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思维策略指导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幼儿阶段是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以往的研究表明,积极的思
维方式对于幼儿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作
为一名资深教育家,我们应该探讨如何帮助幼儿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以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一、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
为了帮助幼儿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我们首先要为他们提供积极的
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应该充满温暖、关爱和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各种学习活动。教室的布置要充满活力和创意,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
发现,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积极向
幼儿传递正能量,树立积极乐观的榜样。
二、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
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对于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我们可以
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
1. 鼓励幼儿表达情感和意见: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空间,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同时,要尊重每个幼儿的差异性,
帮助他们认识并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2. 引导幼儿反思:我们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等。通过反思,幼儿
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更有动力和信心去探索新的事物。
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幼儿培养积极思维方式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具体技巧:
1. 启发性问题引导: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
2.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置身于真实的问题中,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幼儿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面对各种问题,尝试找到解决方法。
超常儿童的教育引导策略
超常儿童的教育引导策略
超常儿童是指智力、情商、创造力等方面表现非凡的儿童。对于超常儿童的教育引导,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 提供适宜的挑战:超常儿童通常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他们需要适度的挑战来满足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与他们能力相匹配的学习内容和任务,让他们感到充实和满足。
2. 个性化教育:了解超常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别学习计划,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3. 培养批判思维:超常儿童往往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较强。鼓励他们批判性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4. 维护情绪平衡:超常儿童可能面临着更高的压力和挑战,因此需要教育者和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机制,培养良好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5. 培养社交技能:尽管超常儿童在智力方面表现出色,但有时他们可能在社交技能方面存在一些困难。教育者和家长可以提供相应的社交技巧培训,帮助他们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 提供艺术与创意的培养:超常儿童通常在艺术和创造方面具有天赋。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艺术和创意培训,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以上仅是一些基本的引导策略,针对不同的超常儿童,还需要根据其特点和需求进行更具体的教育引导。同时,教育者和家长也需要与专业人士合作,共同制定适合超常儿童的教育方案。
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阶段
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认识世界。他们会通过触摸、吮吸、探索等方法来获得感觉和感知能力,并逐渐建立起关于自己身体和外界物体的认知。
在感觉运动阶段,婴幼儿的思维是一种非语言的、自发的思维方式。他们的思维能力主要基于感知和感觉,没有明显的逻辑推理能力。他们的思维主要依赖于直觉和经验,并且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2.前操作阶段(2-7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开始系统化,并逐渐发展出一些基本的认知和逻辑能力。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概念、分类和序列,并开始使用逻辑推理进行问题解决。
在前操作阶段,儿童的思维开始逐渐脱离直觉和情感的支配,而更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和客观性。他们开始学会使用符号、语言和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并开始思考抽象的概念和问题。
此外,儿童的思维也逐渐摆脱了自我中心主义,开始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表现出逐渐发展的社会认知能力。
3.具体操作阶段(7-11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并且开始能够进行更复杂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他们能够运用具体的操作和观察来解决问题,并开始学习抽象的概念和原则。
在具体操作阶段,儿童的思维逐渐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他们
开始能够从细节中抽象出一般性的规则和原则,并运用这些规则来解决问题。此外,他们还能够对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表现出复合思维的特点。
4.形式操作阶段(11岁以上):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达到了成人的水平,他们能够运用逻辑
和抽象思维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够进
国 外 儿童思维 训练pdf
国外儿童思维训练pdf
摘要:
一、引言
1.介绍国外儿童思维训练的背景和重要性
2.阐述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二、国外儿童思维训练的发展历程
1.国外儿童思维训练的起源和发展
2.国外儿童思维训练的主要理论依据
三、国外儿童思维训练的方法和策略
1.基于探究的学习
2.项目式学习
3.情境式学习
4.合作学习
5.批判性思维训练
四、国外儿童思维训练的实践案例
1.案例一:美国幼儿园的探究式学习
2.案例二:德国中小学生的项目式学习
3.案例三:芬兰的情境式学习
五、国外儿童思维训练对我国的启示
1.借鉴国外儿童思维训练的方法和策略
2.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
3.提高教师思维训练的能力和素养
六、结论
1.总结国外儿童思维训练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2.提出未来我国儿童思维训练的发展方向
正文: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改革越来越关注国际视野。国外儿童思维训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旨在分析国外儿童思维训练的发展历程、方法和策略,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二、国外儿童思维训练的发展历程
国外儿童思维训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主要受到皮亚杰、杜威等教育家的理论影响。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思维训练已经成为国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国外儿童思维训练的方法和策略
1.基于探究的学习:通过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式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学生团队合作,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五大策略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五大策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至关重要。数学思维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五大策略。
一、激发兴趣,让学习成为主动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比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以购物为例,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模拟购物的过程,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找零。这样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运算,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玩数字猜谜游戏、讲述数学家的故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往往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启发式教学则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
探索答案。比如,在讲解面积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不同
形状的图形,然后提问:“如何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呢?”让学生自己
思考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但不要直接
给出答案。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换个角度思考,或者与同学
讨论,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注重直观教学,培养形象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数学表象,从而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幼儿培养的思维发展方法与技巧
幼儿培养的思维发展方法与技巧幼儿的思维发展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正确引导和培养幼儿的思维
能力对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介绍几种幼儿培养思
维发展的方法与技巧。
一、潜移默化培养幼儿思维习惯
幼儿的思维习惯往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得到培养。家长和
教师应该注重潜移默化的引导,例如通过启发性提问,激发幼儿思考
问题的能力。同时,合理安排幼儿活动,如拼图游戏、手工制作等,
可以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主题游戏培养幼儿逻辑思维
主题游戏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在角色扮演
游戏中,幼儿可以模拟不同的社会场景,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拼字游戏、数字游戏等也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主
题游戏不仅能够使幼儿积极参与,还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
幼儿的思维发展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采
用情景教学、问题导入等方法,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此外,提供丰富
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如图书、绘画工具等,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注重鼓励和赞扬幼儿的创造性表达,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
心和积极性。
四、培养幼儿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故事书、提供科学实验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学
会观察、分析和评价。此外,讨论和辩论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批
判性思维。逐渐引导幼儿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辨
别和判断能力。
五、开展团队合作培养幼儿社交思维
团队合作是社交思维的一种体现,培养幼儿的社交思维需要通过多
如何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中科院心理所-张梅玲教授)
如何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微课干货整
令狐采学
说起数学,我们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各种数字、定理、公式、方程、函数、几何图形甚至微积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解题技巧,关注解题结果是否正确,很少有人会透过这些知识去发现数学之美,挖掘数学背后的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拥有数学思维对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那么对于儿童来说,数学作为其必修课,家长或老师如何引导孩子发现数学之美?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一定要让孩子去学习奥数吗?
针对这些问题,中科院心理所的小学数学思维专家、博士生导师张梅玲老师在4月10日的微课《如何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中都一一给出了解释。接下来,小编针对微课,做了干货整理,供错过或想重温微课的亲们再度学习。
思维、数学和数学思维的概念界定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三个概念:思维、数学和数学思维。思维是我们认知过程中的高级形式,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等活动形式。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抽象的符号科学。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那么,什么是数学思维呢?关于这点学术界的观点并不统一,有的人认为是指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有人认为函数思维、建模等。尽管观点不一,但是基本上数学思维是种思维形态,是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数学思维最重要的是关联性思维,也就是数和数、数和形、形和形的关系。
如何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如何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欢迎借鉴参考。
什么是抽象思维能力
所谓抽象思维,是指系统地构想抽象事物的能力。
到了十岁左右,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快速发展,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适当助力。
在此之前,孩子只会承认和谈论眼前所见的客观事实,羊就是羊,草就是草,既没有物种关联,更没有联想诗意。
而现在就不同了,孩子的大脑中开始形成了“蓝天、碧水、绿草、白羊,大自然美啊”这样的概念,甚至形成了信念、忍耐、恭敬、正直等眼睛看不到的抽象概念,并且会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和原理。
所以,即使交给略显困难的课题,孩子也能很好地解决;或者说,即使学校的功课太难,只要父母略加指导,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但需要家长们注意的是,抽象思维的发展是因人而异的,尤其是男孩子的发展速度会相对慢一些。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这样的呢?
现在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孩子只能思考到具体的事实层面,无法把握老师讲课的要点,常常会提出一些毫不相关的问题,弄得自己很尴尬。
比如说,有一次上课,老师讲了一个关于青霉素的故事:许多年前,XXX感染了肺炎,如果当时没有发现青霉素,XXX可能就不治身亡了。
其他孩子想到的都是:“是啊,是因为青霉素XXX才活下来的啊,真是太幸运了!”可你的孩子却对“青霉素是怎样杀灭肺炎病菌”产生了兴趣,一直缠着老师问。
假如孩子存在这样的情况,那就说明孩子过于关注客观事实,这
幼儿思维训练方法有哪些
幼儿思维训练方法有哪些
其实要培养孩子的科学能力,就要很好地充分发挥其思维逻辑能力,引导幼儿主动思考,而不是灌输和强行训练。那我们该如何训练儿童思维能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儿思维训练方法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幼儿思维训练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幼儿的特征是爱美、喜新、好奇、求趣,一切美新奇趣的东西,都能引起幼儿极大注意,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表达欲望。动画片是幼儿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而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画面、逼真悦耳的音响,就像动画片一样最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乐于交流。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幼儿的语言学习包括对一系列声音的识别、再认和重现以及对语法规则的理解,而课件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声音识别、再认和重现的机会,它们通过自己独特的传递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使幼儿萌发学习的动机,从而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内驱力。幼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获取知识技能,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前提。幼儿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这就为幼儿语言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怎样培养思维能力以及生活好习惯
一
家长认知误区
关于“幼儿园的一节集教活动的时长是多久”这一简单问题,很多家长的回答都是40分钟。
事实上,幼儿园的集教活动一般在15—25分钟左右。而家长们的认知误区所折射出的问题就是误认为幼儿园的教学就是教孩子学拼音、识汉字、数数,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广大家长们对于幼儿园小学化的需求越来越高。
儿童逻辑思维训练五方法_怎样提升思维能力
儿童逻辑思维训练五方法_怎样提升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要培养儿童的智力,就要注意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小编介绍儿童逻辑思维训练方法。
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等。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培养:学习分类法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根据某些相同点将其归为一类,如根据颜色、形状、用途等。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根据,即事物的相同点,从而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其观察能力。
认识大群体与小群体
首先,应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群体的名称,如家具、运动、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个群体都有一定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应让孩子了解,大群体包含了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如动物-鸟-麻雀。
了解顺序的概念
这种学习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最大到最小、从最硬到最软、从甜到淡等,也可以反过来排列。
建立时间概念
幼儿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也许会更规矩些。
理解基本的数字概念
有些两三岁的孩子就能从1数到10,甚至更多。但与其说是在数数,不如说在背数。应该把数字具体化,如“1个苹果”、“3个人”等。父母在孩子数数时,应多点儿耐心。让孩子一边口里有声,一边用手摸摸物品,逐渐过渡到眼睛“默数”。日常生活中,能够用数字准确表达的概念,父母们尽量讲得准确。同时,还应注意使用“首先”、“其次”、“第三”等序数词。
追求儿童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顾娟老师“为思维的通透而教”的实践研究述评
读了顾娟老师的新作《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儿童数学思维发展——我的思考与实践》(以下简称《跨学科思维》),感触良多。
2009年,顾娟老师因教学成绩优异被破格吸收为江苏省南通市中小学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因为担任名师培养导师的缘故,我就有了经常走进顾娟老师课堂观课的机会。每次听她的课,都感到特别舒服和满足。她长期在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给了她丰富滋养。在成为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之前,她一直痴迷于数学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的实践探索。从她的课堂上,我也能体会到情境教育带来的美感和温情,这或许就是她的课堂能够打动他人的内在原因。
但她并未因此感到一丝轻松,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虽然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情境教育特色,但在科学处理数学学科理性特质与儿童认知感性特征之间的差异、有效调和数学知识抽象性与现实背景具体性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浸式思考,她秉持“以思为核心”的情境教育理念,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注意遵循儿童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于2016年提出了“为思维的通透而教”的教学主张。“为思维的通透而教”,通俗地讲,就是弄清楚究竟,从种种表象中寻找到本质和规律,从若干条件中探究到源头和走向,从生活的问题里抽象出世界的真相与意义;就是要让思维看得见、思路走得通、思考打得开,实现儿童思维的纵横交错、左联右串,达成高通路迁移。概而言之,即为灵活建立关联、深度理解本质。为此,她提出了“问题—激其思”“暴露—明其迹”“碰撞—汇其果”“打通—畅其径”“转换—正其言”等引领儿童数学思维走向通透的核心策略。[1]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思维
(三)判断根据客观化
【案例分析】有的小孩子认为给书包上皮是因为 怕它冷;球从桌子上滚到地上是因为它“不想呆 在上面。”如何看待孩子的类似判断?
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事物的客观 逻辑进行判断,而是按照“游戏的逻 辑”或“生活的逻辑”来进行。
(四)判断论据明确化
【案例分析】问一幼儿:“你知道 为什么要刷牙吗?”幼儿说:“因 为是妈妈说的。”如何看待这类现 象?
掌握概念的基本特点:
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 的制约。一般认为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可以分 为三种水平:动作水平概括、形象水平概括和 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他们分别与三种思维方 式相对应。
幼儿的概括能力主要属于形象水平,后期开 始向本质抽象水平发展,这就决定了他们掌 握概念的基本趋势:
掌握概念的趋势:
思维内容具体, 更易理解掌握具体概念 特征: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具体形象性 自我中心性(不可逆性、泛灵论)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根据事物 本身的逻辑关系进行的思维。它反映事物的本质 属性和规律性联系,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 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也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模 式,严格说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第二节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发生
1、时间:2岁左右 2岁以前是思维的准备时期 2、发生的标志: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
2岁左右,儿童开始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 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舍弃那些可变的次要特征。 eg. 舍弃船的颜色,大小等差别,把“船”这个 词作为各种船的标志,甚至当物体不在眼前时,也 能从概括的意义上来使用代表这种物体的词。在此 之前,儿童可以用“嘎嘎”一词来称呼黄鸭和黄茶 壶。
幼儿想象力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幼儿想象力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首先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存经验;其次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好奇心;再次,应善于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进行思维加工,使之变成有价值的成果。下面小编为你讲解孩子想象力的培养途径和策略,希望能帮到你。
幼儿想象力的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一)通过游戏活动的探索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并不是凭空臆想,他需要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如果我们观察不难发现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幼儿的游戏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会学到很多知识,对幼儿的想象力的培养也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幼儿的游戏活动《开火车》中,幼儿把小凳子当做小火车,骑在小凳子上嘴里边唱着:“笛笛…..嘟嘟….,一列火车长又长,运粮运煤忙又忙,钻山洞、过大桥。呜——到站了。”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已经置身于与想象中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名列车员,通过让幼儿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有效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园中应该经常开展此类模仿性的游戏,把幼儿的思维调动起来,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二)玩教具在幼儿想象力培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离不开玩教具,对于幼儿来说,玩教具的价值不在于它的价钱是否昂贵,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满足幼儿想象力发展的需要。也许人们觉得简单的玩具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幼儿园中最常见的就是积木,虽然看似简单的积木在幼儿的手中却能变换的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停车场、高楼、学校等,每次摆的造型都不同这些都是幼儿通过现实再头脑中想象摆出来的。通过摆弄积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对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儿童思维策略指导浅谈
个 理论 问题 , 又是一个 实践 问题 。尤其是 在从 应试教育 向素质 - 推理 的认识过程 而直接 快速进 行判断的认识 能力, 实际上是 一个
现实 意 义 。 : 体 显 示 。灵 感和 预 感 、 猜 测 和假 说 、 顿 悟 和豁 然贯 通 都 是 直 接 思 维 1 坚 持 每 天一 分 钟 视 算 、 一分钟听算 、 一 分 钟 口算 , 从易到难 ,
当前 , 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起 步维艰 , 恐怕 其 中一 个重 要原 因 就是 忽略 了对学 生进行思 维策 略指 导 , 也许 , 这种 指导本 身就是 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 教育转化 的一种极好的策略 。 笔者认为 , 对学生进行思维策略训练 , 应从 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
4 . 鼓励别 出心裁 、 鼓励 自主创新 、 奖励突破和超越 ; 5 . 保 护含有某种合理 性的错误 回答 , 营造 宽大 、 宽松 、 宽容 的
学 习生 活环 境 。
6 . 鼓励争辩 , 重视过程而轻视其结果。
三、 训 练 学 生 思 维 的深 度
、
训 练 学 生思 维 的 速 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维的敏捷性 是思 维品质 的重要特征 。敏捷 的思维是提高工
作、 学 习效率 的主观 因素 中的关键因素。因此 , 应强化思维速度 的
思维深度 , 是思维结果 的质量体现 。 ・ 其训练的一般途径有 :
学龄前儿童数理思维发展研究
学龄前儿童数理思维发展研究
引言:
学龄前儿童的数理思维发展是教育学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数
理思维是指个体解决数学和科学问题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策略。这个阶段
的儿童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数理思维发展对于日后的
学习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探讨学龄前儿童的数理思维发展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促进其发展。
一、学龄前儿童的数理思维发展特征
1. 直观感知阶段:学龄前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依赖于直观感知,即通过
观察、触摸、听觉等感官途径来认知和理解数学和科学概念。他们通过实际
体验和操作来掌握数理知识。
2. 偏向具象思维:在这个阶段,学龄前儿童主要依赖类比和具象的思维
方式进行数理推理,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解决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他们可能会用砖块或积木来形象地表示数字和数量。
3. 操作为主导:学龄前儿童的思维体验主要通过操作和实践来获得。他
们喜欢通过动手做实验、解决问题或玩具来学习数学和科学。
4. 非逻辑思维:学龄前儿童的思维过程还没有完全发展出逻辑推理能力,他们的思维过程更多是基于直觉和经验。他们可能会在同一问题上得出不同
的结论,缺乏一致性。
二、学龄前儿童数理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
1. 家庭环境:学龄前儿童的数理思维发展与他们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家庭对数学和科学的价值观念以及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数理活动的程度对儿
童数理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 教育方式:早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对学龄前儿童数理思维发展具
有重要影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帮
助他们建立数学和科学的基本概念。
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分析
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程度的提高,幼儿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至关重要。本篇论文将从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和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的特点入手,分析教师在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中应采取的指导策略,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一、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
数学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本科学,具有与生俱来的内在逻辑体系。从认知智能的视角来看,幼儿期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接触数学最丰富的时期。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数的概念形成阶段
数的概念形成阶段发生在2-3岁之间,儿童开始理解形状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此时幼儿可以使用基本的数学量词,如“一个”、“两个”、“很多”等,用于表示数量的概念。
2.数量比较与相等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4-5岁的儿童开始意识到数量是可以比较和相等的。他们可以使用增加和减少的概念来比较两个物体之间的数量大小,并开始理解“相等”的概念。
3.空间结构与图形认识阶段
在5-6岁的阶段中,幼儿开始能够感知图形的属性,掌握翻转、对称等形状变换规律,并能够使用简单的几何概念来描述这些变换。
4.数学思维运用阶段
在6岁后,幼儿的数学思维较为成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量化、计算、统计等。
二、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的特点
数学区域是幼儿园中一个特殊的活动区域,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和实验的空间。在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中,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自主探究-幼儿园的数学区域不同于普通课堂教学,教师往往采取较为放手的教学方式,让幼儿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思维策略指导浅谈
摘要:儿童思维策略指导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在执行新课标、使用新教材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别从训练学生思维的速度、广度、深度和活度四个方面简要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儿童思维策略;思维速度;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思维活度
儿童思维策略指导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尤其是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在执行新课标、使用新教材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维是一种高级心理活动过程,是一种最隐性、最复杂、最不清楚、最富于学术价值的精神活动。
人脑是硬件,知识是软件,是思维的根,只有根深才能本固、叶茂、花繁、果硕。
人脑约有3.5万个结构基因(其中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占20%左右),它包括密码结构蛋白、密码运动蛋白以及密码酶蛋白,很可能还存在一种密码记忆蛋白。所有的知识信息通过人体感官产生兴奋而将信息转化为生物电,并由这种生物电携带这些信息向脑外侧神经元、大脑枕叶上视皮层等传递,传送到密码记忆蛋白中储存,这就提供了思维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思维活动是一种有规律的生物电活动,活动的过程伴着生物电子数量的变化,生物电子运动速
度的变化,密码蛋白空间构型的变化、电磁场强弱程度的变化、脑血流量和能量的变化,各种思维活动就得以在变化中进行,也在变化中结束。
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步维艰,恐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维策略指导,也许,这种指导本身就是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种极好的策略。
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思维策略训练,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训练学生思维的速度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特征。敏捷的思维是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主观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强化思维速度的训练,乃至尽可能地达到直觉思维的程度(它是一种不经过分析、推理的认识过程而直接快速进行判断的认识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全部心理能力以及知识、阅历、经验、个性特征在短时间内的整体显示。灵感和预感、猜测和假说、顿悟和豁然贯通都是直接思维的表现。)以数学为例,经常性的思维速度训练方式有:
1.坚持每天一分钟视算、一分钟听算、一分钟口算,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2.严格规定时间完成某种练习、某种作业或某个任务(如测量、填表、绘图等)。
3.组织某项知识抢答赛。
4.运用游戏实施训练(如,玩扑克牌24点等)。
运用上述形式进行思维速度训练,都要提供必要的、有效的、可
能的策略指导。
二、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
所谓广度,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训练上注重以下策略:
1.唯一答案问题中掺入少量非唯一答案问题;
2.有限答案问题与无限答案问题并重;
3.用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
4.鼓励别出心裁、鼓励自主创新、奖励突破和超越;
5.保护含有某种合理性的错误回答,营造宽大、宽松、宽容的学习生活环境。
6.鼓励争辩,重视过程而轻视其结果。
三、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
思维深度,是思维结果的质量体现。其训练的一般途径有:
1.模仿。它是起步的拐杖;
2.想象。它是腾飞的翅膀;
3.多向和逆向思维。它是创造的磨石;
4.联想和迁移。它是训练学生思维深度的桥梁;
5.引导。它是寻求纵向思维方向的基础。
四、训练学生思维的活度
1.举证合适的古今中外思维灵活性的大量个例,是诱发启迪学生思维活度的有效途径;
2.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是实施对学生思维活度训练的主要作业面;
3.日常生活中的灵机应变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活度经常性训练的
必不可少的补充。
总之,在实施对学生思维策略的训练中,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有侧重性地使用动机性策略、个性化策略、通道性策略、发散性策略、反馈性策略、系统性策略以及动态生存性策略,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思维策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