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中国近代史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中国近现代史”综合训练含解析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中国近现代史”综合训练含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13年,赵玉森在《共和国本国史》中写道,“约既公布”“对于战争原因之鸦片禁令,均未只字争及,于是臣民吸用之习蔓延益甚”“诸外国人反而丑诋之,且或携我国一二烟具陈诸博物馆,以为清国人民风俗之代表矣。

”这反映出赵玉森意识到( ) A.孙中山缺乏反对外国勇气B.烟毒泛滥危害中国国家形象C.辛亥革命具有历史局限性D.鸦片战争深刻影响近代外交解析:选B 根据材料“对于战争原因之鸦片禁令,均未只字争及,于是臣民吸用之习蔓延益甚”,可知指代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臣民吸用之习蔓延益甚”“诸外国人反而丑诋之,且或携我国一二烟具陈诸博物馆,以为清国人民风俗之代表矣”,烟毒泛滥,已为外国所诟病,故B项正确;材料与辛亥革命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材料无关外交事务,故D项错误。

2.(2019·山东滨州二模)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陆续设立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由地方要员兼任,负责南北的交涉通商、海防交通等。

后来南洋大臣成为湘系的禁脔,北洋大臣成为淮系的专设交椅。

这反映出( )A.清廷抛弃天朝上国的腐朽观念B.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C.清政府已具备完善的外交机构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解析:选B 此时清政府仍由地方官员办理对外交涉事务,体现出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后来南洋大臣成为湘系的禁脔,北洋大臣成为淮系的专设交椅”可知南北洋大臣的职位由湘系和淮系势力垄断,这反映出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鸦片战争以来……海防交通等”可知此时清政府外交机构并不完善,故C 项错误;材料主旨涉及清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属于内政问题,与半殖民化无关,故D项错误。

3.(2019·山东德州期末)太平天国明令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否则问罪。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册3-4章)基础测试题试卷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册3-4章)基础测试题试卷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册3-4章)考试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表明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革命成为这一阶段的时代主流,据此回答1-5题。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由变法图强走上革命救国的道路,最主要是因为:()A.西方列强加紧侵略,瓜分危机日益严重B.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C.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开辟独立发展的道路D.清末“新政”的破产2.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思想的共同核心是:()A.推翻清朝统治B.反对传统文化C.提倡民主科学 D.反对盲目排外3.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A.反清复明B.反满兴汉C.反对民族压迫D.反对封建统治4.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正式形成B.开始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C.革命派开始积极发动武装起义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5.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B.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C.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要求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的两个交替的历史阶段,二者之间是一种既否定又发展的辩证关系。

据此回答6-8题。

6.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②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③采取社会改良的办法达到目的④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 D.①②7.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和维新派的兴民权主张,其相同点是:()A.建立国民的政府B.设议院、开国会C.国民一律平等D.反对君主专制政体8.1911年底,辛亥革命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A.缺乏威望较高的革命领袖B.帝国主义列强干涉和破坏革命C.清政府起用狡诈的袁世凯D.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控制了地方政权“实业救国”是辛亥革命后的一大社会思潮。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易错题常考题专项训练——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0题(含解析)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易错题常考题专项训练——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0题(含解析)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易错题常考题专项训练——中国近代史选择题50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晚清在中外交涉事务上,以全权大臣取代了过去的临时性的钦差大臣。

不过全权大臣没有完全按照西例行事,他们对外议订条约时需要随时上奏,不能自主行事。

这反映了晚清时期A.政府落实“中体西用”思想B.东西方制度逐渐地接轨C.对外交往不平等有所强化D.外交制度变革的复杂性2.如表为近代汉口从日本进口产品价值统计表。

据如表可知时间1880年1883年1886年1889年1892年1895年1898年1901年1904年金额10012078036045421603914361908A.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改变B.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剧D.中日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3.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指出,先秦诸子深谙进化论。

他无论翻译西学还是点评中学,都以先秦诸子为重心。

在他那里,先秦诸子是翻译西学时按语中的主角,诸子学则是解读中国学术思想的基本文本。

严复旨在A.梳理中外学术源流B.倡导西学中源学说C.寻求政治改良途径D.提升民族文化自信4.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秀全力图构建一个凌驾于政权之上的家庭。

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备遗诏圣书……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天父上主皇焉。

”这可用于佐证太平天国A.带有一定的空想性B.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C.实现了妇女的解放D.发扬了经世致用思想5.1898年6月,光绪帝为戊戌变法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说:“……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这表明光绪帝A.触犯了顽固派的根本利益B.通过改革解决理学空谈的弊端C.采取中体西用以救亡图存D.主张变法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6.下表所示为19世纪中期的部分作品。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册试题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册试题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册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什么?”信中“文明人”指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2、下列著作中主X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部是A B C D3、“某某轮船招商局创立三年,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某某),某某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减少十万匹”。

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XC.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D.使中国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4、中国民族资本阶级自产生起就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主要是由于A.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B.产生的时间晚于西方资本主义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5、早期维新思想、洋务派和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的主要相同点是A.主X向西方学习B.主X建立资产阶级某某国C.主X给人民以某某和自由D.主X推翻清朝统治6、反映资产阶级维新派施政纲领的著作是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应诏统筹全局折》D.《变法通议》7、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A.《条约》B.《某某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下列各项属于同盟会纲领中“民生主义”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9、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是由孙某某直接领导的B.1911年首先在武昌爆发并取得成功C.文学社、共进社深入某某新军,做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D.革命中潜伏着失败的危机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某某宪法,它规定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③实行总统制④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⑤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⑥实行责任内阁制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11、1912年,中华民国某某临时政府成立,下列各项与当时史实不相符的是A.国旗是五色旗B.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C.民国四年,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D.孙某某曾任临时大总统12、护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是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B.袁世凯迫选大总统C.袁世凯解散国会D.袁世凯复辟帝制13、关于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B.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C.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4、新文化运动中最早提出“某某”、“科学”口号的人物是A.胡适B.李大钊C.陈独秀D.鲁迅15、中国近代革命由旧某某主义转向新某某主义的标志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五四运动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6、中国人民收回汉口、某某英租界是在A.1925年B.1926年C.1927年D.1928年17、右图中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京汉工人大罢工B.省港工人大罢工C.五卅运动D.某某海员大罢工18、兴中会、同盟会的建立、护法运动以及国民党“一大”等历史活动全部参加了的人物是A B C D19、下列各项中关于国民革命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省港大罢工是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B.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陈炯明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D.大革命期间,国民政府从某某迁至某某20、杀害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是A.蒋介石集团B.汪精卫集团C.奉系军阀D.江浙财阀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历史背景,回答:材料一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材料二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注:1917年某某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1)材料一中中国民族资本工业的发展主要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____,主要行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综合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综合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2023河北邢台一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对边疆史地知识,特别是对西北史地知识造诣很深、贡献很大的学者。

他们写出了一大批学术价值很高的边疆史著作,如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魏源的《圣武记》、姚莹的《康车酋纪行》等。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受经世思潮影响B.学术研究的转向C.社会性质的变迁D.闭关政策的破产2.(2023安徽安庆二模)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内外洋面的海匪活动十分猖獗,官方采取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

基于疏防责任和被惩办的各种压力,福建和广东的一些文武官员开始与英军尝试合作。

材料表明()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B.部分官员的海洋主权意识淡薄C.清水师尝试国际化合作D.政府权力下移与地方势力崛起3.(2023山东聊城二模)1861年11月,清廷将江苏、安徽、江西和浙江的军务及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各官皆归曾国藩节制,正可谓“当时七八省政权,皆在掌握。

凡设官任职,国课军需,悉听调度,几若全国听命于一人”。

清廷这一做法,意在()A.改变满汉权力格局B.应对边疆安全危机C.推动洋务运动进程D.倚重湘军稳定局势4.(2023安徽马鞍山二模)1860—1862年,清朝地方乡试大量停科,为庚子事变前乡试停科最多的时期。

1864年,清廷下诏恢复正常科举考试并扩大乡试中举名额。

此举反映出清廷()A.着力培养新式人才B.拓宽政府税源C.意图笼络汉族地主D.示好西方列强5.(2023湖南岳阳二模)1887年,刘铭传上奏道:“台湾四面皆海……防不胜防……新竹,彰化一带,海口分歧,万难遍布军队……如遇海疆有事,敌船以旱队猝登,隔绝南北声气,内外夹击,危迫将不忍言。

若修铁路既成,调兵极便,何处有警,瞬息长驱。

”据材料可知,刘铭传()A.敦促清政府在台湾建省B.意识到台湾面临日本窥伺C.呼吁政府加强海军建设D.主张兴办铁路以巩固国防6.(2023山东泰安二模)1888年,开平煤矿第一次准备分发股息时,煤矿在天津报纸上发布了一条新闻,《捷报》对此作了报道,之后每当有类似的举动都大肆宣扬。

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近代史

2021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一、选择题1.对于中国政府的禁烟,马克思说:“英国政府在印度的财政,实际上不只依赖于对华的鸦片贸易,而且还依赖于这个贸易的输运性质。

如果中国政府使鸦片贸易成为合法的贸易,同时允许在华种植鸦片,则英、印国库会遭受严重的损失。

”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 A.中国的禁烟不利于扭转对英的贸易逆差 B.鸦片贸易合法有利于从经济上打败英国C.说明了鸦片贸易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D.未准确认识鸦片贸易对中国产生的危害2.近代某条约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照全例,凡有英商等赴各口贸易者,无论与何商议,均听其便”。

其对中国的实质影响是( )A.中国全境对英国开放B.中国传统闭关体制走向瓦解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D.中国经济命脉被英国所控制3.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

”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4.张德坚所编太平天国运动的情报集《贼情汇纂》记载:“惟各处俘获贼书皆成捆束,独无此书(《天朝田亩制度》),即贼中逃出者亦未见过,其贼中尚未梓行耶?”材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A.实际上没有发行B.没有号召作用C.太平军中没有普及D.不能反映农民的愿望5.太平天国推行乡官制,设总制与监军两级,多由太平军文官担任,监军以下乡官全由当地人担任。

时人张德坚在《贼情汇纂》中也承认:“到处遍立乡官,是我民尽为贼助。

”这表明乡官制( )A.推动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巩固B.赢得了当地开明士绅的支持C.提高了太平天国的行政效率D.分化了清朝内部的统治力量6.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

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 专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 专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专题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改名旨在()A.加强和巩固工农联盟基础 B.明确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C.为政协职权的转变做准备 D.团结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2.新中国成立伊始,经济形势相当严峻,工商企业千疮百孔,工商界人士对前途一片茫然。

为了迅速收拾这样一个烂摊子,政府对工商业者提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对凡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工商业,给以保护和扶持。

此政策()A.有利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C.体现新民主主义经济原则D.引发生产关系全面变革3.从1949年到1952年,新中国拿出约7亿元资金从事农田水利建设,修建了现代化的灌溉工程358处,新建和整修小型渠道河、蓄水塘堰336处,新凿和修复水井66.8万眼。

这可用于说明()A.统一财经工作的必然性B.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C.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D.社会主义改造有序开展4.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所需要的原始积累主要来源于农业剩余。

然而,小而分散的小农经济无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提供农业剩余,决策者基于现实需要进行调整。

这一调整()A.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B.加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C.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D.贯彻新民主主义的财经路线5.20世纪50年代,评剧《刘巧儿》风靡全国,拒绝包办婚姻的“刘巧儿”唱出了人们对婚姻自主的向往,也成功宣传普及了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

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A.戏剧发展迎来高潮 B.社会陋习革除殆尽C.法律体系走向完备 D.文艺服务国家需要6.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提出了以德智体美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中国近代史+综合练习题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综合练习题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高中历史(近代史)练习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标语、口号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信息。

下列标语、口号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①“打土豪,分田地”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2.20世纪初,革命党人运用传统的诗词、戏曲等艺术,又吸收外来的话剧、漫画等,生动形象地宣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清革命的时代主题。

革命党人的这些活动()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B.实践了三民主义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有利于思想解放3.下列历史事件,没有因果关系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望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4.19世纪60—90年代,奕䜣、李鸿章等人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这场改革运动的核心主张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D.“中体中用”5.如果研究维新变法思潮的具体内容,可查阅的原始史料是()A.B.C.D.6.《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中,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必要之举是()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接受协定关税D.开放五口通商7.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境地()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中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9.“致远”舰攻敌受创,管带邓世昌以下250人均阵亡,“经远”舰270人俱殉国。

“在舰阵役者九十余人,与舰共沉者六百余人。

”这一壮烈场面出现于()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战争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抗日战争时期10.《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

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2 阶段检测(二) 中国近代史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2 阶段检测(二) 中国近代史

阶段检测(二)中国近代史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2·威海高三期末)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发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和“民主思想”的风气:以前不受关注的墨子学说受到空前关注,古代大批能工巧匠的名字也突然走到历史前台,频频见于报端。

这主要是由于()A.儒学地位的衰落B.政治改革的冲击C.中西文化的冲突D.维新思想的影响答案C解析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也就是中国学习西方船炮技艺,近代化开始举步,中西方文化激烈冲突的时期,在西学中源论的影响下出现材料现象,故选C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排除A项;这一时期清政府正在进行洋务运动,主要学习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而非政治制度,排除B项;维新思想主张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2023·邯郸高三摸底)1866年,清政府批准奕的建议,增设天文算学馆。

其招生范围为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检讨及年龄在30岁以下的进士出身、五品以下的京外各官,经考试录取后入馆学习;如有平日讲求天文算学,自愿入馆学习,借资印证以精其业者,可以不限年龄。

但在招生时,报名者寥寥无几,参加考试的72人勉强录取30人,翌年因学业不合格淘汰20名。

这折射出()A.顽固派攻击和阻挠破坏B.国人尚未接受“师夷”理念C.中国近代化的举步维艰D.儒学思想对士人影响深远答案C解析结合题干可知,清政府建立了天文算学馆,但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很少,学业合格者更少,这说明当时接受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中国人很少,折射出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故选C。

报名者较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儒学对士人思想的禁锢和顽固派的攻击,A、D是直接原因,而非实质,排除;有人报名参加考试和入馆学习说明当时一些国人已经接受了“师夷”理念,排除B。

3.(2023·山东教共体高三质量检测)据估算,从咸丰三年(1853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全国厘金平均岁入一千万两白银,合计1.1亿两。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阶段检测2 中国近代史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阶段检测2 中国近代史

据此可知 A.协议关税导致两地贸易地位变化 B.清政府对列强的海关税额逐年提升 C.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区位因素对列强商品输出产生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材料体现的是上海自1844—1855年对英进口总值比重逐渐上升,这主要 和《南京条约》开放为通商口岸有关,反映了区位因素对列强商品输出 产生影响,D正确。
6.颜柄罡在《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提到:戊戌变法倡导博爱、 平等、自由、人权等思想观念并没有因为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 反,更加深入……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材料反映了
√A.戊戌变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戊戌变法提倡实行君主立宪制 C.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D.戊戌变法因为戊戌政变而失败
阶段检测二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 1.1840年《悉尼商报》刊登文章称,“鸦片交易在过去和现在都在损害 这个国家的合法商业,威胁到我们的收入。”1850年纽约《商人杂志》 发表文章说:“中国不能同时接受商品和毒品,因此,就英国而言,哪 个工业应该受到鼓励?”材料主要反映 A.鸦片贸易造成了英国对华贸易逆差 B.鸦片贸易不利于英国工业革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3.1926年7月中共中央制定的《目前农运计划》指出:在目前状况之下, 农民运动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 豫四省发展;次则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亦 应以相当的力量去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 A.在农村地区力量较为薄弱 B.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训练二中国近代史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训练二中国近代史

综合训练二中国近代史一、选择题1.[2024河北邢台期中]《南京条约》第十条中规定“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秉公议定”四字原来无由英方派员参与议定税则的意思,但英国委派的首任香港总督声称要“履行一个中英两国间公允裁判员的职责”,在谈判中蛮横地要求裁定税则是否“公允”。

英国此举(C)A.破坏了中英贸易的平衡B.使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C.展露了显明的殖民野心D.是符合国际法原则的做法解析据材料可知,首任香港总督“在谈判中蛮横地要求裁定税则是否‘公允’”,反映了英国想要限制中国关税税率,进而加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C项正确;鸦片斗争前后中英贸易始终不平衡,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想要通过限制关税税率侵略中国,没有涉及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解除B项;英国想要限制中国关税税率,损害了中国的关税主权,不符合国际法的原则,解除D项。

2.[2024山东潍坊模拟]1848年,徐继畬在《瀛寰志略》的序言中写道:“方今圣泽覃敷,海外诸国鳞集仰流,帆樯萃集。

其疆土之广狭,道里之远近,势难已于询问。

此说虽略,聊以为嚆矢之原。

”这表明作者(A)A.对国家将来深切忧虑B.主动探求治国方案C.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D.摒弃天朝上国观念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徐继畬生活在晚清时期,当时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因此材料中“方今圣泽覃敷,海外诸国鳞集仰流,帆樯萃集。

其疆土之广狭,道里之远近,势难已于询问”体现的是徐继畬对国家将来的深切忧虑,A项正确。

3.[2024安徽联考]“讲道理”是太平天国对士卒民众宣扬教化的重要途径。

19世纪50年头中期,太平天国在各占据地区的“讲道理”侧重于政治说教和宗教宣扬;19世纪60年头初,“讲道理”以经济劝导为主,旨在劝谕民众进贡、交赋、纳税。

这一变更出现的主要缘由是(B)A.政权指导思想的变更B.时局战局的恶化C.基层政权建设的巩固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19世纪60年头初,太平天国处于衰退时期,军事和政治形势急剧恶化,亟须通过征收赋税来应付开支、巩固政权, B项正确;太平天国政权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变更,解除A项;这一时期太平天国处于衰退时期,基层政权不稳,解除C项;经济劝导不等于发展商品经济,解除D项。

模块检测卷04 中国近代史(学生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模块检测卷04 中国近代史(学生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模块检测卷04 中国近代史(16+3模式)考试范围:纲要上+选必一、二、三中国近代史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广州地区有饭后食用槟榔以消食的传统,其流通模式如下图。

然而19世纪40年代以后广州食用槟榔的习俗逐渐消失,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农业商品化导致饮食习俗的变迁B.鸦片战争对槟榔生产带来破坏C.外贸格局变化引发槟榔价格上涨D.太平天国兴起阻碍了槟榔运输2.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到:“欧罗巴洲内大小诸国⋯⋯通国之中皆一夫一妇,无敢有二色者。

国王广设学校,一国一郡有大学、中学,一邑一乡有小学,优者进于大学,乃分为四科(医科、治科、教科、道科),而听人自择。

”魏源此说()A.利于推动国人思想启蒙B.开启了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C.找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D.引导中国人开展了教育救国3.史学家邓嗣禹在谈到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军事上的失利代表着中国已经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性。

这也奠定了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

向外委曲求全,向内必然是压榨人民。

苛捐杂税的收取不得不逼着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

下列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A.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与维新变法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4.1875年,光绪帝颁布上谕:“开采煤铁事宜,着照李鸿章、沈葆桢所请,先在磁州、台湾试办,派员妥为经理。

即有需用外国人之处,亦当权自我操,勿任彼族搀越。

”由此可知,当时采矿业的开办()A.意在助推新式经营方式发展B.折射出统治集团挽回利权的希冀C.印证清朝中央权力有所下移D.反映出清廷仍固守天朝上国观念5.1906年,时人建议关于募集新学资金等“公益事业”所涉及的民间公产不能“官不经手”,应在各州县“设立公产调查局,由该州县选举公正绅商数人……禀由地方官给予照会,调查本邑公产若干,作为兴办公益之用”。

【步步高】(四川专用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国近代史综合检测(含解析)

【步步高】(四川专用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国近代史综合检测(含解析)

中国近代史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某位同学在阅读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书籍时,看到下边两个图表,图一(清初时期)至图二(清中叶时期)代表清朝与某国贸易关系的变化。

你认为图中的某国应该是( )图一图二A.英国B.法国 C.美国D.日本答案 A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该国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19世纪中叶,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故可判断该国应为英国。

2.《台湾通史》认为:“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

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

‘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

”这在本质上表明( )A.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C.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D.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答案 B解析本题材料的主旨是“通商口岸的租界的社会秩序由中国政府保护”。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后,从政治角度来看,国家主权遭到破坏,帝国主义日益干涉内政,清政府与列强公开勾结,维护外国列强在华利益。

3.“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

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为挽救民族危亡“有识之士”发动了(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答案 D解析甲午战争的时间是1894~1895年。

义和团运动是1898~1900年发生的以北方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

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

根据“义和团运动后”,可排除A、B。

清末新政实际上是维护君主专制,根据“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可排除C项。

故答案为D项。

4.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1919-1949)经济史部分》测试卷含答案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1919-1949)经济史部分》测试卷含答案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1919-1949)经济史部分》测试卷一、选择题1.(2017·江西高三第一次联考)1922—1926年,江苏省有5家新面粉厂成立,而倒闭者则达7家;天津的10家面粉厂有4 家倒闭,其余6家屡经改组仍难以维持;东北的面粉厂则由原先的近30家减至十几家。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B.北伐故争兴起,局势动荡不安C.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D.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2.(2017·山东潍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市场上花贵纱贱,华商纱厂普遍面临生存危机,但在同一市场条件下,在华外资纱厂与华商纱厂境况和赢利状况却颇不相同。

这主要是因为( )A.军阀割据政局动荡B.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C.官僚资本的挤压D.民族工业缺乏竞争力3.(2018·河北沧州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题)史料记载,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至10%,1933年提高至20%,到1934年更是达到25%。

关税收入从1928年的1.34亿元增至19 31年的3.88亿元。

关税收入的增加( ) A.促使近代企业占据主导地位B.使列强商品输出遭到毁灭性打击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使中国近代经济结构趋于平衡4.(2018·江西赣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到1928年底,美、德、挪、比、意、丹、葡、荷、英、法、西等国相继与国民政府签订新关税条约,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将协定税则改为国定税则,将值百抽五税率改为差等税率,税率由5%至80%共14级。

这些变化( ) A.使中国真正实现关税自主权B.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扭转了中国贸易的逆差局面D.使关税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财政来源5.(2018·山西晋中高三1月高考适应性调研测试题)1922年,吴蕴初在上海创办天厨味精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检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山东潍坊二模)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

这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解析:D 仅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的变化不能体现中国国际地位的升降与否,故A项错误;洋务思想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材料中的时间是19世纪30年代,故B项错误;仅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的变化中得不出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的结论,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是在鸦片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天朝”使用次数的减少和“中国”使用次数的增多分析可知,清朝统治者开始摒弃传统的天朝上国意识,开始向西方学习,逐渐用平等眼光看待世界并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外交理念,故D项正确。

2.(2017·辽宁沈阳一模)中国近代有学者称:“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独此病入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附骨之蛆,不克(不能做到)消除。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B.领土主权受损影响经济的独立发展C.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D.丧失关税自主权引发列强开厂热潮解析:A 由材料可以看出把外国的工厂视为不能消除的疾病,反映出允许外国在华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危害,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领土主权受损,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在鸦片战争后,而列强在华设厂热潮出现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故D项错误。

3.(2017·山东滨州一模)农会原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研究农学、改良农业为宗旨的组织。

但在192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农字第9号通告明确指出:“农民协会已经不是一种职业组织,而是乡村中的贫苦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的政治联盟、农民政权。

”这说明当时( )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道路迅速转移B.乡村民众政治利益诉求高于经济利益C.土地革命推动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起步D.中国共产党重视权力重构对革命动员的作用解析:D 革命道路由城市转向农村是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且材料体现不出革命道路的转移,故A项错误;材料中“农民协会”的性质变化与乡村民众诉求无关,故B项错误;“1927年7月20日”还没有进行土地革命,故C项错误;据材料农民协会由“职业组织”向“政治联盟、农民政权”的变化可知,中国共产党重视权力重构对革命动员的作用,故D项正确。

4.(2017·山东枣庄一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收回租界大事记》载:1943年签订《中美新约》《中英新约》,美英两国放弃包括租界在内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侵略特权。

这表明(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完全平等的地位B.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中国国际地位提高C.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废止D.南京国民政府具有高超的外交技巧解析:B 材料“美英两国放弃包括租界在内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侵略特权”并不能说明中国取得了与英美完全平等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时间是1943年,当时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经成立,中国人民坚持抗击日本法西斯,中国成为抗击法西斯势力的重要力量,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所以英、美两国为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而取消一些在华取得的特权,故B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是英美放弃一些侵略特权,不是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废止,故C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技巧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新知生成】全民族抗战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1)不平等条约得以废除,取消治外法权,实现关税自主。

(2)参与解决重大国际事务:开罗会议、《波茨坦公告》。

(3)参与创建战后国际秩序:创建联合国并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参与签署《布雷顿森林协定》,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会员国;参与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

5.(2018·广东普通高考适应性考试)鸦片战争后,钦差大臣耆英认为英国人“以通商为性命,准其贸易则恭顺如常,绝其贸易则骄蹇难制,故自明至今,羁縻夷人皆借通商为饵”。

据此可知耆英( )A.肯定了自由贸易理论B.主张对英国实行贸易制裁C.主张以贸易笼络英国D.逐步调整了天朝上国心态解析:C 按照材料,耆英的意思是用贸易为饵安抚英国人,而不是实施制裁,故C项正确,B项错误。

自由贸易是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国家工业资产阶级的追求,耆英提出该观点是对英国咄咄逼人的侵略态势做出的被动策略,并非认识到自由贸易的优点进而肯定,故A项错误。

从仍然称呼英国人为“夷人”可以看出天朝上国的心态没有得到调整,故D项错误。

6.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解析:C 近代中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沿海地区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A项中“农村”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的是小农经济基本特征俱在,故B项错误。

在20世纪初中国内地农村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反映出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故C项正确。

19世纪末《马关条约》开放沙市和重庆,表明西方侵略深入内地,故D项错误。

7.(2017·江西赣州适应性考试)据《南方人物周刊》记载:1935年,国民政府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强行增持官股至50%,把这两家金融机构收归“国营”。

中国银行的前身为大清的户部银行,后来又是北洋政府的国家银行,自其创办之始,就写明“官商各占股份50%”,只是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部分股权落在了银行和商股手里。

据此可知,1935年金融机构的调整( )A.反映了清末以来中央集权遭破坏的现实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C.实属官僚资本大肆掠夺民间资本的范例D.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解析:B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把原本处于世界经济边缘的中国也牵扯进来,缺乏竞争力的民营资本无法抵御经济危机的破坏狂潮,以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介入金融系统,有利于基础较弱的国内经济发展,故答案为B项。

8.史学家徐中约先生指出:“南京政府以远离内地的沿海地区为根基,依靠海关关税、城市商业税来维持生计,缺乏发起社会和经济改革的必要动机。

”作者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在经济施政方面的特点是( )A.忽视农村和农民问题B.保护城市对农村的掠夺C.不愿以改革促进发展D.以保证财政收入为目的解析:A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和巩固统治。

1935年以后,就工业各行业而言,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但根据材料文字“缺乏发起社会和经济改革的必要动机”并结合中国当时小农经济大国的国情分析,作者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在经济施政方面的特点是忽视农村和农民问题,故A项正确。

【新知生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城乡经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出台了一些保护、鼓励城市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收到了实效。

城市工商业包括对外贸易发展较快,但与城市经济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忽视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振兴。

农民人数众多,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的80%以上,农民要把收入的40%~60%交给地主作地租,还要替地方缴纳地税和附加税,中国共产党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雇农的政策因此很受贫苦农民欢迎。

国民政府并未贯彻孙中山“耕者有其田”的理念,也没有施行它所宣扬的农村经济措施,1930年,国民政府曾决定,要把地租降到37.5%,但并未真的在全国付诸实施。

国民政府起用宋子文、孔祥熙等西方培养的金融人才管理经济,他们不了解农民,也不了解中国土地问题的严峻,无意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9.(2017·山东济南期末)“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

”这说明维新思想( )A.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B.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C.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D.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解析:C 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的是新文化运动,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材料强调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对行政管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进程的影响,与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对行政管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进程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的是1911年武昌起义,故D项错误。

10.中国近代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再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

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过程B.中国人从天朝上国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C.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必然D.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和维新派的斗争解析:C 依据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与“西学篇”及“《新学书目提要》”,不能看出“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过程”,A项错误;“中国人从天朝上国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在材料中没有反映,B项错误;依据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与“西学篇”及“《新学书目提要》”的现象可以看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做法,这顺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势,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几个派别之间的斗争,D项错误。

11.(2017·山西临汾三模)近代有学者指出: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比较过程。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就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

在这里作者强调(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B.真善美的文化具有优越性C.西学东渐具有必然性D.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解析:D 依据材料中观点,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文化有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追求的历程,在不断的尝试、比较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从而不断地发展进步,可见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故选D项。

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