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探讨

合集下载

简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意义和基本措施

简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意义和基本措施

简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意义和基本措施前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本文主要从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及其意义和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个方面着手认识这一重大战略政策。

并在最后提出大学生应当在这方面如何表现。

正文: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述(一)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我国资源相对紧缺,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约束,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的实现。

我国资源利用问题非常突出。

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个问题是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从工业能源效应来看,目前我国8个主要耗能工业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以上;我国粮食作物的平均水分生产率约为每立方米水产出1公斤粮食,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 25%;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约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我国节能型居住建筑仅占全国城市居住建筑面积的3.5%,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 3倍。

第二个问题是,近年来我国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增大。

我国单位GDP能耗从2002年开始又出现增长趋势,尤其是电力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资源的约束矛盾不断加大。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思考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思考

驷. 程序结构 力学[ . M] 北京 : 高等教 育出版社 ,0 1 20 . 晶, 卢红琴 . 前 启后 搞好 结构 力学课 程建 设 [ . 承 A]
8 结语
结 构 力 学 的 教 学 改 革 与 实 践 是 一 个 广 泛 而 复 杂 的课 题 , 随着
建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社 会 的 几 点 思 考
徐 汝 良
摘 要: 在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 内涵给 予界定 的基础上 , 结合 中国资源现状 、 经济发展 、 民生活具体 问题论证 了中国建 人 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的必要性 , 并从循环经济 、 府生态 、 政 社会 文化等方面给出 了建 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的建议。
资源节约型社会 是指在 保证 人 民群众 物质文 化生 活水平 改 善和提高的前提下 , 在社 会生 产 的各 个环 节 中, 过经 济和行 政 通
手 段 , 员 和激 励 全 社 会 节 约 资 源 和 更 有 效 的 利 用 资 源 , 而 在 动 从 更 少 的资 源 消 耗 、 低 的 环 境 污 染 的 条 件 下 , 造 更 大 的 经 济 和 更 创 社 会 效 益 , 现 经 济 和 社 会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资 源 节 约 型 社 会 是 人 实 与 自然 和谐 的社 会 , 经 济 发 展 、 源 利 用 、 态 保 护 协 调 一 致 的 是 资 生 社会 , 是社 会进 步 、 民安 居 乐 业 的社 会 。 人
效 的防止 污染 , 保护 生态环境 , 进而优化居 民的生存环 境 , 高居 提
民 的生 活 质 量 。
2 我 国建设 资源节 约 型社会 的 必要性
1 建设资源节 约型社 会是 缓解 资源瓶 颈制 约 的需 要 。我 国 )

浅谈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浅谈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资 源 实 现 节 约 利 用 高 效 利 用 、可 持 续 利 用 ,用 最 少 力 : 而 以 友 好 的 生 产 生 活 方 式 对 待 环 境 ,就 是 要 将 城
的 资 源 消耗 获 取 最 大 的 经 济 、 社 会 和 环 境 收 益 . 以实 市 发 展 维 持 在 环 境 承 载 力 以 内 。资 源 节 约 型 城 市 建 设 现 经 济 、社 会 和 环 境 可 持 续 发 展 的城 市 形 态 。 建 设 资 是 现 代 化 城 市 的 必 然 趋 势 ,是 现 代 化 城 市 发 展 的 全 新 源 节 约 型城 市 是 建 设 资源 节 约型 社 会 的 支撑 体 系之 一 。 模 式 。
30 5) 0 4 0
摘 要 : 本 文 讨 论 了 建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城 市 应 该 是 城 市 规 划 为 先 导 .以 治 理 城 市 污 染 、保 护 城 市 生
态环 境 、 控 制城 市 人 口、 发 展 资 源 节 约 和 环境 友 好 技 术 以及 培 育 城 市 环 境 文 化 为 重 点 。 资 源 节 约 型
社会 。
环 境 保 护 也 提 出 了 严 峻 的 挑 战 。必 须 给 城 市 生 态 系 统
资 源 节 约 型 城 市 是 奉 行 节 约 资源 的 理 念 、 生 产 方 减 压 与 自然 环 境 亲 和 。 节 约 资 源 是 要 以资 源 的 优 化 式 、 生 活 活 动 与 消 费 方 式 的 城 市 ,是 采 用 综 合 手 段 对 配 置 和 利 用 为 核 心 来 解 决 城 市 面 临 的 资 源 和 环 境 压
的一 环 。
目前 ,随 着 我 国城 市 化 的进 一 步 发 展 城 市 对 资

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思考

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思考
因此 必须 实施战 略环 评 。第 一 ,把规 划环评作 为战
略 环 评 的 切 人 点 。 战 略 环 评 分 为 法 规 、政 策 、规 划 环 评 。 由于 我 国环 评 法 中 只 规 定 了 规 划 环 评 , 因此 只 能 将 规 划 环 评 作 为 战 略 环 评 与 综 合 决 策 的 落 脚 点 。推 进 规 划
第二严格执行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和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各种调查方法相结合的能源统计调查体系并在加强能耗各项指标统计的同时对能耗指标的数据质量进行监测确保各项能耗指标的真实准确
维普资讯
建 环 好 资 节 型 会的 思 设 境友 型 源 约 社 几点 考
廖 其 成
( 中共 龙 岩 市 委 党 校 福 建 龙 岩 340 ) 60 0
[ 摘
要 】 资 源环 境 是 人 类 生存 与 发展 的基 础 条 件 , 源 的持 续利 用和 良好 生 态 系统 的 保持 是 人 类社 会 可持 续发 展 的 首要 条件 。 资
必须从观念上、 略上、 策上、 体工作上 、 业产业上、 战 政 具 行 贯彻 落 实 资源 节约 和 保 持 良好 的 生 态环境 。
更 不 能 解 决 开 发 建 设 活 动 中 产 生 的 宏 观 影 响 、 间 接 影
学 发展观 内容 的充实 。要正 确认识 人 与 自然 、经 济与 环 境 之 间的关 系 。进一 步增 强 资源 节 约 、环 境友 好 意识 , 切实 确立全面 协调可持 续发 展 的理念 。大力倡 导健康 文 明、节 约资源 的消费方式 ,反 对和 限制 浪费性 和不利 于 环境 保护 的消费 。在全社 会 牢 固树 立生 态文 明观念 。第

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再思考

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再思考
对 资源 节 约 型 社 会 建 设 的再 思 考
李莉 ( 职业大学) 扬州
摘 要 : 源 的 稀 缺 性 在过 去 社 会 生 产 力 水 平 相 对 低 下 的 时候 对 社 会 所 造 越 多 地 出现 盲 目超 前 消 费 的 现 象 , 为 了满 足盲 目的 消 费 需 求 , 必 资 而 势 成 的 影 响表 现 并 不 十 分 明 显 。但 现 代 社 会 , 学 技 术 的 进步 使 社 会 生 产 力 水 出现 若 干 不 考虑 资源 持 续 利 用 的 资 源过 度 消 耗 。 科 平快速提高 , 而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对资源的消耗速度也 明显加快 , 因资 源 24 各种 违 规 、 法 的行 为 导 致 的 资源 过 度 消 耗 。 述 盲 目生产 . 违 前
稀缺所 导致 的资源危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源危机也 时有发生。 因此,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 如质量水平都 能得到保障 ,则其导致 的资源过度消耗我们还能够勉 会, 促进 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 会可持续发展 , 成为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 强 接 受 。 但 市场 的逐 利 性 使 得 越来 越 多 的人 为 了 利 益置 人 们 的健 康 关 键 词 : 源 稀 缺 资 源 过度 消 耗 资 源 节 约 型 社 会 资
和 生 命 于 不 顾 , 大量 消 耗 资 源 ,最 终 不 仅 浪 费 了 与 之直 接 相 关 的 资 科 学 技 术 的进 步 使社 会 生 产 力 水 平 快 速提 高 ,各 行 各 业 的 劳动 源 , 需要 消 耗 更 多 资 源 解决 其 遗 留 问题 。 还 效 率 也得 到 空 前 提 升 ,虽然 各种 新 技 术 的 出 现 可能 会 使 某 个领 域 生 25 缺 乏资 源保 护 意识 导 致 的 资源 过度 消耗 。 国 区域 资源 分布 _ 我 产的单位 耗能降低 , 但是 由于单位 时间的产 出率大幅提高 , 因此 , 社 情 况 极 不均 衡 , 些 地 方 各种 资源 的存 量都 相 对 富足 , 些 地 方部 分 有 有 会 生 产 的 各个 领 域 对 资 源 的消 耗 速 度 也 明 显加 快。 而 整 个 社 会 的 可 资 源 富足 , 有 部分 地 区 各种 可供 利 用 的 资源 都 表 现 出稀缺 性 。 一般 而 再 生 或者 不可 再 生 的 资 源存 量 并 未 因此 提 升 , 资源 的稀 缺 程度 正 在 来说 , 人们对于本地稀缺 的资源都能有个清醒的认识 , 在使用时比较 进 一 步加 剧 。 而 为 了解 决 资 源 的稀 缺 问题 , 进 资 源 的 可持 续 利 用 , 促 注意节约 , 而对于本地相对富足的资源 , 人们一般就会缺 少保护意识。 资 源 节 约型 社 会 的 建 设成 为 目前 许 多 国 家 的 共 同选 择 。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该地 方存量富足的资源的过度消耗提供 了条件。 1 我 国资 源 总 体 状 况 3 建 设 节 约型 社 会 的 必 要 措 施 在传统教育 中, 我们 一 直 有 着 我 国 幅 员 辽 阔 、 大 物 博 的认 识 , 地 资源存量 的有 限性和资源在某些 方面的过度消耗 已成为不争 的 在 强调 经 济 发 展 的 时期 ,我 们 似 乎 也 因 此并 未 过 分 关 注 资 源 的节 约 事 实 。理 论 上 来 说 , 当部 分资 源 的 消 耗 速度 超 过 了再 生速 度 , 而导 致 和 有效 利 用 问题 。 如 今 当全 球 共 同 关注 资 源 节 约 问题 的时 刻 , 们 而 我 资 源 总 存量 下 降 的情 况 下 ,采取 由 国家 或 由不 同 国 家参 与 的 区域 经 也 意识 到 , 国 的各 项 资 源 虽 然 看似 丰 富 , 我 们 的 人 均 资 源拥 有 量 我 但 济 组 织 指 导 ,协 调 之 后按 一定 的计 划 调 控 使 用 是 一 个能 保 证 资 源平 却是 很 低 的 , 我 们 的 资 源 消耗 能 力却 是 惊 人 的 。 而 衡利用 , 减少过度消耗 的有效办法。但事实上 , 市场经济本身又明确 表 1 我 国 部 分 主 要 资源 2 0 ~ 0 8统计 数 据 0 12 0 了政 府 只具 有很 小 范 围 的 控 制杈 ,而 区域 经 济 组织 更不 具 备 相 关权 力。 因此 , 减少资源的无谓消耗 , 促进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 续 发 展 必 须从 多 方位 开 展 工 作 才 可 能取 得 一 些 成 效 。 31 提 高人 们 资 源保 护 和 节 约 的意 识 水 平 资源 的 消耗 最 终是 为 . 人类的生存服务的。 当代社会 , 在 随着社会的进步 , 人们在各方面的消 费 需 求 都 有着 不 同程 度 的 提 高 , 这 当中 , 正 属于 生 活 必 需 品 的 比 而 真 重越来越低。 虽然 , 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 , 但有 必 要 引导 人们 正 视 资源 稀缺 甚 至 部 分 资源 耗 竭 的现 实 , 化人 们 的 资 强 源 保 护和 资 源节 约 的意 识 , 人 类社 会 的持 续 发展 作 出贡 献。 为 32 充 分 发 挥 法 律 的制 约 作 用 资 源 过 度 消耗 将 造 成 对 人 类 生 _ 存 的威 胁 ,而 这个 问题 的 解 决 仅仅 靠 社 会 成 员 从 道 德或 者 意 识层 面 的 自律 行 为 是 不 可行 的。 因此 , 对 各 种 不 同类 型 的 资 源过 度 消 耗 , 针 数 据来 源 : 冢 统 计 局 国 国家必须制定出相应 的法律制度 , 并切实执 行 , 以充分发挥法律制度 另 外 ,0 1—2 0 20 0 8年 , 随勘 查 投 入 增 加 , 主 要 有 色 金 属 的 伴 9种 查 明资 源 储 量 相 应 增 加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2 0 但 0 1~2 0 0 8年 期 间 , 、 的制 约 作 用 。 铜 33制定合理 的税收政策积极引导 市场经济 的自由特性和市场 . 镍 、 、 、 5种 矿 产 的 查 明 资 源 储 量 中基 础 储 量 的增 速 低 于 矿 山 钨 锡 锑 的滞后性使人们对全社会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可能有个准确 的把握, 且 开发消耗 的增速 , 基础储量呈下降状 态。 资源 利 用 信 息 反馈 机 制 并 不 能 保 证 与 资 源消 耗 的 零 时差 , 因此 , 政府 《 中国水资源公报 2 0  ̄ 0 8 的数据 显示 ,0 8年全国降水 6 0 0 20 2 0 3 应 具 有前 瞻 性 , 积极 引导 资源 的 合理 流 向。制 定 必 要 的鼓 励 资 源回 收 亿 立 方米 , 比常年 值 多 1 % 。地 表 水 资源 2 3 70亿 立 方米 , 9 6 7. 比常 年 利 用 、 发利 用 替 代 资 源 的税 收优 惠 政 策 , 高 资 源 循环 可再 生 的 利 开 提 值少 12 地 下水资源量 8 2 . .%; 1 20亿立方米 , 比常年值多 O7 ; _% 地下 用率 , 使资源税真正成为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税种。 水 与地 表 水不 重 复量 为 1 5 . 立 方 米 ,水 资 源总 量 为 2 4 43亿 73亿 0 73. 34 适 当发挥行业组 织的 自律作用 在节约型社会建设 的过 程 . 立 方米 , 比常 年值 少 1O 2 0 .%。 0 8年 , 国境 外 流入 我 国境 内的水 量 为 从 中, 应发挥行业组织的 自律作用 , 使其真正具有指导行业 内资源总体 22 3 立 方米 : 国内流 出国境 的水 量 为 6 5 . 5亿 从 0 69亿立 方 米。 消 耗 及 合 理 流 向 的作 用 ,尽 可 能 使 行 业 的 发展 与 整 个 社 会 的进 步 相 从 上 述 数 据 可 以 看 出 我 国 目前 各项 资 源 消 耗 程 度 相 当惊 人 , 资 匹 配 , 免 本位 主 义 的盲 目扩 张 。 避 源 总 体状 况堪 忧 。 4 小 结 2 资 源 过 度 消耗 表 现 资源的稀缺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 ,使人类逐渐认识 社 会 生产 力水 平 的提 高 可谓 是双 刃剑 ,它 在 为 社会 创 造 出更 多 到 要 生 存下 去 必 须 实 现 由 生态 环 境 破 坏 型 向 生态 环 境 友 好 型社 会 的 的能 满 足 人们 需求 的产 品 的 同 时 ,也 使 得 资 源 的 消耗 达 到 了前 所 未 转 变 。 资 源 稀缺 的 条件 下 , 们 要 重 新 审 视 资 源节 约 型 社 会 建设 的 在 我 有 的速 度 。 在 资 源 的 实 际消 耗 过 程 中 , 不 仅 仅 是 资 源消 耗 速 度 本 而 就 各 种 构 想 , 据 实 际 情 况 , 时 动 态 调 整 资 源流 向 , 保 资 源 的可 持 根 及 确 身 的问题 了 , 存在 着 大量 的资 源 过 度 消 耗行 为。 还 21过度开采导致的资源过度消耗。 . 在我国 , 各类资源开采型企 续利用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相应的资源消耗程度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避免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导致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

下面,本文将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定义、建设意义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定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有效的资源利用管理和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使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供给相适应的社会形态。

换言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在保障人类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在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面转型,逐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意义1.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的耗损和环境的污染,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令环境得到好的保护。

与此同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也能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化,保护全球环境的生态系统,使自然资源短缺时能够被可持续地保护。

2.推进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减小了能源资源处理的成本和对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提升了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率,加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速度,推动绿色经济增长。

3.社会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也有利于发展和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推进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

通过科技的革新、创新管理方式等多个方面在构建节约型的经济社会结构,全面提高了人民的素质和生活品质,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互动,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

三、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路径1.资源利用优化坚持建立绿色发展模式,全面推进节能和循环利用,促进高效利用和共享,推进经济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发挥科技、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加强管理和监测建立全过程的生态环境评估和管控机制,加强科学监测和管理,实现有关各方面的共识,建立托管、市场化机制和可持续管理机制。

浅议建设节约型社会

浅议建设节约型社会

约型社会 意 义 深 刻阐述 了如何建 设 节约型
外先进水平高 4 %。造成这种局面,这主 0 要是 由于我国的技 术、资金 、管理 等诸 多 素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经有 关 部 门预 测 ,将 单 位产 品能 耗 和终 端 用 能 设备 能耗 与 国际 先进 水平 比较 , 目前我 国的 节 能 潜 力约 为 3 亿吨 标 准煤 。倘若 整个 社 会
都能 做 好节 能降 耗 作 , 资源 能源 所面 临 的 巨大 压 力是 可以 逐渐 缓解 的 。
社 会 ,并 提 出零 具体 的对 策。 节约 型社 会 ;建 设 ;对 策
加 强 规 划 指 导和 推 进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 健 全 节 约资 源 的 法 律法 规 ;完 善 资源 节 约
标准 ;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 ;完善有利 于 节 约 资 源 的财 税 政 策 ;建立 资 源节 约 监督
管 理制 度 。
随 营 我 国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 高耗 能 、 高污 染 、 效益 的粗 放式 增长 方式 ,已不适 低
其 中, 在资源节约监督管理方面: 建立 高耗能 、 高耗水落后工艺. 技术和设备强制 淘汰制度。 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市
维普资讯
中国科技信息 20 年第 1 期 C I CEC N E 【 G N ̄ A INJ1 08 08 4 H A S I EA D Te _ Y I N N o F To u 20 .
浅议建设节约型社会
蔺玉珍 孙国珍 李明 1 ,山东省滨州市路灯 管理处 2 0 ;2 6 0 5 6 ,山东省滨 州市审计局 2 6 0 6 0 ; 5
和 国家 对 贷款 贴 息 的 办 法 ,以 及 加速 折 旧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摘要: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本文从国家相关政策出发,研究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重点探讨了建设两型社会中应着力解决的几方面重点工作。

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经济,生态保护我国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在全社会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2005年3月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及系列相关举措,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发展目标。

201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浅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策略

浅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策略

136金融经济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令惩罚以批评开除为多至于激励机制主要以物质激励为主高管层薪酬由省联社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传统国企的做法沿用行政事业单位的级别核算工资实行以职称等级为基础的结构工资制其他员工的工资由农合行工资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审核其结构工资构成分为四个部分保障工资+岗位工资+津贴+效益工资四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进一步改革建议一进一步完善股本结构农合行是以县域为单位的区域性金融机构资本补充的渠道过于单一资本补充的空间和潜力不大因此探索一套可行的资本补充机制是保证农合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目前股权分散小股东不关注银行经营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引进战略投资者如一些外资银行国内股份制银行和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另外可以适当提高管理人员的股权比例达到重股权收益轻薪金收入的效果二发挥董事会的核心作用要加强董事会的力量提高董事的议事能力和决策水平提高董事会应对市场变化进行有效决策能力法人企业要派对金融有所了解和研究擅长管理的人员参加会议以保证在会董事能真正发挥作用履行职责董事既要最大限度的体现各方利益又要高效精干便于组织协调既要有多元化背景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又要有一定专业化背景有独立的专业判断能力董事长应进一步转换观念加大授权力度使行长能够真正行使正常职权进行经营管理三发挥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作用现行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由提名制产生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提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有控制权的股东或董事可能会提名对自己有利的董事从而使独立董事不独立外部监事不监视因此两者的产生方式应由提名制改为投票竞选制设立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的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就要赋予他们一些特殊权利并有具体法律作为后盾四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建立经营班子的市场选聘制度在制度上保证对每一个进入经营阶层的人都要进行反复筛选严格把关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经营班子的激励应把经济利益与其经营绩效挂钩使其分享相应的资产利益承担相应的资产责任促使他们通过谋求农合行长远发展和利益最大化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在报酬分配上对经营班子设置形式多样的报酬方法如薪金奖金在职消费同时在政治上对取得优秀业绩的经营班子给予相应的荣誉和社会地位使其享受经营成功的精神乐趣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和不进则退的压力三是建立有力的约束机制对经营班子约束可以通过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内部主要有农合行章程约束监事会约束机构约束外部主要有法律约束市场约束道德约束及媒体约束同时为防止经营班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还应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约成本使其不敢以身试法参考文献1.朱佶.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学术交流,2006(5):83-862.谢平.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J].金融研究,2006(1):23-393.张洪云.谈谈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05/114.张元洪.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观点综述[J ].中国经贸导刊,2005/115.南京农业大学课题组.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调查总结报告,2005/106.陈磊.走在十字路口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一个中期评估[J].南方金融,2005/107.严武.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56-588.褚保金,程恩江,卞月波.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实践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04(8):40-45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央正式将其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正在加速进行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和破坏严重不仅面对由于人口增加与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来自消费环节的大量废弃物问题还面对经济高速增长中传统生产领域引发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及其引领的环境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技术创新的动力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和企业的科技创新为实现经济资源环境效益的高效统一提供技术支撑浅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策略黄剑文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委党校512100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人口剧增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加剧能源问题和环保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由于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们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怀疑并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近年来我国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直接目的是转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复合型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本文就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得出了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必须立足国情以生态规律为指导围绕产业结构的转型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避免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社会战略选择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一般认为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取决于人口数量消费增长技术能力和经济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实施清洁生产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消费和再利用的全过程控制环境问题即从经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而不仅仅在经济过程的末端进行污染控制这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另外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1372006年第12期下学术理论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 现代企业教育物旧货等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去只有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才允许将最终废物进行环境无害化的处置这将大大地减少固体污染物的排放因此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迎接经济全球化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壁垒迫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把环保作为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谈判的砝码逼使发展中国家做出更大让步例如由绿色壁垒和以节能为主要目的的能效标准标识等构成的非关税壁垒已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对我国产品在世界的竞争力带来严重影响其中I SO 14000环境管理认证体系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并将成为技术贸易壁垒对于未通过认证的企业其产品会遭到绿色消费主义者的排斥外国政府和企业也会与之断绝生意往来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只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才能立足国内迈向国际市场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益的重要举措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提高资源产出率综合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使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目标首先有利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经济建设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式经营转向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的集约型发展的轨道上来其次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以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为特征的有利于产业结构向科技含量高经济和环境效益好的方向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还促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技术研发和信息咨询等新型环境产业的发展其三有利于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资源和环境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保护资源和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资源禀赋和环境状况越来越成为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吸收更多的高质量国内外投资引进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快速提升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框架资源节约型社会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资源节约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以环境和谐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框架如下图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策略一建立健全政府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各项制度政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倡导者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除了制定和实施有关的规划外还要明确他们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职责把推动和保障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应加强对循环经济法律实施的监督力度对违反循环经济法律的行为进行有力的限制和制裁必要时要强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建立环境信息报告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起着引导规范制约和社会监督的作用所谓环境信息报告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公共组织为说明完成环境保护责任的状况促进环境信息和技术交流通过一定的形式向公众披露和公开相关的环境信息的行为二资源节约型社会相关技术体系1替代技术替代技术旨在通过科技和人力资本的集约化投入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品新工艺提高资源生产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紧缺不可再生资源和环境的力包括紧缺资源和原材料替代技术不可再生资源替代技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坏的资源和原材料的替代技术两大类2综合利用技术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印染皮革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建材钢铁电力等行业废弃物消纳功能降低废弃物最终处置量3再利用和再循环技术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发展再利用和再循环技术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支持汽车发动机等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在严格控制洋垃圾和其它有毒有害废物进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国际贸易参考文献1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清华大学版社2005.32冯之浚主编循环经济导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13宋光茂山东提升循环经济水平[N ]人民日报2005-07-03第1版4李桂香赵明华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4期5李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行政论坛-2006年2期6邬红华十大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当代经济-2006年01期市场需求环保法律绩效评估公众形象物料能源人力资本资源节约型社会废弃物社会消费层循环废弃物回收企业企业共生层循环企业产品废弃物先进制造技术先进管理技术下游企业。

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考

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考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2 5 期
26 月 0 年2 0
工 业技 术 经 济
v..o 总2 N2 05 . 1 第
18 4 期
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的思考
王 华 (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 ,大庆 135 ) 623
[ 要]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国情基础、经济发展道路和落实科学发展 摘 观的 内 在要 求。我们应该在,众意识 、生产消 费、制度 支持 、法律保 障、技术 支撑等层 面积极 工作 。以 厶 \
2 I 它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 问题的迫切要求 .
这迫使人类重新审视发展历程,改变资源的使用模式。 我 国是世界 上最大 的发 展 中 国家 ,人 口最 多 ,资 源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 2 世纪 6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 紧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改革开放加 多年来,我国的 o o “ 波尔丁”对传统 工业经济 “ 资源一产品一排放 ”的 “ 开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了举世 瞩 目的成 就 ,人 民生活得 到 了
环”范式提 出了批评 ,首次 提 出 “ 环经 济” 的概念 。 循
“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 现了快速增长, 但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既加剧 内,在资源投入 、 业生产 、产 品消费及其 废弃 的全过 企 了能源资源短缺的压力 ,又加 大 了投 入品价格 上扬 以及 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 的线型增长的经济, 转变 通货膨胀的压力 ,还 带来 了煤 电油运 的全 面紧张 ,整个 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 环来发展 的经济 。 ”
加快发展循环 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的步伐 ,实现 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资源节约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 [ 中图分类号]F0 [ 25 文献标识码]A

创建节约型社会

创建节约型社会

创建节约型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消耗,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崭新的问题:资源浪费。

尤其是在当前环保的背景下,提倡节约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什么是节约型社会?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什么是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是指在资源的开发、使用、消费和循环中强调节约、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模式。

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模式,节约型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节约环保,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当前的趋势,更是我们必须走的必由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各种角度出发,对生产、消费和社会自身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1)政府角色政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需要制定相关法规、规定,切实加强对环保、资源的管理和监督。

促进节能减排,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生态旅游,避免资源浪费。

(2)企业角色企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推动力量,在生产、运营中要重视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措施,强调生产绿色、环保、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同时推广和利用新技术的应用,鼓励员工加入到节约的行列中来。

(3)个人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应该将节约、环保的观念渗透到平日的生活中去。

比如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环保购物袋、开启节能灯等等,更重要的是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立体推广节能减碳的理念和行动,为资源保护和环保做出自己的贡献。

(4)教育角色节约环保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小学开始进行教育,提高人们的节约环保意识,从而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三、节约型社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缺乏预算资金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很多的预算资金,但是现实情况是缺乏充足的预算资金,导致相关计划无法有效的开展。

因此,需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探索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节能减排。

(2)缺少环保意识虽然节约环保的意识在年轻人中逐渐加强,但还需要依靠对环保教育的深度推广,增加社会上对节能减排、环保等知识语言的吸收,形成普遍的环保意识。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考

经济与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考□杨勰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部湖北武汉430060)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佳途径。

循环经济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中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立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我国应借鉴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来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

发展循环经济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立法和制度支撑体系,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循环型社会的建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0-034-02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人口膨胀,被视为影响地球人类长久生存的三大危险因素,同时也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运而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和全球共同追求的目标。

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和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浪费严重的现状,决定我们必须从科学发展观出发,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循环发展。

由此就需要我们构筑并不断完善一个能够促进、保障节约型社会形成与存续的法律制度,加强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关的立法工作,尤其是要完善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经济法律体系,并在经济立法中将促进与保障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一项新的立法原则,让有关经济法律、法规充分体现它的要求。

一、循环经济的立法定义与内涵(一)循环经济的法律定义根据我国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将循环经济定义为: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减少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开展清洁生产和废物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和手段,减少资源和能源在生产和消费领域的浪费,实现个人、企业以及全社会对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优化,从而减轻对资源和环境压力的经济增长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与思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与思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与思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项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正在激励着全国人民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而上下一心,团结奋斗。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

一幅多么令人振奋的宏伟蓝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的全局性任务,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与发展方向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古老的中华民族,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节约之风代代相传。

共和国走过的58年光辉历程,无不有力地证明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对社会主义中国迅速崛起的巨大作用。

节约,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深谋远虑,是为子孙后代着想的未雨绸缪之举。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制定了一项宏伟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如何建设资源节俭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把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地址。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节俭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认识,明确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

明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基本截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为后辈后辈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

现此刻,我国面对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要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令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二、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耗资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限制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限制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因此,建设资源节俭型、,转变经济增加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

可是,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弘大的系统工程和长远艰巨的任务。

必定兼备考虑,分类推行,着眼于建立长效体系,采用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推进。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友好社会,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节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丰饶、生态优异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一致、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令人民在优异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只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既能激发百姓热情,又能让百姓的确受惠”的梦想就能够实现。

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几个方面,的确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花销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与可连续发展。

三、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努力推进资源节俭。

重点是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降低资源耗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研究——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几个问题

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研究——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几个问题

均资源绩效指数 。
建设节约型社会 , 我们面 临的困难和挑 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约 型 社 会 建 设 的 制 度 尚 不 健 全 。我 .节


发展中国家树立榜样, 而且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 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 目前的许多制度安
展和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 二 、 设 节 约 型 社 会 面 临 诸 多 困 难 和 建 排, 包括法规 、 政策 、 准等 不能满 足建设 节约 标 型社会 的需要 ; 追求大排量的汽车 、 大户型 的住
决定其资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 水平 。通常,
烈的全球市场 中占有一席之地。
建设节约型社会对 于全球 的可持续发展具 有普遍意义。历史上 , 任何一个大 国的崛起都带 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以及资源配置 的重新调整 ,
低收入国家 的资源消耗强 度高 ( 资源绩效指 数
大) 发达 国家的资源消耗强度低 。按 20 年初 , 05 的汇 率 ( 当时美元对 人 民币汇率 为 18 2 ) :.6 计 算, 大多数发达国家上述五类主要 资源的绩效指
大的化石 能源消 耗国。 如果我们 Fra bibliotek续 走大量 生
每一个环 节都使资源得到合 理配置和高 效利用 ,
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 , 使废物得 到无害化 的最 终处理。节约本 身就是 提高 资源效 率 的重要途 径。节约资源可 以减少 生产 和消 费过程 中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 , 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 用支撑社会
品和产业 在全球市场 中的竞 争优势越 来越重 要。
物排放 , 也就谈不 上环境 友好 。另外 , 护环境 保
r 1
日本汽车之所 以能迅速 崛起 并不 断提 高国 际市

倡议拒绝浪费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倡议拒绝浪费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倡议拒绝浪费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正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的供给压力日益加大。

为了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个人生活、企业经营和政府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倡议拒绝浪费,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1. 个人生活中的节约意识和行动个人生活是资源消耗的重要环节,培养节约意识和改变浪费行为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如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等。

合理安排用电,避免空调和电暖器长时间运行; 短暂离开时,及时关闭电器设备,避免空耗电力。

其次,要养成餐饮节约习惯,避免浪费食物。

合理安排菜品、点餐数量和食物保质期,确保食物的可消费性。

此外,购物时也要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根据实际需求购买商品,避免囤积。

2. 企业经营中的资源管理企业在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企业应加强内部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

通过改良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企业要倡导员工的节约行为。

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增强员工的节约意识,鼓励他们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选择环保材料和产品,减少对资源的负面影响。

3. 政府管理中的资源保护政府在资源保护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体系。

加大对资源浪费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惩罚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形成震慑效应。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科技研究和示范项目的支持。

鼓励和资助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研究开发,推广先进的资源节约技术和环保产品。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公众教育力度,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社会共识。

在倡议拒绝浪费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创建节约型社会(演讲稿)

创建节约型社会(演讲稿)

创建节约型社会(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和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对于创造节约型社会的思考和观点。

我们所处的世界正面临许多挑战,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而创造一个节约型社会,不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思想是“减少、循环和重复利用”。

首先,我们需要减少资源的使用量。

这可以通过推广节能、节水、节纸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低能耗的电器设备,控制用水量,使用双面打印等。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省下可观的费用,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其次,循环利用也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方面。

这意味着将废弃物品转化为新的资源。

例如,废纸可以被回收再利用,旧衣物可以进行再加工,废弃的电子产品可以进行回收处理等等。

通过循环利用,我们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最后,重复利用也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避免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并尽可能地使用可重复使用的产品。

例如,购买可回收的水瓶代替塑料瓶,使用可充电电池代替一次性电池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量,还可以降低我们的消费成本。

创造一个节约型社会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采取行动。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法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推动企业、学校和社区等各个领域的节约型行为。

在创造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例如,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智能化系统等等。

这些科技创新将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创造节约型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共同的责任。

无论是个人、家庭、学校还是企业,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在创造节约型社会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创造一个美丽、繁荣、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对我们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

纵观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对自然的严重破坏,进而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

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

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而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粗放的发展模式对环境和生态都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并且合理的利用了资源,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国际竞争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几点思考

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几点思考

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思考摘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文简要介绍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指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意义;结合九华示范区项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一些有效措施。

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自此以后,建设“两型”社会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并逐渐受到了各阶层日益广泛的关注。

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采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措施,规范和约束资源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率,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小消耗。

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

所谓环境友好型社会,概括来讲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其目标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人类的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过周围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发展绿色科技,实现生态文明,坚持合理规划、有序开发,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的水平。

与此同时,在资源使用方面,从勘探、开发到利用,走的一直是高消耗、粗放式的路线,投入高、产出低、浪费严重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对资源造成巨大损耗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资源的需求增长迅速,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如何在建设中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如何在建设中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如何在建设中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在当今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压力日益凸显,如何在建设中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这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关乎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

建设活动涵盖了众多领域,从建筑施工到基础设施建设,从工业厂房到民用住宅,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要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首先需要从规划设计阶段就树立正确的理念。

在规划设计方面,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资源状况。

比如,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应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在建筑设计中,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能源损失。

此外,合理规划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施工过程中,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更是有着广阔的操作空间。

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应优先选用可再生、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例如,使用木材时选择经过可持续管理的森林资源,或者采用再生钢材、再生混凝土等材料。

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管理,避免浪费和过度损耗。

通过精确计算材料用量,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可以减少库存积压和浪费。

水资源的节约也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施工中的降尘、冲洗等环节,能够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

采用节水型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加强对水管的维护和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都有助于水资源的节约。

能源的节约同样不可忽视。

选择高效节能的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设备的空转和低效运行。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施工现场提供部分电力,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除了在建设过程中的节约,资源的循环利用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于建筑垃圾,如废弃的砖块、混凝土、木材等,应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通过破碎、加工等处理方式,将其转化为再生骨料、再生砖等建筑材料,重新应用于建设项目中。

在工业建设中,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探讨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的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 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要求人们必须对资源和环境价值观进行重构, 全面树立起资源和环境价值观,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构建“两型”社会的提出,审时度势,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的心愿,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何为“两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二)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建设“两型”社会?
1.我国人均资源稀缺、资源消耗量大
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3.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4. 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5.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因此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迫在眉睫
我们总共对35个人进行了关于构建“两型”社会的调查探索。

从35个人对30个题目的答案中,我们得到以下结论:我们都知道环境在恶化,资源短缺,并且我们正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

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能在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真正的节约与环保,对“两型”社会建设只是听说或者知道大概而已,并且持一种无所谓或者差不多就行的态度,似乎感觉这些建设与我们关系不密切似的。

我们知道环境资源的重要性,但又不愿意为了它们而放慢经济建设的脚步,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三)如何建设建社“两型”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思想上:加强规划宣传力度
要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营造社会各界认知规划、监督规划实施的氛围;对规划实施过程中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采取公示和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健全规划咨询制度,扩大专家队伍,完善咨询方式,形成规范化的规划决策咨询机制;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努力实现规划目标。

2、政治上: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环境资源、粮食资源、水资源及各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护法的制定和完善;制定反对浪费的法律法规,为惩罚严重破坏环境资源者和严重浪费资源者提供法律依据;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种产权权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完善产品质量和市场交易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坑蒙拐骗以及制假售假行为,规范市场交易,减少资源损失。

3、经济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根本所在。

其中要着重考虑建设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

4、科学文化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应用科学技术,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目前应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节油代油、洁净煤和节电、节水技术。

大力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以及生物能等“绿色能源”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5、综合:多举措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在工业经济体系中,以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农业经济体系中,建设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养殖、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及农业废弃物再利用。

二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的环境保护。

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