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词四首》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课件(共78张PPT)
渔家 傲· 秋思
上阕:写景——奇异——
肃杀、荒凉、严峻
(气候、边声、孤城) 思念家乡
下阕:抒情——思乡——
壮志未酬
凄凉、悲壮、慷慨
(浊酒、羌管、浓霜、白发)
《渔家傲·秋思》这首词通过对边塞秋色 的生动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 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 的艰苦。
·
词牌名 江 城 子 密 州 出 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于淳熙十 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淳熙 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 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 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他与辛弃疾是 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 首词就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
全词以一个“狂”字贯穿,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 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的“狂”是 虚写。一狂在“亲射虎,看孙郎”,自喻孙权。二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自喻魏尚。三是“西北 望,射天狼”,说自己有跟辽国与西夏对抗的志向、 决心和本领。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 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
苍鹰。黄,指黄犬。苍,
作者自称。指苍鹰。 Nhomakorabeaqínɡ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姑且,暂且。
锦缎帽子,这里做动词。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形容从骑之多。骑, 为了报答倾城百姓相随。 一人一马的合称。 倾城,形容随观者很多。
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
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叙事
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 志满怀的英雄气概。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课件(共32张PPT)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古代民间传说
983年前,公元 1037年1月。
四川眉山境内的彭 老山百花不放,草木枯 萎,禽鸟高飞,野兽远 走。一座秀丽之山忽然 变成荒瘠之地。
古代民间传说
多年以后,眉山的 乡亲们恍然大悟。
原来这一年,一位 不世出的伟大天才在当 地诞生了。彭老山的灵 秀之气,独钟于他一人 身上,才出现了这种怪 异的现象。
词中哪些。
词中哪些词句体现出豪放之情?
(4)亲射虎,看孙郎。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作 者要亲手射杀猛虎。自比孙权,可见其豪放, 更见其“狂”。
词中哪些词句体现出豪放之情?
(5)两鬓微霜,又何妨!痛饮美酒,心 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 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何谓豪放,何谓婉约?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 ,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温 庭筠、李清照、柳永。
这一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祖国、关怀国 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围绕“狂”字,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
上阕记叙:密州出猎的盛况为下阕抒情做了铺 垫。
下阕抒情: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第三章
文章拓展总结
这首词的文章中心是什么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 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 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 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 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古代民间传说
983年前,公元 1037年1月。
四川眉山境内的彭 老山百花不放,草木枯 萎,禽鸟高飞,野兽远 走。一座秀丽之山忽然 变成荒瘠之地。
古代民间传说
多年以后,眉山的 乡亲们恍然大悟。
原来这一年,一位 不世出的伟大天才在当 地诞生了。彭老山的灵 秀之气,独钟于他一人 身上,才出现了这种怪 异的现象。
词中哪些。
词中哪些词句体现出豪放之情?
(4)亲射虎,看孙郎。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作 者要亲手射杀猛虎。自比孙权,可见其豪放, 更见其“狂”。
词中哪些词句体现出豪放之情?
(5)两鬓微霜,又何妨!痛饮美酒,心 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 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何谓豪放,何谓婉约?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 ,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温 庭筠、李清照、柳永。
这一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祖国、关怀国 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围绕“狂”字,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
上阕记叙:密州出猎的盛况为下阕抒情做了铺 垫。
下阕抒情: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第三章
文章拓展总结
这首词的文章中心是什么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 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 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 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 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20张PPT)
4.因人常热
不因人热。因,凭借。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 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瑾借此表明自己虽真心 诚意地结交志同道合的同志,但叹无知音可交。
秋瑾为国为民满腔热血,而麻木、狭隘、昏迷的俗子之流怎能理解呢?
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的典故,来自唐代诗人自居易的名作《琵琶行》。自居易贬谪九江 郡司马时,在船上听到琵琶女讲述经历,白居易联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发出了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泪水湿透了身上的青衫。所以后人也用“司马青衫” 或“青衫泪”来形容悲伤到极点,潸然泪下。
思辨体悟 话题:从词作中,通过______(典故)我感受到_______。
1.为篱下,黄花开遍
《饮酒》(其五)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满江红
——秋瑾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课堂地图
走进作者
【秋瑾】(1875.11.8—1907.7.15),字瑢(xuán) 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内容
知晓内容 说说上下阕的内容,概括大意。
上阕:我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转 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下开遍菊 花,在菊花的点缀下,秋天的风景更 加明净。国家四面受敌,陷入孤立无 援的困境,八年来空想着故乡的风味。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 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寸哀情,用仿佛擦拭过一样明 丽的秋景衬托孤独寂寞之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2.词四首 (共33张PPT)
表达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神态_、__细__节;描从写语)言,风写格出上词看人是在夜里酒醉后挑 _亮__灯__观_看__宝__剑__,__表__达_词__人__渴__望__早_日。奔所赴以战,场词杀作敌者的在急题切目 心情。 中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⑥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⑦消得:值得。
1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B当的一项是( ) A.上片写凭栏望远,以景物描写渲染悲凉气氛,抒发愁
思苦绪。 B.“拟把”三句,写词人狂饮高歌,“一醉”而“春愁”
尽消。 C.最后两句为千古名句,反映出词人对心上人忠贞执着
【解析】抒情主人公想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 的感情。
(狂后气者) 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 11.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 自己并联不系在上意下自句己,的说衰说老该,句希表望达朝了廷作能者够哪重些新情重感用。自己, 给__自__己__机_会__去__建__功__立_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豪放词派的代表。 B.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到了宋代,有些词 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
“·”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C.《渔家傲·秋思》的上片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了一幅 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
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D.解《析破】阵“子描·绘为真陈实同的甫战赋斗壮场词景以”寄有之误》,的此作词者是是作辛者弃在疾。此 梦词中通追过忆描当绘年真沙实场的生战涯斗,场并景非,实表景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
⑥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⑦消得:值得。
1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B当的一项是( ) A.上片写凭栏望远,以景物描写渲染悲凉气氛,抒发愁
思苦绪。 B.“拟把”三句,写词人狂饮高歌,“一醉”而“春愁”
尽消。 C.最后两句为千古名句,反映出词人对心上人忠贞执着
【解析】抒情主人公想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 的感情。
(狂后气者) 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 11.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 自己并联不系在上意下自句己,的说衰说老该,句希表望达朝了廷作能者够哪重些新情重感用。自己, 给__自__己__机_会__去__建__功__立_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豪放词派的代表。 B.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到了宋代,有些词 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
“·”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C.《渔家傲·秋思》的上片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了一幅 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
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D.解《析破】阵“子描·绘为真陈实同的甫战赋斗壮场词景以”寄有之误》,的此作词者是是作辛者弃在疾。此 梦词中通追过忆描当绘年真沙实场的生战涯斗,场并景非,实表景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词四首》PPT课件(共78张PPT)
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 称“济南二安”。
“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 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词的题目。 陈同甫,是辛弃疾的挚友。题目的 意思是:我为陈同甫写下这首壮烈 的词寄送给他。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 信州(今江西上饶)。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 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 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两 人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但抗金计划后来全 部落空。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诵读课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朗读指导
上阕:描写场面,朗读节奏要稍快,声音要洪亮。 下阕:抒发豪情,朗读声调要高亢,气势豪迈。
听我描述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 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 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 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诵读诗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
1.听读
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2.自由朗读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指名学生朗读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
4.齐读
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初步感知
1.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 点?
描写塞下秋景。
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千嶂里,
声连角起”表明
“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 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词的题目。 陈同甫,是辛弃疾的挚友。题目的 意思是:我为陈同甫写下这首壮烈 的词寄送给他。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 信州(今江西上饶)。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 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 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两 人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但抗金计划后来全 部落空。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诵读课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朗读指导
上阕:描写场面,朗读节奏要稍快,声音要洪亮。 下阕:抒发豪情,朗读声调要高亢,气势豪迈。
听我描述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 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 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 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诵读诗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
1.听读
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2.自由朗读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指名学生朗读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
4.齐读
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初步感知
1.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 点?
描写塞下秋景。
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千嶂里,
声连角起”表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36张ppt)
课堂检测
6、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全词的“老夫” 形象。
“老夫”是一位英武豪迈(或气概不凡 )、老当益壮的英雄形象。
苏轼
导入新课
苏轼一生坎坷,颇多磨难,乌台诗案后先贬 谪黄州,他写了《记承天寺夜游》《卜算子·黄 州定慧院寓居作》等名作,后转任密州,也创作 了许多诗词。在他创作的众多的豪放词中,他唯 独对《密州出猎》颇为自得,其中他在给自己的 好友鲜于子俊的书信中曾这样说道:“近却颇作 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 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 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下 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让苏轼颇为自得的豪放词 。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豪放之情。
2、品味字词,赏析语言,并结合资料理解 词的深刻内涵。
3、学习苏轼在仕途失意情况下,仍积极用 世的旷达胸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人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 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 大家”;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
合作探究
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 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
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 建功立业的决心。
合作探究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塑造了一个 怎样的形象?他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的形象。 上阕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
课堂检测
2、《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上阕描绘了一 个怎样的场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性格特点? 下阕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疏通词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译文: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扯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大衣,带领千余膘马席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了酬报太守,人们倾城出动,紧随身后。我要亲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渔家傲 · 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苦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的心情,也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
小结: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词一改晚唐五代婉约的词风,格调高昂,豪迈奔放,开创了豪放一派。代表作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喝一杯浊酒,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战争尚未平息,还乡之事还无从计议。入夜传来悠扬的羌笛声,寒霜撒满大地,征人难以入睡,将军和出征的士兵愁白了头,泪流不尽。
渔家傲秋思
上阕写景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天狼,星名,即天狼星。古代传说,狼星出现,必有外来的侵掠。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借此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好一个豪放不羁的英雄;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 “鬃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 “持节云中”,此豪二也; “会挽雕弓”,此豪三也; “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2)遣冯唐: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词四首课件新人教版
初读壮词,整体感知
古人说:“三分诗, 七分读。”读是学习诗 歌的最好途径,读也能 反映读者是否真正理解 了诗歌
白生君如马 发前王霹做 生身天雳的 !后下弦卢
名事惊飞 。,。快 可赢了, 怜得却弓
• •
秋弦里回醉 点翻分吹里 兵塞麾角挑 。 外下连灯
声炙营看 。,。剑 沙五八, 场十百梦
为 陈 同 甫 赋 壮 词破 阵 子 以 寄 之
品评诗词,揣摩情感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内容、主旨、修 辞、炼字、情感、描写等角度赏析这首词, 可以赏析一句,也可以几句。
1.作者运用长烟、落日、孤城三个意象,写出 了孤单小城的紧锁,充满了荒凉、萧条的气 氛。
2.浊酒一杯家万里这一句,借酒浇愁愁更愁, 两个数词用得很有意味。一杯万里呈现鲜明 的反差。杯杯浊酒家万里。原本想借酒舒解 思乡念家之情,然而曲曲一怀怎抵得过千里 万里的浓重乡愁。浓得化也化不开。
不久,因保守派阻挠被贬,于赴颍州途中病 死,卒谥文正。
师:范仲淹喜好弹琴,工于诗词散文,志趣 高雅,很有才学
也正因为如此,宋代理学家朱熹称他为有史 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总结全词
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 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 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 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整首词不失为 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好经历了
由杭州通判被贬官为密州太守的人 生转折。这句话有作者怀才不遇的 无奈和淡淡的悲哀。但这句话中更 多的情感是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 这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典型的壮 志难酬的无奈。
总结下阕
苏轼这位天纵大才,一生凄凉,历典八州, 颠沛流离于大半个中国。但对国家、对社会、 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抱负的追求成为 他一生的精神支柱。燃烧于苏轼慷慨激昂的 诗词中的,正是他那颗豪迈旷达的心灵。无 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不断 地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位中国古代优秀 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 行与操守。
12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品教学PPT课件
精读细研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妙在何处?
“狂”字是上片的文眼,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 基调。用“狂”字贯串全篇,抒发了词人胸中雄健豪放的 一腔磊落之气。
精读细研
“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 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驰骋疆场,迎 击来犯之敌。
走近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 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 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著有词集 《稼轩长短句》。
走近作者
本词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3年版)。这首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1188),当时辛弃疾因积极主张抗金北伐,遭到投降 派的排挤和诬陷,被免官,闲居在江西上饶。陈同甫也 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两人私交很好,经常书信往来, 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辛弃疾送给陈同甫的。
整体感知
词的上片和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 写边塞特有的景色。 下片 抒发了守边将士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
精读细研
点明季节
塞 下 秋 来 风 景 异,衡 阳 雁 去 无 留 意。
点明环境
大雁拟人化 侧面反映出边塞环境的恶劣
精读细研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塞特有的各种声音同 军中的号角声一起响起, 渲染了浓郁、苍凉的战 地气氛。
整体感知
全城
指黄犬
往上托,举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形容骑马的随从很多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 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锦缎帽子,身穿貂皮衣服,浩浩荡荡的 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此体现出什么?
2024春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 词四首 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满江红》的作者是__秋__瑾__。“满江红”是__词__牌__名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理解型默写。 (1)《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的 句子是:__浊__酒__一__杯__家__万__里__,__燕__然__未__勒__归__无__计__。 (2)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词人杀敌报国、守卫边疆的豪情 壮志的句子是:__会__挽__雕__弓__如__满__月__,__西__北__望__,__射__天__狼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马飞奔、弓弦雷鸣 的战争场面的句子是:__马__作__的__卢__飞__快__,__弓__如__霹__雳__弦__惊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志向? _____运__用__了__比__喻__和__借__代__的__修__辞__手__法__,挽__弓__成__满__月__状__,_以__“_天__狼__”_指__代__侵__扰__西_ _北__边__境__的__西__夏__军__队__。__表__达__了__作__者__渴__望__一__展__抱__负__、__杀__敌__报__国__、__建__功__立__业__ _的__雄__心__壮__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 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满江红》的作者是__秋__瑾__。“满江红”是__词__牌__名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理解型默写。 (1)《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的 句子是:__浊__酒__一__杯__家__万__里__,__燕__然__未__勒__归__无__计__。 (2)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词人杀敌报国、守卫边疆的豪情 壮志的句子是:__会__挽__雕__弓__如__满__月__,__西__北__望__,__射__天__狼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马飞奔、弓弦雷鸣 的战争场面的句子是:__马__作__的__卢__飞__快__,__弓__如__霹__雳__弦__惊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志向? _____运__用__了__比__喻__和__借__代__的__修__辞__手__法__,挽__弓__成__满__月__状__,_以__“_天__狼__”_指__代__侵__扰__西_ _北__边__境__的__西__夏__军__队__。__表__达__了__作__者__渴__望__一__展__抱__负__、__杀__敌__报__国__、__建__功__立__业__ _的__雄__心__壮__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 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2《词四首》第1课时上课课件新人教版
(3)环境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坐落在层峦叠嶂间的孤城,当暮霭生 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 展现了塞下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环 境,这当然和中原地区华灯初上时的太平 景象迥然不同。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 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比照、用典。上句“一杯〞与“万里〞简单的两个 数量词,巧妙地连在一起,形成鲜明的比照,鲜活 地勾画出边疆将士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却因 家乡遥远还不知归途,而乡愁更浓。
译文:饮一杯浊酒,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但边患未 平、功业未成,还乡之日无法预计。羌笛声悠扬,夜 深霜重,征人夜深不能入睡,将军和战士都已满头白 发,无不因这种痛苦而落泪。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交代了哪些 内容?
“塞下〞点明词人所在地;“秋〞点明季 节,“风景异〞概括写出了边塞秋季风光十 分奇异。
必备知识 走近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 “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 〔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著有?范文 正公集?。他工于诗词散文,风格较为 明健。现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必备知识 创作背景
宋朝建立后,采取重内轻外的政策,武备松弛,仁宗 即位后,积贫积弱之势更加明显,外表上一片歌舞升 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 与西夏交兵,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担 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 之作。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第三单元《词四首》 课件(共64张PPT)
酒酣之后,胸宽胆壮,鬓 发稍白如染霜,那又有什么妨 碍!只盼望有手持符节的人来 云中,但不知朝廷何时才能遣 似冯唐的使臣来?我定将拉开 雕弓如满月,瞄准西北方,箭 箭射向天狼。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老夫┄少年狂 左 叙事: 右 帽裘 千骑
词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朵奇葩,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 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 创作,晚唐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 不齐而称长短句,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现在的 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 调 的要求来写,所以 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 调 都 有一个名称,叫“词牌”。 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 小令(58字以内)、中 调( 59- 90字)和长 调( 91字以上) 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 下阕。
浊酒一杯家万里
“浊酒”表明边塞生 活的艰苦,“家万里” 表现了思乡之切。
慨叹功业未建,边 患未除,归乡无期。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 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 眠。
燕 然 勒 功 ( 读 作 yān rán lè gōng),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 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窦 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 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亦 称为“燕然勒石”。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寐”的是 将军也是征夫, 流下的是思念 家乡的泪,更 是功业无成、 壮志未酬的英 雄泪!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老夫┄少年狂 左 叙事: 右 帽裘 千骑
词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朵奇葩,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 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 创作,晚唐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 不齐而称长短句,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现在的 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 调 的要求来写,所以 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 调 都 有一个名称,叫“词牌”。 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 小令(58字以内)、中 调( 59- 90字)和长 调( 91字以上) 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 下阕。
浊酒一杯家万里
“浊酒”表明边塞生 活的艰苦,“家万里” 表现了思乡之切。
慨叹功业未建,边 患未除,归乡无期。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 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 眠。
燕 然 勒 功 ( 读 作 yān rán lè gōng),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 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窦 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 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亦 称为“燕然勒石”。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寐”的是 将军也是征夫, 流下的是思念 家乡的泪,更 是功业无成、 壮志未酬的英 雄泪!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课件新人教版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 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 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 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 “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 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词的上阙描述军旅生活,下阙描写激烈 的战斗场面及率领师北伐,统一南北 的雄心壮志。词中着力描写的梦中景 象,沙场点兵、弯弓走马等,场面壮 阔,意气豪放,与醉中挑灯看剑、人 老白发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所以 说这首词是“以壮衬悲”.
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 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
“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 节。
4.下阙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 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 名”
5.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 的慨叹?
拓展延伸
试选择这四位作者的其他诗词,诵读 品味,体会其风格特点。
作业
查找这四位诗人的其他诗词,品析之 后讲给同学们听。
秋瑾对于这桩婚事十 分不满,但在封建社 会里,儿女的婚事只 能依从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1896年,王 家彩銮花轿迎娶秋瑾。
1898年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地小京官, 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 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地革命形势影响下,立 志要挽救国家民族地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1.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在词 中,“风景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找出使用典故的句子,并说说典故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渔家傲 秋思》通过写边塞的战地 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 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 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词的上阙描述军旅生活,下阙描写激烈 的战斗场面及率领师北伐,统一南北 的雄心壮志。词中着力描写的梦中景 象,沙场点兵、弯弓走马等,场面壮 阔,意气豪放,与醉中挑灯看剑、人 老白发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所以 说这首词是“以壮衬悲”.
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 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
“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 节。
4.下阙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 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 名”
5.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 的慨叹?
拓展延伸
试选择这四位作者的其他诗词,诵读 品味,体会其风格特点。
作业
查找这四位诗人的其他诗词,品析之 后讲给同学们听。
秋瑾对于这桩婚事十 分不满,但在封建社 会里,儿女的婚事只 能依从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1896年,王 家彩銮花轿迎娶秋瑾。
1898年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地小京官, 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 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地革命形势影响下,立 志要挽救国家民族地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1.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在词 中,“风景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找出使用典故的句子,并说说典故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渔家傲 秋思》通过写边塞的战地 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 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 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 (共23张PPT)
了却君王天下事, 表现了词人想要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 雄心壮志及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悲愤。
• 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
交代写作时间、地点,
早又是中秋佳节。
⇨ 流露出词人不安于现状、 不想无所作为的情怀。
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
化用陶渊明和李清照的
诗句,表达自己初离家
⇨
庭时的矛盾心理,也体
现出词人长期被压制的
无奈、不平之气。
四面歌残终破楚, 用“四面楚歌”的典故
八年风味徒思浙。
⇨ 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封建 家庭牢笼的喜悦心情。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殊未屑!
⇨
词人对贵夫人生活 并不留恋,相反 加以蔑视。
身不得,男儿列, 对比,表现自己
心却比,男儿烈。
⇨ 不甘雌伏的巾帼 英雄情怀。
广东专用
第三单元
12.词四首
• 渔家傲·秋思
•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
点明词人所在区域,突出 西北边塞的荒凉寒冷,表现 了守边将士戍边的艰辛。
选景典型生动,动静
四面边声连角起, 结合,展现了边塞特异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
的风光,也点明了战事 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 背景,渲染了浓厚的
悲凉气氛。
化用“勒石燕然”的
浊酒一杯家万里, 典故,表达了将士们 燕然未勒归无计。 ⇨ 渴望建功立业又思乡
怀家的矛盾心情。
运用互文手法,写将军
羌管悠悠霜满地,
和征夫都因功业未成、
人不寐,
⇨ 难以归家而哀伤流泪,
将军白发征夫泪。 蕴含词人思乡忧国、 壮志难酬的情怀。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词四首(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写作特点
从内容上看,前九句大气磅礴意气风发,皆被最后一句轻轻击垮, 短短五字,化雄壮为悲壮,理想梦境与痛苦现实形成强烈映照。 从结构上看,打破了词必须上下分片的一般定格。
此外,在布局方面也颇具特色首句突然发端,接句凌空直上,之 后陡然下落,戛然而止,出人意表,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词人风采
“小住京华〞是说在京短短几月,居住时间未久。 “早又是〞三个字,似乎有些不悦之情。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拭:擦 秋容如拭: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
中秋节后,恰逢秋天,院落篱下,菊花盛开,成 为节日最好的点缀和提示。北国的秋天,明净如洗, “秋色澄明,十分传神。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一位清代文学评论家蒋世焜说:“词至稼轩,纵横博大,痛快淋漓, 风雨纷飞,鱼龙百变,真词坛飞将军也。〞
1206年,宋金再度交战,辛弃疾却在大病中与世长辞,临终最后一句 话还再次 凝望,辛弃疾依旧散发着无尽的人格魅力和风采。
满江红 秋瑾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读出韵脚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 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 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 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交代了创作此词的时间为中秋前后,地点为京华 〔清朝时的京师,现在的北京〕。
思浙:思念故土浙江
四面歌残借用了“四面楚歌〞的典故点明那个时代中 国的局势,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下的晚清,被列强环伺,犹 如项羽四面楚歌。
“八年风味徒思浙〞是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怀,在中 秋佳节感慨这“八年风味〞,脑海中此时浮现的是对故土 浙江的浓浓思念。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此 句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 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句,表达了作者 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极言 自己对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3.概括全词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这首词是作者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通过 层层表述,反映革命者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 苦闷彷徨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
Hale Waihona Puke 2.下阙中运用了什么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遣冯唐”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 狼。”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抒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表现 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 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 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 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 用的愿望。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 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 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 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 “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 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词的上阙描述军旅生活,下阙描写激烈 的战斗场面及率领师北伐,统一南北 的雄心壮志。词中着力描写的梦中景 象,沙场点兵、弯弓走马等,场面壮 阔,意气豪放,与醉中挑灯看剑、人 老白发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所以 说这首词是“以壮衬悲”.
1.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在词 中,“风景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找出使用典故的句子,并说说典故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渔家傲 秋思》通过写边塞的战地 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 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 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导入新课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此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 了什么?
此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 “醉”“挑”“看”,塑造了一个壮士的 形象。梦见:“听号角,分牛肉,听塞外声, 沙场点兵”。“醉”和“梦”表现出战斗 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满江红
秋瑾
秋瑾(1875-1907),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 导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
士。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 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 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 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 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 到了推动作用。
走近秋瑾
1895年,19岁的她跟 随做官的父亲秋寿南 来到湖南省湘潭县。 秋寿南在当地结识了 湘潭首富、曾国藩的 表弟王殿丞。王见秋 瑾生得秀美端庄,聪 慧可爱,就托媒人送 礼给儿子王廷钧提 亲。
秋瑾对于这桩婚事十 分不满,但在封建社 会里,儿女的婚事只 能依从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1896年,王 家彩銮花轿迎娶秋瑾。
1898年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地小京官, 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 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地革命形势影响下,立 志要挽救国家民族地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破阵子·为陈 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
宋·辛弃疾
陈亮
辛弃疾
力主抗金。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所作文章,笔力纵横 词作热情洋溢,慷慨 驰骋,气势慷慨激昂。 悲壮,笔力雄厚。
曾多次上书,痛斥秦 桧奸邪,倡言完成祖 国统一大业。曾两次 被诬入狱。
所提出的抗金建议, 均未被采纳,并遭到 主和派的打击,曾长 期落职闲居。
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 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
“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 节。
4.下阙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 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 名”
5.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 的慨叹?
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地述怀之作。值八国 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地深重和清政 府地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 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 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 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 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
1.上阙“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 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 这一句 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 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学习目标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4.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 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预习查评
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这四首词的诵读情况。 3. 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渔 家 傲·秋 思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豪放派词人。范仲淹散文、 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 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 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 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意境宏 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 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4.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 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诗歌内容加以 分析。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 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 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 淋漓尽致。“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 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 又刚健质朴。而结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 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诗、词、 文、书、画均卓然大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 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你知道 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一狂:太守出猎而须报知人民跟 随去看
二狂:出看而须“倾城”
三狂:猎必射虎 四狂:自比孙郎
“终破楚”指楚汉战争中汉军最终战胜项羽 率领的不可一世的楚军,来比喻说明自己终 于冲破家庭牢笼。表达了冲出家庭牢笼的喜 悦之情和投身革命、报效祖国的豪情。
“峨眉”这里指女子,“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 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 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