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的矛盾,永远的回声——从生态角度谈《潜鸟》
文化边缘人的悲剧命运——解析《潜水鸟》中的皮格特
20 11年 7 月
成
宁 学 院
学
报
Vo . 1 31, . No 7
J u n l fXi I 2 Uni e st o r a a i o n v r iy
J 12 l u .Ol
文章编 号 :06— 32 2 1 )7— 0 4— 3 10 54 (0 10 0 2 0
存状态 ,边 缘生存 ” “ 成为她创 作的一大 主题。她 以出身地 和成长地— —曼尼托 巴的草原小镇尼帕瓦为创作原体 虚拟 出了马纳瓦卡小镇 , 创作 了马纳 瓦卡系列小 说。劳伦斯 通 过该系列小说描写 了处 于经济 、 民族等种 种现实 矛盾 中的 加拿大边缘人的 日常生活 , 进而 展现 出加 拿大 的社会 生 活
状况 ( 苏蓉 ,0 1 。 2 0 )
文化 发生碰撞 , 形成冲突时 , 白人统治者推行种族歧视和 民 族 同化政策来 扼杀 、 同化 弱势族裔 , 将他 们边 缘化 , 使他们 最终沦为边缘群体 。自人统治者 推行 的这些 政策极大地摧 残 了加拿 大土著文 化 , 因此描 写土著边 缘群体 的悲 惨命运 也成 了加 拿大文学 的一大创作主题 。马格丽特 ・ 劳伦斯就 是 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 在其创作 的马纳 瓦卡系 列小说 中 , 以敏锐的洞察力 , 她 向读者展示了多元文化状态下处 于
到尊重” 的主题思想 ( 朱永涛 , 9 ) 1 8。 9 该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 式和持续 的回顾性叙述
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 , 虽不 断反抗却 最终难 逃死亡 的悲惨命 运。其短 篇小说 《 水 鸟》 潜 就是 其 中极 具代 表性
的作品( 绳立平 ,09 。 20 ) 在经济全球化 日益加深 , 文化 多样化不 断扩展 的今天 ,
族裔女性的生存困境及其多重抗争_剖析_潜水鸟_中皮格特一角_王旭霞
第20卷 第10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0 No.10 2011年10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Oct. 201155文章编号:1008-8717(2011)10-0055-03族裔女性的生存困境及其多重抗争——剖析《潜水鸟》中皮格特一角王 旭 霞(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摘 要:加拿大著名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极其关注生活在加拿大的少数族裔女性的生存境况。
其代表作《潜水鸟》讲述了印第安女孩皮格特·坦纳瑞短暂而悲惨的人生故事。
本文旨在从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两方面入手深刻剖析皮格特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为改变生存困境所做的多重抗争,最终指出皮格特这一角色揭示的主旨,从而深入挖掘该短篇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皮格特;生存困境;抗争;族裔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族裔人群的生存状态是加拿大文学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Margaret Laurence)的作品常常表现在加拿大多种族共存、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之下,少数族裔人群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少数族裔女性的生存境况。
她的著名短篇小说《潜水鸟》(The Loons,1970)就是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国内日趋激烈的种族、地区和性别矛盾为大背景,以讲述印第安部落梅蒂斯(Métis )女孩皮格特·坦纳瑞的悲惨一生为主线,反映了梅蒂斯人如同濒临灭绝的潜水鸟一样悲惨的命运,并由此展现她对族裔人群的特别关注以及她对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热望。
笔者尝试从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两方面入手剖析玛格丽特·劳伦斯笔下的印第安女孩皮格特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为改变生存困境所做的多重抗争,以此来分析作家投射在皮格特身上关于族裔、身份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从而更深刻地挖掘该短篇小说的主题。
一、皮格特的生存困境1.严苛的社会大环境——种族压迫1867年,加拿大联邦成立后,联邦政府推行同化与镇压相结合的民族政策,极力压制和否认土著民族的自治权利,这使得加拿大土著居民生活极度贫困,同时也造成了白人和土著居民之间的矛盾。
女性与自然的“他者”互喻
女性与自然的“他者”互喻作者:余启华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3期内容摘要: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的理论结合,其认为自然与女性同为父权制压迫的对象,女性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相互交织,沦为古往今来两个最大的“他者”。
关注“他者”经验,让“他者”发现自己的声音,与主流文化对话的过程中从边缘走向中心。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潜鸟》,分析小说中女性的挣扎与幻灭,原始自然的无言与消失,揭露父权制社会里男性如何将女性和自然他者化并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旨在呼吁建立男性与女性灵肉合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潜鸟》玛格丽特·劳伦斯他者生态女性主义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年代,由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在《女性主义·毁灭》中最先提出。
该理论强调将妇女运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强调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旨在争取男女平等和保护生态环境。
在父权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背后隐藏的二元对立中,“女性与自然被纳入…统治的框架‟(a domination system)被物化、被客体化,成为男性中心主义的…他者‟”。
[1](p.3)生态女性主义正是在展示男性压迫女性和支配自然的基础上,揭露性别歧视,挖掘其中的生态意识和女性意识,试图重新建构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
玛格丽特·劳伦斯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其短篇小说《潜鸟》以独特的白人儿童视角,刻画出了一位主动与白人主流文化融合、却遭受失败、进而走向毁灭道路的女性形象。
小说试图通过女主人公的沉默与孤独、挣扎与幻灭来挑战父权中心主义;通过潜鸟的无言与消失来挑战人类中心主义。
女主人公皮奎特出生于一个法裔混血家庭,自幼患有骨结核病,母亲离家出走,父兄冷漠,导致她性格孤僻、缺爱、不善与人交流。
几年后,当白人女孩瓦妮莎再次偶遇皮奎特,发现她变得开朗自信,并且找了一个英国白人男朋友。
悲惨的命运无声的抗争——《潜水鸟》的艺术手法分析
悲惨的命运无声的抗争——《潜水鸟》的艺术手法分析[摘要]解读加拿大当代知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小说《潜水鸟》,就第一人称视角构建故事情节,鲜明的性格和意味深长的象征等艺术手法进行探讨,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小说主题。
[关键词]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艺术手法分析一、引言玛格丽特·劳伦斯(Margaret Laurence)是当代加拿大知名女作家。
1969年她在《加拿大文学》上撰文说:在《石头天使》以前的作品中,她最关心的是人类的自由,之后她的创作重点变为“人类的生存”。
她的短篇小说《潜水鸟》(The Loons)1970年问世,这部作品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末期,梅蒂人反对联邦政府接管他们居住的红河地区,为保护他们的家园和争取生存权利,梅蒂人举行起义,但被镇压,因此受到社会歧视。
文中刻画了一位梅蒂族姑娘皮格特的形象。
她在以白人为主流文化的社会边缘苦苦挣扎,企图改变自己的命运,渴望立足之地,但最终命运凄惨,令人唏嘘不已,反映了梅蒂人如同濒临灭绝的潜水鸟一样凄惨的命运。
这篇小说也反映了一个强有力的主题思想,民族、种族之间的差异必须得到尊重,充分表明作者不愧是重视“多元文化”的当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二、艺术手法分析这篇小说视角独特,人物刻画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从人物视角、性格塑造和象征意蕴三个方面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第一人称视角构建了故事情节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通过“我”(一个白人医生的女儿)首先展现了皮格特一家破败的生存环境。
皮格特是我的同学,比我大两岁。
她身患疾病,经常旷课,因此成绩不佳,已经留级好几次了。
她不大讨人喜欢,穿着言行令人生厌,是一个另类的人物。
因为父亲是她的医生,出于仁爱之心,父亲主张带上她和全家一起到钻石湖度假。
我的家人纷纷对此发表意见,母亲心事重重地说“你得替孩子们着想,我敢打赌她头发里一定有虱子”,而祖母则说“要是那小妞也一起去钻石湖,我就不去了”。
男权·女性·自然——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解读
特 边 缘 生存 境 况 、林 中潜 水 鸟 消亡 遭 遇 以 及 两 者 间 隐 喻 关 系 的 分析 ,揭 示 工 业 化 文 明 给 自然和 人 类 带 来 的 深 重 灾难 以
及父 权制文化及其二元论思维模式对有色 人种、女性和 自 然的无情摧残,反映出 作品所蕴涵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We h n nS a
( c ol f oeg ag a e,Gun d n o tcnc r l ies yGun z o 16 5 Sh o o F rinL n u gs ag o gP l eh i NomaUnv rt, ag h u 5 0 6 ,Ch ) y i ma
n s fe o fmiim ntesoy es o c -e ns i tr . h
K e o ds: M ag rt u e e; T eLo n E o fmiim ;p t ac y yw r ra e r nc La h o s; c —e ns ar rh i
从《潜水鸟》看文化边缘人的生存困境
共存的。显然, 就在 此时, 劳伦 斯的多元文化思想业 已形成, 疾病 , 因此只要在家 里, 她的病就永远好不了。可见, 皮格特
而 正 是 这 种 思 想萦 绕 在 了她 之 后 创作 的每 一 部 马 纳 瓦 卡 小 说 生活 在 冷 漠 、缺 乏 爱 的 家 庭 环 境 中 。有 时候 皮 格 特 家 族 的男 中, 成 为 其 主 题 。在 劳 伦 斯 创 作 马纳 瓦卡 五部 曲 的十 年 里 , 也 人们 还 会 在 街 上 酗 酒 闹 事 ,男 孩子 们 也 得 想 办 法 赚 钱 补 贴 家 就 是 二 十 世 纪 六七 十年 代 ,加 拿 大 正 掀 起 了一 股 民族 解 放 运 用 , 在 夏 天 男孩 子 们 提 着 一 桶被 碰 撞 得 伤 痕 累 累 的 野 草 莓 , 挨 动 的 热 潮 。在 这种 氛 围 下 ,不 少 加 拿 大 作 家 决 定 用 自己 的作 家 挨 户 地 敲 开 镇 上 那些 砖 砌 房 屋 的 门叫 卖 。 只要能卖得 2 5分 品来 支 持 多 元 文化 ,鼓 励 各 族 人 民去 探 寻 自己 的 文化 和 历 史 钱 , 他们 便 夺 过 硬 币 , 赶 紧跑 开 , 生怕 顾 客 反 悔 ; 而 女人 和 女 孩
斯 也 意 识 到 了要 想 和 这 些 土 著人 交流 、 彼 此 了解 , 如 果 不先 去 牢里 。家 族 穷 困 潦 倒 的边 缘化 生存 境 况 注 定 了皮 格 特 个 人 的 了解 他 们 的文 化 和 历 史 ,任 何 努 力 都 将 只 是 徒 劳 。 正 是这 次 生存 困境 。皮 格 特 的母 亲 几 年 前 就 离 家 出走 了 ,所 有 的家 务 非 洲 之 行 使 她 坚信 :不 同族 裔 的人 群 尽 管 他 们 所 固 守 各 自不 活都 是 她 来 干 。“ 她 要 为父 亲 和 哥 哥 烧 火 做 饭 ,只 要她 在 家 , 同的 传 统 民族 文化 ,他 们 同样 是 可 以通 过 彼 此包 容和 尊重 而 他们 就什 么活也不干” 。家里的男人们从不顾及 皮格特患有
文化身份的追寻——解读《外婆的日用家当》与《潜鸟》
摘
要 : 化 身份 认 同是 西 方文 化研 究 的一 个 重要 概 念 , 是 后 殖 民 、 现 代 文 化批 评 关注 的 主要 焦点 。 过 对 文 也 后 通
《 高级英语》 外婆的 日用 家当》 潜鸟》 中《 与《 的解读和对典型人物的分析 , 依据 身份认 同的相关理论 , 阐述 了不 同文化
示 ; 另 一方 面 , 在 当某 个 个体 或 群 体 试 图 追寻 、 证 自己在 丈 确
化 的 “ 份 ” , e t ̄口 以叫 做 “ 同 ” 身 时 i ni 『 d t 认 。从 词 性 L ,身 看 “
份 ” 当 是 名词 , 依 据 某 种 尺 度 和参 照 系 来 确 定 的 某 些 共 应 是 同特 征与 标 志 。 “ 同 ” 有 动 词 性 质 , 多 数 情 况下 指 一 种 认 具 在 寻求 文化“ 同” 认 的行 为, 例如 , 美洲 黑人通过小说 、 表演等特 殊 的 文化 形 式 表现 出来 的 “ 根 ” 动 。 寻 活 安 德 鲁 ・ 德 加 和彼 得 ・ 奇威 克在 《 化理 论 的关 键 概 埃 塞 文 念》 中说 :就文化研究要考察个 体与群体在其 中建 构 、 决 “ 解 和捍 卫 自己 的身 份 或 自我 理解 的各 种 语 境 而 言 , 份 问题 对 身 于文 化 研 究来 说 至关 重 要 。 ” 种 看 法 除 了强 调 身 份 认 同 问 这 题 与 文 化 研究 的密 切 联 系 , 强 调 了 身 份认 同问 题 与 语 境 之 更 间 的重 要联 系 。2 世 纪 以来 拿世 界 在 政 治 、 济 、 0 经 意识 形 态 、 战争 、 民地 的 解 体 、 性 主 义 与亚 文 化 的 兴 起 等 等 语 境 的 殖 女 变 迁 构 成 了 身份 与认 同问 题研 究 必 须 研 究 的问 题 领域 。 所有 这些跨越疆界 、 国家 、 民族 、 区的流动 、 地 移居 、 放逐 和迁 徙 , 形 成 _ 2 世 纪 以来 独 特 的 、 球性 的 “ 裔 散 居 ” 象 , 且 r O 全 族 现 并 带 来 了 空 f突 出 的 文化 身 份 题 文 化 “ 同危 机 ”从 而 也 i i 『 认 , 婕 文 化 身 份 和 文 化 认 同 问 题 在 文 化研 究 领 域 中 成 为 聚 集 了 众 多矛 盾 、 论 和 复 杂 眭 的问 题 领域 争
《潜鸟》——加拿大印第安人之悲歌
情屠 杀。梅蒂族姑 娘皮格特 的祖 辈就是 因为参加 印第安人 的 维 权 起 义 而 受 枪 伤 , 被 白人 镇 压 ,从 此 意 志 消 沉 , 一 蹶 不 振 , 无 所 事 事 。 小 说 中 皮 格 特 的 爷 爷 、 父 亲 、 兄 弟 都 是 经 常 酗 酒 , 甚 至 打 架 斗 殴 , 时 常 被 关 进 监 狱 ;皮 格 特 离 异 后 ,也 无 法 承 受 压 力 ,用 酒 麻 醉 自 己 。 女 主 人 公 的悲 剧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她 的 童 年 是 在 病 痛 中度 过 的 , 然 而 母 亲 的 出 走使 她 的 生 存环境 雪上加霜 。患有骨结核 的她要操持琐碎繁杂 的家务 。 虽 然 白人 医 生 ( 内 萨 慈 祥 友 善 的 父 亲 ) 同情 心 给 皮 格 特 带 维 的 来 了一个 暑期 的休 息度 假时光 ,但 自卑兼 自闭的她对 于 白人 的 防御 心 理 ,使 她 无 法 像 这 位 善 良的 医 生 所 期 待 的那 样 成 为 维 内 萨 的 朋 友 。惯 于 劳 作 的 她 不 懂 得 享 受 童 年 的 乐趣 , 却 只 是 默 默 地 在 度 假 小 木 屋 帮 维 内萨 的妈 妈 做 家 务 。 皮格 特和 维 内萨 虽然 是 同班 同学 ,两人 却 很少 交流 , 因为 种 族 歧 视 在 偷 偷 作 祟 。住 宿 条件 简 陋 的 皮 格 特 , 经 常 因 病或 因事 旷课 ,衣着邋 遢 ,嗓音 、形 象都让人感觉尴尬 , 自
边缘 。
“《 印第 安人 法 》 影 p a 界 定 了 印第 安 人 生 活 的 方 方 面 iw l 面 :它 不 仅 决 定 谁 是 印 第 安 人 , 而 且 调 整 诸 如法 律 权 利 、 财 产继承 、税 收、遗 嘱及禁酒等事务 。它创造 了部族政府 , 规 定 其 权 利 和 成 员 构 成 。 它 还 干 涉 教 育 那 些 处 于 其 管 辖 之 下 的 公 共 与 私 人 生 活 的其 他 诸 多 方 面 。 ” … 法 律 的颁 布 为 白人 此 违 背 道 义 的 侵 略 行 径 找 到 了道 貌 岸 然 的法 律 依 据 。 因为 当 时 的 印第 安 人 还 没 有 形 成 自 己成 文 的 法 制 ,所 以 只 能 受 制 于 白 人 。淳 朴 友 善 的 印第 安 人 从 此 丧 失 自 由 ,甚 至 连 保 留地 上 生 产 出来 的粮 食 ,他 们 也 无 权 自 由 出售 。 欧 洲 人 移 民加 拿 大 之 后 不 仅 颁 布 法 令 限 制 印 第 安 人 的 自 由 ,更 是 建 立 殖 民地 以推 行 语 言 文 化 的 同化 政 策 ,本 土 文 化 受 到 挑 战 。 法 、英 两 国 先 后 建 立 殖 民地 , 并 设 法 在 印第 安 人 中推 行 法 语 和 英 语 这 两 种 语 言 。 后 来 ,学 校 的 授 课 语 言 也 只 使 用 英 语 , 迫 使 要 上 学 的 印第 安 人 后 裔 只 能 学 习 英 语 。 继 而 ,欧 洲 人 更 是 从 思 想 根 源 上 入 手 , 引 入 西 方 宗 教 信 仰 基 督 教,对 印第 安人进行彻底 同化 。这些 举措激起 印第安人 的强 烈不满 。在 印第安人眼 里背信弃义 的 白人所推 行的西方文 明 并 不 优 于 印 第 安 土 著 文 化 。 两 种 截 然 不 同 的文 化 理 念 使 得 印 第 安 人 无 法 轻 易 地 被 同化 , 他 们 追 求 自 由 、维 护 权 益 的斗 争 从 未终止过。 加 拿大在 2 世 纪 六七 十年 代 正遭 遇 白人和 当地土 著居 0 民 激 烈 的种 族 矛 盾 冲 突 。 后 者 掀 起 的 屡 次 抵 抗 运 动 因 势 单 力 薄 、武器落 后 以失败而 告终 ,印第 安人在抵抗 战争中惨遭无
对_潜鸟_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008年3月第25卷第2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unnan Nati onalities University Vol 125,No 12Mar .2008【收稿日期】2007-12-24【作者简介】蔡奂(1974-),女,云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外国文学研究】对《潜鸟》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蔡 奂(云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31)摘 要: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潜鸟》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统治与征服的生态伦理危机,批判了危机背后的强权意识形态,强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人类不同性别、种族和阶级平等发展的新型生态伦理社会。
关键词:玛格丽特・劳伦斯;《潜鸟》;生态女性主义;生态伦理【中图分类号】I 71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 (2008)02-0131-04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MargaretLaurence 1926-1987)是战后加拿大文艺复兴时期崛起的重要现实主义作家。
在她的生活和创作中,自然保护、人际和谐及社会公正始终是她关注的焦点与创作的主题。
玛格丽特・劳伦斯晚年罹患癌症,但仍坚持“通过书信、讲座、文章和募捐会来推动她一贯热情支持的事业———和平、社会正义、妇女平等、环境保护。
”[1]其著名短篇小说《潜鸟》就是对她这一思想主线的生动揭示。
《潜鸟》创作于1970年,故事背景是作者以其出生地马尼托巴(Manit oba )省的尼帕瓦(Nee 2pa wa )小镇为原型虚构的草原小镇马纳瓦卡。
通过镇上一个白人医生的女儿的观察和叙述视角,讲述了一位印第安女孩皮格特・托奈尔短暂而苦难的人生历程。
皮格特自幼便在赤贫与歧视中艰难成长,由于身患骨结核病,在成为叙述人“我”的同班同学不久之后,就辍学回家了。
四年之后,“我”偶遇皮格特时,她非常兴奋地告诉我她即将嫁给一位白人小伙。
叩问和谐 寻根归属——《潜水鸟》中的生态女性话语之维
惨 的一 生 , 分析 了不 同文 化 、 同种 族 之 间的 冲 突 与 融合 。小说 不 仅 深 刻 地 揭示 了边 缘 文 化 及 边 缘 人 的 生 存 问题 . 不 而
且还 以双重主线的手 法表 达了作者对生 态问题和女性命运 的双重关注。 关键词 :潜水乌》 生态和谐 ; 《 ; 女性命运 ; 边缘
拉 扎 鲁 变 得 歇斯 底 里 , 皮格 特也 是 同学 中 的另 类 。 是 个 让 人 她 见就不舒服 的人 ,说话时声音沙哑 , “ 走起路来踉踉跄跄 , 身 上 穿 着 的棉 布衣 裙 总 是 脏 兮 兮 的 ,而 且 总是 长得 极 不 合体 ” 。
一
者又以潜水鸟这种被人类逼向绝境 的生灵 为影射 ,暗示了主 人公皮格特将带着她 已然 没落的种族文 化走 向终结 的必然 , 也道 出了人类在资本主义经济浪潮下对 自然所带来 的戕害将
( 张汉 熙 , ,9 5 等 19 )
加 拿大女作 家玛格 丽特 ・ 伦斯 (9 6 18 ) 劳 12 — 9 7 的创 作以 关注女性生活命运而鹤立文坛。 作为一名严肃的女性作家 。 玛
格丽特不仅高度关注边缘文化语 境下的边缘女性群体的生存 状态 : 同时还十分重视人类对 于 自然 的戕害 问题 。 在短篇小说
第 8卷 第 1 2期
Hale Waihona Puke 叩问和谐 寻根归属 《 潜水 鸟》 中的生态女性话语 之维
王冬 青
( 峡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三 湖北 宜 昌 4 3 0 ) 4 0 2 摘 要 : 拿 大女 作 家 玛 格 丽 特 ・ 加 劳伦 斯在 其著 名 的短 篇 小说 《 水 鸟 》 , 过 描 写 女 主 人 公 皮 格 特 短 暂 而 悲 潜 中 通
失去的家园--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赏析
坦纳瑞一家属法印棍血族 , 他们在白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 格特的命运之舟并没有停止航行。三年后, 我离开小镇去外
贫困潦倒,生计靠家里的壮丁外 出打零工 或在铁路上“ 地上大学, 当 放暑假回到家中. 母亲跟我谈及皮格特 , 才得知她 养路工来维持” 靠吃救济粮过日子” 或“ 。
因此当她向我自豪而又不无夸张地透露令镇上那些臭婆娘们大吃一惊的消息秋天我就要结婚了男友是一位在城里畜牧场干活的英国金发帅小伙我看到了那揭下面具的脸上露出的是一副坚强不屈敢于挑战一切的神色她的眼神透出一种强烈的令人寒怕的渴望
维普资讯
山东外语 教学 20. 02年第 l ( 期 堕蔓 — 期 )
象, 了作者重视“ 表达 多元文化” 的理惫。本文拟从瓿事视角、 性格塑造、 象征意蕴几方面筒折小说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皮格特- 坦蚺瑞; 第一人称视南; 性格剥画; 征意蕴 象
中国分类号 : 0 I 64 1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2 6320 ) — 5— 10— 4 (0 1 0 7 3 2 20 0
收稿 时 间 :u 1 0 20 4—1 6
5 7
维普资讯
眼神黯淡、 衰不台身的印第安姑娘已经消失, 现 个孩子葬身火海。我的幻想视角中浮现出一幅情景: 白茫茫 个面部呆板、 在的 带有一种狂欢的活力”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 她“ , 而是 的冰天雪地中, 红色火焰窜上屋顶, 熊熊燃烧 这篇小说通过第一人称视点的流动观照, 虚实相问, 与身边的小伙子们谈笑风生。剪短的头发烫成弯曲的小卷, 真
苦苦挣扎, 揭求立足之地. 但最终命运悲惨 , 令人唏嘘不已。 “ 注意到她的存在” 。我的父亲是她 的医生, 为使她早 日康
这篇小说反映了贯穿在作者系列作品中一个强有力的主题 复. 出于仁爱之心. 他带上皮格特和我们全家一起去了钻石 1 I 的视角便聚焦于缝与我的两 思想, 即 民族、 、 种族 地区、 性别、 世代之间的差异必须得到 湖避暑另 墅度假。小说中 我 展示了她性格中反差鲜明的两个层面 尊重 朱永涛,9825. ( 19:3)充分表明作者不愧为重视“ 多元 次近距离的接触, 文化” 的当代加拿大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在钻石湖的两十月里, 我第一次面对一个真正的印第安 这篇小说构思独特, 人物刻画细腻, 具有不俗的艺术欣 人 , 她在我的跟中“ 产生了魅力 。我努力试图博取皮格特的 赏价值 本文拟从视角和情节框架 、 性格塑造、 象征意蕴几 信任. 遨请姥一道去游泳、 散步, 给我讲他们大森林里的故
鸟沈念阅读理解
鸟沈念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鸟沈念我们去往的是天鹅最钟情的七星湖,在东洞庭湖西南角。
从市区出发,走省道、乡镇公路、通村公路,一百余公里,路从开阔到狭窄,从平坦到颠簸,途中要花三个小时。
挤在我身旁的一老一少,都是东洞庭湖保护区的“老将”。
年轻的姓余,皮肤黝黑,左脸颊有一道颜色更深的疤槽。
他是保护区下设七星湖管理站的站长,后来一介绍才知竟然是“80后”,疤槽是巡护途中丛摩托车上摔倒所致。
问他这条路线一年要跑多少个来回和此地鸟的多少、观鸟要领……他只言片语,不无乏味。
倒是“元老级”的老张话多,愿意满足我的好奇——护鸟的艰苦、打击毒鸟者的艰辛、湿地环境不为人力所能改变的艰难……老张回忆他那些残缺的经历,在狭小的讲述空间里缠绕成一团沉重的情绪。
老张说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有专业的猎捕队,县里会收购鸟羽出口,后来有了禁令,有了湿地保护工作人员巡查监护。
但那些冬天困守在湖滩不上岸的渔民,会放呋喃丹毒鸟;那些冬闲无所事事的湖区周边农民,会偷偷扛着猎枪、土铳、高压气枪恶作剧般打几只鸟打打牙祭;还有一种网眼细密的捕鱼工具迷魂阵,被隐秘地安插在鱼虾洄游的必经之地,只进不出,伤害极大;有些废弃的网埋在水中,日子久了,水退之后,常常又缠住觅食的鸟,有翅也飞不起来;城里郊外的餐馆明中暗里兜售野味,满足人们的口欲,有暴利可图,就有了毒鸟的团伙犯罪。
而更久远之前,老张说祖父辈遇到湖上自然死亡的大雁、野鸭,都会捡起来挖个土坑填埋,随手折段柳枝插在坑头上。
他这辈子最恨打鸟、毒鸟的人,前些年一桩恶性打鸟案,触目惊心,现场遍地白羽,像刚下过的鹅毛大雪,鸟睁开的眼睛就如同雪地上踩出的黑洞洞的脚印。
“不是我们没管事,是湖太大了,总有管不到的地方和时候。
”老张说东道西,记忆碎片像一只只漂流瓶顺水流远。
采桑湖是我们的必经之地,也是这片湿地保护的核心区,从十月、十一月至次年的三四月间,随着枯水期的到来,湖底袒露,湿地天成,恰好成为北方候鸟的最佳迁徙越冬地。
2024年语文基础应用与积累题库及答案1
2024年语文基础应用与积累题库及答案11.下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横亘(gèng)耸(sǒnɡ)入云天辉映(yìnɡ)。
B.纤(qiān)纤烛(zhú)光手腁(pián)。
C.开辟(bì)惊惶(huáng)侍(shì)弄。
D.酝酿(niànɡ)虔(qián)诚针灸(jiǔ)。
(正确答案)2.下列字词有误的一项是()。
A.果肩莹白雪霁怄气。
B.自栩飞船型谱航程。
(正确答案)C.花冠神秘赤纬娇容。
D.今宵欢度刻意裨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那些把德国队在本届欧锦赛中的失利完全归咎于里贝克的观点是有失_____的。
②他的演唱技巧,经过长期的_____,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③由于天线出了故障,电视机荧光屏上的_____不太清楚了。
A.公允磨练图形。
B.公正锤炼图形。
C.公正磨练图像。
D.公允锤炼图像。
(正确答案)4.下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砌(qì)成载(zǎi)歌载舞深谙(àn)。
(正确答案)B.锲(qiè)而不舍红缯(zēng)龟裂(jūn)。
C.紫绡(xiāo)词藻(zǎo)荔(lì)枝。
D.不妨( fánɡ) 轨道(guǐ)渣滓(zǐ)。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确信勤奋刻苦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B.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C.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
(正确答案)D.这里是侗乡深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进得村来,我们真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6.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月光如流水一般。
B.绿色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
C.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老师在讲课,他竖起耳朵听。
评析《潜水鸟》的悲剧象征意蕴
评析《潜水鸟》的悲剧象征意蕴高菲【摘要】通过解读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潜水鸟>,着力探讨<潜水鸟>的象征意蕴,并总结和归纳女主人公--印第安女孩皮格特短暂一生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迷茫、寻觅、无奈、幻灭和死亡的悲剧根源.【期刊名称】《巢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12)005【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潜水鸟;悲剧;象征意蕴【作者】高菲【作者单位】滁州学院外语系,安徽,滁州,239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玛格丽特·劳伦斯(1926——1987)是加拿大的一代文学“教母”,一生著作颇丰。
她从7岁时就开始尝试写作,其早期作品如《约旦河此岸》、《先知的驼铃》等,反映了她在索马里和加纳的生活。
她亲眼目睹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非洲人民所面临的生存问题,对非洲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和兴趣。
《约旦河此岸》发表之后的近20年中,玛格特·劳伦斯的写作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
1969年她在《加拿大文学》上撰文说:在《石头天使》以前的作品中,包括对非洲文学的评论,她最关心的是人类的自由,而自从《石头天使》问世以来,她发现自己的创作重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变为人类的生存”。
而草原小镇的成长经历对她产生了终生的影响,她以自己的出生地和成长地加拿大曼尼托巴草原小镇尼帕瓦为原型,精心虚构了西部草原小镇马纳瓦卡,并以此为背景,创作了“马纳瓦卡”系列的4部长篇小说和1部短篇小说集。
这些著作都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写作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深刻地探讨了加拿大民众的求生主题。
作品中,鲜明的时代感、人物的真实感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些作品奠定了她在加拿大现代文学中的崇高地位,并为她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潜水鸟》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短篇小说。
《潜水鸟》(The Loons)一文入选张汉熙编写的《高级英语》教材,在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潜水鸟 象征意蕴的分析
( 一 ) 生存环境的象征 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 , 高大浓密 的云杉 , 灌 木丛生 , 夜间 湖面如黑珍珠一般秀丽迷人 , 这就是 作者笔下 潜水鸟的生 存 环境。它们原本生活在十分原始的环境 下 , 就 如文中的钻 石 湖 , 那是大自然的象征 , 但是由于人类文 明的不断发 展 , 自 然 环境 遭到了工业文明 的逐 步入侵 , 原 始生 存状 态岌岌 可危。 在文中第一次讲述∃ 我% 去钻石湖的情形 时 , 钻 石湖的自然 状 态保 护的尚好 , 但是 人们 把它 作为一 个休 闲度假 的场 所 , 修 起许多别墅住 宅 , 还 在湖 边修 建了防 波的 小堤 , 大片 栖息 地
!1∀ 灯火辉煌的文明世界相去甚远 。
它们的声音∃ 悲 怆凄惨 % 是对 遭到工 业文 明的侵 袭而 失 去家园的控诉 , 而其中夹杂的那种∃ 冷峭的 神韵% 则是要与 悲 惨命运进行抗争的呼喊 , 这正好 与皮盖蒂的 性格相符。可 以 说 , 潜水鸟的叫声象征着一种生命、 一种 价值 , 象征着梅蒂 斯 人这一弱势民族在白人占统治地位的社 会里 , 和白人主流 文 化的撞击下处在边缘状态的抗争与挣扎。 在小说中 , 潜水 鸟之于 人类 社会 , 就等 同于 梅蒂 斯人 之 于白 人社会。潜水鸟 惧怕 人类 , 因此 只有 在晚上 的时 候 , 才 悄然离巢 , 飞向黑暗而寂静的水 面。皮盖蒂对 身边白人也 是 抱着这样一种 逃避的 态度 , 但 与潜水 鸟的 躲避相 反的 是 , 她 用一种冷漠、 排斥 , 甚至 是恶 言 相对 的方 式 与白 人∃ 划 清 界 限% 。虽然自己的栖息地 被人 类无 情地 侵占 着 , 但是 潜水 鸟 并没有轻易地放弃生存 , 它们在人类 的生活边 缘仅存的空 间 里安静地生活 , 始终为谋求一片适合 自己生存 的天地而追 求 着 , 它们那叫声中夹 杂着 的∃ 冷峭 的神韵 % , 也 是它们 高傲 的 内心没有放弃希望的体现。和潜水鸟一 样 , 皮 盖蒂没有屈 服 于日 益严重边缘化的 处境 , 她 的一生 都在 为着 寻求归 属感 , 摆脱 边缘地位 而不 断 地抗 争着 , 不管 是消 极 抵制 的抗 争 方 式 , 还是主动出击式的抗争方式 , 甚至是 最后那无 奈的解脱 , 抗争的精神是一直存在着的 , 两者在对∃ 根% 的 追求上是一 致
失去的家园--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赏析
失去的家园--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赏析
谢娅莉
【期刊名称】《山东外语教学》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文学创作以不同种族、文化的冲突、沟通和融合为主题.在其小说<潜水鸟>中,作者以真挚的情感、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在主流文化社会边缘挣扎的一位印地安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重视"多元文化"的理念.本文拟从叙事视角、性格塑造、象征意蕴几方面简析小说的艺术特色.【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谢娅莉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芜湖,2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女性艺术家的成长之路--从玛格丽特·劳伦斯《占卜者》中的女主人公莫拉格谈起[J], 杨李
2.对比艾丽斯·沃克与玛格丽特·劳伦斯的文学创作观--以《外婆的日用家当》和《潜鸟》为例 [J], 周纯漪
3.男权·女性·自然——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解读 [J], 文珊
4.对比艾丽斯&#183;沃克与玛格丽特&#183;劳伦斯的文学创作观--以《外婆的日
用家当》和《潜鸟》为例 [J], 周纯漪;
5.玛格丽特·劳伦斯小说《占卜者》主题研究 [J], 高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及物性看小说《潜水鸟》景物描写对主题的深化
从及物性看小说《潜水鸟》景物描写对主题的深化
祝敏
【期刊名称】《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23)2
【摘要】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语篇框架.运用韩氏理论中概念功能的主要体现形式--及物性,对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潜水鸟>的景物描写进行分析,以期体现及物性分析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并从中找到证明景物描写深化小说主题的有力证据.
【总页数】5页(P114-118)
【作者】祝敏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杭州,3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H04
【相关文献】
1.作好景物描写深化主题思想——谈景物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J], 张坤;
2.作好景物描写深化主题思想--谈景物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J], 张坤
3.胜利大逃亡的背后--从余华小说主题的变化看先锋小说的演变 [J], 李谋冠
4.温柔夜色中的得与失——从《夜色温柔》看菲茨杰拉德小说中梦幻破灭主题的深化 [J], 秦苏珏;程锡麟
5.问题小说的嬗变和人的主题的深化——评娇健的短篇小说集《第七棵柳树》 [J], 翟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析《潜水鸟》中的皮格特
解析《潜水鸟》中的皮格特
陈娇娇
【期刊名称】《林区教学》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文学作品的主题主要体现的是不同文化和种族的冲突、融合与沟通。
在其《潜水鸟》这部小说中,玛格丽特·劳伦斯通过第一人称和回顾性的叙述方式与视角,以婉妮莎这个白人女孩的视角来展示主人公皮格特一生的悲剧。
基于此,通过对皮格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以期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部作品。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陈娇娇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 152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潜水鸟》女主人公皮格特形象刻画 [J], 王丽
2.文化边缘人的悲剧命运——解析《潜水鸟》中的皮格特 [J], 李传益;余珊
3.皮亚佐拉音乐创作中的探戈元素历史渊源与风格特点之探究 [J], 常林;朱泓
4.族裔女性的生存困境及其多重抗争——剖析《潜水鸟》中皮格特一角 [J], 王旭霞
5.DISC人格特质因子解析及其在当代社会职场中的应用 [J], 王桂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玛格丽特·劳伦斯《潜鸟》的语言艺术风格
玛格丽特·劳伦斯《潜鸟》的语言艺术风格《潜鸟》是英国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借助对一位年轻女子的情感表达,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自我救赎的可能性。
它以精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对人生、爱情以及命运的深入洞察,成为20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在该小说中,玛格丽特·劳伦斯运用了丰富的语言艺术手法来表达她的文学观点和思想情感,下面将以小说语言艺术风格为主线,进行分析。
一、语言的象征意义在《潜鸟》中,玛格丽特·劳伦斯大量使用象征主义手法,将外在的物事与内在的情感、人性等联系起来。
这些象征的形式多样、意义丰富,如自然界的四季、动物、植物、色彩等,通过对这些形象的运用,作者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状态。
比如,小说中一直运用“潜鸟”的形象来暗示人物的情感状态。
潜鸟是一种水鸟,即使在水中也难以被发现,与小说中的女主角康妮一样,她在表面上看起来平静淡漠,但内心却是充满渴求和压抑。
因此,潜鸟成为了康妮心灵的象征,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除此之外,作者还使用了极具象征意义的色彩来强化人物的情感表达。
小说中黑暗暗示了人物的沉郁、痛苦,阳光、明亮的色彩则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平和、快乐、奋斗的状态。
康妮从英国回到意大利时,看到一片晴朗的蓝天、淡黄色的阳光和岸边的白色岩石时,感到内心焕然一新。
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仅为小说增色,更展示了作者灵敏的观察力和深入的洞察力。
二、句式和表达手法的灵活运用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句子往往长而复杂,常常使用逗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来使语言更加流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多变的语调和节奏感。
例如,小说中描述康妮与梅尔科姆第一次相遇的场景,作者在长长的一段句子中运用了大量的逗号和短语来表达康妮内心的情感和对梅尔科姆的印象:“然后,她便看见了一张瘦削、有点独特的面孔,稍微有点黑,黑色的小胡子和小胡子之下一道性急而准确的嘴唇。
这张脸给她留下了终生印象,不知何故,简直是充满了凶暴的美。
浅谈精卫填海的话题提炼 人教版
浅谈精卫填海的话题提炼李松荫精卫鸟千年不消、万年不灭的仇恨似乎在像人们昭示着什么,我想就这个故事本身来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一、精卫鸟的执著精神激人奋进“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
”精卫鸟是渺小的,即使如此,它也没有放弃对自己的一种深深的责任。
它凭借着自己卑微的资本和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向东海挑战。
不管结果如何,也不管自己要付出多少代价,这都是一种执著的精神。
它的执著精神激励了许多人。
因为这种执著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执著是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
因为有了执著,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因为有了执著,爱迪生发明了灯泡;因为有了执著,徐霞客写成了《徐霞客游记》;因为有了执著,蒲松龄写出了《聊斋志异》。
这些人的行为与精卫鸟的行为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把自己一生献给了自己的事业。
从这个角度来看,精卫鸟的这种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例文1:锲而不舍04——28 任漪“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荀子•劝学》中的话。
它告诉人们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件事,就会取得成功。
拿破仑曾说过:“达到目的有两个途径,即势力与毅力,势力只为少数人所有,但坚忍不拔的毅力却是多数人所有的,它的沉默力量往往可随时间达到无可抵抗的地步。
”精卫填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大海征服不了它,蓝天见证了它的恒心;愚公移山,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高山阻挡不了他,土地见证了他的毅力;范仲淹画粥苦读,粗茶淡饭立壮志;徐霞客餐风宿露,跋山涉水创下驰名中外的《徐霞客游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斯大林说:“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
”安格尔又说:“所有坚忍不拔的势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让我们为了我们的理想,为了我们的明天培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例文2:持之以恒04——28 刘世婕我国古代曾有人为求学磨穿铁砚,为练字磨破衣襟,为度曲把桌边敲去深沟……每一个卓越成就的背后都用血水和泪水写着——持之以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的矛盾,永远的回声
——从生态角度谈《潜鸟》
一
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起先,各种文化,包括了白人文化、亚洲文化及印第安文化、美洲文化等,都是在相对封闭独立的环境下发展的,每种文化都被给予平等的发展机会。
但在这中间,许多文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许多波折。
但总有那么几种文化能最大限度的兼收并蓄,最大限度地克服自身的劣根性,那么它就发展很快,成为主流文化。
这样周遭的文化或者依附于它,或者被它边缘化,这就形成了众多亚文化。
如果说生态进化有自然选择,那么文化发展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
每种文化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它的进步性和劣根性。
当这种劣根性占据了文化发展的主要方面,成为发展的主要矛盾,文化就会衰微,面临变革。
变革成功,对文化发展无疑如虎添翼,反之,文化就消亡了。
从这个角度解释,有文化消亡是自然现象,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实当荣耀。
但如果一个主流文化一统天下,会造成什么结果呢?第一,它会造成个体信仰缺失,发生集体无意识主义,如果这种情况被一个居心叵测的寡头利用,无数百姓会成为他追逐权力的牺牲品,这个民族灭亡指日可待。
第二,会发生文化内部的同质化,每个个体的价值观无论是非都相同,那些瑕疵反而不容易被指认出来,长期下去主流文化就会到故步自封的境地,直到被外来文化吞没。
那些聪明人不会这么轻易让自己苦心经营的主流文化毁掉,所以他们给与亚文化适度的同情,关注它们,扶持它们。
亚文化族裔中的有识之士也时常揭揭他们文化中的伤疤,这样做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告诉那些聪明人,我还活着。
即便呻吟,也是活的一种方式。
第二,一方面满足主流文化人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就是拉点同情、可怜的支持。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让那些仍处于僵尸或者半僵尸状态下的人们清醒过来,不要再作贱自己那原本就不行的亚文化了。
故伤感文学、女性文学、寻根文学的兴起,体现了那些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既推动了世界上多元文化、价值观发展,又起了启蒙作用,其中的批评之声被持有主流文化观点的统治者吸收,保护了主流文化。
综上,构建一个和谐、多元、开放、包容的生态文化世界是目前社会发展的主流态势。
各民族、各种族的文化互相学习、借鉴,去掉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部分,保留精华的思想内核,互惠共处,和而不同。
如果每种文化的发展都能做到这点,孙文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终会实现。
下面对《潜鸟》进行具体分析。
二
课文揭示了几对矛盾。
第一对是Ewen和Beth的矛盾,Ewen是医生,对Tonnerre以及她的病情很了解,他相信科学,出于一个职业的考虑,觉得带Tonnerre去旅行无伤大雅,可是Beth出于白人中产阶级家庭主妇,自然对边缘文化,而且是邋遢的边缘文化有歧视,但她没有进行加害,最后只是说“as long as she behaves herself”这句话看出,Beth虽然没有对Tonnerre施加同情,但话也完全说的过去。
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合理的原因,对于其它事物,不加干涉,任其自生自灭,本来也是保护生态的态度,只是消极罢了。
第二对是叙述者和Tonnerre的矛盾,在课文第19段,叙述者说了这样一句颇为值得玩味的话:“Want to come and play?”课文很清楚,Tonnerre感染骨结核,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她跛着脚,自然不能像叙述者那样跑跳。
如此,叙述者的快乐就是Tonnerre的痛苦。
从前文看出,Ewen一家似乎接受了Tonnerre,给了她物质上的关怀,符合生态主义共生原则。
但是按照深层生态学的观点看,Ewen一家没有站到Tonnerre的角度,给她终极关怀,还是用养他们自己的方法对待她。
第三对是叙述者的思想和行动的矛盾,叙述者的思想是方向是对的,但赢得Tonnerre 的信任时却再次把她的痛苦建立在自己的快乐之上,二者反差极大。
这个问题的本质还是归
到两种不同文化在交流碰撞中产生的,在叙述者眼里,用出色的游泳技术去博得一个人的信任理所应当。
但她忽略了Tonnerre是行动障碍者,在他们眼里,静态的运动,比如在沙滩上堆一座城堡,是展示能力的方式。
从课文中可以看到,叙述者无意间的炫耀伤害了Tonnerre,让她把沙雕毁掉了。
在叙述者眼里,daughter of forest是有灵性的,但在Tonnerre 眼里却成他们出身杂种的代名词。
他们二人来自不同的文化生态里,还都以各自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想法。
这样两个系统无法融成一个系统,达成文化上的一种共生和平衡。
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只要叙述者低下那高贵的头颅,倾听一下来自弱势群体的声音就OK了。
只是叙述者还年幼无知,连这点道理也不懂。
第四对是景区的原样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往深里说就是自然与现代,科学与传统的矛盾。
这个矛盾在今后不仅对于自然,而且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课文现实意义的所在。
现代设施方便人们进行快餐式的游览,但是以前的天人合一,大音希声的心境找不到了;科学技术发展了,人们能做的事情多了,欲望膨胀了,但以前对道德对生命的敬畏消失了,节操好像成了破布。
而这个矛盾的根源十分复杂,解决起来远非用一个区区生态主义那样容易。
所以我想把这个问题还给大家,让时间与实践去回答当初的一切。
课文还交待了两处矛盾,一处是Beth与MacLeod的矛盾,一处是Tonnerre前后命运的转变。
前者文中交代的不多,后者和第四个一样,以我的水平,用生态主义观点解释不了,就不展开分析了。
三
《潜鸟》还用了多种写作技巧,例如题目“潜鸟”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文章中间对Tonnerre命运的转折用了省略和突降的技巧,给人很多想象空间。
但课文最打动人心的还是文中对湖面环境及叙述者心理活动细腻的描写,是翻译硕士备考很好的练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