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环境工程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摘要:《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只有通过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案例教学,突出教学重点,坚持以学生为本,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等方法,才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环境工程学是一门以工程科学知识和方法为基础的新兴技术性学科,也是一门交叉性的工程科学学科,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

安徽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学》课程总学时72。

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探索教学改革,不断适应新形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1 选好教材,不断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而,选择一本权威的、具有代表性的、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工程学》这门课程现成的教材不多,通过多方比较,同时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目前我们采用的是清华大学蒋展鹏教授编写的《环境工程学》教程[1]。

这本教材无论从内容深度上还是知识面的广度上,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合适。

然而,蒋展鹏的教授编写的《环境工程学》这本教材,距今也有近5个年头,这本教材必须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

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课件,每次上课前,通过网络、书店、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把一些新的方法、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和新的成果,有选择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有选择的提供给学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 上好绪论课,明确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事实证明,绪论课上的好与坏,决定课程教学效果的成与败。

通过绪论课的讲解,达到以下效果:首先,明确《环境工程学》这门课程研究的内容,理清课程内部的结构层次。

其次,突出这门课程在环境科学课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强调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意义。

最后,搞清这门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

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

探讨 , 旨在加强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 环境 工程 ; 高素质 应 用型 人 才; 实践教 学
中图分 类号 : 4 .2 G6243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63— 72 2 1 )l 08 0 17 87 (0 2 0 一 00— 4
A n a v t d n t e Pr c c a h n o e fAp l d Ta e t Te t t e S u y o h a t e Te c i g M d lo p i l n s i i e
以安徽 工 程大 学为例

宋珍霞 , 建平 , 昌凤 , 犬勇 , 徐 蔡 徐 唐
( 安徽工程大学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安徽
芜湖 2 10 ) 4 00
要: 本文 结合安徽 工程 大学环境 工程 本科 专 业 实践教 学环 节的 办学 实践 , 从建 立理论联 系实际的授课
体 系、 改革 实践教 学体 系、 强化 专文 ) 实 际 加 论 与 工程 的结合 以及 建 立教 师 开放性 实验 室等 方 面 , 高素质应 用型环境 工程 专业人 才的 实践教 学改革 进行 对
g d ai rjc wt pat a g er g a det l hn eoe b rt y t esm m , eatos r u t npo t i rc cl n i ei , n s bi ig p nl oa r.A et e t u r a o e h i e n n a s h t a o h t a i h h
实践教 学环 节是将 知识 内化 为能 力 的重 要 过程 , 是增 强劳 动 观念 、 培养 事 业 心 和责 任感 的重 要 途 径 。环境 工程专 业具 有很 强 的实 践性 , 培养 学生 的工 程实 践 能力 显得 尤 为重要 ; 因此 , 在平 时的 教学 中 不可 忽视实 践性教 学环 节 。安徽 工程 大 学环 境 工程 专 业 的 实践 教 学 环节 主要 包 括专 业 课 程 实验 和课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是应用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迎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高校教育中,如何设计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希望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环境工程专业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环境工程是一个应用型学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巩固和提高。

环境工程是一个复杂的交叉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跨学科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环境工程解决的是社会实际问题,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实践教学不仅是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需要。

二、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我们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以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实践探索和教学实践。

1. 项目驱动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将课程与实际项目结合的教学方法。

我们引入了一些实际的环境工程项目,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要求在实际项目中完成特定的任务,比如环境调查、污染治理方案设计、环境监测等。

通过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实践,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项目的设计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我们尝试了开设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现场实习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现场调查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到环境工程实践项目中去,进行现场调查和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 2 实 习教 学环 节存在 的 问题 .
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理论课程负担较重 ,实习学时不能保证 ,由过去的实 际动手变为走访参观 、
由长期 实践 变 为短期 接触 ;实 习单 位安 排 困难 ,实习单 位对 学生 来单 位实 习持 不欢 迎态 度 ,或者 由于 相 关领域 企 事业单 位 管理体 制 的逐步 变化 ,安 全意识 的逐渐 提高 ,使其 对 于接待 众多 学生 长 时间驻 留在 本 单 位参 与实 际工 作 和设 备 操作 变得越 来越 不 现实 j 。现在 各个 学校 在 引进人 才时 只考 虑科 研 能力 ,发 表文 章 的能力 ,而忽 视 了人才 的实 践能力 ,所 以现在很 多专 业课 教师 ,尤 其是 年轻 教师 ,实践 能 力在 上 学 期 间也 同样受 到 了影响 ,从 而导 致 了指 导教 师水 平有 限 ,但 又不能 接受 企事业 单位 实 际工作 人员 的系
收学生来 实 习 ,导致 目前很 多学 校 的实训 环节 流于 形式 ,根 本达 不到 工程 实训 的 目的 ,导致实 践 能力 和
动手 能力 差 ,基本 工程 技 能不足 ,已严 重 制约 着学 校核 心竞 争力 的提 升 。
综 上所述 , 由于实 践体 系不 健全 ,经 费紧 张 ,实训 时问 不足 ,教 师投入 的精 力不 足 ,学生 对待 实践
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环境工程专业 的快速发展对实验教学提 出了新 的要求 , 传
统教 学 中存在 的实 验课 程设 置少 、实 验项 目设置 不合 理 、实验 设备 缺少 等 问题 急需 解决 。具 体有 :实验 教学 量 的增长 与教 学条件 简 陋之 间 的矛 盾 、实验 教学 方式 的滞后 与学 生 主动性 增加 之 间的矛 盾 、实践 型 人才 的培 养与 专业 实践 资源 短缺之 间的矛盾 。

浅谈对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考

浅谈对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考

浅谈对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考[论文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实践创新[论文摘要]环境工程专业作为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它的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正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进程中。

传统教育体制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对环境工程专业专业课程、实践性环节的改革提出了建议,并提出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课程体系改革中,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事故经常发生,自然生态环境出现了明显的恶化。

在此背景下,197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

1979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对环境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

高等学校从1977年开始,设立了工科环境类本科专业;1981年开始,设立环境工程硕士点;1983年开始,设立环境工程博士点;1999年开始,建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土后流动站。

至此,培养不同层次环境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工科环境类专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设置已由1977年的7所高校发展到2004年的247所高校、每年2万余本科毕业生的规模。

据相关报道,2010年应届生创历史新高,达630万人,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市场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教委联合主持的“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20002010年我国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年均需求量为1147万人,但事实却并不尽如人意,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在各种毕业生招聘会上普遍受冷遇,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不到50%[1]。

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很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面临着“缩招,减招”的尴尬处境,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严峻就业形势普遍有了认知,于是在“就业”这个指挥棒指挥下,更多的学生全倾向于其他更为“热门”的理工类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习、运用知识和技能 的能力。 环境 工程专 业综合 实验 教学 在培
( )加强实验室 建设 ,改善 实验 一
条件
实 验室是 开展 实验 教学 和科 研 的
重要 组成 部分 ,做好 实验 室 的建设 和 管理 对提 高实验 教学 质量 、促 进学科 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养 环境工程专 业学 生动手 能力及 创新 精神 方面具有 不可 或缺 的作 用 。近年 来 ,环境工程 综合 实验在不 断 的教 学 改革 与实践 中取得 了一 些 成果 ,实验 内容设 置逐渐 趋于合 理 ,综 合性 和创
其 实 验 目的 。如 序 批 式 活 性 污 泥 法 (B )处 理农村 生活污水 实验 ,需 要 SR 学生对 S R处理 系统 的工 艺 、运行 条 B 件做 出分 析 ,确 定 S R处理 系统的最 B
为学生 毕业后从 事相 关工作 打下坚 实
的基础 。 ( 金项 目:安徽 省教 育厅 基
效果。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综合 实验教 学;改革 ;实践
环境 工程 专业 是一 门应 用性 和实 目标 是培 养能 在相应 工业 、工程 领域
境工程 现象 的实践 经验 。环境 工程 专
因此 ,学生 缺 乏动 手进 行 装 置操 作 、 自动控 制 、后 续数据 整理 和分 析等 实 践环节 的具体 操作 ,无法 激发学 生 的 创新性思维 。
查学生 的实践能 力 ,例 如 ,在 实验 准
备 环节考 查的是 学生创 新思维 和独立 思考 的能 力 ,实 验实施 环节考 查的 是
理实 验 、农村 生 活污水 的生 态处理 实 验 、水体 富营 养化 程 度 的评 价 实 验 、 空气 污染 的植 物监 测评 价实验 、固体 废物厌氧发酵实 验等 。 希望通过若干个综合 实验的设置 , 培养学 生综合 运用 环境 工程原 理 、环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摘要】环境工程是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问题提出入手,探讨了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以及现有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针对实践能力培养,设计了创新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技术手段应用进行了探讨。

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在于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展示了积极的发展前景。

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实际应用,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

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是环境工程教育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模式、实践能力培养、案例分析、技术手段应用、成果、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背景介绍: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工程专业的需求逐渐增加。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实验设备陈旧、实验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等。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设计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的实验模式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凸显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环境工程专业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来推动实验教学的创新发展。

通过这些改革与创新,可以取得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并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1.2 问题提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当前环境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和基础实验,很难满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求。

面对现代环境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复杂性,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显得滞后和单一。

随着高校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尚存一些问题,比如实验设备陈旧、实验内容单一、实验环节缺乏与实际项目的结合等。

面向21世纪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面向21世纪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面向21世纪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摘要:基于多年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实践,在分析21世纪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等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照国家和用人单位对加快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希望,提出了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37-02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指出环境工程类学生要强化工程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的质量指标已不能简单地用学业成绩来衡量,而是由社会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评判,这种能力包括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只有将师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培养出应用型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经过十多年对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的积极探索,针对目前高校环境工程类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弱化、学生工程能力下降的普遍现象,我们进行了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走入社会体现各种能力的基础和起点,而在本专业的教学环节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这两个能力的主要环节,因此,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

一、实验教学定位环境工程是综合性、应用性的专业,涉及到化学、生物、材料、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实验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训练基本实验技能,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环境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是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的体系,是学生专业素质养成和工程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

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形成了“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培养能力、探索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重视实验内容的更新,实现科研成果、工程实践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促进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索与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索与实践
验。
22实习基 地 的 建设 情 况 .
实 践 教 学 基 地 的建 பைடு நூலகம் 是 保 障 教学 质 量 的 硬件 因素 之 一 。我 系 历来重视实践教学 ,关于建设和利用好校外实习基地 ,我系亦做
了一 些 有 益 的尝 试 ,取 得 了较 好 的成 绩 。几 年来 ,在 校 内 实验 条 件 有 限 的情 况下 ,我 系 想方 设 法 ,对外 拓 展 ,通 过 多 番 调 查 和研
实 践教 学 体 系 的建 立 主 要 围绕 几 个 方 面展 开 :通过 确 立 学 生 就业去向 ,搞好 专业 定位 ,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确立适合各个 年 级 实 践 技 能 要求 的教 学 点 及 教 学 内 容 ;建 立 位 于学 校 、社 会 、 企 业 的 实 践 教学 基 地 ,建 立 环 境 工 程 产 学 研 基 地 , 强 对 学 生 基 加 本 技能、专业技能与研究能力 的培养 ,促进学生对专业的认同 , 建 立互 动 式 的教 与 学 关 系 ;企 业对 学 生 的基 本 要 求 在实 践 教 学 中 得 到 充 分 贯彻 和 体 现 ;面 向 就业 的毕 业实 习场 所 为 就业 作 良好 铺 垫 :学 校 、 院系 、教 研 室 、教师 问 上下 一 致 , 良好 的办 学 氛 围是 环境 工程专 业实践教学体系得 以贯彻实施的保证。
④毕业实 习是学生毕业前的一次综合实践 教学 ,一般根据 自 己的 意 向选 取 1 2个 方 向实 习 ,包括 环 境 监理 、环 境 执 法 、环 境 ~ 监 测 、环境 质 量评 价 、环境 工程 设 计 、污染 治理 等 实 际生 产 工作 。 以 进 一 步 学 习 和 实 践 环 境 工 程 的 理 论 ,提 高实 践 能力 。 学 生实 践 教 学 除 了 完成 各 门实践 课 程 外 ,还 积 极 参 与 教师 的 科研工作 ,学生 在导师的指导下 ,参与专业相关 的课题研究 ,一 方 面可 以掌 握科 学 研 究 的方 法 和实 际 分析 操 作技 能 ,另 一 方面 还 可 以 了解 最 新 的科 技 动 态 ,为环 境 工 程新 技 术 的推 广 应 用 积 累 经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优化,通过对现状分析和案例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在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中,我们发现实践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强调了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指出,实践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本文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环境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实践、现状分析、构建、优化、案例分析、效果评价、改进、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环境工程专业广泛涉及环境保护、废物处理、水资源管理等领域,为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环境挑战提供了重要支持。

传统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需求,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

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并实施多种实践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本文旨在对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当下环境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分析与优化、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和改进的研究,旨在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通过研究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总结,旨在为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环境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为环境保护事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1.3 意义和价值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1. 引言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对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种质量保证和监督机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够提高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确保毕业生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认证机构的评估和监督可以促进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促使学校不断更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验设备等教学条件,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

经过认证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招生、就业以及科研方面都能更具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加入,形成良性循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来说,不仅是一种质量保证,更是推动专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字数:206】1.2 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现状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个重要专业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环境工程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由于地方高校在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与一线名校存在差距,导致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相对较低。

在现有的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实践教学不足、教学手段陈旧等问题。

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停留在课堂理论的讲解和简单的模拟实验,缺乏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的项目实践教学。

由于缺乏与企业和行业实际需求相符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局面。

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亟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竞争。

【2000字】2. 正文2.1 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也亟待改革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背景】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环境保护和治理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多地注重理论学习,实践环节相对较少。

然而,理论学习无法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改革和优化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改革与优化】1. 建立实践基地和实验室为了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学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和实验室。

在实践基地中,学生可以接触实际的环境问题,并进行实地调研和实践操作,从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室则提供了进行实验研究的场所,让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理论知识的应用。

2. 引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工程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案例来锻炼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实践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

针对这一目标,可以加强实践操作课程的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可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如环境工程实践课、环境工程设计实践等,让学生通过实践项目的开展,熟悉实际工作流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 强化创新思维的培养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应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为此,学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可以组织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增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意识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高校课题申报:“双创”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前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校课题申报:“双创”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前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创”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前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双创环境工程师实践教学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本科毕业前实践教学是本科阶段教学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将四年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工程问题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前所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考察的过程,是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到实际工作阶段的一个过渡环节。

现有的环境工程本科毕业前实践教学包括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两部分,主要是在第八学期开展。

但在第八学期,大多数学生面临就业压力,他们忙于找就业单位;少数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忙于研究生复试。

也就是绝大多数学生少有精力花在毕业前实践教学中,使得该阶段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以国发〔2015〕32号文件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2018年9月又以国发〔2018〕32号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直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关联产业就业岗位增加,促进就业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实现创新、创业、就业的良性循环。

在此背景下,对传统毕业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将其学生的“创新”、“创业”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课题界定以环境工程专业为对象,对当前的毕业前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将其融入到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中。

学生开展的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过程和成果可视作毕业前实践教学过程和成果。

(3)国内外研究现状东北石油大学刘玉敏、金陵科技学院张志成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吉长东等对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作了介绍,分析了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影响因素,对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袁保伦等对工程设计型本科毕业设计在指导方法作了初步探讨;黑龙江科技学院江晓林等结合导师制进行本科毕业设计改革进行了探索;安徽三联学院李晨曦对于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作了探讨;哈尔滨工程大学姜玥介绍了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论文质量;东南大学胡爱江认为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出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应多元化;河北北方学院韩振芳等也认为进一步细化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范、制定多元化的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优化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机制与策略、完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管理改善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基本条件、加强教学环节的体制改革,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延伸到教学实践中去等,从体制上着手规范,才能使学生在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积极、轻松地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摘要: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应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文章以高职院校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对其教学改革与实践活动进行研究与分析。

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不足,其次则从改革理论课程授课模式、强化专业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教学、课程设计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以及建立教师开放性实验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教学改革一、高职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当前高职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主要就是通过教师对课本知识、工程结构、施工流程与工艺等进行讲解与说明,采用的是平面化教育,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有优点也有不足,其优点在于使得学生对环境工程、环境污染治理以及化学、生物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丰富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可以按照行业规范、国家相关规定开展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环境工程行业的规范化,同时学生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标准与综合素质。

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理论知识抽象化。

教师在对理论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时,是按照教材采用专业术语进行讲解的,知识抽象化,难以理解,并且内容也相对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室内进行教学的,大部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准确清楚地明白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成了学生面对的一大难题。

第二,局限性特征明显。

当前高职教师在进行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时,其知识点的讲授局限于工程局部,由于缺少时间、缺少实物以及课时限制,对于工程的细节,教师没有系统地讲授,因此学生也就不可能理解。

这也就造成了高职院校的学生与一线工人之间的区别。

学生只有理论知识,缺乏经验,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想要真正地理解与掌握,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探索。

二、新时期环境工程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措施(一)建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授课体系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工程的实际情况展现给学生,以增强学生对实际工程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年第10期总第562期No.10,2022SumNo.562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多数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的重要途径,是专业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

学科交叉是指多个学科从理论、功能和方法等方面通过不断整合、补充、融合而形成的新学科体系[1]。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4年前颁发的370项诺贝尔奖项中,约有55%的成果是在跨学科的背景下做出的,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

由此可见,多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产生创新性重大成果的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特征的更替,环境工程专业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重视末端治理技术到建立多手段多污染物控制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②从单一介质的污染控制方法到多介质复合污染物的机理和协同控制技术;③流域协同治理逐步覆盖原有的城市污染控制;④全球化的污染物机理与控制技术正逐步显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⑤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逐步取代原有单一的污染控制技术。

不难看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范畴已逐步涵盖了社会、经济、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学科知识,并逐步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多学科交叉特征[3]。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人才,是已开设和拟开设环境工程本科专业高校需深入思考的问题[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以下简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立于1985年,于1994年和2000年先后获批环境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7年获批环境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环境工程是北京市重点学科,也是学校“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学科,还是“矿业科学与工程”和“矿山安全与保障”两个“双一流”学科群中的重要支撑学科。

2018年,我校环境与生态学科进入ESI前1%,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互联网+”条件下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索

“互联网+”条件下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索

第13期 收稿日期:2019-04-04基金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环境功能材料》课程“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及案例库建设研究作者简介:欧阳科(1978—),男,湖北荆州人,从事水污染控制研究。

“互联网+”条件下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索欧阳科,谢 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方式,给大学生的教育和培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工程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培养学生污水处理工程的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针对相关实践环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加大互联网新技术新思维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强化仿真实验室应用,通过改革提高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提高,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工程;教学改革;实践环节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13-0179-02ExplorationonPracticeTeachingReform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UndertheConditionof“Internet+”OuyangKe,XieShan(CentralSouthUniversityof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College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China)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theInternetchangedthewayoflearningandcommunicatingamongcollegestudents,andbroughtnew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otheireducation.Practicalteaching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specialtywasanimportantpartofcultivatingstudents'practicalabilityofbasicknowledge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tpresent,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scannotfullymeettheneedsofcultivatingstudents'professionalability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Inviewofthemainproblemsfacedbytherelevantpracticelinks,combinedwiththeactualsituationofthecollege,theapplicationofnewInternettechnologyandnewthinkinginpracticalteachinglinkshasbeenstrengthened,andtheapplicationofsimulationlaboratoryhasbeenstrengthened.ThequalityandefficiencyofexperimentalteachingintheInternet+environmenthavebeenenhancedthroughreform,andthecomprehensiveinnovationabilityofstudentshasbeenpromotedtomeetthenewrequirementsofpersonneltrainingobjectives.Keywords:Internet+;environmentalengineering;teachingreform;practicelink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必然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和模式要向“互联网”模式进行探索[1-2]。

某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某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某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收稿日期:2018-06-06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18081,SJ2018022);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2018JG43);山西医科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2017-30);山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7-42,2016-15,2016-22,2013-58,2009-21)作者简介:程丽婷(199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卫生学科研和教学。

*通讯作者:梁瑞峰(1976-),男,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博士,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卫生学教学与科研。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使医疗卫生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进一步凸显了预防医学在保护人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1]。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一门融医学科学与环境科学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2]。

根据国家“加快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公共卫生人才质量,适应公共卫生事业需求”的战略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已成为培养高素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3]。

实验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全面掌握预防医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4]。

然而,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许多问题[5],严重影响了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为了提高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本研究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和实施过程。

本次实验教学改革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为“环境质量评价”,共计7学时。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研究对象为从2012级预防医学专业7个班(共22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的4个班(共127名学生),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班。

环境工程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第49卷第6期2021年3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6Mar.2021环境工程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王振艳,赵京,丁军,师东阳,刘国华,冯秀芳(河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企业调研、专家咨询、专业教师座谈和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了研究,并结合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探索出企业需求导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即校内实训、企业实践、创新引领相互融合、共同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表明,毕业学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明显增强,得到了社会认可。

关键词:企业需求导向;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1)06-0171-04 Study on“Trinity”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Majors*WANG Zhen-yan9ZHAO Jing9DING Jun,SHI Dong-yang,LIU Guo-hua9FENG Xiu-fang(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enan Xinxiang453003,China)Abstract:Aiming at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during the talent training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enterprise investigation,expert consultation, professional teacher discussion and student questionnaire survey,combined with the market demand condition,the”trinity H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terprise demand orientation was explored,which was campus training,enterprise practice,innovation to guide mutual integration,jointly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teaching model showed that graduates9ability to adapt to the work position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nd recognized by the society.Key words:enterprise demand orientation;trinity;practice teaching;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学生就业初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创新意识较弱、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等。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优化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环境工程专业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也需要得到改革与优化。

本文以《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为例,探讨如何进行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时代要求进行调整。

传统的《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注重研究环境问题的原因、机理和治理方法。

但是,在现代环境工程实践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应在课程内容中增加跨学科内容,如环境生态学、环境经济学和社会学等。

同时,应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其贯穿于整个课程内容之中,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促进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多样化的教学环境。

针对学生普遍缺乏实践体验的问题,应贯穿实践探究、小组讨论、研究报告等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的意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案例、模拟实验等方式配合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体验到科技化教学的魅力,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环境工程学科的相关知识。

最后,针对环境工程实践的需求,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体系上,应加入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工程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环境工程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应用价值,并加强对其他学科的认识。

另外,还应建立学生实践、创新、社会服务和就业指导等多种模式。

比如,在实践环节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全过程的环境治理项目设计及现场实践,在学生竞赛与专业实践中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环境工程是一个与人们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学科,包含了众多的细节和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学体系也需随之改革与优化,以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复合型、结构化的人才。

在《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体系的改革中,要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科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注重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实践,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达到优化教学体系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院校《环境工程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随着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矛盾的凸显,环境科学专业在我国各大院校兴办[1]。我校作为医学院校,开设具有医学特色的环境科学专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主修专业课,它通过健全的工程理论与实践解决环境卫生问题,主要包括 提供安全、可口和充足的水,适当处置与循环使用废水和固体废物 建立城市和农村符合卫生要求的排水系统 控制水,土壤和空气污染包括作为大气污染物的噪声,并消除这些问题对社会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计算等内容,重视环境工程设计的实践及创新,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它涉及的是公共卫生领域里的工程问题。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校紧抓这一特点,在制订课程计划时开设大量的实践教学。 温州医科大学于2016年为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开设《水污染控制工程》必修课程,2016年重新设定为《环境工程学》必修课。当前我国理工院校的《环境工程学》教学体系和实践内容都比较完善,医学院校的《环境工程学》教学内容尚在探索阶段,仍以参照理工学校的教学为主。我们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反馈,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优势资源,在符合环境工程教学要求的大前提下创办出具有医学院校优势和特色的《环境工程学》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的适合具有一定医学背景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验指导书。现行的自编实验教材主要针对环境工程类专业的的测定、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模型等,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特点。实验项目主要集中在水体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没有体现医学院特色 实验方法均采用比较传统的验证法 实验环节主要是样品的室内模拟实验,也有对实际环境工程处理进行参观杨府山污水处理厂,但没有突出公共卫生领域里的工程问题,如环境污染引发人类疾病的现场环境调查等方面几乎没有涉及。 2.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 目前实践教学采用课堂实验和户外参观结合,但在实施过程中,均为老师单向性的教导模式,没有体现《环境工程学》课程强大的实践性。学生缺乏实验兴趣,主动性较差,在实验课堂上都是照方抓药,被动地完成实验操作,对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显著。学生的实验报告中,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尤其显得薄弱,对于思考题的解答通常是寥寥数字,敷衍了事。主要原因是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够,创新精神缺失,导致积极性差、学习兴趣缺乏。 3.专业教师未能将自身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实践教学缺少活力与新鲜度。 专业教师往往会结合校内资源的优势申请科研课题,例如,温州医科大学有两大优势 一是医学,二是沿海。有专业教师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考虑到这两大特点,其《海水养殖区老化藻体与铁离子共存下抗生素的光化学转化机制》获得资助。基金项目本身就具有其前沿性和创新性,但专业教师很容易忽视将科研与实践教学结合,使得实践教学失去一大新的活力源,无法持续保持实践教学的新鲜度。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 为创办具有医学特色的环境工程学课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我们结合实际,对《环境工程学》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进。 1.重新编写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工程学实验教材》。 结合原有自编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编排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原有的课堂实验与户外参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验设计环节 在调研的基础上,调整原有实验项目,并增设具有医学特色和温州地方特色的环境工程处理,如医疗废水的工程处理、温州皮革废水的生化处理等。 2.改进课堂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收效甚微,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探索性实验是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3]。综合性实验涉及多门专业课的基础理论,打破单科实验只验证某一论点或学习某一操作技术,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设计性实验是由指导教师课前准备实验主题,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器材选择、实验讲解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创新性。研究探索性实验需要与课题结合,包括学生课题和教师科研项目,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现场实训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对校园空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进行实地布点采样、监测分析,并消除这些问题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体现本课程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实践性。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问题形成一个知识链。完善知识结构,在实践中拓宽知识面,同时增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 4.实践教学与专业教师科研结合,促进教学科研的良性循环。 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分割成几个子课题,再分别交由学生完成。可以结合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进行,从资料查询、研究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总结汇报等方面一一开展。这种模拟实际工作方式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责任心,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工作能力,而且能缓解部分教师科研课题的压力,从而促进教学科研的良性循环,实现双赢。 三、结语 以上教学改革,能够突出我院环境科学专业在知识体系上的医学特色和地方特色,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工程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实践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尽快胜任工作岗位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该项目的实施,对其他院校环境科学相关专业开设的《环境工程学》实践教学有相当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