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难点解决的教学案例
《认识直角》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案例
《认识直角》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案例《认识直角》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感知直角的特征;会画直角,判断直角、锐角、钝角;建立直角的表象。
《认识直角》教学重难点解决案例:一、认识直角1、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角,现在你知道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吗?(指名汇报)2、谈话:看看这个正方形,你能指出它的角吗?(指名一生上前指角,指出有4个同样的角)在纸工袋上有几个这样大小的角?三角板上呢?3、谈话: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角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直角”。
一般我们还要在直角上标上一个符号来表示直角。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直角。
二、折角。
1、谈话:那么你想自己来折一个直角吗?(学生用圆形纸和不规则纸折角)2、提问:比较你折的两个直角,有什么发现?再与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分别比较后汇报)3、提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直角都是一样大小的)三、找角。
1、谈话: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地方都有直角,你能从教室里找到其他的直角吗?等会儿要请你来说一说:你找到的直角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的?(学生找直角)2、提问:谁来交流一下,你找到的直角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的?(全班交流)3、谈话:小朋友真棒,找到了那么多的直角。
其实啊,在我们经常看见的钟面上也有直角,你知道吗?(课件出示例1想一想)(学生交流,教师在钟面上拨一拨,并验证)4、谈话:当然在我们数学书的封面上也有直角,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呢?(学生汇报,两种方法。
)下面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到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
(学生活动)5、提问:你找到几个直角?谁来指一指?(指名上前指一指)6、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了,你能用任意两块三角板拼出一个直角吗?(同桌合作拼直角)。
指名汇报,并展示拼出的直角,另请生验证。
)四、画角。
谈话:拼了角后,你想把直角画下来吗?(学生在书本P68方格纸上画一个直角。
指名展示,并说说你是么画的?怎样验证?教师在方格纸上示范画直角,学生再画一个角)五、认识锐角、钝角。
《森林狂想曲》重难点解决案例
《森林狂想曲》重难点解决案例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丰富的演奏效果,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正确分辨乐曲的结构,并能够创造性地为乐曲进行“音效”配音。
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聆听,让学生记忆乐曲旋律,分辨乐曲不同乐段。
2.通过欣赏,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创造性地为乐曲进行“音效”配音。
教材分析《森林狂想曲》这首乐曲由A、B、C三个乐段轮番演奏,首尾和中间穿插有实地录制的“音效”。
三个乐段均为五声羽调式,B、C段是A段的变奏。
A段上句结束在属音“3”,下句结束在主音“6”上,具有呼应关系。
B段一开始似乎转到了大调,但随后又转到了羽调式,使乐曲增添了新鲜感。
在C段中各乐句改为弱起,并且都在较高音区盘旋,但仍保留了许多A段的因素。
这首乐曲既有电声乐器,又有竖笛演奏,更有森林中各种动物、昆虫的鸣叫声和风声、雨声、流水声的录音,使人听起来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整支乐曲充分表现了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教案)一、欣赏视频美丽的大森林师:美丽而神奇的大森林令我们想往,如果我们能亲耳倾听到大森林中的美妙声响,那一定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今天,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首乐曲,它的名字叫《森林狂想曲》。
希望这首乐曲能给大家带来仿佛身处原始大森林中般的神奇感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走进美丽的大森林。
二、乐曲欣赏1.初次聆听乐曲《森林狂想曲》。
提问: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欢快、高兴、活泼……提问:从乐曲中我们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请模仿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从乐曲中我们听到了青蛙、小鸟、知了、蟋蟀等动物的叫声。
师: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它的曲作者是来自我国宝岛台湾的吴金黛。
台湾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位于北回归线的鸟类集聚地,森林的生态资源也相当丰富,树木茂盛、气候湿润,森林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这首乐曲中共出现了几十种动物的叫声,是录音师花费5年的时间在原始森林中采录的,形象逼真,使人听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突出重点难点,打造高质量教案》教案设计
《突出重点难点,打造高质量教案》教案设计。
一、了解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先了解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知识点和技能点的重要性和难度等方面的内容,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应该充分调研,了解教材配套资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突出重点难点
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选择重点难点加以强化教学,增强学习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重点和难点问题上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三、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教师不但要根据教学标准和教材资源制定教学方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程度、特点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
教师应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案例的分析
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可以借鉴一些教学案例,学习别人的优点和经验,并根据自己的教学体系进行适当的改进。
教学案例的分析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效率。
五、注意教学效果评估
制定教学方案之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有效的参考。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反馈进行适当的改进,改进教学方案。
通过上述五种方法,教师可以制定更好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核心。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保持教学激情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敬业、认真和责任。
信息技术解决物理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课例
信息技术解决物理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课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课例一:利用模拟软件辅助教学在物理中,许多概念对学生来说是相对抽象的,比如电场、磁场等。
教师可以利用模拟软件,如“微波电场模拟器”、“磁力线模拟器”等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投影仪将模拟软件的界面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模拟软件的运行过程来理解这些概念。
比如,可以利用磁力线模拟器演示磁场线的分布和磁场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模拟软件中的磁场线的运动和分布来理解磁场的特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2.课例二: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设备昂贵,有些实验难度较大,有时候学生无法亲自进行实验。
这时,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室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实验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模拟真实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比如,在学习光学实验时,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模拟光的衍射、干涉等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界面进行模拟实验,并观察实验结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学实验的相关知识。
3.课例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知识讲解在物理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知识讲解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
在讲解物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如PPT、视频等,结合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感官方式来接受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比如,在讲解牛顿运动定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真实的运动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运动或视频进行分析,更好地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际应用。
4.课例四:利用互动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互动在物理教学中,利用互动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互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等平台进行在线答疑,组织线上讨论,还可以通过互动问答、投票等方式进行实时互动。
《匆匆》教学重难点解决案例
《匆匆》教学重难点解决案例《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向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内容与学情分析:《匆匆》一文以哀婉的笔调抒写了一个旧时代文人处于一个动乱的年代里,面对“逃走如飞”的匆匆时光而产生的惋惜与无奈。
散文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通过作者对日子的匆匆,一去不复返,逝去如飞的感慨,给我们以珍惜时间,在有限时间里多做有意义事情的启示。
本课处理中遇得的教学难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读课文,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惋惜时间匆匆即逝,但是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走进文本研读,深入感受作者言外之意,特别是对作者写的几件事中的重点词、句重点来研读。
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感悟出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意义的事情。
学习目标:1、会写本课的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背诵课文。
3、通过抓住重点句子,仿写、联系自己生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意义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了解作品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1、有关朱自清的资料。
2、教学课件3、课前预习,搜集惜时伤时的诗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评价设计:目标1:学生有课前预习,因此扫清文中出现的字音障碍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学完成。
课堂上通过个人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对学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评价。
目标2:初读课文引导学生作出批注,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让学生自己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汇报交流,教师及时评价、总结。
目标3: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如:抓关键词、重点句理解等),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个人读、接力读的方式以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画角》重难点解决案例
《画角》重难点解决案例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的过程,在探索中学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学习的经验。
2、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3、在画图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指定度数的角。
难点:掌握正确画角的技能与步骤。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示新课师导入:“温故而知新”是我们新学的孔子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
看来“温故”是很有必要的,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温故”。
大屏幕出示以下几个问题:1、角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两条边是什么?2、我们用什么来测量角?3、怎样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度数?4、说说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用量角器画角。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也会对角进行分类,那么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画角”。
板书:画角师: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要画这个角,猜一猜我们要用哪些工具?生: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师: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工具来画角。
大屏幕出示45页例题,师:首先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大屏幕上的提示,根据提示自己动手试着画一个40°的角。
提醒:先认真看提示,然后再动手画。
学生动手画角,教师巡视。
师:大多数同学已经画好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刚才是怎么画角的,画角时应注意什么?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下面老师找一个同学到前面当小老师,边演示边讲解,有不足的地方我们帮他补充,好不好?指名到多媒体展示台前边操作边讲解。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这位老师真不错,一下子就给大家讲明白了,当老师的感觉怎么样?你们想不想当小老师?只要努力,下次一定有机会。
刚才小老师讲了画角的5个步骤。
大屏幕出示画角的5个步骤:①先画一条射线;②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③在量角器4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④把这个点和射线的端点连起来;⑤标出角的度数。
信息技术解决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课例
信息技术解决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课例一、课例背景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课程内容较为抽象,涉及的领域广泛,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课例目标本课例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在线视频、互动游戏等,解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三、课例实施过程1. 多媒体课件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程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例如,在讲解“尊重生命”时,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生命的脆弱和珍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2. 在线视频教学:通过在线视频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案例和社会现象。
例如,在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时,可以播放相关案例的视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内涵。
3. 互动游戏教学:通过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解“诚实守信”时,可以设计一个“诚信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环保意识”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落实环保行动,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5. 教师点评与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建议。
四、课例效果通过本课例的实施,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点,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学生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信息技术解决语文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课例
信息技术解决语文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课例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诗词、古文等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存在困难。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二、案例分析1. 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诗词鉴赏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对于古诗词的鉴赏存在困难,因为古诗词涉及到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但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专门的诗词全球信息湾或者在线课程,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诗词的鉴赏学习。
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讲解、听取专家的解读、阅读先贤的注释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领会古诗词的内在含义,从而提升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2. 利用多媒体辅助古文阅读古文阅读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传统的古文阅读方法往往过于枯燥乏味,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但是,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古文阅读教学。
可以让学生观看古文的动画解说、音频讲解等形式,让古文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也可以通过数字化阅读工具,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古文原著进行在线阅读和学习,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文阅读的技巧。
3. 利用智能化评测软件进行写作辅导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对于作文的评阅和指导。
但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智能化评测软件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测和辅导。
可以利用智能写作软件对学生作文进行语法、逻辑、风格等方面的诊断和评分,让学生通过实时的反馈来改进自己的写作水平。
也可以通过智能辅助写作软件来提供一些写作的范文、技巧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辅助教师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信息技术解决物理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课例
信息技术解决物理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课例一、引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探讨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在物理教学中,有一些知识点和概念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比如光学原理、力学定律等。
学生往往对这些知识点感到困惑,难以理解和掌握。
同时,物理实验也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和设备不足,很难进行真实的物理实验,这也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大难题。
三、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互动式教学软件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通过动态演示和交互式学习方式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光学教学中,通过互动式教学软件可以展示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并让学生模拟实验操作,从而加深对光学原理的理解。
同时,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还可以进行实时的互动和问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模拟实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进行虚拟实验,模拟真实的物理实验过程。
通过虚拟实验,不仅可以解决实验条件限制和设备不足的问题,还可以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
同时,虚拟实验还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动态展示和解释,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结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物理知识呈现为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展示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视听和触觉的方式更加直观地感受物理知识。
比如在力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各种力的作用形式和力学定律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力学知识。
四、教学案例分析以光学教学为例,介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1.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进行光学教学在教学中引入互动式教学软件,通过动态演示的方式展示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模拟来感受和理解光的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难点突破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难点突破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突破学生对于物理难点的困惑和难以理解的问题;
2. 引导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围绕以下物理难点展开教学:
1. 牛顿力学中的惯性力和离心力;
2. 光学中的光的折射和反射;
3. 热学中的热传导、热膨胀和比热容等内容。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
兴趣。
2. 理论讲解:通过示意图、实验演示等方式讲解相关物理知识点,重点突出难点和易错点。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4. 实践操作:设计实验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物理竞赛或科技创新活动,拓展知识面和提高学习兴趣。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易错点,引导学生反思和提升。
教学评估:
1.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或自主学习任务,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测验评价:定期进行小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物理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
学习方式和帮助。
幼儿园大班体育运动与难题处理综合教案
幼儿园大班体育运动与难题处理综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运动要领。
2、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3、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1、任务教学法2、示范教学法3、游戏教学法三、教学内容1、热身活动(5分钟)热身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活跃幼儿的身体,预防运动中的受伤。
可以进行慢跑、踏板车等活动。
2、绳操(10分钟)绳操可以让幼儿放松情绪,增强幼儿的协调能力。
通过绳操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翻滚运动(10分钟)翻滚运动可以让幼儿锻炼全身肌肉,增强幼儿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
但是,在进行翻滚运动时,也有一定的风险,幼儿需要学会如何预防受伤。
4、小球传接(10分钟)小球传接可以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幼儿需要注意掌握小球的技巧,防止小球掉落或者碰撞。
5、跳绳(10分钟)跳绳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反应能力。
但是,跳绳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幼儿逐步掌握技巧。
6、运动竞赛(15分钟)运动竞赛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育兴趣,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
但是,需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比赛,不盲目追求胜利。
7、休息(5分钟)休息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幼儿的身体和情绪状态,为下一次运动做好准备。
8、游戏活动(30分钟)游戏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玩捉迷藏游戏、跳绳舞、扔沙包游戏等。
四、难题处理1、幼儿可能会出现不安全动作。
需要及时引导幼儿正确的动作,防止受伤。
2、幼儿可能会出现比赛过度追求胜利的问题。
需要引导幼儿正确的认识比赛,注重比赛过程而非胜负结果。
3、幼儿可能会出现某些运动技术不够娴熟。
需要在课后加强技巧练习,以便掌握正确的动作。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幼儿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体育运动技巧,同时还培养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对安全意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希望未来的课程中,可以继续保持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幼儿都能成为健康、快乐的国民。
《济南的冬天》重难点解决的教学案例
《济南的冬天》重难点解决的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济南的冬天》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
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根据该单元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的总的教学目的;以及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末段。
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认识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a、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b、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b、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侧重讲析第3段和第5段。
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教学方法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教学难点优秀教案案例
教学难点优秀教案案例一、案例引言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难以理解、掌握或应用的知识点或技能。
解决教学难点是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分享一些优秀的教案案例,展示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策略来克服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案例一:英语听力中的语速和语调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技能,特别是在处理语速和语调变化方面的能力。
2. 教学内容:语速、语调的变化规律,相关听力练习材料。
3. 教学策略:a) 预习和导入:通过给学生播放慢速和正常速度的录音,让学生感受语速的变化,并询问他们的感受和困惑。
b) 教学过程: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规律,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提高学生对不同语速和语调的适应能力。
c) 拓展练习:提供一些额外的挑战,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语速和语调的理解。
4. 教学评估:通过评估学生对不同语速和语调的理解程度,包括识别和理解不同语速和语调下的语言表达。
三、案例二:数学中的难解方程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复杂的数学方程,提高解题能力。
2. 教学内容:常见的数学方程难题,解题方法和策略。
3. 教学策略:a) 引入概念:通过提供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教学过程: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解决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解答问题。
c) 深化理解:提供一些拓展题目和挑战,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解决难题。
4. 教学评估:通过评估学生对复杂方程的解题能力,包括解答能力和解题思路的合理性。
四、案例三: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1. 教学目标:教导学生正确进行化学实验,培养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
2. 教学内容:常见的化学实验难点,安全操作规范。
3. 教学策略:a) 安全教育:提供相关的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向学生讲解器材的正确使用和实验室的安全规范。
b) 实验示范: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点解决的教学案例
——逍遥游(节选)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诵读,背诵。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式。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绝对自由”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并指定学生概括大意:以杯水类比事物必须有所待。
2、语言教学:
①本段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补出哪一种虚词?
本段前三句要补出4个“若”,解释为“如果”,这是由于句子里有3个“则”,解释为“那么”,补出后文意连贯。
例如:且夫(若)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②而:水浅而(连词,表并列)舟大也;而(连词,表承接)后乃今培风;而(连词,表承接)后乃今将图南;背负青天而(连词,表承接)莫之夭阏者
3、内容理解:
如何理解本段的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
以水喻风,以杯水可载草芥,不可载大舟喻大风可负大鹏,结论就是成功必须有所依赖。
对比论证。
有二重对比,一是不厚之风与九万里旋风对比,不厚之水载大物与载草芥对比,都是为了鲜明的指出凭借外物的重要性。
二、学习第四段
1、学生齐读第四段,并指定学生概括大意:以比喻批驳蜩和学鸠无所待的说法。
2、语言教学:
时则不至:时则,有时就;不至,意译为飞不上去。
之:奚以之(动词,到)九万里而南为;之(代词,这)二虫又何知
南:以之九万里而南(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为
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奚以(介宾倒置,为什么,凭什么)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知何,懂得什么)
3、内容理解:
①蜩与学鸠为什么嘲笑?
他们自以为得到逍遥,进入自由的境地。
②作者如何批驳蜩与学鸠?
以比喻批驳,“适莽苍”“适百里”“适千里”属于三个不同层面,当然凭借有不同。
蜩与学鸠至多属于“适莽苍”一类,根本无法理解鲲鹏,所以直斥其无知。
三、学习第五段
1、学生齐读第五段,并指定学生概括大意:例证寿命短的无法理解寿命长的。
2、语言教学:
及:小知不及(动词,比得上,意译为了解)大知
其:奚以知其(代词,他们,即小知、小年;这里作然的主语,俗称小主语)然也而:而(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内容理解:
①本段第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小知不及大知”承上文,小结第四段内容;“小年不及大年”启本段下文。
②如何论证“小年不及大年”?
例证:小年(朝菌、蟪蛄)――众人
大年(冥灵、大椿)――彭祖
本段作者深入阐述的是蜩与学鸠嘲笑鲲鹏的原因,全在于生命之短暂,其自身生命的局限性决定必然见识短浅。
可见“小知不及大知”与“小年不及大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深入一层。
作业布置:
1.文言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
(2)《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
(3)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
(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
(6)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7)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
2.古今异义词
(1)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3.固定句式
(1)奚以……为?(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2)其……?其……?(表示选择,译为“是……呢?还是……呢?”)
板书设计:
逍遥游庄子
2、世间万物皆有小大之辨:(自然界)
(1)小知不及大知(客观存在差别)
(2)小年不及大年(生命决定差别)
(3)汤之问棘(以史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