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潮
《观海潮》鉴赏
柳永《观海潮》鉴赏原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柳永词作,打动我最深的共有三首,一首《雨霖铃·寒蝉凄切》,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另外一首就是这首《观海潮》(又名《望海潮》)。
整体来看,这首《观海潮》可谓柳永词作精品中的精品,仅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引得金主萌“投鞭南渡之志”,就可见其文笔之绝妙。
这首词虽不及《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样哀婉动人,但其清丽脱俗,别有风味;虽不及《鹤冲天》中“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那样清高傲然,但于拜谒词中而显得不卑不亢,已显得难能可贵了。
下面对这首词进行细致的分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开篇即大开大阖,气势雄壮,一扫婉约词之颓靡之风,实现了婉约而不颓靡的新境界。
点出了杭州之历史悠久,繁荣昌盛,而又不落入俗套。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让我想起了电视剧《柳三变》中柳永唱这首词时的场景,当时屏幕上显现的并不是柳永,而是江南那一株株的如烟细柳、一座座的如画小桥,时而近景,风帘轻扬,罗幕生辉,时而远景,雕梁画栋,鳞次栉比,将整个词所表达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我们在读这首词的时候,脑中涌现的正是这样的画面,如此良辰美景,怎能不让人心颀颀然向往之?“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此时词人将视线从繁华的杭州城内转移到了雄伟壮阔的钱塘江上,这几句写得甚为豪放,颇有苏东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磅礴大气。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三句话将杭州城的繁荣富庶表现到了极致。
这三句话可以和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相媲美。
观海潮 柳永
山 寺 月 中 寻 桂 子 , 郡 亭 枕
江 南 忆 , 最 忆 是 杭 州 。
水 绿 如 蓝 , 能 不 忆 江 南 ?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 春 来 江
——
江 南 好 , 风 景 旧 曾 谙 。
点染
据《现代汉语词典》 解释为:“绘画时点 缀景物和着色,也比 喻修饰文字。”可见, “点染”也是修饰文 章的一种方法,通过 它,可使文章“更上 一层楼”。
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前 者如南宋陆游《剑南诗草· 掩门》云:“点 染聊成字,呻吟近似诗。” 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 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 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 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 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 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 隔”,只能是一气而下。
慢词之祖,婉约之宗
倡导长调(慢词)创作 ,首创或首用词牌100多个。
用俗语、俚语填入词中 ,雅俗共赏。
内容 :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 。 2描写男女情爱。 3江湖落拓的感慨 。
风格以纤细婉丽,幽怨低回为主,部分也体现豪放 雄浑的特点。
柳永 一袭磊落青衫 茕然立于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 一气而下。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染 点
小结本词
1.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 华。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 景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 赞美与艳羡之情。 2.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 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用铺叙、点 染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 “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 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 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 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日照免费的旅游景点介绍-日照有哪些海边景点是免费的
日照旅游攻略之日照海边玩且免费的景点日照市是山东省的一个海滨小城市,虽然经济发展的不是最好,但这里的旅游资源非常好,空气清新,而且民风质朴,尤其是日照的海边美景,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个日照市免费的海边旅游景点。
虽然免费,但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景点不好,而我介绍的这几个,是又便宜又好玩。
保证来了不会后悔。
(1)日照唯一免费的免费的正规的海水浴场-日照第三海水浴场第三海水浴场,是日照市正规浴场中唯一一个免费的,它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火车站8路直达,汽车站10路直达。
而且,这里的基础设施完善,著名的锦江大酒店和巧克力渔家海鲜连锁饭店都在这里。
在旅行当中,把吃的、住的解决好,想必这次旅行也差不到那里去。
在这里可以尽情的得到放松。
在第三海水浴场,可以洗洗海澡,可以在沙滩上散散心。
都是很不错的享受。
这儿的沙滩非常的细腻。
夏天躺在上面,晒个日光浴都非常的惬意。
而且在这里也可以参加赶海活动,非常的有乐趣。
(2)免费的赶海景点日照的旅行当中,赶海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日照市,有几个很不错并且免费的赶海景点:李家台赶海公园、张家台赶海公园、任家台赶海公园、太公岛牡蛎公园等。
赶海活动就是等退潮之后,去捡一些小贝壳、小螃蟹等,有的时候,有不少的游客能捡到一小桶的海鲜,挑些好看的可以自己留着玩,大点的还可以做晚餐了都。
在赶海活动中,很多游客像个孩子一样,非常的开心,非常的满足。
不过在赶海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涨潮的时间,要及时的退出来。
不要因为贪玩而遇到危险啊!(3)灯塔风景区-观海潮海浪的好景点-在日照海岸线的最南端灯塔风景区位于日照海岸线的最南端,环境也很好,然后在这里可以海游也可以来个赶海活动。
晚上这里的景色也是一绝。
不少游客晚饭后都会在这里散散步再回酒店休息。
(4)世帆赛基地-观光的漂亮景点世帆赛基地,面积不大,然后游览时间差不多就是两个小时就可以游览完,它靠近万平口景区,靠近灯塔景区,所以可以和别的景区一起游览,世帆赛基地里面有各种帆船和邮轮等,这个景点一大特色就是在这里可以拍好看的照片。
曲径通幽 的语句训练
曲径通幽的语句训练
1.时尚养生与香聚,曲径通幽观烤艺。
2.览山岳,观海潮;探曲径通幽,觅古风小桥,都在天涯旅行社。
3.曲径通幽,我心依旧。
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5.江南曲径通幽,石桥水榭,亭台楼阁,无不缱绻着淡淡的思绪。
6.京华何处是华园?曲径通幽近海边。
7.入夜微烦,静极思动;于登山,曲径通幽;伴蝉虫,独临顶,微风。
8.旅游观光、曲径通幽、怪石嶙峋、峰峦叠翠、流连忘返。
9.既有曲径通幽的休闲小道,也有豪华典雅的乡间别墅。
10.松柏苍翠,曲径通幽,游廊交错是其独特的吸引人之处。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案1. 教学目标2. 教学重点3. 教学难点4. 教学准备5. 教学过程6. 活动设计7. 创设情境8. 教学评估9. 总结反思10. 教学延伸1.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认识观潮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故事了解观潮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2.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主要包括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对观潮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问和让学生积极参与。
3.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认知相关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
4.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教材、教具、课件等,要确保教具完好且教材清晰。
5.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采取“教师引导、学生主体、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领会观潮的知识,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活动设计:活动设计主要包括课前热身、课中活动、课后延伸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兴趣盎然。
7. 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如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观潮的气氛,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观潮的值得一看之处。
8. 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评估方式,如课堂测验、小组讨论等,用更客观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9. 总结反思:要在课堂结束后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优点,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延伸:在课后可以给学生留些阅读或者手工制作任务,让学生深入了解观潮的知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我作为一名语文学科的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视是至深至醒的。
每一次的在线授课都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将教材的精华呈现给每一个学生,如何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满足他们在学科发展上的需求。
本次教案的主题为《观潮》。
一、教学目标1. 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明确关键信息,概括课文大意。
2. 能运用课文中的故事和情境,领会观潮的重要性及乐趣。
3. 能运用形象化思维方式,感知与领会海洋的自然美妙及人类生存的脆弱性;4. 能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创造性表述整个故事并提出自己的简单观点。
观海潮诗词读后感800
观海潮诗词读后感800英文回答:Upon reading the poem "Watching the Tides" by Zhang Ji, I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profound and vivid depiction of the sea and its ever-changing tides. The poem beautifully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the sea, evoking a sense of awe and wonder.The poet's use of descriptive language and imagery creates a vivid picture in my mind. The lines "The waves are like white horses, galloping towards the shore" paint a vivid picture of the powerful and majestic nature of the sea. I can almost hear the crashing of the waves and feel the salty mist on my face.The poem also conveys a sense of the sea's eternal nature. The lines "The tide comes and goes, never stopping" remind me of the cyclical nature of life. Just like the tides, life has its ups and downs, its highs and lows. Thisreflection on the transient nature of life makes the poem resonate with me on a deeper level.Furthermore, the poem also explores the theme of human existence in relation to the vastness of the sea. The lines "I stand on the shore, feeling small and insignificant" remind me of our place in the grand scheme of things. The sea, with its vastness and power, serves as a reminder of our own mortality and insignificance in the face ofnature's forces.中文回答:阅读张继的诗《观海潮》后,我深受其深邃而生动的描绘海洋和不断变化的潮汐的感染。
观海潮鉴赏作文800字
观海潮鉴赏作文800字英文回答:The Observation of the Tide.The observation of the tide is an ancient practice that has been used for centuries to predict the future. The tide is the regular rise and fall of the sea, caused by the gravitational pull of the moon and the sun. The moon's gravity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tide, as the moon's orbit around the Earth causes the Earth to bulge outslightly on the side facing the moon. This bulge of water creates a high tide.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Earth, the water is also pulled away from the Earth, creating a low tide.The sun's gravity also plays a role in the tide, butits effect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moon. The sun's gravity causes the Earth to bulge out slightly on the side facing the sun, but this bulge is not as pronounced as the bulgecaused by the moon. As a result, the sun's gravity causes a slight variation in the tide height.The tide is a powerful force that can have a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The tide can create strong currents, which can be dangerous for swimmers and boaters. The tide can also cause erosion of beaches and other coastal areas.The observation of the tide is a valuable tool tha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future. By observing the tide, people can avoid dangerous currents and erosion, and they can also plan for activities such as fishing and boating.The observation of the tide is also a beautiful and awe-inspiring sight. The tide is a reminder of the power of nature, and it is a source of wonder and inspiration for people of all ages.中文回答:观海潮。
鉴赏文章观海潮英语作文800字
鉴赏文章观海潮英语作文800字Appreciation of the Article "Watching the Tide"In the annals of Chinese literature, Su Shi's prose masterpiece "Watching the Tide" stands as a testament to the enduring power of nature and the boundless human capacity for contemplation. Written during a period of political exile, the article evokes a profound sense of introspection and connection to the rhythms of existence.Su Shi begins his narrative by recounting his arrival at the seashore in the evening. As darkness descends, the vast expanse of water appears as a "black dragon sleeping on the horizon." The soft glow of the moonlight casts an ethereal beauty upon the scene, transforming the ocean into a "limitless expanse of silver silk." With a keen eye for detail, Su Shi observes the ebb and flow of the tide, marveling at the cyclical nature of its movement.As the night progresses, Su Shi ponders the nature oftime and the transience of human affairs. The relentless crashing of the waves against the shore serves as a constant reminder of the inexorable passage of time, sweeping away all in its path. "Amidst the vast expanse of water, I feel as small as a mustard seed," he reflects, acknowledging the insignificance of the individual in the face of cosmic forces.Despite his sense of insignificance, Su Shi finds solace in the contemplation of nature's grandeur. He draws parallels between the boundless ocean and the boundless possibilities of the human mind. The restless waves mirror his own restless thoughts, constantly churned by introspection and a desire for knowledge. In the ceaseless flow of the tide, he perceives a metaphor for theнепрерывность human experience, marked by both joy and sorrow, ebb and flow.Su Shi's meditation on the seashore culminates in a moment of epiphany. He realizes that true happiness lies not in the pursuit of external rewards but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er peace and acceptance. "In embracingthe fullness of life, both its joys and its sorrows, we come to appreciate its true beauty." He writes, "Like the tide, we must learn to accept that change is inevitable and that in every change lies an opportunity for renewal."Through his vivid imagery, philosophical musings, and poetic prose, Su Shi invites the reader to share in his 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 "Watching the Tide" is not merely a description of a natural phenomenon but an exploration of the human condition, offering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time, the transience of life, and the enduring power of the human spirit.In the centuries since its composition, "Watching the Tide" has become a touchstone for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ts timeless themes resonate with readers of all ages and backgrounds, inspiring reflection and prompting introspection. Whether read for its literary brilliance or its philosophical depth, Su Shi's masterpiece continues to offer a profound perspective on the human experience, reminding us of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all things andthe enduring power of nature to inspire awe, wonder, and humility.。
观海潮读后感800
观海潮读后感800英文回答:"The Tidal Wave at the Estuary" is a thought-provoking and profound poem written by Mao Zedong. It explores the theme of strength and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The poem describes the powerful force of the tide as it crashes against the estuary, representing the struggle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The poem begins with a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tidal wave, highlighting its immense power and relentless nature. The author uses strong and evocative imagery to convey the magnitude of the wave, emphasizing its ability to overcome any obstacles in its path. This imagery serves as a metaphor for the Chinese people's unwavering determination to overcome challenges and achieve their goals.As the poem progresses, Mao Zedong shifts the focus to the Chinese people themselves. He describes them as beinglike the tidal wave, constantly pushing forward and never giving up. The author praises their resilience and perseverance, highlighting their ability to endurehardships and remain steadfast in their pursuit of progress.Furthermore, the poem also touches upon the concept of unity and collective strength. Mao Zedong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working together and supporting one anotherin order to overcome obstacles. He suggests that bystanding united, the Chinese people can harness their collective strength and achieve great things.In conclusion, "The Tidal Wave at the Estuary" is a powerful and inspiring poem that captures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It conveys the message of strength, resilience, and unity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Throughvivid imagery and powerful language, Mao Zedong encourages his readers to never give up and to continue pushing forward, just like the relentless tidal wave.中文回答:《观海潮》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发人深省的诗歌。
观海潮东南形胜原文隶书作品
观海潮东南形胜原文隶书作品
《观海潮·东南形胜原文》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所作的一首
著名诗篇,该作品以隶书形式书写。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面朝大海,
观赏东南形胜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而闻名,表现了诗人对大
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中通过对海潮、山峦、云霞等自然
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变幻多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
对人生沧桑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在隶书形式的书写中,每个字的笔画变化丰富,线条流畅有力,表现出了诗篇的雄浑气势和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隶书是中国
古代的一种汉字书体,具有浓厚的书法艺术价值,通过对《观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的隶书书写,更能展现诗篇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观海潮·东南形胜原文》以其优美的诗句和隶书
形式的书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同时
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和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首诗作品在中国
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传颂和赞赏。
观海潮知识点总结
观海潮知识点总结一、海水潮汐的形成原理海水潮汐是由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形成的。
地球上的海水因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形成了潮汐现象。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是潮汐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太阳的引力也会对地球的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
月球引力作用下,地球表面的海水受到月球的引力作用会形成向月球的潮汐波高,远离月球的地方也会形成低潮,这就是潮汐的基本形成原理。
同时,由于地球自身的自转,地球上的海水潮汐会随着地球的自转周期性地出现涨落。
除了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外,地球表面的地形地势也会影响海水潮汐的形成。
例如,海岸线的形状,海底地形,海洋水体的湾、海峡等地质特征都会影响海水潮汐的涨落。
二、观察海潮的方法观察海潮是一项有趣并且需要耐心的活动。
观察海潮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1. 观察潮汐表:潮汐表是用来记录海水潮汐涨落情况的工具。
通过潮汐表可以得知每天的涨落时间和涨落的幅度,以及未来几天的潮汐预报。
2. 观察海平面高度:站在海岸线上,可以通过观察海水的涨落情况来了解潮汐的情况。
在涨潮时,海水会逐渐上涨,涨到最高点后再逐渐下落;而在退潮时,海水会逐渐下降,下降到最低点后再逐渐上涨。
3. 观察海水流动情况:当海水涨潮时,海水会迅速涌入海湾或者河口,形成急流;而在退潮时,海水会迅速退去,形成迅速的退潮流。
4. 观察潮湿的岩石或者沙滩等:潮汐涨落时,海水会涨到岩石或者沙滩上,形成水印,而在退潮时这些痕迹会逐渐消失。
三、海潮的影响海潮对于海洋生物、海岸线和海洋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海潮对这三个方面的影响。
1.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海潮的周期性涨落会对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一些海洋生物的繁殖、捕食和觅食都会受到潮汐的影响。
由于潮汐的周期性,海洋生物也会根据潮汐的变化来进行一些生活活动。
2. 对海岸线的影响:潮汐会对海岸线产生一定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在涨潮时,海水会对海岸线进行冲刷,形成海蚀崖和海蚀洞等地质景观;而在退潮时,海水会携带着大量的沙石、泥沙等物质沉积在海岸线上,形成沙滩和滩涂等地貌。
上海新高考语文背诵篇目观海潮
上海新高考语文背诵篇目观海潮
原文:
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柳永《观海潮》教案
[推荐]望海潮★★★望海潮教案作者:张燕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34 更新时间:2009-7-1 16:33:34望海潮教案1、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本词的景物描写方法。
2、了解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3、掌握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二教学重点:1、柳永对慢词长调的开创意义。
2、本词景物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数量词运用所体现的风格。
2、景物描写中白描、铺叙手法。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六课时安排:两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语:晏殊是北宋前期的代表性词人,写了很多婉约曲致、歌咏升平的词作。
14岁入朝后,历任要职,官至仁宗朝的宰相,生平喜爱文学,又喜欢荐拔人才。
北宋诗人张舜民写了一本笔记叫《画墁录》。
书中的第一卷里说,柳永第一次赴汴京预备参加科举时,流连于花街柳巷,没能考取功名,他写的《鹤冲天》中有一句词“忍将浮名,换了浅吟低唱”得罪了仁宗皇帝,很长时间内吏部不让他升迁。
柳永就去找同是词人的当朝宰相晏殊,希望能拉他一把。
但晏殊却讽刺他作“彩线慵拈伴伊坐”之类的情词,和当时的“深斥浮艳虚华之文”的仁宗皇帝一样,鄙视他的俚俗浮艳的词风,自然不肯帮他。
不过这个晏殊是个非常有诚信的人,七岁能文,被誉为神童。
十四岁参加科举考试时,宋真宗召见了他,让他和进士们一起在朝廷接受面试。
晏殊在会试中看了题目后,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过这篇文章,草稿尚在,请圣上另命一题。
”皇上赞其诚实,当众赐同叔进士出身。
正是他的诚实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也最终帮助他官场上的升迁。
我的故事讲完了,下面把时间留给发言的同学。
(二)、词的基本常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观海潮短文二年级
观海潮短文二年级
这次,我来到了海滩,观看到它涨潮的美姿。
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来看潮水,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想到今天能亲眼看到潮水,我非常兴奋。
下午三点多时,大海还是那么温柔优雅。
我坐在礁石上,仰望着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凉丝丝的海水不时地冲刷着我的脚丫,海风一下子变得猛烈,妈妈告诉我要涨潮了。
果然如此,只隐隐望见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滚滚而来。
它们打在礁石上,浪花像碎玉似的四溅开来。
那溅起的浪花,像一颗颗水晶纷落在海水里。
海浪一浪接一浪地涌来,瞧,他们好像在赛跑。
一个浪花冲过礁石奔向沙滩,另一个浪花紧跟其后,谁也不让谁。
海浪不停地打在礁石上。
礁石也不软弱,像勇敢的士兵挺立在那,任凭海浪拍打。
岸上还有骑着摩托车的车队在追潮。
潮水差一点就打到他们了呢!一转眼的时间,海面上就慢慢平静了下来,人群也渐渐散开了。
渐渐地,海浪放慢了脚步,也不在汹涌澎湃。
潮也退了。
虽然,今天的潮水出乎大家的意料。
潮水非常的温柔,但这是我第一次亲眼所见,还是觉得这场面非常壮观。
《观海潮》
前背景:曾怨清风无端惊起华梦的痕。
那年夏天,我高中生活未了,突来的一场大病使我不得已的离开四面高墙的读书生活,而就在休假中,有幸的一次观潮使我永生不得忘却。
观海潮 -回到住地,瘦得露骨但还挺得住的双手铺下一页青纸,奋力执起久违的笔在这浩瀚的地方写下:是你那狂荡的浪头,激起我不羁的心性,使我一身充满力量,昂头望着天边;是你那放恣的吼啸,唤醒我久久的迷茫,使我重新整装待起,挥手指向远方。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面对沧海,心中充溢着许多的话。
-虽也喜家门前那淙淙的溪流,看惯了十里九曲的清河流水,只是静静地流淌。
最多也不过是风儿吹过,撩起的层层涟漪,让人平静,让人遐想。
久已很想睹一下梦中那浩瀚沧海的模样,但一直只把它埋在心底,没想到会在今天把它实现。
15日,微音陪我来到这里,我大病初愈,身上很没力气。
在这五月的天里,海滨风儿瑟瑟,本来是热不着的,可我还是走的一身虚汗。
在离水边不远的乱石滩选块稍大点的光石坐下,微音偎依在我的身旁,把头贴在我的肩上。
微妙的呼吸有节奏地颤动着我,她一手歪歪的把伞撑在我俩的头上。
-“阳光不是很强的,把伞收了吧”。
我说 -她说这样很有韵致,还是执意地轻轻打着。
我心里轻轻的,夹杂着丝丝甜甜的感觉,细品味来,就像是吃着水果蜜糖那种特别的味道。
我没再说话,开始默默地认真体味着一个“韵”字。
-眼前是望不着边际的茫茫大海,头上是覆盖着大海的蓝天,海水续续不断的向我们袭来,一层接着一层,流到我们的脚边,又缓缓的退回。
又一层袭来,再缓缓地退回,好象挑逗我们似的,猫着腰来来回回地做着同样的动作。
海,这时是温柔的,静默得有几分腼腆。
我只是在默默。
微音猛抬起头,问我是不是不舒服,我微笑着说没有的。
这时头顶上的天空有了一点点的灰暗,不多时灰晕已慢慢散布了大半天空,太阳也藏起了羞涩的脸庞。
从海上吹来一缕清风,轻轻撩起我额前散乱的青发,吹动着微音薄薄的衫衣。
继而风又稍猛了一点儿,没一会功夫,雨也壮了胆似地洒下几滴,落在我的臂膀上。
观海潮长安仿写
观海潮长安仿写
案例一:
那群大雁扑棱着翅膀往南方飞去,逐渐形成一个人字,在空荡荡的天空中显得格外醒目。
它们飞近了,只见领头的大雁减慢速度,与另一只大雁交换位置,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像训练有素的士兵。
那群大雁渐渐飞远了,看起来像几个小黑点,慢慢地向远处飞去,如同悠闲的贵妇人在庭院里散步。
案例二:
火车哐当哐当,犹如一条巨蛇一样从远方飞奔而来,越来越长,再近些它像一头绿色的长龙卧在铁轨上,还没来得及看,火车像闪电一般从我面前闪过。
那声音如同晴天霹雳,快把我的耳朵都震了。
案例三:
那条瀑布像白蛇似的急速向下游去,逐渐变细,变清,最后消失于水底。
再走近些,白色的水雾将我们笼罩起来,犹如置身于白云之中。
走出水雾,这瀑布又好像一根长长的雪白的丝带滑下山去,溅起一层层美丽的水花。
案例四:
雨丝飘洒而下,像一只只蓝色的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
没过多久,雨越下越大,织起了一张张密密麻麻的网,道路变成了游泳池,行驶在路上的车辆就像下雨前时不时钻出水面吐泡泡的小鱼。
顷刻之间,暴雨来临,那声音如同鼓手们演奏起狂野的摇滚乐。
案例五:
火车越来越近,“轰隆隆,轰隆隆”,那辆火车疾驰而来,它坚挺的“小嘴巴”上下不停地吐出白烟;它那庞大的身躯犹如一条腾云驾雾的飞龙,在山间盘旋着。
这时,它犹如一头发怒的狮子带着满腔的怒火呼啸而来,直把我的头发吹得像触了电似的挺立起来;只听汽笛声一鸣,它立刻缓慢了脚步,“喘着粗气”,默默地站在这长长的铁轨上了。
观海潮获奖教案
观海潮获奖教案教案标题:《观海潮获奖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杨洪基的歌曲《观海潮》,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同时通过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高年级学生,可作为音乐课或语文课的一部分。
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歌曲《观海潮》,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影响。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例如海浪、日出、雨声等。
2. 播放杨洪基的歌曲《观海潮》,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
歌曲分析:1. 分享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解释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讨论与思考:1.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如海浪、潮汐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例如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创作与表达:1.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是写一篇关于自己观察大自然的文章,或者创作一幅描绘大自然景观的画作。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如写诗、创作音乐等。
总结与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2. 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对歌曲《观海潮》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感知能力。
3. 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文章、画作、音乐等。
教案拓展: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自然景观。
2.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清理海滩、植树造林等。
3. 继续学习其他与自然相关的歌曲,拓展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海潮》
班级____姓名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柳永。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
3.学习本词中善于点染、铺叙的艺术特点。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基础知识
词的起源:兴起于,盛行于,又称“”、“”、“”等。
词牌和标题:是一首词的词调名称,词的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等。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2.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精通音律,善以口语、俗语入词,且工于铺叙,通过大量制作慢词而推动了词的发展,影响广泛,甚至在西夏亦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3.解题
《望海潮》:《望海潮》词调,首见于柳永集中。
词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调名当是以钱塘作为观潮胜地取意。
4.给划线字注音
参差()堤沙()珠玑()罗绮()
叠巘()箫鼓()千骑()
5.理解诗歌上下阙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1.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三、课后作业
背诵《望海潮》。
四、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