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教师日记》述赏

合集下载

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思考

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思考

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思考一、大艺术教育观丰子恺出生于清末举人家庭,从小就喜爱画画,极具绘画天赋,6岁起在父亲的私塾中接受传统教育。

1914年他考人浙江第一师范,师从一代名师李叔同,学习图画、音乐。

可以说,是李叔同引导他步人艺术殿堂。

李以其精湛的技艺与“先器识后文艺”的文艺观启迪了丰子恺稚敏的艺术心灵,初就了他风骨中的艺术因子。

1914一1919年,丰子恺在第一师范学习的五年间,恰值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该校贯彻“与时俱进”的办学方针,思想活跃、制度更新,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校长经亨颐提倡“人格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饱受新思想、新文化薰育的丰子恺不仅获得了深厚的艺术滋养,对艺术教育于人格造就的意义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1921年丰子恺曾短期游学日本,所学所得对他的艺术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后,长期的艺术教学生涯既是他艺术教育思想的实践场所,也是这些思想不断更新、完善的源泉。

丰子恺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解是深人而宽泛的,从宏观的人生角度加以淦释。

他认为人生不仅有“物质”的生活,还有“精神”的生活,更有“灵魂”的生活,这多层人生并不是一般的苦闷生活着的人们所能窥见的,“须通过了真善美的理想而窥见”,而“教育是教人以真善美的理想,使窥见崇高广大的人世的”,“是教儿童对于人生世界的理解”与“看法”,是教儿童拥有“真善美一齐发育”的“崇高的人格”,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健全的教育”。

2(洲)他指出,健全的教育须从三方面人手,“科学是真的、知的,道德是善的、意的,艺术是美的、情的,这是教育的三大要目”。

川(几25)所以艺术教育是“美的教育”,是“情的教育”,是“人生的很重大,又很广泛的一种教育,不是局部分的小知识小技能的教授”。

’(几24)艺术教育的任务不应是传授小知识、小技能,而应是“一茶一饭,我们都能尝到其真味,一草一木,我们都能领略其真趣,一举一动我们都能感到其温暖的人生情味”,“授人以这副眼睛,教人以这种看法。

教师日记 有感 于春花

教师日记  有感 于春花

从大师的点滴生活中感悟教育于春花近日,我有幸拜读了丰子恺先生著的《教师日记》,书中所记的是丰子恺先生的生活日记,但因是丰子恺先生教育生涯时期的生活日记,所以书中所记的点点滴滴就与我产生了共鸣,同时也留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首先,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育是教师的本职,这就要求教师要始终坚持教育。

《教师日记》这本书是丰子恺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那是个混乱的时代,到处充满了战火的硝烟,校园中并不安静,也与当时的社会一样战战兢兢,城市随时有可能失守,学校随时都有可能消失,但丰子恺那一代人却在为了教育继续奋斗。

丰子恺先生在十一月十八日的日记中曾写到:“岳阳失守,长沙坚壁清野,自动毁灭全城,因此桂林师范又起迁校之议。

”而且还有谈论“万一桂林失守,要将学校改组为游击队,投笔举枪,亲手杀敌。

”而此时的丰子恺先生却极力反对这一做法,并表示为此感到惋惜。

丰子恺先生认为:“凡武力侵略,必不能持久。

我们将来抗战胜利、从新建国的时候,就好比吾人大病初愈,百体疲乏,需要多量的牛奶来营养调理,方能恢复健康。

桂师便是一种牛奶,应该把它好好地保藏起来,留给将来,不要在病中当作白开水冲药吃了”。

可以看出,在丰子恺心中,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教育重要,教育才是兴我中华的良药。

仅此一点,就为现在从事教育事业的我们树立了榜样,历史上有些年代,社会上有些人,不尊重教师,不重视教育,殊不知教育才是天底下最光辉、最伟大的职业,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引以为自豪。

其次,备课要“备”学生,教师应从学生角度考虑教学。

现在教育进步了,理论更丰富了,研究更深刻了,教育专家逐步地提出了一系列看似“新”的教学理念。

其实这些理念并不是教育家“新发明”的东西,而是在众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结出来的。

所以,早期的教育者虽然没提出系统的理论,其实他们一直也都在践行这些理论。

丰子恺先生的教育日记中,处处都闪现着现在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我想,这也正是这本书之所以能引起教师共鸣的原因之一。

丰子恺艺术实践的精神内核

丰子恺艺术实践的精神内核
教育 的方 式来 看 ,应 该是 全盘 的
心为 主 , 技 为从 ( 善 巧兼备 ) 。
中, 逐渐涌 出一条主线 , 即重道轻 器 的思想 。这在 “ 道先 器后说 ” 中 体 现最 明显 , “ 道器不离 说”也往 往 走 向“ 道体 器用 ” 、 “ 道本 器末 ” ,
只有 在“ 器 先道 后 说 ” 中, 器 受 到
技 一艺 的传授 , 其 宗 旨是 “ 涵 养
学 教育
思想 的变体 。后来 喧嚣一 时的 主 义之争 、 思想之辨 , 都是 “ 重道 ” 思 想 的时代新发展 。丰子恺 的艺术 救 国 论 也 是 欲 通 过 思 想 文 化 的 改 造来 作用于社会 ,在思想 体系上
归 属 于 道 本 器 末 思 想 。而 艺 术 教 育思 想中重艺术精 神轻艺术 技艺 丰 子 恺 的 这 种 思 想 明 显 受 到
这 种思想 与 中国传 统 的道器 之辨有 着深厚 的渊 源。关 于中 国 哲学史 上道 器观 的争论 ,古 人 曾
成就 其艺术 的 同时 ,也成 就 了他
的人 格 ,使他 成 为艺术 与人生完 美融合 的现代 典范。 1 9 3 9 年 丰子恺 在教 师 日记 中 小结 到 : “ 半 年来 授课 共 十六 讲 , 要之 , 不 外三语 : ‘ 艺术心 ’ ——广 大 同情 心 ( 万物 一 体 ) 。‘ 艺术 ’
此 不 同 不 二 之 乾 坤 ,其 能 扫 荡 我 利 私欲之羁 绊 , — — 较 千金 之 子 、 万乘 之君 、一切 俗界之宠儿 为幸
‘ 艺术家 ’ 兴, 而艺术始 衰矣 ! ” 。 丰 子恺对现 代社会脱 离生活 的专业 化、 分科制提 出批判 , 是对 现代性
的“ 诗画” 风格 独树 一 帜 , 在散 文

上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丰子恺先生,因为喜欢看他画的漫画

上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丰子恺先生,因为喜欢看他画的漫画

读丰子恺的《教师日记》有感语文组应南喜欢丰子恺先生,是因为喜欢看他画的漫画,读他的散文。

那些充满童趣的画面,那些充满童趣的句子,是我童年生活中一道美味的精神大餐。

丰子恺先生朴实的风格,简洁的笔触,亲切感人的形象,常常让我觉得看着他的画,读着他的文,就是很幸福的日子……最近,我喜获丰子恺先生的《教师日记》,翻看书本,我发现这是地地道道的“日记”,或长或短,短的居然才寥寥几十字。

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教书育人、读书会友、生子奔波……生活五味无不在他的笔下展开。

在书中我了解了他在战乱频频的年代,对教育仍怀有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是多么的令人敬仰。

在这本书中记录的仅是平淡的生活小事,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一如他的画,那么的自然简洁,朴实无华。

这本书比其它教育专著更加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书中记录的点滴小事,仿佛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丰子恺先生仿佛朋友般的向你娓娓道来。

如果说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文字就如同听一个长者在跟你讲故事,那么,读丰子恺先生的文字就如同在听他叙说生活的种种,虽然琐碎,但每一点滴,无不给你以启发。

这是一份很特殊的教师教育和生活史的记录,是丰子恺教育精神史的记录。

开学第一天,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第一节美术课上,丰先生一句“原来与我有缘的就是你们这几位”这句平实而充满真情的话语,可见丰子恺对学生的亲近与爱护是发自内心的,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灵距离,他如谈心般地告诉学生美术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艺术就在生活之中的道理。

读着丰先生的日记,让我想起了这句话:“判定一位教师是否优秀,就要看他是不是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丰先生谈心式的教育,让学生醍醐灌顶,更是再现了丰子恺当年对学生的教育热爱和执着。

书中有这样一段给我印象深刻,学生上课看其它的书,先生并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说:“某某等一等出去。

”等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位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

丰子恺艺术思想及其对大学生人格修养教育的启示

丰子恺艺术思想及其对大学生人格修养教育的启示
全盘 的教养 , 是应 该融人各 科 的 , 是机 不 械独立的 , 不是所谓艺术科 的图画与音 也


丰 子恺 及 其 艺 术 思 想
乐能代替的。 他指 出, ” 艺术教育必须融入 各学科 中, 才能更 好地 发挥 作用 。用艺术 教育对人进行美 的精神的 陶冶 , 是丰子恺 的一贯主张 。 他在最早出版的音乐理论书 籍《 音乐 的常识》 中就 提 出 :艺术给 人一 “
( 善巧兼备 )“ ,先器识 而后文艺” 。这种 艺
术教育思想首先 重人格修养 , 其次 重文艺
中国传统 文化历 来追求 善 :待人 处 事, 强调心 存善 良、 向善之 美 ; 与人 交往 , 讲究与人为善 、 乐善好施 ; 己要求 , 对 主张 独善其身 、 善心常驻 。善 良是 中华 民族 的 美德 , 有善心 、 意 、 善 善举是华夏子孙 的优 良传统 。善 良在社会 中产生互 动 , 人人 都 有一颗善 良的心 ,便是 和谐美满 的社会 。
真诚 、 率 、 真 真情 、 真性 , 示 的是人生 的 揭 真相 、 艺术的真谛和宇宙间 的真理 。丰子
恺先 生不 仅作 品抒 发真意 、 真情 , 写 而且 其 也是一 个真实 的人 , 据记 载 , 他是一 个
运 用艺术教 育从真善 美三方 面来 塑造一
教育有很 大的启发 和借鉴意 义。
有求真务实的作风 ,内心 充满 真情实意 ,
真诚坦率为人处世 。
( ) 善 二 求
丰 子恺 关 于人格 的艺术 思想 观念对 当今大学 生人格修 养教育 有很大 的启示 意义。吸收丰子恺 艺术思 想的精华 , 大学 生 人格修养 教育 应重 视 “ 真” “ 求 、求善 ” 、
“ 求美” 。 ( ) 一 求真

丰子恺《教师日记》述赏

丰子恺《教师日记》述赏

我读我思我在【教师读书笔记二则】丰子恺《教师日记》述赏丰子恺旧居CFP供图■欧阳国胜丰子恺的《教师日记》收录了丰子恺于民国27年10月24日至民国28年6月24日间共161篇日记,记叙了其两年间辗转各地的教育教学生活,可见子恺与弘一法师、竺可桢等友人的亲密关系,更显示了子恺有关师德、师能及美育教学朴素而本真的理念与方法,亦有子恺常人式的丛林如厕、教子识文等诸多趣事。

现摘其要述赏。

民国27年10月31日今日二课,为高师美术与简师图画。

令各作一能作的画交来,使我知道他们的美术修养的程度,以便规定我的教法。

且此各画卷又可收集起来,归我保存。

将来他们毕业时,我可拿出来比较一下。

毕竟进步多少。

并可留作初相见时的纪念品。

五年十年之后,我们相见,拿出这册子来看看,追怀既往,亦可勉励来者。

述赏:比之今日作业布置的随意与无效,子恺先生的作业既有人性,又高效。

“令各作一能作的画”之“能作”,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自由空间,比之今日作文教学之强写逼写,更具人性;二者依其定教法,是为因材施教,亦为备课之关键环节——备学生;三者作学生学识与技能进步之参照,检阅教学成果,此为多数教师所忽略;四者类于追怀凭证,勉励来者,更可见其爱生。

一作多用,作业有效性之典范也。

民国27年10月1日所谓“一通百通”的方法,便是训练你们的眼睛和手。

我们的眼睛原来具有对形状、色彩的辨识力……无论到什么地方,无论教何种学生,都可以因地制宜,因人施教,而诸君在学的一年中,请努力训练自己的眼睛,我则从旁加以指导。

我未谙他们的性格,尚不能决定教学的方针。

……鲁迅先生译笔太过谨严,有几处难怪学生看不懂。

经我在黑板上改译中国文式的,犹有人看不懂。

懂的人亦似乎少有兴味。

事后我方知所选程度太深。

下次当降低标准。

述赏:“从旁加以指导”,可以见出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主,适时点拨的教育思想,可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未谙他们的性格,尚不能决定教学的方针”,再次见出子恺教学“心中有学生”的备课理念与教学思想。

《教师日记》读后感作文1000字

《教师日记》读后感作文1000字

《教师日记》读后感作文1000字丰子恺的《教师日记》收录了丰子恺于民国27年10月24日至民国28年6月24日间共161篇日记,记叙了其两年间辗转各地的教育教学生活,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教师日记》读后感作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教师日记》读后感作文(一)有些书,一见如故,读之成契。

或因青睐某位作者,或因合意某种写作调子,或因邂逅时机特别,书成为一种特别的纪念。

丰子恺的书,散淡隽永,在茫茫书海中遗世独立。

《教师日记》对我而言,本来只是阅读生活中可预见的普通际遇,殊不料,在断断续续的翻读中,竟觉其日益似旧友——不令人惊诧,那记录平常生活的众短篇也稀疏平淡,但渐渐化为一帧帧清丽的水墨画,印迹脑海,熨帖安适。

说其寻常,实则不寻常。

战火四起,居无定所,暂寄桂林,教书为生。

字里行间,时常可察觉国难的愤懑、日子的窘迫,但深厚的修养与丰赡的学识,又使他泰然优雅,自俱风流。

书封大量留白,仿若作者含纳生活杂迹而依然清和似水的本色,也暗示一颗教人渡人的赤心。

“丰氏古诗新画”代表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近在书脊处,成封面点睛之笔。

生活从来不是单一的维度,它往往多方面出击。

纷杂的世事,牵引出无数矛盾状态;众多的角色,教人步履匆匆。

没有人轻易“独善其身”,丰子恺也不例外,何况战火纷飞,朝不保夕。

“此月余内,桂林被狂炸三四次。

所投皆烧夷弹,城中毁屋约有三分之一。

”“抗战前常用棕填床,逃难后常用帆布床,前日所用帆布床坍损,不得已用竹榻,遂影响于睡眠。

用软床时,半夜一醒,即再睡;用硬床则一醒不能再睡,近来异常早起,即为此故。

”“今日上午走五里到校,上国文课二小时,下午代王星贤国文二小时,连讲四小时,再走五里返家,颇感吃力。

”诸如此类文字,不绝于目,你能读出衣食住行的低劣对人的逼视,甚至是失去自由的窒息感,但你看不到怨天尤人的神色。

他只是在叙述,这样的叙述似乎让他获得一种平静。

他在这样的叙述里,放下我执。

他大概已经把这些生活的艰辛和多舛想开了,或是他自有一套精神放松体操?“因懊丧与灰心无救于事,反而损失元气,最下策也。

给老师汇报丰子恺读本读记录500字

给老师汇报丰子恺读本读记录500字

给老师汇报丰子恺读本读记录500字
虽然丰xx爷爷年纪已经大了,可从他的书中,我读出了他的童心童趣,童年气息最浓的可就是属于丰xx爷爷的“儿童乐园了”。

“儿童乐园”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额头上的“船票”》,丰xx在童年时与哥哥一起玩耍时,左额眉毛上不小心留了疤。

看相的说这是破相,可是丰xx却不这么认为,而是把它当做“船票”,拿着它,就能前往童年时的美好时代。

读这篇文章时,让我想起了曾经我和姐姐—起玩时的景象。

之前有条小路在安装设备,路被挖的坑坑洼洼的。

姐姐在前面走着,我在后面一小步一小步的跟着,生怕摔倒。

可事与愿违,越是小心越是出错,我不小心摔了下去,在膝盖上留下了一个大疤。

刚开始的我哭得很伤心,只是因为流血了很疼。

可在那之后,我渐渐明白了这是什么,这是一道丑陋的疤。

从此我再也没有穿上美丽的小裙子。

即使一定要穿,我也会央求妈妈为我准备长袜,遮住那道长长的疤。

可如今看了丰xx爷爷的这篇文章后,我幡然醒悟,事物的好与坏,都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在看相的眼里那疤是破相了的疤,可在丰xx爷爷里眼里,那是“船票”,连通着美好童年的“船票”。

低头再看看自己膝盖上的疤,似乎也不再丑陋,这是我成长路上的印记罢了。

趁着夏天还未曾离去,我要换下闷热的长裤,让裙摆在微风中摇曳。

丰子恺华瞻的日记读后感

丰子恺华瞻的日记读后感

《丰子恺华瞻的日记》读后感《丰子恺华瞻的日记》是一部充满童趣和艺术气息的作品,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绘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通过小主人公华瞻的日记,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细节,感受到作者对生活、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描绘。

首先,这部作品的优点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

丰子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童真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世界。

他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貌和人物形象。

同时,他以华瞻的日记为线索,将一个个看似平凡的生活片段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喜怒哀乐。

其次,作者通过这部作品传递了丰富的信息和思想。

一方面,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

丰子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另一方面,作品也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时代的反思。

通过小主人公华瞻的视角,我们得以一窥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貌和人物形象,感受到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变迁。

最后,这些思想和主题如何适用于当今社会。

首先,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是永恒的。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需要关注生活、理解人性,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其次,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时代的反思也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需要关注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和时代要求。

总之,《丰子恺华瞻的日记》是一部充满童趣和艺术气息的作品,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绘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通过小主人公华瞻的日记,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变迁,感受到作者对生活、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描绘。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同时也传递了丰富的信息和思想。

这些思想和主题适用于当今社会,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抗战时期的丰子恺漫画

抗战时期的丰子恺漫画

抗战时期的丰子恺漫画文:陈华战争是民族灾难,却也让不同文化相遇、砥砺。

抗战期间,知识分子气浓厚的丰子恺,虽然与抗战时期的美学情趣互不相融,但他仍然积极表现抗战。

他的漫画表现人性、关注生命的深沉内涵早已跨越了时代。

桂林十月抗战爆发后,丰子恺携家人流离失所,逃难途经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于 1938 年 6 月 24 日到桂林,住马房背,后移居两江泮塘岭,到 1939 年 4 月 5 日离桂林转柳州到宜山,入浙江大学讲授艺术教育课程。

丰子恺由浙江家乡逃难出来,半年多的奔波惊恐,已使全家人身心疲惫。

来到山青水秀的桂林,丰子恺生活安定下来,他的思想和创作也异常丰富起来,在桂林生活的差不多十个月的时间里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教育思想。

丰子恺到桂林,是应桂林师范学校校长唐现之之邀,到该校任图画、国文教师。

面对国难家仇,他不仅口授爱国思想和正确的艺术观以及艺术创作方法、技巧,教学生们如何搜集现实生活素材,制作抗战宣传画,而且身体力行,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开展抗日救亡美术宣传。

1938年11月,敌机空袭桂林,炸毁不少民房,百姓死伤多人。

师生群情激愤,集会控诉日军暴行。

他立即将此事结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每人画一幅控诉日寇罪行的漫画,再根据大家交来画稿中存在的弊端,以《控诉日机暴行》为题进行讲解示范,然后要大家修改,亲自带领他们上街下乡张贴宣传。

11月28日,丰子恺为学校画抗战宣传画一套四幅。

他在日记中写道:“今日起,为宣传保卫大广西事停课二星期。

第一星期筹备宣传,教师须到校指导。

我与王星贤担任壁报及漫画指导。

……学校会议决定,宣传除派学生分组走近乡外,复以石印印吾抗战画四幅,随队揭贴,又以转送他校。

……学校要我自作四幅,赶快觅材。

返家途中,觅得四题,首曰《欢送》,末曰《凯归》。

中间二幅一正一反:正曰《保国》,写男女老幼共捧国旗,反曰《轰炸》,写敌机滥炸平民,炸弹片切去母亲背上乳儿之头。

如此,有头有尾,有正有反,成一系统。

书中的启示——丰子恺《教师日记》读后感

书中的启示——丰子恺《教师日记》读后感

书中的启示——丰子恺《教师日记》读后感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读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作为一名教师,为使自己变得博大精深起来,唯有读书。

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获得这一桶水的方法,也只有读书,为使自己的视野开阔,各方面的知识都应该涉猎。

很久以前就听闻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但是多数是由于他的漫画作品,而被他吸引,很少涉及到他的文章。

这次,阅读了他的《教师日记》,对于丰子恺先生,又有了一次重新的了解。

翻开书本,发现,这的的确确是一本“日记”。

刚开始读,觉得,这就是一本“流水账”,丰子恺先生记录下他每天做的事,有何意义呢?但是读到后面就发现丰子恺先生的文字虽然琐碎,但是每一个小点滴都会有所给你启发。

这本书从丰子恺先生告别教师生涯10年后,参加一次开学纪念周开始。

丰子恺先生又再一次的进入了课堂。

面对学生仰望的脸孔,丰子恺感到10年前的角色正在“复活”,他与学生进行了心灵的沟通。

他慷慨激昂,以“乐莫乐于新相知”开头,谈到了要与学生们共数晨夕,要与来自东西南北的教师共度朝晚,要在美丽如画的桂林山水间学习知识……新相知,新快乐,他勉励全体学生能够“努力用功,不辜负这难得的好机会”。

《教师日记》再现了丰子恺当年对学生的教育热爱和执着。

从“原来与我有缘的就是你们这几位!”这句平实而充满真情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可见丰子恺对学生的亲近与爱护是发自内心的。

他如谈心般地告诉学生美术学习的套路和方法,让学生明白艺术就在生活之中的道理。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身为教师的丰子恺是快乐的,因为他热爱教育业,更热爱他的学生;他将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带给了学生,因为他把快乐带给了学生。

《教师日记》从1938年秋季开始,记录下了丰子恺先生1年多的日子。

这1年多里,丰先生没有遗漏任何一天,多多少少,总是记录下一些事情。

这段时间恰好是战乱时期,可是丰子恺先生依旧在为了教育继续奋斗。

在慌乱的环境下,把流离当作游历,以“家不异船,船不异家”的阳光心态看待漂泊,用“人是到处寻苦的动物”来勉励自己。

教师日记 读书心得

教师日记 读书心得

• 他指出儿童对于人生、 自然的态度与艺术的态 度是一致的。他说:“艺 术教育就是教人这种做 人的态度的……就是教人 学做小孩子,就是培养 小孩子这点‘童心’,使长 大以后永不泯灭”。
• 他认为艺术是与人生密切相 关联的,美不是形式的。
“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 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 他勉励学生“必须养成以全体为 中心的精神”,要有“万物一体” 的大胸怀。
《教师日记》读书心得
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 天上的神明与星辰, 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丰子恺
目录
• 1 丰子恺其人 • 2 《教师日记》其书 • 3 艺术必能建国 • 4 童心未泯的教育家
• 丰子恺(1898—1975)
• 浙江桐乡人。
• 自幼爱好美术。 • 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后相继任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和浙
“昨天下午,七十里外的桂林城中,正在实演 这种惨剧,也许比我所画的更惨。四五里宽广的 小城市中,挤着十八万住民。向这人烟稠密的城 中投下无数炸弹和烧夷弹!城中的惨状请你们去 想象!现在你们还能哄堂大笑么?今天要我来讲 漫画宣传技法,但我觉得对你们这种人,画的技 法还讲不到,第一先要矫正人的态度。”
丰子恺 轰炸 水墨纸本册页
热爱生活,言传身教
• 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 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 。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 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 心。
• 能用作画一般的来处理生 活,对付人世,则生活美 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 的最大效用。
• “具足美德而缺乏技术,其人 基础巩固,虽不能为艺术家 ,自不失为高尚的艺术学者 ;与其为机巧之徒,毋宁为 善良之人。”
虽然先生没上过战场,却时刻关 注着战争局势,尽可能地去帮助 那些饱受战争摧残的人们,组织 学生拿起画笔,描画出侵略者的 罪行,唤起民众的心声。他坚信 战争终究会结束,侵略终究会失 败。他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他不 希望学生做无谓的牺牲,因为, 他看到抗战胜利后,国家需要这 些宝贵的人才。先生用自己的言 行践行着心中的大爱。

关于《教师日记》读后感作文精选[5篇]

关于《教师日记》读后感作文精选[5篇]

关于《教师日记》读后感作文精选[5篇]《教师日记》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文学代表作。

《教师日记》是在1938年10月24日至1939年6月24日共8个月期间,丰子恺在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任教时生活和工作的点滴记录。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教师日记》读后感作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教师日记》读后感作文(一)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1939年12月4日星期一)校舍建筑尚未成功,学校在斧斤影里、“杭育”声中先行开课,将来择吉补行开校典礼。

今天上午七时十分,行最初次的纪念周。

全校学生一百三十余人,教师十余人,雍容一堂,行礼如仪。

我脱离教师生活,十年于兹,今日参加此会,犹疑身为来宾,不知自己已是此剧中的一角色了。

校长和教务主任讲了诚恳无间的训话之后,校长便拉我讲演。

我推辞。

学生席中一阵鼓掌声把我赶上台去。

许多脸孔仰望着我,我心中不免有些不自然,但立刻想起现在是角色登台,十年前当教师时曾经磨练过的那种演剧的本能就复活起来,简短地讲了一番话。

大意如下:“我与诸君行过相见礼,并且共唱党歌。

我们已由礼乐结合,成为新相知了。

古人云:‘乐莫乐于新相知。

’我今天觉得非常快乐!我们的新相知,实在是很难得的:前几天,我曾在桂林城内监督你们入学考试。

那时我对着满堂的投考者,曾经想道:不知这数百人中哪几位,是我们的学生,将与我共数晨夕?我看看数百只脸孔,但脸孔上并没有写明,我不得而知。

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与我有缘的就是你们这几位!你们恐也有这样的感想。

当你们在考场中看见我时,也许有人真心想道:不知这胡子是不是我将来的先生?但现在你们也知道了。

投考者有数百人之多,其中大多数与这学校无缘,偏偏你们这几位有缘。

这不是很难得的么?这是难得之一。

其次这里的诸位先生,是由中华民国各省各地会集拢来的人。

有河北人、江苏人、浙江人、安徽人、湖北人、湖南人,仿佛是全国各省的代表!因了国难,东西南北地集合拢来,来做你们的导师、教师。

《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漫画大师丰子恺老先生的又一作品。

画面上一位医生正在给一青年扎针。

这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画面中的医生带着一副眼镜,虽然看不到他的眼睛,但是可以感受到他的专注,他微微地低头,仔细地盯着自己扎针的地方。

右手拿着针管,左手熟练地按着扎针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

而画面上的青年则不那么淡定了,他嘴巴微张,眉头紧皱,轻轻地转头,不愿直视扎针的过程。

透过画面我们可以感受青年心中的痛苦和无奈。

这是医院里再常见不过的镜头罢了,可是右上方却醒目地写着“教师之梦”四个大字。

这和教师有什么关系呢?再次细看画面,便会发现医生和青年前面的桌子上摆着的针剂“大有学问”,这里所用的针剂,竟然是“数学”、“历史”等各门类知识。

这才发现这里的医生并非身穿白大褂,而是身着长衫——古时私塾先生的制服。

他似乎要将所有知识的通过这些“针剂”,一股脑儿地全部注射到学生的体内。

这幅画道出了多少一线教师的心声啊,我们恨不得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一股脑儿传授给学生。

古人有云,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古代的匠人或者高手通常都会“留一手”,有的甚至等到自己临死才会把独门绝活传授给徒弟。

而教师,则历来是一片痴心、一片苦心摸索的,对学生他们总是倾其所有,恨不得一下子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且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知识点,教师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说教,实践,寓教于乐,同一个知识点,我们掰开了,揉碎了,重复一遍又一遍,可是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理解。

如果真有这样的一种针剂,可以将知识注射到孩子们的体内,该有多好啊!这可谓是教师、学生和学生们共同的福音啊!但是,我们很清楚,这是不现实的。

襟怀

襟怀

襟怀——读丰子恺先生《教师日记》有感肖承辉偶然觅得丰子恺先生的《教师日记》,颇为欣喜。

封面极其简单,右上方是先生自题的书名,左侧的中部是先生的一幅小小的图画,细看,画上题着“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余的,大抵是一片素洁,如国画中的留白。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他笔下的教师生涯是怎样的呢?翻开书,从《原序》到《付刊序》,从目录再到一篇篇日记,我阅读着、品味着,心头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仅仅为了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生活的每一个文字,更为了先生在颠沛流离中仍然坚守的教师襟怀!书中的日记自民国二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始,止于民国二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相当于一个学年吧!推算起来,其间记录的当是1938年至1939年先生先后在桂林师范、浙江大学任教的生活。

那时,抗日战争开始不久,为保存民族的教育之希望,许多大学迁往大西南,教师与莘莘学子一起踏上漫漫征程。

或许他们可以“躲进小楼”潜心学问,或许他们可以投笔从戎去建功立业,然而,他们却情愿在尘烟中辗转,只为追随中国教育的脚步。

他们是学者,是大师,然而,他们却情愿做一名普通的教员,只为在三尺杏坛唤起热情、启迪智慧!正是许许多多如先生一般君子的努力,才使中国教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仍然得以延续,使中华之文明得以传承,给侵略者妄图亡我中华之阴谋予以沉重的一击。

日记里,先生的爱国之情、忧国之心那么真挚、那么强烈,我想,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引起深深的共鸣。

在先生的寥寥数语中,我们见证了战争的残酷。

十月二十七日,“广州失守后,药物来源断绝,剩货皆增价。

”这就是战争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好处”!十一月十八日,“两天不到校,一到校就听到紧张的消息:岳阳失守,长沙坚壁清野,自动毁灭全城。

”十二月一日,“晨间到校,惊悉桂林昨日惨遭轰炸……省政府全毁,中北路、中南路等处焚屋数百楹,死伤约二百余人。

”感谢大东亚“共荣”的理想,只是这理想的实现需以城池的沦陷与人民的牺牲为代价!先生以冷静的描述让我们看清了战争的真实面目,看清了侵略者的狰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我思我在【教师读书笔记二则】
丰子恺《教师日记》述赏
丰子恺旧居 CFP供图
■欧阳国胜
丰子恺的《教师日记》收录了丰子恺于民国27年10月24日至民国28年6月24日间共161篇日记,记叙了其两年间辗转各地的教育教学生活,可见子恺与弘一法师、竺可桢等友人的亲密关系,更显示了子恺有关师德、师能及美育教学朴素而本真的理念与方法,亦有子恺常人式的丛林如厕、教子识文等诸多趣事。

现摘其要述赏。

民国27年10月31日
今日二课,为高师美术与简师图画。

令各作一能作的画交来,使我知道他们的美术修养的程度,以便规定我的教法。

且此各画卷又可收集起来,归我保存。

将来他们毕业时,我可拿出来比较一下。

毕竟进步多少。

并可留作初相见时的纪念品。

五年十年之后,我们相见,拿出这册子来看看,追怀既往,亦可勉励来者。

述赏:比之今日作业布置的随意与无效,子恺先生的作业既有人性,又高效。

“令各作一能作的画”之“能作”,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自由空间,比之今日作文教学之强写逼写,更具人性;二者依其定教法,是为因材施教,亦为备课之关键环节——备学生;三者作学生学识与技能进步之参照,检阅教学成果,此为多数教师所忽略;四者类于追怀凭证,勉励来者,更可见其爱生。

一作多用,作业有效性之典范也。

民国27年10月1日
所谓“一通百通”的方法,便是训练你们的眼睛和手。

我们的眼睛原来具有对形状、色彩的辨识力??无论到什么地方,无论教何种学生,都可以因地制宜,因人施教,而诸君在学的一年中,请努力训练自己的眼睛,我则从旁加以指导。

我未谙他们的性格,尚不能决定教学的方针。

??鲁迅先生译笔太过谨严,有几处难怪学生看不懂。

经我在黑板上改译中国文式的,犹有人看不懂。

懂的人亦似乎少有兴味。

事后我方知所选程度太深。

下次当降低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