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洪中学高中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鲁教版必修1
高一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 学案 鲁教版必修1
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1)第二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目标导航】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影响。
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一风的形成过程。
明确大气圈的组成及.3月9日白天与夜晚气温都比.3月8日是晴天,3月9日是阴天.云层对大气不一定具有保温作用.体现了云层对太阳辐射和地面的反射作用思路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B1 C1 B.Al C1.B1 B2 D.B2 C2例2.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a>b>c>dB.气压:d>a>b>c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思路分思路分析:影响风力大小的主导因素是气压梯度力,从图中看出,两图比例尺相同,AC两地等压线较密,两图等压线间的差值乙图比甲图大,故风力最大的为C。
答案:C变式训练【思维拓展】热力环流原理的实际应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地形、纬度位置以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造成各地区受热不均,而使热力环流普遍存在,常见的“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可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①城市风: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热岛效应),在城市和郊区间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市,如图(1)。
在工业布局时,应把工业区布局在城市风以外的区域,以避免城市风把污染物带人城市。
②海陆风:由于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其受热和放热都比陆地要慢,夜晚海洋的气温高于陆地,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从而形成海陆风,如。
图(2)、图(3)。
③山谷风:在山顶和山谷之间形成了一个热力环流,白天,近地面风由山谷吹向山顶,如图(4);夜晚风向与白天相反。
【自我评价】1.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是因为( )A.大气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B.大气是地面的直接热源C.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D.近地面大气能大量反射地面辐射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高低空温度的差异 B.高低空气压的差异C.高低纬热量的差异 D.高低纬气压的差异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高低纬度之间太阳辐射强度的差异B.地区之间的热量差异C.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 D.水平气压梯度力4.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_《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参考学案(第2课时)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参考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
2.理解大气运动的成因以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和特点。
任务一热力环流读“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在第一幅图中,等压面分布有何特点?气压在垂直方向上又有何分布规律?(2)分析在地面受热不均的情况下,空气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特点以及气压分布的相应变化特点,并完成下表。
冷热状况气流运动气压变化受热的地方(A地)受冷的地方(B、C地)(4)结合图示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5)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结合下图分析,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及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5)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结合下图分析,城乡之间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对城乡地区的影响?[迁移应用1]下面为“某时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D>C>A>B B.A>B>D>CC.C>D>A>B D.C>D>B>A(2)画出近地面和海平面上的等压面,并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3)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白天或晚上)任务二大气水平运动——风读下图(以北半球为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于等压线,并由高气压指向________;B是________,其作用是使风速降低,其特征是始终与________相反;C是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是始终与风向__________。
(2)若只受A作用:风向___________,由________指向低气压;若只受A和C 的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__________。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出现在高空或不考虑摩擦力的近地面;当A、B、C三力共同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之间呈一角度,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出现在__________。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中学高中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
第二课时 大气的运动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大气的运动分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 。
2. 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它是由于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气压:是指单位面积所承受的空气柱的压力。
1标准大气压为1001.3百帕,如果某地的气压值大于标准大气压,则为 (高/低)压,反之则为 压。
离地面越高,气压越 。
4.等压线是指在 上气压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等压面是指在 上气压值相等的点所在的面。
5.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 。
6.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其方向为 。
[问题探究]探究活动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按要求填、绘图。
①在图中补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图。
②在图中方框内填 “高”或“低”气压。
③用红笔画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
(2)用文字讲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完成下列示意图:(3)举出两到三个自然界中热力环流的例子,并绘制示意图。
冷却 受热 冷却 高空近地面根本 原因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探究活动2:阅读课本“大气水平运动——风”部分的内容和下列有关图示,完成下列填空:(2)读图2北半球为例),在高空,风向主要取决于 ___和 的作用,两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使风向与等压线 。
的作用,[拓展延伸]1.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试解释在冬、夏季节海陆之间近地面的风向发生的变化。
2.学习了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风的形成,你能画出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吗?【学后反思】4。
江苏省泗洪中学高中地理《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鲁教版必修1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
2.掌握大气各层的气温和气流运动特征,并理解各层与人类的关系。
3.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任务一大气的垂直分层读教材P36图2-2-2“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1)对流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该层的厚度随纬度如何变化?为什么?(2)平流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图中的平流层为什么适合高空飞行?(3)臭氧层位于图中大气的哪一层?为什么臭氧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目前人类对它有怎样的影响?(4)在高层大气中,部分地区气温可达数千度,可飞行器却不会被烧毁,为什么?[迁移应用1] 右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3)2011年11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的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温在-50℃到20℃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任务二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读右图,探究“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等现象的含义。
太阳暖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地暖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还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正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哪一种辐射?(3)运用图中原理解释为什么“高处不胜寒”?(4)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5)运用图中原理,探究农民进行反季节农业生产的塑料大棚的保温原理。
高一地理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学案(2) 鲁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学案导学第二课时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学习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3、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学习重、难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3、季风环流基础知识梳理三圈环流:、、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气压带:有个高气压带,有个低气压带风带:地球上有个风带,他们是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着的季节移动而移动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呈带状分布三、季风环流1、形成原因:、成因:2、东亚季风风向:夏季盛行、冬季盛行夏季风:成因:3、南亚季风冬季风:风向:夏季盛行、冬季盛行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空气压高,近地面气压低的地方空气就会做垂直下沉运动B.各环流的位置是常年不动的C.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D.大气环流又分为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两部分2.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B.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作上升运动,气压较低C.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D.热力环流与气旋、反气旋一样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3.图2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4.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A.a B.b C.c D.d5.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天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A.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 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C .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 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6.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A.东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南季风右图是“北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圈”,读图回答7-8题7.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8.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图4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教案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大气圈的物质组成与垂直分层;2、认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理解大气运动的形成原因;4、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理解海陆分布的影响;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和分布;5掌握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联系实际认识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结合图示了解大气各垂直分层的特点;2、联系常见的大气现象,理解基本原理;3、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理解热力环流;结合力的合成与分解规律认识风的形成;4、结合图示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联系海陆热力性质认识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5、根据图示或演示认识不同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状况;联系身边的天气变化认识天气系统导致的天气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增强地理探究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跨学科迁移能力;增强分析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1、大气垂直分层及与人类关系2、三圈环流,气旋,反气旋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3、高压,低压,锋面系统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特征,简易天气图的判读。
教学难点:1、简易天气的判读;2、保温效应成因;3、三圈环流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看教材设置的情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教师说明天气和气候是复杂的大气变化,给学生一段这两天扬州的天气预报情况。
明确本节研究的主题。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学生自学课本36—37页,了解大气组成并回答问题:1、低层大气有那些部分组成。
2、干洁空气组成的主要成分。
3、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在大气中有什么作用。
4、大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在天气变化中扮演什么角色。
总结学生回答得出问题探究:①大气各组成成分的比例是固定不变的?②低层大气就是干洁空气?③人类活动不会影响大气成分?例题:城市上空多雾的原因是()A空气中多水汽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C空气中固体杂质较多 D空气中臭氧含量高(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自地面向上,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相差较大,据此此把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高中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精品学案 鲁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学案: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大气的运动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道空气受冷、受热后垂直运动方向2、能说出高空、近地面的风受到的力二、预习内容1、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低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_____,气温较______,气流________,近地面气压_______,高空气压_______;高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_____,气温较______,气流________,近地面气压_______,高空气压_______。
这样,在高空和近地面,空气从___气压流向____气压区,形成热力环流2、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总是_____于等压线由______指向________.3、在高空,空气受到_____力_、_____力的作用,风向在南北半球分别发生____偏、_____偏,最后和等压线_______;在近地面空气受到________力、_______力、_____力的作用,最后和等压线_________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会说出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能熟练画出高空、近地面的风受到的力及风的方向学习重难点: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高空、近地面的风受到的力及风的方向二、学习过程1、热力环流的成因热气球和孔明灯是怎样升空的,又是如何降落的?仔细观察第38页1—4图[ 探究1:假如地表性质均一,且温度一致情况下A、B、C三地空气密度和等压面随高度的变化均是一致的。
探究2:假如地表性质均一,A地受热,B、C两地冷却,A、B、C三地空气怎样运动?。
在同一高度的上空A'、B'、C'空气密度发生怎样变化?气压怎样变化?空气发生怎样的运动?。
那么近地面情况呢?探究3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地区间会存在地面的冷热不均呢?探究4:大气运动有何意义?2、“城市风”探究5:城市风示意图,城市与郊区哪个地方热?为什么?这样在城市与郊区之间会形成简单的热力环流,请学生自己讲述。
最新-高中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学案2 鲁教版必修1 精品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学习目标】1、明确水圈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和模式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通过学习水循环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
【学习过程】活动1:读课本“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图,结合相关文字内容,完成下列要求: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将各水体按照占全球水量比重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②人类目前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哪些水体?它们占全球水量的比重大约多少?这对人类用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活动2:读课本“水循环示意图”及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要求:①按照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
②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什么?③绘制示意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说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思考台风登陆、长江流水分别属于水循环的什么环节?④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人类主要对哪一环节施加影响?试举例说明。
阅读课文内容,从水循环对“水资源”、“圈层关系”、“地貌”等产生影响的角度,概括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活动3:读课文“洋流及其地理意义”部分的内容。
回答①什么叫洋流?②洋流的主要动力是什么?③暖流和寒流的含义是什么?④洋流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见知识窗)活动4:读课本“世界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图,结合“气压带、风带与大洋表层洋流的比较”图及相关文字内容,完成下列要求:①读出“世界洋流分布图”中的各洋流名称。
图1②观察中低纬度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差异,归纳洋流流向与洋流性质的关系。
③分析南纬40º附近海区洋流的分布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相比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④总结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活动5: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填写表2-2-6,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表2-2-6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典型例题】图1是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要求: (1)写出水循环过程中各字母代表的环节名称: A 、 B 、 C 、 D 、 E 、 F 、 。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word文档良
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 4 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包括常见的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主要是对天气的影响,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内容,高考中也经常涉及。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2.能力目标:(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以及知识对于实际现象的分析。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 •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T情境导入、展示目标T合作探究、精讲点拨T反思总结、当堂检测T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时的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高中地理 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知识铺垫】 1、什么是气压?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如图,B 处海拔500米的气压P1,海拔1000米气压P2,P1大于P2。
A 处海拔500米的气压P3,P1>P3 结论:在同一垂直面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
2、地转偏向力(课本P13)概念: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这种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被称为地转偏向力。
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不发生偏转。
3、等压面与等压线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值相等的点所在的面; 等压线是指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值的连线。
【目标导航】学案P40“目标导航”【自主预习】课前完成学案P40“自主预习”和“预习自测”AB一、热力环流 【精讲点拨一】观察动画,解释以下几个问题? (1)近地面气温与气压的关系?(2)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形成的原因一样吗? (3)气压与大气水平运动的关系? (4)气压与垂直气流的关系? 动动手:在下方画出海陆风,城市风 海陆风 城市风归纳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白天夜晚难点突破一:等压面的判读方法规律总结:在同一垂直方向:海拔越高,如图:气压值 C DA B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气压值B CA D【当堂达标】学案P41“预习自测”例题7 (1) (4) 学案P43“当堂达标”选择题1 — 4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精讲点拨二】比较B、C两处的气温高低?并画出热力环流图难点突破二 风力与风向1、在等压线图上判读风向的步骤:第一步:画第二步:画画出图中甲乙两点的风向,并比较其风力大小 2、风力大小的判读单位距离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力 。
在同一副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力 。
【当堂达标】学案P43“当堂达标”综合题9 【归纳总结】 思维导图:【质疑反思】 写下我还存在的疑问:大气的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向 风力 等压线的判读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大气的垂直运动地面冷热不均。
【配套K12】高中地理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二)学案(无答案)鲁教版必修1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二)常见的天气系统班级 姓名 学号授课时间学习要求 1.理解封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学习重点 1.理解封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图一所示的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 )2)3、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地转偏向力B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冷热不均C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辐射D .大气运动的形式指大气水平运动4、读右上图图2-2-1是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示意图,图中风向画法正确的是( )5、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是( )(双选)A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 .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D .地球自转偏向力二、综合题: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示是北半球的 季。
(2)此时A 地盛行 风(风向)。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是 。
(3)B 地此季节盛行 风(风向)。
(4)此季节被图示高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一、预习成果反馈:1、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2、暖气团位于锋面的 方,冷气团位于锋面的 方二、新课探究【问题探究一】:锋面系统及其与天气的关系?图2-2-1图2-2-4A B 锋面类型 定义 结构图示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冷锋暖锋【问题探究二】: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系统及其与天气的关系?1. 气旋过境时常出现 天气;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在 季经常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是在 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类型 图示(北半球) 水平方向气流流向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过境时天气变化 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三、作业:综合题图2-2-4为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A 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系统的控制下,A 处的天气特点是 ,B 处的天气特点是 。
(2)图中C 、D 两处中, 处即将发生明显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届时该地将出现 天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
2.理解大气运动的成因以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和特点。
任务一热力环流
读“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在第一幅图中,等压面分布有何特点?气压在垂直方向上又有何分布规律?
(2)分析在地面受热不均的情况下,空气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特点以及气压分布的相应变化特
冷
A
(3)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凹凸有何对应关系?
(4)结合图示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5)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结合下图分析,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及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5)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结合下图分析,城乡之间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对城乡地区的影响?
[迁移应用1]下面为“某时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D>C>A>B B.A>B>D>C
C.C>D>A>B D.C>D>B>A
(2)画出近地面和海平面上的等压面,并用“→”
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3)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白天或晚上)
任务二大气水平运动——风
读下图(以北半球为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
问题。
(1)A是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于等
压线,并由高气压指向________;B是________,
其作用是使风速降低,其特征是始终与________相
反;C是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是始终与风向
__________。
(2)若只受A作用:风向___________,由________
指向低气压;若只受A和C的作用,风向最终与等
压线__________。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出现在高空或不考虑摩擦力的近地面;当A、B、C三力共同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之间呈一角度,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出现在__________。
(3)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北半球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过程,并分别分析受力状况和最终风向。
(4)结合右上图,探究如何判断分析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中某点的风向、风力的大小。
[迁移应用2]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①、②四地气压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甲>乙 B.乙>甲 C.①>甲 D.①>乙
2.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相符的
是
3.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代
表字母依次是( )
A.a b c d B.a b d c
C.b a d c D.c b a d
5.图中决定风速大小的力主要是( )
A.a、d B.c、d C.a、c D.b、d
6.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
下列问题。
(1)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气压
最低的是____。
(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 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白天或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