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苦荞生物类黄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6 期 牛秀明 :苦荞生物类黄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7 1
节其活性[12] 。因此 ,黄酮类化合物对激素依赖性的 癌症 (如前列腺癌 、子宫癌 、乳腺癌等) 的防治特别有 效 ,并能延缓或减轻中老年妇女绝经期的各种症 状[13 ] 。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 1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荞麦黄酮类化合物可 以从多方面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防治作用[14] : (1) 抑 制低密度脂蛋白 ( 1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 。 氧化 LDL 是运送胆固醇的主要载体 ,由富含胆固醇 酯的核 、ApoB 蛋白及磷脂外壳组成 ;参与形成动脉 粥样斑块 。类黄酮物质能够抑制 LDL 氧化从而预 防 AS 发生 ,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 : ①清 除自由基 ; ②螯合金属离子 ; ③保护内源性 V E 等抗 氧化物质 ; ④影响相关酶的活性如 :保护二乙基对硝 基苯磷酸酯酶的活性 ,抑制脂氧合酶的活性 ; ⑤调节 巨噬细胞及抑制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生成[15] 。 (2) 抑制与 AS 相关的细胞间应答 。研究表明类黄 酮物质能够抑制与动脉硬化和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 间应答 ,降低粘附活性 ,减少免疫细胞在动脉壁上的 积聚 ,防止泡沫细胞的生成 ;同时可能抑制各种致炎 因子的分泌或其基因的表达[14] 。(3) 抗血小板聚集 作用 。(4) 其它 。有报道认为类黄酮物质可促进血 管松弛 ,抑制 AS 及炎症期间的血管增生 ,包括干预 血管的破坏 、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及内腔形成等 ,从 而有助于对抗 AS[14 ] 。 2. 2 调节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作用 当毛细 血管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大时 ,血细胞可能通过 毛细血管管壁进入细胞间液 ,维生素 C 则具有维持 毛细血管稳定性的作用 。研究表明芦丁等生物类黄 酮对于维生素 C 有协同增效作用 ,即降低毛细血管 脆性和通透性 ,可以作为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 化的辅助治疗剂[16 ] 。 2. 3 调节血压作用 槲皮素 、葛根素 、立可定 、西洋 参叶总黄酮 、银杏叶总黄酮 、黄芩茎叶总黄酮 、茶多 酚等具有扩张动脉血管 、降血压的作用 。生物类黄 酮降低血压的机制有 :促进一氧化氮 (NO) 的生成及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凋亡的双向调节作用[15] 。 林汝法等通过酶法水解苦荞麸皮蛋白可以生产出降 血压肽物质[17 ] 。 2. 4 抗 血 栓 作 用 槲 皮 素 等 苦 荞 类 黄 酮 对 由 ADP 、胶原或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 有抑制作用 ;羟乙基芦丁能防止血栓形成 。苦荞类 黄酮抗血栓的机制尚不明确 。苦荞类黄酮抗氧化和 抑制炎性反应共性是调节心血管作用机制之一 。另 外槲皮素的类雌激素作用也有助于其调节心血管作
苦荞麦黄酮含量的测定
苦荞麦黄酮含量的测定一、苦荞麦的介绍苦荞麦,又称荞麦、苦荞,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粮食作物。
它属于禾本科荞麦属,是一种早熟、耐寒、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杂粮。
苦荞麦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不仅是重要的农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保健食品。
二、苦荞麦黄酮的作用苦荞麦黄酮是苦荞麦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多种保健作用。
研究发现,苦荞麦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脂、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它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因此备受关注。
测定苦荞麦黄酮含量的方法主要有色谱法、光谱法和生物学法等。
其中,色谱法是比较常用的测定方法之一。
色谱法通过对苦荞麦提取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苦荞麦黄酮的含量。
此外,光谱法和生物学法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四、相关研究进展近年来,苦荞麦黄酮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研究者们发现,苦荞麦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脂、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同时,研究还发现,苦荞麦黄酮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品种、生长环境、贮存条件等。
因此,在测定苦荞麦黄酮含量的同时,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苦荞麦黄酮含量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通过合适的测定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苦荞麦黄酮的含量,进一步研究其保健作用和应用价值。
随着对苦荞麦黄酮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苦荞麦黄酮在食品、药物等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苦荞麦黄酮含量的测定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
通过合适的测定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苦荞麦黄酮的含量,进一步研究其保健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信随着对苦荞麦黄酮的研究不断深入,它在食品、药物等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苦荞籽粒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苦荞籽粒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李飞;任清;季超;侯昌【摘要】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苦荞籽粒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以苦荞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8.0.6软件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进行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得到苦荞籽粒黄酮的较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m L/g)20∶1,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 h,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632%。
通过测定纯化后苦荞籽粒黄酮对O-2·的清除率、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析其抗氧化能力,并用抗坏血酸做阳性对照,结果显示苦荞籽粒总黄酮具有还原力。
通过SPSS软件分析,得到其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清除O-2·能力和清除DPPH能力的IC50值分别1.115,0.498,2.235μg/m L,表明苦荞籽粒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年(卷),期】2015(033)006【总页数】9页(P57-64,82)【关键词】苦荞籽粒;黄酮;响应面分析;抗氧化活性【作者】李飞;任清;季超;侯昌【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4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是一年生的双子叶作物,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
它是一种药食两用作物,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粗纤维和黄酮类化合物等都高于普通荞麦[1]。
苦荞中还富含酚类、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和糖醇[2]。
这些活性物质的存在赋予了苦荞降血脂、降血糖[3-4]等功效。
苦荞黄酮类是苦荞中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降血压、增强心血管功能[5]的特殊功效,因此通过对苦荞籽粒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来提高苦荞黄酮的提取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苦荞生物类黄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关键 词 : 荞 ; 物类黄 酮 ; 苦 生 药理 学
具有 明显 的 提高 胰 岛 素敏 感 性 、 善 葡 萄 糖代 谢 的 改 作 用 j 。苦荞 黄 酮 的 降血 糖 作 用 途 径 可 能是 通 过
苦荞 又 名苦 叶七 , 双子 叶蓼科 荞麦 属植 物 , 学名 鞑 靼芥 , 我 国特 产 物 种 , 一 年生 草本 植 物 , 果 是 为 带
着 苦荞 黄酮 浓度 的增 加而 增高 , 现 明显 的剂量 一 呈 效
以假 手 术组 、 模型组 及 西药 己烯 雌酚组 为对 照 , 观察 苦荞 麦类 黄酮组 大 鼠体 重 , 阴道 涂 片 、 宫 重 量 、 子 肾 上腺 重量 、 子宫 、 阴道组织 的病 理形 态学 。发 现苦 荞 麦类 黄酮 能 明显增 加去 卵巢 大 鼠阴道涂 片 中上皮 细
质是 芦 丁 、 皮 素 、 色 素 、 菲醇 等 , 有 降脂 、 槲 桑 茨 具 降
黄酮可 以使高血脂小 鼠的甘油三酯水平和高血脂大
鼠的胆 固醇及 甘 油 三 酯水 平 明显 降 低 , 但是 不 降低
二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M。薛长勇等人研究发现 苦荞黄酮组小鼠口服橄榄油 3h 后血三酰甘油水平
现 明显 的剂 量一 应 关 系 。贝 特 类 降脂 药 物 的 主要 效 作用 机制 是 激 活 过 氧 化 物 体增 殖 剂 激 活 型 受 体 a 。 而苦 荞黄 酮除 了直 接 抑 制 三 酰 甘 油 的 吸收 、 降低 餐 后血 三酰 甘油水 平 的升 高 外 , 具 有 与 贝特 类 降 脂 还 药 物 的相 似作 用机 制 的降脂 作用 。也 有报 告 说荞 麦 种子 总黄 酮能抑 制 喂饲胆 固醇 和高 脂食 物大 鼠血 清T C和 TG的升 高 , 制 肝脏 脂 质 过 氧化 , 能与 抑 可 影 响 D —KC通路 有关 “ AGP 。 13 类雌 激 素作 用 曹红 平 等 人 采 用雌 性 大 鼠双 .
苦荞生物黄酮提取方法
苦荞生物黄酮提取方法一、亚宝水提法水经济易得、极性大、溶解范围广,是常用的提取溶剂之一。
芦丁等黄酮类成分可溶于沸水,故常采用煎煮法优点是成本低、安全,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但缺点是热水提取出的杂质较多,且苦荞中淀粉含量较高,用于煎煮后药液黏度较大,滤过困难。
煎煮法属于间歇式操作,即将苦荞原料置煎煮器中,加水使浸没,浸泡适宜时间;然后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滤过,收集滤液;药渣再加水煎煮,合并各次煎煮液,即得。
提取工艺主要考虑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因素。
周瑞雪等对苦荞进行水提取工艺的研究,以总黄酮量及其含量为指标来评价提取工艺。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浸泡时间、料液比等对提取物总黄酮量及其含量的影响,优选出水提取法最佳工艺为浸泡时间9h、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h/次、提取次数两次。
水提法得到的苦荞总黄酮纯度可达到10%以上。
二、亚宝乙醇提取法苦荞黄酮类成分易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由于甲醇等有一定毒性,在工业提取中应选用无毒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另外,乙醇作提取溶剂也方便回收再利用,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亚宝酶法提取酶法提取技术,系通过加入某些特定的酶,使包裹于植物细胞内的有效成分转移到溶媒中。
酶反应教温和地将植物组织分解,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收率,最大限度地从植物体内提取有效成分。
四、亚宝超声提取超声提取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提高药物溶出度、缩短提取时间的浸泡提方法。
超声波振动能产生并传递强大的能量,大能量的超声波作用在液体里,在振动处于稀疏状态时,液体会被撕裂成很多的小空穴,这些小空穴一瞬间即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千大气压,即称为空化现象。
五、亚宝微波提取微波提取技术,是利用物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分子发生极化,如果外加电场为交变电场,则无论是有极分子电介质,还是无极分子电介质均被反复极化,随着外加交变电场频率的提高,极化的分子电场方向也交互变化,不断地迅速转动而发生剧烈地碰撞和摩擦,这样就将其在电磁场中所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使物体本身被加热,从而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
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Ci) hn a
c mp st n d s i u in a d t e meh d fe t cin a d p r c t n a o tf v n i s a e s mma ie .T e f t r ft e o o i o , it b t n h to s o xr t n u f ai b u a o o d r u i r o a o i i o l r d h uue o z h d v lp n n t i t n o a o o d sd s u s d e eo me t d u i z i ff v n i si ic s e . a la o l Ke r s ywod :F g p r m t r m ;f v n i s e t cin;p r c t n a o y u t a &u a l o od ; xr t a a o u f ai i i o
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研 究进展
田 晓冬 吴卫 国 2 , ,
(. 1 湖南农业 大学 食品科技学 院,湖南 长沙 4 0 2 ; 2 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1 18 .
,
湖南 长沙 4 0 2 ) 1 18
摘 要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生理活性物质 ,具 有特殊的保健 和药 用功能 。概 述了苦荞 中黄 酮类化合物 的化学组成 含量分布和提取 纯化方法 ,并展望 了苦荞黄酮类化合物 的开发利用。
.
A src : l v n is i a kn fb o c ie s b tn e, w ih h s s e i e l ae a d me i ia u cin T e c e c l b ta t F a o od s i d o ia t u sa c v h c a p ca h at c r n d cn lf n t l h o h h mi a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7205225作者简介:梁 丹(19852),女,河南鹿邑人,贵州大学农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源农药.第24卷第5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9月Vol.24No.5Jo 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 niversity Sept.2007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进展梁 丹1,张保东2(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周口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河南周口466001)摘 要: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和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提取和分离方法也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文章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在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将更加快速、高效、完善.关键词:黄酮;提取;分离;进展中图分类号:O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476(2007)0520087203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界分布广泛的天然酚类化合物,植物中的黄酮大体上可分为“黄酮类”与“黄烷酮类”两大类物质,已知化学结构的黄酮类物质至少有400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如有抗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镇痛、免疫调节、降血糖、治疗骨质疏松、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等作用[1,2].黄酮类化合物还在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广泛应用.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经济效益的提高,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1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1.1 按所用溶剂不同分类(1)热水提取法(以水作溶剂).热水一般仅限于提取苷类.在提取过程中要考虑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因素.此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郭京波等[3]以水做溶剂,同时提高浸提温度、延长浸提时间和增加液料比(60倍),可以明显提高芦丁的产率.(2)有机溶剂萃取法.乙醇和甲醇是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常用溶剂.高浓度的醇(90%~95%)适合提取苷元,60%左右的醇适合提取苷类,提取的次数一般为2~4次[4].胡福良等[5]提取蜂胶液中黄酮类化合物,以80%乙醇提取的总黄酮的含量最高.其他有机溶剂法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对不同性质的黄酮选择最佳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3)碱提取酸沉淀法.黄酮类成分大多具有酚羟基,易溶于碱水(如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水溶液)和碱性稀醇.因此,可先用碱性水提取,碱性提取液加酸后黄酮苷类即可沉淀析出.提取时应控制酸碱的浓度,以免在强碱下加热时破坏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当有邻二酚羟基时可加硼酸保护.此方法简便易行,橙皮苷、黄芩苷、芦丁等都可用此法提取.1.2 按提取条件不同分类(1)回流提取法.本法是加热回流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方法.所用回流剂一般有水、醇及混合溶剂.此法操作简便,但效率不够高,一般很难一次性完全提出黄酮化合物,需要反复回流提取[6,7].(2)索式提取法.该法是用索式提取器,多次提取黄酮,其溶剂可反复利用,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且提取效率高,但此法所需时间较长.索式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已广泛为人们所利用[8].(3)微波辅助提取法.该法是利用微波加热的特性对成分进行选择性提取的方法.此法具有快速、高效、高选择性、对环境无危害等特点.刘峙嵘等采用微波萃取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及唐课文等采用微波辅助法从黎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与传统溶剂萃取方法相比,微波萃取法更简单,而且具有萃取时间短、成本低、萃取效率高等优点[9,10].(4)超声提取法.该法是利用超声波浸提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破坏植物的细胞,使溶剂易于渗入细胞内,同时超声波的强烈振动能给植物和溶剂传递巨大的能量,使它们做高速的运动,加速细胞内物质的释放和溶解以及有效成分的浸出,大大提高了提取效率.超声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无需加热等优点[4].刘海鹏等[11]用超声波提取银杏叶总黄酮比回流法提取率高,且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其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5min,温度10℃,连续提取3次,总黄酮提取率达96%.霍丹群等[12]在综合考虑成本等可行性因素下,提取山楂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时间大大缩短,产率较高,且实验可在室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5)超滤法.该法是一种膜分离法,而且是唯一能用于分子分离的过滤方法,能从周围的介质中分离出100~1000nm的微粒.因此,超滤既可应用于除去溶液中胶体悬浮微粒,又能分离出溶液中的溶质.超滤的工作原理是:凡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溶质的溶液,通过滤膜分离流动时,其中分子体积小的溶质,经滤膜流出,而分子体积较大的溶质,不能通过滤膜而被截留[13].超滤法以多孔薄膜为分离介质,依靠薄膜两侧压力差作为推力来分离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物质,从而起到提纯的作用.它具有不需加热,操作条件温和,不必添加化学试剂,不损坏黄酮类化合物,不存在相的转换,耗能低,分离率高,超滤装置可反复使用等优点.控制超滤膜孔径大小能有效除去溶液中大分子物质,选用适宜孔径的超滤膜是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后期,采用超滤技术提取黄芩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溶液温度为14℃, p H=1.5时,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收率较高[14].(6)酶提取法.植物的有效成分往往被包裹在细胞壁内,提取时细胞壁造成传质阻力,使提取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酶的作用可使细胞壁疏松、破裂,因此需要减小传质阻力,加速有效成分的释放,从而提高提取效率[15].毕会敏等[6]用纤维素酶法提取红景天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95%(以原料干重计),液料比70∶1(体积质量比,mL∶g),p H 值5.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5h,红景天总黄酮的浸出率为4.385%.研究表明,采用纤维素酶对红景天进行酶解处理,可提高黄酮类物质的浸出率,且粗提物产率高,DPP H清除活性强.(7)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该法(Supercritical Flu2 ids Ext raction,SFE)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提取分离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SCE)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待测组分,其中超临界二氧化碳最为常用(SCF2 CO2)[16].SFE具有提取效率高、无溶剂残留、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和热不稳定成分不易被分解破坏等优点,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临界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达到选择性提取和分离化合物的目的.2 黄酮类化合物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由于黄酮化合物的性质不同,其分离原理有: (1)极性大小不同,利用吸附能力或分配原理进行分离;(2)酸性强弱不同,利用p H梯度萃取进行分离;(3)分子大小不同,利用葡聚糖凝胶分子筛进行分离;(4)分子中某些特殊结构,利用与金属盐络合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离[17].2.1 p H梯度萃取p H梯度萃取适合分离酸性强弱不同的游离黄酮类化合物.将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依次用5%碳酸氢钠(萃取7,4′2二羟基黄酮)、5%的碳酸钠(萃取72羟基黄酮或4′2羟基黄酮)、0.2%氢氧化钠(萃取一般酚羟基黄酮)、4%氢氧化钠(萃取52羟基黄酮)萃取而使其分离[3].2.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 C)法运用H PL C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报道很多.有人对18种黄酮及黄酮苷类化合物在C8、C18和CN3种固定相上洗脱的RP2H PL C法分离做了研究,结果表明C18基本可以使植物黄酮苷元和配基实现分离,但它对极性大的苷部分洗脱出峰快,分离效果不大理想.而C8介于C18和CN之间,因而对黄酮苷的分离比较理想,峰形和分离也最好[18].H PL C 也可以用来测定黄酮的含量[19].2.3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high speed co untercur2 rent chro matograp hy,HSCCC)是一种新的分离技术.其具有两大突出特点:(1)线圈中固定相不需要载体,因而清除了气液色谱中由于使用载体而带来的吸附现象;(2)特别运用于制备性分离,每次进样体积较大,进样量也较多[16].李彩侠等[20]提取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经HSCCC分离纯化的效果很好,结合TL C分析、颜色反应鉴定得到两种纯度很高的黄酮醇类化合物.HSCCC对分离和制备黄酮类化合物有很大的优势,其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4 柱色谱法(1)硅胶柱色谱[17,18].此法应用范围最广,非极性与极性化合物都能用,适用于分离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异黄酮类、黄酮苷元类.少数情况下,在加水活化后也可以用于分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如羟基黄酮醇类及其苷类等.与硅胶88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9月混存的微量金属离子,应预先用浓盐酸处理,以免干扰分离效果.(2)聚酰胺柱色谱[17,18].分离黄酮类化合物,聚酰胺是较为理想的吸附剂.其吸附强度主要取决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数目、位置及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或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由己内酰胺聚合而成的尼龙-66及由己二酸与己二胺聚合而成的尼龙-66,最早应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此法是目前最有效而简便的方法.(3)葡聚糖凝胶(Sep hadex gel)柱色谱[18].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主要使用两种型号的凝胶:Sep ha2 dex G型和Sep hadex L H220型.其原理主要是吸附作用.凝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程度取决于游离羟基的数目.但分离黄酮苷时,分子筛的性质起主导作用.在洗脱时,黄酮苷类大体上是按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流出柱体.(4)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该法是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和分子筛的柱色谱分离形式.其原理是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吸附性主要来源于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力;分子筛性来源于大孔树脂的多孔性结构产生的渗透和过滤作用.被分离的成分根据其分子的大小不同和吸附能力的差异而分离[3].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成分(如黄酮、生物碱等)精制纯化等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21223].刘健伟等[22]对D101型(非极性)、Hz2806型(中等极性)和AB28型(弱极性)3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筛选,并对甘草中总黄酮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王雅君等[23]则用D101大孔树脂进行了制备菟丝子总黄酮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大孔吸附树脂对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分离纯化效果,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树脂再生容易、耗费有机溶剂少、提取率高等优点.3 展望近几年来,科学家对黄酮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黄酮不少令人感兴趣的新用途,黄酮类天然产物是近年来天然药物和人类健康产品研究开发的热点.从药用植物和经济植物中提取具有生理活性的黄酮作为天然药物、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行业的原料,已日益引起重视,其应用前景无限广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黄酮类化合物的独特效能将得到不断的发掘及应用.因此,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方法也将得到更加深层的研究和开发,已有的方法将会日趋成熟和完善,各种高效、方便快捷的新方法将会不断涌现.参考文献:[1]黄锁义,黎海妮,余美料.益母草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5):3982399.[2]姚小敏,覃成箭,羊金梅.茶叶中总黄酮的提取、鉴别及其含量测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27(6):7792 781.[3]郭京波,王向东,张燕,等.不同提取方法对苦荞类黄酮提纯得率的影响分析[J].食品科学,2006,27(10):4332 436.[4]杨红.中药化学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5]胡福良,李英华,朱威,等.不同方法提取的蜂胶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抗肿瘤与抗炎作用研究[J].2005,5(3):11215.[6]毕会敏,张守勤,刘长姣.纤维素酶提取红景天总黄酮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8182821. [7]陈燕清,颜流水,黄智敏.醇溶剂回流法提取藜蒿中黄酮类化合物方法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 18(3):61264.[8]徐洁昕,周方钦.白花败酱中总黄酮的提取研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82(4):42243.[9]刘峙嵘,俞自由,方裕勋.微波萃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128(12):1512154. [10]唐课文,易健民,张跃超.微波辅助法从黎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 117(5):6622664.[11]刘海鹏,刘延成,马东升,等.超声波/回流法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5,119(8):49250.[12]霍丹群,张文.超声波法与热提取法提取山楂总黄酮的比较研究[J].中成药,2004,26(12):106321065. [13]李毓群,施顺清.采用先进的提取方法促进中药制剂现代化[J].中草药,2002,33(6):5722574.[14]李苑,张敏.中草药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J].广东药学,1999,9(2):426.[15]Wu M L,Zhou C S,Chen L S,et al.Study on the ex2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 rom G inkgoleaves by en2 zyme hydrolysis[J].Nat Prod Res Dev,2004,16: 5572560.[16]周文华,杨辉荣,岳庆磊.生物碱提取和分离方法的研究新进展[J].当代化工,2003,32(2):1112113. [17]刘湘,汪秋安.天然产物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18]宋晓凯.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19]董文庚,邓晓丽.HPL C法测定银杏叶中黄酮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41(8):5632565. [20]李彩侠,张赟彬,黄国纲.荷叶提取物的分离和纯化[J].食品工业,2006(1):40241. (下转第97页)98第24卷第5期梁 丹,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Hereditas ,1997,126(3):2112217.[18]Jiang J M ,G ill B S ,Wang G L ,et al.Metaphase and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mapping of thericegenomewith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USA ,1995,92:448724491.[19]Wei W H ,Qin R ,Song Y C ,et parativeanalyses to diseases resistant and nonresistant linesf rom maize ×Zea diploperennis by GISH[J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2001,42:1092114.[20]Li C B ,Zhang D M ,Ge S ,et al.Identification ofgenome constitution of Oryza malampuzhaen Οsis ,O.minuta ,and O.punctata by multicolor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J ].Theor ApplGenet ,2001,103:2042211.Analysis of ti f olia and O.alt a with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UAN Ni 1,Q IU Xiao Οfen 1,SON G Fa Οjun 1,Q IN Rui 1,2(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outh Ο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differentiation and relationship s between the ti f olia and O.alta genomes in the officinalis complex of the genus Ory z a .The chromosomes of ti f olia (CCDDgenomes )were hybridized with labelled probes of two CCDD genome f rom ti f olia and O.alta separating.The GIS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omology between these two CCDD genomes is very close and differentiation is also clearly.Karyotype analysis is made based on the similar band patterns of the hybridization signal.K ey w ords :ti f olia ;O.alta ;GISH(上接第89页)[21]米靖宇,宋纯清.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草药,2001,23(1):911.[22]刘健伟,陈勇,熊富良,等.骨碎补总黄酮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工艺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6):122221224.[23]王雅君,郭澄.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制备菟丝子总黄酮的研究[J ].中药材,2004,27(11):8612862.The ne w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progress of flavonoidsL IAN G Dan 1,ZHAN G Bao Οdong 2(1.College of Agricultur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2.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466001,China )Abstract :Flavonoids have a wide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activity ,and many valuable results had been made.How to ex 2tract and isolate of flavonoids f rom the natural product made widely concern and its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methods are im 2prov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of flavonoids ′different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methods in the re 2cent years.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methods of flavonoids will be more rapid ,efficient and perfect.K ey w ords :flavonoid ;extraction ;isolation ;progress79第24卷第5期关 妮,等:两种CCDD 型野生稻的基因组原位杂交比较分析 。
苦荞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含量测定分析
苦荞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含量测定分析孙亚利;周文美;赵天明;李向东;王小平【摘要】以贵州苦荞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波辅助醇提法、微波辅助醇提法2种方法提取苦荞麦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2种方法总黄酮和芸香苷含量的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醇提法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7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40℃,总黄酮得率为2.35%,芸香苷含量为1.141%;微波辅助醇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60%、提取时间1 min、料液比1∶40,总黄酮得率为2.47%,芸香苷含量为1.193%.2种提取方法相比,微波提取效果优于超声提取,差异显著(p<0.05),微波辅助醇提法大大节省了时间.【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9(044)003【总页数】6页(P141-145,151)【关键词】苦荞麦;总黄酮;芸香苷;HPLC【作者】孙亚利;周文美;赵天明;李向东;王小平【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省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省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阳550025;贵州理工学院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贵阳550025;贵州理工学院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省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7.3苦荞麦,别名菠麦、花荞等,起源于我国西南部,栽培于我国东北、内蒙、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亚洲、欧洲和北美也有栽培[1,2]。
苦荞麦有“五谷之王”的美称,是药食两用的良药佳肴。
《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3]。
苦荞壳中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工 艺技术
~
尹 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 南 大 学 , 锡 2 43 ) 江 无 10 6 徐宝才 丁 霄 霖
■
■ 研 究 了 芦 丁 降 解 酶 在 不 同浓 度 乙醇 中 的 活 性 , 并 利 用 正
12 苦 荞 麦 壳 中黄 酮 的 提 取 工艺 研 究 .
13 .
测 定 方 法
l3 1 总 黄 酮 含 量 的 测 定 移 取 定 最 样 品 液 于 1 ml -. 0
容量 瓶 中 , 以 l % A1 1 C 3定 容 至 刻 度 线 ; 4 0 m 波 于 2 n 长 处 进 行 比色 测 定 , 剂 空 白为 参 比 。 试 l32 -. 芦 丁 的 测 定 荞 麦 黄 酮 提 取 液 经 04 Im 微 .5x
有 重 要 意 义 。
分 析 。 以芦 丁为 标 样 , 面 积 外 标 法 定 量 分 析 。 峰
l33 芦 丁 降 解 酶 在 不 同 乙 醇 浓 度 下 的 活 性 - .
l33 1 粗 酶 液 的 制 备 苦 荞 外 层 粉 2 g, 加 2 0 -.. 5 0 ml 00 mo/ H5. 的 醋 酸 缓 冲 液 在 4 进 行 .2 1 L p 0 ℃ l 的 搅 h
2, 速 : . ml mi 进 样 量 : 5 x , 0 n 内 完 成 样 品 流 0 8 / n; 1l 1 mi
剂 提 取 、 性 水 或 碱 性 稀 醇 提 取 及 酶 法 。壳 是 苦 荞 制 碱
粉 过 程 中 的 副 产 物 , 中 富 含 黄 酮 ( 丁 是 其 主 要 成 其 芦
13 32 ... 不 同 浓 度 的 乙 醇 对 酶 活 的 影 响 称 取 1 mg 0
荞麦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养麦 ;黄酮化合物;提取方法 ;含量测定
【 中图分类号】R 2 . 9 72
R e e r h Pr gr s fFl va od n s a c o e sO a ni s I Buc kwhe t a
Hu n n f ,Zh o S e g i g a g Xi gu a h n dn 2
,
S n Ha y n u o a ,Wa gJl n , T n n i n ia g i a gYa me
( . Fcl f h r cui l c ne,K n igMeia C l g ,K n n 5 0 ; 1 aut o amaeta Si cs u mn dcl o ee u mig 0 3 y P c e l 6 1
冻干 燥 ,得 粗 提 取 物 。
2 3 热水浸提法 .
分1 5个种 ,他们在形态和性 状上有很 大的区别 ,其成分 也 各不相 同 】 。随着人 们 的生活水 平不 断改善提 高 ,荞麦 的 营养和药用价值 越来 越引起 人们 的重视 ,传 统 医学 和现代 医学研究都证实 荞麦 具有降 血糖 、降血 脂 、降 尿糖 、防便
黄酮类 化合物 ,从荞 麦 中提取黄 酮化合 物作 为保健 食品或
药品的原料具有 广 阔的前景 。本 文主要 针对 当前养 麦 中黄
酮类 化合物的研究现状作一探讨 。
1 荞麦中主要的黄酮化 合物 荞麦 中含有 的主要 黄酮化 合物有 芦 丁 、槲 皮 素 、山奈 酚、山柰酚 一3 一O一芸香糖 苷 、槲 皮素 一3一双 鼠李糖 苷 、 槲皮素 一 3一鼠李糖 双葡萄糖苷 、槲皮素 一 3一芸香糖苷 一 7
p o e s te c at. r c s h r f
苦荞麦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含量的比较研究
苦荞麦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含量的比较研究作者:赵毅来源:《科学与财富》2014年第13期摘要:从医药学的角度来讲,苦荞麦具备较高的医用价值,这是因为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对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在苦荞麦的制取中,非常重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现就主要分析了该提取工艺的优化,并对三种常用的总黄酮提取工艺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采用热醇沉提的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黄酮含量。
关键词:苦荞麦;黄酮;提取工艺;含量;对比目前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饮食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这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不利之处。
这就是过多的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极易导致人出现“三高”症状。
近些年,随着“三高”人群的年轻化,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而苦荞麦做为一种富含多种黄酮类和矿物质的草本药物,具有非常大的药用价值。
很多医药公司也认识到苦荞麦的价值,并开始生产以苦荞麦为主的药品。
在其生产过程中,对总黄酮的提取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苦荞麦的主要药效成分。
如何尽可能的将苦荞麦中的黄酮类物质提取出来,是提高苦荞麦药品质量的关键。
1 苦荞麦的药用价值分析苦荞麦是一种草本植物,有些地区也称其为乌麦,在我国苦荞麦的主要产地一般是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由于苦荞麦的口感较为粗糙,因此在很长时间里人们都不是很喜欢食用苦荞麦。
但是近些年,有学者研究发现,苦荞麦其实富含非常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都会对人体健康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尤其是苦荞麦中所含有的各种黄酮类物质,更是对降低人体血糖、血脂方面有着很好效果,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因此,研究人员对苦荞麦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
发现苦荞麦不但具有上述几种药用功效,还能够起到理气止痛、改善血液循环和开胃健脾等多种药用功效。
为此,近些年,很多制药厂家都纷纷研发以苦荞麦为原材料的药品,并不断的优化其制备工艺。
2 苦荞麦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措施由于黄酮类物质是苦荞麦的主要药效成分,因此在研究中要对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苦荞麦米黄酮提取的两种工艺研究
摘 要:通过考察乙醇浓度尧温度尧料液比尧提取时间 4 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获得提取苦荞麦米黄酮的最佳 工艺遥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法辅助提取苦荞麦米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院乙醇浓度 70 %袁料液 比 1 颐 70渊 g/mL冤 袁温度为 80 益袁提取时间为 50 min遥在此条件下袁苦荞麦米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 4.128 %曰恒温水浴法 提取苦荞麦米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院乙醇浓度 80 %袁料液比 1 颐 70渊 g/mL冤 袁温度为 70 益袁提取时间为 80 min遥在此 条件下袁苦荞麦米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 4.477 %遥通过比较发现袁两种方法提取的黄酮含量相差不大袁超声法辅助提取 的时间相对较短袁节能遥因此袁超声法辅助提取苦荞麦米中的黄酮比恒温水浴法的效果好遥 关键词:苦荞麦米曰超声波法曰恒温水浴法曰黄酮曰醇提
苦荞麦属于寥科荞麦属袁为一年生草本双子叶谷
作者简介院田晓晶渊 1994要冤 袁女渊 汉冤袁硕士研究生袁研究方向院天然产物 活性成分及新药开发遥 * 通信作者院陈四平渊 1963要冤 袁男渊 汉冤 袁研究员袁研究方向院天然产物活 性成分及新药开发遥
Study on Two Extraction Processes of Flavonoids in Tarta袁 CHEN Si-ping*
荞麦属植物黄酮化学成分及其活性评价研究进展
2020.03贮藏加工荞麦属(Fagopyrum)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稀半灌木,属原始花被亚纲蓼科(Polygonaceae)。
荞麦首先发现于我国,目前已提出的有28个种,其中栽培种仅2个。
荞麦的栽培种一般分为甜荞和苦荞。
在全世界,尤其是东亚及东欧地区广泛栽植。
自古以来荞麦都作为主要的粮食产物之一,其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是唯一含有七大营养素的谷类作物,并且其含有独特的活性成分生物类黄酮,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减少机体微血管脆性和渗透性,以及维护眼循环等功效,是天然的健康食品[1]。
本文就荞麦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化学成分以及活性活性评价研究的进行综述,为荞麦属植物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
1 荞麦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纯化1.1 提取溶剂黄酮类化合物大部分以苷类形式存在,又含有酚羟基,所以它溶于碱性水溶液和吡啶。
大部分可溶于水,且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溶剂。
熊双丽[2]等报道,其提取总黄酮含量按丙酮、乙醇、甲醇递增。
1.2 提取提取荞麦黄酮主要方法为浸提、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加热、高压或酶解可提高收率。
采用高压提取的方法,15min后测得叶片黄酮含量5.46%;采用超声波萃取的方法60min测得叶片黄酮含量5.72%;高压配合超声波混合提取叶片黄酮含量最高(6.34%)。
采用超临界CO 2萃取苦荞芦丁,收率达1.30%[2]。
1.3 纯化荞麦粗提物黄酮含量偏低,纯化便于分析。
用大孔树脂纯化黄酮提取物,纯度有明显提升,高速离心法也能很好纯化黄酮提取物。
2 荞麦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荞麦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丰富,化学成分复杂,迄今为止,荞麦属黄酮类化合物已发现有54种[2],黄烷醇及其苷类化合物为主要存在方式,还含有少量黄酮,二氢黄酮醇,见表1。
表1 荞麦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序号黄酮类化合物名称来源参考文献1槲皮素-3-鼠李糖双葡萄糖苷苦荞22槲皮素-O-葡糖苷酸苦荞23槲皮素-3-O-[β-D-木糖甙-(1→2)-α-L-鼠李糖苷]苦荞24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苦荞25槲皮素-O-香豆酰己糖苦荞26山奈酚(四羟基黄酮)苦荞麸皮27山奈酚-3-O-芸香糖苷(莰菲醇-3-O-芸香糖苷)甜、苦荞籽粒28异山奈酚苦荞麸皮39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苦荞210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苦荞211芦丁(槲皮素-3-O-芸糖苷)甜荞、苦荞212槲皮素(栎精)甜荞、苦荞213异槲皮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苦荞214槲皮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甜荞、苦荞215金丝桃苷(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甜荞、苦荞316槲皮素-3-芸香糖葡萄糖苷苦荞籽粒217槲皮素-3-芸香糖双葡萄糖苷苦荞籽粒218槲皮素-3-双鼠李糖苷苦荞319槲皮素-3-O-芸香糖基-3’-O-葡萄糖苷苦荞籽粒220甜荞籽粒槲皮素-3-芸香糖苷-7-半乳糖苷苦荞籽粒221异荭草素甜荞322牡荆素甜荞323异牡荆素甜荞3243’,4’,5,7-四甲氧基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1→6)-O-β-D-吡喃葡萄糖苷苦荞叶225木犀草素苦荞326香橙素-3-O-半乳糖苷甜荞籽粒227花青素(矢车菊-3-葡萄糖苷)日本荞麦228圣草素-5-O-甲醚-7-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半乳糖苷甜荞籽粒329毒叶素-3-O-木糖苷甜荞籽粒330矢车菊-3-半乳糖苷日本荞麦331山奈酚-3-O-槐糖苷甜荞蜂花粉232山奈酚-O-戊糖己糖苷苦荞233山奈酚-O-戊糖苷苦荞234山奈酚-O-香豆酰己糖苦荞2荞麦属植物黄酮化学成分及其活性评价研究进展余科义1,王明坦2,薄新党1(1.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2;2.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摘 要:荞麦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成为我国谷物中的重要健康食品。
苦荞黄酮的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特性
苦荞黄酮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 肿瘤细胞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抗炎作用
抑制炎症反应
01
苦荞黄酮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症状,对于治疗炎
症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减轻红肿和疼痛
02
苦荞黄酮可以减轻红肿和疼痛,对于缓解炎症症状具有明显效
果。
提高抗炎能力
03
苦荞黄酮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炎能力,提高身体对炎症的抵抗力
物理性质
苦荞黄酮具有亲脂性,易 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 甲醇等。
化学性质
苦荞黄酮具有较高的稳定 性,但在酸性条件下易发 生氧化反应。
提取工艺流程
材料准备
选用干燥、无霉变的苦 荞麦,粉碎成粉末。
溶剂浸泡
将苦荞麦粉末浸泡在有 机溶剂中,如乙醇、甲
醇等。
过滤分离
将浸泡液过滤,分离出 滤液和残渣。
浓缩干燥
与维生素E比较
苦荞黄酮和维生素E都具有抗氧化作用,但苦荞黄酮的抗氧化效果 更强,且具有更广泛的抗氧化作用。
与其他植物黄酮比较
苦荞黄酮与其他植物黄酮相比,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和更广泛的 抗氧化作用。
03
苦荞黄酮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
降低胆固醇
苦荞黄酮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 醇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
,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
其他生理功能和应用
抗氧化作用
苦荞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缓衰老过程。
预防糖尿病
苦荞黄酮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从而降低糖尿病的风 险。
保护肝脏
苦荞黄酮可以保护肝脏免受损伤,对于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具有 重要意义。
04
苦荞黄酮的未来研究和展望
荞麦黄酮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荞麦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荞麦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为荞麦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荞麦(购买于当地超市)、无水乙醇、甲醇、氢氧化钠、盐酸、活性炭、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旋转蒸发仪、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超声波清洗器、高速离心机等。
三、实验方法1. 荞麦黄酮提取(1)称取适量荞麦粉末,置于锥形瓶中。
(2)加入适量无水乙醇,超声处理30分钟。
(3)将提取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
(4)将下层水相转移至另一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脱色。
(5)将脱色后的溶液过滤,滤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浓缩至近干。
(6)加入适量甲醇溶解残渣,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得荞麦黄酮提取液。
2. 荞麦黄酮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荞麦黄酮含量。
(1)绘制标准曲线:分别配制0.1、0.2、0.3、0.4、0.5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在5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取荞麦黄酮提取液适量,按标准曲线法测定其吸光度,计算荞麦黄酮含量。
3. 荞麦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荞麦黄酮的抗氧化活性。
(1)绘制DPPH自由基清除率标准曲线:分别配制0.1、0.2、0.3、0.4、0.5mg/mL的荞麦黄酮溶液,测定其清除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取荞麦黄酮提取液适量,按DPPH自由基清除率标准曲线法测定其清除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荞麦黄酮提取根据实验结果,荞麦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无水乙醇为溶剂,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6小时,物料比为1:15。
2. 荞麦黄酮含量测定根据实验结果,荞麦黄酮提取液在510nm波长下的吸光度为0.510,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得出荞麦黄酮含量为0.4mg/mL。
3. 荞麦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根据实验结果,荞麦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0.5%,说明荞麦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荞麦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
荞麦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赵卫敏;李琼;张清明【摘要】[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optimize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 of extracting flavones from buckwheat.[Method] Based on preparing standard solution and making standard curve,four experi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method,ethanol%[目的]优化提取荞麦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
[方法]在标准液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制作基础上,选用4个试验因素(浸提温度、提取方法、乙醇浓度及样品粒度)进行3水平正交试验优选,确定提取荞麦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参数。
[结果]4种因素对荞麦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样品粒度〉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方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5℃、水浴、乙醇浓度80%、样品粒度为0.250~0.500 mm。
[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是提取荞麦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3页(P91-92,96)【关键词】荞麦;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作者】赵卫敏;李琼;张清明【作者单位】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0;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0;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7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又名乌麦、花麦或三角麦,属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 esculentum)植物。
荞麦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等。
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荞麦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调血脂、抗菌、消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理功能。
荞麦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荞麦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闫超;郭军;张美莉【摘要】从荞麦中分离鉴定的黄酮类化合物已达50余种,种类和含量随器官、生育期、生长环境及品种而变化.荞麦黄酮类多以甲醇和乙醇为溶剂加热或超声波处理提取;用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成分鉴定.荞麦黄酮类未见进行指纹模式分析研究的报道,这类研究有望对荞麦产地、品种及质量的鉴别和评价提供新的方法.【期刊名称】《中国食物与营养》【年(卷),期】2015(021)002【总页数】5页(P65-69)【关键词】荞麦;黄酮类;提取;测定【作者】闫超;郭军;张美莉【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呼和浩特010018【正文语种】中文荞麦是蓼科荞麦属作物,栽培品种主要有普通荞麦(又称甜荞)和鞑靼荞麦(又称苦荞)两种。
荞麦生长于亚温带和寒带地区,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加拿大、美国和韩国等。
我国主要种植于西北、东北、华北、西南一带干旱寒冷的高原及山区。
荞麦富含高质量蛋白质,赖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其它谷物丰富,也富含黄酮类、植物甾醇、肌醇等功能成分[1],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和血脂、抗癌防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类雌激素等生理功能,已成为荞麦研究的又一热点。
1 荞麦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荞麦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是黄酮醇和糖苷类化合物,少量以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及其糖苷存在。
目前从荞麦中鉴定出黄酮类化合物52 种,见附表。
附表据报道已确定的荞麦黄酮类化合物(续)注:表中斜体分子量为理论计算值,其余为文献报道值2 荞麦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荞麦黄酮含量存在品种和产地差异。
李为喜等[23]测定了9 个地区169 种荞麦的总黄酮,苦荞总黄酮(平均2.5%)是甜荞(平均0.13%)的20 倍。
荞麦黄酮物质提取方法
荞麦黄酮的提取方法探究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荞麦多酚的主要成分,是荞麦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研究荞麦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和结构是进一步探明生物类黄酮功能的基础。
目前,荞麦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取、乙醇提取、酶法辅助提取、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通过对提取方法及提取工艺技术的研究,为进一步做纯化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奠定基础。
本文中主要对超声辅助提取及超临界流体萃取两种方法进行研究和比较。
关键词:荞麦黄酮、超声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
一、研究荞麦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意义黄酮类物质具有消炎、抗过敏、利尿、解痉、镇咳、降血脂以及强等方面的作用,对血管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等疾病有疗效。
2001年和2003年,Ren等先后报道苦荞麦中生物黄酮对HL60和K562白血病肿瘤细胞具有一定诱导凋亡的作用[1]。
荞麦中富含生物黄酮,通过对其中的黄酮物质的有效提取,一方面对进一步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解决当前人们面临的富贵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等病症)有一定帮助。
二、荞麦黄酮类化合物H·Sato 等(1957)从荞麦未成熟种子中分离鉴定了芦丁、金丝桃苷、栎皮素和槲皮素等黄酮醇。
M·Watanabe等(1997)从荞麦种壳中分离出了槲皮素、原儿茶酸、金丝桃苷、芦丁和3,4-二羟基苯甲醛,从荞麦种子种得到了4种儿茶素。
A..B.Durkeer (1977)报道了荞麦种子糊粉层中存在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对香豆酸等酚酸和前花色素。
也有研究指出,苦荞麦类黄酮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麸皮中,主要成分是芦丁,槲皮素相对含量较低,不存在橘皮素。
众多学者认为苦荞麦中黄酮含量高于甜荞麦,主要成分是芦丁、槲皮素、山奈酚和桑色素等[2]。
三、超声波辅助提取1、超声波作为高新技术在食品行业日渐受欢迎超声波是一种频率介于20KHz至1MHz之间,必须在介质中才能传播的弹性机械振动波,具有辐射特性、吸收特性、能量传递特性和声压特性[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苦荞是一种食药两用的传统粮谷类作物,具有十分优质的食用和保健功效。其主要生物活性
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对于提高苦荞利用率,生产高附加值医药和保健产品,提升人民物
质生活水平等意义重大。对近年来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各方法的
特点和提取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未来苦荞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叶等多种组织的不同提取工艺的研究。其中,以苦
的食药两用的粮食作物,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
荞麦粉的研究最为热门,其次是麦壳(皮)和麸皮,
肪、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元素外,还含有禾
最后是花、茎、叶等组织,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一
收稿日期:2018-04-23 作者简介:孙琳(1989-),女,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酒类新产品开发研究工作。 优先数字出版时间:2018-07-03;地址:/kcms/detail/52.1051.TS.20180703.0852.002.html。
关键词: 苦荞;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方法;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S261.2;TS26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286(2018)09-0074-07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in Tartary Buckwheat
SUN Lin, YUAN Jiebin, CHEN Shuangwei and LI Mao
(Technical Center of Wuliangye Co. Ltd., Yibin, Sichuan 644007, China)
Abstract: Tartary buckwheat, as a traditional cereal crop used for both food and medicine, has high-quality edible and healthcare effect.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the major bioactive ingredients in Tartary buckwhea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artary buckwheat, producing medicine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with high added value, and enhanc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n this paper, the extraction methods of flavonoids in Tartary buckwheat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features and the extraction effects of each method were compared. Beside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rospects of buckwheat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Tartary buckwheat; flavonoids; extraction methods; research progress
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和南方地区,尤其
近年来,关于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
是四川大凉山 2000 m 以上的高寒山区,其耐旱耐
相关研究不断涌现,单以提取原料来分,就有针对
寒,耐酸耐脊,适应性强,生长期短,是一种十分优
苦荞麦粉、苦荞麦壳(皮)、苦荞麸皮和苦荞花、茎、
质的无污染绿色资源[7-8]。同时,苦荞又是一种独特
1 常规方法
常规方法是指工艺过程相对简单,使用一般性 的实验设备就能够完成的提取方法,包括乙醇渗漉 或冷浸法、碱提酸沉法、热水浸提法、超声浸提法、 索氏提取法和溶剂热回流法等。 1.1 乙醇渗漉或冷浸法
乙醇渗漉或冷浸法是提取工艺中比较简单的 方法,只需在常温下进行,溶剂乙醇安全易得,无需 引入加热或助分散设备,影响因素少,主要可以考 察 乙 醇 浓 度 、料 液 比 和 提 取 时 间 对 产 物 得 率 的 影 响。但这两种方法溶剂用量较大,提取时间长,产 物得率也不是很理想。2008 年,张瑞等[12]分别用乙 醇渗漉法和乙醇冷浸法对苦荞麸皮中的黄酮类化 合物进行了提取研究,通过 HPLC 法定量,以芦丁 和槲皮素的总量表示总黄酮含量,得到两种方法的 产物得率分别为 1.219 %和 1.035 %。 1.2 碱提酸沉法
荞麦又名乌麦、花麦或三角麦,是一种一年生
谷类粮食中所没有的叶绿素和类黄酮[9],其黄酮类
或多年生的蓼科荞麦属双子叶草本植物 。 [1-2] 荞麦
化合物含量是甜荞麦的 10~100 倍,具有降血糖、
起源于中国,在俄罗斯、日本、法国、加拿大等亚温
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抗氧化、消除体内自由基、
带和寒带地区均有分布,主要有甜荞和苦荞两个可
孙 琳,袁杰彬,陈双为,李 茂·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75
定量黄酮类化合物。相同原料,使用不同的提取工 艺,产物的得率不同;相同工艺,应用在不同的原料 上,产物的得率也不相同。为此,研究仅从提取工 艺的差别上考虑,以工艺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获得设 备的难易程度,将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概括为常规方法、组合法和特殊设备法三大类。
增强免疫力及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功效,具有极高
栽培品种[3-5]。中国是世界荞麦生产的第二大国,产
的营养和医药保健价值 。 [10-11] 因此,苦荞不仅是黄
量仅次于俄罗斯,且苦荞的还是提取黄酮类化合
界第一位,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 [6] 苦荞又称鞑靼荞
物用于医药保健产品开发的研究热点。
74
酿酒科技 2018 年第 9 期(总第 291 期)·LIQUOR-MAKING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No.9(Tol.291)
DOI:10.13746/j.njkj.2018110
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孙 琳,袁杰彬,陈双为,李 茂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中心,四川 宜宾 64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