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 内部控制六个环节
内部控制风险提示清单
![内部控制风险提示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e47156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c.png)
内部控制风险提示清单一、信息安全风险1. 不要轻易泄露公司的敏感信息,如客户数据、财务数据等。
2. 避免使用弱密码,定期更新密码,并确保密码的保密性。
3. 不要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文件,以防感染病毒或恶意软件。
4. 注意保护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安全,避免被黑客入侵或物理丢失。
二、人员管理风险1. 严格执行员工招聘流程,确保招聘的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背景。
2. 建立健全的培训和发展体系,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3. 建立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制度,防止职权滥用和内部欺诈行为。
4. 定期开展员工背景调查和内部审计,发现并解决违规问题。
三、业务运营风险1. 确保业务流程的合规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规定。
2.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批流程,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控和控制。
3. 加强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管理,确保合作关系的合规和稳定性。
4.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业务风险的变化。
四、财务管理风险1. 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加强对财务流程的监控和审计,防范财务舞弊和内部盗窃行为。
3. 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风险。
4. 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稳定运营。
五、市场竞争风险1. 加强市场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及时了解市场竞争的动态和趋势。
2. 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3. 加强品牌建设和声誉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 不搞不正当竞争行为,遵守市场规则和行业规范。
六、灾难事故风险1.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设备和办公环境的安全监控。
2. 制定灾难应急预案,提前做好灾难事故的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
3.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合作,共同防范和应对灾难事故。
以上是内部控制风险提示清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避免潜在的风险,保障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营。
内部控制六个环节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
![内部控制六个环节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0e20fb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e.png)
内部控制六个环节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以下是常见的六个内部控制业务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清单:1. 采购与付款环节:- 采购流程不规范,可能存在采购成本高、质量控制不可靠等风险。
- 采购人员与供应商存在勾结关系,可能存在收受回扣、采购偏向某一供应商等风险。
- 付款流程不规范,可能存在验收不严谨、款项冲突等风险。
2. 销售与收款环节:- 销售流程不规范,可能存在销售记录不准确、销售收入虚增等风险。
- 销售人员存在欺诈行为,可能存在销售偏离正常价格、销售给信用不良客户等风险。
- 收款流程不规范,可能存在收款账户设置错误、现金流失等风险。
3. 库存与物流环节:- 库存管理不规范,可能存在库存计量错误、盗窃等风险。
- 仓储场所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存在火灾、水灾等风险。
- 物流管理不规范,可能存在物流损耗、延误等风险。
4. 资金管理环节:- 资金使用不规范,可能存在资金滞留、闲置现金等风险。
- 财务报表中的资金数据不准确,可能存在虚增资金、资金流失等风险。
- 资金监管不完善,可能存在资金挪用、资金失控等风险。
5. 财务报告环节:- 财务数据录入不准确,可能存在财务信息错误等风险。
- 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不规范,可能存在财务报表披露不全、违反会计准则等风险。
- 财务报表审核程序不完善,可能存在财务报表审计漏洞等风险。
6. 人力资源环节:- 人力资源招聘程序不严谨,可能存在录用不合适员工、背景调查不充分等风险。
- 人员岗位匹配不合理,可能存在员工工作能力不匹配、流动性高等风险。
- 人员离职程序不规范,可能存在员工隐匿公司信息、竞争对手获取核心人员等风险。
以上只是常见的风险点清单,实际风险点还需要根据具体企业情况进行评估和补充。
同时,内部控制的实施也需根据企业的规模、行业等因素进行调整和完善。
内部控制风险清单
![内部控制风险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3eb3952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d.png)
内部控制风险清单篇一为推动我局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加强工作沟通与信息共享,提高单位管理水平,现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健全机制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任务。
为切实加强对我局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工作,我局成立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
本局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内设机构负责人为成员。
局公室设在局综合股,局综合股股长兼任局公室主任。
具体负责本局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政策指导、培训学习、信息报送和咨询服务,实行定期例会和重大事项临时会议制度,帮助解决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统筹规划,全面实施内控建设是源头治腐的重要抓手、履职能力的重要体现和管财理财的重要基础。
通过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贯彻实施,夯实我局各项基础工作,增强政治规矩意识,保持头脑清醒,充分认识内控建设的深刻意义;强化工作推进举措,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按规定动作完成内控建设各项任务;严格执行财经制度,依法依规理财,确保内控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我局内部管理水平。
各股室、各单位要从七个方面把握内控建设与实施的具体要求:“一个时限”即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两个层面”即重点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三个目标”即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算腐败,“四项原则”即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五大业务”即在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建设项目业务等5个方面实现全面控制;“六个步骤”即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七种方法”即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资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
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六步曲”
![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六步曲”](https://img.taocdn.com/s3/m/0da43506a300a6c30c229fe3.png)
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六步曲”作者:贺文婷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年第14期摘要: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对于企业规范化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尝试按照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工作程序,现状调研、确定范围、风险评估、绘制流程、编写手册、修订制度的方法流程,构建“PDCA循环”+“六步曲”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路径。
关键词:内部控制;过程;流程;风险企业内控委员会对关于构建内部控制目标体系的表述是:“建立一套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以及以监管部门为主导、各单位具体实施为基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咨询服务为支撑、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推动公司、企业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过程和步骤是以内部控制目标为导向,以内部控制的组织规划为前提和保证,以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为基本依据和准绳,以业务流程控制为主线,以确定业务循环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业务的基本流程和相关制度为主要内容,随着业务流程调整,不断更新,持续改进的过程。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本文将方法流程分为六步骤:现状调研、确定范围、风险评估、绘制流程、编写手册、修订制度。
一、现状调研现实中,由于行业差异、发展程度、企业规模等因素,每个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各不相同,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内容和管理要求等也各有差异。
因此,在制定企业内控制度时,分别从单位层面、业务层面、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排查风险点,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及不足,提出内部控制措施,形成调研报告,为设计出既符合统一标准又体现企业特点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内控制度奠定基础。
(1)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环境调研。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包括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障,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手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b11f40b83d049649b66588b.png)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手册一、风险类别风险类别反映了单位在进行风险分析时考虑的主要方向,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本单位应对的常见风险分为以下几类:1. 规划风险:因单位在规划决策的制订和实施上出现错误,或因未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导致单位损失。
2. 监管风险:指因管理和制度上的原因,造成对单位各项活动的监督不到位,可能存在营私舞弊和腐败等方面的风险。
3. 业务管理风险:单位在业务管理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业务管理失败或使业务管理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可能性及其损失。
4. 财务风险:因单位财务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不当,导致单位可能丧失偿债能力(丧失资金支付能力)而导致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
5. 法律风险:单位在经营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签订合同的内容在法律上有缺陷或不完善而发生法律纠纷甚至无法履约,以及法律的不完善或修订产生的不确定性等面临的风险。
二、控制环节(一)组织控制确立本单位内部控制的职能部门和牵头管理部门,明确此项工作的分管领导。
明确本事业单位各职能处室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职能、定位。
明确与业务活动有关的各业务归口部门职责。
(二)工作机制控制1.决策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重大经济活动议事决策机制,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工作机制。
明确划分职责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职责。
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过程为授权审批过程。
在办理经济活动的业务和事项之前,应当经过适当的授权审批,重大事项还需要经过集体决策和会签(会审)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决策的意见。
2.执行重大经济活动事项的决议经审定后由分管局领导负责实施,由会议确定的责任部门具体执行。
各责任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决策执行实施责任分解,将责任落实到人。
3.监督涉及单位经济活动事项应按规定接受内外监督。
内部监督包括分管局领导定期检查、办公室督办、监督处开展执行质量检查、监察室效能检查、内部审计等方面;外部监督包括接受审计监督、省监察部门监察监督、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等。
内部控制流程图
![内部控制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ff7addd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8.png)
内部控制流程图行内部控制工作手册的制定和完善三、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为了更好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
这包括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业务控制、资产业务控制、建设项目业务控制和合同业务控制。
每个经济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流程图和防控措施一览表。
第二部分:经济活动控制经济活动控制是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内容。
本部分分为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业务控制、资产业务控制、建设项目业务控制和合同业务控制六个部分,分别介绍相关的工作步骤、流程图和防控措施一览表。
第一节预算业务控制预算业务控制是指对单位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进行内部控制。
本节介绍预算业务控制的工作步骤示意图、工作流程图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
第二节收支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是指对单位资金收支的管理进行内部控制。
本节介绍收支业务控制的工作步骤示意图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
第三节政府采购业务控制政府采购业务控制是指对单位采购活动的内部控制。
本节介绍政府采购业务控制的工作步骤示意图、工作流程图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
第四节资产业务控制资产业务控制是指对单位资产的管理进行内部控制。
本节介绍资产业务控制的工作步骤示意图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
第五节建设项目业务控制建设项目业务控制是指对单位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
本节介绍建设项目业务控制的工作步骤示意图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
第六节合同业务控制合同业务控制是指对单位合同签订、履行等环节进行内部控制。
本节介绍合同业务控制的工作步骤示意图、工作流程图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
定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外投资的策划、决策、实施和监督。
该部门应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包括投资项目的评估、尽职调查、谈判、合同签订、资金筹措、投资管理、风险控制等。
同时,应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指定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外投资的资产管理工作,包括资产评估、资产登记、资产管理、资产处置等。
内控制度6个方面
![内控制度6个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6fe1b72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c.png)
内控制度6个方面内控制度是指企业内部为了规范和约束经营活动,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制度。
它涉及企业的管理体系、内控流程、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和人员素质等方面。
下面将从六个方面详细介绍内控制度。
一、内部控制目标体系内部控制目标体系是内控制度的基础,它是制定和评估内部控制的依据。
内部控制目标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合规性目标、准确性目标、效率目标和保护性目标。
合规性目标是指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经营活动。
准确性目标是指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应真实准确,不误导利益相关者。
效率目标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保护性目标是指企业对财产、资源和信息进行保护,防止损失和滥用。
二、内部控制流程内部控制流程是指企业内部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和程序。
内部控制流程的关键环节包括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防控和监控、信息和沟通、内部审计和自我评估等。
风险识别和评估是指企业对可能影响其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形成风险清单。
风险防控和监控是指企业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监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信息和沟通是指企业内外部信息流动的管理和沟通机制的建立。
内部审计和自我评估是指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和自我评估来监督和改进其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三、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建立的一套风险管理的规范和制度。
它包括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风险防控和监控措施、风险报告和风险应对等。
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或由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具体职责包括风险策略的制定、风险评估和控制、风险报告和应对等。
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风险矩阵和风险清单等。
风险防控和监控措施包括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建立风险监控指标和预警机制等。
风险报告和风险应对是指及时向董事会报告风险情况,并针对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习题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6ebaf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8.png)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一、单选1、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司治理应能够激励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一致追求符合商业银行和股东利益的目标B、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有效管控风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如果存在明显疏漏,则会造成商业银行破产C、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建立、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D、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答案】:B 【解析】:P35,B项应为:如果存在明显疏漏,则可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严重情况下甚至造成商业银行破产。
2、()是商业银行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每个业务都要建立控制措施,分清责任范围,并接受仔细的、独立的监控。
A、外部控制环境B、风险识别与评估C、内部控制措施D、监督、评价与纠正【答案】:C 【解析】:P39,表2-2。
内部控制是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每个业务/岗位都要建立控制措施,分清责任范围,并接受仔细、独立的监控。
3、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描述,正确的是()A、内部控制应当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B、内部控制须有高度的权威性,除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外,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的权力C、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应当体现“效益优先、内控为辅"的要求D、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同时负责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答案】:A 【解析】:P40。
内部控制的原则:全面、审慎、有效、独立。
(1)内部控制应当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任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2)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3)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4)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内部控制六大业务流程及管控
![内部控制六大业务流程及管控](https://img.taocdn.com/s3/m/285dff1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6.png)
内部控制六大业务流程及管控算执行不到位。
1.建立收入管理制度,规范收入的管理和使用;2.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及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3.加强预算执行部门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三)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关键环节风险点主要防控措施绩效指标不科学、不合理。
绩效评价不客观、不公正。
绩效结果不得到应用。
1.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确保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性;2.建立绩效评价程序,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3.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将绩效结果纳入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重要依据。
内部控制六大业务流程之一是预算业务控制。
该流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决算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等步骤。
在预算编制阶段,需要了解业务的管理结构和主要环节,梳理各业务环节的工作流程并查找风险点,设计相应的控制制度。
预算执行阶段需要审批预算执行申请、管理预算执行和进行预算执行分析。
预算绩效管理阶段需要确定绩效管理对象、制定绩效目标、监控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自评或评价、撰写绩效报告或评价报告,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重要依据。
预算编制及批复的工作流程图包括部署预算编制、授权部署预算编制、提出部门预算计划、审查并提出本级预算收支计划、确定重点项目及限额、下达预算控制数、修改部门预算计划、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审定报送本级预算和批准本级预算等步骤。
在预算编制及批复阶段,可能存在提出的新增需求不真实、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编制粗糙等风险点。
为防控这些风险,需要建立财政补助人员和资产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强需求审核;建立和完善项目评审制,对于建设工程、大型修缮、信息化项目等专业性较强的重大事项,需先进行项目评审;召开预算编制会议,全面把握预算编制政策,细化预算编制;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人事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预算合理性和合规性审核。
在预算执行阶段,可能存在业务部门申请支出事项没有预算指标、无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事项没有履行预算追加调整程序、预算执行不到位等风险点。
内部控制六个环节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
![内部控制六个环节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4553fc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4.png)
内部控制六个环节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以下是六个常见内部控制业务环节的风险点清单:
1. 采购管理:
- 供应商管理不规范,存在供应商提供次品或伪劣产品的风险;
- 采购流程不完善,存在采购人员以个人利益为重导致采购不当的风险;
- 采购合同管理不严格,存在合同履行风险和违约风险。
2. 销售管理:
- 销售人员不合规操作,存在虚假销售、收入操纵等风险;
- 销售合同管理不严格,存在合同履行风险和违约风险;
- 销售收款流程不完善,存在收款渠道不安全和收款款项挪用的风险。
3. 库存管理:
- 库存记录不准确,存在库存盗窃、损耗和滞销的风险;
- 库存仓储管理不善,存在货物损坏或遗漏的风险;
- 库存达到过度的风险,导致资金流动性问题。
4. 生产运营管理:
- 生产过程风险控制不到位,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风险;
- 运营流程不规范,存在操作失误和低效率的风险;
- 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存在供应链中断和供应商风险的风险。
5. 财务报告管理:
- 会计核算过程不准确,存在财务报表错误和数据异常的风险;
- 财务报告披露不完整或不准确,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误导投资者的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存在内部财务舞弊的风险。
6.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员招聘过程不规范,存在员工素质和能力匹配不足的风险;
- 员工不诚信行为,存在人力资源管理陷阱和内部安全风险;
- 内部奖惩机制不合理,存在员工动机不足和流失的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讲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bc8e27ccaaedd3383c4d368.png)
3、对预算编制的控制 预算编制过程的主要风险是财会部门和业务部门的 脱节,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控制措施: (1)落实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编制责任; (2)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预算编制的合规性; (3)建立单位内部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机制; (4)根据工作计划细化预算编制; (5)强化相关部门的审核责任; (6)内部审批下达预算。
风险评估是量化测评风险发生的可能程度 及其造成的后果。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衡机制缺失、关键岗位职责不清以及内 部经济活动管理中的其他漏洞或隐患,均 可能造成经济活动风险。
2、风险评估机制 单位应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在单位负责人的领 导下,由各项经济活动的关键工作人员及技术专 家组成的跨部门工作团队。 (1)人员构成 (2)机构设置 (3)评估周期(每年一次,第一次全面、细化,后 续侧重变化部分,内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 求发生重大变化重新评估) (4)评估结果的应用
(四)编报财务信息的要求 1、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建立会计机构和配备会 计人员; 2、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分离;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按法定要求编制 和提供财务信息; 4、建立财会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 机制。
(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含义 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是将内控理念、控制流程、控 制方法等要素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固化到信息系统 中,从而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系统化与常态化。 2、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实现 (1)在信息系统的归口管理方式下,实现流程嵌入, 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保护信息安全。 (2)强化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
四、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一)预算业务控制 1、建立健全预算业务内部管理制度 (1)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2)预算业务各环节的工作流程、时间要求、 审批权限和责任划分等。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2d163c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c.png)
风险评估不准确或不及时,导致对潜在风险的控制不足。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案例分析
1
案例1
某银行因内部控制不严,导致员工盗窃客户账户资金,严重损害银行信誉。
2
案例2
某银行未能及时发现信贷违规行为,导致不良贷款风险集中暴露。
3
案例3
某银行信息系统遭受黑客攻击,导致客户信息泄露,引发金融犯罪。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和分类
内容
• 风险管理 • 内部审计 • 合规管理 • 信息技术控制 • 人力资源管理
分类
• 制度性控制 • 行为性控制 • 技术性控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常见问题和挑战
1 人员疏漏
员工缺乏内控意识和专业知识,导致操作失误和风险暴露。
2 信息技术风险
面临信息安全威胁、数据泄露等问题,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控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改进和优化措施
加强培训和教育
完善制度和流程
提升员工的内控意识和专业素养, 加强风险防范能力。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规范业务流 程,并及时进行调整优化。
加强信息安全
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措施, 防范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
未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将更加注重科技应用,强化风险智能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外部合作与信息共享,提 升综合治理水平。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制度,以达 到规范运作、减少风险、保护利益的目的。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义和意义
定义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指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防范和风险应对等方面的一 系列控制措施。
意义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Βιβλιοθήκη 助于提高运营效率、保护客户资产、确保合规性、维护银行声誉,并促 进金融市场稳定。
苏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通知
![苏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64c5ca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6.png)
苏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9.07.30•【字号】•【施行日期】2019.07.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政府采购正文苏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通知市级各预算单位,各市、区财政局: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控制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及市财政局《关于全面落实预算单位采购人主体责任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意见》)等要求,市级各预算单位(以下简称采购人)应按照相关规定,健全风险防范措施,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内控制度建设。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采购人应以“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为原则,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完善规范措施和流程,逐步形成依法合规、运转高效、风险可控、问责严格的政府采购内部运转和控制制度,实现对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
(一)分事行权,就是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必须明确分工、相互分离、分别行权,防止职责混淆、权限交叉。
(二)分岗设权,就是对涉及经济和业务活动的相关岗位,必须依职定岗、分岗定权、权责明确,防止岗位职责不清、设权界限混乱。
(三)分级授权,就是对各管理层级和各工作岗位,必须依法依规分别授权,明确授权范围、授权对象、授权期限、授权与行权责任、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界限,防止授权不当、越权办事。
二、主要内容采购人应以各项制度规范为指引,充分落实《工作意见》有关要求,结合单位整体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明确政府采购环节、贯彻政府采购制度、合理设置岗位职责,细化各流程、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和执行标准,制定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
(一)环节控制。
采购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业务流程规定,明确政府采购重点环节的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六个环节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
![内部控制六个环节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6688393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9.png)
内部控制六个环节-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业务环节风险点应对措施备注以预算管理为例:1、工程建议书的编制与审批流程2、工程可研报告编制(工程立项)与审批流程3、勘察、设计及概预算编制与审批4、工程公开招标流程5、工程邀请招标流程6、工程竞争性比选流程7、工程合同签订流程8、工程计量支付流程9、工程结算审批流程 10、工程决算流程 11、工程现场签证流程 12、工程开工验收流程1、拟建规模、投资估算分析^p 存在偏向。
2、建立方案设计、投资估算偏向3、信息缺失的风险、报价失误的风险、合作的风险4、肢解工程、泄露标底、串标、围标等。
5、肢解工程、泄露标底、串标、围标等。
6、围标、泄露标底、收取供给商礼金等。
7、未签订正式书面合同,合同文本存在缺陷、合同履行监控不够等。
8、超量支付、计量档案不全、变更索赔签证不全、工程量计算不准确等。
9、开工结算程序的合规性;是否符合施工合同、相关政策文件、计价收费标准及工程量计算的原那么;10、超概算的风险;11、隐蔽工程签证风险;工程〔进度〕签证风险;工程技术签证风险等。
12、工程资料的风险;工程实体质量的风险;合同履行的风险等。
1、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客观分析^p ,集体审议。
2、方案设计需集体审议通过,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的单位编制可研报告,不能流于形式。
3、认真调查研究、勘察现场,通过正规渠道获得投标信息;科学计算和编制投标报价,采取正确的投标报价策略;认真审查和挑选合作伙伴,遵循县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那么。
4、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招标代理单位严格按根本建立程序和招投标法执行。
5、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招标代理单位严格按根本建立程序和招投标法执行。
6、严格按照招投标方法、中心政府采购管理方法执行。
7、严格按照心中合同管理方法规定执行。
8、严格按照新中心工程管理方法中工程计量规定进展工程计量支付。
9、严格按照根本建立程序进展工程开工结算;开工结算书的工程量计算、收费标准应符合施工合同、相关政策文件、计价收费标准的规定;10、严格按概算的内容与实际建立成果进展比拟,审核是否存在超概现象;11、隐蔽工程签证,现场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必须在覆盖前签字确认;工程进度签证,在签证中明确对应材料价格计算原那么;业主只需对事实予以认可,工作量的多少由专业造价审计在结算时计算核实;12、监视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编制完好的、真实的工程开工验收资料和开工验收报告,并编制相应的目录、装订成册,做好签收记录;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提交开工验收报告,对于开工验收提出的整改意见,组织人员及时、全面进展整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工程开工验收。
内部控制注意事项
![内部控制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23c64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a.png)
内部控制注意事项内部控制是组织机构中保障运营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它涉及各个层面,包括流程设计、风险评估、监督检查等。
在实施内部控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
在组织中,每个人都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力范围,确保各个环节的责任明确,避免责任模糊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岗位职责中明确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主动履行自己的职责。
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
内部控制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流程作为基础。
在制定制度和流程时,要充分考虑组织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各种控制点,确保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注重制度和流程的执行,防止制度僵化,导致实际操作与制度不符。
加强内部监督和检查。
内部控制需要有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或岗位,负责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督检查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对各项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验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内部控制的目的之一是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
组织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控制措施,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风险环境。
要注重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
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改进。
组织应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反馈内部控制的问题和改进建议,推动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内部控制是组织运营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确保组织的运营稳定和可靠。
在实施内部控制时,需要遵循上述注意事项,并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调整,以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运作。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组织的利益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内部控制六个环节
内部控制业务环节风险点清单业务环节风险点应对措施备注以预算管理为例: 1、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与审批流程 2、项目可研报告编制(项目立项)与审批流程 3、勘察、设计及概预算编制与审批4、项目公开招标流程 5、项目邀请招标流程 6、项目竞争性比选流程 7、项目合同签订流程 8、工程计量支付流程 9、工程结算审批流程10、工程决算流程 11、工程现场签证流程12、项目竣工验收流程 1、拟建规模、投资估算分析存在偏差。
2、建设方案设计、投资估算偏差
3、信息缺失的风险、报价失误的风险、合作的风险
4、肢解项目、泄露标底、串标、围标等。
5、肢解项目、泄露标底、串标、围标等。
6、围标、泄露标底、收取供应商礼金等。
7、未签订正式书面合同,合同文本存在缺陷、合同履行监控不够等。
8、超量支付、计量档案不全、变更索赔签证不全、工程量计算不准确等。
9、竣工结算程序的合规性;是否符合施工合同、相关政策文件、计价收费标准及工程量计算的原则; 10、超概算的风险; 11、隐蔽工
程签证风险;工程(进度)签证风险;工程技术签证风险等。
12、工程资料的风险;项目实体质量的风险;合同履行的风险等。
1、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客观分析,集体审议。
2、方案设计需集体审议通过,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的单位编制可研报告,不能流于形式。
3、认真调查研究、勘察现场,通过正规渠道获得投标信息;科学计算和编制投标报价,采取正确的投标报价策略;认真审查和筛选合作伙伴,遵循县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4、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招标代理单位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招投标法执行。
5、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招标代理单位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招投标法执行。
6、严格按照招投标办法、中心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执行。
7、严格按照心中合同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8、严格按照新中心项目管理办法中工程计量规定进行工程计量支付。
9、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工程竣工结算;竣工结算书的工程量计算、收费标准应符合施工合同、相关政策文件、计价收费标准的规定; 10、严格按概算的内容与实际建设成果进行比较,审核是否存在超概现象;
11、隐蔽工程签证,现场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必须在覆盖前签字确认;工程进度签证,在签证中明确对应材料价格计算原则;业主只需对事实
予以认可,工作量的多少由专业造价审计在结算时计算核实; 12、监督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编制完整的、真实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和竣工验收报告,并编制相应的目录、装订成册,做好签收记录;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对于竣工验收提出的整改意见,组织人员及时、全面进行整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工程竣工验收。
填表说明:按照内部控制建设情况检查指标所列的业务关节逐条排查业务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