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6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合集下载

二轮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二轮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大气循环、水循 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相互影响、 相互联系、协调一致。 • (2)自然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 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 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 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 (3)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水分、水 热状况、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东西
•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 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 的改变。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 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分析方法 •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 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自然景观的成因, 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 观的影响。 •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 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 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 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 解析: 第(1)题,全球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地 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即由热带→亚热带→ 温带→寒带,气温逐渐降低,但热带地区的 气温差异较小,据此可判断曲线Ⅲ表示气温; 热带森林带的降水要多于热带草原带,据此 可判断曲线Ⅰ表示降水,则曲线Ⅱ表示蒸发。 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 甲地位于温带森林带,丁地位于温带草原带, 甲地降水量大于丁地,但气温低于丁地,故 排除选项A;丙地所处的热带草原带的蒸发 量大于乙地所处的热带森林带,故可排除选 项 B;
• [答案] • (1)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 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 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 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 征。 • (2)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 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常年 流经,因此丙地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 相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六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六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教案新人教版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六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教案新人教版【教学重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自然带的分布【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库:图片,①热带雨林与苔原;②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荒漠;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叠加;④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教学过程】(引课)根据所学的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各要素知识,请同学说明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阅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各地理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综合体?(提问思考)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我国西北地区的差异是什么?由于什么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板书)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①阅读教材中图片“热带雨林”和“苔原”)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了解可知,两个地区的某个自然要素发生变化,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就会有较大的差异,读图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气候对植被的影响,两个地区植被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气候中的热量差异产生的。

(出示多面体素材库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复习气候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分布的主导因素,通过知识的迁移,了解自然带纬度分布具有全球规律,说明不同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②,阅读教材中图片“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以水分为主导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在中纬度大陆由沿海到内陆最为显著。

(观察“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说明为什么在中纬度大陆这种差异最为显著。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③,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通过读图验证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别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④和③,阅读教材中“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结合图例观察示意图,说明珠穆朗玛峰由山下到山上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前面所提到的哪种变化相似?引起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分布在哪些地区的山脉这种变化较为显著?(板书)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差异为基础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差异为基础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以水热差异为基础(出示多媒体素材库)南北球中高纬为什么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为什么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显著?(板书)4.非地带性分布——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作业:填充图册P23、24二、地理环境的演化教学目的:1. 使学生知道地球演化的简史,如地理环境发展中的五个阶段及其主要的地壳运动、海陆变迁、生物演化的特点、主要矿产形成的时代。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6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课件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6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课件

(2)图像信息。 信息❸:磷累积量高值区分布在海拔4 000米左右。 信息❹: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较小。
第二步:析设问,抓关键。 (1)关键词“磷高累积区”:磷高累积区位于海拔4 000 米左右,气温较_低__,且生物生产量较_低__,故自然带为高 山草甸带。 (2)关键词“2 000~3 000米处”:与磷高累积区相比 气温较_高__,生物生产量较高,地表径流量较_大__。土壤 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该地区磷含量少,说明土壤含 水量较低。
(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 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 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 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 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题组通关】 (2016·全国卷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
4.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 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解析】3选C,4选B。第3题,从材料中可知,芦苇对湖 水有净化作用,故湖面面积缩小,芦苇大量死亡,故湖泊 自净能力减弱。第4题,从材料中可知,该湖面积萎缩的 原因主要是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故应采取的措 施是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No Image
(1)磷高累积区是 (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
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考场思维模式】 第一步:审材料,获信息。 (1)材料信息。 信息❶:磷的累积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与气温、流水 侵蚀呈负相关。 信息❷:我国四川省地处亚热带,山地基带为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带。

全国卷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全国卷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命题预测 (2019·唐山三模)某科研团队针对我国某热带植物园的生态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 发现该地区有典型的地貌分布,且出露岩石可将降水和大气沉降养分分配给周围的斑块 土壤,而斑块土壤能够维持多样化植物生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1~2 题。
1. 图中显示,分布在该植物园区的地表岩体导致( C ) A. 植物分布更连续 B. 地表形态趋平缓 C. 土壤表层被切割 D. 径流流动遭阻隔 解析:由图可知,该类土壤主要由石灰岩组成,且受流水侵蚀严重,分布在该植物 园区的地表岩体导致土壤表层被切割。由图可知,分布在该植物园区的地表岩体导致植 物分布不连续,地表形态起伏较大,地下径流未被阻隔。
2. 出露岩石对临近斑块土壤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D ) A. 排除水分 B. 连续输入养分 C. 调节温度 D. 可增加碳来源 解析:由于石灰岩中含有一定的碳元素,因此出露岩石对临近斑块土壤的贡献主要 体现在可增加碳来源,对排除水分、连续输入养分和调节温度影响不大。
3. (2019·福建三明三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贵高原在距今大约两亿年前为海湾环境,堆积了深厚的石灰岩等。新生代以来, 云贵高原不断抬升,始新世末,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再度被抬升。 西双版纳的山红树种群数量少,零星分布于海拔 600~850 m,石灰岩基底的沟谷, 是地质变迁的残留物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与其伴生的 乔木树种多。山红树的天然繁殖能力较弱,种子成熟期在 10~11 月份,在自然状态下 休眠期极短,常温贮藏 2 个月即完全丧失发芽能力,忌低温干燥,土壤温度 25 ℃以上 才能萌发。 甲图示意全球部分地质年代及干湿冷暖变化,乙图示意西双版纳山红树分布区的气 候资料。
(1) 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 对里海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自然要素在相互作用中形成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地理环境体系。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圈和水圈的相互影响大气圈和水圈是地球上两个最主要的自然圈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

大气圈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影响着水圈水汽的凝结和降水,从而影响了地表的水文循环。

2. 地壳运动和地貌形态的变化地球上的地壳板块在不断运动,地壳运动也带动了地貌形态的变化。

地壳运动还引发了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对地理环境造成了影响。

3. 气候与植被的相互作用气候是植被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植被的类型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植被的分布又会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形成气候与植被的相互作用关系。

4.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不同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生态系统。

生物的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维持着整个地球生态平衡。

二、地域分异地域分异是指地球上不同区域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各种特征和规律。

地域分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分异由于地球自转、公转等因素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

赤道地区气候炎热湿润,而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气候分异会影响到生物的分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2. 土壤分异土壤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质地各有特点。

土壤的养分含量、排水性等特征对植被的生长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地貌分异地球上的地貌形态千奇百怪,由于地质构造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各具特点。

山地、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各具特色,对当地的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4. 经济发展分异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条件不同,导致了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学习课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学习课件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 经度
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2.经度地带性 基础:以 水分 的变化为基础
表现:在 中 纬度大陆表现更典型
高山苔原

2100米高度 度 灌木林 1800米高度
针叶林
1100米高度
落叶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500米高度
长 白 山
山麓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各自然带从山麓到 山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 的变化。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 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1.从赤道到两极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各自然带沿着 纬度 变化的方
向作有规律更替
1.纬度地带性 基础:以 热量 的变化为基础
1.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的东西两侧的自然景观 有何差异? 2.马达加斯加岛东半部和西半部景观有何差异? 3.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差异?这种分异现象是地 带性分异吗?
西风
鸣沙山和月牙泉
想一想:
为什么荒 漠中会有 绿洲?
4、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地下水等自然 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非地带性因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第1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第1课

例2:东非高原
(2)局部的环流和洋流 例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 等非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
例4:几内亚湾北侧
(3)海陆分布 例5: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4)局部地表热量异常 例6:冰岛热泉附近
(5)人类活动: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围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动,也会造成 地带性规律的改变。
解析 泰加林属于亚寒带针叶林,图中横坐标表示热量,纵坐标表示降水量,
亚寒带针叶林所处地区应该是热量相对较少,降水也相对较少地区,对应的是
图中③。①②平均气温较高,不符合条件,降水、热量最少的④植被是苔
原。故选C。
【真题研析】
[例2] (2022·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
名师点睛 两种水平地域分异的判断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判断,关键看热量差异,即温度带的差异;陆地干湿度 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判断,关键看水分差异,即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3.地方性分异规律 由于局地_地__势__起__伏___、小气候差异、岩性和土质差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聚 积和排水条件的不同等引起的小范围、小尺度的分异规律。
写出图中自然带Ⅱ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
答案 苔原带。该地为南北向(乌拉尔)山脉,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两侧低, 因此发育为苔原带。 解析 由图可知,北极附近气温低,为冰原带,即自然带Ⅰ;自然带Ⅱ主要分 布在北极圈以北的陆地上,为苔原带;Ⅲ为针叶林带。向南凸出的原因:从图 中位置来看,该地位于60°E附近,其植被带向南凸出的方向,大致为南北方向; 该地位于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附近,乌拉尔山大致呈南北走向,其海拔相对较 高,其西侧为东欧平原,东侧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山较东西两侧海拔高, 气温更低,因此其植被带发育为高纬度的苔原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1课时土壤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1课时土壤

亚热带地区_大__陆__东__岸___湿润__季__风__气__候__ 地区,主要分布在__亚__欧__大陆东岸
常绿 硬叶林
亚热带荒漠 草原
__地__中__海__气__候__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 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
主要由硬叶的常绿 乔木和灌木组成
主要由旱生灌木和 禾草组成
(3)温带植被
类型 落叶阔 叶林
A.气候
B.地貌 C.岩石 D.水文
解析 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相对较少,耕地类型是旱地,土壤含水量较低,表
现为沙土,南方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土壤含水量较高,因此有“江南泥
土,江北沙土”之说,故造成“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气候,A正确;地貌、岩石、水文的差异不是其主要原因。
3.“江南水田冷,宜火粪;江淮以北,宜苗粪”,从现代科学角度解释正确的
【素能升华】
1.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2.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1)成土母质与土壤
(2)生物与土壤
(3)气候与土壤 (4)地貌与土壤
(5)时间:决定土壤的发育进程。 (6)人类活动
【对点精练】
(2022·福 建 漳 州 三 检 ) 古 人 对 各 地 土 壤 的 差 异 深 有 认 识 , 如 明 代 的 《 广 志 绎》:“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清代的《皇朝经世文》: “江南水田冷,宜火粪(草木灰);江淮以北,宜苗粪(绿肥)。”据此完成1~3题。 1.“ 江 南 泥 土 , 江 北 沙 土 , 南 土 湿 , 北 土 燥 ” 说 明 , 与 “ 南 土 ” 比 , “ 北
(2)植被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对点精练】
(2022·北京朝阳一模)索科特拉岛石灰岩广布, 岛上生长着独特的植物——龙血树,叶片为蜡质, 生长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读图,完成 第4题。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第6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2021年最新整理)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第6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2021年最新整理)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6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6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6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的全部内容。

专题一第6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2016·全国卷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

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

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

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

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C。

植被更密D。

海拔更低【解析】1选B,2选B。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果洛山属于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被地壳抬升最早到达终年积雪高度。

以此类推,雪宝顶次之,太白山终年积雪高度最后达到。

第2题,点苍山属于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点苍山没有现代冰川发育,说明现在气温偏高.(2016·海南高考)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3、4题.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 A。

东北坡 B.西北坡C。

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一第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一第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受海陆位置、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lùdì)自然带在 个别地区呈现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使自然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第七页,共39页。
热点考向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典题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 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jǐ zhǒnɡ)高大桉树,主根深 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jǐ zhǒnɡ)桉树适应性强,生长 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 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 化。
第二十四页,共39页。
【方法规律】“两结合”巧判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结合自然带的延伸和更替方向进行判断。 ①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 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fēi zhōu),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热量带的变 化。 ②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 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森 林、草原、荒漠的过渡。
第二十五页,共39页。
(2)结合自然植被的变化特征进行判断。 ①不同(bù tónɡ)热量带的植被类型变化,反映的是由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如热带雨林到热带草原再到热带荒漠的变化;相同热量 带的植被类型变化,反映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温带森林 到温带草原再到温带荒漠的变化。 ②同为森林带中森林景观特征变化,如常绿林到落叶林再到针叶林 的变化,就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2)图解(tújiě)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二十三页,共39页。
【解析】(1)选C,(2)选D。第(1)题,结合横轴表示(biǎoshì)自 然植被名称可以判断,该地区应位于大陆西岸,且体现了从赤道 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图中甲地年均温15°C左右,太阳辐射量 较强,年降水量约600 mm,可判断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2) 题,图中显示的自然带分布基本上体现了南北方向的变化,说明 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应是热量。

(完整版)201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完整版)201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专题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知识网络构建知识梳理: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

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

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注意】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如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再如,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也不具备平衡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思考:试以水循环为例,说明圈层间的物质运动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2)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1.陆地自然带(1)成因:因、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型,又对应与之统一的和土壤类型.(2)特点:具有一定、呈分布。

【答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植被类型宽度带状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高考专项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高考专项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高考专项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一. 教学内容:[来源:学§科§网Z§X§X§K]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1. 本讲学习目标要求:(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明白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 知识结构:[来源:Zxxk ]二. 重点、难点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2. 陆地上的自然带。

3.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4. 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所产生的缘故,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洋流等是考试的重点。

三. 具体内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 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势、土壤、生物、水文)相互阻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

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 所谓整体性,确实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它有两种表现:①是各圈层之间不断进行着元素的迁移和物质循环。

如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②各组成要素之间所进行的能量交换是通过生命活动来进行的。

正是由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使地理环境构成一个整体,它们之间,一个要素的变化,会阻碍其它部分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 实例:(1)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进展变化着。

(如洪涝气候——多内流河——戈壁、沙漠广布——植被稀疏——土壤有机质少)(2)假如自然环境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必定引起连锁反映(如砍伐森林——水土流失)。

(3)撒哈拉沙漠——书75页4. 理想大陆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而假想的大陆,这一假想的大陆符合如下条件:一是大陆表面是平坦的,没有高山和盆地;二是海岸线平直,没有岛屿、半岛和海湾。

高考地理第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高考地理第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高考真题·悟方法 典例1(2019·全国Ⅲ卷,6~8)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 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 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 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B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D)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 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实例分析
由于 50°S~65°S 的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面积很 少,因此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部的东西两侧,同处于温带。东 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处于西风的背风 坡,形成荒漠带,而西侧却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表现 地带性自 然带空间 分布范围 受到约束 自然带地 理现象的 斑块状分 布
2.非地带性因素的四类表现 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某些自然 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陆地自然带地带性规律表 现得不完整、不明显,这些因素称为非地带性分布因素,它使 地理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
表现 地带性自 然带的缺 失 地带性自 然带分布 的改变
答案:(1)A (2)D (3)C
迁移训练·提能力 (2020·广西北海一模)下图为我国某一地理要素区域变化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表示的地理要素最可能是( B )

4.3 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017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全突破含解析

4.3 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017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全突破含解析

类型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备考知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概念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自然带更替自然带更替方向纬度变化的方向,即南北走向自然带延伸方向沿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基础因素以热量为基础变化趋势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典例】(2015·江苏卷)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 )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答案】C【方法指导】1。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太阳辐射:赤道→(递减)→两极↓热量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两极↓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落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土壤:赤道→(酸性、中性、偏碱性)→两极即(1)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2)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

(3)看主导因素:热量。

【触类旁通】(2017·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三上期中)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地带沿0º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答案】1.B2.C【解析】类型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备考知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概念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形成基础水分变化根本因素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的干湿状况差异大景观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自然带更替方向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方向自然带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典例】(2017·浙江省金华市高三上期末)读1981~2006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示意图,图中I、II、III、IV植被类型有显著差异,完成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第6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2016·全国卷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解析】1选B,2选B。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果洛山属于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被地壳抬升最早到达终年积雪高度。

以此类推,雪宝顶次之,太白山终年积雪高度最后达到。

第2题,点苍山属于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点苍山没有现代冰川发育,说明现在气温偏高。

(2016·海南高考)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3、4题。

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4.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解析】3选D,4选C。

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在北半球中、高
纬度地区,南坡昼夜温差大;西坡下午受到太阳辐射强,西坡的白天气温高一些,所以西南坡气温日较差大。

第4题,材料中“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说明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弱。

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最小;温带荒漠带和温带草原带,气温日较差最大;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日较差较大。

(2016·江苏高考)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道:“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5、6题。

5.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A.山地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
D.冰川带
6.阿尔泰山南坡( )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解析】5选B,6选D。

第5题,该地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材料中提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说明教授身后为山地针叶林,根据自然带垂直递变规律及“眼前簇簇花草”可判断为高山草甸带。

第6题,阿尔泰山南坡的森林大多为针叶林,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该地区森林带之上存在草甸;此时花草相映,故可判断为夏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