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学

合集下载

家庭社会学

家庭社会学

家本位到个人本位人的行为如何满足需求呢?行为通过交换才能满足需求。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文化具有累积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和创新过程。

(5)文化是多样的,特殊性是文化的本质。

同时,不同文化间也具有共性。

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

二、文化的构成要素(一)物质形态要素(二)精神形态要素(三)语言符号要素(四)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1.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

文化整合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①价值整合。

这是整合功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②规范整合。

规范因价值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

③结构整合。

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

2.导向功能。

整合功能维持社会秩序,而导向功能则推动社会进步。

文化在社会导向中的功能是:①提供知识。

②协调社会工程管理与目标。

③巩固社会导向的成果。

3.负功能。

文化不仅有正向功能,而且有负向功能。

前者是文化的正向整合功能的表现,后者是负向的非整合功能的表现。

正向功能保持社会体系的均衡,负向功能破坏这种均衡。

一、习俗中性的。

二、道德(一)道德的概念(06.4.10)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一)文化交流的概念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二)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二、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文化传承功能。

社会化的功能之一,就是实现人类文化的传承和转移,包括前人的文化向后人的纵向传递,社区文化的横向渗透,以及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社会稳定的功能。

社会化的最后的结果,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个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为他规定好的规范办事。

家庭的社会学名词解释

家庭的社会学名词解释

家庭的社会学名词解释家庭,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扮演着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家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以增加我们对家庭的理解和认识。

1. 家庭的定义:家庭是一个由共同生活、共同经济和共同生育关系所组成的群体,由父母(或直系亲属)与子女组成。

它是社会的基本单位,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情感与责任传递,促进个体的成长、社会化和心理发展。

2.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功能: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和担负着特定的功能。

这些角色和功能的承担不仅构成了家庭成员身份的一部分,还对家庭内的秩序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父亲通常被视为家庭的经济提供者和决策者,母亲则承担主要的抚养和照顾职责。

子女作为家庭的一部分,他们的角色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3. 家庭类型:家庭类型是指家庭的组成形式。

传统上,核心家庭(由父母和子女组成)是最常见的家庭类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单亲家庭、同性伴侣家庭和重组家庭等非传统家庭类型也逐渐增多。

这些不同类型的家庭在构建家庭关系、传递价值观和满足成员需求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4. 家庭关系: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互动和依存关系。

这些关系通常涉及情感、经济和权力等方面。

例如,夫妻之间的情感和互助关系旨在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维持家庭稳定。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则强调照顾、教育和引导。

这些家庭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和整体家庭功能的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5. 家庭社会化:家庭社会化是指家庭通过传递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学习方式来培养和塑造子女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过程。

通过与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互动,子女逐渐习得家庭和社会习俗,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形成个人特质和价值观。

6. 家庭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家庭也在不断变迁和演进。

家庭变迁可以包括家庭结构的改变(如家庭成员的增加或减少)、角色分配的改变(如性别角色的重新定义)以及家庭功能的改变(如家庭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的作用)。

家庭社会学

家庭社会学

社会学的想象力
我们在分析个人行为时,必须常常 注意到社会的影响力;也就是说,要了 把所观察的事物,放在社会的背景中寻 求解释与说明。

喝咖啡(吉登斯)

社会发展
政治
相关仪式
咖啡
经济 咖啡因

象征价值

我国不同时代的择偶对象
50年代:老干部(政治条件好 工作有保障 经济收入 稳定 人品正派) 60年代:解放军(英雄情结) 70年代:工人(毛泽东提出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 ) 80年代:知识分子(搞经济建设 全社会重视知识) 90年代:商人“大款”(商品经济 重视财富) 21世纪:趋于多元化

第二节
家庭结构与家庭生命周期

血缘关系 收养关系 婚姻关系 单身

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组合情况,即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
结构的组合形式
家庭结构的类型:
1、单身家庭:1个人(单身) 2、核心家庭:1对夫妇及未婚子女(3人) (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3、主干家庭:3代但每代最多只有1对夫妇 (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4、扩大(联合)家庭:3代以上且至少1代有2对夫妇 (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5、夫妻家庭:只有夫妻2人(2人)(婚姻关系) 6、单亲家庭:夫妻一方与未婚子女(2人)(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7、隔代家庭:祖孙2代(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婚姻中的性角色
1、传统文化对婚姻中性角色的影响
传统婚姻性角色定位:男人为天,女人为地
2、现代婚姻中的性角色(平等):性和谐是夫妻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
性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1、及时交流性信息 2、对性生活的期望值要合乎实际 3、保持性敏感度 4、必要的亲昵行为

《社会学概论》 13章家庭制度

《社会学概论》 13章家庭制度
组成的家庭。 – 其他家庭。指除上述三种家庭类型以外的各种家庭。
• 在不同社会中,各种类型的家庭所占的比例会有不同。 • 目前中国的家庭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
三、家庭生命周期
• 家庭生命周期:一个家庭从建立到消失的过程。
家庭生命周期阶段
• 根据选择结婚、生育和婚姻解体等事件将家庭生命周 期分为六个阶段:
三、家庭问题-婚姻问题
• 中国的离婚率虽然总体来说还较低 • 20世纪80年代以来,离婚率迅速上升的趋势已引起世
人的广泛关注 • 未婚人口的性别比失衡越来越严重
三、家庭问题-子女教育问题
1、在校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 2、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3、青少年迷恋网络问题 4、“留守儿童”问题
二、家庭观念变迁
• 家庭观念:指人们对家庭,包括婚姻的意义、家庭的 功能、子女价值、家庭成员关系等诸方面的认知与理 解。
• 家庭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家庭观念变化的 外在表现。
中国人家庭观念的变化
1、婚姻观念的变化 2、子女观念的变化 3.家庭中性别平等观念的变化
三、家庭问题-养老问题
1、城市家庭呈现的“四二一”代际结构问题 2、养老保险问题 3、老人照顾问题 4、老人婚姻问题等
一、姻缘关系
• 姻缘关系是指基于婚姻而产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 一对夫妇的姻缘关系可以分三个方面来考察: – 角色关系 – 权力关系 – 感情关系
二、血缘关系
• 血缘关系:指具有共同血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 系。如父母与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外)祖孙 关系等。
• 血缘关系以生理上的血缘联系为基础,具有天然不可 选择性。
• 形成期(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 – 扩展期(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最后一个孩子出生) – 稳定期(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到第一个孩子离开父 母家) – 收缩期(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最后一个孩子 离开父母家) – 空巢期(从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配偶一方死 亡) – 解体期(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

家庭在社会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家庭在社会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家庭在社会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在社会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家庭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也是人们建立关系、传承文化、传承价值观和传统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从家庭的定义、家庭在社会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家庭变迁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家庭变迁等方面,探讨家庭在社会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家庭的定义家庭是指由具有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的成员以及非血缘关系的成员组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

它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位,也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互动、交流和合作,形成了家庭文化、家庭价值观和家庭传统,这些都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家庭在社会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家庭是社会学的基础研究领域之一家庭是社会学的基础研究领域之一,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社会学家通过对家庭的研究,探讨家庭的结构、功能、演变、发展等,以及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家庭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家庭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们学习文化、价值观和传统的重要场所。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不仅使人们了解和学习文化,而且使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家庭文化的传承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甚至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家庭对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对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家庭中,人们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社交技巧和道德规范,这些都是人们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基础。

同时,家庭也是人们情感寄托、心理健康和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因此,家庭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家庭变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庭也在发生着变迁。

这些变迁包括但不限于:婚姻观念的变化、生育观念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功能的变化等。

这些变化对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婚姻观念的变化导致离婚率的上升,这使得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增多。

这些家庭的增多给家庭成员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和社会问题。

家庭社会学

家庭社会学

家庭结构的变迁
1.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2.家庭代数减少化 3.家庭结构核心化 4.家庭模式和生活选择的多样化
家庭关系
平行关系(同辈) 如: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姑嫂关系等
垂直关系(代际) 如: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翁婿关系、 叔侄关系等
现代家庭关系的特点
1.家庭关系简单化 2.亲子关系亲密化与疏离化并存 3.夫妻关系独立化 4.代际中心下移
家庭功能
1.经济功能(物质基础)
2.生育功能
3.抚育和赡养功能
4.教育和社化功能
5.情感交往功能 6.休息和娱乐功能
家庭功能的弱化
1.生养功能异化 2.教化功能减弱 3.赡养功能萎缩
4.休闲娱乐功能转移
家庭价值观念
家庭成员对家庭事务所抱有的一种观点、态度或信念。 1.家庭消费观
2.家庭教育观
3.家庭幸福观
谢谢!
家 庭
宀 家 豕
家庭结构
家庭关系
家庭功能
家庭观念
家庭结构
1.家庭人口要素
由多少成员组成 由哪些成员组成
2.家庭代际要素
按照哪种模式组成
家庭结构的分类
1.核心家庭 父母+未婚子女
2.主干家庭 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 间无断代
3.联合家庭 家庭中任何一代含有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 4.其他家庭

社会学_家庭关系

社会学_家庭关系

社会学_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是人类这个物种故事的开始,它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家庭关系可以在文化意义上分为三种,即生物家庭、法律家庭和社会家庭。

一、生物家庭
生物家庭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例如父亲、母亲和子女间的家庭关系。

生物家庭的基本特征也可以分为三种:家庭的组合类型,比如双亲家庭,单亲家庭,同性恋家庭等;家庭的社会地位,比如贫穷家庭、中产家庭、富裕家庭等;家庭的功能,比如提供经济和情感安全,洗脑教育,保护少数群体等。

二、法律家庭
法律家庭是指社会关系,通常是一对夫妻和/或其他亲属组成的家庭。

它受当
地法律规定管辖,如家庭经营、家庭增收与继承等。

它在宗教,社会,政治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性别和年龄方面也显示出分裂的社会结构。

三、社会家庭
社会家庭是指由不同类型的人组成的家庭,也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

社会家庭的构成元素包括朋友、伙伴和其他组织者,它们可以通过共享资源、满足需求和帮助彼此成长而形成家庭关系。

它不仅表达了人际关系和温暖,而且为包容性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

总之,家庭关系是人们与世界的桥梁,它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牵出会和彼此的情感。

它是我们的基石,是我们安全,健康与智慧的源泉。

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而且也影响着不同社会阶层的思想。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二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首先: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 之一,是最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
(1)从个人的成长来看: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人在 家庭中被抚养和培育,在家庭中社会化。 (2)从成年人的发展来看:家庭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组 织形式。 (3)从老年人的生活来看:家庭是老人颐养天年的理想 选择。 在人们从幼到老的生命过程中,不管家庭周期会 经历怎样的变化,人总归离不开家庭。个人要受家庭 的影响,同时也会给家庭带来影响,虽然家庭的形式 经过多次的演变,但家庭自起源以来就一直没有消失, 一直保留在人类生活中,成为与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 社会组织形式。。
家庭社会学
家庭社会学
导论
• 一什么是家庭社会学 • 二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 三家庭社会学的内容
一什么是家庭社会学
• 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 科。它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 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 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 研究家庭内部的基本关系,阐 述家庭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化 的客观规律,揭示家庭和社会 的相互关系以及家庭在社会中 的地位与作用的社会科学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克 赫特尔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郑宏霞
《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
《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 李银河
三 家庭社会学的基本内容
• • • • • • • • • 1家庭的性质 2家庭的成立 3家庭结构 4家庭功能 5家庭关系 6家庭管理 7家庭法 8家庭伦理 9家庭习俗
参考书目:
《家庭社会学》 杨善华 《家庭社会学》 潘允康 高等教育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生育制度》 费孝通
《家庭论》 贝克尔 《家庭导论》 埃什尔曼 《婚姻革命》 罗素 《家庭》 古德

家庭社会学北大社会学考研

家庭社会学北大社会学考研

家庭社会学北大社会学考研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家庭和亲属关系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北大社会学考研是指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是社会学爱好者和研究生的梦想之一。

家庭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

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是家庭的结构、功能和变迁,旨在深入了解家庭如何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社会交往、社会流动,以及家庭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在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中,包括了家庭成员的角色、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内部冲突和协调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社会学考研是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深化社会学知识、提升社会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北大社会学考研作为全国最知名的社会学研究生招生考试之一,考试内容涵盖社会学的各个领域和研究方法。

参加北大社会学考研需要具备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熟悉社会学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能力等。

对于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家庭社会学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家庭内部的各种关系和互动,以及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研究家庭社会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和个体的行为模式。

家庭社会学研究如何影响家庭内部成员的生活、教育、工作和健康等方面,探索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和家庭内部冲突的解决方式,以及家庭如何适应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

在北大社会学考研中,家庭社会学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方向。

北大社会学专业招生严格,考察内容涵盖社会学的各个领域和研究方法。

对于有意向报考北大社会学专业的考生而言,了解家庭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社会学专著以及与家庭社会学相关的研究报告来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和理论素养。

同时,还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会议,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

总之,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家庭和亲属关系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家庭社会学

家庭社会学

重点1,家庭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的家庭及其在社会影响下自身演变的规律,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家庭规律:一般将家庭关系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夫妻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

(1),它是指现在的家庭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就不包括原来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现已分出去的那些人,如已婚迁出的子女和分了家的兄弟。

(2),在一夫一妻制下,主要的家庭关系为婚姻关系与血缘关系,其余的家庭关系都可看作由这两种关系衍生而来的。

3,婚姻:婚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及婚姻这种两性关系必须得到社会的承认。

4,婚姻和家庭关系:一,婚姻和家庭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历史范畴:1:从婚姻和家庭的发展史看,婚姻起源于家庭,始于性行为规范之时。

2:即使在一夫一妻制条件下,婚姻与家庭在结构、包含内容上的区别也有充分的表现,婚姻关系是线状关系而家庭关系是网状关系;包含内容也不相同。

因此,婚姻和家庭是不同的研究对象。

二,婚姻存亡关系着家庭的稳定,三,家庭制度对婚姻行为规范的严格约束,5,择偶及其特征:(1),择偶:以缔结婚姻,组织家庭为目的的男女两性互相选择的行为。

(2),特征:择偶是双方的互动,择偶要求具有功利性,择偶中有对“门当户对”的强调,择偶标准会随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及主导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6,婚姻基础:(1),按狭义理解,婚姻基础是指在婚前确立的维系男女关系两性婚姻关系的纽带。

按广义理解,则在时间上还要延持续到婚后,一直到婚姻关系的终结。

(2)影响因素:双方缔结婚姻的动机,相互了解的程度,在理想、性格、志趣爱好等方面的同异程度,双方之间的爱情。

7,婚礼的功能:(1),向社会宣告男女双方婚姻关系的确立和新家庭的诞生,(2),借此取得社会和亲友的承认,(3),借此实现男女双方角色身份的转变,新郎新娘扮演新的角色(夫、妻、婿、媳等),并享受由此产生的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应有的义务。

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理论 第5章,家庭社会学

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理论 第5章,家庭社会学

第5章家庭社会学第1节家庭社会学概述一、家庭社会学的定义1、家庭是由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及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或单身形式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它最明显的标志是经济一体化。

2、单身家庭也归入家庭的行列。

3、家庭社会学: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家庭的起源、演变、功能和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家庭形式以及家庭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4、家庭社会学形成于19世纪末,伯吉斯,帕森斯。

5、社会学家对家庭的研究,侧重于它的社会属性。

二、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家庭结构和家庭规模变迁的研究2、家庭关系变迁的研究3、婚姻问题研究4、代际关系问题研究5、性别问题研究6、老龄问题研究7、家庭制度的比较研究三、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1、功能分析论(1)帕森斯、默顿: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重点要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强调功能的协调一致性、关联性,而很少提及矛盾、冲突和变革。

(2)帕森斯、贝尔斯:家庭最不可缺少的功能,1是儿童的早期社会化,2是成年人人格的形成(3)帕森斯,核心家庭适用于工业社会的家庭形式,原因是①现代设计需要人力流动,以利于经济发展,而结构独立的核心家庭正好适合这种流动性②在核心家庭中,男人起主要作用,是全家的经济支柱,这必然促使社会上所有成年男子都出去就业③家庭可满足个人情感的需要,从而为应付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一块保护性地带(4)古德,对工业制度是否适合夫妇式家庭表示怀疑①存在着分居和离婚,家庭是脆弱的,工业制度提供不了帮助②工业制度在解雇或临时解雇职工、或要求他们作地区性迁移时,并不考虑这些做法会给家庭带来什么压力③工业制度的运转只靠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而没有减少家务劳动时间④妇女劳动力越来越多,其负担更为沉重,且只有少数公司订有帮助她们照顾孩子或促使男子分担家务的计划⑤子女和父母分开生活,社会又强调个人就业,因此,老人缺乏应有的照顾和社会经济保障(5)家庭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同地区间也不相同2、社会冲突论:家庭本来就具有引起冲突的特性,尤其是现代家庭成员个性的拓展更易使彼此之间发生冲突。

家庭社会学第五讲家庭结构

家庭社会学第五讲家庭结构

家庭社会学第五讲: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

在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包括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复合家庭等。

这些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家庭成员的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核心家庭是传统的家庭结构,由夫妻和未成年子女组成。

这种家庭结构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持,父母共同承担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

核心家庭为子女提供了稳定的成长环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复合家庭是由再婚的夫妻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

这种家庭结构涉及到前婚子女和新婚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互动。

复合家庭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以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相互支持的关系。

除了上述几种家庭结构,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家庭,如同性恋家庭、跨国家庭等。

这些家庭结构在传统观念中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偏见,但它们也是社会多样性的一部分,需要被尊重和理解。

家庭结构的变化不仅影响个体的生活,也对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对家庭成员的权益和福利产生了影响。

因此,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家庭结构的变化、探索家庭关系的动态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的关系和角色。

通过理解不同家庭结构的特点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家庭变化带来的挑战,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幸福。

家庭社会学第五讲: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

在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包括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复合家庭等。

这些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家庭成员的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核心家庭是传统的家庭结构,由夫妻和未成年子女组成。

这种家庭结构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持,父母共同承担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

核心家庭为子女提供了稳定的成长环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家庭社会学

3家庭社会学

第三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个一般性水平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种现象的存在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

就家庭社会工作而言,家庭社会学理论对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有直接指导作用,它是评估家庭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依据。

借用美国社会学家特纳的观点,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②有理论的引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③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④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以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

家庭社会学的理论建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各种不同的概念框架以及观察婚姻家庭的视角。

在一个个框架中,我们将看到一幅幅特定的有关婚姻家庭的不同画面,每个画面都强调了不同的东西,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但从总体来看,每个框架都有助于我们从某个侧面理解婚姻和家庭的本质,从而有助于社会成员调整其婚姻及家庭生活。

根据国外多位家庭社会学家编辑出版的《家庭理论与方法资源丛书》(1993年),按照时间序列,家庭理论或家庭实务中的应用模式包括: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符号互动理论,30—40年代的结构功能理论,40—60年代的家庭发展理论,60-80年代的系统理论、社会冲突理论、资源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人类生态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80年代之后的沟通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等。

根据一些西方学者的观点,有系统的家庭理论建构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而在此之前则是用社会学的理论观点来解释家庭,至于家庭理论系统研究整合则是在60年代之后。

下面本章将重点介绍几种比较有影响的家庭理论。

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一、涵义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因此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社会学 家庭

社会学 家庭
双方婚事 基本确定 订婚开始
2020/3/30
亲迎
新郎去 迎娶新娘
纳征
男方支付 女方彩礼
请期
男方征求 女方意见
确立婚期
第二节 家庭结构
• 一、家庭类型 • 二、家庭关系 • 三、家庭功能
2020/3/30
一、家庭类型
•一对已婚夫妇及其未成年或
核心家庭 •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扩大家庭 联合家庭 残缺家庭
2020/3/30
2. 家庭的历史与演变
(1)血缘家庭 (2)普那路亚 群婚制家庭
(3)对偶家庭
2020/3/30
(4)一夫一妻 制家庭
3. 家庭生命周期
• 家庭生命周期是指一个家庭的诞生,以后经 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直至瓦解消灭,被新 的家庭所取代的过程。家庭的生命周期和其 他生命体一样,都有着建立、发展、维系、 死亡的阶段。
• 从呱呱坠地的婴孩到呀呀学语的幼儿;从朝气蓬勃 的少年到意气风发的青年;从刚健沉稳的中年到垂 暮古稀的老年,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我们都 需要家人的关心与照顾。
2020/3/30
3. 生育功能
• 家庭和婚姻是保证人口进行正常再生产的基 本手段,可以为人类的繁衍和后代的抚育提 供必要的社会和物质保障。
•核心家庭基础上演化的直系双偶家庭, • 是由父辈和子辈两代已婚夫妇组成且中 • 间无断代的家庭。
•由父辈及两对或两对以上的 •子代、孙代及其配偶组成的 •家庭
•包括单亲家庭 、空巢家庭 •丁克家庭 、隔代家庭
2020/30
二、家庭关系
• 家庭是最早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成长的摇 篮,是一切社会组织或社会结构的起点和基 础。
2020/3/30
三、非主流现代家庭模式的涌现

社会学:社会中家庭

社会学:社会中家庭

第二节社会中的家庭作为社会设置,家庭是社会所确定的基本时空单位和个人的首属群体。

它是儿童社会化、性满足及普遍意义上人类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

一、什么是家庭通常人们认为,家庭由一对成婚的男女和几个孩子组成。

传统社会的家庭分工是:丈夫在外挣钱养家糊口,妻子在家洗衣、做饭、照看孩子。

请同学们思考:近几十年来,关于家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可能没有别的社会设置能像家庭这样发生这么快的变化。

现实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活生生的事实资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家庭的意义。

◇已婚妇女外出工作挣钱◇女性成为家庭户主◇单亲家庭出现◇有子女或无子女的同居伴侣◇妻子工作,丈夫在家◇想要收养孩子的同性恋伴侣◇选择单身生活者◇社会离婚率增高◇再婚行为◇婚姻之外的人员介入家庭的这些变化使那些支持传统家庭模式的人,包括研究者感到担心。

这些变化不是一句现代人自由选择的结果就可以解释得了的。

请大家课后思考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在每个人所了解的社会里,在每个历史时期,家庭都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形式。

像宗教、政府和教育都是在早期家庭体系里形成和发展的。

只是在后来文化演变过程中,这些设置才成了明显不同的社会部门。

下面我们先来探讨几种社会学理论对家庭的理解。

二、社会学理论对家庭的解释(一)功能主义的观点请大家想想:在许多小的、有文字以前的社会里,家庭活动及内部成员间分工如何呢?家庭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因而能满足大部分家庭成员在生理上和感情上的需求。

全部家庭成员一起制造工具、改建房屋、狩猎,采集或从事种植的等活动。

父母或其他长辈教给孩子们长大后必需的技能,帮助他们培养是非感(教育功能)。

宗教活动被融入日常家庭生活中(宗教功能)。

家长决定个人分工,并裁决家庭争议(控制和管理功能)。

人类学家所研究的初民社会中的土著居民就是这样生活的。

在现代复杂的社会中,家庭更为专门化了,家庭所发挥的作用也少多了。

以上是对家庭进行的功能主义分析。

除此之外,请大家思考:无论是没有文字的社会还是有文字的社会,家庭中的哪些功能被保留下来了呢?它们是社会化、情感支持、彼此陪伴、性规则及经济合作等。

家庭社会学的书籍

家庭社会学的书籍

家庭社会学的书籍
家庭社会学是关于家庭、亲属关系和家庭生活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几本经典的家庭社会学书籍,供大家参考。

1.《家庭与社会变迁》
作者:阮达志
这本书从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家庭的演变和变化。

作者分析了家庭在中国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角色和变化,对于理解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家庭社会学》
作者:王国民
这是一本比较全面的家庭社会学入门教材,介绍了家庭的定义、家庭的演变、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等。

该书结合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是家庭社会学入门必读之书。

3.《家庭与家族》
作者:西蒙·麦克唐纳德
这本书从家庭的角度研究了家族和亲属关系,以及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强调了家族的制约和支持作用,对于理解家族和亲属关系的重要性有很好的启示。

4.《家庭与性别》
作者:阿林娜·坎贝尔
这本书探讨了性别对于家庭生活和家庭结构的影响。

作者分析了性别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家庭暴力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
方案。

该书对于理解性别平等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有很好的启示。

总之,家庭社会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社会学分支,其研究成果对于家庭、亲属关系和社会变迁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以上几本书籍是家庭社会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值得家庭社会学爱好者和研究者认真阅读和研究。

家庭社会学第六讲 家庭关系

家庭社会学第六讲 家庭关系

女方 男方
• 1 内向 内向 47.62
• 2 内向 外向 51.43
• 3 外向 内向 51.85
• 4 中间 外向 54.87
• 5 外向 外向 55.79
• 6 中间 内向 58.62
• 7 外向 中间 59.62
• 8 中间 中间 67.43
• 9 内向 中间 70.00
精选课件
• 这项调查还有两个发 • 二是影响婚姻满意率
现:一是大部分(59。 的,主要是男方的性
36%)中年夫妻对现
格,由中间型性格男
实婚姻是满意的,但
性组成的家庭,婚姻
有问题的婚姻也不少
满意率较内向或外向
(40 。64%);
性格的男性婚姻满意
率高。
精选课件
三、父母子女关系

亲子关系的特点:亲子关系是 由血统承继相连接的人际关系,
• 家长制 (palriarchy)

• 2,思维。

夫妻关系是一个 • 3,活动范围。
家庭的基础和前提, • 4,进取心。 也是家庭中其他人际
关系的所环绕的核心。


精选课件
男女差别
• 寿命:女性寿命一般都比 男性长。在百岁人瑞中, 女与男的比例为5:1。 韩国和法国,男女寿命差 别为8岁。
• 犯罪:根据英国的研究, 男女犯罪比为5:1。在 精神病学中,发现有一种 精神紊乱与犯罪倾向密切 相关,那就是反社会人格 异常。这种精神病人不能 从错误中学习,没有内疚 感,与朋辈关系恶劣,根 据美国的研究,男性患这 种病的机率比女性高5倍。
第六章 家庭关系
一、家庭关系及其特点 二、夫妻关系
三、父母子女关系
精选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东大学法学院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家庭社会学》课程论文课程号:1300857任课教师杨焕鹏成绩(以上内容请保持在本部分范围内,结构不要改变,版面要求工整) 正文(字体:宋体3号,行距:单倍行距)我国反“家庭暴力”援助难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家庭暴力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且日益严重,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但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反家庭暴力援助难。

从家庭社会学的角度对反“家庭暴力”援助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解决此难题,进而消除家庭暴力的措施和建议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反家庭暴力;援助难;原因;措施家庭暴力(这里指的是对妇女的暴力,不涉及对老人和儿童的暴力)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且日益严重,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根据全国妇联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

全国妇联2003年的一项最新抽样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公众中,有16%的女性承认被配偶打过,14.1%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有38.4%的夫妻承认发生冲突时会动手,其发生的频率一般为“几个月一次”。

调查显示,当受到配偶殴打时,有48.2%的男性会“和配偶对打”,而女性更多的是“被动地让配偶打”、“躲进另一房间”和“大声向邻居呼救”。

尽管社会组织及单位对家庭暴力的制止十分关注,也很努力,但由于男权文化、夫权思想的存在,社会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家庭暴力立法的不完善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导致反家庭暴力援助难。

鉴于此,笔者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反“家暴”援助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解决此难题、进而消除家庭暴力的措施和建议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我国反“家庭暴力”援助难的原因1.男权文化、夫权思想的存在和社会公众对家庭暴力认识不足,导致取证难。

导致取证难的最根本原因是: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的存在。

当今的文化基本上是男性中心本位文化。

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达在其《女子解放论》中对男权文化有较透彻的揭露。

他指出:“支配社会的一切道德、风俗、习惯、法律、政治、经济都以男子为中心”,以维护男子利益为转移,“社会就以男子为中心,一切思想行为,适于此种社会的都被采用,不适于的都被排斥了。

”在这样的社会里,男女在家庭及社会中结构不平等。

男性有经济基础,有政治权利,女性则没有。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都是男人决策,女人服从的格局。

男人决策,女人服从的社会结构是男权文化的集中表现。

男权文化就是丈夫打老婆,同时也是有关部门人员取证难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中国妇女受四种权力的压迫,这就是政权、族权、神权、夫权。

在家庭中丈夫对妻子有权利,妻子对丈夫有义务。

这种权利大到女人是男人的私有财产或奴隶,丈夫可以对妻子为所欲为。

“夫者,妻之天也”,“教训老婆”是丈夫的责任,打老婆是丈夫的权利。

如果反过来,妻子打丈夫则是犯上作乱,天理不容。

“夫者,妻之天也”的夫权思想在新中国虽然受到男女平等法律的矫正,但是传统是一种习惯,它影响还很深,新的婚姻法保障了妇女权利,但仍然有歧视妇女的残迹,这也是取证难的一个原因。

对于家庭暴力,社会公众的观念仍停留在“家庭纠纷”层面上,认为两口子打打闹闹是正常的,劝劝就可以了。

认为向法院控告丈夫的妻子“无情无义”、“想让孩子父亲蹲监狱”、“简直坏透了”,这种观念导致律师向受害妇女亲朋好友邻居乃至居委会工作人员取证时,他们含糊其词,甚至拒绝作证,造成取证困难,受害妇女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对于此类现象社会学家M.A.斯特劳斯这样解释:“家庭私有化阻断了社会对成员的控制,也使他们与邻里、与扩大家庭的纽带消失。

这种因素的作用在工业社会中的夫妇式家庭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反映。

把家庭隐私看得神圣不可侵犯的公共规范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邻居即使耳闻了某家庭内部的争吵或目睹了家庭暴力在受害者身上留下的记痕也试图装出一副全然不知的神情,更不会说会主动向有关部门或亲临出事现场去干预。

指望他们的协助更是不现实的空想。

2.受害妇女对丈夫施暴行为意义的反思使丈夫的施暴行为合理化,导致有关部门对受害妇女提供援助受阻。

作为受害者,由于与加害者的婚姻关系,相互之间或仍有些感情,或曾有感情,因此,家庭暴力行为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爱恨交加、情仇交织。

加害者往往是家庭生活中在生理、精神、经济上占有优势的人。

受害者因处于弱势,加之多数对丈夫的精神、经济的依附思想,在遭受侵害时,通常不敢声张、不敢反抗且会对丈夫施暴行为的意义进行反思。

在江西省妇联专项调查中,“在问及遭受到配偶暴力侵害时,有36.65%的人忍气吞声,有17.6%的人采取躲避并进行反思的方法”。

社会学家吉利登斯把此类反思性(thereflexiveconstitution)解释为受害者对生活事件和行动意图的思考,包括着类似“我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等一些基本问题。

一方面,这种反思性把个人经历与制度层面有机地连接起来;另一方面,这种反思性又建构了实践的连续性,同时这种实践的连续性又继续着人们的反思性,构成了思想与实践之间不间断的联系。

通过访谈调查表明,“受到丈夫虐待”的妻子们对待受虐的普遍反应模式有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愤怒、委屈以及绝望,并陷入对丈夫行为的不可理解上。

第二阶段就开始了对丈夫施暴事件的反思,主要是试图理解丈夫的施暴行为,寻找丈夫如此行为的理由以及施暴对婚姻具有的意义,很多被打妻子可能表面不原谅自己的丈夫,但内心深处处在不断对丈夫行为进行着理解,反思丈夫施暴行为的合理性。

第三阶段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原谅丈夫的行为,以至于家庭暴力可能成为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或解决似乎无法解决的夫妻矛盾的一部分。

在这三个阶段上,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对丈夫行为意义和自己意图的反思性。

这样一来使得公安机关、法院等有关部门为受害妇女提供援助遇到很大的阻碍。

3.公安人员缺乏社会性别观念和意识,立案不及时,导致鉴定难。

由于公安人员普遍认为“家庭暴力为家庭私事”、“老公打老婆天经地义,只要打不死,很难管”,对之采取不介入的态度,因此派出所对家庭暴力案件不能及时立案侦察,不给受害人出具委托鉴定书。

律师说,因没有法医鉴定书,就无法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

4.家庭暴力立法不完善,对家庭暴力行为认定难,刑事处罚难。

尽管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基本法为主体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配套的维护妇女合法利益的法律体系,在这一法律框架内,确立和保护妇女公民的人身权利,反对家庭暴力有了较充分的法律依据。

但实践也表明,仅凭现有法规体系而没有针对家庭暴力的专门证据规则难以实现比较完满的法制政绩。

在罪与非罪之间、轻度暴力与中度暴力、重暴力之间的惩戒依据上,仍有法律真空立法中,由于保护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条文分散于各个法律之中,同时还存在有的规定过于原则抽象,可操作性较弱的局限性。

而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家庭内部,家庭暴力行为具有隐蔽性,很少有目击证人,且施暴者与受助者之间存在亲情的关联性,单凭受害者陈述又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给法院认定家庭暴力行为带来困难,使很多家庭暴力案件因缺乏证据无法立案,同时也给警察认识家庭暴力、干预家庭暴力造成障碍。

此外,虽然新《婚姻法》明确规定,家庭暴力的受害方可以提出民事赔偿,从而婚内赔偿不再受到质疑,但受害妇女请求精神赔偿仍然困难。

同时,现行法律主要适用对施暴者进行事后制裁,缺乏对家庭暴力正在发生及持续过程中的救济措施。

一些受害妇女期望在遭受家庭暴力时,法律能对丈夫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

而现在公安机关或居委会能做的只是让施暴丈夫写保证书,形不成任何约束力,有的丈夫可能前脚写了保证书,后脚回家继续施暴。

二、对策与措施1.明确界定家庭暴力的涵义与范围。

鉴于目前婚姻自由的精神损害和性虐待是一个日益普遍的社会问题,修改后的《婚姻家庭法》不仅应对家庭暴力作明确的概念界定,而且对家庭暴力外延的解释应从单纯的肉体伤害扩展到精神损害与性暴力。

2.尽快制定并出台《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法》,做到有法可依。

应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法》或者在修改后《婚姻家庭法》中设有专章(节),对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作出明确规定,并和完善现有民事刑事法律相结合,做到有法可依。

3.司法部门要重视家庭暴力的处理,利用现有法律为受虐妇女伸张正义,同时扩大公安机关权限,赋予公安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并完善执法监督体系来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司法部门要重视家庭暴力的处理,一方面要重视并完善对妇女暴力的专门法律法规的立法,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强执法工作,才能使妇女权益的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4.建立有效的社会保护制度和监督机制,整合资源,发挥民间组织的优势,促使社区针对家庭暴力的服务网络的形成,使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能及时获得社会援助。

5.重视并加强妇女自身的素质教育,以提高其维权意识,向受虐妇女“充权”,提高其应对家庭暴力的能力。

在妇女尚不能完全依赖社会时,起码可以加强自身素质教育,提高自己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其反对家庭暴力的自觉性,进而改善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要勇于同各种侵犯妇女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特别是在遭受家庭暴力侵害时,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只有敢于斗争,才能争得自身权利,进而保护自己。

6.通过建立全国性的反家庭暴力传媒网络、创造性地开展地方群众性文艺活动,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弘扬先进的性别文化。

2015.12.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