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数反思

合集下载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商的近似数”这一内容主要让学生经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我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自主探究,策略多样。

在教学时,对教材进行处理,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

首先我讲述生活中的实例,当我刚想提出要求时,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做了起来。

我并没有阻止,而是继续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

算了一会后,发现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有的学生小声的嘀咕,还有的干脆停下了笔看同桌的。

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

但由于我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学生缺少了模仿和依赖的基础,整个探究空间也有了较大的自由度。

学生既可以结合已经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了策略的多样性。

二、创设了轻松,自由探索的课堂氛围。

举出生活实例后,我出示例6: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

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并以自学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

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学生自学完毕,我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尝到自学的成果。

三、设计贴近生活,学以致用的练习。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篇一: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商的近似数》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出于上面的思考,我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完成这一课的学习。

在例题7的教学中,提出:19.4/12计算时需要一直除完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试着做一做,经历了独立的计算与思考后,学生发现问题关键:计算只需要除到小数部分第二位。

学生顺利掌握了保留一位小数求商近似数的方法。

保留两位小数求商近似数的方法,学生知识类推自然地就会。

最后小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当然也是水到渠成,整节课自然流畅。

篇二: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入手,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数》一课时,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有意识得开发生活资源。

首先我出示例7:爸爸给王鹏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12 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多少钱?并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再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信息练出计算。

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我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一直往下除,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时教师就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听后。

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数学难点。

但在实际数学中才发现计算是真正的数学难点。

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所有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所以当作业中出现小数除以小数时,许多学生都忘记了一看,二移的步骤,所以在设计巩固练习是应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

其次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因为需要保留两位小数或几位小数而强调学生只能除到小数部分的第三位或第二位。

遇到学生除了比实际需要更多的数位。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精选15篇)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精选15篇)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精选1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篇1《商的近似数》是堂新授课。

但是我们已经学过积的近似数,于是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完成例题,并由学生来完成讲解,尝试效果如何。

1、问题的生成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而不是教师提供的。

当学生在计算150÷44的时候,碰到了一种现象“除不尽”。

这在以前的小数除法中没有出现过,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形成了问题。

这是其自己发现的,很自然便会产生一种自己尝试解决的迫切欲望。

这无疑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

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

但由于教师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学生缺少了模仿和依赖的基础,整个探究空间也有了比较大的自由度。

学生既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方法来解决。

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思路是正确的,结果却是错误的情况。

但无论怎样,这是学生经过了一番思考后产生的一些想法,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典型表现。

3、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评价与反思的过程。

学生在展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同时,他们同样也关注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当别人的方法与自己不同时,学生自然会产生“为什么他的方法与我的不一样”、“我的方法到底有没有问题”等想法,从而促使其反思自己的做法。

总的看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突出了学生在问题生成和解决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篇2本节课值得自我褒奖的地方:1、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呈现中,我先让学生自我尝试,再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想法,最后进行对比、归纳讲解总结。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9篇)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9篇)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9篇)《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原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索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学问。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对教材进展处理,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

首先教师出例如7 :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

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并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气氛,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

同时表达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再要求学生依据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

教师巡察中发觉,有的学生始终往下除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时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当保存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当怎么办?(生:应当保存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存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依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 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学问的复习. 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觉计算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 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全部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 所以当作业中消失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时, 很多学生装都遗忘了“一看, 二移“的步骤. 所以在设计稳固练习时应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其次我依据学情补充介绍了一种求商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即除到要保存的小数位数后不再连续除,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拟,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

介绍了这种方法感觉好的同学算得更快了,但悟性较差的学生听完后连最根本的保存两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也混淆不清了。

所以下次再教时,此方法的介绍时间可以适当后移,放在练习课上。

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

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

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四年级上册数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将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学难点是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课的内容的学习将为今后学习省略亿位后面尾数求近似数奠定基础。

(一)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的开始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共有多少人口吗?先估计一下吧。

”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认识近似数,再通过班级人数这样一个准确的数字与近似数对比,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认识到生活中常用近似数表示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迁移、类推方法获取新知,沟通新旧知识联系。

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中,学生对于四舍五入法并不感到陌生,已经知道小于5就舍去,大于5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1,但是不能完整给予表述,而这节课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明确四舍五入法的具体含义,并根据具体的要求利用四舍五入法来求近似数。

在这节课中四舍五入法并不是教学的难点,难点在于理解“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这个具体要求上,这是因为以往经验没有涉及“尾数”的概念,所以学生会产生理解上的不足。

因此我在教学中,我通过复习求万以内的近似数引入,让学生回忆“四舍五入”的意义,三年级时已经学习过省略百(或十)位后面的数或者是估算整百(或十)数,所以我就先让学生试着完成以下几个复习题:574(省略十位后的尾数求近似数)782(省略百位后的尾数求近似数)2659(省略千位后的尾数求近似数)让学生复习万以内的数的求近似数的方法:省略到哪一位就看它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下一位不满5就舍去,改写成0,如果下一位满5就要向前一位进“1”,再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求出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4篇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4篇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4篇《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材安排是一课时,内容看似比较简单易懂,而实际教学后发现,其实不然。

我边教边调整,用了三课时,才有比较满意的效果。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

我认为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

要用动态的眼光,钻研教材,营造体验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深刻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情感受体验,最大限度促进自身发展。

本节课是求商的近似值的两种变式,是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联系一些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的,比较偏重于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我以学生讨论为主解决。

内容以"生活中的近似数"展开。

课前我精心做了个课件,因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实用。

一对谈话引入正题后,我抛出一题:天剑服饰公司进了270米布,每套西服用布4米,这批布最多可以做多少套西服?学生开始算了:270÷4=67.5(套)有取近似数67.68的。

这时,我一本正经的说:"67.5,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68,所以做68套,数字还真吉利啊!"底下开始唧唧喳喳了,好多人不同意我的意见。

我开始摆出老师掌握了"真理"的架势,招兵买马般拉拢和我意见一样的。

可惜啊,只有几个想忠于我的。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啊!"我怂恿着,结果还没看到墙头草。

"那你们说服我啊!"我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彭老师,你不可能只穿一件衣服或一条裤子吧?那可不是一套啊?!"还有人说:"彭老师,你不可能穿一半西服,穿一半休闲装吧?"顿时哄堂大笑。

恩,有点道理啊,但67.5按四舍五入是68吧啊,我想让学生更透彻的明理,又问了一遍。

"那实际问题要实际解决啊!""对了,求生活中的近似数要实际问题要实际解决"。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4篇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4篇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4篇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我在教学《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对教材进行处理,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

首先出示例12(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里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并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

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再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得到商为两位小数时。

我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把商是两位小数的6.25,就放在哪就不管了。

这时教师问:“实际计算瓶子的个数时,有6.25个吗?应该保留到什么数呢?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整数。

)老师又问:6个瓶子够吗?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整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进一法法求商的近似数。

接着例12(2)学习了用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时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所以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练习,所用的时间比较多多。

另外,将学生的水平估计得太高,出示的题目相对比较难,导致学生在计算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浪费了一些探索新知识的时间。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加大了对比的力度,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三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在教学中,我觉得学生对三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在理解上没有太大的困难,主要的问题出现在区别什么情况下用“去尾”法,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主要还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联。

我主要通过举一反三的办法。

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要结合课改,挖掘教材,合理、科学的利用教材,全面贯彻课改精神,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上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而努力教学,这样才无愧于学生,才能称得上是一名新课改下的老师。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2[片断一]师:学校刚刚举行了运动会,同学们都参加了吗?生:都参加了!师:那肯定有很多同学都获奖了吧?生:那当然!师:都有谁获奖了?(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师:我们班的同学真不错。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第【1】篇〗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

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模板1、调查分析在教学小数除法前一个星期,笔者对曾对班内十五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见附表)笔者认为学生存在很大的教学潜能,这些潜在的能源就是教学的依据,教学的资源。

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对小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巩固。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

但对竖式书写都不规范。

笔者认为小数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是很不合理的,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除法,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因此,笔者选择了重组教材。

(把例6例7与例8有机的结合在一起)2、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为了促进迁移,明确转化移位的原理,可设计如下环节:(1)、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复习(2)、商不变规律的复习(3)、移位练习3、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

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

具体做法如下:①。

学生试做例题6例题7,并讲出每个例题小数点移位的方法。

②。

学生试做例8③。

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第【2】篇〗商的近似数一、学习内容:教科书第32页例6,“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1—5题。

二、课程标准描述能进行简单的小数除法运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三、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难点: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5、活动评价方案1.通过复习,回顾求一个数的近似值得方法,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2.探究例6,理解求商的近似值得必要性及求商的方法。

3.巩固练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求商的近似值,提高计算能力。

六、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1.7396保留整数是()1.7396精确到十分位是()1.7396保留两位小数是()1.7396精确到千分位是()提问:用“四舍五入”法怎样保留位数的?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用约等于号?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数。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07×0.563.引入新课:求商的近似值。

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

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评价目标1、2](1)PPT出示例6: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这筒羽毛球19.4元,1筒是12个,1个多少钱?(2)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组织学生探讨,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的应用意识。

2. 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取商的近似值的不同情况,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商的近似值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实际正确地选择“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昨天老师去逛超市。

花10元钱买了3斤苹果。

谁能告诉老师苹果的单价是多少呢?板书:学生的列式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得近似值。

设计意图:除了让学生在体会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实际,又服务于生活实际,体验学习探索成功给学生带来的愉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 出示例12(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①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预设:生1:2.5÷0.4=6.25(个)生2:2.5÷0.4=6.25(个)≈6(个)生3:2.5÷0.4=6.25(个)≈7(个)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

(小组汇报)预设:生1:瓶子需要整个数,不能用小数表示。

把6.25个用“四舍五入法”约等于6个。

生2:6个只能装0.4×6=2.4(千克),不够装应需要7个。

③教师概括。

师:两种答案哪一个更符合生活实际?(第二种)师:像这样,在实际生活中,将6.25中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1,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 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出示例12(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1 《商的近似数》是堂新授课。

但是我们已经学过积的近似数,于是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完成例题,并由学生来完成讲解,尝试效果如何。

1、问题的生成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而不是老师提供的。

当学生在计算150÷44的时候,碰到了一种现象“除不尽”。

这在以前的小数除法中没有出现过,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形成了问题。

这是其自己发现的,很自然便会产生一种自己尝试解决的迫切欲望。

这无疑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心理根底。

2、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表达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

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

但由于老师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学生缺少了模拟和依赖的根底,整个探究空间也有了比拟大的自由度。

学生既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经历去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方法来解决。

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思路是正确的,结果却是错误的情况。

但无论怎样,这是学生经过了一番考虑后产生的一些想法,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典型表现。

3、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评价与反思的过程。

学生在展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同时,他们同样也关注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当别人的方法与自己不同时,学生自然会产生“为什么他的方法与我的不一样”、“我的方法到底有没有问题”等想法,从而促使其反思自己的做法。

总的看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突出了学生在问题生成和解决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2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

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历。

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根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然而,“创设情境”是老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

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考虑。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对教材进行处理,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

首先教师出示例7 :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

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并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

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再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

教师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一直往下除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时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 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复习. 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计算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 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所有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 所以当作业中出现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时, 许多学生装都忘记了”一看, 二移”的步骤. 所以在设计巩固练习时应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其次我根据学情补充介绍了一种求商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

介绍了这种方法感觉好的同学算得更快了,但悟性较差的学生听完后连最基本的保留两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也混淆不清了。

所以下次再教时,此方法的介绍时间可以适当后移,放在练习课上。

其实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因为需要保留两位小数或保留一位小数而强调学生说只能除到小数部分的第三位或第二位,遇到学生除到了比实际需要更多的数位,应加以鼓励表扬,并及时提示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去除,决不能“一味扼杀,一棒子打死”。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对教材进行处理,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

首先教师出示例7: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

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并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

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再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

教师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一直往下除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时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复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计算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所有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所以当作业中出现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时,许多学生装都忘记了"一看,二移"的步骤.所以在设计巩固练习时应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其次我根据学情补充介绍了一种求商近似数的简便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

介绍了这种方法感觉好的同学算得更快了,但悟性较差的学生听完后连最基本的保留两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也混淆不清了。

所以下次再教时,此方法的介绍时间可以适当后移,放在练习课上。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第【1】篇〗梳理收获——小结学生回忆本节课内容,再次巩固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用数学的语言表达。

请同学们在探究单妙绘处,用自己喜欢的图示,结合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绘制“商的近似数”这节课的思维导图。

03| 教学亮点01情境式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用本班学生录制小视频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

02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本节课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后,学生知道了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有的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要引导学生自己说说如何求商的近似数,尝试用数学的语言进行独立表达,说给其他同学听。

03联系生活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求商的近似数经常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并且应用于生活。

04| 教学思考上完这节课,使我深刻认识到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应该是更鲜活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有更多的参与和历练,我们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充分掌握学生课前的学情。

这节课带给我以下几方面的思考:01启发式问题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启发式问题设计得不够精准,范围有点太宽泛,那么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就容易偏离重点。

02备课不够充分对学生的学情了解得不够充分,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堂预测,今后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要做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全面了解,否则会使整节课进行不够顺畅。

今后仍需在备课上狠下功夫。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第【2】篇〗一个数除以小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是在学生学习过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进行的。

除法的学习由口算过渡到笔算,在三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不过所认识的都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生基本上明白了要怎样去操作,但是到了五年级学生学习小数除数时,他们往往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疑惑,主要是小数点的位置把握不准。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 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对教材进行处理,我有意识地 开发生活资源。首先教师出示例 7:爸爸给王鹏新买了 1 筒羽毛球。 一筒羽毛球是 12 个,这筒羽毛球是 19.4 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 并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 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再要求学生根据提
第二、设计了生活化,学以致用的练习。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 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 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 在设计练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题目,使学生体会到“求 商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用处,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亲历了 “做数学”的过程,学会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体验到了学 习数学的快乐。 第三、组织了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 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 重要方式。教学实践也证明,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
第5页 共16页
成了问题。这是其自己发现的,很自然便会产生一种自己尝试解决的 迫切欲望。这无疑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 础。
2、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 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但由于教 师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学生缺少了模仿和依赖的基础,整 个探究空间也有了比较大的自由度。学生既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 去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方法来解决。当然,也出 现了一些思路是正确的,结果却是错误的情况。但无论怎样,这是学 生经过了一番思考后产生的一些想法,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性”的典型表现。 3、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评价与反思的过程。 学生在展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同时,他们同样 也关注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当别人的方法与自己不同时,学 生自然会产生“为什么他的方法与我的不一样”、“我的方法到底有 没有问题”等想法,从而促使其反思自己的做法。 总的看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问题的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永吉县第一小学校孟鹤
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入手,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数》一课时,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有意识得开发生活资源。

首先我出示例7:爸爸给王鹏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12 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多少钱?并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再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信息练出计算。

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我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一直往下除,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时教师就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听后。

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数学难点。

但在实际数学中才发现计算是真正的数学难点。

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所有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所以当作业中出现小数除以小数时,许多学生都忘记了‚一看,二移‛的步骤,所以在设计巩固练习是应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

其次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因为需要保留两位小数或几位小数而强调学生只能除到小数部分的第三位或第二位。

遇到学生除了比实际需要更多的数位。

应加以鼓励表扬并及时提示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去
除,这也许是学生创新的灵感之花,是一种钻研精神的表现,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这样的教学,也需要这样的老师,更需要我们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