创新。
02
伤寒病概述
伤寒定义与分类
伤寒定义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 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白话中医四部经典:伤寒杂病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经典
中医
方剂
汤
理论
疗效
临床
暍
病
杂病 血
妇人
伤寒
痈 伤寒论 病脉
肺
禁忌
伤寒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 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 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 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 依据,被称为方书之祖。
4
妇人产后病脉 证治第二十一
5
妇人杂病脉证 并治第二十二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 第二十四
杂疗方第二十三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 第二十五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白话中医四部经典:伤寒杂病论》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白话中医四部经典:伤寒杂病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卷第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杂病论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这部著作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在治疗伤寒杂病方面的临床经验和医疗知识,被誉为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以下是《伤寒杂病论》的原文、译文和注释。
原文:
夫伤寒者,始得之,当先寒,阴阳俱去其道,邪气上干,卫气内陷,正不相干,邪正相搏,故自寒热,汗出恶风,脉弦紧,为伤寒。
译文:
伤寒病的发病机制是这样的,患者初得病时,通常是由于受寒引起的,阴阳气道都受到了影响,邪气上升侵袭,卫气内陷,正气和邪气相互冲突,因此出现寒热征象,有汗出、恶风、脉搏紧张等症状,这就是伤寒病的特征。
注释:
这段原文描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指出了伤寒病初发时的病
理变化。
首先是受寒引起的阴阳气道失常,邪气上升,卫气内陷,
正邪相搏,导致了寒热征象的出现。
这一段文字对于理解伤寒病的
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以上是《伤寒杂病论》原文、译文和注释的简要介绍。
这部医
学经典对于中医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
和理解《伤寒杂病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
应用。
伤寒杂病论的内容 -回复
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回复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的一部分,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撰。
该书系统总结了当时医学界对于伤寒以及其他临床病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成为了中国古代医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一、伤寒杂病论的历史背景伤寒杂病论的编写时间约在公元220年左右,当时正值东汉末年,天下陷入战乱,社会动荡,人民民不聊生,疾病在民间肆虐。
为了挽救当时危急的医学状况,张仲景撰写了这部经典著作。
二、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伤寒杂病论主要包括六篇,分别是《伤寒脉病论》、《金匮真言论》、《金匮要略论》、《金匮阴阳离合论》、《痿论》和《湿痹论》。
其中,《伤寒脉病论》是这部经典著作的核心部分。
1.《伤寒脉病论》这篇论述伤寒的原因、病情、脉象以及治疗方法。
其中,伤寒是指一种传染病,症状主要体现在寒热、咳嗽、头痛等方面。
张仲景对伤寒的分类、分期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通过辨别脉象对其进行辅助鉴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诊断与治疗体系。
2.《金匮真言论》本篇主要介绍了一些治疗儿科疾病的方法。
张仲景认为,儿童的体质较弱,容易受疾病侵袭,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通过患儿的舌象、面色、大小便等症状,进行诊断与治疗。
3.《金匮要略论》这篇主要讲述了一些寒症的治疗方法。
张仲景将寒症分为寒凝之症、寒热错杂之症、寒痹之症等,通过分析不同寒症的症状和发病机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如纳火散寒、温经散寒等。
4.《金匮阴阳离合论》这篇论述了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张仲景认为,阴阳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正常的人体是阴阳平衡的状态。
通过研究阴阳的相互关系,可以洞察疾病的本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痿论》这篇论述了痿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张仲景认为,痿病主要由肝肾阳虚引起,男子会导致阳痿,女子则表现为下半身无力等症状。
通过补益阳气、滋养精血等方法治疗。
6.《湿痹论》这篇论述了湿痹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湿痹病主要由湿气侵袭人体引起,在湿重的环境和不洁食物的摄入下易发生。
伤寒杂病论序文 -回复
伤寒杂病论序文-回复李时中《伤寒杂病论序文》是中医典籍《伤寒杂病论》的序文部分,广泛被中医学界所引用和研读。
本文将依次回答有关《伤寒杂病论序文》的主题,探讨其中的内容和意义。
一、什么是《伤寒杂病论序文》?《伤寒杂病论序文》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的序言,其中详细阐述了《伤寒杂病论》的起源、目的和写作原则,并介绍了作者的医学观点和治疗方法。
二、《伤寒杂病论序文》的起源和目的是什么?《伤寒杂病论序文》是张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所写的序言,旨在总结前人经验、研究已有治疗方法,并提出自己的医疗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治疗疾病。
它是对《伤寒杂病论》这一医学巨著的引子,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和应用该书的基础知识。
三、《伤寒杂病论序文》的写作原则是什么?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张仲景提出了自己的写作原则。
他强调了以下几点:1.准则和目标:作者强调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书中所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实际疾病中,以验证其疗效。
2.客观求实:作者认为医学疗效应以实际治愈病人为标准,主张不断摸索和尝试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医疗水平。
3.临床经验:作者在书中还强调了重视临床经验,认为将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
四、《伤寒杂病论序文》中的医学观点和治疗方法有哪些?1.辨证分型:张仲景在序文中指出,医生治疗疾病应该根据患者所表现出的不同症状进行辨证分型,然后针对不同的证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2.防病及早治疗:作者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认为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加重。
3.温病学说:张仲景将《伤寒杂病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归纳为温病学说,强调了温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4.药物应用: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张仲景详细介绍了许多药物的来源、性质和应用方法,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药物选择。
五、《伤寒杂病论序文》对中医学的意义是什么?《伤寒杂病论序文》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所阐述的医学观点和治疗方法对中医学发展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1.宝贵的实践经验:《伤寒杂病论序文》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作者自身的临床实践,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注音版
伤寒杂病论注音版
伤寒杂病论(shāng hán zá bìng lùn)是中国古代医学巨著《黄
帝内经》中的一部分,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zhāng zhòng jǐng)医师编撰而成。
这部书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分类、病因、病理、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伤寒的重要参考。
伤寒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由受寒、饮食不当或感染病毒等因素引起。
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身体酸痛等。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将伤寒病分为六经感受、表里不解、津液亏虚、格证、气滞瘀阻和寒湿困脾等六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该书还论述了除伤寒病外的其他一些杂病,如伤寒后遗证、寒湿痹证、风温病、丹毒、火热疮疡等,为医生在临床上对症施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于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注音版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其中的内容。
伤寒杂病论白话文全译
伤寒杂病论白话文全译目录1.引言2.病理特征3.辨证要点4.治疗方法5.结论引言《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这部著作对于伤寒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然而,由于古代汉字和用法的不同,以及中医术语的独特性,使得《伤寒杂病论》的阅读对现代读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文将对《伤寒杂病论》进行全译,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病理特征《伤寒杂病论》主要讨论了伤寒病和一些相关疾病的病理特征。
伤寒病是一种由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包括寒热往来、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症状。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其他疾病,例如温病、湿疹、疮疡等,这些疾病的病理特征各不相同。
辨证要点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强调了辨证的重要性。
辨证是指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来确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辨证,医生可以判断病人所受的病因和病理变化,并相应地进行治疗。
在本书中,张仲景详细描述了伤寒及其相关疾病的辨证要点,包括经络辨证、舌象辨证、脉象辨证等。
治疗方法《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伤寒及其相关疾病。
其中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张仲景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剂,并详细说明了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另外,他还强调了饮食调理和休息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合理的饮食和休息,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结论《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重要的医学经典,对于伤寒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文对《伤寒杂病论》的全译,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其中的内容。
我们了解了伤寒病和其他相关疾病的病理特征,以及辨证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该书中提出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信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其中的知识,提高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杂病论2●平胍法第一①问曰。
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
师曰。
脉乃气血先见。
气血有盛衰。
脏腑有偏胜。
气血俱盛。
胍阴阳俱盛。
气血俱衰。
气独盛者。
则脉强。
血独盛者。
则脉滑。
气气偏衰者。
则脉微。
血偏衰者。
则脉涩。
气血和者。
则脉缓。
气血平者。
则脉平。
气血乱者。
则脉乱。
气血脱者。
则脉绝。
阳近气血。
则脉数。
阴阻气血。
则脉迟。
若于邪。
气血扰动。
脉随变化。
变化无穷。
气血使之。
病变百端。
本原别之。
欲知病源。
当凭脉变。
欲知病变。
先揣其本。
本之不齐。
在人体躬。
相体以诊。
病无遁情。
②问曰。
脉有三部。
阴阳相乘。
荣卫血气。
在人体躬。
呼吸出入。
上下于中。
因息游布。
津液流通。
随时动作。
效象形容。
春弦秋浮。
冬沉夏洪。
察色观脉。
大小不同。
一时之间。
变无经常。
尺寸参差。
或短或长。
上下乖错。
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
进退低昂。
心迷意惑。
动失纪纲。
愿为俱陈。
令得分明。
师曰。
子之所问。
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
尺寸及关。
荣卫流失。
不失衡铨。
肾沉心洪。
肺浮肝弦。
此自经常。
不失铢分。
出入升降。
漏刻周旋。
水下百刻。
一周循环。
当复寸口。
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
阴阳相干。
风则浮虚。
寒则牢坚。
沉潜水蓄。
支饮急弦。
动则为痛。
数则热烦。
设有不应。
知变所缘。
三部不同。
病各异端。
太过可怪。
不及亦然。
邪不空见。
中必有奸。
审察表里。
三焦别焉。
知其所舍。
消息诊看。
料度脏腑。
独见若神。
为子条记。
传与贤人。
③师曰。
平脉大法。
脉分三部。
浮部分经。
以候皮肤经络之气。
沉部分经。
以候五脏之气。
中部分经。
以候六腑之。
④师曰。
脉分寸关尺。
寸脉分经以候阴阳。
阳者气之统也。
尺脉公经以候阴。
阴者血之注也。
故曰阴阳。
关上阴阳交界。
应气血升降。
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⑤问曰。
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
何谓也。
师曰。
脉。
人以指按之。
如十二菽之重者。
肝气也。
如六菽之重者。
心气也。
如九菽之重者。
脾气也。
如十二这重者。
肝气也。
按之至骨者。
肾气也。
若见损至脉来。
为难治。
⑥问曰。
东方肝脉其形何以。
师曰。
肝者木也。
名厥阴。
其脉微弦濡弱而长。
是肝脉。
肝病自得濡弱者。
愈也。
假令得纯弦脉者。
死。
何以知之。
以其脉如弦直。
此是肝脏伤。
故知死也。
⑦南方心脉其形何似。
师曰。
心者火也。
名少阴。
其脉洪大而长。
是心脉也。
心病自得洪大者。
愈也。
假令脉来微去大。
故名反。
病在里也。
脉来头小本大。
故曰复。
病在表也。
上微头小者。
则汗出。
下现行本大者。
则为关格不通。
不得尿。
头无汗者。
可治。
有汗者。
死。
⑧西方肺脉其形何似。
师曰。
肺者金也。
名太阴。
其脉毛浮也。
肺病自得此脉。
若得缓迟者。
皆愈。
若得数者。
则剧。
何以知之。
数者南方火也。
火克西方金。
法当痈肿。
为难治也。
⑨北方肾脉其形何。
师曰。
肾者水也。
其脉沉而石。
肾病自得此脉者。
愈。
若得实大者。
则剧。
何以知之。
实大者。
长夏土王。
土克北方水。
水脏立涸也。
⑩师曰。
人迎脉大。
趺阳脉小。
其常也。
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
人迎负趺阳为大逆。
所以然者。
胃气上升动在人迎。
胃气下降动在趺阳。
上升力强故曰大。
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为逆。
大逆则死。
○11师曰。
六所伤。
各有法度。
舍有专属。
病有先后。
风中于前。
寒中于背。
湿伤于下。
雾伤于上。
雾客皮腠。
湿流关节。
极寒伤经。
极热伤络。
风令脉浮。
寒令脉紧。
又令脉急。
暑则浮虚。
湿则濡流涩。
燥短以促。
火燥而数。
风寒所中。
先客太阳。
暑气炎热。
肺金则伤。
湿生长夏。
病入脾胃。
燥气先伤。
大肠合肺。
壮火食气。
病生于内。
心与小肠。
先受其害。
六气合化。
表里相传。
脏气偏胜。
或移或干。
病之变证。
难以禅论。
能合色脉。
可以万全。
○12问曰。
上工望而知之。
中工问而知之。
下工脉动而知之。
愿闻其说。
师曰。
夫色合脉。
色主形外。
脉主应内。
其色露藏。
亦有见风外。
察色之妙。
明堂关庭。
察色之法。
大指推之。
察明堂推而下之。
察关庭推而上之。
五色应五脏。
如肝色青。
脾色黄。
肺色白。
心色赤。
肾色黑。
显然易晓。
色之生死。
在思用精。
心迷意惑。
难与为言。
○13色青者。
病在肝与胆。
仙令身色青。
明堂色微赤者。
生。
白者。
死。
黄白者。
半死半生也。
○14色赤者。
病在心与小肠。
假令身以赤。
明堂微黄者。
生。
黑者。
死。
黄黑者。
半死半生也。
○15色黄者。
病在脾与胃。
假令身色黄。
明堂微白者。
生。
青者。
死。
黄青者。
半死半生也。
○16色白者。
病在肺与大肠。
假令身色白。
明堂色微黑者。
生。
赤者。
死。
黄赤者。
半死半生也。
○17色黑者。
病在肾与膀胱。
假令身色黑。
明堂色微青者。
生。
黄者。
死。
黄赤者。
半死半生也。
○18关庭脉色青而沉细。
推之不移者。
病在肝。
青而浮大。
推之随转者。
病在胆。
○19关庭脉色赤而沉细。
推之推之参差不齐者。
病在心。
赤而横戈。
推之愈赤者。
病在小肠。
○20关庭脉色黄。
推之如水停留者。
病在脾。
如水急流。
病在胃。
○21关庭脉色青白。
推之久不还者。
病在肺。
推之即至者。
病在大肠○22关庭脉色青黑者直下晴明。
推之不变者。
病在肾。
推之即至者。
病在膀胱。
○23明堂关庭色不见。
推之色青紫者。
病在中焦有积。
推之明于水者。
病在上焦有饮。
推之黑赤者。
病在下焦有寒热。
○24问曰。
色有内外。
何以别之。
师曰。
一望而知者。
谓之外。
在明堂关庭。
推而见之者。
谓之内。
○25病暴至者。
先形于色。
不见于脉。
病久发者。
先见于脉。
不形于色。
病入于脏。
无余证者。
见于脉。
不形于色。
病痼疾者。
见于脉。
不形于色。
○26问曰。
色有生死。
何谓也。
师曰。
假令色黄如蟹腹者。
生。
如枳实者。
死。
有气则生。
无气则死。
余色仿此。
○27师曰。
人秉五常。
有五脏。
五脏发五声。
宫。
商。
角。
征。
羽是也。
五声在人。
各具一体。
假令人本声角变商声者。
为金克木。
至秋当死。
变宫。
征。
羽。
皆病。
以本声不可变故也。
○28人本声宫变角者。
为木克土。
至春当死。
变商。
征。
羽。
皆病。
○29人本声商变征声者。
为火克金。
至夏当死。
变宫。
角。
羽皆病。
○30人本声征变羽声者。
水克火。
至冬当死。
变角。
宫。
商皆病。
○31人本声羽变宫者。
为土克水。
至长夏当死。
变角。
商。
征皆病。
○32以上所言。
皆人不病而声先变。
初变可治。
变成难瘳。
词声之妙。
差在毫厘。
本不易晓。
若病至发声则易知之。
○33师曰。
持脉病人欠者。
无病也。
脉之呻者。
病也。
言迟者。
风也。
摇头言者。
里痛也。
行迟者。
表强也。
坐而伏者。
短气也。
坐而下一脚者。
腰痛也。
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
心痛也。
○34病人长叹声。
出高入卑者。
病在上焦。
出卑入高者。
病在下焦。
出入急促者。
病在中焦有痛处。
声唧唧而叹者。
身体疼痛。
问之不欲语。
语先泪下者。
必有忧虑。
问之不语。
泪下不止者。
必有隐衷。
问之不语。
数问之而微笑者。
必有隐疾。
○35实则讝语。
虚则郑声。
假令言出声卑者。
为气虚。
言出声高者。
为气实。
欲言手按胸中者。
胸中满痛。
欲言手按腹者。
腹中满痛。
欲言声不出者。
咽中肿痛。
○36师曰。
脉病人不病。
名曰行尸。
以无王气。
卒眩仆。
不识人者。
短命则死。
人脉不病。
名曰内虚。
以少榖神。
虽困无苦。
○37师曰。
脉。
肥人责浮。
瘦人责沉。
肥人当沉今反浮。
瘦人当浮今反沉。
故责之。
○38师曰。
呼吸者。
脉之头也。
初持脉来疾去迟。
此出疾入迟。
名曰内虚外实也。
初持脉。
来迟去疾。
此出迟入疾。
名曰内实外虚也。
○39寸口卫气盛。
名曰高。
荣气盛。
名曰章。
高章相搏。
名曰纲。
卫气弱。
名曰惵。
荣气弱。
名曰卑。
惵卑相搏。
名曰损。
卫气和。
名曰缓。
荣气和。
名曰迟。
缓迟相搏。
名曰沉。
○40阳脉浮大而濡。
阴脉浮大而濡。
阴脉与阳脉同等者。
名曰缓也。
○41问曰。
二月得毛浮脉。
何以处言至秋当死。
师曰。
二月之时。
脉当濡弱。
反得毛浮者。
故知至秋死。
十月肝用事。
肝属木。
脉应濡弱。
反得毛浮脉者。
是肺脉也。
肺属金。
金来克木。
故知至秋死。
他皆仿此。
○42问曰。
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
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
须发其汗。
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
不须发汗。
若汗濈濈自出者。
明日便解矣。
何以言之。
夏脉洪大是其时脉。
故使然也。
四时仿此。
○43问曰。
凡病欲知何时得。
何时愈。
何以知之。
师曰。
假令夜半得病者。
明日日中愈。
日中得病者。
夜半愈。
何以言之。
日中得病。
夜半愈者。
以阳得阴则解也。
夜半得病。
明日日中愈者。
以阴得阳则解也。
○44问曰。
脉病欲知愈未愈者。
何以别之。
师曰。
寸口。
关上。
尺中。
三处。
大。
小。
浮。
沉。
迟。
数同等。
虽有寒热不解者。
此脉阴阳为和平。
虽剧当愈。
师曰。
寸脉下不至关。
为阳绝。
尺脉上不至关。
为阴绝。
此皆不治。
决死也。
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
期以月节克之也。
○45脉浮者在前。
其病在表。
浮者在后。
其病在里。
假令濡而上鱼际者。
宗气泄也。
孤而下尺中者。
精不藏也。
若乍高乍卑。
乍升乍附。
为难治。
○46寸口脉缓而迟。
缓则阳气长。
其色鲜。
其颜光。
其声商。
毛发长。
迟则阴气盛。
骨髓生。
血满。
肌肉紧薄鲜鞕。
阴相抱。
荣卫俱行。
刚柔相得。
名曰强也。
○47寸口脉浮为在表。
沉为在里。
数为在腑。
迟为在脏。
假令脉迟。
此为在脏也。
○48寸口脉浮紧。
浮则为风。
紧则为寒。
风则伤卫。
寒则伤荣。
荣卫俱病。
骨节烦疼。
当发其汗也。
○49寸口脉浮而数。
浮为风。
数为热。
风为虚。
虚为寒。
风虚相搏。
则洒淅恶寒也。
○50问曰。
病有洒淅恶寒。
而复发热者何也。
师曰。
阴脉不足。
阳往从之。
阳脉不足。
阴往乘之也。
何谓阳脉不足。
师曰。
假令寸口脉微。
名曰阳不足。
阴气上入阳中。
则洒淅恶寒也。
何谓阴脉不足。
师曰。
假令尺脉弱。
名曰阴不足。
阳气下陷入阴中。
则发热也。
阴脉冲弱者。
则血虚。
血虚则筋急也。
其脉涩者。
荣气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
卫气衰也。
荣气微者。
加烧针则血留不行。
更发热而燥烦也。
○51寸口脉阴阳俱紧者。
法当清邪中于上焦。
浊邪中于下焦。
清邪中于上名曰洁也。
浊邪中于下名曰浑也。
阴中于邪必内内栗也。
虚微里气不守。
故使邪中于阴也。
阳中于邪。
必发热。
头痛项强。
颈挛腰痛。
胫酸。
所谓阳中雾露之气。
故日清邪中上。
浊邪中下。
阴气为憷。
足膝逆冷。
便溺妄出。
表气微虚。
里气微急。
三焦相溷。
内外不通。
上焦怫鬰。
脏气相熏。
口烂食断也。
中焦不治。
胃气上冲。
脾气不转。
胃中为浊。
荣卫不通。
血凝不流。
若胃气前通者。
小便赤黄。
与热相搏。
因热俇使。
游于经络。
出入脏腑。
热气所过。
则为瘫脓。
若阴气前通者。
阳气厥微。
阴无所使。
客气内入。
嚏而出之。
声嗢咽塞。
寒厥相追。
为热所拥。
血凝自下。
状如豚肝。
阴阳俱厥。
脾气孤弱。
五液注下。
下焦不阖。
清便下重。
令便数难。
脐药湫痛。
命将难全。
○52寸口脉阴阳俱紧者。
口中气出。
唇口干燥。
蜷卧足冷。
鼻中涕出。
舌上苔滑。
勿妄治也。
到七日以来。
其人微发热。
手足温者。
此为欲解。
或到八日以上。
反大发热者。
此为难治。
设使恶寒者。
必呕也。
腹内痛者。
必欲利也。
○53寸口脉阴阳俱紧。
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
紧去人安。
此为欲解。
若。
至六七日。
不欲食。
此为晚发。
水停故也。
为未解。
食自可者。
为欲解。
○54寸口脉浮而大。
有热。
心下反鞕。
属脏者攻之。
不令发汗。
属腑者不令溲数。
溲娄和则大便鞕。
汗多则热甚。
脉迟者。
尚未可攻也。
○55问曰。
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
师曰。
脉浮而紧。
按之反芤。
此为本虚。
故当战而汗出也。
其人本虚是以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