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必备_终极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①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④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④思想理论来源、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
意义:①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③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④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
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主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说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答:①唯物主义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C、现代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A、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B、哲学上认识论的问题分为:a、可知论b、不可知论②唯心主义形态: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6.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意义:①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指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运动观的错误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2)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的都是物质的运动3)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9.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二者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相对静止:1,一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2、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物质相对稳定。
②二者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伸的空间中,按照固有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世界的事物尽管纷繁复杂,但都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第一、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第二、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第三、因为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必须注重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搞好。在实际工作中的一切主观主义都是错误的;23.论述:唯物辩证法与的对立和分歧。说明坚持唯物发。反对形而上学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答:1、对立表现在: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联系。形而上学--孤立)②发展变化和静止不变的观点(唯物--发展变化,形而上学--不变的观点)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2: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25.简述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
质与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政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③矛盾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是事物发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26.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辨证关系:矛盾对立和统一的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
律,需要发展,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1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一致性及坚持方法和意义。P128 答:①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群众中去“就是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的运用②人心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问人民谋利益这个根本前提出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任务。 2.(07论)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
展中的作用,说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P132 答:①A、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主要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间接地制约发展。B、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②环境与人口问题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③战略为:必须保护环境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05.06年简)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影响P133
答: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主要影响有: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②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P136 答: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是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发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他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和平衡。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2]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
继承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 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6.
生产力的含义和生产关系系统的
要素答:①生产力,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②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1)独
立的实体因素(劳动者,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分
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3)渗
透性因素(主指自然科学)4)准备性
因素 (主指教育)
10.(多选)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
影响生产关系的表现: A生产资料
的所有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
前提 B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决定
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C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决定人们
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D 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决定产品
的分配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
间的辨证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03.论试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
关系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答:一、1、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
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
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大要素。
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要生产中发生
的一定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
有制的形式、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
分配形式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
系是: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对生产力
具有促进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
产力,就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
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造的哲学
依据,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
系是和生产力相适应的,对社会主
义的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
度;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
系又存在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薄弱
环节,因此,必须加以改革。只有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
提下,对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经济体
制进行改革,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顺利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认为社会主义生
产关系与生产力绝对适应,从而否
认改革的必要性是错误的;认为社
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绝对不适
应,从而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
也是错误的。
19.(04论)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
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社会形态的发展也象自然界
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辨证的
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规律。①任何人不能自由地选
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②人们可以
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
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起的社会
结果。是不为人的意志转移的。③
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生产的
水平,就是认为侧蚀力决定生产关
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
建筑,这是历史发展中唯物主义因
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
20、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
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
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①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
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的
的始终②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
着其他各种社火矛盾,决定着整个
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
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着社会形
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27.(06简)社会改革的含义及其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①含
义: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
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
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
节,使该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
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
的改善与革新②作用:1)社会改
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次序存
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2)社会
改革为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
和部分质变的准备3)在社会经济、
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
须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的变更 28.(04.06论)社会革命
与社会改革的区别。答:都是为
了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从而推
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 1,社会
革命是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
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对同一
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做某种程度的
调整。2,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
发动的,目的在于推翻反动统治阶
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
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
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在于
维护、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3,社
会革命往往采用武装斗争、暴力革
命等形式;社会改革一般地说不需
要采用这种形式。说明我国当前进
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答:①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
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
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就
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
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
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
与生产力。②我国改革之所以是社
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
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
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
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地得到解
决,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
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
筑和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
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
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加成分的发挥出
来。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的作
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
者②人民群众是物质精神的创造者
③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
量什么是商品经济,它存在和产
生的条件是什么――答:商品经
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①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
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②商品经济存在和产生的基本经济
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一
般条件和基础)。2)是生产资料和
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
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
两种属性 4.为什么说商品价值体
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答①
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②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
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
价值。③3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
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
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
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
之间的经济关系。 8.(多选)商品
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a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b
与生产该产品的部门劳动率成反比
c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的计量
10.货币最基本的职能答①它具
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
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
手段。②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是指
货币用来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
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流通手
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
介的作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
经济的基本矛盾答:①以私有制
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②私
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表现:
1)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
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他
的劳动不被社会承认,私人劳动就
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2)如果商品
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
去,或者他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
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
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
劳动,其余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
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③私人劳动
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因为这一矛
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
产者的命运, 14.(05论)论述价
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答:
①.价值规律本身的作用。就是商品
按照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
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
②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