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册诗词赏析全集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古诗鉴赏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所见:春城败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感:触景生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所盼:心念亲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思:充满离情)1.翻译:略2.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或杜少陵。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代表作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题目:“春望”即春天所见,“春”点明时间,“望”是诗眼,也是全诗的线索。

4.问题探究:⑴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做简要赏析。

①“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②“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杂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⑵请对颔联做简要的赏析。

诗人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

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华烂漫,反而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写出了战乱给诗人带来的忧伤之情。

⑶颈联赏析。

“连三月”写出战祸时间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这两句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⑷尾联赏析。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里通过搔头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老态龙钟的情状,含蓄,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及思家的思想感情。

5.主题归纳:本诗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忧国思家的情感,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诗人的美好情操。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翻译:略2.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攀川居士,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代表作《山行》、《赤壁》、《江南春》、《清明》。

3.题目:泊,停船靠岸的意思。

苏教版八(上)诗词鉴赏

苏教版八(上)诗词鉴赏

苏教版八(上)诗词鉴赏一.《春望》 [唐] 杜甫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破”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深”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

4.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望”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6.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7.“感时”和“恨别”是诗的核心内容。

第一句,写国都沦陷,国家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但只要山河还在,就有希望!后四句,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成骨肉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

也隐含一种厌倦战争,思念亲人之情。

8.诗中的“草木深”表面上是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际是写都成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

9.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0.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11.分析“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中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12.对这首诗的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城春草木深”是说国家虽残破,但山河之美依然存在。

暮春时节的京城依然草木葱绿,生机盎然。

花草的鲜艳与社会的破败形成对比。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周围的环境事物与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了。

苏教版八上语文古诗词赏析集锦

苏教版八上语文古诗词赏析集锦

苏教版八上语文古诗词赏析集锦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wēi)迤(yí)腾细浪,乌蒙磅(páng)礴(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主题内容】: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表达了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名句赏析】:1.“五岭逶(wēi)迤(yí)腾细浪,乌蒙磅(páng)礴(bó)走泥丸。

”写山,“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极大和极小对比显出了红军长征之难;也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诗人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现。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国都沦陷的悲痛之情,也包含了在战争中思乡思亲的情感。

【名句赏析】: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写国家残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换了主人。

暮春时节,长安城中草木丛生,可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景中含情,写出了作者对国都沦陷的悲痛之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借花鸟来表达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

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因感叹时事,悦目的花朵也流下了眼泪;因深恨离别,鸟儿的心也惊动,从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主题内容】:杜牧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社会危机四伏,感到唐王朝前景可悲。

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古诗词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古诗词

七律·长征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w ēi 迤y í腾细浪,乌蒙磅p áng 礴b 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 ín 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 āo 更短,浑欲不胜簪z ān 。

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hu àn 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整理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比喻事物发展的趋势无法阻挡或者说明人的思想感情是日无法斩断(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所激起的愤怒,似水难断的愁思)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眷恋岁月飞逝难留的句子是(弃我去者,昨日之不可留。

)3感叹人生的烦恼的诗句是(乱我心者,今日之多烦忧。

)4李白在行路难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5诗中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二、《渔家傲》(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与“衡阳燕去无留意”想照应,写将士们因为没有建功立业,击败敌人而无法回家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抒发征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上阕写了哪些景,有何作用?(一是大雁南飞,二是边声四起,三是孤城落日。

“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凄凉,和边塞将士时刻御敌的情况。

也暗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4“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将士们什么样的感情?(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5主题: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表现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八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赏析荟萃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赏析荟萃 苏教版

古诗词赏析荟萃《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河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的作用。

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点明了中心,奠定了轻快豪迈的基调。

2.赏析“腾”、“走”。

“腾”是“跳跃”的意思,“走”是“行走”,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红军经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就好像在“细浪”和“泥丸”上经过,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表现了对红军战士的赞美。

3.赏析“暖”和“寒”。

“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一个“暖”字既写出了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一个“寒”字,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中所战胜的两种异乎寻常的艰难险阻,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与上一句的“暖”相对照,并照应首联,抒发了红军战士的豪情壮志。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简要说说作者是通过写怎样的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作者通过长安城内的破败之景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心境,抒发了对山河依旧,世事全非的沉痛心情。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望”的内容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3.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一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一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从结构和对比手法两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结构:对仗工整对比:“国破”的衰败与“城春”的生机作对比,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

5.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课内古诗文复习----八上古诗词赏析(苏教版)一、七律·长征(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表达了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1.首联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如何?首联是全诗的总纲,既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为全篇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2.颔联,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矛盾吗?为什么?把它们合在一起说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反衬手法,作者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极言其小,是为了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3.颈联中“寒”“暖”应怎突出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寒”和“暖”都是写人的感受。

前句突出金沙江水流湍急,惊涛拍岸,两岸悬崖峭壁,地形险要。

后句突出大渡河卢定桥险恶的环境,“寒”和“暖”相互对照,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中所战胜的两种异乎寻常的艰难,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照应首联,抒发了红军战士把“万水千山”视为“等闲”的豪情壮志。

4.尾联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任,更表达了他对夺取长征全部胜利的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译文: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1.《春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春望》这首诗表达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八上古诗鉴赏(苏教版)

八上古诗鉴赏(苏教版)

• 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 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 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 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 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 的活力与生机。
望岳
•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雁门太守行
• 内容:
• 白天,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黄昏, 激战后的惨烈;夜里,官军出其不意的袭 击敌人。 • 情感: • 表现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精神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成为 名句的原因
• 运用比喻夸张象征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 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赞美了守军 将士的高昂士气,在色彩和形象上首句与 次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映衬渲染了紧 张气氛
七律 长征
• • •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í 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 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 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 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 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 战斗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情感: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 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 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过零丁洋
• • •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瓢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首联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苏教版八年级全册课内古诗赏析

苏教版八年级全册课内古诗赏析

苏教版八年级全册课内古诗赏析一、春望代诗人,。

,。

,。

,。

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的强烈思念。

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3、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4、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6、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7、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8、对诗句理解分析错误观点的一项是( )A、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爽心悦目。

B、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

C、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心情。

二、泊秦淮代诗人,。

,。

1.杜牧是____(朝代)诗人,与_______并称“小李杜”。

2.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答: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答:7.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代诗人,。

,。

,。

,。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古诗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古诗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古诗古诗,以丰富的内容、深远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它带着雷霆之声走进了初二古诗教学改革的课堂。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古诗,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古诗1【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过零丁洋】(文天祥·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苏教版八上语文诗词赏析专题

苏教版八上语文诗词赏析专题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诗词赏析专题毛泽东《七律长征》鉴赏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

2.解释。

(1)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2)三军:指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

3.诗中哪些词语与“只等闲”相照应?腾细浪走泥丸4.诗中写到哪些史实来表现红军长征“难”?过“五岭”、“乌蒙”,渡“金沙江”、“大渡河”,爬雪山5.加点的词语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6.毛泽东在这首诗中写到雪,他还有哪些写雪的诗句?请你写出一句。

如“梅花喜欢漫天雪”“飞雪迎春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首句中的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2、“花溅泪”和“鸟惊心”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感人。

3、全诗抒发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或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4、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也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书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

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昐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6、诗中的“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草木的茂盛)山河依旧、草木蔓长的情景,实际上写的是(都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7、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亲人的思念。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古诗也是儿童在早期教育中最先接触的文体之一,学生对很多古诗都能熟读成诵,且对它有浓厚的兴趣。

古诗一般都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音乐节奏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便于感悟、领会语言文字。

另外,八年级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都是佳作名篇,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苏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古诗1【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过零丁洋】(文天祥·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八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赏析素材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赏析素材 苏教版

(二)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诗人不是按常理,先写“夜泊秦淮近酒家”,而是先写“烟笼寒水月笼沙”。

这样写有什么妙处?说出一点即可。

首先创造出一个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意思对即可)2.联系全诗,如何理解“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寒”?“寒”字不仅点出季节,时值深秋或冬季,还点出环境的朦胧(迷茫)、冷寂的特点,透出诗人心中的悲凉。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是诗的主旨,意蕴丰富。

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两句乃是曲笔,字面上是批评商女,其实意蕴丰富:一是特指商女犹唱,感叹南朝灭亡,斥责陈后主君臣贪图享乐招致危亡;二是谴责沉湎声色、腐化堕落的达官显贵;三是提醒人们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即将重蹈覆辙的晚唐王朝的命运。

(七)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望岳》这首诗是如何紧扣“望“字来写所见所感的?全诗不着一个“望”字,但句句都在在写向岳而望。

就距离而言,“望”自远而近,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望,颈联写细望;就时间而言,“望”是自朝至暮,进而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情状。

全诗紧扣一个“望”字着笔,描写望泰山所见所感,使一“望”字贯穿始终,成为全诗红线。

2.本诗语言精炼,例如颔联中的“钟”、“割”二字。

请你对此进行赏析。

“钟”字写出了大自然的情意(“钟”字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割”字显出泰山高峻奇险,写近望之势(“割”字用的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晓”是泰山割开来的,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峻的气势。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说说这两句诗对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有什么启发。

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这两句诗,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诗歌赏析一、《七律长征》押an韵首联:统领全诗,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颔联: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比喻、夸张、对偶,反衬手法,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

颈联: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暖”字既写出了五月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大渡桥横铁索寒”:a.“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寄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

b.“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

c.“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尾联: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阅读《春望》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2.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借景抒情,深沉真挚: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3.试分析首联中的“破”和“深”的作用。

“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虽是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4.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颔联用拟人的修辞,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内容上: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

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形式上:用对偶的修辞,从前面的寓情于景,转为直抒胸臆了。

诗句表达反对战乱、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感情强烈而不浅露,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6.试分析颈联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得。

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所以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7.尾联中诗人的一个动作“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8.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三、《泊秦淮》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表达了诗人的忧国爱国之情。

2.试分析首句中两个首句“笼”字的妙处。

首句写景,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诗的第二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

4.说说你对诗最后两句的理解。

后两句以形象化的议论,运用曲笔,讽刺了只顾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四、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完成下列练习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

2.第一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僵卧孤村”描绘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的处境。

3.试分析后两句的修辞及作用“风吹雨”一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处境。

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

“风吹雨”照应了诗题,同时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

五、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练习1.首联叙写诗人的诗人的身世和四年的抗元斗争生活。

“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的“经”为经书之意,“干戈寥落”包含了诗人很多的辛酸和遗憾。

2.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崇高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以及诗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试分析颔联的意思以及修辞和作用颔联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雨打萍”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

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衰败和个人政治上的坎坷遭遇。

4.试分析颈联的新奇之处颈联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诗人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

意思是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

“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是“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另一层是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将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5.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操和人生观念?这两句诗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表达作者忠心报国、为国捐躯的决心,显示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

尾联影响深远。

请说说你的理解。

)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②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

③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六、《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诗人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

2.首联: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

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

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

“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

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

3.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

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4.试分析颈联的含义。

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

该诗句一洗往昔送别诗的悲苦缠绵,体现出高原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也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因而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5.尾联: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

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6. 这首诗与其它送别诗有什么不同?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

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七、《己亥杂诗》1.首句:以“浩荡”修饰离愁,形容愁思无穷无尽;以“白日斜”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

3.试分析三、四两句的妙处?三、四两句运用新奇的比喻,诗人以“落花”自比,以“花”比作新生命,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表达了诗人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

八、《望岳》以“望”着笔,重在描写望山的所见所感,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联: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这是远望之景。

(1)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

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

“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未了”,不尽的意思,即苍峰连绵不尽。

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

“青未了”写出了泰山的山势连绵不断。

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2)比较“夫”字的含义“岱宗夫如何”(无义)“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颔联:近望之势“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特点;“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高大神奇秀丽;(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答:“钟”是聚集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大自然以人的形象,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虚写)“割”即割裂,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昏暗、明亮不同的景观;采用夸张的修辞突出泰山的高大巍峨、遮天蔽日的形象。

(实写)(2)诗中的“阴”“阳”分别指山北、山南。

颈联:凝望之景,细节描写,并由静转动。

“荡胸生层云”山腰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激荡,用“层云”衬托出山高。

“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已经是薄暮时分。

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两句分别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流露出作者对泰山情有独钟、热爱有加。

尾联:(1)想象中的登山之情,是虚拟的笔法。

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

“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

“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2)富有象征性和启示性的名句,化用孟子的名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登攀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会当:终要,终当;“凌””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