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导案MicrosoftWord文档

合集下载

三单元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三单元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单元(章)教学设计授课时间:年月日至月日单元(章)三位数乘两位数总课时数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以竖式计算为主,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基础上教学的。

内容分两段安排:先安排例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安排例2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包括口算几百乘几十或几十几、几百几十乘几十)。

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需要多乘一步,并把两次的部分积相加。

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只是其中的一个乘数从两位数变成三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完全可以从两位数乘两位数迁移过来。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奠定了基础。

通过以前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探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一定进步,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能力基础。

教学中对算理和表述会是学生的学习难点。

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相应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使学生联系乘数末尾有0 的笔算乘法的简便算法,掌握几百乘几十、几百乘几十几(不进位)和几百几十乘几十(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3.使学生在思考、交流和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4.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化验,发展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试用)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页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一课时教学目标︵三维︶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负数课题:负数1学习内容:教材第2-4页例题以及“做一做”的内容。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并了解它们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2、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3、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4、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5米,冬季水位下降3米。

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哈尔滨:-15 ℃~- 3 ℃北京:- 5 ℃~ 5 ℃深圳:12 ℃~23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二、合作探究:1、“-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摄氏度;5 ℃又表示什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2、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3、“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比如,温度计上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

)三、训练提升:1、表示海拔高度。

(“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

(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数学课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数学课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至89页的例1到例3,练习十六的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过程: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1.玩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口念: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

(板书:“规律”。

齐读规律2字)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这样布置会场,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例1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1)逐步出示彩旗图。

首先来研究彩旗图中的规律。

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请同学回答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生: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一红一黄一红一黄…..)b.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

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2)出示彩花图和灯笼图。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和灯笼的摆放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学生思考、交流。

)师: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举起你的发现。

下一个灯笼呢?生1:彩花是按绿花、红花、黄花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绿色的。

生2:灯笼是按紫、金黄、金黄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

该怎么分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出现正确分组。

年月日 Microsoft Word 文档 (4)

年月日 Microsoft Word 文档 (4)

年月日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3 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年历二、教学课题:年月日三、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

四、教材分析在二年级课本中,学生初步认识了时分秒,也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让学生语言表达各个方向,既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本节课主要学习年月日,紧扣学生生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1、交流。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吗?请几位同学说一说。

2、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日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学生一起回答。

师:对,年、月、日和我们学过的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年、月、日”的奥秘。

(板书:年、月、日)(二)、讲授新知《一》观察书上四幅图看一看这些的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自由发言。

师:到现在为止。

你已经知道了那些有意义的日子?生:略师:这些有意义的日子用到了那些时间单位?生:年月日《二》观察年历。

师:师出示自己准备的年历,再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年历观察年历,还能发现什么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师根据学生以上两项回答情况完成以下板书《三》识记大、小月。

师:你们准备用什么好方法去记住一年中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引导得出以下几种方法)生1:用左拳记忆法。

(让学生自己来示范)生2:七前单大,八后双大。

(板书:七前单大、八后双大)生3。

只要记住大月或小月一种就行了。

师:老师也为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歌记忆法。

(出示儿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十二,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十一,三十天,闰年二月二十九,平年二月二十八。

数学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

数学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

单元教案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案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M和1M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主要特点有:b5E2RGbCAP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M、1M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案要求: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M和M,初步建立1厘M、1M的长度观念,知道1M=100厘M。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M)。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M)。

单元教案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M和M,初步建立1厘M、1M的长度观念,知道1M=100厘M。

p1EanqFDPw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案内容:课本P1、2,例1教案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案重点、难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案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案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小学数学教案word文档

小学数学教案word文档

小学数学教案word文档
主题:加法运算
年级:一年级
教材:小学数学教材
目标:
1. 了解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3. 能够正确地用数字表示加法算式;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让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数字的认识和顺序排列;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加法运算;
3. 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二、示范和讲解
1. 通过示例讲解加法的运算方法;
2. 让学生逐步掌握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3. 解释加法算式中的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三、练习和巩固
1. 让学生进行一些口算练习,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
2.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尝试做一些加法算式。

四、操练和拓展
1. 让学生进行一些游戏或小组讨论,体验加法运算的乐趣;
2. 鼓励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加法算式,进行实际操作。

五、总结和评价
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加法运算的重要性;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鼓励他们在课外继续练习加法运算。

六、作业布置
1. 布置一些加法算式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继续巩固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加法运算,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的相关知识。

同时,要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数学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定义、分数的组成。

2.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通分与约分。

3. 分数的应用: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分数的通分与约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分数的通分与约分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分数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权威、系统的分数知识学习材料。

2. 实例素材:收集生活中的实例,用于讲解分数的应用。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第2周:讲解分数的通分与约分,进行实践操作。

初中数学教案word模板

初中数学教案word模板

教案标题: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 能够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律。

2. 利用小组合作,探讨有理数乘法法则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加法、减法、除法运算。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运算,你们猜猜是什么?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有理数的乘法定义:两个有理数相乘,就是它们的乘积。

2. 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律,如: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等。

3. 通过实例演示,讲解有理数乘法法则。

4. 总结有理数乘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乘,取正号,绝对值相乘。

(2)异号两数相乘,取负号,绝对值相乘。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有理数乘法法则。

2. 小组合作,探讨有理数乘法法则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四、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乘法法则。

2. 强调有理数乘法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有理数乘法法则吗?2. 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乘法法则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学会将有理数乘法法则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小组合作,探讨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拓展应用。

四、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数学教案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3)

数学教案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3)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2.学生经历探究商中间、末尾有 0 的除以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学例 8(出示情境图)观察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回答:3 只兔子去采蘑菇,3 只猴子去摘桃子。

2.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板书:6÷3 = 2 (个)提问:平均每只猴能摘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算式?指名回答,板书:0÷3 =谈话:同学们,三只猴子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几个桃呢?(一个都摘下到)引导:那么 0÷3 就等于多少呢?(0)(板书:0)提问:如果是 4 只猴子摘桃子呢?9 只呢?它们的得数都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0 ÷4 = 0 0 ÷9 = 0引导学生说出: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等于 0 .3.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结:0 除以或乘任何不是 0 的数都等于 0 .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9(出示图),提问:要求“一共需要多少个火炬”怎样列算式?(306 ÷3)2.谈话:306÷3 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提问:306 ÷3 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1)估计 306 ÷3 的商比 100 大些。

(2) 300 ÷3 = 100 6 ÷3 = 2 100 + 2 = 1023.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 0(因为 0 除以 3 得 0),这个 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 0 有占位的作用。

讲述:这样写比较简便。

边写竖式边做如下交代: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完,十位上的 0 除以 3 直接商0,再除各位上的数。

初中数学 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初中数学 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二次根式教学设计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可得到形如13,5hS ,的式子,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知识运用一例1 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有_______分析:判断二次根式应关注两点: (1)有二次根号“”;(2)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因而在所给出四个式子中,只有②③中的式子同时符合两个要求,故应填②③.例2 当x 为何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解:(1)中,由x-2≥0,得x ≥2;(2)中,由得2≤x ≤3;(3)中,由2x-1>0,得x >1/2.下面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获得对二次根式的感性认识.教师提出问题,同学生一道分析,体会这些式子的特征,从而引出二次根式的定义.二次根式: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 (a ≥0)形式的式子称为二次根式,其中“”称为二次根号.针对上述定义,教师可强调以下几点:(1)a 中,a 必须是大于等于0的数或式子,否则它就没有意义了;(2)尽管4=2,是一个整数,但4仍应称为一个二次根式;(3)当a ≥0时,a 表示a 的算术平方根,而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必然也是非负数,因而总有a≥0(a≥0)对于例3,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特征,抓住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获得解题思路,进一步体验a中a≥0及a≥0的双重非负性特征.当堂检测1.填空题:(1)形如_______的式子叫二次根式;(2)负数算术平方根________(填“有”或者“没有”)2.当a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数学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数学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遭到迫害。

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帆船,于12月26日到达了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这些移民根本不适应当地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只有50人幸存。

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人送给他们很多必需品,并教会他们如何在这块土地上耕作。

这一年秋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11月底,移民们请来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鸡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谢他们的帮助,感谢上帝赐予了一个大丰收。

自此,感恩节变成了美国的固定节日。

规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美国的感恩节第八单元可能性《可能性(一)》教学内容:教材104~10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一、知识链接:1、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猜谜。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二、预习内容:1、小明参加抽奖,奖项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安慰奖,小明可能会抽中哪个奖?三、学法指导: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猜谜。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可能性)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一)教学例题1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个盆:1号盆、2号盆。

(实物:例题上的装有不同颜色小球的盆)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

展示两盆中球的颜色、数量。

1、从1号盆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依次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

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

1号盆,谁来?(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2、从2号盆里任意摸一个呢?请小组讨论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措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老师可根据盆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3、活动小结(二)教学例题2`1、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例如:……(请学生举例几个)2、自已阅读书本例题2谁理解题目意思了,给大家解释一下。

数学教学计划Microsoft Word 文档

数学教学计划Microsoft Word 文档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内容:本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

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后章五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

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2.注意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4.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书突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以及类比的方法.重点训练项目是:通过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初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与求法,实数的概念及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法与应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法与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二、学生学情:本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本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本学期要切实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要求:如下表:四、教学措施: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如何表示他的位置?
2、你能表示王艳、赵强的位置吗?
3、教室内每位同学的所处的位置由几个条件确定?
4、什么叫列?如何数列?什么叫行?如何数行?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问题1.
2、指名回答问题2
3、指名回答问题3
4、小组里说说问题4.再指名口答。然后同桌胡说一遍什么叫做行,什么叫做列。
级组
五、六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
2012/8/29
备课组
六年级组
2、指名汇报答案。
六、课堂小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了吗?在数列的时候应该怎么数?数行呢?
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有什么要注意的?
七、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的题目。指名口答)
八、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的1、2、3、4、5题。
5.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巩固练习。
1、你能举出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吗?并用有序数对确定位置。
2、每个同学用有序数对表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
五、学习例题2.
1、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例2.


用数对表示位置
竖排叫做列
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往后数。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格式是:(列数,行数)即:先列后行。


家作:
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预习分数乘法
教学后记
级组
五、六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
2012/8/29
备课组
六年级组
(2)依据顶点A(1,1),写出其它各顶点的位置。
(3)观察各顶点位置,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第7题
(1)认真观察题目,然后填上数据。
(2)按顺序描述王玲的活动路线。
3、第8题
(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课题
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周玉容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具
课件




一、复习回顾。
二、学生自学。
学生看书,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
课件








教学后记
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具
课件




一、基础练习
1、说一说。
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通常情况第1个数据表示什么?第2个数据表示什么?
2、练一练。
(1)介绍一下,你在班上的座位是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几个好朋友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
(2)利用方格图标出你和你的朋友的座位。(电脑课件呈现)
(3)完成后,学生说一说座位的具体位置和表示的数据。
二、专项练习
(1)画出三角形ABC向右和向左平移5个单位后所在的位置,并在顶点用A′B′C′表示。

书作业ຫໍສະໝຸດ 教学后记级组五、六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
备课组
六年级组
课题
位置
课型
执笔人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具
(2)独立思考,设计编号的方法。
(3)反馈结果,全班交流。
三、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题
用数对表示位置练习
课型
练习
执笔人
周玉容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两个数据决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
2、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