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看英汉语序
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翻译时词序及句子结构的影响初探
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翻译时词序及句子结构的影响初探作者:王军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02期摘要:思维模式的差异是影响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汉词序和句子的不同。
本文在简要介绍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基础上,又对英汉各自的词序及句子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翻译实例,初探了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词序及句子结构的翻译所造成的影响,并给出了解决这个差异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思维模式;翻译质量;词序及句子一、引言思维方式是一个被人们经常提及的话题,并不断为人所谈及。
其实,所谓思维方式,就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1]。
随着整个世界朝着一体化发展,语言的障碍越来越得到重视。
英语,作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国家的语言,汉语,作为世界上说的人口最多的国家的语言,这两者之间的翻译一直都是翻译所研究的重点。
在英汉翻译中,翻译的准确性、能否完整表达英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是一些英汉翻译人员所不断探究的。
但是由于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性,造成两种语言在词序和句子结构上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从而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翻译的质量。
二、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表现说英语的国家和说中文的国家,由于其历史积淀的不同,从而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因此对于事物的看法便有着不同的观点,反映在思维上,就是英汉思维的差异,而语言,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必然也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因为思维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差异。
其实,英汉思维的差异,从语言上来看,就可以发现很多。
让我们就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影名称中去寻找一下这些差异。
中国从古文开始,就有着一个十分简洁的特点,喜爱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意思。
我国的四字成语以及一些精炼的哲理语句,都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反映到电影名称上,国产电影的名称,总是喜欢简洁明了,其中以四字居多,并且这四字总是韵味十足。
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看英汉语序
b1 9 年 7月 2 日上 午 7点 , 车开 始 返 回北 京 。 . 1 9 5 火
2a ) .He rd ae f m E gi d p rme t P kn i ga u td r o nlh e a s t n , e ig Un—
i t的 修 饰 语 , 修 饰 词 均 位 于 核 心 词 的 左 边 , 种 结 构 即 左 fh g 各 这
核心词之后 ( ) 右 。例 如 在 短 语 te h u e o h n l fm h o s fte u c o y e
b他 住 在 美 国 马萨 诸 塞 州剑 桥 神 德街 2号 。 . 在 上 面 各甸 中 , 、 句 所表 达 的意 义 都 相 同 , 语 序 则恰 a b两 但
第 6 第 5期 卷
Vo.6 1 No5 .
读 与 写 杂 志 Re d nd W rt rodial a a iePe i c
20 0 9年 5月
M a 2 09 v 0
从 英汉 民族思维差 异看 英汉语序
刘 蓉
( 化 学 院 大学 英 语 部 怀 湖南 怀化 480 ) 10 8 摘 要 :本文 分 析 了英汉 语 中语 序 三 个 方 面 的差 异 , 指 出英 汉 民族 的 思 维 方 式对 这 些 差异 所 产 生 的 影响 。 并 关 键词 : 序 思 维 差异 影 响 语
s c u e s U.. a h s n , SA.
定 ”修 饰 词 “ 个 绝 对 正 确 的 ” 位 于 中 心 词 “ 定 ” 左 边 , , 一 均 决 的 因
此 也 是 左 分支 结 构 。
而 右 分 支结 构 指 一个 结 构 中 的从 属 词 或 修饰 词 依 次 位 于 其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序
(一)影响英语语序的一些因素
• • 信息分布(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每句话都是一个信息片断(piece of information),由 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组成,一般按照交际价值的大小呈线性 排列,已知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
• His pride and prejudice had led him into great error. • That error // he determined to recant. 公然撤回,取消。
• 怎么翻译,那个正确?
• 这两个句子在语义和语法上都没有问题, 但感觉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更自然,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第二句在语序的排列 上更加合理。
• 按照习惯,语序是相对固定的,但因表达的需要又有灵活 性,语序排列要受到意图、语义中心、强调重点、语言环 境和修辞效果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 one another( = each other)互相; • another one 另外一个,再一个。如: We should help one another. 我们应该互相帮助。
• 英语的主语和宾语如果较长,影响后继成 分(如谓语或状语)的出现,可将其放置句尾, 而外移留下的空位常用it 填补。例如: • It was not known that whether there was gold left in the mine.矿 • We have found it quite obvious that the wings and legs animals have are made to resist the force of gravity.地心引力
There is a crack in this glass. Show me another one, please. 这个杯子有裂痕,请给我拿另外一个。
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看英汉语序
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看英汉语序摘要:本文分析了英汉语中语序三个方面的差异,并指出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对这些差异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语序思维差异影响1 引言思维和语言关系密切。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脊梁。
没有语言,思维无法定形;没有思维,语言就不具备多功能性和丰富性。
中国人和英美人在文化背景、传统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两种民族思维模式的不同,从而在语言上会采取不同的表达形式。
本文拟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汉英句子的有效对比,了解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揭示思维差异对句子带来的影响。
2 英汉语语序的比较2.1左分支结构与右分支结构左分支结构就是指一个结构中的从属词或修饰语依次置于其核心词之前。
例如:在短语an absolutely right decision 中,right 是其核心词decision 的修饰词,absolutely 是其核心词right 的修饰语,各修饰词均位于核心词的左边,这种结构即左分支结构。
在汉语中也是如此,如刚才所说“一个绝对正确的决定”,修饰词“一个绝对正确的”均位于中心词“决定”的左边,因此也是左分支结构。
而右分支结构指一个结构中的从属词或修饰词依次位于其核心词之后(右)。
例如在短语the house of the uncle of my friend 中of my friend 从属于the uncle 并位于其后,the uncle 从属于the house 并位于其后,这样的结构即右分支结构。
如上所述,英语中既有左分支结构,又有右分支结构。
以英语中的名词短语结构为例,左分支结构有四种:1)副词+形容词+名词,如an absolutely right decision; 2) 副词+ing动词+名词,如:rapidly developing country; 3)副词+ed动词+名词,如:a seriously wounded soldier; 4) 所有格名词+所有格名词+名词,如Jack’s teacher’s pen;等。
英汉语序差异及翻译技巧英汉语序差异
英汉语序差异及翻译技巧英汉语序差异语序指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它是词语和句子成分之间关系的体现,反映语言使用者的逻辑思维和心理结构模式。
对同一客观事物或事实,英汉有不同的语言表达顺序。
英语思维模式是由点到面的外展螺旋式,其表达方式是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轻到重,由弱到强;而汉语恰恰相反,呈内旋式:由面到点,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重到轻,由强到弱。
此外,英语多倒装句,汉语则很少见。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所以两者在语序安排上有很大的差异。
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还需要对原文仔细思考,灵活调整语序,以达到译文最大程度的通顺。
有时译者冲不破原文结构的束缚,一味照搬原文的词序、语序,导致了译文的走形。
1.无主语时英汉语序的差异及翻译汉语中有大量的无主语句,而英语句型中除祈使句外一般都有主语,因此,把汉语的无主语句译成英语时,需要改变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英语语法规范。
例如:a.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Silence, silence! Unless we burst out, we shall perish in this silence!此处补增主语we。
b.世界到处都在说英语。
English is spoken all over the world.此处把汉语无主语句中的宾语转换为英语被动语态结构中的主语。
c. 似乎有一个错误。
There appears to be a mistake.此处把汉语无主语句中的宾语转变成英语There be句型中的主语。
2.英汉定语语序的差异及翻译英汉定语的位置不完全相同。
英语定语的位置比较灵活,有前置定语和后置定语之分。
而汉语定语位置比较固定,一般为前置定语。
2.1一个单词作定语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定语放在名词之前,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也大体如此。
当英语定语修饰的是由some, any, every, no等构成的复合代词时,定语要后置。
(完整版)英汉思维差异对比
英汉思维差异对比与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概念与形式的对立统一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英语重视抽象思维,擅长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事物。
语言上英语常常使用大量涵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给人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这对习惯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来说,既有理解上的困难,又有表达上的困难。
因此,翻译时,要抓住本质的东西,大胆地采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归化方法.汉语重视形象思维,擅长使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概念。
语言上汉语更倾向于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虚的概念。
He wondered whether his outspokenness(N。
坦白,直言相告) might be a liability (N.债务) to his friend.他怀疑他的直言对他的朋友来说是否会是一种债务。
他怀疑他那么心直口快,是否会让他的朋友背上思想包袱。
英语的这种独立语结的模糊性和汉语的正好相反his outspokenness=he was outspoken(语义结构)a liability to his friend=his friend had a liability(in his mind)(语义结构)He sought the distraction of distance。
distraction是个名词(名词化,distract派生来的),但在该句中仍保留动词的语义(VT. 分散……的注意力),其语义特征要求这个词必须要有它的动元,其语义结构应该是he distracted sb.,即发出该动作的施事(句法上的主语)和受事(句法上的宾语。
)distance 也是个名词(名词化,distant派生来的),其语义结构应该是he was distant from sb。
这样我们就得出这句话含有两个动核结构。
即:1 he could distract others. 别人注意不到他2 he was distant from others. 他远离别人按照自然的逻辑将两个事件合并在一起,就是“他远离别人后,别人就注意不到他”。
英汉语言对比英汉语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表达方式
由于英汉语序的不同,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语言习 惯来调整语序,以使文章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注意语序的变化可以增强文章 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文化表达
语序的不同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对表达方式的偏好。在写作中,通过合理安排语序,可以更 好地传达文化信息,增强文章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传递
语序的不同有时也反映了文化差 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关 注语序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尽可能在译文中保留这些文化元 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的文化背景。
对写作的影响
逻辑性
英语和汉语的语序在写作中具有不同的逻辑性。英语倾向于使用主-谓-宾的结构,而汉语 则更注重意合,强调语义的自然流动。在写作时,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来组织语序, 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在汉语中,虽然主语、谓语和宾语的 语序也是主语-谓语-宾语,但在实际 运用中,常常会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 调整,使得句子的表达更加丰富和灵 活。
修饰语的位置
在英语中,修饰语通常紧跟在谓语之后,放在名词之前。这种语序使得句子结构更加紧凑,信息传递 更加高效。
而在汉语中,修饰语的位置则更加灵活,可以放在名词之前或之后,甚至可以重复出现以强调某个信 息点。这种语序使得汉语的表达更加丰富和细腻。
英汉语言对比-英汉语序
目 录
• 英汉语序的总体差异 • 英汉语序在句子层面的差异 • 英汉语序在词汇层面的差异 • 英汉语序在段落和篇章层面的差异 • 英汉语序的影响与启示
01 英汉语序的总体差异
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
英语中,主语、谓语和宾语的语序通 常是固定的,即主语-谓语-宾语。这 种语序有助于句子结构的清晰和逻辑 的严密。
从词语看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
词语的构成也体现了英汉民族的思维特点。英汉语常见的构词法是复合法,派生法和转类法,但它们的构词方式又有所不同。英语在复合法中有五种方式: 主谓式( 如heartbeat) 、动宾式(如pickpocket ) 、主宾式( steamboat ) 、限制式(如raindrop) 和同位式(如pinetree) 。汉语常见的复合构词法有:陈述式(如“口渴”) 、支配式(如“卷烟”) 、述补式(如“提高”) 、偏正式(如“棉衣”) 、动宾式(如“司令”) 、缀加式(如·48 ·“画家”) 和重迭式(如“人人”) 等等。汉民族受阴阳五行的熏陶,很早就形成了相互的辩证思想,遇事喜欢“合二为一”或“一分为二”,善于从对立的事物中把握它们之间的统一,从同一事物中发现它们的对立。因此,在汉语复合法构词中有两点是与英语不同的,体现了汉语特有的思维特性:一是有不少词语是以阴阳为序构成的,如男女、日月、天地、清浊、奇偶、刚柔、动静、兴亡、盈亏、好歹、长幼、难易、屈伸等。还有成语,如口是心非、出生入死、寒来暑往、藏头露尾、易守难攻、有名无实等。这种由相互对立的词组成的词语,其意义并不是各词义的总和,有些会引申出新的意义。如,汉语中常常以“大小”来指称“体积”,以“长短”指称“长度”,以“宽窄”指称“宽度”“, 远近”指称“距离”“, 厚薄”指称“厚度”“, 快慢”指称“速度”。如果词的两部分意义一褒一贬,那么,词的语义重心大多在贬义方面,如是非、好歹、甘苦、存亡、胜败、功过、安危、利害等。如“他好歹是你的亲兄弟”,意思是“他再坏也是你的亲弟弟”,如果是成语,那么有一半作为意义上的陪衬,而另一半是实指意义,如说长道短(意义在“道短”) 、明争暗斗( 意义在“暗斗”) 、斩草除根(意义在“除根”) 、能屈能伸(意义在“能屈”) 、嘘寒问暖(意义在“虚寒”) 等。这些词语体现了形式平衡和语义重心,反映了辩证思维。而英民族的语言思维特性是二项式逻辑,强调非此即彼的排中律。它关注的是实体,论断的是事物的属性。它的价值判断是双元的,即凡事不是good 就是bad ,不是right 就是wrong ,不是clean 就是dirty ,常常忽略中间的价值。体现汉语思维特性的第二点是词语同义相构的现象比较多,如道路、声音、帮助、恶劣、美好、呼唤、颤抖、委任、忌讳、世代、制约、混淆、飞翔、死亡等。还有成语,如循规蹈矩、胡思乱想、和颜悦色、失魂落魄、全心全意、无穷无尽等等。这些词语体现了汉民族求和谐,求对称平衡的思维模式。英语同义相构的词语也有,但不如汉语普遍,主要见于少数成语,如wear and tear (磨损、消耗) 和一些拟声词语中,如ding2dong、tick2tock、flip2flop等。由于英语多音现象比较普遍,所以词语结构很难做到对称平衡。
%8B%B1汉翻译中语序不当现象看英汉思维差异
第28卷第3期Vol 28 No 3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 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9年5月May 2009从英汉翻译中语序不当现象看英汉思维差异韩银燕,王 非(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摘 要]语序是语言的重要方面,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往往导致中国学生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大量句子语序不当的现象。
深入分析英汉语在主干结构、附属结构、逻辑关系、重心平衡方面的不同语序,追溯它们产生的原因,对于探究两个民族思维模式差异的文化根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序;差异;思维方式;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09)03-0082-05[收稿日期]2009-03-02[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6B015)。
[作者简介]韩银燕(1967-),女,吉林敦化人,大连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从事英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研究。
语序是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
不同民族往往由于看待事物的方式、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同一客观事实有着不同的语言传达顺序。
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两种主要语言,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彼此在语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1]这种差异给学习英语的人往往造成很大障碍,导致英汉翻译过程中许多句子语序不当。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中国学生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大量句子语序不当的现象探讨这种差异,深入分析英汉语在主干结构、附属结构、逻辑关系、重心平衡方面的不同语序,追溯它们产生的原因,阐述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以期对译者在消除思维模式差异的消极干扰时有所裨益。
一、常见的语序翻译问题在翻译活动中,由于母语的干扰,中国学生往往摆脱不了汉语思维模式,经常出现译文语序不当的现象。
例如:(1)He had flown in just the day before from Georgia where he had spent his vacation basking in the Caucasian sun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 tion job he had been engaged in the south.误译 他昨天才坐飞机回来从格鲁吉亚,他在那里度假,享受高加索的阳光在完成了南方的一项建筑工程之后。
英汉定语语序对比分析
英汉定语语序对比分析摘要]语序是语言成分按语法关系进行的线性的、横向的组合序列,对于同为分析型语言的英语和汉语来说,语序对于确定句子结构内部的语法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通过英汉定语的语序差异的比较,反映英汉语序的差异。
[关键词]语序;英汉对比;定语一、引言语序(word order)是指各级语言单位在上一级语言单位内的线性排列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民族习俗和思维模式。
世界上的语言按照其简单句中及物动词与名词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三大类别:SVO,SOV和VSO。
从这一角度来讲,汉语和英语都属于SVO类型。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顺序排列基本相同,这是英汉基本句子结构的共性。
但是,两者附加成分或修饰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同位语等)的位置不同,尤其反映在定语的位置上,这种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口语、写作、翻译练习中习惯性地使用母语语序,输出一些中文式的英语语句(Chinglish)。
所以本文就以定语的位置为切入点,来讨论英汉语序的差异,目的是帮助学生准确地进行英汉语序切换,正确地传递信息。
二、单词作定语的语序差异对比汉英语序的最大区别体现在定语的位置上。
现代汉语中名词修饰语无论长短,单个或多个,通常都放在中心语之前。
英语则不然,单词作定语时,一般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前(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后置),这与汉语是一致的。
如:an outgoing girl 一个外向的女孩但在下列情况下英语单词定语需要后置:a) 通常用作表语的形容词作定语时,需要后置。
尤其是以字母a-开头的和以-able结尾的表语形容词作定语时一般需后置,如:afraid, alight, alike, alive, alone, ashamed, asleep, awake等。
如:the child awake 醒着的孩子the guest present 到场的嘉宾b) 某些以“-able”、“-ible”结尾的形容词用作定语时,一般在所修饰名词之前,比如:a reliable man(一个可靠的人)。
从英汉思维差异看翻译中视角和语序的调整
从英汉思维差异看翻译中视角和语序的调整由于地域和文化渊源的不同,中英两种语言背后的思维也不尽相同。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西方人重抽象思维;中国人重具体,西方人重逻辑。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
因此,研究语言必须研究语言背后的思维,研究翻译必须注重语言背后的思维模式。
英汉两种语言的形成不尽相同。
由于地域和文化渊源的差异,语言背后的思维也不同。
王国维先生说:“我国人之特点,实际的也,通俗的也,西方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西方人重抽象思维。
中国人重具体,西方人重逻辑;中国人看待问题带有直观性和经验性,西方人则重在分析和系统性。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联。
任何语言的结构都包含对世界结构的认识。
辜正坤认为,印欧语和汉语句法结构鲜明地表现了不同民族的思维——心理结构模式。
正是由于语言和思维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研究语言必须研究语言背后的思维。
研究翻译就必须考虑两种语言背后的思维模式。
一英汉同位语顺序差异及翻译中西方人们的思维差异在同位语的位置顺序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英语思维是从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体,所以英语同位语中人名、地名在前,人物的头衔、地方的功用在后,常用逗号隔开;汉语的思维模式是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从集体到个人,所以汉语中人物的头衔或地位、地方的功用在前,而人物的具体姓名或地方的名称在后,中间无逗号。
这种思维的差异就要求译者根据译入语的思维对同位语的位置进行调整。
如:Thomas Wolfe,the American novelist,had his first novel Look Homeward,Angel rejected 39 times before it was finally published and launched his career and created his fame.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的第一部小说《安琪儿,往家里看吧》被退稿39次之后终于得以出版,从此开启了其写作生涯并为其赢得了声誉。
英汉思维的差异与英译汉中的词类转换
英汉思维的差异与英译汉中的词类转换【摘要】不同的名族孕育出丰富多彩的语言,而每个名族的语言都受到特定思维方式的支配。
中国人研究英语,首先要研究英美人的思维方式。
对比分析英汉思维的差异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这对翻译实践也大有帮助。
本文首先分析了英汉思维的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然后简要地从英译汉词类转换的层面探讨了与思维差异相关的英译汉问题。
【关键词】思维差异;翻译;词类转换0 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语言交流也日益频繁。
但翻译过程中往往不能将源语言的真正含义用目的语表达出来。
这主要是忽略了支配语言的思维差异。
英名族往往以客观事物为考察对象,注重个体分析。
而汉名族经常以人和有生命的事物为考察对象,注重整体分析。
思维的差异必定带来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提高翻译质量应首先提高思维差异意识。
1 英汉思维差异1.1 思维方式不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往往是抽象的,而汉名族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具体的。
体现在英语和汉语表达层面,英语经常使用大量的抽象名词,词形变化手段;中文则使用具体的表达方式。
例如:This was real. 这句话的译文是:这一次他真的在飞。
“飞”这个具体的描述是根据前文得出的。
was 是由be 转化而来的,中文没有体现出来,但读者完全可以根据上文得知这句话的动作发生在过去。
1.2 思维风格不同英美人的思维是先提供主要信息,再举例说明,而汉名族往往相反,先进行铺陈,然后再总结,提供主要信息。
因此,象时间、地点、原因等信息经常出现在英语的后面,汉语的开头。
因此,英语句子的一般结构是:主,谓,宾,定,状,补。
英语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主谓结构统领全局。
而汉民族是散点思维,思维按逻辑,时间,因果关系排列,缺乏西方句子的中心动词。
例如:The intensity of the moment filled his mind with anxiety. 该句的中心动词是“filled”。
译文是:这一刻紧张异常,他感到焦虑不安。
句子大全之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翻译时词序及句子结构的影响初探
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翻译时词序及句子结构的影响初探摘要:思维模式的差异是影响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汉词序和句子的不同。
本文在简要介绍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基础上,又对英汉各自的词序及句子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翻译实例,初探了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词序及句子结构的翻译所造成的影响,并给出了解决这个差异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思维模式;翻译质量;词序及句子一、引言思维方式是一个被人们经常提及的话题,并不断为人所谈及。
其实,所谓思维方式,就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1] 。
随着整个世界朝着一体化发展,语言的障碍越来越得到重视。
英语,作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国家的语言,汉语,作为世界上说的人口最多的国家的语言,这两者之间的翻译一直都是翻译所研究的重点。
在英汉翻译中,翻译的准确性、能否完整表达英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是一些英汉翻译人员所不断探究的。
但是由于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性,造成两种语言在词序和句子结构上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从而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翻译的质量。
二、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表现说英语的国家和说中文的国家,由于其历史积淀的不同,从而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因此对于事物的看法便有着不同的观点,反映在思维上,就是英汉思维的差异,而语言,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必然也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因为思维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差异。
其实,英汉思维的差异,从语言上来看,就可以发现很多。
让我们就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影名称中去寻找一下这些差异。
中国从古文开始,就有着一个十分简洁的特点,喜爱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意思。
我国的四字成语以及一些精炼的哲理语句,都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反映到电影名称上,国产电影的名称,总是喜欢简洁明了,其中以四字居多,并且这四字总是韵味十足。
《非诚勿扰》、《卧虎藏龙》、《花样年华》等都是十分经典的四字电影名称。
从民族思维差异看英汉句子互译
从民族思维差异看英汉句子互译第30卷第7期2010年7月成宁学JournalofXit院IiII窖UniversityV01.30.No.7Ju1.2010文章编号:1006—5342(2010)07—0102一O3从民族思维差异看英汉句子互译张红(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汉民族和英美民族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导致两个民族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很大区别,本文着重讨论思维方式的不同点在句子层面的表现.因为汉英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所以在翻译时要适当采用些调整手段,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使译文更地道,更符合目的语的思维模式.关键词:思维模式;差异;翻译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研究证明,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一方面,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体系,是思维的载体,倘若没有语言,则思维犹如一盘散沙;另一方面,思维又支配着语言,若元思维,则语言只是僵硬的符号,失去其功能性和丰富性. 翻译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换,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正是翻译的困难和障碍所在,也是导致误译的主要原因.深刻了解这些差异,对减少误译,提高翻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二,思维差异与翻译策略东西方民族在思维方式上究竟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对句子的表达形式有何影响,在翻译中如何调整以适应本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下面试探讨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 这些差异在英汉句法上的反映,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1.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线型结构与树型结构的转换中国人受"易经"哲学的影响,注重整体统一,强调从多归一的思想;而西方人侧重于分析,注重逻辑推理,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不同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综合型的思维方式使得汉语重意合,而分析型的思维方式使得英语重形合,形合是组词造句的外在逻辑形式,意合则是遣词造句的内在认识事理,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与意合的区分.英国人习惯严密的逻辑推理,重形合,讲求形式,结构上的严谨,要求句中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关系必须从形态上体现出来.所以英语句子一般总有一定的框架,句子的主谓结构是全旬的出发点,其他成分好似主干上的旁枝,借助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将句子成分连成一个意义与形式珠联璧合的整体,构成一种树型句子结构,由主干收稿日期:2010-04-25到旁支延伸,结构复杂,虽形散而义合.汉语的连句成章往往借作者的形象思维或灵感思维,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层次往往置于次要地位,句中各个意群成分内在关系的连接和呼应,只要求可以意会,很多联系词可以省略,句子结构上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语序横向铺叙,层层推进,归纳总结,形成线形句子结构.例如:(1)Hisfamouswill,inwhichheleftmoneytoprovidep矗zesforOUt—standingworkinPhysics,Chemistry,Physiolo- gY,Medicine,LiteratureandPeace,isamemorialtohisin? terestsandideals.他在遗嘱中将钱留出来,为在物理,化学,生理学,医学和文学以及和平事业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提供奖金,他的这一着名遗嘱是他多种兴趣与理想的纪念碑. (2)"一天的劳作之后,他十分疲倦,几乎站不起来."如果把它译成:Afterworkingawayalldaylong,hewasverytired,he couldhardlystandup.这是无形式关系的句子,其实这句话暗含因果关系,其正确形式应该使用一个连词或其他结构,将因果关系准确地表达出来.可见在英译汉时,英语句子那些显性的连贯方式必须转换成隐性的连贯方式.而汉译英时,汉语里的隐性连贯方式则必须显现出来.英译汉时,往往把一个英语句子转换成多个汉语句子或分句,以符合汉语直线动态铺排的表达习惯,而汉译英时,则往往把多个句子或分句转换成一个或两个英语树型结构的句子.2.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虚与实的转换从总体上看,传统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则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具象思维要求取象与取义相结合,特定的思想要寄寓具体的物象中,借助于物象叙事述理,表达概念,情感和意向.具象思维由类比,比喻和象征等思维方式组成;而抽象思维则以概第7期张红从民族思维差异看英汉句子互译103念,判断和推理为思维形式,通过对物象的统摄以严密的逻辑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直接反映在句子中词汇的选用上.一般来说,除在科技论文,哲学和政论等文体中,汉语较少使用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而较多地使用具有实指意义的具体名词;但在英语中抽象名词的使用明显高于汉语.英语中有许多加虚化功能的后缀转化为抽象名词的词,如fruitfulness,realization,friendship, children,freedom,truth,refusal等.而汉语则倾向于具体,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 并由此导致英语抽象名词多,而汉语具体名词多的特点. 如:(3)Wisdompreparesfortheworst;butfollyleavesthe worstforthedayitcomes.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4)Withoutbooks,Godissilent,jUs~cedormant,n~ural scienceatastand,Philosophylame,lettersdumb,andall thingsinvolvedin,darkness.如果没有书籍,上帝会沉默,正义将消失,科学裹足,哲学残缺,语言枯燥,万物笼罩在黑暗之中.以上抽象名词的大量使用,对于习惯抽象思维的英美读者来说,词义明确,措辞简练,但对于习惯具象思维的中国读者来说,必须把这些抽象名词所表达的概念具体化,这样才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汉语遣词造句的行文习惯.中国文化重直感或意念,重整体上和谐统一的特点,又表现在组词造句上多采用四字词组,或排偶句,虚实结合,创造出一种意象,达到语意上的和谐完美.而西方文化重理性,客观的逻辑分析,在组词造句上注重写实,避虚就实.如:(5)Tinyislandsastrungaroundtheedgeofthepenin- sularlikeapearlnecklace.Hunksofcoralreef,cocDnutpalms andfinewhitesand.座座岛屿玲珑小巧,紧密相连,像一串珍珠缀成的项链,环绕着半岛边缘.岛上珊瑚礁红,椰树成片,沙滩如银,景色如诗如画.3.本体型思维和客体型思维——人称与物称的转换中国人的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本文化,万事以人为本.这种文化沉积下来形成的思维就是以人为中心,从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而西方人却习惯于自然辩证法,以物为主体, 久而久之,西方人的思维就更习惯从客观事物出发来看问题.汉民族本体型的思维方式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 推理和研究事物;西方文化则以物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 比较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与研究.这种客体型的思维方式把客观自然界作为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中心.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形态上,其明显的标志之一, 就是在描述和论证事物的过程中,尤其是当涉及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和生物的词做主语,而英语常用非生物名词做主语.如:(6)Tabletennisisplayedalloverchina.中国到处都打乒乓球.(7)AmericaneducationowesagreatdebttoThomasJef-ersoil-托马斯?杰佛逊对美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上面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中文句子更习惯以人或物做为主语,当主语不是很明显时就用无主语句而且一般用主动语态.而英文则相反,不习惯使用无主语句,在陈述客观事实或者叙述一件事情时,习惯以物为主语,当主语不明显时,他们宁愿选择被动语态.所以在翻译时要注意转换思维方式,根据两种语言各自的表达习惯进行人称与物称的转换.4.螺旋式思维与直线式思维——句子重心的转换中国人比较含蓄,表达意思不直接,习惯对所述的事物进行铺垫,渲染,交代细枝末节,然后点题,属螺旋式思维.而西方人表达往往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思维主要是直线式的.在表达思想时,西方人习惯把要点放在句首先说出,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一补进;而中国人则习惯于从侧面说明, 阐述外围的环境,最后才点出话语的中心.也就是说,英语的话语结构呈直线性,而汉语的话语结构则呈螺旋型.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句式结构多为前重心,头短尾长;而汉语句式结构多为后重心,头大尾小.汉语如果有叙事,表态部分,往往是把事物或事实讲述清楚,最后来一个简短的表态或评论,即:先客观,后主观;而英语反之,通常是表态,评论在前,陈述事实在后,即:先主观,后客观.例如:(8)ItWaSakeendisappointmentwhenIhadtopostpone thevisitwhichIintendedtopaytoAustraliainSeptember.我不得不推迟原打算今年九月去澳大利亚的访问,这使我大失所望.(9)Theisolationoftheruralworldbecauseofdistance andthelackoftransportfacilities,iscompoundedbythepau- cityoftheinformationmedia.因为距离远,交通设施缺乏,使农村与外界隔绝,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而变得更加严重.中西螺旋式思维与直线式思维的差异以及在语言上的体现,为翻译时句子重心的调整提供了依据.英语重心在前的长句,译成汉语时,一般要逆着原文的顺序翻译,即把句子重心放在后面;汉语句子带有总结性质的部分,译成英语时,往往要提前,即重心前移.5.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语序的转换英语民族重分析思维,部分优先;汉民族重综合思维,整体优先.其差异反映到语言表现形式上为:英语民族谈问题常从具体开始,即个体一整体;而汉民族谈问题常从宏观,全局的问题上讲开,即整体——个体.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思维逻辑上的这种逆向反差,使得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时间,地点等概念时,修饰中心词的词序常常是完全相反的.那么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就可根据英汉修饰语顺序上的差异对译文修饰语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得出更加符合各自表达习惯的译文.如:(10)Itisasmall,old—fashionedbutimportantport.它是一个老式的小港,但很重要.(11)Shelivesat483NanjingRoad,Nanchang,China.她住在中国南昌市南京路483号.l04成宁学院第30卷译文考虑到了汉语修饰语的排序特点,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又如:在表示方向顺序时,中国人习惯于先说横向方位名称,再说纵向方位名称,即先"东西"后"南北". 汉语中有"东奔西逃","南辕北辙".在西方,人们似乎习惯于按向上帝祈祷时划十字的先后顺序来表达方位顺序, 即North,South,East,West,也就是西方人习惯于"北南东西".汉语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在英语中分别表达为:Northeast,Southeast,Northeast,Northwest.三,结语总之,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类型,熟悉中西各自的语言认知心理,注意两种语言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导致的英汉句式的差异,经常变换视角,采用适当的变通调节手段,以符合英汉两种文化各自的表达习惯,使译文顺畅,贴切,地道,只有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认识翻译,并以之分析原文和处理译文,才能在英汉句子互译时有的放矢,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忠实于作者和服务于读者,达到翻译的目的.参考文献:[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崔蕾.从中西思维差异谈翻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2008,(1).[3]刘沛富.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看英汉语篇构建与翻译【J].湖北经济学院,2007,(6).[4]张海涛.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翻译,l999,(1).[5]于艳红.英汉民族思维差异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3).[6]刘文军.从中西思维语言差异看英汉互译[J].宜春学院,2006,(3).(上接第95页)的句子中都存在违背题元准则的现象.其中该现象在含有可带主谓短语宾语的句子中出现频率最高,且多为兼语句. 其次在含有谓宾动词的句子中,句子中的动词大多数为能愿动词.若去掉能愿动词,句子依然成立,只是句意稍有变化如"他生活可能都得你帮他安排好"可改为"他生活都得你帮他安排好"这时句子就变成了兼语句.换言之,汉语中题元重合现象在兼语句中出现频率最高.在含有双宾动词的句子中,我们没有发现题元重合现象,但这不能说明此现象不会发生在这类动词中.由于本文仅用一篇8341字的语料,涉及范围不够广泛,对题元重合现象是否会出现在含双宾动词的句子中目前尚不清楚,这也就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参考文献:[1]Chomsky.LecturesOiltheGovernmentandBinding[M]. Dordreeht:Foris,1981.[2]SaeedSeman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oO.[3]高明乐.题元角色与题元角色理论[J].现代外语, 2003,26(2):210—217.[4]刘明.题元角色与及物性参与者对比分析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7,(4):77~80.[5]刘月华等实用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陶红印.口语研究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语言科学,2004,3(1):50—67[7]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o2.。
从语序角度看汉英语句的差异性
一皇。
警-謇。
口于册萍打广7民族在历史上讲I/\究的“天人合一”,是一种一元论哲学,且汉民族注重心理时空,擅长运用系统的、整体的观念来看待事物,特别强调时间顺序原则和空间移动。
相比而言,英民族强调人物分立,属于二元论哲学范畴,重视形式论证,注重天然时空,尤其重视空间的天然真实性。
这两种不同的哲学理念与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出现了造句、语序,段落和篇章等方面不同的表达模式。
逻辑关系的意合和体现时间顺序的语序是建立汉语内部规律的基础。
汉语属分析型、流散型语言,组词造句主要靠词序体现,而英语则正好相反,句子结构之间以其丰富的关联词来连接(如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以达到结构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表达效果,是一种讲究形合的“形态语”。
这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在语序上,主要表现为:一、前置定语名词短语的中心词前有几个修饰成分时,英语根据“主观——客观两极性”(subj ect i ve—O bj ec t i ve po—l ar i t y)的原则,把更多属于中心词客观性质的修饰成分放在离中心词比较近的地方,而把更多属于说话人对中心词性质的判断和评价的修饰成份放在离中心词比较远的地方。
其基本顺序是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由次要意义到主要意义,由程度弱到程度强,由一般到专有,意思越具体,物质性越强,就越靠近中心语,而汉语则相反。
例如:(】)C hi na i s a gr e at m oder ni zed soci a l i st cou nt r y.在这里,soci al i st是限制性定语,因为soci a l i st是表示count r y的—个类别,规定着count r y的内在含义。
SO一胡∥k轧a胡彳匕k物a a a a a a a a aa胡眵■彻胡瞄U轧九a胡瞄U轧曩a臼翻必k气彻胡瞄。
钆a翻胡呦彻臼胡匕k钆气a4胡出k轧a胡彻地理差异造成了中、英两国人民饮食习惯的不同。
探索英汉语序差异的原因
探索英汉语序差异的原因摘要】:本文从归纳二者在语序方面的差异入手,尝试探索二者在语序上形成差异的原因,通过对原因的发掘使我们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有着更深的了解并以此来促进我们的外语教学和对外交流工作。
【关键词】:英语汉语;语序;差异;体现;探索一、引言中国人习惯使用母语语序写英文句子,这些英语的表达经常会引起外国人的曲解甚至误解。
这种英语在外国人看来只是词语的堆砌,不能准确传达信息。
由此可见,有必要对英汉语序的差异作一些分析和并对其形成原因做一些探索,从而使我们更正确地传达原意,并符合英汉语言表达习惯。
二、英汉语序的差异体现1.许多短语汉英词序不同如: 山水 waters and mountains东北northeast田径track and field水火 fire and water2. 日期,单位名称,地址等的差异如:1)At eight o’clock on the evening of 8 Aug. 2008,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2)Engl i sh depa r tment,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英语系。
3)2 Divinity Avenue,Cambridge,Massachusetts,U.S.A. 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神德街2号。
在上面各句中,英汉说法表达的意义都相同,但语序则恰恰相反。
在1)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语表达时间是时,晚上,日,月,年,而汉语正相反。
在2)中则可以看出在单位名称的表达方式上,英语是部分在前,整体在后,汉语则是整体在前,部分在后。
3)则表明英语表达地址的顺序是号码,街道,城镇,州,国,而汉语地址则是国,省,城镇,号码。
英语是把大地方放在小地方之后,而汉语是把大地方放在小地方之前。
3.定语和状语的差异汉语中的定语总是在被修饰的中心词之前,我们通常称之为左分支结构。
英语则不一定,单词定语一般在中心词之前,短语定语大多数在中心词之后,定语从句则总是在中心词的后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右分支结构。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英汉语序对比及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英语专业毕业论⽂英汉语序对⽐及翻译中的语序调整On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 Order and Word Order Changing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A ThesisSubmitted to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By XXXUnder the Supervision XXX of May 2015ACKNOWLEDGMENTSI wish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XXX, my supervisor, who meticulously read and polished the early draft of my thesis, and generously gave me constant and valuable criticism and encouragement. Her effective advice, shrewd comments and quick corrections have kept the thesis in the right direction.My sincere gratitude also goes to all my teachers who have given me excellent lectures and great help, which are indispensable to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I also give my hearty thanks to all my classmates who have offered generous help and useful suggestions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 thesis.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to all the writers whose works have been referred to in this thesis.摘要语⾔是⼀个多层次结构,从词素、词、词组、到句⼦都有其独特的排列组合⽅式,即语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看英汉语序作者:刘蓉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09年第05期摘要:本文分析了英汉语中语序三个方面的差异,并指出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对这些差异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语序思维差异影响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42-021 引言思维和语言关系密切。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脊梁。
没有语言,思维无法定形;没有思维,语言就不具备多功能性和丰富性。
中国人和英美人在文化背景、传统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两种民族思维模式的不同,从而在语言上会采取不同的表达形式。
本文拟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汉英句子的有效对比,了解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揭示思维差异对句子带来的影响。
2 英汉语语序的比较2.1左分支结构与右分支结构左分支结构就是指一个结构中的从属词或修饰语依次置于其核心词之前。
例如:在短语an absolutely right decision 中,right 是其核心词decision 的修饰词,absolutely 是其核心词right 的修饰语,各修饰词均位于核心词的左边,这种结构即左分支结构。
在汉语中也是如此,如刚才所说“一个绝对正确的决定”,修饰词“一个绝对正确的”均位于中心词“决定”的左边,因此也是左分支结构。
而右分支结构指一个结构中的从属词或修饰词依次位于其核心词之后(右)。
例如在短语the house of the uncle of my friend 中of my friend 从属于the uncle 并位于其后,the uncle 从属于the house 并位于其后,这样的结构即右分支结构。
如上所述,英语中既有左分支结构,又有右分支结构。
以英语中的名词短语结构为例,左分支结构有四种:1)副词+形容词+名词,如an absolutely right decision; 2) 副词+ing动词+名词,如: rapidly developing country; 3)副词+ed动词+名词,如: a seriously wounded soldier; 4) 所有格名词+所有格名词+名词,如Jack’s teacher’s pen;等。
而名词短语中最典型的右分支结构是名词+短语。
作后修饰语的短语包括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
如:This is the third case of smallpox to occur in the town.Besides football, the most popular ga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baseball and basketball.Tony ate up the cake made by his mother.比较以上英语名词短语的左分支结构和右分支结构,我们会发现右分支结构比左分支结构的种类多,而且使用频率也高。
例如以上所说的第四种左分支结构“所有格名词+所有格名词+名词”的出现频率极低,前三种出现的频率也不高。
相比之下,英语的六种右分支结构都较常见。
因为英语的左右分支结构主要存在于名词短语之中,而右分支结构比左分支结构的种类多,使用频率高,所以我们说英语是右分支语言。
汉语与英语相反,是左分支语言,上述所有英语的左右分支结构译成汉语都成了左分支结构。
例如,an absolutely right decision 和“一个绝对正确的决定”, rapidly developing country 和“高速发展的国家”,等都是左分支结构,而且其中的成分之间的修饰或从属关系均一致,方向也一致。
而右分支结构smallpox to occur in the town 译成汉语成了左分支结构“城中出现的天花”,又如the cake made by his mother是右分支结构,而翻译后就成了“他妈妈做的蛋糕”,这些决非特例。
左分支结构在汉语中比比皆是,而右分支结构在汉语中少之又少。
2.2日期,单位名称,地址等的语序尽管英汉都是“主语+动词谓语+宾语(S+V+O)”语言,但日期,单位名词,地址等的语序在两种语言中截然不同。
如:1)a. At seven o’clock on the morning of 25 July, 1991, the train started back to Beijing.b.1991年7月25日上午7点,火车开始返回北京。
2)a. He graduated from English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b.他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
3) a. He lives at 2 Divinity Avenue, Cambridge,,Massachusetts, U.S.A.b.他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神德街2号。
在上面各句中,a、b两句所表达的意义都相同,但语序则恰恰相反。
在1)a和b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语表达时间是时,上午,日,月,年,而汉语正相反。
在2)a和b中则可以看出在单位名称的表达方式上,英语是部分在前,整体在后,汉语则是整体在前,部分在后。
3)a 和b则表明英语表达地址的顺序是号码,街道,城镇,州,国,而汉语地址则是国,省,城镇,号码。
英语是把大地方放在小地方之后,而汉语是把大地方放在小地方之前。
2.3疑问句的语序人们通常用疑问句来获取信息。
然而,在英汉语中疑问句的构成方式是不同的。
英语疑问句主要有三类:yes-no问句,wh-问句和选择问句。
Yes-no问句的特征是把助动词或情态动词放在主语前面,句尾用升调。
例如:Has the boat left?Wh-问句以wh-疑问句开头,并把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和主语倒装,句尾用降调。
例如:Which books have you lent him?选择问句有两种:一种是yes-no问句的基础上增加选择项,另一种是在wh-问句的基础上增加选择项,最后一个选择项用降调,其他的选择项用升调。
例如:Would you like to go out or stay at home?在这三类英语疑问句中疑问信息通常是句子的前位表述。
在yes-no 问句和与yes-no 问句相似的选择问句中,疑问信息是由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与主语之间的倒装来表述的。
在wh-问句和与wh-问句相似的选择问句中,疑问信息是由位于句首的疑问词来表述的。
由此可见,在英语中句首是表述疑问信息的最重要位置。
在汉语中,疑问信息多在句子的后位表述。
汉语疑问句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是非问句”,另一类是“非是非问句”。
汉语是非问句是在一个陈述句尾加一个助词“吗”,“么”,“吧”,或“了”,句尾或用升调或用降调,升调起强调作用。
当一个是非问句没有句尾疑问助词,在形式上与陈述句相似时,其疑问信息就只由句尾升调来表述。
例如:我们坐火车去吗?我就长不大吗?你当我是傻子呀?非是非问句是句尾有“呢”“了”“啊”或“呐”的问句,疑问信息是由句末的疑问助词和可在句中处于任何位置的“甚么”“几”“怎么”“为什么”“谁”等疑问句表述的。
例如:他老人家干什么呢?小朋友,你几岁了?我怎么能不想家呢?3 语序与民族特点以上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词序方面的三个差异。
语序的差异不仅与语法规则有关,同时还受到民族思维差异的影响。
英汉民族思维的一个重要的差别就是英语民族倾向于直线思维,而汉民族倾向于曲线思维。
所谓直线思维就是先把重点、结论性或判断性部分放在句首,然后再叙述详细情节和背景;所谓曲线思维就是习惯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环境,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
因此,英语句式结构多为前重心,头短尾长,新知信息在前,已知信息在后,重要的信息在前,不重要的在后;而汉语句式结构多为后重心,头大尾小,遵循“先旧后新,先轻后重”。
如:前面曾说到,英语是右分支语言,一般采用后修饰语,而汉语是左分支结构,采用前修饰语。
英语中的右分支也好,后修饰也好,都是属于从属成分的修饰语位于核心词之后,这样的词序保证传递核心信息的核心词率先出现。
当然,英语中也有左分支结构,即也有前置修饰语,但前置修饰语一般都比较短,而较长的修饰语均放在核心词之后。
这应该说是让核心词尽早出现。
然而,在汉语情况正好相反。
修饰词均位于核心词或被修饰词之前,传递核心信息的核心词滞后。
倾向于直接性的英语民族喜欢表达核心意义的核心词位于表达非核心意义的修饰词之前。
如果修饰词较短,可以置于核心词之前。
但如果修饰词较长,就必须置于被修饰词之后,以确保表示核心意义的核心词早些出现。
汉民族喜欢置修饰词于核心词之前,把最重要的信息留到最后,这符合汉民族委婉含蓄的性格。
英汉语日期,单位名称,地址等的语序方面的差异也与英汉民族性格中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的差异有关。
英语民族倾向于直接性,因此在英语中常常是重要信息先于次要信息出现;汉民族倾向于间接性,因此汉语中常常是次要信息先于重要信息出现。
如果我们比较1)a和1)b,就可以看出seven o’clock或“7点”是最具体的信息,morning,25,July,1991或“上午”,“25日”,“7月”,“1991年”的具体性递减。
由此可以看出英语把最具体的信息放在前面,而把具体性差的信息放在后面。
从前面的疑问句例句我们可以看出英语疑问信息主要是置于句首的,而从汉语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疑问信息主要是置于句尾的。
疑问句表述的主要是疑问信息。
把疑问信息置于句首符合英语民族的直接性性格,而把疑问信息置于句尾符合汉民族的非直接性性格。
4 结语综上所述,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正是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差异的表现。
思维差异对句子理解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句子理解过程中应辨别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充分重视思维因素,转换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使理解更自然、更准确。
参考文献:[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2]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3]顾嘉祖,陆升,郑立信.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