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整理
词类活用整理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满井游记》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木兰诗》28、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词类活用知识点大全
词类活用知识点大全
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词语。
2. 动词:表示动作、状态、变化等的词语。
3. 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性词语的性质、特征、状态等的词语。
4.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的词语,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等。
5. 介词: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语之间的关系,如时间、地点、方向、手段等。
6.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从句等的词语,如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等。
7.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或其他代词的词语,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不定代词等。
8. 数词:表示数量的词语,如基数词、序数词、分数词等。
9. 感叹词:用来表示情感、感叹、祝福等的词语,如哎呀、好啊、祝
福等。
10. 叹词:用来表示惊讶、疑问、不满等情感的词语,如啊、哦、嗯等。
11. 疑问词:用来引导疑问句的词语,如谁、什么、哪里等。
12. 拟声词:用来模拟声音、动作、情感等的词语,如咕噜、哗啦、哈哈等。
13. 成语:由四个汉字以上组成,具有固定意义的词语,如井底之蛙、一马当先等。
14. 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的固定搭配,如红红火火、一举两得等。
15. 俚语:在特定社会群体中流行的、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如装逼、吃瓜群众等。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类及其活用形式:
1. 动词(动作的词):
-走:走、走了、走向、走出、走来
-读:读、读书、读了、读到、读来
2. 形容词(描述事物特征的词):
-美:美、美丽、美好、美人、美丽的
-大:大、大的、大人、大了、大起来
3. 名词(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词):
-人:人、人们、人的、人家、人们的
-山:山、山上、山下、山水、山的
4. 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的词):
-很:很、很美、很大、很好、很远
-忽然:忽然、忽然间、忽然起来、忽然间的、忽然变化
5. 介词(表示事物之间关系的词):
-在:在、在里面、在外面、在前面、在后面
-为:为、为了、为人、为什么、为着
6. 连词(连接词语、句子之间关系的词):
-和:和、和他、和平、和谐、和睦
-若:若、若是、若非、若不、若然
这只是一小部分古代汉语中常见词类的活用形式,古代汉语的用法相对复杂,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运用。
古代汉语的文献和古籍中有大量丰富多样的词类活用形式,需要通过学习和阅读来更好地掌握。
词类活用 6大类型
词类活用 6大类型3.愚公移山,大禹治水。
(《愚公移山》)(山、水:改变自然状态)译文:愚公移山,大禹治水,都是改变自然状态的事情。
4.庖丁解牛,人皆知之。
(《庄子》)(解:剖开)译文:庖丁剖开牛,人人都知道。
5.管仲挽纣为太公。
(《史记》)(挽:拉)译文:管仲拉住纣王,成为太公。
规律小结]名词作动词时,表示一种行为或者状态。
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翻译时也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灵活处理。
如上面第1句中的“军”,表示驻扎的状态;第2句中的“目”,表示用眼神示意;第3句中的“山、水”,表示改变自然状态;第4句中的“解”,表示剖开;第5句中的“挽”,表示拉住。
1.楚国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与留侯张良交情很好。
2.以前喜欢的事情,现在已经成为了过去的痕迹。
3.我们还有足够的力气前进,火把也足以照明。
4.天边不知不觉已经出现了鱼肚白的颜色。
规律小结]1)当形容词带宾语且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时,就可以活用为动词。
活用形式:形容词+宾语。
例如第一句中的“善”。
2.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放在“所”字后面,例如“欣”。
3.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为动词,放在“能”“足”“可”等能愿动词后面,例如“明”。
4.当形容词后面没有宾语时,也可以表示某种动态,此时也活用为一般性动词,例如“白”。
5.当形容词用作中心语时,放在“其”“之”字后面,活用为名词,例如“正”和“贤”。
6.当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时,活用作名词,例如“空明”和“贤、少、长”。
7.当形容词用在数词后面作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例如“美、难”。
8.动词、名词、形容词都可以用作使动用法,例如“从”、“王”、“舞”、“泣”、“卒”、“活”和“兴”。
1.在第一句中,我们仍然会因此而感到感动。
2.第二句中的“王”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让人感到王者之气;第三句中的“舞”是动词使动用法,表示让人跳舞;第四句中的“泣”是动词使动用法,表示让人哭泣;第六句中的“卒”是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让人突然死亡;第七句中的“兴”是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让人兴奋。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动词:辱:辱没。
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
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策:名词,马鞭子。
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鞭策,驱使。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3、数量词用作动词:千里:行千里。
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尽:使……尽,竭尽。
例句:食之不能尽一词多义虽有千里之能:的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马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故虽有名马:即便虽有千里之能:虽然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恐怕”【表示判断、猜测】其材通假字(1)食马者:“食”通“饲”,喂.(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三、古今异义是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今义:判断词.安古义:怎么.例:安能求其千里也?今义:安全;安定;安装.等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或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今义:或者三、回答下面问题1、为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作用?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3、描写“食马者”形象的是哪一句?。
词类活用是什么意思
词类活用是什么意思词类活用意思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词类活用6大类型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4、数词活用为动词。
5、名词用作状语。
6、形容词作名词。
一、名词作状语与文言散文一样,古诗词中的名词作状语,就是将名词放在谓语中心语动词的前面,让它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动词。
依据状语的语法性能,处在状语位置上的名词,其实已变成了副词,因此名词作状语亦称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表示各种形态。
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杜甫《石壕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例中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意思为“在夜里”;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在古诗词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以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意蕴,协调优美动人的韵律和节奏,以达到精警传神,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的。
把名词放在特殊的条件下,使之活用为动词,正是使古诗词语言灵动、精彩、传神的有效途径。
在鉴赏活动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殊的条件”,才能准确理解并解释这些活用的词语。
例: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雨”,读作yu,破音异读。
依据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活用条件,“雨”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客”,原意是名词“宾客”,此与“京华”构成了动补关系,活用为动词“客居”。
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按其语法性能是不能带宾语的。
但是如果它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与宾语构成了动宾关系;或者后有补语,并与补语构成了动补关系;或者与前面的主语构成了主谓关系,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一般动词。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东亦客也(方位名词"东"用作动词:在东边居住。
名词"客"用作动词:客居。
)合流屈曲而南(方位名词"南"用作动词:向南流去。
)得其尤绝皆家焉(名词"家"用作动词:安家。
)今予家是溪(名词"家"用作动词:安家。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命名,名词作动词用。
)字笨百态,而无所避之(包罗,名词作动词用。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
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向南飞。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仍而下(上,向上飞;下,落下。
)一人缓板而歌(击板。
)峦壑竞秀,最可觞客(劝饮。
)游人往来,纷错如织(交错。
)雷辊电霍,无得而状(描写其状。
)壮士听而下泪矣(流下。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做官。
)宰严限追比,甸余,杖至百(挨棍棒。
)上大嘉悦,沼赐抚臣名马衣缎(下诏。
)裘马扬扬(裘,穿着皮衣;马,骑着马。
)儿涕而去(流泪。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旅居他乡。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风,风吹;雨,雨打。
)1、辇来于秦(乘坐辇车)2、朝歌夜弦(奏乐)3、鼎铛玉石(把鼎当做;把玉当做)4、金块珠砾(把金当做;把珠当做)5、楚人一炬(放一把火)6、族秦者秦也(灭族,杀死一族的人)汝又不果来果:实现业其家业:继承……的事业东亦客也客:做客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义不赂秦(坚持正义)乳二世(乳,乳养)客逾庖而宴(宴,用饭)执此以朝(朝,上朝)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垣墙周庭:垣墙,砌墙,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当作铛、石、块、砾)(2)名词用作状语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把玉……、把金……、把珠……莫如巧归(方位名词"两"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归"的方向:向西。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例如,“衣锦还乡”中的“衣”,原为名词,在此句中用作动词,表示“穿锦”,这是因为该句语境中需要一个动词来描述行为 动作。
注意词类活用的规范性
词类活用的规范性指的是在语言使用 中,某些词类活用是不规范的,需要 避免使用。
VS
例如,“铁证如山”中的“铁证”, 原为名词,在此句中用作形容词来修 饰“如山”,这种用法就不符合语法 规范,应改为“铁证如山的事实”。
名词活用为动词
将名词用作动词,能够赋予事物新的动作含义,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生动。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将名词“春风”转化为动词,形容春风的生机勃勃)。
丰富语言情感色彩
褒义词贬用
将原本表示褒奖或赞扬的词语用于描述贬义或批评的事物,能够更加强烈地表达不满或讽刺 的情感。例如,“他是个天才的骗子”(将褒义词“天才”用于描述贬义事物“骗子”,强 调其欺骗手段高明)。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目录
•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类型 •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 词类活用的修辞效果 • 词类活用的注意事项 • 词类活用的例句分析
01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类型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临时 改变其原有的词性、功能和意义,以 满足表达需求的一种语言现象。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 象,也是现代汉语中某些词语的特殊 用法。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抽象名词具象化
通过将抽象名词转化为具象事物或形象, 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例如,“梦 想是人生的翅膀”(将抽象名词“梦想” 具象化为“翅膀”,形容梦想对人生的支 撑作用)。
VS
具象名词抽象化
将具象名词转化为抽象概念或比喻,能够 使语言更加深刻和富有哲理。例如,“爱 情是心灵的港湾”(将具象名词“爱情” 抽象化为“心灵的港湾”,形容爱情对心 灵的慰藉作用)。
什么是词类活用
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
常见的词类活用类型:
1、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作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
或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就是形容词作谓语且带了宾语(又不是使动意动用法)。
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数词作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4、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不一定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5、名词作状语: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词类活用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 A、则修文德以来之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以弱天下之民 • 4、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用作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 顺流而东也 D、使不上漏
意动用法
• 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 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 客观上不一定如此。或者说谓语动词具有“认为 (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一般可译为"认 为"、"以为 "等。 •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 没有意动用法。
• 3、下列加点字与“常在于险远”中的“险远’’活用相 同的一项是 ( )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B且庸人尚羞之 • C.而高其值 • D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4、下列红字是形容词作名词的一项是( ) • A、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B、秦地可尽王也。 • C、猥以微贱 D、会盟而谋弱秦。
翻译成“ 像......一样”。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那样)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3、吾得兄事之。
“像……”
四、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 方式,在翻译时,一般要在活用的那 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当然, 具体翻译须据语境而定。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二、意动用法(解说) 认为 主语认为宾语 具有某种形态 或特征 以…为 主语把宾语当 作某种事物
意动用法(例句)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之 把他当作老师 我者 认为我美
把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意动用法总结
• 意动用法 • 谓语动词含有 认为宾语怎么样 或把宾语当中什么
词类活用的例子200个
词类活用的例子200个1. 人 - 人们(复数形式)2. 学生 - 学生的(形容词形式)3. 家 - 家庭(衍生词)4. 狗 - 狗的(形容词形式)5. 城市 - 城市化(动词形式)6. 跑 - 跑步(名词形式)7. 吃 - 吃饭(名词形式)8. 学习 - 学习者(名词形式)9. 写 - 写作(名词形式)10. 看 - 看见(动词形式)11. 高 - 高度(名词形式)12. 快 - 快速(副词形式)13. 美丽 - 美丽地(副词形式)14. 聪明 - 聪明的(形容词形式)15. 幸福 - 幸福地(副词形式)16. 很 - 很快(形容词修饰)17. 非常 - 非常高兴(形容词修饰)18. 已经 - 已经完成(动词修饰)19. 随便 - 随便选择(动词修饰)20. 多么 - 多么美丽(形容词修饰)21. 学生 - 学生们(复数形式)22. 家庭 - 家庭的(形容词形式)23. 城市 - 城市化(动词形式)24. 桌子 - 桌子上(副词形式)25. 学校 - 学校里(副词形式)26. 跑 - 跑步(名词形式)27. 吃 - 吃饭(名词形式)28. 学习 - 学习者(名词形式)29. 写 - 写作(名词形式)30. 看 - 看见(动词形式)31. 高 - 高度(名词形式)32. 快 - 快速(副词形式)33. 美丽 - 美丽地(副词形式)34. 聪明 - 聪明的(形容词形式)35. 幸福 - 幸福地(副词形式)36. 很 - 很高兴(形容词修饰)37. 非常 - 非常快(形容词修饰)38. 已经 - 已经完成(动词修饰)39. 随便 - 随便选择(动词修饰)40. 多么 - 多么美好(形容词修饰)41. 动词:跑、吃、睡、学习、工作42. 名词:书、桌子、苹果、学生、老师43. 形容词:美丽的、高大的、聪明的、快乐的、困惑的44. 副词:慢慢地、快速地、仔细地、轻轻地、有时候45. 代词:我、你、他、她、我们46. 介词:在、上、下、里、外47. 连词:和、但是、因为、所以、如果48. 数词:一、二、三、十、百49. 冠词:一个、这个、那个、哪个、每个50. 叹词:哇、嗯、哈哈、喔、呀51. 感叹词:太好了、真棒、太难了、太简单了、好吧52. 助词:的、得、地、了、吗53. 量词:个、只、本、条、碗54. 语气词:啊、呢、嘛、吧、哦55. 反义词:高低、大小、快慢、多少、胜败56. 名词性词语:学校、医院、酒店、电影、音乐57. 动词性词语:行走、思考、歌唱、写作、绘画58. 形容词性词语:漂亮的花、高大的树、快乐的笑声、聪明的孩子、困惑的问题59. 副词性词语:慢慢地走、快速地跑、仔细地检查、轻轻地触摸、有时候会迟到60. 代词性词语:这本书、那个桌子、每个学生、你们中的一个、我自己61. 介词性词语:在房间里、上楼梯、下车、里面、外面62. 连词性词语:和你一起、但是他不同意、因为下雨了、所以我们留在家里、如果你愿意的话63. 数词性词语:一只猫、二十张纸、三个苹果、十五个学生、一百块钱64. 冠词性词语:这个人、那个地方、哪本书、每个季节、一些水果65. 叹词性词语:哇,好漂亮啊!嗯,我明白了。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7.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鱼群)古今异义1.气象万千(古义:事态;今义:天气变化)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4.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5.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6.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7.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今:准中心思想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警策自己。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
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
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
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
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作记,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
”但《岳阳楼记》却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全篇看似闲笔漫叙,实际上却大有深意。
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进士,两人交谊颇厚。
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
(完整版)词类活用6大类型
词类活用6 大类型(一)名词作状语解释下列各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
1.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译文:(项伯)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像翅膀一样遮掩住刘邦。
2.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译文:我将像对待兄长一样地款待他。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箕畚:用竹筐)译文:用竹筐把土石运送到渤海的尽头去。
4.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法:依据秦的法律)译文:估计已经误了约定的期限。
误了期限,依据秦的法律都要杀头(斩首)。
5.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鸿门宴》)(间:从小路)译文:刘邦已经走了,(估计)从小路已经回到军中。
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日:一天比一天)译文:臣想奉诏离家赴任,但是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7.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上、下:向上、向下)译文:向上吃地上的泥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
[规律小结](1)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时需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如上面第1 句中的“翼”。
(2)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
如上面第2 句中的“兄”。
(3)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翻译时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用”。
如上面第3 句中的“箕畚”。
(4)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
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依据”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
如上面第4 句中的“法”。
(5)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
如上面第5 句中的“间”。
(6)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
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如上面第6句中的“日”(7)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
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的介词。
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 “(主语)使(宾语)怎 样”,活用为有“使”“令” B、可烧而走也。 B\走:使(之)逃跑。 意义的动词。动词和它的宾 (《赤壁之战》) 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 C\使……来。 C、故远人不服,则修 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表示 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 文德以来之 . 表示的动作行为。翻译时要 《季氏将伐颛顼》 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一般来 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 总结:以上为动词 的,多属使动用法。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 带了宾语(有时也不带),而又 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 用为一般动词。 译为:善待。 译为:说坏话。 译为:穷尽。 译为:善于。 译为:变小变弱。
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活用的两种情况。
13、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过秦论》 动作名,逃亡的人。 1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过秦论》 动作名,收藏的珠宝 15、翩翩两骑来是谁? 《卖碳翁》 动作名:骑马的人 动词作名词的规律: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 动词跑到了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上。
形容 词的 活用
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吏于土:在地方上做官。 后带补语。 芽:发芽。前有副词 “已” 。 花:开花。在谓语位置。 事:做,从事。 水:游水。前有能愿动词 “能”。 目项王:向项王使眼色。 本义为鱼网,这里用作 “用网捕捉”。前有结构 助词“所”。 王:为王,称王。读wàng (去声)。 籍:登记。 侯:封侯。
练习: 1、邹忌朝服衣冠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驴不胜怒,蹄之 4、其疾病而死。(《五 人墓碑记》) 5、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 路。(《桃花源记》)
词类活用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6、无乃尔是过与?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 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7、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8、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规律三:两个名词连用, 不是并列、偏正关系,其中一 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9、顺流而东也。
规律四:名词前后用“而” 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这个 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动词“屈”“窜”带宾语“贾 谊”“梁鸿”,用如使动:“使 ……受屈”,“使……逃匿”
形容词活用作使动用法
既来之,则安之。 (安定 → 使……安定)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得宾 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 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形容词活用作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以为……美丽 且庸人尚羞之。把......当作羞耻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当事者 (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 “以......为......”或“把... ...当 作......”。
三、形容词活用 1、名词 2、一般动词 3、使动 4、意动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左右欲刃相如。 {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规律一:名词前面有副词特 别是否定副词或有“能”“可 ”“足”“欲”等能愿动词修饰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股动词,多 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 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
以兴隆也。親賢臣,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二、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跑到了主语或宾语的位 置,活用为名词。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词类的活用一一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有固定属类的词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充当别的词类使用,就叫作词类的活用。
词类活用分类: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2、名词作状语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2、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2、形容词作动词(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数词的活用1、数词作名词2、数词作动词3、数词作副词名词的活用:1、活用为一般动词:①、名词+名词。
前后两个名词之间既不是偏正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就把它们看成是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也即后一个名词或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金块珠砾。
(〈〈阿房宫赋》)绳枢之子(〈〈过秦论》)验证:纨笺子弟一诺千金轻车熟路车水马龙身体力行②、名词+代词”之、其、尔、汝、我”。
"之"作代词,大多作宾语(有时作兼语,但不作主语),名词带了宾语"之",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作动词。
如:买五人之腹而函之。
(〈〈五人墓碑记》)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名之者谁?(〈〈醉翁亭记》)③、副词+名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它一般不能修饰、限制名词。
如果名词用在副词之后,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
如: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不蔓不枝。
(〈〈爱莲说》)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成语验证:不毛之地莫名其妙不胫而走先礼后兵不翼而飞观望不前未雨绸缪④、能愿动词+名词。
助动词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意愿和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如能、会、应、肯、要、愿、须”等。
助动词后不带名词,如果带了,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劝学》)沛公欲王关中。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词类活用
(一)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 略。
(1)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 (2)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
②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书·画策》 )
③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一)名词用作动词
(7)同代词“所”、“者”组合的名词活用 作动词。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 陈涉世家》)
②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苏洵《易论》) ③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战国策·赵策》) ④楚所宝者,曰观射父。(《国语·楚语》)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楚左尹项伯……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
本纪》) ③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④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稗类钞·冯
二、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指出句中哪个词是名
词用作了动词,并从语法特征上予以说明:
1、试再囊之,我观其状,果困苦否。(马中锡《中山
狼传》)
2、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清稗类钞·冯婉贞》)
3、沛公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4、江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
5、岂吾相不当侯邪?(《史记·李将军列传》)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一)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文言文有一个学习重点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等。
辨识词类活用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拿现代汉语语法作参照。
名词的活用: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也不能作状语,文言文中一旦出现名词后边带宾语、在动词前作状语这种情况,即可判定为名词的活用。
如:1、作动词: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以下简称《伶》)函:用木匣子装。
②义不赂秦(《六国论》,以下简称《六》)义:坚持正义。
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以下简称《游》)舍:筑舍定居。
注意:有些貌似活用的名词,其实它本身就具有某个动词义项,则不能看作活用。
否则,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容易引起混乱,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如:①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事:动词,侍奉,服侍。
礼:动词,表示恭敬,以礼相待;礼遇。
②微风鼓浪(《石钟山记》,以下简称《石》)鼓:动词,振动,激起。
③名之曰“褒禅” (《游》)名:动词,命名。
2、作状语: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日、月: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舟:乘船。
(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目、耳:亲眼、亲耳;臆,凭主观想象。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④负而前驱(《伶》)前,在前面。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⑤有泉侧出(《游》)侧:从旁边。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⑥一夫夜呼(《伶》)夜,在夜里。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⑦仓皇东出(《伶》)东,向东边。
(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注意:“名词作状语”和“名词活用作动词”是不一样的。
作状语时,名词之后还有动词或其他谓语成分,如上述七例;而用作动词时,名词之后再无其他动词,如上文“作动词”中的例①③。
二、动词活用作名词:在现代汉语中,动词的主要作用是作谓语。
所以,古汉语中若有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某种动作行为相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有时前边带“其”字。
如:①谬其传(《游》)传:流传的文字。
②人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进,前进的道路。
③而其见愈奇(《游》)见,见到的景象。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至,到达的人。
三.形容词的活用1、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时,一般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译时应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
如:问其深(《游》)深:深度。
常在于险远(《游》)险远:险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幽暗昏惑:幽暗昏惑的地方。
2、活用作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
文言文中一旦出现形容词后带宾语的情况,或是形容词作谓语,但直译词义出现文意不通的情况时,则可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如: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六》)完:保持完整。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穷:穷尽,走到尽头。
火尚足以明也(《游》)明:照明。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极,尽情享受。
四.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动词的使动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是不带宾语的。
一旦文言文中出现了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情况,一般可断定是活用成了使动,句意理解公式是:主语+使+宾语+不及物动词。
如:①李牧连却之(《六》)却:使……退却,击退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兴、亡:使……兴盛(灭亡)③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鸣:使……鸣。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如: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昏惑:使……迷乱②数十伶人困之(《伶》)困:使……处于困境。
名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名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少见,它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wàng)之(《鸿门宴》)王:使……为王。
注意:古汉语中用作动词的名词一般都读去声,称之为“破读(或读破)”。
五.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句意理解公式是:主语+以为+宾语+意动词;或者:主语+以+宾语+为+意动词。
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状态。
如: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2)名词的意动用法表示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
如: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师:把……当作老师。
除了使动词和意动词之外,还有为动词,表示主语为宾语做某种事。
如:①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而死。
②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序:为……作序。
总之,词类活用只是在一定的文言语境中临时改变某些词的词性和用法,所以,通常表示为“某词活用作某词”或“某词活用如某词”,意为“某词当作某词用”或“某词用法如某词”。
词类活用(二)那么怎么辨别词类活用呢?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
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下面分类逐一介绍:一、名词(1)、名词作状语1、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2、既东封郑(方位名词“东”作动词“封”的状语,表处所: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3、日食饮得无衰乎(时间名词“日”作“食饮”以及省略的谓语“行”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触龙说赵太后》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时间名词“日”放在动词“参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劝学》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劝学》6、秋水时至(名词“时”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秋水》7、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秋水》8、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那样,像包裹那样,像口袋那样)《过秦论》 9、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云”“响”分别作“集”“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过秦论》10、赢粮而景从(名词“景”作“从”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影子那样)11、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方位名词“内”“外”分别作“立”“连”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对内,对外)《过秦论》1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名词“夜”充当“驰”“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夜,当晚)《鸿门宴》13、日夜望将军至(时间名词“日”“夜”充当动词“望”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每夜)《鸿门宴》14、吾得兄事之(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鸿门宴》15、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名词作状语。
名词“间”充当动词“行”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鸿门宴》16、园日涉以成趣/时矫首而遐观(“日”“时”作动词“涉”“矫”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天天;每天) 《归去来兮辞》17、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雾”“星”用作“列”和“驰”的状语:像雾一样涌起,像星一样飞驰)《滕王阁序》18、下临无地(方位名词“下”,作动词“临”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下,往下)《滕王阁序》19、士大夫之族,……则群聚而笑之(名词“群”作动词“聚”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情态:成群)《师说》20、辇来于秦(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阿房宫赋》21、一夫夜呼(名词“夜”作“呼”的状语,表示时间:在夜间)《伶官传序》22、负而前驱(方们名词“前”作动词“驱”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前面)《伶官传序》23、仓皇东出(方们名词“东”作“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东)《伶官传序》2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名词“舟”“目”“耳”分别作动词“行”“见”“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用眼睛,用耳朵)《石钟山记》25、内外多置小门/使不上漏/雨泽下注/东犬西吠/前辟四窗(方位名词作状语)《项脊轩志》26、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隶”作动词“使”的状语:当作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27、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而”一般只连接两个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墓”由连词“而”与动词“葬”连接,用作动词,修墓)《五人墓碑记》28、其疾病而死(同上)(2)、名词的使动用法1、徐孺下陈蕃之榻(方位名词“下”,带宾语“榻”,用如使动词:使……放下)《滕王阁序》2、荣于身后(名词“荣”后省宾语“之”,作使动词:使……得到荣誉)《五人墓碑记》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生病)《病梅馆记》 (3)、名词的意动用法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囊、老聃/吾从而师之(名词“师”带宾语,用作意动:以……为师)《师说》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4)、名词用作动词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水”受否定副词“非”和助动词“能”修饰,用作动词:游水)《劝学》2、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帝王”带省略介词“于”的补语“于万世”,用作动词:称帝称王)《过秦论》3、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序”带宾语“八州”,用作动词:引、招致)《过秦论》4、道芷阳间行(名词“道”带宾语“芷阳”用作动词:取道)《鸿门宴》5、则思江海下百川(方位名词“下”,带宾语“百川”,用作动词:居于……之下)《谏太宗十思疏》6、或师焉(“师”充当“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师说》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炬”处于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放火)《阿房宫赋》8、族秦者秦也(名词“族”带宾语“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阿房宫赋》9、义不赂秦(名词“义”充当省略主语“燕赵之君”的谓语,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六国论》10、由山以上(方们名词“上”,受状语“由山”的修饰,用作动词;上走)《游褒禅山记》11、函梁君臣之首(名词“函”带宾语“梁君臣之首”用作动词:用木匣封装)《伶官传序》12、抑本其成败之迹(名词“本”,本义为草木的根或茎干,引申为根源,本源。
此处带宾语“其成败之迹”,用作动词:考察、考究)《伶官传序》13、乳二世(名词“乳”带宾语“二世”,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项脊轩志》14、读书久不效(名词“效”处在谓语位置上,用作动词:取得功效)《项脊轩志》二、动词(1)、动词活用作名词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赐”作动词“为”的宾语,用作名词,恩惠)《烛之武退秦师》2、于是从散约败(动词“约”与“败”组成主谓结构,用作名词:盟约、联盟)《过秦论》3、追亡逐北(动词“亡”“北”处在动宾结构的宾语位置,用作名词: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过秦论》4、此亡秦之续耳(动词“续”,受定语“亡秦”的修饰,用作名词:继承者,后续者)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至”,处在主语的位置,用作名词:到的人)《游褒禅山记》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传,动词作名词:流传文字)《游褒禅山记》(2)、动词作状语1、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动词“争”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割”的状态:争着)(3)、动词的使动用法1、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烛之武退秦师》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劝学》3、外连衡而斗诸侯(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过秦论》流血漂橹/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却匈奴七百余里/序八州而朝同列(句中的“漂”“亡”“亡”“却”“朝”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4、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欲止不内(句中的“活”“从”“止”都是使动用法)《鸿门宴》5、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动词“腾”“起”用如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6、川泽纡其骇瞩(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吃惊)《滕王阁序》7、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动词“屈”“窜”带宾语“贾谊”“梁鸿”,用如使动:“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8、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较:拿……比较)《六国论》9、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动词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伶官传序》(4)、动词的为动用法1、祭祀必祝之(祝,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