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点(一)内涵就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存在而言,它是对教师职业活动意义、行为规范、及其实践活动给予道德价值性关注的领域,是一个关于教师为师之德的领域;从其表现特征来看,师德是指教师在职业中理解或追寻职业意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或准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为性——教师职业领域的道德要求。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涉及教师职业劳动的所有问题:职业认知、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情操等。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增强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知;培养职业责任感;评价教师职业行为;调节和解决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关系(一)联系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 教师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2.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二) 区别1. 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情况有所不同就产生时间而言,道德在先,教师职业道德在后就发展而言,道德是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发展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在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2.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道德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专业适用性三.教师的职业良心内涵与特点(一)内涵.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特点:1.层次性高:自觉性高,调整范围广2.教育性强:标准问题【讨论】该怎样做才能对得起“良心”(打学生的英语老师)(无人管理的课堂)(二)教师职业良心的价值及现实意义1.职业良心对教师的道德行为起着定向作用2. 教育良心能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3. 教育良心能促进教师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三)教师职业良心的培养1.要具有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前提(年终考核、实习评价)2.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质----基础(教学评优与上课迟到)3.要有正确的荣辱观----重要途径四.教师的职业公正(一)教师职业公正的内涵1. 公正的内涵与特征(1)公正的内涵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2)公正的特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对等性:公正就是平均主义(岳晓东考试作弊,中考听力)(2)可互换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迟到,手机、字体潦草)(3)最终价值判定的可依赖性(女性教师退休年龄)公正标准本身必须有公正之外的价值依据:一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二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个体的幸福2. 教师职业公正的内涵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在教育事业中,教师的职业道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知识点。
一. 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基,其中包括自律、敬业、诚实、公正等几个方面。
自律是指教师能够自觉遵守自身的职业规范,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敬业是指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诚实是指教师真实反映自己的能力、经验和思想,不虚报成绩,不隐瞒错误,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公正是指教师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努力程度,不偏袒任何一方。
二.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工作的核心。
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负责,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爱心教育,用真心和关怀去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品德。
三.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也是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动态。
教师要尊重家长的观点和意见,倾听他们的想法,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四. 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在工作中,教师要勇于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此外,教师还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抱怨或推卸责任,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 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自我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开拓视野,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长期性和复杂性(2)延续性和艰苦性(3)艺术性和创造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个体性和群体性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意识水平高层性2、道德境界高尚性3、道德意识自觉性4、行为举止示范性5、道德影响深广性6、道德内容先进性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一、调节作用1.通过调节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2.通过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氛围3。
通过调节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形成团结协作的教育凝聚力4。
通过调节教师与学校其他成员及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二、教育作用1。
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2。
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3.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促进作用4。
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三、导向作用1。
激励作用 2.控制作用3。
调整作用 4.矫正作用四、促进作用1。
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2。
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3。
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含义二、确定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依据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集体主义原则(一)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要求和本质(二)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1.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3.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4.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一)人道主义原则的内涵和确立依据(二)坚持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1.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
2。
真诚地与其他教育者合作。
三、教书育人原则(一)教书育人原则的基本含义(二)教书育人原则的具体要求1。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2.正确理解育人之含义,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3.多方面努力,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1、什么是职业和教师职业?★职业: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所承担的具有一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
职业的特点:(社会性)、专门性、独立性、稳定性、特殊性等。
★教师职业-----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
★教师----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是什么?答:教师的职业劳动是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社会劳动。
一、长期性和复杂性长期性:①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③教师劳动的效果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得以验证。
复杂性:①教师的劳动任务相当复杂②对象存在差异③工具日益复杂④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⑤结果丰富多样二、延续性和艰苦性三、艺术性和创造性。
艺术性:①表现在课堂教学艺术上②在德育工作具有艺术性四、主体性和示范性示范性①由学生具有模仿天性所决定②人的认识规律也是教师劳动具示范性的原因五、个体性和群体性3、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答:一、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②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重要作用③教师是一代新人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生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④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宝库。
二、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①教育部门上虽然是不物质生产部门,却同物质生产紧密相关②教师的劳动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扶持三、教师职业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道德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教师应当注重集体利益,积极参与学校和教育事业的建设,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2、服务社会原则:教师的职责是为社会服务,应当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3、尊重人权原则: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和同事的人权,不歧视、不侵犯他人的权利。
4、诚实守信原则:教师应当保持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不从事违法乱纪的行为。
5、专业发展原则: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6、学生利益至上原则:教师应当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
7、自我约束原则:教师应当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言行一致、言行合一。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平的过程,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2).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3).加强职业道德评价和监督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推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化建设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和监督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领导3.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1).政策保障2).法律保障3).文化保障4).制度保障B获得的奖项和荣誉C社会评价和认可2)作用A激励教师积极工作,提高教育质量B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C树立教师职业形象,提高社会地位D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14.教师责任1)定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2)作用:(1)保证教育教学质量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4)提高教师职业形象和地位3)责任的层次:(1)个人责任2)职业责任3)社会责任4)责任的内容:(1)对学生的责任2)对教育事业的责任3)对社会的责任改写:1.个人道德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贡献和索取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个人道德原则的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在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以何种思想情感、态度作风去待人接物、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工作职责。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敬业精神:教师应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2. 爱岗敬业:教师应热爱自己的职业,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工作。
3. 爱生如子: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4. 为人师表: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形象。
5. 教学相长: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6. 尊重家长:教师应尊重家长的人格,主动与家长沟通,共同推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7. 遵守法律法规:教师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合法性。
8. 师德修养: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自觉接受师德教育,努力提高师德水平。
这些内容构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框架,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第九章教师职业道德综述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本质:( 1)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的决定性作用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的内容。
c.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道德的变化。
d.在阶级社会中,道德的阶级性和道德的共同性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比如职业生活中,会由于共同的经济活动而形成共同利益,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的职业道德要求。
总之,任何道德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才能找到根源。
那种脱离社会经济关系来谈论道德的本质,把道德说成是“超历史”的理论是荒谬的。
3.道德的特点:( 1)特殊的规范性( 2)独特的多层次性( 3)广泛的社会性( 4)更大的稳定性。
4.道德发展的规律性:(1)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发展。
(2)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3)道德是在批评继承中发展的。
5.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7.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8.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a.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b.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
c.教师独特的劳动手段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特点。
( 2)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a.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b.教师劳动内容的复杂性c.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3)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a.教育是一个创造人才的过程b.教育是教师创造性运用教学规律的过程c.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4)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9.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道德意识的自觉性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只要是对教师职业认识和教师职业信念而言,也就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从事教育工作所应有的志向和意志。
教师招考——教师职业道德考点大全

教师招考——教师职业道德考点大全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类别主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概述地位是提高教师整体素养的和中心内容和关键环节特点教育性、示范性、创造性、社会性、无私性评价标准基本标准(善恶标准)、最高标准(至善)★基本构成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荣誉职业幸福感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最强大的精神动力、根本目的。
功能作用1、对教师起着调节作用、教育作用;调节作用: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践活动的能力,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2、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3、师德对社会起影响促进作用;品质教师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信念(信)、道德意志(意)、道德行为习惯(行)★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范畴类别主要内容教师义务核心内容落实实践教育公正和教育仁慈教师良心特点公正性、综合性、稳定性、内隐性、广泛性作用指导作用、自我监督作用、评价作用主要表现1、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群体、整个事业有一种高度自觉的道德责任感2、对教学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3、是教育工作者道德觉悟的综合表现教师公正地位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内容坚持真理、秉公办事、奖罚分明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个体、学生集体)教师荣誉主要体现光荣的角色称号、无私的职业特性、崇高的人格形象★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基本要求本质要求师德的灵魂教师天职内在要求不竭动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概述分类内容任务提高教师道德认识、陶冶教师道德情感(正义感、自豪感、荣誉感、幸福感)磨练教师道德意志、培养教师道德行为习惯基本内容思想政治和道德养成、知识和技能养成、心理素质养成意义是道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项目内容基本原则坚持知行统一、坚持动机和效果统一、坚持自律他律的结合、坚持个人社会结合、坚持继承创新结合途径1、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完整最新版

师德名词解释目录1,道德2,职业道德3道德意识4道德行为5道德修养6教师职业道德7教师职业道德规范8教师职业道德修养9教师职业道德原则10职业理想11教师理想12自律13自律规范14良心15教师良心16热爱学生17,人生观18,人生目的19,人生价值、人生意义20,人生理想21,人生态度22乐教、敬业23.义务24.人生义务:25.教师的道德义务26.教师公正:27.教师威信:28.教师德性:29.教师人格:30.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名词解释1,道德: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品质的总和.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涵盖了职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多重关系的调整与处理,是在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的社会道德现象。
3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在道德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内在的道德品质.4道德行为:就是在道德意识的支配在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5,道德修养:是指一个人通过学习,实践中的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从而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以完善自身的过程及其结果,它突出地表现为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反省活动以及通过这种反省活动所形成的道德情操,所达到的道德境界.6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品质.7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道德原则在特定伦理关系和活动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适应特定伦理关系和领域教育教学需要的具体道德要求.8教师职业道德修养:9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10职业理想:指个人所希望从事的职业和在这一职业活动中希望达到的水平或成就.11教师理想:是指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希望达到的成就。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2024

引言概述: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合理运行是教师队伍正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汇总与阐述,旨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升。
正文内容: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1.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与内涵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与要求2.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与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1.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良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的统一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的互动关系2.构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制定与实施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行为准则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服务原则自律原则2.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与同事合作,促进团队精神勤奋敬业,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热爱学生,关注学生全面成长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提升1.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渠道与途径专业素质培训与提升导师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研讨会与教学研究的推广2.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策略与方法优化教师培养方案建立激励机制,增强道德责任感加强道德案例教育,引导教师行为规范五、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督与评价1.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督机制与体系学校内部的职业道德监督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指导2.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学校评价体系中的道德评价社会评价与学生评价的补充作用总结: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核心价值观、基本原则与行为准则、培养与提升以及监督与评价等多个层面综合阐述,旨在引导教师遵循职业道德准则,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
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接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以下是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知识:
1.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它包括思想要求、政治要求和职业内部活动的道德要求。
其核心是职业道德价值观,其中的“义务”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重要范畴,道德范畴的义务是由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支持的。
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
2.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教师在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时的情感体验。
当教师将职业道德认识付诸职业实践时,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付出的要求,也在道德实践时感受到这种情感付出后的满足感。
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其重要范畴是“爱”——“教师爱”。
3.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行为上的体现。
教师的行为自觉地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标志。
其基本范畴是“责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教师职业道德常考知识点整理

以上内容是教师职业心理中部分常考且易混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我们来做两道题目练习一下!
1.(单选题)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起码尺度( )。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严谨治学 D.终身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心理结构
【难度系数】★★★
12.(师德情感)是指教师心理上对师德规范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荣辱、美丑等的情感体验。师德情感主要包括正义感、自豪感、荣誉感、幸福感等。
13.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职业道德内化。
14.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等。
2.教师职业道德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3.(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教师公正)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公平。
教师公正的内容主要有:(1)坚持真理;(2)秉公办事;(3)奖罚分明。
4.“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5.“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6.“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10.贯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与灵魂:(爱与责任)。
11.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体现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优秀品质||是处理教师与教学劳动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起码尺度——(严谨治学)。
1.【答案】C。解析:严谨治学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起码尺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职业道德考点汇总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职业道德》考点汇总一教师职业道德解读(判断、选择)道德的内涵: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
4.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选择)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职业道德作为成人阶段应遵循的一种道德规范,它是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在人们特定的职业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选择)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道德)(判断)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职业道德重要性意义:(判断)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判断)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育过程的各种矛盾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影响着教师的劳动态度和工作效果。
(判断)教师职业道德也对学生产生重大的教育作用,并以学生为中介影响全社会。
(选择)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分析:鲜明的继承性;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严格的标准性。
(选择)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体现示范性。
(选择)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作用):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伦理价值。
(选择)奴隶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好品德;“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主张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受教育者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肯定师德的榜样作用。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要求教师言行一致、“以身戴行”;“有道者劝以教人”视为教师的大善。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最早把“教”与“育”两字合起来用。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总结

1、道德观念的主要特征①坚信道德信念所反映的社会道德准则及其意义的正确性;②确认遵循道德行为准则的必要性;③道德观念的实现与否,会相应地引起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体验;④对道德的发生具有强烈的动力作用,并赋予道德行为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律性;⑤作为坚定正确而不肯改变的观念,道德信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修养两种指称和用法①指称人在某一方面所表现的状态和水平;②指称在某一方面所要达到某种水平、状态所要付出的努力。
3、职业道德需注意的方面①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它是一种公德,属于公德的范围;②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道德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③从适用的范围看,职业道德主要在从业人员从业活动时发挥作用:一方面它用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用来调节从业人员和其他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④从生产的效果看,职业道德是维护职业信念和尊严的基础,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活结合,有利于从业人员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职业道德它通过特有的道德传统、道德习惯和道德要求塑造了本行业的从业的从业人员,它使不同职业的人在道德面貌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4、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区别①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而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生活中特有的善恶标准和观念;②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也有所不同。
社会公德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教师职业道德是在脑体分工、教育作为一项专门活动出现以后才产生的;社会公德随社会整体发展而发展,教师职业道德虽然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但主要是随着教师这一职业领域和职业活动的发展而发展;③相比较而言,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更全面;④与其它行业的道德比较,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更深远,更深刻,对于下一代公民的社会公德塑造更直接。
5、教师德行的意义①教师德行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②教师的德行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③教师的德行将促进教师自身发展;④教师的德行有利于维护和提升行业的形象。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先进性,广泛性与深远性,完整性,示范性3、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规范约束功能,价值导向功能4、师德教育与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职责,明确将来的职业角色,提高专业发展的意识。
师德教育可以使师范生更加自主的进行专业学习。
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专业创新精神的培养。
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教育职业人生价值的引导。
5、教师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需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如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幸福,教师荣誉等。
6、教师良心的含义:指人们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
教师良心即教师的教育良心,是教育伦理学中的主要范畴,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和学习工作实践中,对社会的教师提出他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态度对自己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自我道德判断与评价。
7、教师公正的含义: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的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8、教师公正的培养:自觉进行人生修养,提高教育素质,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
9、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继承蛤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做到?了解基本国情,认清历史责任。
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立足于本职工作实现报国之志,要把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感和信念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
10、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学校教育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教育活动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规范教育行为,在实践中贯彻教育方针。
11、爱岗敬业的道德境界:爱岗敬业作为一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所有教师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教师道德重点复习资料

1.三个文明说: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2.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
3.“教师”一词最早出现于«学记»。
4.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目的:传播知识、传道、培养人(培养人是教师专属的职业功能)5.教师一般要处理的五大关系: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同侪关系,教师与学校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
6.教师职业良心的特征:内隐性,自觉性,综合性,基本性7.如何培育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机制: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需要主客观机制的良性互动。
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需要内外机制协调一致。
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机制。
8.热爱祖国是师德中最高尚的情操。
9.依法执教是师德修养的底线要求。
10.依法执教为何是其底线要求?(1)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2)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3)依法执教是师德修养的现实要求11.依法治教的主体,不仅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也包括各级权力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即各级人大及常委会、法院和检察院;不仅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包括各级政府的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都依法参与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也是依法执教的主体。
12.爱国主义从内涵上来看,有三个层次:首先表现为一种情感,其次升华为爱国思想,最终转化为爱国行为。
13.“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改提出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育理念,它是科学的、先进的、能够指导我们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思想认识,是爱岗敬业师德观念发生变化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P114段理解)14.教师尊重、信任学生的表现: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15.教师了解、接纳学生的表现: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教师要力求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16.教师严于律己、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要求:教师要具有自省意识;教师要培养自律精神;教师要塑造诚信品格。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知识点汇总

1道德: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以 (简)现代社会,教师为什么需要高础。
②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学校教育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职信念和社会舆论为手段,来调整个人 答:1社会进步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 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③社 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2、P1 (简)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是 展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5. 具有重大影响。
①政治思想状况的影 答:1.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答:1.教师职业劳动任务的二重性2.业道德。
6.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教师具 影响④文学艺术的影响⑤社会风气 业。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决教师职业劳动作用的特殊性 4.教师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8.社会民 3.P22 (单/判)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业。
3.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5、P3教师职业劳动作用的特殊性是:答:1.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业道德(也可问:道德和教师职业道 14.P39 (多)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要表现在板书和语言、教学设计、心 须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心全15.P41 (简)在新的时代,我们怎样7、P3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创造性是师德要求的时代体现。
3.必须对教师 答:1.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2. 答:1.要有强烈的事业心2.要有高度由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的,首先表现 职业道德作出新的规定和新的阐述。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3.教师的责任心3.要有公而忘私的高尚品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答:1.义利统一观念2.艰苦奋斗观念 行为的典范性 6.教师职业道德影响 则是什么?注:每一个答案又都是一提和情感基础。
3.学生的成长离不开17.(多)根据新技术革命的要求,教 行业所特有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 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 最高道德9、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
答:1.强烈的教育工作责任感 2.开拓 业良心、职业信念、职业作风、职业 区别的根本标志。
4.是教师职业道德11.P6(简/多)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应自觉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它涉 示范功能4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科学文化的桥梁。
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师德师风重要知识点

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师德师风重要知识点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意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现象: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道德活动现象。
3、职业: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社会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4、道德的起源:(1)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2)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5、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6、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7、教师职业理想: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
必须做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8、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它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
9、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10、教书育人原则: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1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统领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应提倡和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全面发展原则。
1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最早由孔子提出,指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作为学生行为的准则,成为可资的行为表率,可效法的榜样。
它是社会向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目标和职业活动规范。
13、教师职业义务:就是教师对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集体所承担的责任,所应履行的职责。
教师职业道德记忆口诀

教师职业道德记忆口诀
摘要:
1.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与重要性
2.教师职业道德的八大原则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记忆口诀
4.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学生和社会的作用
正文: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它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教师职业道德的八大原则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尊重家长和团结协作。
这些原则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它们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
为了方便记忆,有人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编成了口诀,如“爱国守法,忠诚事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尊重家长;团结协作,服务社会”。
这些口诀朗朗上口,有助于教师记忆和理解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自身起着调节和教育的作用,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职业,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同时,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具有榜样和带动作用,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和社会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也具有影响和促进作用,通过教师的劳动,可以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准则,它对教师自身、学生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一.教师: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二.教师职业劳动特点:1. 长期性和复杂性2. 延续性和艰苦性3. 艺术性和创造性4. 主体性和示范性5. 个体性和群体性三.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1. 对精神文明建设骑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2. 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有简介巨大作用3. 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引导作用四.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表现为: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信誉,教师职业作风。
五.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3.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5. 教师职业道德境界的高层次性 6.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自觉性7、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8、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六.教师职业道德作用1. 调节作用(1). 与教育事业关系促进爱岗敬业( 2).与学生关系,促进尊师爱生(3). 调节与教师关系,形成教育凝聚力。
(4). 调节与其他学校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形成教育合力2. 教育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1) . 对学生品德形成有道德示范作用(2) . 对学生智力的发展(2) . 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3) . 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推动作用(4) . 对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3. 导向作用(1) . 激励作用(2) . 控制作用(3) . 调整作用(4) . 矫正作用4. 促进作用(1) . 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2) . 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素的提高(3) . 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定义:一定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者阶级对教师职业的需要业道德提出的根本性要求,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确定依据:对教师职(1) 必须反映教师职业劳动特点(2) 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要求(3) 必须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核心和主体地位(4) 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要求基本原则:1、集体主义原则:要求:1. )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2. ) 集体利益放在首位3. ) 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4. ) 正确处理贡献和索取之间的关系2、教育人道主义原则:要求1. ) 尊重与理解教育对象2. ) 真诚与其他教育者合作3、教书育人原则; 要求1. )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育人之间的关系2. ) 正确理解育人含义,树立全面育人意识4、乐教勤业原则;要求1. ) 热爱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来追求2. ) 勤业敬业,勇于探索5、教育民主原则;要求1) 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人格2) 教师以平等宽容博爱友善和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3) 营造一种使学生平等交流,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的民主氛围6、教育公正原则;1) 尊重学生人格个受教育机会均等权利2) 因材施教3) 赏罚分明7、人格示范原则:( 道德示范,人格示范)1) 教育者先受教育2) 在实践中努力锻炼和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3) 要有良好的仪态8、依法执教原则;1) 依法执教,做守法模范2) 模范执行国家政策法令3) 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纪律4) 廉洁自律,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侵蚀【教师职业道德范畴】1. 教师良心1) 定义:教师在个人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教师各种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2) 社会基础:(1)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形成(2) 是教师师德关系的自觉反映(3) 是教师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产物3) 在职业道德行为过程中的作用?指导作用,监控作用,评价作用2. 教师公正:教师在教师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的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1) 教师公正范畴的确立A受历史条件和社会教育制度,教师职业劳动目的的制约B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规律和学生情况水平的制约C取决于教师觉悟的提高2) 作用:(1) 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2) 调动学生积极性(3) 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4) 给学生道德心灵形成影响3. 教师义务1) 社会基础A根源于社会主义教育劳动关系B 决定于社会主义教师道德规范2) 作用A 调节冲突,保证教育劳动进行B 综合判断道德,选择正确教育行动C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4. 教师荣誉1) 内容A 光荣的角色称号B无私的职业特性C崇高的人格形象D丰厚的劳动回报2)正确对待荣誉的要求A处理好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的关系B 正确处理好自尊和谦逊之间的关系5. 教师威信:教育环境中,特别是学生集体中的道德地位、道德尊严和道德影响力1)意义A道德威信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B 教育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C是不断完善,自我进取的积极精神因素。
2)形成条件A 人格魅力B 评价手段C 师生关系D 专业素质3)形成途径A 学校教学实践活动B 日常师生交往C 第一印象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本规范1)爱国守法(基础)2)爱岗敬业(本质)3)关爱学生(灵魂)4)教书育人(核心)5)为人师表(内在需要)6)终身学习(时代需要)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1)热爱教育,乐于奉献(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乐于奉献是人民教师的本色)2)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职责,兢兢业业扎实练就基本功)3)严谨治学,提高水平意义:A严谨治学培养良好学习风气所必需的B 严谨治学是提高教师素质所必需的C是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的基本要求:A 好学不倦,精通业务B把握规律,科学实施C 严于律己,精益求精D 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1)热爱学生(A关心学生成长;B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C保持对学生稳固而持久的爱)2)尊重学生意义:A只有尊重学生才会自尊自信自强不息;B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本要求:A尊重学生自尊心;B尊重学生个性;C尊重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了解学生意义:A了解学生是培养爱师之情的需要;B是教育学生的客观需要基本要求:a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朋友;b克服影响,了解学生4)公正对待学生:a公平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个人,不偏袒不委屈;b公正是非分明的对待学生各种行为5)严格要求学生意义:A严格要求是爱学生的体现和学生成长的需要;B是充分发挥学生内在潜力,促其成才的需要基本要求:A循循善诱,诲人不倦;B严而有度,严而有方;C合理要求,持之以恒6)教学相长A教师不断从学生的学习中汲取营养来改进自己的教;B教师要真心实意的欢迎学生提出错误并用于公开承认错误;C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和独立见解;D教师要有欢迎鼓励和支持学生超过自己的宽广胸怀。
【教师集体中的道德规范】1、尊重同事意义:(1) 尊重同事是尊重人的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总的具体体现(2) 尊重同事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具体要求:(1) 尊重同一学科同事(2) 尊重不同学科教师(3) 尊重优秀的和暂时处于后进的状态的同事(4) 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和教育思想的同事(5) 不同年龄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6) 教师与领导之间相互尊重2、团结协作意义(1) 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2) 是教师人格的必备要素(3) 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4) 是形成良好校风的保障基本要求:(1) 谦虚为怀,有自知之明(2) 严于律己,以诚待人3、公平竞争必要性(1)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2) 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3) 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要求:(1) 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2) 妥善处理好竞争和协作的关系(3) 教师要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4、维护集体荣誉【自身建设中的道德规范】1、依法执教意义(1) 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所必需的(2) 是普及义务教育所必需的(3) 是教育规范化有序化所必需的(4) 是保障教育人道化所必需的基本要求(1)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3) 自觉遵守法律,做奉公守法模范【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一、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意义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根据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要求所展开的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内化活动。
通过外部教育督促以及个人的努力,使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将外在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教师个人道德品质并付诸行动的过程意义:1)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发展教育建设教师队伍的需要2)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完善人格的需要3)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任务和内容1)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2) 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3) 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4) 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5) 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意义:1)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教师社会主义高尚品质的重要环节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纠正不良教风校风的有力手段3)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A职业针对性;B自教互教性;C同时多端性;D渐进重复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原则1) 传授知识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2) 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 正面教育与批评疏导相结合的原则4)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5) 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的原则6) 榜样引导与正确舆论相结合的原则7) 理论灌输与多种劳动相结合原则8) 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道德他律机制的核心)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和功能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按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运用规章制度,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教师职业行为所作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主要目的是改进教师行为2、特征A. 思想深刻性B .空间广泛性C.时间的持久性3、作用:1) .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对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规范的形成起到保障维护作用2) .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使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规范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机制3) .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对教师个体思想行为起道德评判作用4) .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调节教育人际关系的杠杆5).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改善教师职业道德氛围的有力武器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A. 评定功能B. 分析反馈功能C. 预测功能D. 导向功能第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1、标准:A .善恶标准(历史性和阶级性相对性和绝对性)B. 职责标准C. 素质标准2、依据A .在评价道德行为的善恶依据问题上,要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观点B. 坚持用目的和手段统一的观点来评价教师的道德行为C. 坚持用理想和现实统一观点来评价教师的道德行为第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内在方式+外在方式)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内在方式A. 学生评价B. 他人评价C. 社会评价D. 社会习俗2、内在形式:自我评价3、师职业道德外部的具体方法A. 相对评价B. 绝对评价C. 定性评价D. 定量评价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内部方法A.参照法B.量表自评法C .横向比较法D .期望值比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