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门下吸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声门下吸引技术-文档资料

声门下吸引技术-文档资料

三、注意事项
声门下吸引方法
• 持续声门下吸引 • 间歇声门下吸引 • 方法:将气管导管附加吸 • 冲洗式气管导管连接间歇 吸引泵(ISU) 引管腔连接一次性痰液收 集器,收集器的另一端连 • 吸引导管与墙式负压吸引 接于墙式负压吸引装置, 装置连接,以恒定负压间 用恒定负压进行持续吸引。 歇吸引(吸引间断时间: Q1h-Q4h )。
一、用物准备
• • • • • 简易呼吸器 10ml注射器 负压吸引器 吸痰管 氧气设备
二、操作流程
• 1、由医护三人进行操作,一人操作简易呼吸器, 一人操作气囊,另一人操作吸痰管经鼻/口清除滞 留物。 • 2、操作前至少半小时停止鼻饲,在彻底吸除鼻/ 口腔、气管导管内分泌物后,将病床摇平或依照 病人病情给予头低足高位(足抬高15度),再次 吸除鼻/口腔分泌物。 • 3、准备简易呼吸器连接储氧装置,氧流量调至810L/min,待储氧袋充满。 • 4、在患者吸气末时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管导管连接
应用简易呼吸气囊清除 气囊上滞留物技术
• 此技术由医护三人操作,符合呼吸力学原理,结 合气流冲击法(或正压清除法),利用简易呼吸 器间接给予的大潮气量,使肺充分的膨胀扩张达 到饱满,在患者呼气时,借助肺的弹性回缩力将 气囊送入的气体由气管插管与气管内壁之间的腔 隙由下向上冲出,呼气瞬间在气道在的助力反弹 气流,将气囊上的滞留物吹浮上移至咽部时,用 吸痰管吸引,达到清除气囊上分泌物的技术。
• 缺点:粘膜干燥 出血 影响局部血供。
• 缺点:不能保证吸引量 易堵管
声门下吸引的注意事项
1、在鼻饲前冲洗,避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 2、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如有喘咳 、反流、血氧下降,应立即停止冲洗。
3、无禁忌者,应抬高床头30~45度,便于抽吸痰液。

声门下吸引=张倩【PPT课件】

声门下吸引=张倩【PPT课件】
对于持续声门下吸引,保证吸引量及吸 引通畅是维持有效吸引的关键
预防气道粘膜出血
选择合适的吸引方式及负压对预防气道粘 膜出血很重要。
患者凝血功能较差,可适当降低负压以保
证患者安全。
有研究学者认为,声门下间断吸引气道出 血的发生率较持续吸引少。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进行声门下吸引操 作时应严格无菌操 作。
保持气囊压力有效
注意定时检查气管导管气囊内压力,维持气囊内 压力在25~30cmH2o,Q4h监测一次
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
负压强度
国外:在预防VAP相关指南: 持续声门下吸引使用-20mmHg 间断声门下吸引使用-100mmHg~150mmHg (1mmHg=0.133kpa)
国内:没有指南规范: 临床使用从-20mmHg~150mmHg,其中以60mmHg~80mmHg居多
通过改变体位或清除痰痂,达到充分引 流的目的。
声门下-气囊上腔隙冲洗
声门下吸引的引流管径较小,阻力较大, 滞留物粘稠就容易堵塞管路,导致引流 不畅。
通过引流管路将冲洗液定时、定量注入 气囊上腔隙,稀释滞留物,能更顺畅的 将滞留物吸出。
声门下冲洗液
■NS冲洗 ■消毒液冲洗(呋喃西林、洗必泰、银尔通) ■目前,对于哪种冲洗液效果更好并没有明确的推荐
VAP)的发生。
Thank You!

工作人员接触患者 前后严格洗手,防
止交叉感染。
小结
根据患者声门下分泌物的量 、性状等选择不同的吸引方法对 于声门下分泌物较多且较为粘稠的患者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 声门下分泌物较少的患者可采用间歇声门下吸引的方式。
保持通畅,避免导管堵塞 冲洗前调节气囊压力在25~30cmH2o 动态评估患者分泌物的颜色 、性状及量选择合适的冲洗液 有效的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并发症,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声门下吸引技术ppt课件

声门下吸引技术ppt课件
11
声门下冲洗注意事项 1、在鼻饲前冲洗,避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
2、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如有喘咳、反 流、血氧下降,应立即停止冲洗。
3、无禁忌者,应抬高床头30~45度,便于抽吸痰液。
4、切记冲洗前气道压力充气至25~30cmH2O。
5、202记0/6/1录2 每日分泌物量,无分精品泌物引流出或分泌物多时12
2009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预防指南
建议:推荐临床医师考虑应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精品
4
2020/6/12 2020/6/12
精品
5
声门下滞留物清除方法
持续或间断吸引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SSD Subglottic secretions drainage)
气流冲击法 应用简易呼吸气囊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技术
7
持续负压吸引 用恒定的负压进行持续吸引
黏膜 干燥
出血
影响 局部血供
精品
8
间歇声门下吸引
适用于声门下分泌物少着 ,能减少气道黏膜刺激 吸引间断时间:Q1h-Q4h
冲洗式气管导管连接间歇吸引泵 (ISU)
引导管与墙式负压吸引装置连 接,以恒定负压间歇吸引
精品
不能保证吸引量 易堵塞
9
负压强度
国外 在预防(VAP)相关指南 持续声门下吸引使用-20mmHg 间断声门下吸引使用-100mmHg ― -150mmHg 国内 没有指南规范 临床使用从-20mmHg ― -150mmHg,其中以60mmHg ― -80mmHg居多
3,肺实变体征和(或)条件之一者:
血白细胞升高或降低、发热、脓
性痰液。
VAP是最常见和严重的院内获得性肺炎,病死率高达30%-50%

声门下吸引技术分解

声门下吸引技术分解

声门下吸引研究发展史
1992年,世界上第一根可冲洗式 气管插管在美国诞生。
导管背侧有一单行腔道,下端开 口于气囊上方,为引流入口。上端 在到达气管导管之前出一导管,可 接注射器或吸引器。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VAP是最常见和严重的院内获得性肺炎,病死 率高达30%-50%,国际健康促进机构(IHI)将 预防VAP作为挽救生命运动中的一项。
• 2、操作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者心电波形、SPO2及患者的感受。有自 主呼吸的清醒患者,嘱其与操作者配合,避免由于患者对抗而影响吸痰效 果。
• 3、患者的体位对清除气囊滞留物的效果起到一定作用,给予患者平卧或 头低足高位以利体位引流,降低滞留物坠流的机率。
• 4、要选择恰当的操作时机,在进食或鼻饲前完成,能避免食物返流入气 道。
声门下吸引对VAPR 预防作用
常规吸痰管难以到达气囊上方, 清除气管导管气囊上方形成的“粘 液糊”。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在一定程度 上避免细菌沿气囊周围下移进入下 呼吸道,降低VAP发生率。
声门下吸引对VAPR 预防作用
声门下滞留物清除方法
持续或间断吸引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SSD)
气流冲击法 应用简易呼吸气囊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技术
• 3、准备简易呼吸器连接储氧装置,氧流量调至8-10L/min,待 储氧袋充满。
• 4、在患者吸气末时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管导管连接轻轻挤压简易 呼吸器球囊,达到球囊送气和患者自主呼吸相协调。
二、操作流程
5、待患者呼吸平稳之后,在患者吸气末时,操作者双手挤压简易 呼吸器球囊(以患者潮气量2~3倍的通气量送气),以使患者肺 部膨胀达到饱满,同时助手将气囊放气,在患者呼气时,使球囊 送入的气体顺从气管导管与气管内壁之间的腔隙由下向上冲出, 将气囊上的滞留物随加大的呼气流速吹飘至咽部,助手将简易呼 吸器球囊复张,即于患者呼气末时立即充盈气囊,防止滞留物向 下坠流入肺内,必须将简易呼吸器的送气,气囊的放气、充气步 骤在一个呼吸周期内完成。

声门下吸引技术课件 PPT

声门下吸引技术课件 PPT

声门下吸引研究发展史
100 50 0 第一季度
• 1992年,世界上第一根 可冲洗式气管插管在 美国诞生。
• 导管背侧有一单行腔
道,下端开口于气囊上
方,为引流入口。上端
在到达气管导管之前
东部 西部
出一导管,可接注射器
北部 或吸引器。
第四季度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 VAP是最常见与严重的院内获得性肺炎,病死率高 达30%-50%,国际健康促进机构(IHI)将预防VAP作 为挽救生命运动中的一项。
• 缺点:粘膜干燥 出血 影响局部血供。
• 缺点:不能保证吸引量 易堵管
声门下吸引
2、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如有喘咳 、反流、血氧下降,应马上停止冲洗。
3、无禁忌者,应抬高床头30~45度,便于抽吸痰液。
4、切记冲洗前气道压力充气至25~30cmH2O。
一、用物准备
• 简易呼吸器 • 10ml注射器 • 负压吸引器 • 吸痰管 • 氧气设备
二、操作流程
• 1、由医护三人进行操作,一人操作简易呼吸器,一 人操作气囊,另一人操作吸痰管经鼻/口清除滞留 物。
• 2、操作前至少半小时停止鼻饲,在完全吸除鼻/口 腔、气管导管内分泌物后,将病床摇平或依照病人 病情给予头低足高位(足抬高15度),再次吸除鼻/ 口腔分泌物。
5、记录每日分泌物量,无分泌物引流出或分泌物多 时,定时向附加腔注入NS4-5ml(推注速度不宜 过快,以免引起呛咳) ,检查通畅度与清洗导 管。
应用简易呼吸气囊清除 气囊上滞留物技术
• 此技术由医护三人操作,符合呼吸力学原理,结合气 流冲击法(或正压清除法),利用简易呼吸器间接给 予的大潮气量,使肺充分的膨胀扩张达到饱满,在患 者呼气时,借助肺的弹性回缩力将气囊送入的气体 由气管插管与气管内壁之间的腔隙由下向上冲出, 呼气瞬间在气道在的助力反弹气流,将气囊上的滞 留物吹浮上移至咽部时,用吸痰管吸引,达到清除气 囊上分泌物的技术。

声门下吸引技术

声门下吸引技术

二、操作流程
气囊的放气、充气步骤在一个呼吸周期内完成。 • 6、操作者即刻用吸痰管经患者鼻/口腔正常的生
理曲度轻轻插入将滞留物吸出。可反复操作2~3 次,术后将患者体位恢复至半卧位,测量并维持 气囊压力于25~30cmH2O.
三、注意事项
• 1、医护三人全套操作要准确、迅速、配合协调。 若患者滞留物不易吸除,可重复操作2~3次,但 每次要让患者休息2~5分钟并给予适量浓度的氧 气吸入。
• 3、准备简易呼吸器连接储氧装置,氧流量调至810L/min,待储氧袋充满。
• 4、在患者吸气末时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管导管连接
二、操作流程
轻轻挤压简易呼吸器球囊,达到球囊送气和患者 自主呼吸相协调。
• 5、待患者呼吸平稳之后,在患者吸气末时,操作 者双手挤压简易呼吸器球囊(以患者潮气量2~3 倍的通气量送气),以使患者肺部膨胀达到饱满, 同时助手将气囊放气,在患者呼气时,使球囊送 入的气体顺从气管导管与气管内壁之间的腔隙由 下向上冲出,将气囊上的滞留物随加大的呼气流 速吹飘至咽部,助手将简易呼吸器球囊复张,即 于患者呼气末时立即充盈气囊,防止滞留物向下 坠流入肺内,必须将简易呼吸器的送气,
声门下-气囊上分泌物与VAP相关性
• 建立人工气道后所造成的VAP,其病源菌多 数来源于口咽定植菌的吸入及胃肠道定植 菌逆行吸入。
• 气管导管气囊上方常有多量分泌物积存于 气囊上方形成“粘液糊”。
• 随吞咽和呼吸动作,气管管径发生变化, 分泌物沿气囊壁流向下呼吸道,若气囊充 气不足或气囊漏气,更易发生VAP。
声门下吸引技术
主要内容
• 概述 •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 声门下滞留物清除方法 • 声门下吸引方法及注意事项 • 应用简易呼吸气囊清除

声门下吸

声门下吸

10
2.4 声门下冲洗
NS冲洗 消毒液冲洗 :雷夫诺尔冲洗
呋喃西林 洗必泰 银尔通
目前,对于哪种冲洗液效果更好并没有确切的推荐, 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2200220/07//173/13
11
2020/7/13
12
体位护理
• 抬高床头30º。
2020/7/13
13
3.2严格无菌操作 • 流动水洗手 • 快速手消毒液 • 手套
5
2.1 持续声门下吸引
方法 将气管导管附加吸引管腔连接一次性痰液收集器,
收集器的另一端连接于墙式负压吸引装置,用恒定负压进 行持续吸引
缺点
黏膜干燥 出血 影响局部血供
2200220/07//173/13
6
声门下吸引的方法
1抬高床头30-40º 2气囊压力 保持气囊压力25~30cmH2O,每天监测2~3次(
2200220/07//173/13
14
3.3 有效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 口腔护理 • 负压吸引 • 翻身侧卧
2200220/07//173/13
15
3.4 气囊压力 • 高容低压气管导管 • 定时检查气囊压力 • 压力保持25~30cmH2O
2200220/07//173/13
16
3.5 保持管路通畅
定时冲洗管路保持管路通畅
2200220/07//173/13
17
3.6 观察记录
观察每日声门下分泌物的颜色 性状和量,及时记录,评价声门 下吸引的效果。
2200220/07//173/13
18
声门下冲洗注意事项
1 在鼻饲前冲洗,避免引起胃内容物反 流。
2 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

声门下吸引技术解读

声门下吸引技术解读
声门下吸引技术
主要内容
• • • • • 概述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声门下滞留物清除方法 声门下吸引方法及注意事项 应用简易呼吸气囊清除 气囊上滞留物技术
定义
• 又称为声门下滞留引 流(SSD),气囊上 滞留物引流,是指应 用附带于气管导管壁 内的引流管路对气囊 上滞留物进行持续或 间断负压引流的一项 操作技术。
声门下吸引方法
• 持续声门下吸引 • 间歇声门下吸引 • 方法:将气管导管附加吸 • 冲洗式气管导管连接间歇 吸引泵(ISU) 引管腔连接一次性痰液收 集器,收集器的另一端连 • 吸引导管与墙式负压吸引 接于墙式负压吸引装置, 装置连接,以恒定负压间 用恒定负压进行持续吸引。 歇吸引(吸引间断时间: Q1h-Q4h )。
• 2009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预防指南: 建议推荐临床医师考虑应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 2013年VAP预防、诊断、治疗指南: 推荐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行声门下吸引
人工气道与VAP的相关性
• 人工气道直接损伤咽喉部,破坏气道的直 接防御功能,削弱气道纤毛清除系统和咳 嗽机制。
• 人工气道本身还抑制吞咽活动,易使胃液 返流,外界的细菌可以绕过上呼吸道防御 系统直接进入下呼吸道。
声门下吸引研究发展史
• 1992年,世界上第一 根可冲洗式气管插管 在美国诞生。 • 导管背侧有一单行腔 道,下端开口于气囊 上方,为引流入口。 上端在到达气管导管 之前出一导管,可接 注射器或吸引器。
100 50 0 第一季度 东部 西部 北部 第四季度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 VAP是最常见和严重的院内获得性肺炎,病死率 高达30%-50%,国际健康促进机构(IHI)将预防 VAP作为挽救生命运动中的一项。
二、操作流程

《声门下吸引技术》课件

《声门下吸引技术》课件

03
声门下吸引可以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有效降低 肺部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
声门下吸引的、电源和控制部分组
成。
吸引管负责插入患者气道内,负 压泵产生负压,储液罐收集吸出 的分泌物,电源和控制部分提供
动力和控制功能。
声门下吸引装置应具备高效、安 全、便携等特点,方便医护人员
适用场景
在ICU、呼吸科、神经科等需要进行呼吸道护理的科室中广泛 应用。
02 声门下吸引技术原理
声门下吸引的工作原理
01
声门下吸引通过吸引装置将声门下的气道内分泌物吸出 ,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和治疗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等并 发症。
02
声门下吸引利用负压原理,通过导管将声门下方气道内 分泌物吸出,同时避免对咽喉部及气管粘膜的刺激和损 伤。
引技术。
04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实践与案例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实践经验分享
实践经验总结
分享实际操作声门下吸引技术的经验,包括适应症选择、操作技巧、注意事项 等。
实践效果评估
对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等 。
声门下吸引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声门下吸引技术应用案例,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历史与发展
历史
声门下吸引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 5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
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 对呼吸道护理要求的提高,声门下吸 引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临床护 理中的重要手段。
适用人群与场景
适用人群
适用于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病人,特别是昏迷、咳嗽无力 、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病人。
降低死亡率

声门下吸引技术

声门下吸引技术

最佳吸引时机
研究最佳的吸引时机,以 最大化减少VAP的发生率 。
患者依从性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舒适 度,降低操作过程中的不 适感。
成本效益分析
评估声门下吸引技术的成 本效益,为临床推广提供 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昏迷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昏迷患者无法自行排痰,声门下吸引技术可以帮助患者及时 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
03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操作与 护理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操作流程
连接吸引器
将吸引器与吸引管连接,确保 连接紧密,无漏气。
吸引操作
启动吸引器,缓慢吸引声门下 的分泌物,注意观察患者的反 应,避免过度吸引导致损伤。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声门下吸引技术最早在20世纪50年 代应用于临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 进,现在已经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声门 下吸引技术可供选择。
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声门 下吸引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 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声门下吸引技术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 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该技术操作简便,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02
03
优化吸引装置
研发更高效、舒适的声门 下吸引装置,提高患者的 舒适度和依从性。
智能化发展
结合传感器、人工智能等 技术,实现声门下吸引的 智能化监测和管理。
多学科合作
加强多学科合作,将声门 下吸引技术与其他呼吸治 疗和管理方法相结合,提 高治疗效果。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研究热点与挑战
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呼吸道情况,根据 需要调整声门下吸引的频率和方式。

声门下吸引新技术汇报护理课件

声门下吸引新技术汇报护理课件

改进阶段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声门下吸引技 术逐渐发展为便携式、无创性,适用 于更多患者群体。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原理与操作方法
原理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通过导管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吸引导管,确保导管与吸引器连接紧密;其次,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调整吸引压力;最后,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吸引,并注意观察患 者的反应和分泌物的性质。
声门下吸引技术定义
声门下吸引技术是一种通过吸引装置 清除呼吸道中积聚的分泌物的护理技 术。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作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治疗呼吸道 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 量。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初始阶段
当前应用
最初,声门下吸引技术主要用于机械 通气患者的护理,以清除呼吸道分泌 物。
目前,声门下吸引技术广泛应用于各 类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患者,如昏 迷、长期卧床、呼吸道疾病等。
宝贵的抢救时间。
新技术在声门下吸引中的实践效果与反馈
实践效果
新技术的使用明显提高了声门下吸引的效果,减少了呼吸道并发 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患者反馈
患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高,普遍认为新技术操作简便、舒适度高, 对治疗效果满意。
医护人员反馈
医护人员对新技术的评价也较高,认为新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 全性,减轻了工作负担。
施。
感染风险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 对设备进行消毒和维护。
误吸风险
在吸引前确保患者胃内排空或 放置胃管,以减少误吸的风险

应对措施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 应的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PART 04

人工气道管理之一---湿化、膨肺、声门下吸引、机械排痰

人工气道管理之一---湿化、膨肺、声门下吸引、机械排痰
★ 再一次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反复操作2-3次
气囊压的监测
气囊的类型:大容量低压气囊
气囊护理的意义:充盈不够 ,发挥不了密闭气道的作用;充 盈过度,又会增加损耗和局部的压迫
气囊压力管理:每班监测气囊,气囊压力维持在2430mmHg
建立人工气道管理小组
对需要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在留置管路时对医疗、护理的操 作进行核查,督察操作的规范性。
呼吸机吸纯氧,简易 02 球囊连接氧气和病人,
将流量调至8-10升/ 分
03 注入湿化水,匀速挤压简 易呼吸器,挤压球囊至出 现痰鸣应,给与吸痰
气囊上声门下滞留物的吸引操作流程
★ 体位:头低脚高位或平卧位 简易呼吸器与气管插管相接,吸气末呼气初用
★ 力挤压呼吸器同时助手放气囊,充气囊吸净气 囊上的分泌物
每班评估患者人工气道的口腔护理,气道的雾化、痰液的性 状、痰量的等级、呼吸机使用情况
密闭式吸痰管吸痰
优点: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改善了 吸痰时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防止低氧血症
不足:只能吸气道内痰液,如需吸口鼻腔分泌物,还应 再准备一些开放式吸痰管 密闭式吸痰管,在下入气道后,因为管外有一层 薄膜的限制,所以不能灵活有效的进行旋转吸痰 管吸痰
01
机械排痰
分泌物的清除

02
膨肺技术
03
气囊上声 门下滞留 物的吸引
机械排痰
1.根据医嘱,机械排痰2~4次 2.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适合病人的振动频率,推荐频率20cps,每次510分钟 3.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前20分钟雾化,治疗后5-10分钟 吸痰
好处:能有效使小气道分泌物通过被振动后排入大气道而被吸出,减少 拍背给病人带来的疼痛及不适感,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声门下吸引技术》课件

《声门下吸引技术》课件

声门下吸引的实现方式
声门下吸引可以通过专业训练来实现,包括正确的姿势、呼吸控制、声门调整和喉咙肌肉训练。个体差异和技 巧要求也需要考虑。
声门下吸引的注意事项
声门下吸引技术是一项高度专业的技术,需要在专业指导下学习和实践。不 正确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声带损伤和其他呼吸问题。
口腔卫生对声门下吸引的影响
《声门下吸引技术》PPT 课件
本课程将向您介绍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市场前景,以及与其他吸 引技术的比较。让我们开始探索这一令人着迷的领域!
声门的位置和功能
声门位于喉部,是声带的一部分,它在语音和呼吸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声 门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空气流量和声音产生。
声门下吸引的定义和原理
声门下吸引是一种吸气技术,通过改变声门的形状和位置,使空气通过声门下方的空间流动。这种技术的原理 基于声门的生理特点和气流动力学。
良好的口腔卫生是声门下吸引技术的重要前提。牙齿和口腔感染可能影响声门下吸引的效果和安全性。
声门下吸引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声门下吸引可以用于治疗许多与声音和呼吸相关的疾病,如声带息肉、发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等。它是一种非侵 入性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声门下吸引的作用和优势
声门下吸引可以增强呼吸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改善呼吸效率,并促进声音 的清晰和稳定。在演讲和表演中,它可以提高嗓音的响亮度和表达力。
声门下吸引的应用声乐表演和呼吸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它也被用于改善声带疾病、呼 吸困难和舌咽神经麻痹等疾病的治疗。

声门下吸引课件(一)

声门下吸引课件(一)

声门下吸引课件(一)声门下吸引课件教学内容•声门下吸引的定义及意义•正确的声门下吸引技巧•实际应用场景演示和练习教学准备•PPT或投影仪•演示材料:录音实例及应用场景•白板/黑板和笔•麦克风教学目标•理解声门下吸引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正确的声门下吸引技巧•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和自信地进行声门下吸引设计说明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声门下吸引的概念和意义,并通过有趣的实例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巧。

通过多次练习,学生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声门下吸引技巧,提高吸引观众的效果。

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话题: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你听过声门下吸引吗?它有什么作用?2.课堂讲解–介绍声门下吸引的概念和意义,解释为什么它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很有效。

–展示录音实例,比较使用和未使用声门下吸引的效果差异。

3.技巧讲解–分析正确的声门下吸引技巧:包括使用声音和节奏的变化、语速和音调的调整、重点词语的突出等。

–提供示范演练,让学生感受正确的声门下吸引效果。

4.实践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选一个实际应用场景,如演讲、表演等。

–学生根据所学的技巧进行实践,通过小组表演展示吸引观众的效果,并互相评价和反馈。

5.总结梳理–引导学生总结声门下吸引的关键点和技巧,回顾和强化所学内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实践以及小组练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声门下吸引的技巧。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演讲或表演技巧,提高吸引观众的效果。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学生应该继续运用和完善所学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时冲洗管路保持管路通畅
2200220/06//168/18
17
3.6 观察记录
观察每日声门下分泌物的颜色 性状和量,及时记录,评价声门 下吸引的效果。
2200220/06//168/18
18
声门下冲洗注意事项
1 在鼻饲前冲洗,避免引起胃内容物反 流。
2 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
。如有喘咳、反流、血氧下降,应立 即停止冲洗。
2200220/06//168/18
14
3.3 有效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 口腔护理 • 负压吸引 • 翻身侧卧
2200220/06//168/18
15
3.4 气囊压力 • 高容低压气管导管 • 定时检查气囊压力 • 压力保持25~30cmH2O
2200220/06//168/18
16
3.5 保持管路通畅
﹤20cmH2OVAP的高危) • 低容量高压气囊和高容量低气囊分别压连接 • 连接吸痰机负压标志接口、 • 连接负压吸引管,吸痰管,保 • 证压力在80mmHg左右(80~ • 100mmHg),通过该导管位 • 于声门下区的一个吸痰口进 • 行声门下持续吸引(密闭)
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的护理
声门下吸引的意义
VAP致病因素: 胃肠道滞留物反流 口咽部定植菌误吸
人工气道建立 破坏人体正常生理 黏液湖的形成
2009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预防指南
建议:推荐临床医师考虑应用声门下分泌物引 流。
2020/6/18
4
2 声门下吸引的应用现状
2.1持续声门下吸引 2.2间歇声门下吸引 2.3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 2.4声门下冲洗
2020/6/18
7
吸痰 口




2020/6/18

8
2.2 间歇声门下吸引
冲洗式气管导管连接间歇吸引泵(ISU)
引导管与墙式负压吸引装置连接,以恒定负压 间歇吸引
缺点
不能保证吸引量 易堵管
2200220/06//168/18
9
2.3 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
2200220/06//168/18
2200220/06//168/18
20
3 无禁忌者,应抬高床头30~45度,便于 抽吸痰液。
4 切记冲洗前气道压力充气至
25~30cmH2O。
2020/6/18
19
4 小结
• 声门下吸引能有效地减少VAP的发生。根据患者声门 下分泌物的量、性状等选择不同的吸引方法,对于声 门下分泌物较多且较为粘稠的患者采用持续声门下吸 引,声门下分泌物较少的患者可采用间歇声门下吸引 的方式。负压调节在-15~-20 kPa气囊压力保持在 25~30cmH2O,动态评估患者分泌物的颜色、性状 及量,选择合适的冲洗液,做好声门下吸引的护理, 能够有效保证声门下吸引的效果减少并发症,预防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
2200220/06//168/18
5
2.1 持续声门下吸引
方法 将气管导管附加吸引管腔连接一次性痰液收集器,
收集器的另一端连接于墙式负压吸引装置,用恒定负压进 行持续吸引
缺点
黏膜干燥 出血 影响局部血供
2200220/06//168/18
6
声门下吸引的方法
1抬高床头30-40º 2气囊压力 保持气囊压力25~30cmH2O,每天监测2~3次(
10
2.4 声门下冲洗
NS冲洗 消毒液冲洗 :雷夫诺尔冲洗
呋喃西林 洗必泰 银尔通
目前,对于哪种冲洗液效果更好并没有确切的推荐, 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2200220/06//168/18
11
2020/6/18
12
体位护理
• 抬高床头30º。
2020/6/18
13
3.2严格无菌操作 • 流动水洗手 • 快速手消毒液 • 手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