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后周世宗如此早逝 原因竟是灭佛报应?
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
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从东汉末传入中国,一直在不断吸收儒学灵魂,并且融合中国本土化的道教精髓,慢慢发展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然而,佛教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发展与统治者的统治政策积极相关。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提倡佛教,萧衍早年以武功起家,信奉道家学说,后皈依了佛门,成为了虔诚的佛门弟子。
他曾下诏令全民奉佛,在他的带动下,梁代王公贵族纷纷仿效,捐资建寺,一时寺院剧增,仅健康(南京)一处就有五百余座,全国则有二千八百余座,较大的寺院往往周宇环绕,延袤数里,有若天宫。
唐代诗人杜牧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对京城建康佛教盛况的形象描写。
高宗李治为太子时,即优礼玄奘,为之作《述圣记》,下令建大慈恩寺,在寺内另造翻经院,继续赞助玄奘译经。
但把佛教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的,则是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自称“朕幼崇释教,夙慕皈依”。
可见,佛教的盛行与统治者的政策息息相关,但是在历史上却出现了多次佛教被打击和消灭的对象,以三五一宗四次法难为代表。
一、北魏太武帝灭佛(一)灭佛前佛教发展状况1,以玄释佛佛教般若学讲:人无我、法无我、万法皆空。
由此,通过玄学中国哲学找到了一种可以沟通佛教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方法;通过玄学中国哲学与佛教哲学之间也找到了一种可以转译、理解的共同语言。
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合流,以玄释佛,大乘班若学各宗大多采用何王之说诠释佛经。
于是佛学渐盛,玄学渐衰。
2,深入民间佛教中的很多思想在中国日益被接受,特别是今生来世,积德行善的思想得到人们的认可。
下层民众在极度困难的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一点生活的乐趣,寄希望于来世,而统治者正好利用佛教的转世轮回说,使得百姓臣服于他,这使得佛教在这时广泛发展。
3,宗教政策是尊重认可北魏太祖道武帝在转战河北时期,就对佛教给予了特别的尊重。
批准在京城中建立佛寺。
道武帝好老黄,览佛经,见了沙门都加敬礼。
礼遇佛教僧人。
由国家任命僧人中的领袖人物,管理僧人。
周世宗灭佛事件 五代周世宗柴荣是怎样毁佛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周世宗灭佛事件五代周世宗柴荣是怎样毁佛的
导语:周世宗灭佛事件:与李煜崇佛佞佛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隔江立国的后周世宗柴荣。
这位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乱世明君,凭着一身无所畏惧的浩然正
周世宗灭佛事件:与李煜崇佛佞佛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隔江立国的后周世宗柴荣。
这位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乱世明君,凭着一身无所畏惧的浩然正气,针对五代时期中原后汉帝王诏修佛寺,广度僧尼,造成社会的赋税和兵役来源枯竭,国力贫弱的严重后果,在即位的第二年(955)三月就大刀阔斧颁诏抑佛毁佛。
他在诏书中明令规定:从令下之日开始,国内各道、州、府、县、镇、村、坊等处寺院,除少数有“敕额”(特许证)者准予继续保留外,其余各处一律停废,勒令僧尼全部还俗。
今后不论城镇乡村,还是山林名胜之处,均不准新建寺院;王公贵戚,地方官吏亦不得再奏请建造寺院和开坛设戒,剃度僧尼。
为了大力压缩、裁汰不耕田、不织布、不服役、不纳税的僧尼人数,诏书又规定:从今往后,凡有志愿出家者,必须首先取得父母、祖父母的支持;如系独生子女,还要得到同居伯、叔、兄的允许。
同时,男子必须在十五岁以上,能背诵经文一百纸,或读熟经文五百纸;女子必须在十三岁以上,能背诵经文七十纸,或读熟经文三百纸;而后经有关官员测验合格者方准剃度。
而且志愿出家者,又只能在两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京兆府(今陕西西安)、青州(今山东益都)等五地设坛剃度,还须经朝廷和府州官员引试。
即使如此,志愿出家的男女,如果父母、祖父母健在,家中别无其他子女侍养者,仍然不准出家。
至于曾因犯罪而受过刑事处分者,或是弃背父母、逃亡奴婢、恶逆徒党、山林亡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五代十国第一明君周世宗柴荣死因扑朔迷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五代十国第一明君周世宗柴荣死因扑朔迷离
导语: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一个皇帝,史学家都称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最黑暗的时期,割据势力之间互相征伐,民不聊生,但周世宗
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一个皇帝,史学家都称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最黑暗的时期,割据势力之间互相征伐,民不聊生,但周世宗柴荣是明君吗?
根据历史的记载,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罕见的一位明君。
他是后周第一位皇帝郭威的养子,而郭威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将帝位传给异姓的皇帝。
事实证明,郭威的选择没有错,柴荣是一位能征惯战,宅心仁厚的君王。
柴荣从15岁开始参军,24岁就被封为将军,33岁成为了皇帝,虽然他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但是也不可否认他优秀的自身素质。
柴荣成为皇帝后,就着手开始对中原地区发动了一系列的统一战争。
他发动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不世功勋,也不是喜欢杀戮,而是期望通过战争,使中原得到统一,从而使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周世宗柴荣自己的生活过得极其简朴,他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减少了农民的赋税,并且招募流亡的农民,或编入军籍,或遣回故土耕种,他的这些政策,得到了人民的普遍拥护,也让后周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周世宗还重视发展文化和经济,他下令全国人民踊跃向国库捐献书籍,充实国库的藏书,并派遣很多饱学之士,刊正、校对书籍,为后周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周世宗下令广开言路,凡是重大的决策,他都要事先问过下面的大臣,再作出正确的抉择。
周世宗因其个人优秀的素质,和礼贤下士的作风,为后人所称颂,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中国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作者:卢忠帅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3年第06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共发生过四次较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即“三武一宗灭佛”,是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年)、唐武宗李炎(814-846年),以及后周世宗柴荣(921-958年),由他们发起的灭佛事件。
一、北魏太武帝灭佛北魏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入主中原后,为了统治多数的汉族人,大力推广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的佛教,太武帝即位之初也是如此。
太武帝拓跋焘(423-452年在位),字佛狸,鲜卑族人,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是北魏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
在位期间,首先灭掉夏国、北燕和北凉,重新统一了北方。
然后又打败了北方的柔然和南方的刘宋政权,解除了北方和南方的威胁。
经济上,减轻租赋,予民休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文化上,尊崇孔子,提倡儒学,加快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佛教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北魏政权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
由于佛教组织膨胀,有些佛教徒甚至走出佛门,反对北魏的统治,使“王法废而不行”,特别是盖吴起义爆发后,太武帝认为佛教僧侣与叛军通谋,企图谋反,这成为其灭佛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虽然当时寺庙和僧侣的数量还相对较少,但随着寺院经济的持续膨胀和出家人口的不断增加,国家的税源和兵源不断减少。
因为寺院拥有大量的土地,僧侣又不用纳税,且信佛出家者不断增多,限制了人口的增长。
因此,志在统一全国的太武帝,在道士寇谦之、信奉道教的重臣崔浩的影响下,转变了崇佛的态度,下令灭佛。
太武帝的灭佛,前后共有三次大的举动。
第一次是在太延五年(439年)。
这一年,太武帝远征凉州,将三万余户凉州居民迁于京师。
因凉州居民世信佛教,致使京师沙门大增。
于是,太武帝下诏,将年龄在五十岁以下的沙门悉数罢黜。
第二次是在太平真君五年(444年)。
这一年,因沙门妖言惑众,太武帝下诏禁止王公和百姓私养沙门。
第三次是在太平真君七年(446年)。
重读历史:周世宗柴荣灭佛的后世报应?
重读历史:周世宗柴荣灭佛的后世报应?我对佛教素有敬畏之心。
有一件事,常常想不明白。
为什么佛教寺院的佛像大都是泥塑和石刻的呢?比如,石刻的云岗佛像和泥塑的麦积山佛像、以及杭州灵隐、宁波天潼、上海龙华等寺。
元代诗人兼画家王冕,就有“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的说法。
铜塑铁铸的佛像,虽说也有(多为宋代以后的制品),但已极少。
现今存世者,大都收藏在博物馆里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近读五代史,读到周世宗柴荣(又叫郭荣系周太祖郭威养子)一节,论及其灭佛之作为,似有所悟。
五代史中,梁、唐、晋、汉、周,我敬佩的皇帝,就是郭威和柴荣父子。
这两个人,都是旷世英才。
特别是周世宗柴荣,胸怀治国安邦之志,大有振兴国家民族之势。
可惜,柴荣仅仅当了五年皇帝,便撒手走人了。
倘若其稍稍增寿几年,又何来三百年之大宋天下?从某种角度说,大宋天下,与其说是赵匡胤创立的,倒不如说是柴荣一手创下的。
著名的“陈桥兵变”,无非是赵氏是夺了柴家的“现成天下”而已。
周世宗柴荣(公元921—959年),又称柴世宗,邢州人(今河北邢台)。
宋代文豪欧阳修撰的《新五代史》(宋代另有薛居正监修的《旧五代史》)《世宗本纪》记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邢州龙冈人也。
柴氏女适太祖,是为圣穆皇后。
后兄守礼子荣,幼从姑长太祖家,以谨厚见爱,太祖遂以为子。
太祖后稍贵,荣亦壮,而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
”这说明,柴荣是郭威老婆的侄子,从小投靠姑父郭威,在其家中长大。
其“办事谨厚”而深得郭威喜欢,故收为养子。
柴荣器宇非凡,既善骑谢,也读过点书,尢通黄老之术。
照理说,后周天下,本与柴荣无关。
但是,偏偏后汉隐帝刘承祐因妒杀了时任节度使的郭威和柴荣的家人及子嗣,因此,当周太祖郭威去世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再生一个儿子,以致于让这个“沉重寡言”的养子继承了皇位。
新旧五代史对柴荣的评价都是极高的。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说“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
《旧五代史》则称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
揭秘宋朝进士因灭佛而被僧人举报后果如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宋朝进士因灭佛而被僧人举报后果如何?
导语:佛教在古代的中国,曾历经了三武一宗的灭佛,其中的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指的是后周周世宗。
其中的后周世宗为了缓
佛教在古代的中国,曾历经了三武一宗的灭佛,其中的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指的是后周周世宗。
其中的后周世宗为了缓解国家财政的负担,废毁了大量的寺院。
不过周世宗过世后不久,赵匡胤就将后周取而代之,建立了宋朝。
他改变了周世宗对于佛教的态度,由严厉打击改为温和恢复,并对于后周时毁坏的寺庙加以重建。
不只是宋太祖,很多宋朝的地方官员也是推崇佛教,比如彰德节度使韩重赟,好佛教,经常发民力修建佛寺;护国节度使陈思让,也是十分虔诚的佛教信仰者,他甚至禁止所管辖的州县屠宰动物。
宋政府如此自上而下的推崇佛教,但是在宋太祖乾德四年的四月,宋太祖却遇到了一宗民间反佛的案件,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惊动到当时的一朝天子呢?
原来在当时的河南府有一名叫做李霭的人(也有些史籍记做李蔼),这个人自幼就攻读诗书,对于儒道诗赋都是颇为精通,满腹经纶的他参加了当时的科举考试,并且考中了进士。
照常理来讲,等待李霭的就是一条仕途的金光大道,如果正常的做官,虽然也许不会名留历史,但是总不至于像一会叙述的结局那样凄惨。
可是这位李霭却偏偏对于佛教不感兴趣,不但自己不感兴趣,而且号召当地人都要不入寺门,不读佛经。
后来他发现单纯的口号无法号召身边改变以往的观念,于是他开始立书做传,痛陈佛教的兴盛给当时宋朝带来的弊端,并且书中提出了一个很大的目标,叫做“号灭邪集”,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后周世宗为何灭佛?灭佛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后周世宗为何灭佛?灭佛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导语:后代历史学家对于后周世宗灭佛的背景这个问题共提出了两点见解,他们认为后周世宗灭佛的背景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当时的社会教派佛教寺院占了
后代历史学家对于后周世宗灭佛的背景这个问题共提出了两点见解,他们认为后周世宗灭佛的背景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当时的社会教派佛教寺院占了绝大多数,是当时占统治性的一个宗教,然而后周世宗柴荣即位之时,国家风雨飘摇,很久没有铸造铜钱,民间却在私自销毁铜钱来制造日常用具和佛像,百姓的这些举动,不利于国家的经济流通。
后周世宗柴荣是在马背上得天下,他在位的时间不长,但是他统治下的政权经济一直是非常凋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私自把铸造铜钱用来销毁,铸造佛像,非常不利于国家的商业流通,所以为后世周世宗灭佛奠定了基础。
其实后周世宗灭佛的背景还应该包括后周世宗柴荣的私人原因,这个皇帝处事非常精细,他是在马背上得天下,一生纵横四海雷厉风行,不太相信这些宗教鬼神之说,所以从他即位一开始对于佛教都是怀着敌对态度的。
除此之外后周世宗柴荣灭佛的背景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当时天下寺院数量太多,而进入寺院当和尚的人也非常多,这些人一定程度上使劳动力人数下降,他们纷纷进入寺院当和尚就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了。
所以后周周世宗决心把多余的劳动力从寺院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促进国家的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从而为国家发展打牢稳固的基础,这就导致了后周世宗灭佛事件的发生。
后周世宗灭佛的时间大约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后代的专家对于后周世宗灭佛的时间已经不能解释得那么详细了,因为这桩著名的历史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中国历史上四次灭佛的教训 古代皇帝为何要灭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历史上四次灭佛的教训古代皇帝为何要灭佛导语:历史总是在重复中警醒后人,但是总有自作聪明的人,想改写历史的规律,结果反而重演了历史的教训。
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帝王向佛法发难,酿成灾历史总是在重复中警醒后人,但是总有自作聪明的人,想改写历史的规律,结果反而重演了历史的教训。
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帝王向佛法发难,酿成灾难,史称“三武一宗灭佛”。
情节各异,结局却相当的雷同。
第一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音:涛,鲜卑族)亲率铁骑踏平四国,一统北方。
当时佛法广传,很多人出家修行。
他438年下诏,令50岁以下僧侣还俗,以解决兵源;444年,又以佛法搞“迷信活动”为由(诏曰:“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下诏驱逐僧侣。
446年,在重臣崔浩的进言下,发出了最严厉的灭佛诏:击破焚烧佛像及佛经,拆毁寺院,活埋僧侣。
当时笃信佛法的太子再三上表劝谏,拖延了诏书的颁布,一些僧人得以逃脱。
不几日,便开始砸佛塔、毁佛像(铸钱)、烧佛经、杀僧尼……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不听同僚苦劝,极力推动灭佛的崔浩,走上了凄惨的结局。
崔浩是汉人,自恃功高藐视鲜卑族贵族,他动用巨资把他的书和他主编的国史刻成碑林显扬,暴露国丑,触怒了权贵。
太武帝亲自审问,才华自比张良的崔浩除了承认贪污,竟惶惑不能应对。
450年,这位三朝老臣和他三家姻亲被灭族,他死前受刑、受辱,号呼一路,当时人们都说他灭佛遭了报应。
两年后,如日中天的太武帝,竟被宦官杀死,年仅44岁。
他两个儿子(太子和恭宗)也相继死于宦官之手。
452年文成帝继位后,立即挽回祖父的错误,再兴佛法,云冈石窟就是他下诏建造的。
从此国泰民安,为以后的北魏孝文帝中兴打下了基础。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史上灭佛的四个皇帝的凄惨结局,其中周武帝死后入地狱求隋皇帝为其在阳间做功德(力荐...
中国历史上灭佛的四个皇帝的凄惨结局,其中周武帝死后入地狱求隋皇帝为其在阳间做功德(力荐...佛教书籍中记载了的一段对话。
赵匡胤先前担任五代后周禁军高级将领时,看到周世宗柴荣禁佛,把菩萨铜像毁坏铸造为钱币,便密访麻衣和尚。
赵匡胤问麻衣和尚:“自古以来有灭佛的皇帝吗?”麻衣回答说:“何必问古人的事,请看柴世宗家族即将遭到的报应就可验证。
” 赵匡胤问:“主上(周世宗)神武聪明,任人以贤,日夜操劳,励精图治,以求统一天下,有唐太宗之风范,不知天下何日能平定?”麻衣说:“ 到甲子年天下就安定了。
”赵匡胤于是又问:“古代帝王毁灭佛法,与大周相比结果都怎样?”麻衣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拆除寺庙,焚烧佛经,捣毁佛像,坑杀僧尼,七年后被宦官宗爱谋杀,其父子都不得好死;北周武帝宇文邕毁佛寺经籍,强迫僧尼还俗,不久便身患恶疾,全身糜烂,死时年仅三十六岁,不到三年,国家也灭亡了。
唐武宗李炎毁天下寺庙,灭佛,当年就因服食丹药过量中毒而亡,死时年仅三十二岁,而后黄巢又起兵反唐。
”赵匡胤说:“国家长期混乱,百姓厌倦战争。
毁佛法不是国家的福啊,该怎么办?”麻衣说:“已显现白气预兆,过不了多久,就有圣明的皇帝出现。
圣明的皇帝兴起则佛法也随之兴旺,而且传世无穷。
请您好好记住我的话。
”果然不出麻衣和尚所言,周世宗柴荣在灭佛后四年暴死,后周也很快被赵匡胤所灭。
赵匡胤做了宋朝皇帝后,谨记麻衣和尚的嘱咐,兴修寺庙,赏赐寺院田地,大力弘扬佛法,国家安定繁荣,佛法也随之兴盛。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
灭佛的这四个皇帝都遭到了恶报,结局都非常凄惨,没有一个能够正常死亡,而且还导致了国家的灭亡或战乱。
这四个皇帝在人世间遭到的恶报是能看得到的,那他们死后又怎样呢?古书上只对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死后事有记录,其他三位我们不得而知。
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北周和北齐佛教很盛行。
北周武帝宇文邕当政后,他认为:出家人没有财产,不从事耕种,又不交纳税赋,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会影响他统一天下的大业,于是就下诏令,“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僧尼)、道士,并令还民。
周世宗柴荣灭佛后不得善终——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周世宗柴荣灭佛后不得善终——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
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当时僧尼占有广大肥沃的田地,而且还不需要缴纳赋税,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出家。
甚者一些逃兵、盗徒、犯法之人也逃进了寺院。
随着佛教盛行,民间百姓则纷纷销毁铜钱,以铸造佛像,这就导致官府无铜可筑钱,社会上也无钱交易。
周世宗柴荣为了增强国力,抑制这种乱象。
自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起,开始实施灭佛。
诏旨颁布后,废佛之风席卷全国。
除了只留下前朝帝王有赐与匾额的重点佛寺,其余寺院一律毁去。
俗人出家也要经过考试和政审。
首先必须要会背诵一定卷数以上的佛经,其次要得到尊长同意,才能出家,否则犯罪!最后,废去佛寺三万余所,还俗六万余僧。
全国寺院仅余两千所。
周世宗还下令毁灭天下铜制佛像,要销毁佛像以铸造铜钱。
世宗限定民众于五十日内缴纳,官府收购。
只要家藏五斤以上的铜佛而不缴纳,则判死刑。
一时天下佛像几灭!相传当时镇州有一尊铜制观世音菩萨,民间传说,此佛极灵,谁敢毁此铜佛,必有报应、会遭天谴。
因此无人敢去毁损。
世宗乃亲自前往该寺,用斧头砍毁菩萨胸部。
然而,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柴荣即在征辽取幽州时,突患重病而卒,享年39 岁。
正值壮年的有为之君柴荣,却莫名其妙地不得善终。
而后周天下也最终被赵匡胤夺取。
佛说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每个人都要为他自己的言行负责。
种好因自然得善果,种恶因自然要受报应。
或许是周世宗柴荣毁佛甚多,得了恶果;亦或是南征北战,殚精竭虑。
世人说信仰之事,多是“信则有矣,不信则无。
”冥冥之中,又有谁能说清呢?。
周世宗柴荣灭佛之后不久暴毙人们说是报应,吓得赵匡胤对佛很尊重
周世宗柴荣灭佛之后不久暴毙人们说是报应,吓得赵匡胤对佛很尊重佛教在中国历史上遭遇过四次大劫难,也就是所谓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灭佛这件事听起来很渗人,其实就是毁灭佛教的简称而已。
其中前个人分别是北魏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这三个人并称为“三武”;到了后周周世宗柴荣也起来灭佛,此乃是“一宗”,这四个人毁灭佛教事件合成“三武一宗灭佛”,上述的四个人按照现在的角度来看都是明君英主,手段极为强硬,不过在封建迷信的古代人们对他们的看法就没有现在这么简单了。
据说这个人灭佛之后都遭到了很惨的报应,没有一个活过45岁的,而且下令全国灭佛之后不久都突然死亡或者被杀三五一宗灭佛,但是灭佛之后,那个下令杀和尚的皇帝基本上几年之后就突遭横死了。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36岁下令灭佛,8年后被太监宗爱杀死,享年44岁。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31岁下令灭佛,4年后暴毙,享年35岁。
唐武宗李炎(814年846年)29岁下令灭佛,3年后暴毙,享年寿命32岁。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959年)37岁下令灭佛,次年就暴毙,享年命38岁。
纵观这四个灭佛帝王年纪最大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享年也不过44岁,其它都是三十多岁就驾崩了,而且不是三个暴毙,一个被杀,没有一个善终,这说明了什么呢?有人说是报应,我不这么认为。
当时这四个人之所以灭佛是为了裁汰僧尼,增加兵员,增强国力,减轻百姓的负担,减少一些社会的蛀虫,因为当时的僧尼占有大量的肥沃田地,而且是可以不交赋税的,此外寺庙还要向信佛的人收取各种香油钱,很多罪犯在社会上杀了人犯了罪跑到寺庙就成了和尚,又得还成了高僧,这种人难道不该让让他们还俗去种地或者当兵?卢舍那大佛不过佛教遭到了这种严厉的打击自然是不甘心的,于是就开始各种抹黑和攻击这四个人,比如他们对后周世宗柴荣是这样抹黑的:根据北宋学者王巩在《随手杂录》中记载:柴世宗(就是柴荣)销天下铜像以为钱,真定像高大,不可施工,有司请免。
历史趣谈:周世宗柴荣怎么死的?事必躬亲最终英年早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周世宗柴荣怎么死的?事必躬亲最终英年早逝导语:周世宗是怎么死的?周世宗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因此也叫郭荣,二人都是贫下中农出身,所以深知民间疾苦,一旦掌权,知道怎样做事才能周世宗是怎么死的?周世宗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因此也叫郭荣,二人都是贫下中农出身,所以深知民间疾苦,一旦掌权,知道怎样做事才能让老百姓拥护。
特别是柴荣,成为皇帝后,获得的评价很不错。
司马光在拿他和五代时期另一个能力较强的帝王后唐庄宗相比时,说:“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其宏规大度,岂得与庄宗同日语哉!《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世宗近之矣。
”(《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四卷)说他接近《尚书》所说的那个标准了,可见评价之高。
然而,能干如斯的周世宗,却在当了六年皇帝之后,壮志未酬,英年早逝。
按照周世宗自己的人生规划,他还有许多大事要做,毕竟国家尚未统一。
如果不是死得太早的话,以他的能力,在当时之世,统一的大任很有可能落到他头上。
可是,历史毕竟无法假设,后人只看到,周世宗的部下赵匡胤捡了个现成便宜,在周世宗的政绩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主要朝代宋朝。
而仅当了数年皇帝的周世宗,却因后周的历史过于短暂,在历史的星河里黯淡了。
周世宗的死因,《资治通鉴》没有作过考证,但是,有一件事情,也许与他英年早逝有关,这也是周世宗一生最大的缺憾。
周世宗刚上台时,亲自率军和北汉打了一仗。
当时,众朝臣纷纷反对他这样做,但周世宗没听从,结果大获全胜。
从此,周世宗大小政事全由自己亲自决定,文武百官只有接受命令的分儿。
身居皇帝高位,却想包揽天下事务,长期这样操劳过度,不累出病来才怪呢。
周世宗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灭佛事件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灭佛事件据“中国通史”等资料记载“在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4年)”的四次灭佛运动,即称为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法难。
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
盛行就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
那个时候社会动乱不安,很多人家庭经济破产。
佛家寺院又有特殊政策保护,可以不交税,有自己的财产,甚至可以有自己的武装。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出家是最好的出路了。
但是这些人入了佛门,可未必就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可能很多人根本也没想遵守。
所以那个时期的和尚的素质有所降低。
这是导致第一次灭佛运动的直接原因。
第一次大规模的灭法发生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画像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二月(公元446 年)长安发生兵变,太武领兵亲征,部队在长安不远的地方驻营,附近有个佛寺,兵士们没事时,到寺里看玩,发现寺里有很多刀枪甲盾,回来就给他们的军官讲,这军官去看了确实如此,于是报到一个叫崔浩的官员那里,崔浩上报太武帝,太武下令搜查。
这一搜可不得了,搜出了大量武器,和长安叛军的往来信件等,更有甚者是还搜出多个暗藏在密室中,供僧人淫乐的年青妇女。
太武帝大怒,下令毁长安一切佛像胡经,凡暗藏武器淫乐妇女的,无论老少一律活埋击杀。
其余罚为奴。
并召令四方用长安之法,自此魏境寺不复存,由于太子南安王的保护,有些沙门得以逃走,只留下一条性命。
时隔不到六年,文成帝继位后的第三年,就将太武帝的灭法措施全部废除,同时,推行了复兴和发展佛教的举措。
他首先在北魏的都城平阳(今大同)附近,大规模地开凿石窟,接着在五台山被烧毁寺庙的废墟上大兴土木,如对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首先动工新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对灵鹫寺又进行了扩建,在该寺周围又新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院。
他不仅在台内大修寺庙,而且在台外,也新建了不少寺庙,如佛光寺、嵌岩寺等。
故而佛教发展之快、规模之大、僧人之多和寺庙经济的急剧增加,实令世人惊叹。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灭佛事件
一、北魏太武帝灭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4~452年在位)出身于鲜卑拓跋部,继北魏道武帝、北魏明元帝之后,进兵中原,统一了黄河流域。
作为明元帝拓跋嗣之子,他十六岁即位,年少气盛,“锐志武功”。
起初他对佛教也很敬重,常引高僧论法。
后来,道士寇谦之(后被民间称为寇天师)来到洛阳,大力宣扬道教“清静无为,入道成仙”的道理,深得太五帝信任;加之他手下重臣崔浩也是一位道教信徒,他二人不遗余力的诋毁佛教,于是太武帝转而信奉道教。
太武帝为充实兵源,接受二人建议,于北魏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开始,北魏太武帝下诏限制佛教,指责佛教“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禁止王公以至百姓私养沙门。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北魏太武帝出兵经过长安,在一寺院中发现兵器、造酒器具、财物和窟藏妇女,于是北魏太武帝大怒,下诏大规模灭佛,诛杀沙门,焚烧寺院经像。
后来虽由太子拓跋晃监国秉政,缓宣诏书,使很多沙门僧侣闻讯远逃,一部分经像得到隐藏,但在北魏政权所辖境内还是发生了大量僧尼被杀,寺院佛经毁灭殆尽的情况,尤其是境内的寺塔被尽毁无遗。
二、北周武帝灭佛西魏恭帝三年(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鲜卑族大将军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取代西魏称帝,国号周,建都长安,史称北周。
到北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61~578年在位),他在思想上崇尚儒家,重用儒者,按照《周礼》来改革官制,并经常召集群臣研究何探讨富国强兵之道。
据史籍《魏书·释老志》记载,当时,佛教在北周辖境内急速发展,北方僧尼达二百万人,佛寺多达三万余所。
由于僧尼享受免税赋徭役的待遇,寺院占有大量的土地。
北周武帝要统一北方,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因此,他首先是削减僧尼和寺院,此后多次召集名儒、众僧、道士讨论三教优劣,规定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第三。
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北周武帝命僧人、道十辩沧二教的优劣,不久便即下令禁断佛教与道教,展开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周世宗暴毙源于遭遇神秘事件?
不 出一点 火神 庇佑 的 样子 。而王 如 心肌梗 塞 ) ,也暂 时无 法确 定 。 无疑 给 当时 的人 们增 添 了不 少谈 资。 秭
编 辑 /葡 萄
比 了 ,缓 缓移 向周世 宗君 臣 。它 越 朴 和周 世 宗是 不 是正 常死 亡 ( 来越 大 ,到 了近前 ,竟 然遮 天 蔽
天 文星象 的 了解 。 后周 的多 次大 鼎 沸 ,等到夜 半 时分 ,估 计 就有 胜 ,都 和他 对天 气 风 向的观 测和
预 报密 切相 关 。 公元 9 5 9年 的 舂 天 , 周 世 宗 派 王 朴 巡 查 汴 水 河 道 。这 时 , 王 朴 发 现 了 一 个 非 常 奇 怪 的 现 象 。见 多 识广 的 王朴 惊 慌 失 措 , 赶 紧 回京 。见 到周 世宗 之后 ,他 提 出 自 己汇 报 的事情 关 乎大 周江 山 社 稷 ,要 求 其他 人 全部 退 下 。
小人!
中原 。没想 到 ,五 月底 ,周 世 宗
忽 染急 病 ,无奈 之下 , 只 能 回京 。 2 0天后 , 六 月 十九 , 周 世 宗病逝 。
这 个 事 件 出 自北 宋 著 名 学 者王锤 的 ( 《 默记》 。在 王 锤 和 其
兴—— 周 世宗 君 臣遇 到 “ 火轮 小
中 ,一 个仿 佛 三岁 小儿 般 的怪 物 正在 用 手 指着 周世 宗 ,口中还 在 说 着什 么话 。
对 天象 示警 极 为崇 信 。所 以听 到
这 里 ,周 世宗 也是 一惊 。 王朴 稍微 平 静 下来 ,说 出了 自己的预 测 :这件 事 会影 响到 大
日,连 月光 也 看不 到 了。火 轮 之 但 那 个神 秘莫 测 的火 轮小 儿 ,则
杰出的后周世宗柴荣为何早逝??
杰出的后周世宗柴荣为何早逝?在南北朝的末期,大宋王朝建立的前夜,中国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然而却英年早逝,未能完成他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就是后周第二代皇帝周世宗柴荣。
一、从养子到皇帝柴荣是邢州(令河北邢台)龙冈人。
龙德元年(921)出生一个庄园主家庭。
柴荣的姑母是郭威的结发妻子。
据说,柴荣的祖父有一天大笑不止,人问其故,他却笑而不答,酒后乃慢呑呑地告诉大家,“上帝有命,郭郎当为天子”。
弄得一家人哭笑不得。
因姑母无子,柴荣从小由姑母收养,郭威对这个养子很是喜欢,视同己出。
柴荣小时聪明伶俐,为人谨慎。
开始在外做“马铺卒使”,稍长即随姑父出外做生意。
由于从小跟从原本贫寒的姑父郭威走南闯北,接触了下层各色人物,既懂得民间疾苦,也看到官吏的腐败与残暴,深知当时社会的积弊。
后来,郭威长期担任军职,柴荣也跟随姑父学会了十八般武艺,尤善骑射,并且精通书史,逐步的培养起了军事和政治才能。
开运四年(947)郭威帮助后晋镇将刘知远建立了后汉政权,因功升任代理枢密副使,成为后汉王朝的统兵大将,柴荣也因跟随姑父立功获得了左监门将军的头衔,这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
乾佑三年(950)冬天,后汉王朝发生政变,宰相、枢密使杨邠、史弘肇等被隐帝刘承佑灭族,刘承佑信任群小,企图将父亲留下的勋巨全部杀掉。
他命令郭威的部下取郭威的头来领赏,并把郭威留在开封的家小全杀了,连柴荣的家小亦遭杀害。
这样,郭威便不得不举兵反叛,他率大军从河北南下,次年攻下开封,刘承佑被部下杀死,将士拥郭威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
柴荣则以“皇子”身份担任澶州(今河南濮阳)节度使,受封为太原郡候,这预示着柴荣有着无量的前程。
柴荣坐镇澶州期间,率领军民扩修街道,增建廨舍,使澶州的面貌焕然一新,他还奏请放免捐税和差役调拨,减轻人民的负担,他的治绩使他在地方上赢得了好名声。
后来柴荣封晋王,進京任开封尹主掌首都行政,这时的柴荣作为一个政治家已经逐渐成熟了。
不平凡的经历造就了柴荣,饱受战乱灾难的人民也需要一位有能力的政治家。
中考作文素材:后周世宗柴荣
中考作文素材:后周世宗柴荣中考作文素材: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是指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同时,在这五个朝代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是中华民族普遍成认的优秀帝王,甚至可以称之为“范本级帝王”,千百年来为历代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笔者认为有一位帝王最起码比起上面提到的四位来的毫不逊色,这个人就是五代最英明的君主,五代时最为人感到可惜的帝王,中国历史上最被人无视的皇帝——后周世宗柴荣。
后周世宗柴荣(公元921年9月27日-959年7月27日),又称柴世宗,汉族,邢州尧山柴家庄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郭园村)。
他15岁参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不仅精明强干,而且节约简朴,赢得了广泛的拥护。
(公元954-公元959年)在位,在位时间五年六个月,后因重病无治而逝,终年三十八岁。
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
柴荣办事慎重,虚心求谏,从未因言论而杀一人。
他曾极为诚恳地专门下诏要求群臣尽量上书言事,还点名让20多名翰林学士都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
这种命题向众多朝臣征求治国之策的做法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而且他也绝不是____,只作作样子。
在认真审读大臣的建议后,他欣然采纳了大臣王朴《平边策》中“先易后难”的主张,以此制定统一大计,付诸理论。
纵观柴荣的一生,武功上高平大捷,西取后蜀凤陇四州,南唐江北14州,北攻辽,兵不血刃,取三关四州,这些军事上的成就是他在位短短的5年半的时间内获得的,为北宋的统一根本奠定了军事上的根底。
可以说,他在五年半中完成的军事事业比宋太祖、宋太宗在以后几十年完成的任务还要多。
是他在军事上发出了统一的先声。
而宋太祖最初征战天下的河北军几乎都是后周的老底子,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赵匡胤实际上是拿着柴荣的家当给自己打下的。
历史趣谈周世宗的灭佛为何比较温和 周世宗是如何灭佛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周世宗的灭佛为何比较温和周世宗是如何灭佛的导语:据“中国通史”等资料记载“在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据“中国通史”等资料记载“在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4年)”的四次灭佛运动,即称为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法难。
首次法难是在北魏灭佛,实际是道佛斗法,不到6年死于宦官暗杀,孝文帝即位后恢复佛教。
使佛教发展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
----- 评:灭即是生。
第二次法难,是在周武帝,灭佛道二教尊儒,武帝这次灭佛较为彻底,北方佛教势力为此几乎禁绝。
4年后在灭北齐后崩,子继位,杨坚辅政,又宣布恢复奉行佛教。
次年(公元581年)逼帝禅位,杨坚自立为帝,建立隋朝,佛教大兴。
儒佛道斗法。
----- 评:灭既是生。
第三次法难,盛唐时期,佛教发展很快,寺庙由政府赐田,并给以免税、免役等特权,据史料记载,寺院和地主财富,几乎占天下财富的十之七八。
唐武帝束手无策之际,儒臣唐奕出面,儒佛斗法,大规模灭佛,这就是佛教徒称之为的“会昌法难”。
---- 评:生既是灭。
第四次法难,在这几次灭佛事件中后周世宗灭佛,是最有影响的一次。
其实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都前后采取过一些禁佛的措施,但其中周世宗灭佛则是比较大的一次。
周世宗吸取了前面灭佛的经验教训,过于强硬皇帝都早死,故采取了温和政策。
从现有的资料上记载,周世宗此次灭佛,并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而是带有一种整顿佛教的性质,还保留着很多寺院与僧尼。
但由于整个中国佛教的发展,已经走向了勉强维持的阶段,经过这一个打击之后,就更显得萧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杰出的后周世宗如此早逝原因竟是灭佛报应?
导语:在南北朝的末期,大宋王朝建立的前夜,中国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然而却英年早逝,未能完成他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就是后周第二代皇帝周世
在南北朝的末期,大宋王朝建立的前夜,中国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然而却英年早逝,未能完成他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就是后周第二代皇帝周世宗柴荣。
一、从养子到皇帝
柴荣是邢州(令河北邢台)龙冈人。
龙德元年(921)出生一个庄园主家庭。
柴荣的姑母是郭威的结发妻子。
据说,柴荣的祖父有一天大笑不止,人问其故,他却笑而不答,酒后乃慢呑呑地告诉大家,“上帝有命,郭郎当为天子”。
弄得一家人哭笑不得。
因姑母无子,柴荣从小由姑母收养,郭威对这个养子很是喜欢,视同己出。
柴荣小时聪明伶俐,为人谨慎。
开始在外做“马铺卒使”,稍长即随姑父出外做生意。
由于从小跟从原本贫寒的姑父郭威走南闯北,接触了下层各色人物,既懂得民间疾苦,也看到官吏的腐败与残暴,深知当时社会的积弊。
后来,郭威长期担任军职,柴荣也跟随姑父学会了十八般武艺,尤善骑射,并且精通书史,逐步的培养起了军事和政治才能。
开运四年(947)郭威帮助后晋镇将刘知远建立了后汉政权,因功升任代理枢密副使,成为后汉王朝的统兵大将,柴荣也因跟随姑父立功获得了左监门将军的头衔,这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
乾佑三年(950)冬天,后汉王朝发生政变,宰相、枢密使杨邠、史弘肇等被隐帝刘承佑灭族,刘承佑信任群小,企图将父亲留下的勋巨全部杀掉。
他命令郭威的部下取郭威的头来领赏,并把郭威留在开封的家小全杀了,连柴荣的家小亦遭杀害。
这样,郭威便不得不举兵反叛,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