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探讨核磁共振(MRI)、CT检查对颅内肿瘤的诊断价值

探讨核磁共振(MRI)、CT检查对颅内肿瘤的诊断价值

247研究数据显示,人体脑部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增加,由于肿瘤容易压迫患者的血管和神经,从而使患者发生情感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情况,而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准确诊断,对患者治疗、预后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1]。

目前常用诊断方式包括C T 和M R I 两种,但临床对于上述两种方式的诊断效果尚无明确报道。

因此,本次研究对核磁共振(MRI)、CT 检查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100例颅内肿瘤患者,患者均实施核磁共振(MRI)、CT 检查,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

纳入标准:(1)确诊为颅内肿瘤;(2)患者和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完成研究。

排除标准:(1)排除其他恶性肿瘤者;(2)排除精神异常疾病者。

年龄21岁~70岁,年龄平均值(46.17±1.21)岁,其中男60例、女40例,所有患者均存在头痛和呕吐症状。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CT 诊断方式、MRI 诊断方式。

CT 诊断方法:C T 的仪器来源于东软公司64排螺旋C T,将碘帕醇及碘氟醇作为CT 对比剂,对患者头部进行横断面平扫、平扫联合增强扫描,患者实施C T 诊断完毕后,24小时后再对患者实施MRI 诊断:给予患者使用1.5Avanto 超导全身磁共振扫描仪,选择扎特酸葡安作为增强对比剂,使用剂量为:体重一次0.2 ml/kg,注射速率每秒2.5 ml。

参数设置(1.5T 磁共振):梯度回波(T r a 及S a g)T1WI:TR:195 ms,TE4.7 ms;快速自旋回波(Tra-Fs)T2WI:TR:4370ms,TE:99 ms,层厚设置3~5 mm、层间距0.3 mm;FOV200~250 mm,弥散加权成像(Tra):TR:2600 ms TE82 ms。

1.3 观察指标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诊断正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行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直肠癌MRI诊断和评价

直肠癌MRI诊断和评价

T2WI
T2WI显示呈稍高信号(箭) 直肠外膜光整、未见明确侵犯 肠周脂肪清晰
增强
增强显示癌肿强化, 低于正常肠壁,肠壁 肌层及外膜较光整, 直肠系膜未见明显侵 犯,内未见肿大淋巴 结
DWI
DWI(b=800) 癌肿呈明显高 信号,癌肿未 侵及直肠外膜, 肠周脂肪清晰; 相应ADC图呈低 信号
直肠外膜呈现毛刺状改变 直肠系膜内见条纹影 T4期:肿瘤信号侵犯邻近器官及组织
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MRI评价肿瘤浸润深度敏感性较高,MRI增强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 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5.7%、78.3%、83.3%
MRI可以评价肠系膜或腹膜后淋巴结,对直肠癌N分期诊断总准 确度为61%
增强
癌肿强化;直肠外膜及肠周脂肪明显 浸润、毛糙;前列腺受侵,分界不清; 直肠系膜内见较多条纹影(箭) 直肠系膜内见多枚淋巴结影(箭)
男性,79岁,绒毛状腺瘤、小区癌变(管状腺癌II级)
T1WI
T1WI-fs
直肠腔内绒毛状结构,T1WI呈稍高信号(箭)
T2WI
T2WI呈稍高信号(箭) 可见直肠壁局部外膜不连续(箭)
贫血
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 病人即可出现贫血
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 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主要指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者 有直肠腺瘤或息肉者 慢性结直肠炎症者,特别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并接受盆腔放疗者 长期慢性便秘便血者 长期精神抑郁者
N:代表区域淋巴结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有1~3枚淋巴结转移 N2:有4枚及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胃肠间质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

胃肠间质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
【】 R yME Whts eL K tregB . im n -iecro ot g 5 o , i i A, aebr J Da od l abncai s ed k n e hn esrthrs tn eo er gsr csfr s itatr- n ac ca ei ac f ai uf e o ei j n r o c s b n a u no h pat:hr u s a sotefr o [】.JBo e t rRe B ls y ad sbt t up r m sf J re o t im dMa s e A p im tr2 0 , 9 (): 2 - 3 . p l o ae, 0 9 8 2 5 7 5 5 B
【 关键词】 胃 肠道间质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 :R 3 ;R 1 . 7 5 8 44 2 文献标识码 :A di 03 64.s. 7 - 6 92 1 .1 0 5 o:1 . 9 i n1 4- 5 . 2 . 0 9 s 6 4 0 0 0
CT n RIDi g o i fGa t on e t a t o a m o a dM a n s o s r i t s n l r m lTu r s i S
髌 骨严重粉碎性骨折 [ . J 临床研究, 0 6 1 2 : 0— 0 . 】 20 , ) 1 5 1 1( 6
8 g usnR T yo CGe odf t ed r gma p linu dr au i t 生物胶应用 于治疗 骨折 目前尚未得到推 广 。鉴于不 同生物 【] Man se A, alrD .lni rc r u n niua o n e
作者简介 :李金华 (9 2 ,男 ,河南省信 阳市人 ,主治医师 ,本科 17 一) 学历 ,主要从事 C T及 MR 诊断工作 ,研究方 向:腹部影像诊断 。 I

核磁共振(MRI)和CT评估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临床价值

核磁共振(MRI)和CT评估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临床价值

核磁共振(MRI)和CT评估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临床价值卫佳佳; 姬丽娟【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7(015)012【总页数】5页(P113-116,139)【关键词】直肠癌; 核磁共振技术;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分期【作者】卫佳佳; 姬丽娟【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河南济源454650;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直肠癌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新辅助放疗、辅助化疗等,目前仍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2]。

相关研究显示,T1~2期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率较低,可以有效延长生存期,而T3~4期患者则无法直接从手术获益,需行术前辅助放化疗,提高手术切除与根治率[3]。

术前准确分期对直肠癌治疗方案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核磁共振技术(MRI)与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均为成熟影像学技术,在直肠癌术前病理分期诊断中具有广泛应用。

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62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RI与CT检查,探讨MRI与CT评估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临床价值。

1.1 纳入标准 (1)符合《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4],经肠镜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直肠癌患者;(2)肿瘤距离肛缘<12cm;(3)在我院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前未经放化疗;(4)MRI与CT检查后1~5d进行手术治疗;(5)患者或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1)不能耐受手术者;(2)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3)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4)术后病理检查总淋巴结数目<12个;(5)术前行放化疗者;(6)碘对比剂过敏史;(7)MRI或CT检查禁忌证。

1.3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62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30~72岁,平均(51.16±20.74)岁;肿瘤位置:直肠上段11例,直肠中段22例,直肠下段29例;术后病理证实肿瘤长度3~8cm,平均(5.44±2.38)cm。

ct与mri检查的比较

ct与mri检查的比较

CT与MRI检查的比较王随着临床影像学的不断发展,CT检查技术及MRI检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成为临床检查诊断的首选手段之一,不断推动着临床医学的可持续发展。

CT检查及MRI检查均属于影像断层检查范畴,借助先进的检查仪器,明确病灶区内情况,进行疾病诊断及鉴别,促使疾病早期接受有效的治疗。

与其他检查手段相同,CT检查及MRI检查均具有一定的优缺点,CT检查技术与X线断层技术相同,对机体具有一定的损害;MRI检查对机体无创,安全系数更高,但考虑经济效益,MRI检查治疗费用较高,患者接受程度较低。

MRI检查技术针对椎管内病变、神经系统病变临床检出率更高,其成像更加清晰,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CT检查针对骨皮质、钙化以及骨折等疾病诊断价值更好,可开展直观性分析,临床辅助检查的精准度较高;同时针对患者急性脑出血及肺部疾病的检查,采用CT检查更为适用。

一、图像影像学图像是采用组织密度差异性为基础,多采用低密度、等密度及高密度等指标进行衡量,针对个别组织依据密度差异成像;CT检查也可采用CT指代替密度的表达,例如水的CT值在2~20 HU之间,骨骼的CT值在800~1000 HU之间,软组织的CT值在20~70 HU之间,以此进行图像的表达及分析。

CT检查的图像多采用横断面进行表达,针对头颅进行CT扫描多采用冠状面进行表达,而其他部分的CT检查多采用三维重建联合矢状面及冠状面进行表达。

MRI图像主要依据MR信号的强度进行组建,或依据患者质子密度(P)及T1(纵向弛豫时间)、T2(横向弛豫时间)等指标差异进行图像的表达及分析,于MRI图线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黑白造影。

MRI的图像可直观反馈组织之间的T1、T2及P的差异,于同一层面的图像中可同时获取3种图像,包括T1W1、T2W2、PW1;可知其为多参数图像,有利于分析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性,而CT 图像均为单一参数。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清晰反馈软组织病变情况,借助多方位成像技术,例如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等方面进行图像的分析,患者不需要进行体位的更改,可自行进行多方位检查。

腹部肿瘤影像学诊断-526-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腹部肿瘤影像学诊断-526-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526-腹部肿瘤影像学诊断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肾脏良恶性肿瘤CT及MRI影像学表现1、下列关于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软组织密度团块密度不匀B、边界清或边界不清C、进展期出现肾或腔静脉瘤栓D、实质期高强化[正确答案]E、进展期出现淋巴结转移2、根据多参数MRI总结,若MR影像出现T2低信号+肿瘤乏血管+渐进强化+OP 信号衰减,我们可以考虑该肾脏肿瘤为()A、乳头状肾细胞癌[正确答案]B、少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透明细胞癌D、集合管癌E、典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答案详见:3、根据肾细胞癌的组织学亚型分类,()的发生率最高A、乳头状肾细胞癌B、嫌色肾细胞癌C、透明细胞癌[正确答案]D、集合管癌E、肾髓质癌4、如果肾囊性病变的CT表现为囊内有少数细线样分隔,壁和分隔略有强化,根据Bosniak分类,此病变是()A、Ⅰ类B、Ⅱ类[正确答案]C、ⅡF类D、Ⅲ类E、Ⅳ类5、下列关于肾嗜酸性颗粒细胞腺瘤影像学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MR表现不一,无特异性B、界清C、强化不明显[正确答案]D、T1低信号E、T2高信号6、下列关于肾透明细胞癌的MR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T1低信号B、T2低信号[正确答案]C、增强皮质期强化明显高于其他亚型D、如果中央坏死,T1均匀低信号E、如果中央坏死,T2中/高信号7、下列关于肾嫌色细胞癌的MR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无明显特异性B、边界不清[正确答案]C、T2信号不一D、钙化比较常见,约有38%E、很少出现肾周浸润血管受累罕见8、如果肾囊性病变的CT表现为囊壁或分隔呈光滑或不规则增厚,并有确切强化,根据Bosniak分类,此病变是()A、Ⅰ类B、Ⅱ类C、ⅡF类D、Ⅲ类[正确答案]E、Ⅳ类9、下列关于肾乳头状癌的影像学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当肿瘤<3cm界清,信号均匀B、当肿瘤>4cm伴有出血、钙化、坏死,信号不均C、T2高信号[正确答案]D、乏血管,渐进期强化E、脂质比较少见10、肾透明细胞癌可能的细胞来源是()A、近曲小管上皮[正确答案]B、远曲小管上皮C、皮质集合管D、髓质集合管E、髓袢(二)胃肠道间质瘤临床与CT诊断1、食管GIST多发生于食管()A、上1/3B、上2/3C、中段D、下1/3[正确答案]E、全部位2、胃肠间质瘤的免疫组化检测通常为()或DOG-1表达阳性。

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CT和MRI表现
GIST原发肿瘤CT和MRI主要表现为胃肠道腔外生长 肿块,也可以侵入系膜、包绕邻近肠管和膀胱,较小 肿块可以为均匀密度或信号,增强后显著均匀强化; 而较大肿块因囊变、坏死或液化而密度或信号不均匀, 与消化道相通时,肿块内可含气、气-液平面,增强后 表现为不均匀强。肿块内钙化较为少见。尽管肿块 较大,而消化道梗阻征象少见。GIST转移以肝脏为主, 其次为系膜,而淋巴结相对少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
1
2
图1: 男,63岁,肠系膜GIST。CT平扫,肿块呈不规 则形,密度不均匀,中心可见片状低密度区。
图2:来源不明GIST。增强扫描,肿块最大横径18 cm, 低密度区无强化,周围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并可见 肿瘤血管。
国外学者利用MIB-1作为肿瘤恶性程度评价标 准比较GIST的CT表现与肿瘤分级和预后的相 关性,认为肝脏转移、肠壁侵犯和肿块直径 >11.1 cm提示高级GIST及预后较差。
度均匀,边界清 晰,病灶向腔内 外生长, 有显著 强化。 手术病理 为胃良性间质瘤。
1
2
图1:十二指肠GIST。门脉期增强扫描,肿块呈 圆形,最大横径4.3 cm,中心低密度区无强化, 周围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图2:男,52岁,小肠GIST。CT平扫,肿块呈葫 芦形,最大横径8.1 cm,密度不均匀,中心可 见小片状低密度区,与肠壁关系密切。
GIST病理学上分为良性、交界性和低度或高度 恶性,其恶性生物学行为主要表现为侵犯邻近 结构和远处转移。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其次为肠系膜,而淋巴结转移相对少见。
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肿块,压迫邻近器官和 缺乏包膜,易发生囊变、出血和坏死,与消化 道相通是产生消化道出血的病理基础。虽然大 肿块和高核分裂像提示恶性肿瘤,但小肿块和 低核分裂像并不能完全除外恶性可能。

CT、MRI在胃肠道疾病的应用及诊断

CT、MRI在胃肠道疾病的应用及诊断

• CTE/MRIE小肠造影(灌肠):是指利用口服或
导管灌注(经鼻-空肠管)对比剂等方法,使全部
小肠均匀扩张后,行CT连续扫描或行MRI成像扫 描。扫描范围从膈顶下至耻骨联合上缘,而后静 脉内给予注射造影剂100ml,速率3ml/s,延迟 70s扫描。并将所得的原始数据重建后传输至工作 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所得资料可用多平面重建 (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 进行编辑加工、获取最优图像。
肿、瘘和肠道狭窄。肠壁增厚主要表现为肠壁环形 对称性增厚
临床症状
• 1. 腹痛. • 2. 腹泻,2~3次/日,多为间歇发作,为软便或稀
便,结肠受累时可有黏液脓血便 • 3. 肠梗阻症状,部分Crohn 病以肠梗阻为首要症
状. • 4. 脓肿、窦道和瘘管:肛门或直肠周围常见 • 5. 右下腹肿块、压痛 • 6. 全身症状有发热,贫血、消廋
• (4)卵石征:纵横交错的溃疡之间的粘膜隆起形成 • (5)肠腔狭窄、肠梗阻 .
末段回肠轮 廓不对称,肠 系膜侧较重, 假憩室形成
绞窄性肠梗阻
• 绞窄性肠梗阻 ( strangulated obstruction, SO)是肠梗阻同 时发生肠壁血运障碍 ,出现水肿、 缺血 ,甚至坏死等 ,临床 并不少见。但很少有利用 CT检查来发现传统 X线平片无 法显示的征象 ,特别是因肠系膜及其血管 (mesentery and related t o vascular,MRV)改变的影像学表现。
肠梗阻
• 以往在肠梗阻的诊断中应用最多的为腹部 X线平 片 ,但因其信息量不足 ,仍对部分病人不能提出肯 定诊断 ,而且无法对梗阻作出病因诊断。CT检查 可显著提高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 ,目前肠梗阻的 CT诊断国内文献报道成为热点。

中国CT和MRI杂志2023年目录汇总

中国CT和MRI杂志2023年目录汇总

中国CT和MRI杂志论 著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1月 第21卷 第1期 总第159期磁共振黑血技术在矢旁脑膜瘤术前分型的应用祝玉琦,王东东,全 凯,等(4) DTI在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SWI、3D-ASL及IVIM鉴别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研究杜常月,齐旭红,温智勇,等(9)脑胶质瘤的MRI诊断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合成MRI技术研究基于弛豫时间的脑恶性肿瘤异质性*基于临床和放射特征的列线图: 非侵入性预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1p/19q染色体共缺失突变*多模态MRI技术联合直方图分析多发胶质瘤影像异质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用于脑卒中相关血管床斑块的定量分析*郑艳龙,赵启利,刘 博,等(25)多模态CT扫描成像技术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恶性脑水肿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碘对比剂不良反应与心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儿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及MRI特点分析*CT检查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伴有囊变的腮腺病变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基于CT图像影像组学模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预测的研究)高分辨MRI3D黑血技术和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特性诊断价值比较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与实性肺腺癌的CT鉴别诊断新冠肺炎(COVID-19)临床信息及胸部CT影像表现的初步探讨及文献复习*不同类型急性肺栓塞继发性改变胸部CTPA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对比*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多种CT征象的多因素分析*高分辨率CT在肺腺癌病理分型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滕 刚,梅建波,涂 毅,等(66)采用MR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可靠性研究*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低剂量CT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小细胞肺癌患者CT表现特点及诊断分析*CT容积螺旋穿梭扫描定量评估冠状动脉循环时间的临床应用研究*王贵生,金 尧,赵经纬,等(77)心脏磁共振DWI序列对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诊断价值及与NT-ProBNP相关性分析*聂伟霞,高 立,李 涯,等(80)不同的重建参数IQ-SPECT与CMR对心功能的研究分析*罗之雄,王碧云,卫 华(83)剂量指数及管电压对幼儿心脏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前纵隔上皮样血管内皮瘤CT表现与病理相关征象分析弋春燕,马 捷,曾显荣,等(89)乳腺浸润性导管癌DCE-MRI特征与HER2表达状态相关性研究*浆细胞性乳腺炎与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及MRI影像特点观察宋 虎,程 婧,肖 芬(95)青年女性乳腺癌的MRI及病理特征分析*锥光束乳腺CT与彩超、钼靶、核磁共振单独或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胰腺癌T分期的MDCT评估与病理对照研究*不同级别胰腺内分泌肿瘤的CT、MRI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对照分析*基于DWI定量评估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血清CEA、CA242和PET/CT显像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Gd-EOB-DTPA增强MRI对无周围胆管扩张的肿块型肝内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磁共振3D各向同性T2加权图像在宫颈癌侵犯阴道穹隆评估基于M RI图像的纹理分析在上皮性卵巢癌分型中的价值输卵管扭转坏死MRI表现基于增强CT静脉期纹理分析与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及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下腔静脉先天变异的CT表现特征分析*尾肠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术前MRI结合临床分型评估肛瘘术后复发的价值*不同肠道准备剂在磁共振T2WI直肠高分辨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磁共振FLAIR-FS序列成像在膝关节早期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基于3.0T MRI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术后发生软骨损伤的相关性因素*基于MRI评估股骨头灌注指数、突出指数、受累程度与Perthes病分期的关系不同场强MRI及CT对肩袖损伤诊断的对比研究*合并骨质改变的腱鞘巨细胞瘤多模态影像诊断应用CDUS联合VET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腔内治疗后髂静脉通畅率评价研究*四种品牌CT设备成像质量的研究CTPI成像技术联合ctDNA评估进展期NSCLC TKI获得性耐药的临床研究*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2月 第21卷 第2期 总第160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孕中晚期胎脑及其病变的诊断评估D S C-P W I与脑胶质瘤分级及K i-67表达应用研究陈煜豪,陈德基,陈 满,等(4)成人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多模态MRI特征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星形细胞瘤及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基于NIHSS评分和多模MRI构建急性卒中机械取栓后预后预测模型*脑部炎性脱髓鞘假瘤MRI表现特点结合临床特征对临床的诊断价值*多模态MRI在癫痫患者临床评估中的价值研究*不同性别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影像及预后差异的研究*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缺血性卒中介入术后对比剂外渗与出血的早期鉴别*MRI斑块参数联合血清D-D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全瘤体积直方图分析磁敏感信号强度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眼眶植物性异物CT表现及漏诊原因分析*安 娜,李邦国,舒燕萍(35)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危重型患者合并急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基于TSE-XD-MV的鼻咽部扩散加权成像王 坤,于雨洁,王茂雪,等(41)超声弹性成像、增强MRI用于甲状腺风险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CT对甲状腺结节钙化良恶性的鉴别作用分析魏 来,王 伟,董慧玲,等(46)优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联合低剂量扫描模式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用于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龚海鹏,司海峰,邢金丽,等(52)基于Nomogram对肺内纯磨玻璃结节HRCT恶性度预测模型的建立低剂量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张庆团,郭兴全,王家赐(58)肺癌肿瘤血管生成D C E-M R I参数与I G F1表达的相关性人工智能CT定量分析对肺腺癌Ki-67LI的预测研究*左孟哲,骆 磊,张 臻,等(64)血液病性肺部真菌感染治疗前后肺部变化的CT动态分析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肺孤立性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张 楠,田 冰,田晓娟,等(70) CCTA技术下斑块定量分析预测冠心病患者斑块进展的价值*基于双层探测器CT比较肺动脉CTA虚拟单能量与混合能量的图像质量*吕 品,陈 露,夏连坤,等(76)大动脉炎患者血清ESR、IL-6、MMP-9水平及其与超声造影相关参数的相关性分析*CT后处理技术显示主动脉夹层破口的比较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ADC、eADC和rADC值对TIC II型、BI-RADS 4类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 RI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乳房动脉CTA扫描与重建技术在缩胸手术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乳腺癌肿瘤全域的表观扩散系数信号强度直方图与病理分期的关系及对复发的预测价值田 甜,云 昊,王 山,等(98)超声造影与MRI对小乳腺癌(直径≤2.0cm)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胸膜淋巴瘤的C T表现及其与恶性间皮瘤的鉴别MR-DWI在前纵隔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DCE-MRI定量参数与食管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熊 健,郑历明,余汉城,等(110)基于迭代重建技术及低管电压条件下肝脏CT增强图像特点的研究*CT形态学特征及定量参数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住院时间孙双双,刘 松,朱小倩,等(117)肾脏富血供肿瘤与乏血供肿瘤的CT血流动力学特征分析*联合双层探测器光谱CT单能量图及碘图诊断肾脏实性肿瘤林 禹,张潇潇,吕绍茂,等(123)儿童后肾腺瘤的MSCT影像表现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郭 晓,邓喜青,胡 振,等(129)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孕晚期胎盘位置、MRI信号征象特点和产前诊断价值潘 婷,夏 蕾,石容容,等(131) MRI诊断孕中期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临床价值研究腹盆部滑膜肉瘤的CT、MRI表现与临床病理分析皮厚山,杨 健,陈瑞芳,等(137) MRI评估直肠癌不同T分期的价值分析DCE-MRI联合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李博云,曾 旭(142)复发性肛瘘的MR影像学特征*CT影像组学结合支持向量机对偶发急性及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李邦凤,付玉苹,龚良庚,等(149)基于DR、CT及MRI多征象探讨经皮胸腰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危险因素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及MRI表现傅 晗,赵云超,李琼慧,等(155) 3.0T磁共振B-FFE和SWI序列在胎儿脊柱成像中的对比研究*CT三维重建及薄层扫描联合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定量诊断良性和恶性脊柱骨折的价值分析张庭庭,白曼莫,吉思璇,等(161) MRI-FLAIR-FS扫描与增强MR成像在膝关节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比较断层解剖学与医院PACS系统联合的教学模式应用*金 雁,杨天鸿,李 鹍,等(167)婴儿型纤维肉瘤的MR表现和Ki 67表达分析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3月 第21卷 第3期 总第161期小脑幕上下H3 K27M改变弥漫中线胶质瘤临床及影像分析*鞍旁少见肿瘤的MRI诊断DKI预测脑胶质瘤IDH和TERT分子分型的应用价值*基于MRI鉴别星形细胞瘤4级和胶质母细胞瘤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螺旋CT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MRI-DWI与PWI测量参数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尿激酶溶栓治疗的预后评估价值瘤样脱髓鞘病变不同临床分期增强MRI影像学特征磁敏感加权成像上突出血管征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研究*探讨导水管面积及ROI大小对PC-MRI流量检测的影响*HR-MRI用于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价值分析*腔内密度衰减梯度评估大脑中动脉CTA阴性急性脑卒中的可行性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和CT在颅脑动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价值分析*基于3D-Slicer软件行CTA重建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研究基于CTA再处理对椎动脉颅内段的影像解剖学研究*磁共振DTI成像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超声造影结合血清IL-6、MMPs对颈动脉大动脉炎活动性的诊断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诊断颈髓损伤及评估预后中的研究*双能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定量研究MRI在眼眶囊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星状神经节阻滞不同入路CT解剖学研究及临床运用*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Joubert综合征的MRI诊断CT影像组学结合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非小细胞肺癌亚型的初步研究*张桐睿,李 军,申 敏,等(65)超声造影与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周围型肺肿物的价值*梁汝娜,王 娟,张 伟,等(68)贴壁型与非贴壁型肺腺癌的CT特征比较程明斌,徐 冰(71)炎症型肺浸润性黏液腺癌CT表现*秦卫和,刘 亮,文 兵,等(74) 126例HFpEF患者肺动脉CT参数与其NYHA分级的关系罗 吉,戴友珺,刘 溯(76)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术前MSCTA评估*许 娟,马小静,胡道予,等(79) Revolution CT行冠状动脉联合胸主动脉CTA价值的研究*魏 勇,李 强,袁红昌,等(82) iShim-EPI 和SS-EPI在胸部成像中ADC值稳定性的应用比较*张 敏,张可欣,任占丽,等(85)冠状动脉CTA、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秦玲玲,邓学东,徐凤兰,等(87)可变螺距技术(VH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CTA复查中的检测效能*基于多参数MRI的Ka i ser评分系统对乳腺病变诊断效能的研究*比较3.0T磁共振多参数联合检查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准确性*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超声与CE-MRI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效能对比*基于MRI影像组学三阴性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价值*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预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应用价值*瞬时弹性成像受控衰减参数与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在肝脏脂肪变评估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研究*CT诊断肝囊肿影像学表现及指导超声介入治疗肝囊肿的腹胰和背胰源性胰头癌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分析CT评估脂肪坏死联合CT严重指数评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价值*MRI多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及PSA相关指标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MRI扩散加权成像及其定量参数在宫颈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表观扩散系数术前鉴别I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价值研究MRI和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应用分析*MRI检查联合经阴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研究宫颈癌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发现甲状腺偶发瘤的特点双能量CT碘定量技术对于肠道克罗恩病病灶检出的初步研究*术前多模态MRI成像与MSCT评价胃癌T分期价值比较*胶囊内镜与MR小肠成像在诊断小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高分辨率MRI与DW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与分级的应用研究*化疗相关型肠壁积气的CT表现*128层CT与MRI术前诊断直肠癌的应用分析*IVIM-DWI联合DCE-MRI定量参数与MRE活动性分级评估克罗恩病活动性的对比研究*毛良强,朱建国,李海歌,等(155) 18F-FDG PET/CT对女性盆腔恶性肿瘤转移与复发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肩袖损伤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RI及CT分析MRI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在滑膜炎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宽体探测器CT在头-颈-心脏CTA联合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4月 第21卷 第4期 总第162期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IA)诊断中应用*MRA在识别颅内小动脉瘤形状上的应用价值:与DSA对比颅脑常见弥散受限类疾病MRI特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结构磁共振表现与认知损害关系及免疫抑制剂干预作用*2型糖尿病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丘脑扩散峰度成像研究*无先兆偏头痛伴抑郁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局部一致性研究*小儿低血糖脑损伤的CT、MR诊断*3D-TOF-MRA对椎-基底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高风险垂体腺瘤”的CT和MRI特征*乳头状甲状腺癌CT、MRI表现及与病理对照研究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定量参数与鼻咽癌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肺隐球菌病20例的PET-CT影像分析基于CCTA数据扩展重建对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肺静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基于高分辨率胸部CT及人工智能中西医与西医治疗COVID-19肺内病变体积占比分析*同侧多发性亚厘米肺结节影像学特征同临床病理相关研究*肺部亚实性结节的CT随访方案探讨*320排CT双输入模型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研究*MDCT联合18F-FDG PET/CT鉴别孤立结节/肿块型肉芽肿性病变与周围型肺癌*三期增强CT扫描对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分析SWI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基于T1WI序列对肺结节检出及测量的临床研究病灶大小、弯月征对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预测价值*低剂量能谱CT结合ASIR重建对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CT肺动脉造影结合血清学标志物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CT灌注成像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分析*胸部CT结合床旁气管镜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双源CT、2D-STI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功能中的准确性及可行性研究*FFRCT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320排CT心脏四维容积动态成像与TTE在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治疗中的比较研究*双源Drive CT ADMIRE技术在诊断冠心病上的临床研究* DCE-MRI联合DW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DCE-MRI时间-信号曲线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乳腺癌不同分期评估中的价值*䶮,刘永波,曹 钢(91)多模态MR成像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磁共振成像鉴别肿块型乳腺硬化性腺病与浸润性导管癌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CARE KV)对急性胸痛三联征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CT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临床分期的价值*CT增强薄层靶扫描与MRCP在IPM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对比研究*MRCP诊断不同直径、不同部位胆总管结石的价值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价值观察*MSCT对腹部刺状异物的诊断价值分析能谱CT虚拟平扫在儿童腹部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MSCT动态增强在胃神经鞘瘤诊断中的价值*能谱CT单能量成像联合ASIR对胃癌图像质量的研究*增强CT检查对胃异位胰腺和胃间质瘤的鉴别价值*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诊断分型的临床意义*血清D-二聚体、CA19-9联合CT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基于IVIM-DWI多指数模型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及与ROMA指数的相关性分析*DWI、DCE-MRI参数值对Ⅰ型与Ⅱ型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及与Ki-67、MRI多模态磁共振图像特征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MRI动态增强联合DWI扫描在宫腔积脓的诊断价值*DWI-MRI与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价值观察* MRI-DWI及ADC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观察*普美显增强MRI多模态定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mDixon-Quant在原发骨质疏松治疗效果评价中应用*不同区域表观扩散系数值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反应的应用价值*北方寒区长跑人群半月板损伤MR分级与年龄及位置相关性分析*MRI对PVP/PK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膝关节后外侧角慢性损伤的MRI研究*IgG4相关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分析*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5月 第21卷 第5期 总第163期DWI在新生儿脑实质及脑室系统微出血检出中的临床应用磁共振T1WI及波谱成像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P低灌注强度比值评估预后的临床意义*赟,刘胜华,金 梅,等(7)脑部MRI联合CT在首发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颅内脂肪瘤的MRI和CT影像表现*基于4D-CTA改良ASITN/SIR侧支循环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CTA对脑梗塞性颈内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价*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内膜切除术前后CTA定量参数的变化分析甲状腺乳头癌患者双能CT定量参数变化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PET/CT相关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段梦月,胡春峰,鲍慧新(28)囊腔型肺癌MSC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张冰凌,栗鸿宝,肖 艳(31)基于改进3D U-net的CT肺部影像Covid-19感染区域自动检测研究*曾雷雷,陈利红,杨 帆,等(33) DWI联合DCE-MRI对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汪汉林,李自凯,梁 奕,等(37) MSCT征象与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李 萍,张 昊,郑斌荣,等(40) AI肺小结节检测系统用于低剂量CT肺筛查中的应用研究周伟文,谭学渊,余佐时(43)左侧俯卧位肺静脉CT成像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的检测价值*心脏磁共振T1-Maping技术定量参数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初始T1及ECV*CCTA及CT-FFR评估冠脉病变特异性缺血的价值观察* Force CT一站式扫描对冠心病的诊断及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鉴别价值*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及漏诊、误诊的原因分析冠脉C T A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价值观察*不同迭代算法对冠状动脉CTA人工智能重建与分析的影响* MSCT和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性质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GE64排CT胸痛三联征扫描方案对急性胸痛的诊断价值分析双源双能量CT定量评价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s)转移*乳腺癌患者MRI成像ADC值与病理参数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关系*动态增强MRI参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MSCT MPR技术诊断食管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原发性肝细胞癌不同类型MRI征象分析*磁共振张量成像对闭合性隐匿肝损伤诊断价值分析CT高级建模迭代重建技术在肝脏增强扫描中的应用MSCT在原发性胆囊癌分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腺性膀胱炎的临床及MR表现*多模态MRI参数检测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锥形束CT下膀胱充盈度对前列腺癌实际剂量分布影响ESWAN联合DWI诊断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一致性研究*高原地区肠系膜静脉血栓MSCT表现及临床特征分析HR-MRI联合RTN-1C评估进展期直肠癌放化疗疗效效能* LDCTC在筛查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特征*不同类型先天性宫颈闭锁的MR诊断*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垂体MRI参数变化及其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分析*盆腹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分析*1.5T DCE-MRI及DWI对卵巢癌术前分期及定位诊断中的价值观察先天性卵巢囊肿多层螺旋CT表现与临床基于CT和病程分期评估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和预后特征*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动力位下CT3D椎管容积变化研究影像评分在按需治疗重型血友病性关节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影像学表现基于T2 Map和mDIXON Quant探讨MRI定量评价拇外翻肌病的效能*股骨头坏死ARCO 2期CT征象对新发骨质吸收区预测价值分析*定量脊椎骨髓脂肪分数在评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活动性的价值研究*左右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对主动脉CT血管成像效果的对比研究*磁共振脂肪定量技术IDEAL-IQ评价腰椎骨质疏松严重程度的价值*多层螺旋CT重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静息态功能MRI诊断原发性失眠患者并认知障碍的价值探讨*64排MSCT、高场强MRI血管成像应用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对比*合成磁共振技术联合T1-MPRAGE序列在帕金森病患者尾状核改变中的探讨*马文辉,王云玲,罕迦尔别克·库锟,等(168)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6月 第21卷 第6期 总第164期早产与足月HIE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颅脑MRI对比研究*基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胼胝体变性ADC值、FA值与饮酒年限的关系及变化趋势*陆 涛,李欢欢,黄叶梅,等(4)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的MRI诊断*磁共振DWI技术对贝伐珠单抗联合放射治疗脑胶质瘤术后进展的预测价值*何晨曦,王 伟,冯会玉,等(11)痉挛型脑瘫患儿相关大脑皮层形态学变化的磁共振研究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联合术中超声在功能区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薛 伟,朱家宝,安良良,等(17)儿童脑内静脉三维相位对比血管成像序列参数优化研究*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D-D、MMP-9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研究*MOG抗体相关脑脊髓炎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何江波1,管庶春2,何光武1(1.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放射科,上海200940;2.常州市戚墅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常州213011)【摘要】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

结果40例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32例行三期增强扫描。

诊断结果单发36例,多发4例。

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直径3.8~19.0cm。

CT平扫肿块密度均匀10例,不均匀30例,其内可见囊变、坏死,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鉴别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8-1213-02中图法分类号:R735.04文献标识码:B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近年来随着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提出的新的病理学概念,其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不同于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1]。

为准确认识GIST,在日常工作中掌握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技术,作者对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进行了分析,探讨其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7~86岁,平均57.2岁,50岁以上31例,占77.5%。

主要临床症状是呕血、黑便,共32例,其他症状腹痛10例、腹胀2例、腹部外伤1例,不明原因贫血5例。

1.2检查方法40例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13例行三期增强扫描。

CT采用Siemens Sensation40排螺旋CT扫描机。

检查前禁食8h,胃及结肠扫描,分别常规口服800~1000ml 水和100~150ml水直肠保留灌肠;胃部检查前还常规注射低张药654-210mg以减缓胃的排空。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进展

- 180 -*基金项目: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201809)①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山西 长治 046000通信作者:连长红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进展*毛瑞昭① 刘盼① 谭胜① 连长红①【摘要】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可累及胃肠道任意部位,其临床表现不明显且无特异性,早期诊断相对困难。

随着GIST 体积增大,术前相关辅助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一方面,近年来消化内镜和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对GIST 早期检出率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GIST 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究,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正普遍应用于GIST 的临床治疗,与更智能、前沿的医疗器械一同推动着外科手术的改变和进步。

本文就GIST 的术前诊断及其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术前诊断 手术 靶向药物 Progr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MAO Ruizhao, LIU Pan, TAN Sheng, LIAN Changho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03): 180-184 [Abstrac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can involve any part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not obvious and specific, making early diagnosis relatively difficult. As GIST increases in size, preoperative relevant auxiliary examinations can help make a definite diagnosis. On the one h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estive endoscopy and imaging technology has play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rate of GIST at the early stage in recent years; on the other hand, as people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GIST,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represented by Imatinib are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GIST, together with more intelligent and cutting-edge medical instruments to promote the changes and progress of surgery.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IST. [Key words] C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Preoperative diagnosis Surgery Targeted drugs First-author ’s address: Hep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angzhi Medical College, Changzhi 046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03.04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起源于胃肠道固有肌层及其周围肌间神经丛的蠕动起搏细胞,即Cajal 细胞,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16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6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炎性 浸润 ,主要表 现为广 泛性 、肺 内大小不等 以及 分布不均 的大片状
[ 4 ] 刘 东磊 美 平, 杨洁 , 等. 北 京 市2 0 0 3 年麻 疹流 行病学 分析 [ J ] . 中国
计 划免疫 , 2 0 0 5 , 1 1 ( 1 ) : 3 0 - 3 2 .
[ 5 ] 裘敬竹. 小儿 支原 体 肺 炎5 6 例临床分析【 J ] . 中 国 医 药 导
[ 7 ] 何兆坤, 张云, 张晓.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J J 当 代
医学 , 2 0 1 2 , 1 8 ( 1 3 ) : 4 6 — 4 7 .
[ 8 ] 刘 星志. 麻疹 肺炎与手足 口病 并发肺 炎 的x线影像 鉴 别分析 [ J 】 _ 中 国社 区医师 ・ 药师专业, 2 0 1 2 , 1 4 ( 2 7 ) : 1 9 6 — 1 9 7 .
报, 2 0 1 l , 8 ( 1 3 ) : 1 6 7 ・ 1 6 8 . 、
[ 6 ] 任 彩云 . 阿奇霉 素治 疗8 4 例 儿童 支 原体肺 炎 临床 观察 [ J ] . 临床 肺 科 杂志 , 2 0 1 1 , 1 6 ( 5 ) : 7 6 4 .
实变影 ;④少数患者可见肺 大泡 ,纵膈和皮下气肿发生。本次研究结果 显示 ,1 2 6 例患者 中,诊断出9 8 例 ,诊断准确率为7 8 . 5 7 %。9 8 例通过胸 片改变分析 出的麻疹肺炎合 并肺炎 支原体感染 的患者 ,其x 线胸片表现 有 :肺部 出现大片实质影像 占2 9 . 3 7 %( 3 7 / 1 2 6 );沿两下肺纹理分布片 状增浓的模糊影像 占2 3 . 8 1 %( 3 0 / 1 2 6 );多发大小不等的片状影 52 1 . 4 3 %

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影响

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影响

临床医学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CT 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影响唐静,蒋利军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南永州 425000[摘要] 目的 探究胃肠道间质瘤采取CT 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采取CT 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 诊断的诊断效能值及诊断符合率。

结果 在110例受检者当中,胃肠道间质瘤阳性100例,检出率为90.91%,CT 诊断的敏感度99.00%、准确率98.18%、特异度90.00%、阳性预测值99.00%、阴性预测值90.00%,kappa=0.988;病理诊断诊断胃部40例、小肠30例、十二指肠30例。

CT 诊断胃部、小肠、十二指肠的诊断符合率为97.50%(39/40)、100.00%(30/30)、100.00%(30/30)。

结论 CT 诊断应用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诊断效能值较高,且对于胃肠道间质瘤部位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CT 诊断;准确率[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3)10(c)-0083-04Application Value and Accuracy of CT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Stromal TumorsTANG Jing, JIANG LijunDepartment of Radiology, Yongzhou Third People's Hospital, Yongzhou, Hunan Province, 425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ccuracy of CT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Methods A total of 110 suspected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admitted to Yongzhou Third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CT, and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value and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CT diagnosis were analyzed with pathological results as the gold standard.Results Among the 110 subjects, 100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90.91%. The sensitivity of CT diagnosis was 99.00%, accuracy 98.18%, specificity 90.00%,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99.00%,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90.00%, kappa=0.988. Pathological diagnosis 40 cases of stomach,30 cases of small intestine and 30 cases of duodenum were diagnosed. CT diagnosis of stomach, small intestine and duodenum was 97.50% (39/40), 100.00% (30/00), 100.00% (30/00).Conclusion CT has a high diagnostic efficacy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nd has a high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for the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CT diagnosis; Accuracy rate胃肠道间质瘤在临床当中较为常见,通常为患者出现胃壁间叶组织,主要由于基因突变因素导致,现阶段,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结直肠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准确性研究

结直肠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准确性研究
扫描序列
包括T1WI、T2WI、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等序列。
扫描范围
覆盖全腹部,重点观察结直肠区域。
流程
患者准备(肠道清洁、禁食等)→磁共振成像检查→图像后处理→结果分析。
病理学检查方法及流程
检查方法
对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的结直肠肿瘤进行病 理学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及分期。
取样方法
内镜下或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石蜡包埋 、切片。
参数选择包括层厚、层间距、视野、 矩阵大小等,这些参数的选择需要根 据具体扫描部位和目的进行优化,以 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和分辨率。
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分析方法
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图像平滑、增强、滤波等,这些技术可 以改善图像质量,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分析方法包括形态学分析、信号强度测量、纹理分析等,这 些方法可以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和特征,有助于病变的定性 和定量评估。
05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及临床特征
研究对象
共纳入XX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性 XX例,女性XX例,年龄范围XX-XX 岁,平均年龄XX岁。
临床特征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直 肠癌,其中TNM分期为I期XX例,II期 XX例,III期XX例,IV期XX例。
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
准确性评价指标
包括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等。
计算方法
根据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对比,计算各准确性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
结果分析
磁共振成像检查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其中灵敏度达到了XX%,特异度达到了 XX%以上。同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也均较高,表明磁共振成像检查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具有较好 的应用价值。

直肠少见恶性肿瘤的CT表现

直肠少见恶性肿瘤的CT表现

直肠少见恶性肿瘤的CT表现马周鹏",陈炳叶朱建忠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金山分院@射科,(©普外科,上海201501;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中心,山东泰安271000)[摘要]目的:分析直肠少见恶性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学证实的12例直肠少见恶性肿瘤CT资料%结果:12均单发%6间质瘤多表直肠腔主生长结节或肿块,增强较:延迟强化;4神经内分泌肿瘤表现为直肠肠壁结或肿块,增强持续强化;1恶性神经鞘瘤表直肠下段肠壁不规则团块样增,增强均匀较强化;1癌直肠转移表单发类圆形结节突入肠腔,增强扫描呈现“快快出”的强化类于癌%1大间质瘤前腺癌,1神经内分泌肿瘤发多发转移,1癌直肠转移发腺及上腺转移%结论:直肠少见恶性肿瘤类较多,CT肿瘤病理,该类疾病诊断及别较大值,最病理学确诊%[关键词]直肠肿瘤;影术,X计&诊断直肠恶性肿瘤中腺癌占绝大多数,其他如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黑色素瘤、淋巴瘤、恶性神经鞘瘤、转移瘤等均较少见或罕见[1-2]o该类疾病由于发病率低,且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及肿瘤学指标,术前诊断较困难#2-3$。

笔者回顾性分析经2012年9月至2018年3月经2家医院临床及病理学证实12例直肠少见恶性肿瘤的CT,,期提高对该类疾病%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30~ 76岁,均(46.5±14.7)岁。

其中间质瘤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恶性神经鞘瘤及癌转移瘤1例%、及7例,间断性大6例,5例及、乏,2例大、困难等症状%病程3个月~2年%1例癌直肠转移发现,癌手术史%实:6例大(+~+++);3例;2例转及素,1例(A/G)倒置;1例间质瘤前腺者PSA 及fPSA均明显升高,其余CEA、CA19-9及CA-125等肿瘤标志均。

1.2仪器与方法采用Siemens Definition AS64 CT/GE Lightspeed64CT,扫描范围自膈顶至会阴部。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85)_真题-无答案64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85)_真题-无答案64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85)(总分67.87,考试时间120分钟)X题型1. 以下属于淋巴瘤B症状的是( )A. 连续3天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8℃B. 6个月内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大于10%C. 盗汗D. 肝脾大E. 咽痛2. 肝癌的常见影像学特点有()A. 常伴有肝硬化表现B. 动脉期明显强化C. 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表现D. 边缘结节状强化E. 可伴有门脉瘤栓3. 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的发生与病毒感染相关,为肿瘤相关病毒的是()A. EBVB. HBVC. HCVD. HTLV-1E. SARS4. 便血病人临床上应做( )A. 直肠指诊B. 肛门镜检查C. 乙状结肠镜检查D. B超检查E. 以上均是5. 患者男性,66岁。

尿频、尿急4年余,一直以前列腺增生服药治疗,近半年间断出现肉眼血尿前来就诊。

对该患者而言不必要的检查是( )A. B超检查B. 尿流率检查C.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D. 放射性核素肾显像E. 直肠指诊6. 以下描述中为胰腺癌的典型影像表现的是()A. 胰腺局部增大肿块形成B. 增强扫描为乏血供肿瘤的影像表现C. 伴有弥漫、沿胰管走行分布的钙化D. 与周围血管分界不清楚E. 双管征7. 临床常见的肝细胞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有()A. AFPB. 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C.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D. 人附睾蛋白4(HE4)E.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8. 男性,66岁,尿频、尿急4年余、一直以前列腺增生服药治疗,近半年来间断出现肉眼血尿前来就诊、哪几项检查是不必要的( )A. B超检查B. 尿流率检查C. 直肠指诊D. 放射性核素肾扫描E.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9. 患者男性,57岁。

半年前出现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3次,未经诊治而自行消失。

1周来肉眼血尿重新出现,并有小血块。

为明确诊断,下列各项检查适宜作为初步筛选检查的是( )A. 尿常规检查B. B超检查C.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D. 尿脱落细胞检查E. 尿找结核分枝杆菌10. 下列关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描述正确的是()A. 好发于中青年男性B. 该肿瘤属于良性肿瘤C. 大多数病变可出现囊变D. 肿瘤内易合并出血及坏死E. MRI或者CT是首选影像检查方法11. 临床中常应用于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有()A. Cyfra21-1B. NSEC. ProGRPD. PSAE. SCC12. 腹壁外的韧带样瘤好发部位有( )A. 四肢B. 颈部C. 髂窝D. 腋窝E. 腹膜后13. 食管穿孔的影像学征象包括( )A. 尖刺状突B. 龛影形成C. 管扭曲成角D. 憩室样变E. 纵隔炎14. 以下选项符合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的是()A. 胃肠道来源的、多为圆形的软组织密度肿物B. 大于5.0cm的肿物内多无表现为低密度的坏死C. 均匀或不均匀强化D. 部分肿物内可见气影或胃腔内造影剂影E. 可为多发15. 良性神经瘤好发的部位有( )A. 眼眶B. 舌C. 咽D. 头颈部E. 肢体周围神经16. 关于乳腺彩超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A. 是一种有辐射的检查方法B. 对乳腺内微小钙化的显示具有局限性C. 对致密型乳腺的显示优于乳腺X线摄影D. 可以显示乳腺肿瘤的血流情况E. 是评估青春期、哺乳期女性乳腺的首选检查方法17. 胃癌术前分期较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有()A. 胸部正侧位像或胸部CTB. 腹盆腔CTC. 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D. PET/CTE. 腹盆腔多部位超声18. 乳腺MRI的临床应用指征包括()A. 假体植入术后的乳腺评估B. 乳头溢液C. 乳腺癌术前分期D.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监测E. 乳腺癌遗传基因缺陷的高危人群筛查19. 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包括()A. 有利于结直肠肿瘤良、恶性的鉴别B. 可以直观显示病变长度C. 可以直观显示病变的外侵范围D. 可以初步观察肠周淋巴结的情况E. 可以发现结直肠癌多发病灶20. 关于非精原细胞瘤叙述正确的是( )A. 病程长发展快B. 症状明显C. 85%有远地转移D. 常合并血液恶性肿瘤E. AFP不高21. 阴道的紫红或紫蓝色结节一般见于()。

磁共振直肠扫描流程

磁共振直肠扫描流程

磁共振直肠扫描流程⼀、患者准备及摆位1. 检查前请充分采集患者信息,确保患者没有磁共振检查禁忌症。

2. 检查前让病⼈排尿以避免膀胱搏动伪影。

有条件进⾏肠道准备的情况下,可选择以下⼏种肠道准备⽅式:灌肠清除肠内容物;禁⾷;解禁剂;直肠凝胶(注意⽤量)。

3. 如果没有条件让患者进⾏肠道准备;但⾄少让患者检查前排便排尿。

4. 摆位时,患者平躺与检查床,左右居中,腹部body线圈覆盖于盆腔,中⼼线位于耻⾻联合5. 定位时激光定位⼗字线位于线圈中⼼。

6. 请配戴⽿塞及⽿机,保护听⼒。

⼆、扫描序列推荐直肠常规扫描序列三、直肠扫描定位⽅法1. ⽮状位(图1)定位为正中⽮状位,扫描范围左右包括直肠两侧壁,上端覆盖⼄状结肠,下端包括肛门,在临床应⽤中可根据需要进⾏适当调整。

2. 横轴位(图2)在⽮状位图像上定位,定位为垂直于肿瘤区的直肠壁,扫描范围(层数)应包括肿瘤上下边界。

3. 冠状位(图3)定位应与肿瘤区的直肠管腔长轴平⾏,扫描范围(层数)涵盖整个直肠范围。

但低位直肠癌时,扫描定位线需要与肛管平⾏⽽⾮肠壁,因为只有平⾏于肛管才能看到肿瘤与肛管复合体肌⾁之间的关系。

4. 轴位全盆(图4)定位应与⼈体长轴垂直,范围包全整个盆腔。

四、直肠常规扫描图像参数特点及注意事项1. t2_tse_sag图像参数特点及注意事项t2_tse_sag序列是直肠成像最重要的序列之⼀,主要⽤于明确肿瘤位置及范围,判断肿瘤是低位/中位还是⾼位直肠癌(图5)。

注意相位编码⽅向的选择,以降低呼吸、肠道蠕动、膀胱搏动等⽣理运动伪影对直肠的影响。

⾼分辨扫描的情况下对运动伪影较敏感,可增加平均激励次数减轻运动伪影,但会增加扫描时间。

2. t2_tse_tra图像参数特点及注意事项t2_tse_tra序列主要⽤于直肠肿瘤的T、N分期,观察肿瘤⼤⼩及周围⽣长情况,以及直肠环周切缘等情况,因此⾮常重要(图6)。

轴位扫描推荐的相位编码⽅向为左右⽅向,以降低呼吸运动伪影对直肠的⼲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18期 -147-CT和MRI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研究The value of 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rectal stromal tumors魏鹏楠(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一局职工医院,河北三河,065201)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18-0147-证型:IAG【摘要】目的:研究CT和MRI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探讨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为后期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直肠间质瘤患者9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3月-2016年9月,观察组患者有45例,对照组患者有45例,按照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将直肠间质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CT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MRI检查,将两组直肠间质瘤患者检查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出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直肠间质瘤患者、对照组直肠间质瘤患者实施不同影像学检查后,观察组直肠间质瘤患者实施检查后的敏感性88.89%和特异性86.67%高于对照组患者敏感性71.11%和特异性66.67%(P<0.05),观察组直肠间质瘤患者诊断后的检出率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检出率80.00%(P<0.05)。

结论:将CT和MRI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根据诊断结果显示,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证明MR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显著提升直肠间质瘤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出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MRI;CT;诊断价值;直肠间质瘤【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rectal stromal tumors, to explore effects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later operation treatment. Methods: 90 case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agnostic modalities of imaging, 45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examined by CT,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MRI examination.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two groups of rectal stromal tumors were examined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different diagnostic modalities of imaging,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89% and 86.67% respectively, were higher than 71.11% and 6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levance ratio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as 93.33%, was higher than 8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T and MRI for the diagnosis of rectal stromal tumors were compared; the diagno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MRI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proved that MRI had higher diagnostic value,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rectal stromal tumor patients, and wa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MRI; CT; Characters; Diagnosis value; Rectal stromal tumors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18.070直肠间质瘤为发生于人体消化道的间叶源性肿瘤,其常见的发病部位在小肠和胃,其具有起病隐匿、外向性生长的特点,能在患者盆腔局部引起巨大肿块。

研究显示,手术前对患者肿瘤的累及范围和定位的判断具有困难,而影像学诊断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对直肠间质瘤的大小、部位以及周围脏器具有显著的诊断优势[1,2]。

因此,我院对CT和MRI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手术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我院直肠间质瘤患者9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3月-2016年9月,按照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①所有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整;②9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间质瘤,90例直肠间质瘤患者均签署同意书。

排除不接受CT和MRI检查的患者。

观察组:15例为男性患者,3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0~60岁,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1.03±2.45)岁。

对照组:16例为男性患者,2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1~60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1.56±2.34)岁。

观察组直肠间质瘤患者、对照组直肠间质瘤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直肠间质瘤患者采用CT检查[采用SOMATOM Perspective(西门子上海公司)购置的螺旋CT对患者实施检查,在扫描前给予患者口服泛影葡胺,使患者胃肠道充盈,扫描层距为10mm、扫描层厚为10mm,必要时进行5mm薄扫,对增强者实施团注法]。

观察组直肠间质瘤患者采用MRI检查[采用MAGNETOMA ESSENIA dot(西门子深圳公司)购置的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患者矢状位、轴位、冠状位进行扫描,层距约为7mm、扫描层厚约为7mm,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观察患者肿瘤的均匀性、形态、部位、大小]。

将两组直肠间质瘤患者检查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直肠间质瘤患者检查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18 -148-对比两组直肠间质瘤患者检查后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使用SPSS 19.0软件,将两组直肠间质瘤患者检查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处理,敏感性和特异性、检出率采用χ2检验,采用P<0.05表示两组直肠间质瘤患者检查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出率对比存在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对比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组直肠间质瘤患者实施检查后的敏感性88.89%和特异性86.67%高于对照组患者敏感性71.11%和特异性66.67%(P<0.05),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直肠间质瘤患者实施检查后敏感性和特异性组别n敏感性(%)特异性(%)观察组4588.8986.67对照组4571.1166.67注: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

2.2对比检出率观察组直肠间质瘤患者诊断后的检出率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检出率80.00%(P<0.05),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两组直肠间质瘤患者实施诊断后的检出率组别n阳性(n)阴性(n)检出率(n,%)观察组4542342(93.33)对照组4536936(80.00)注: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

3讨论近年来,直肠间质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直肠间质瘤与人体部位其他间质瘤相比,具有发病隐匿、病程长等特点[3]。

直肠间质瘤主要临床症状为肛周不适、腹胀腹痛、便血、大便症状改变,小部分患者其无任何症状,同时由于直肠间质瘤患者肿瘤倾向于人体肠壁外生长,其临床症状出现较晚,发现患者肿瘤时,其肿瘤均已生长较大[4]。

因此,早期对直肠间质瘤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诊断方式极其重要。

我院对CT和MRI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哪种影像学诊断方式检出率较高。

在临床中,切除手术为治疗直肠间质瘤患者最佳方式,但是选择局部肿块切除还是根治术,应取决于患者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术中诊断,因此,早期对直肠间质瘤患者采用影像学检查,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5]。

CT检查虽然能反映直肠间质瘤患者的病灶的内部结构、范围、形态,但是由于在检查过程中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检出率均不高[6]。

MRI检查主要通过信号改变从而反映患者病灶,对患者肿瘤的检出情况显著高于CT检查,同时还能通过三维成像,直观反映患者周围脏器和病变之间的关系,对直肠间质瘤患者病灶范围和定位判断优于CT检查,能显著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检出率,为直肠间质瘤术前首选诊断方式[7-9]。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直肠间质瘤患者、对照组直肠间质瘤患者实施不同影像学检查后,观察组直肠间质瘤患者实施检查后的敏感性88.89%和特异性86.67%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直肠间质瘤患者诊断后的检出率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检出率80.00%(P<0.05)。

综上所述,将CT和MRI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MR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显著提高直肠间质瘤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出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1]熊斌,Arnd-Oliver Schaefer,Tobias Baumann,等.滑动多层磁共振成像在直肠间质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8(2):224-227.[2]张茜.直肠癌MRI与肠镜对照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3]王庭红.MRI对直肠间质瘤的术前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1(1):75-78.[4]禹智波,史勇跃,李锦青,等.直肠间质瘤1例的影像诊断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6):696-698.[5]彭志远,阳明,施崇敏,等.CT与MRI诊断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9):1496-1499.[6]郭发金,任俊红,王思宇,等.经直肠双平面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7):1318-1321. [7]程婧.直肠间质瘤的M R诊断价值与病理对照[J].医学信息,2016,29(23):113-114.[8]常晓燕,马志强,李媛,等.直肠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6,45(7):462-466.[9]曾卓辉,林岗,赵振军,等.胃肠间质瘤CT表现及预测肿瘤恶性程度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101-103.作者简介:魏鹏楠,女,主治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