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技术临床操作规范讲解

合集下载

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规范标准

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规范标准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Happy First, written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6, 2022

中医药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一、中药制剂操作规范

1、汤剂

1制备

处方调剂——药味复核——编号——下罐砂罐加水超过药面3-5厘米——浸泡20-30分钟或更长——加热煎煮——过滤去渣一般——合并滤液或浓缩至需要量——装瓶

2注意事项:

①加水量、煎煮时间;均视药材质地而适当掌握..

②特殊药可作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单煎、烊化、冲服、包煎、另煎、兑服等均应严格执行制备规范..

2、煎膏剂

1制备

配料与药料处理复核药味煎煮2-3次合并滤液——浓液不断搅拌——收膏标准:在桑皮纸无渗润水迹或挑起片状

2注意事项:

①煎取总次数与时间;视药材性质而定..

②所加入的糖或蜜要经炒;一般不超过油膏的三倍..

③如需加入药物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匀..

3、散剂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芳香药料不能高温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2注意事项:

①药粉要求:一般散剂应通过6号筛;煮散应通过2号筛;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

②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毒、剧药和贵重药时;应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混合均匀并过筛..

③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

④含挥发性或易吸潮性药密封贮藏..

4、丸剂

水丸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粉碎——起模——盖面——干燥——过筛——包衣——打光——质检——分装

2注意事项:

①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过6号或5号筛..

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为了规范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的操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以下

是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要点:

一、设备和环境的准备

1.中医药相关的治疗设备和器械应符合相关标准,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

2.治疗环境应保持整洁、通风,设施设备摆放整齐,操作区域应做好

消毒和隔离。

二、操作前的准备

1.医务人员应按照严格的手卫生程序洗手,佩戴口罩和手套。

2.应确保患者的了解和同意,并对治疗过程进行适当的解释和交流。

3.应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其它相关信息,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操作过程

1.医务人员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操作前向患者进行

详细的解释。

2.操作过程应细致、规范,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进行。如针灸操作中,应注意穴位的定位、针刺的深浅、针头的角度等。

3.药物的使用应按照临床指南和相关标准进行,遵循用药原则,注意

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联合应用。

4.应在治疗过程中做好观察和监测,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细心呵护患者,了解其反应和感受,及时解释和

安慰。

四、操作后的处理

1.治疗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和消毒操作区域,并整理、清洁相关设备和

器械。

2.患者离开后应对病历进行记录和归档,妥善保存。

3.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复诊,根据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五、安全措施和意外事件应对

1.医务人员应熟悉医疗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并应急预案。

2.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治疗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3.在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的安全监护,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和并发症

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篇: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

一、简介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肩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由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肢节痛”范畴,多为上肢筋脉、肌肉、关节等软组织受风、寒、湿邪外袭,闭塞经络,气滞血瘀所致,主要表现为“肩痛累月,肩关节如胶连接不能举”,又称之为“肩凝症”。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成功找到了位于下肢腓浅神经上的特定穴位“肩痛穴”。平衡针灸法针刺肩痛穴治疗离周炎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二、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部位的疼痛:包括肩周炎、颈椎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袖损伤、颈肩肌筋膜炎、脆性骨软骨炎、冈上肌腱断裂等引起的疼痛。

(一)西医诊断

1.40~50岁以上,缓慢起病,多有受凉或外伤史。

2.肩部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3.体征检查:肩局部压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

4.X线检查阴性。

(二)中医诊断

1.风寒阻络:肩部疼痛、抬举困难、手指麻木,微恶风寒,舌淡红苔白,脉浮熙。

2.气虚血瘀:肩部疼痛、上举困难、肩部活动不便、面色灰白、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

3.寒湿凝络肩部疼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三、禁忌症

孕妇禁用。

四、操作规范

(一)病人取仰卧位,暴露膝关节下肢。选穴肩痛穴,该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点,在穴位上消毒。

(二)取穴原则交叉取定右侧病变取左侧穴位,左侧病变取右侧穴位,即左右上下交叉取穴原则。交叉取穴是平衡针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针法

毫针

一、进针

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将针刺入,直至所规定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尖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规定的深度。

(3)其它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合用于大多数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倾斜刺入,合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合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度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行针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的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成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法。

辅助手法:重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3、治神与得气

(1)治神就是规定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变化。

(2)得气就是行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一、概述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是指中医医疗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按照中医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它是中医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基础,对规范中医医疗行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临床诊断操作规程

1. 问诊:详细了解患者主诉、病史、家族史等情况。

2. 望诊:观察患者面色、舌质、舌苔等情况。

3. 闻诊:听取患者自述症状及自然界、社会环境情况。

4. 切诊:按照中医诊疗经验及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辨证论治。

三、中医治疗技术操作规程

1. 中药处方: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中药处方,并注意药物的组方、药量、煎服方法等。

2. 针灸操作:操作前应严格消毒,掌握准点穴位、插针深浅、拔针技巧等。

3. 推拿按摩:按摩力度、手法及时间应得当,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伤害。

4. 气功调摄:指导患者进行气功调摄,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四、操作中的安全措施

1. 患者的文明接待:保持诊所的文明秩序,规范待诊流程,避

免患者因急躁、情绪失控等原因影响医疗工作。

2. 医疗器械消毒:严格执行医疗器械消毒规程,保证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

3. 药物使用安全:严格掌握药物使用剂量,监控用药情况,避免因药物过量或滥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五、责任与监督

1. 中医医疗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医疗知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2.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医医疗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3. 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疗工作者的治疗工作,不得干扰医疗秩序。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针法

毫针

一、进针

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将针刺入,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尖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3)其它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 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大多数腧穴。(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 度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度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行针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的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成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法。辅助手法:主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3、治神与得气

(1)治神就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变化。

(2)得气就是行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一、背景和目的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为了确保中医药临床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制定中医药临

床技术操作规范方案,对中医药临床操作进行规范和标准化,有利于提高

中医药临床技术的质量和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的各个环节,包括问诊、四诊观察、辨证诊断、治疗原则、方药选用、针灸操作、推拿按摩、中药熟化、制剂

配伍等。

三、操作规范

1.问诊环节:

a.病人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问诊,并转交至相应的专科医生或院内急救科。

b.问诊环境应保持安静和整洁,确保问诊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c.问诊内容应全面、详细,并严格按照诊疗指南和规范进行记录。

2.四诊观察环节:

a.四诊观察应在良好的光线下进行,以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b.观察时应注意患者的表情、皮肤颜色、舌苔、脉象等相关指标,并

进行记录和解读。

c.针对不同疾病,应根据诊断标准和规范进行四诊观察,并参考相关文献和经验进行判断。

3.辨证诊断环节:

a.应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客观体征、病因病机等信息,结合中医理论和经验进行辨证诊断,并编写相应的辨证名。

b.辨证过程中,应尊重患者的意见和反馈,提供及时的沟通和解释。

c.辨证诊断应符合中医理论和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进行修正和纠正。

4.治疗方案制定环节:

a.根据辨证诊断结果,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和临床实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b.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中医药治疗原则,并注意方药的配伍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

中医技术操作手册

中医技术操作手册

中医技术操作手册

一、总论

中医技术操作是中医临床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多种技术。本手册将详细介绍中医技术操作的各项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中医技术。

二、针灸技术操作

1.操作流程

(1)明确穴位:根据患者病情,确定需要施针的穴位。

(2)消毒:对施针部位和施针工具进行消毒。

(3)进针:使用合适的针具,快速准确地将针刺入穴位。

(4)行针:根据需要,运用不同手法进行针刺操作。

(5)留针:保持针在穴位内一段时间,以增强疗效。

(6)出针:起针时要缓慢,避免出血。

2.注意事项

(1)避免在患处施针。

(2)注意消毒,避免感染。

(3)避免在血管和神经密集区域施针。

(4)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具和手法。

三、推拿技术操作

1.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保持室内温暖,让患者放松心情,暴露推拿部位。

(2)推拿操作:运用推、揉、捏、拍等手法,对患者进行推拿治疗。

(3)结束工作:帮助患者整理衣物,嘱咐注意事项。

2.注意事项

(1)注意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和力度。

(2)推拿时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受凉。

(3)推拿后让患者休息片刻,避免剧烈运动。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一、中药制剂操作规范

1、汤剂

(1)制备

处方调剂——药味复核——编号——下罐(砂罐)加水超过药面3-5厘米——浸泡(20-30分钟或更长)——加热煎煮——过滤去渣(一般)——合并滤液(或浓缩至需要量)——装瓶

(2)注意事项:①加水量、煎煮时间,均视药材质地而适当掌握。②特殊药可作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单煎、烊化、冲服、包煎、另煎、兑服等均应严格执行制备规范。

2、煎膏剂

(1)制备

配料(与药料处理)复核药味煎煮(2-3次合并滤液)——浓液(不断搅拌)——收膏(标准:在桑皮纸无渗润水迹或挑起片状)

(2)注意事项:①煎取总次数与时间,视药材性质而定。②所加入的糖或蜜要经炒,一般不超过油膏的三倍。③如需加入药物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匀。

3、散剂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芳香药料不能高温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2)注意事项:①药粉要求:一般散剂应通过6号筛,煮散应通过2号筛,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②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毒、剧药和贵重药时,应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混合均匀并过筛。③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④含挥发性或易吸潮性药密封贮藏。

4、丸剂

水丸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粉碎——起模——盖面——干燥——过筛——包衣——打光——质检——分装(2)注意事项:①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过6号或5号筛。②干燥温度一般不能超过80℃,含挥发性或多量深粉成份者应在60℃以下进行干燥。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一、操作目的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中医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的操作行为,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操作范围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中医医师进行诊疗操作,包括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煎煮等操作。

三、操作条件

1. 中医医师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2. 在进行操作前,应保证操作环境的整洁,操作器材的清洁消毒。

3. 患者应接受相应的治疗前评估,排除禁忌症和不适宜的情况。

四、操作流程

1. 在进行操作前,中医医师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2.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并向患者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3. 在进行操作时,应准确、细致地操作,避免造成患者的不适或伤害。

4. 治疗结束后,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指导。

五、操作注意事项

1. 对于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中医医师应特别慎重,在诊疗前进行综合评估和考虑。

2. 在操作过程中,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感受和反应。

3. 对于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中医医师应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并做好记录和报告工作。

六、操作后处理

1. 治疗结束后,应对操作器材进行清洁消毒,保证操作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2. 对于需要继续治疗的患者,中医医师应给予明确的治疗方案和建议,并定期进行随访和复诊。

七、操作规范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是中医医师进行临床操作的基本准则,中医医师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中医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讲解

中医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讲解

中医常用

技术

操作规程

目录

1、艾条灸操作规程

2、拔罐法操作规程

3、推拿法操作规程

4、刮痧法操作规程

5、熏洗疗法操作规程

6、中药离子导入法操作规程

7、电针法操作规程

艾条灸操作规程

【适应范围】

主要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腹痛、呕吐、泄泻、脱肛、阴挺、阳萎、遗尿、寒厥等。

常灸足三里、气海、关元、大椎等穴。

【禁忌症】

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和粘膜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或香枝)、凡士林、弯盆、小口玻璃瓶、纱布。必要时备浴布、屏风等物。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诊断、部位及方法,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根据应灸腧穴部位,取适当体位,协助病人松开衣裤,暴露应灸腧穴部位,用纱布(或小毛巾)清洁局部皮肤,保暖。

2、核对、确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3、温和灸: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后,对准施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公分),进行熏烤,使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4、雀啄灸: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如同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一般灸5分钟左右。

5、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离施灸腧穴部位3公分左右,反复地旋回移动或作左右方向移动。一般可灸20-30分钟。

6、施灸时,应密切观察艾条燃烧情况,随时弹去艾灰,防止艾火烧伤皮肤、衣被,注意施灸局部皮肤有否熏烤灼伤趋向等。

7、施灸完毕,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协助病人衣着。整理床单,合理安置体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一、操作规程总则

1.1目的和依据

1.2适用范围

1.3术语和定义

二、治疗操作规程

2.1诊断

2.1.1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其病情和身体状况。

2.1.2仔细观察病人的舌苔、脉象等中医诊断要素,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确诊。

2.2针灸

2.2.1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准备好针灸所需的器械,确保安全、清洁。

2.2.2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确定穴位和针灸方法,并进行针灸操作。

2.2.3在针灸过程中,注意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2.3草药制作

2.3.1选用符合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草药材料,按比例称重。

2.3.2按照中药方剂的要求,进行草药的煎煮操作。注意火候、水量和煎药时间的掌握。

2.3.3草药煎煮完成后,对药渣进行处理,使其符合环境卫生要求。

2.4推拿按摩

2.4.1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查体,并了解病人的疼痛点、不适感。

2.4.2根据病情和中医辨证分型,制定推拿按摩操作方案,并进行相

应的操作。

2.4.3在推拿按摩过程中,注意遵循操作技巧,避免造成疼痛和不适。

三、操作规程的监督和管理

3.1执行人员的要求

3.1.1中医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岗位,

负责制定、修订和管理操作规程。

3.1.2中医医疗机构应对从事中医治疗的医师、护士等人员进行相关

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和遵守操作规程。

3.2日常监督和检查

3.2.1中医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操作规程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进行整改。

3.2.2中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激励医务人员遵守

操作规程,严惩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规范

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

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

及长针的进针;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常用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常用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纳不一样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必定的腧穴,以调平和血、疏导经络,从而达到

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合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 0.5 %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需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

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合于短针的

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地点,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合用于

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

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废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

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陋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合用于人体大多数腧穴。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合用于肌肉较浅陋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合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依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一、中药制剂操作规范

1、汤剂

(1)制备

处方调剂——药味复核——编号——下罐(砂罐)加水超过药面3-5厘米——浸泡(20—30分钟或更长)——加热煎煮——过滤去渣(一般)——合并滤液(或浓缩至需要量)——装瓶。

(2)注意事项:①加水量、煎煮时间,均视药材质地而适当掌握。②特殊药可作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单煎、烊化、冲服、包煎、另煎、兑服等均应严格执行制备规范。

2、煎膏剂

(1)制备

配料(与药料处理)复核药味煎煮(2-3次合并滤液)—浓液(不断搅拌)—收膏(标准:在桑皮纸无渗润水迹或挑起片状)

(2)注意事项:①煎取总次数与时间,视药材性质而定。②所加入的糖或蜜要经炒,一般不超过油膏的三倍。③如需加入药物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匀。

3、散剂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芳香药料不能高温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2)注意事项:①药粉要求:一般散剂应通过6号得出,煮散应通过2号筛,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②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毒、剧药和贵重药时,应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混合均匀并过筛。③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④含挥发性或易吸潮性药密封贮藏。

4、丸剂

水丸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粉碎——起模——盖面——干燥——过筛——包衣——打光——质检——分装

(2)注意事项:①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过6号或5号筛。②干燥温度一般不能超过80℃,含挥发性或多量深粉成份者应在60℃以下进行干燥。

蜜丸

(1)制备

备料——干燥、粉碎、混合——和药——制丸粒——包衣及包装

(2)注意事项:①所有蜜老嫩程度视药性、气候条件而定。②除另有规定

外,用搓丸法制备大小蜜丸时,炼蜜趁热加入药粉中混匀,对含树脂、胶类及具有挥发性的药物,应在60℃左右加入,用泛法制水蜜丸时,炼蜜应加开水稀释后使用。

5、冲剂

(1)制备③

配料(复核)——提取——制料——干燥——包装

(2)注意事项:①所有辅料(蔗糖、糊精、淀粉或乳糖等)应符合药典规定,加辅料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②清膏要达到规定的相对密度。③成品应干燥,色泽一致,无吸软化现象。④挥发应均匀喷入干燥颗粒中混匀。

6、糊剂

(1)制备

复核、普通药——煎取药液——浓缩液配料——细料药——分别研至极细混匀——混匀调匀

(2)注意事项:①煎取药液的材料布包好,至少煎取两次浓缩至一定自稠度,防止芳香气味走失。②成品应为均匀的糊状物。

7、酒剂

(1)制备

配料(按要求进行炮制)称量、复核——浸渍(30分钟)——取液(上清液和煮渣合并)——矫味——静置(14分钟)——滤清、罐装。

(2)注意事项:①浸渍时,要加规定量白酒密闭。②每日搅拌1-2次,一周后每周搅拌1次。③药物要切碎以增加溶出率。

8、软膏剂

(1)制备

配料(分别单称、复核、基质)——固体药料研细过部过6号筛——混合(挑匀)——分装。

(2)注意事项:①基质要符合药典规定,包装材料不得同药物或基质发生理化作用。②成品药应均匀、细腻、无酸败、异臭、变色和不良刺激。③易涂布而不溶化,但能软化。

9、糖浆

(1)制备

配料(复核)——提取(芳香水另提,一般药煎取2次)——滤过——浓缩——取按比例糖水混合——煮沸——放凉、加入附加剂搅匀——分装(2)注意事项:①除方中的成分(芳香药提取液)外,其它附加成份的选用,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②除另有规定外,含糖量不低于60%。③应在避菌的环境下配置,及时灌装于灭菌的干燥器中。④成品应澄清,贮存长期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规范沉淀。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或其它变质现象。

10、丹剂

(1)制备

配料(复核)—粉碎成粗粉坐胎—混匀封口—烧炼—收丹—去火毒

(2)注意事项:①材料的提取比例不得任意调整或估量配料。②细度要求掌握。③成品性状应为黑色湿润细粉末状。④成品合格标准是发热温度60℃左右,持续时间在16小时以上。

二、中药各工种技术操作规范

1、净制:根据药材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水选、风选、筛选、刮削、剔除、刷、擦等使达质量标准。

2、切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泡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并按药材大小、粗还乡团、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候、水量、时间等条件。切开后及时干燥,测定水价含量,使达药品标准。常见的规格如下:

片:极薄片0.5毫米以下,薄片1-2毫米,厚片2-4毫米。

段:长度为10-15毫米。

块:8-12毫米的方块。

条:皮类为宽2-3毫米,叶类为宽5-10毫米。

3、炮制

(1)清炒: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放凉;需炒碳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放凉,(2)麸炒:取麸皮撒至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放入净药材,迅速翻动,至药材表面呈黄色或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除另有规定外,药材与麸皮比例为10:1)

(3)烫:取沙子(或蛤粉或滑石粉)置锅内,武火炒热后,放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泡或规定程度时,取出,筛去沙子,放凉。

(4)煅:①明煅:取净药材,不要求煅红,但需使结晶水蒸发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时,取出,放凉,碾碎。②煅淬:将净药材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淬酥(如不酥,则需反复煅至淬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碾粉。

(5)蒸:取净药材,照该品炮制的各项规定,加入液体辅料拌匀(清蒸除外),置适当的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干燥。

(6)煮:取净药材加水(或液体辅料)共煮,至液体全部吸尽或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干燥。(辅料用量照该炮制品规定加注)

(7)掸:取净药材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冷干(种子类药材,需掸至种皮由皱缩至舒展,能搓去时,捞出,放冷水浸泡,除去种皮,干燥)。

(8)酒制:包括酒蒸、酒灸、除另有规定外,用黄酒。酒灸:取净药材,加酒搅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除另有规定外,药与黄酒比例为10:1)

(9)醋制:包括醋蒸、醋煮、醋灸。一般用米醋或酵醋。醋灸:取净药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