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效果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冠脉介入治疗+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后的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冠脉介入治疗+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后的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冠脉介入治疗+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后的效果分析冉聪敏【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24(22)6【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冠脉介入治疗+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的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在医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71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

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行冠脉介入治疗方案,观察组34例行冠脉介入治疗+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方案,比对治疗结果。

结果:经比对,两组治疗前相关数据之间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血流分级与冠脉血流参数方面,观察组血流分级更高、左前降支收缩期血流峰值、左前降支舒张期血流峰值以及冠脉血流储备均更高(P<0.05);细胞因子与氧化应激方面,观察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清丙二醛均更低,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更高(P<0.05)。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流分级,可积极控制其冠脉血流参数、细胞因子与氧化应激指数,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都可得到增强。

【总页数】4页(P21-24)【作者】冉聪敏【作者单位】高阳县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直接经冠脉介入治疗与溶栓联合直接经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2.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逆向溶栓联合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3.PCI联合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研究4.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联合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流水平、无复流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5.冠脉内逆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联合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IV期临床试验研究知情同意书尊敬的患者:您的医生已经确诊您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我们邀请您参加一项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诺克)的上市后开放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观察注射用重级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该项研究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牵头,全国范围近10家研究中心参与,共约有2000例成人受试者参与。

本研究方案已经得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进行临床研究。

在您决定是否参加这次研究之前,请尽可能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它可以帮助您好了解本次研究的意义、程序和期限,参加研究后可能给您带来的益处、风险和不适。

如有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您也可以和您的亲属、朋友一起讨论,或者请您的医生给予解释,确保您充分理解本研究并做出决定。

一、本次研究的背景心肌梗死、脑栓塞及其它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我国每年至少有500——1000万人需要使用溶栓制剂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常使用的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出于溶栓效果不理想,安全性低,正逐渐被高效、特异、副作用小的新型溶栓剂所取代。

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历经十年开发了国家一类溶栓新药“注射用重人尿激本酶原(普佑克)”,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上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S2*******。

普佑克是特异性的纤溶酶原激活剂,主要作用于血栓部位的纤维蛋白,对梗死相关血管具有较高的临床开通率,目前该药批准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Ⅰ期临床试验表明普佑克临床用量在85mg以下耐受性良好,均未见不良反应。

Ⅱ期临床试验共纳入222例患者,结果显示受试者均无明显的或特殊的不良反应发生,50mg人剂量组的冠脉造影开通率(TIMI2+3级)为78.26%,其中TIMI3级开通率为60.87%。

Ⅲ期临床试验共入组有效病例328,结果显示50mg剂量组冠状动脉造影开通率(TIMI2+3级)为78.50%,其中TIMI3级开通率为60.75%,显著高于对照尿激酶相应的冠状造影开通率(TIMI2+3级为51.6%,TIMI3级为36.8%);而且普佑克组发生脑出血和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的绝对值及发生率都少于对照组尿激酶。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nbsp;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nbsp;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amp;nbsp;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临床纳入2014.10-2016.10期间收治的64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32例(应用尿激酶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估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则为93.7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佳(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对照组则为6.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STEMI患者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时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得到改善。

关键词:尿激酶;心肌梗死;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STEMI是指冠状动脉受到急性、持续性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肌坏死,患者可出现持久、剧烈的胸骨后疼痛感,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心肌酶活性异常增高,心电图呈进行性变化[1]。

该病发病突然且病情进展迅疾,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针对该病最有效治疗为再灌注治疗,在发病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临床常用的溶栓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人尿激酶原等[2]。

文章探讨STEMI患者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10-2016.10期间收治的64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

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范围51-76岁,平均(62.42±1.53)岁,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范围51-77岁,平均(62.47±1.56)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杨勇;陈红;张万胜【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8(11)23【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医院就诊治疗的AMI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梗死冠状动脉的具体狭窄程度、复通情况,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再通率与完全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9. 30%,低于对照组的30. 23%(P <0. 05); 2组治疗后均未出现脑部出血与重度出血情况,仅出现轻度出血,观察组轻度出血发生率为13. 95%,低于对照组的39. 53%(P <0. 01)。

结论在不具备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对有适应证的AMI患者在转院前或拒绝转院的患者尽早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有效,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基层医院首选的治疗策略和模式。

【总页数】2页(P35-36)【作者】杨勇;陈红;张万胜【作者单位】重庆市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0.5【相关文献】1.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逆向溶栓联合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2.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3.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及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4.尿激酶与重组人尿激酶原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5.早期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出血发生率及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出血发生率及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12-13T11:50:43.663Z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年7月第7期作者:邓虹1 王南通讯作者王旭2 郝丽3 林昕4 [导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重组人尿激酶原能够保证溶栓效果,提高再通率,并能够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急诊科 650001 DOI:10.7504/nk2016010203 中图分类号:746.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高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5年收治12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患者给药前、给药24h、48h纤溶酶变化不明显,观察组给药2h后纤溶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2h、24h,观察组纤溶酶原、纤维蛋白酶原治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和完全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先后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程度明显清于对照组(P<0.05)。

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重组人尿激酶原能够保证溶栓效果,提高再通率,并能够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血管事件;重组人尿激酶原急性ST段提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中,主张采取介入治疗,但是受到技术以及设备条件等的显示不少患者难以在最佳时间内实施治疗,因此溶栓治疗仍然是最佳治疗方案。

尿激酶是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中常见治疗药物之一,重组人尿激酶原是新一代溶栓药物,逐渐得到试用,有研究显示重组人尿激酶原能够降低早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作用评价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作用评价

[收稿日期]㊀2020-11-17[修回日期]㊀2020-12-04[基金项目]㊀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00263)[作者简介]㊀赵小辉,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内科急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E-mail 为1148235708@㊂㊃临床医学㊃DOI :10.15972/ki.43-1509/r.2021.01.014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作用评价赵小辉,卢双动,陈杰,徐阳,王会哲(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北省保定市072750)[关键词]㊀重组人尿激酶原;㊀阿替普酶;㊀急性心肌梗死;㊀冠状动脉造影;㊀溶栓[摘㊀要]㊀目的㊀探究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㊂方法㊀制定入组标准,选取STEMI 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尿激酶原组(50例)和阿替普酶组(50例)㊂分析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后病变血管再通情况,观察并记录各项临床事件㊂结果㊀与阿替普酶组比较,尿激酶原组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后24h 内冠状动脉通畅率更高;尿激酶原组和阿替普酶组患者溶栓后24h 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溶栓后存在补救性PCI 指征(TIMI 0~1级)患者数量的差异有显著性(10.0%比38.0%,加权前P =0.021,加权后P =0.025);TIMI 0级㊁TIMI 1级㊁TIMI 4级的患者数量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IMI 3级的患者数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㊂两组在临床终点事件㊁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随访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结论㊀与阿替普酶相比,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中图分类号]㊀R542.22[文献标识码]㊀AThe evalu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versus alteplas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ZHAO Xiaohui,LU Shuangdong,CHEN Jie,XU Yang,WANG Huizhe (Emergency Department ,the Second Central Hospital of Baoding ,Baoding ,Hebei 072750,China )[KEY WORDS ]㊀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㊀alteplase;㊀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㊀coronary angiography;thrombolysis[ABSTRACT ]㊀㊀Aim ㊀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versus alteplas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㊀㊀Methods ㊀100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㊀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group (50cases),alteplase group (50cases).㊀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recanalization of diseased vessels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the two groups,various clinical event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㊀㊀Results ㊀Compared with the alteplase intravenousthrombolysis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group had higher coronary artery patency within 24hours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for the 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group and the alteplase group after thromboly-sis,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in 24hours showe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salvage PCI indications (TIMI 0~1)after thrombolysis (10.0%vs.38.0%,P =0.021before weighting,P =0.025after weigh-ting).㊀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TIMI 0,TIMI 1,and TIMI 4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TIMI 3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㊀㊀Conclusion ㊀Com-pared with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alteplase,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has better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he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㊀㊀早期心肌再灌注治疗被证实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并改善患者预后[1-2]㊂目前主要的心肌再灌注治疗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y intervention,PCI)与溶栓疗法,其中溶栓疗法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重要疗法之一,能够有效完成病变血管的再通,从而降低病死率[3]㊂结合中国大多数基层医院的医疗条件及实际情况,相当一部分STEMI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PCI治疗[4],尤其对于身处交通不便㊁偏远地区或者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溶栓药物至关重要㊂阿替普酶作为第二代溶栓药物,能够通过结合纤维蛋白赖氨酸使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发挥溶栓作用[5-6]㊂而重组人尿激酶原(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rhPro-UK)为尿激酶的前体,能够通过激活与血纤维Y/E片段的结合实现溶栓的选择性,相较尿激酶出血风险更低,溶栓效果更强[7],理论上其疗效及安全性也优于阿替普酶㊂近年来有关新型溶栓药物对比第一代溶栓药物的临床研究较多[8-10],而关于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的临床研究相对缺乏,且大多基线数据处理较为粗糙,无法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㊂本研究拟通过对STEMI患者使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或阿替普酶溶栓疗法,利用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溶栓后病变血管再通情况,观察并记录一系列临床不良事件,为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STEMI 的疗效及安全性提供临床依据㊂1㊀资料和方法1.1㊀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 2019年12月于本院住院确诊的STEMI患者100例㊂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尿激酶原组(50例)和阿替普酶组(50例)㊂病例入组标准:诊断符合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相关标准,STEMI定义为持续缺血性胸痛大于30min,心电图检查至少存在2个导联ST段上抬(V1~V3导联上抬至少0.2mV 以上,其余部位导联至少上抬0.1mV以上)或者存在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同时肌钙蛋白T超过正常第99百分位点㊂排除标准:存在活动性出血㊁卒中或中枢神经系统外伤㊁颅内或脊髓手术史㊁恶性肿瘤或存在严重进展性疾病的患者㊁存在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7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存在心源性休克且扩容或血管升压药物效果不佳㊁与首发心肌梗死部位相同的二次心肌梗死患者㊁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㊂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㊂1.2㊀治疗方案尿激酶原组于3min内静脉推注20mg重组人尿激酶原[上海普佑克,5mg(50万IU)/支],随后于90min内静脉泵入重组人尿激酶原30mg㊂阿替普酶组有两种给药方法㊂①全量给药法:首先静推15mg阿替普酶(德国Boe-bringer Ingelheim公司,50mg/支),随后0.75mg/kg在30 min内持续静脉泵入(最大剂量<50mg),继之0.5 mg/kg在60min内持续静脉泵入(最大剂量<35 mg)㊂②半量给药法:于2min内静脉推注8mg阿替普酶,随后90min内静脉泵入42mg㊂所有患者溶栓前予300mg阿司匹林口服,静脉注射普通肝素5000U(60~80U/kg),溶栓后继续静脉泵入普通肝素,速率每小时12U/kg,持续24 h,并给予阿司匹林100mg/天㊂输注肝素过程中,每6h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调整肝素用量,将APTT 控制在50~70s㊂冠状动脉造影结束,拔除动脉鞘管须在停用肝素后4~6h㊁APTTɤ50s的情况下进行,压迫止血完成后1h,继续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体质量ȡ75kg者予60mg/12h,体质量<75kg 者予40mg/12h,持续4天)㊂两组患者其余治疗按STEMI疾病治疗常规进行,若患者合并高血压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予相应治疗㊂1.3㊀冠状动脉造影所有患者均在溶栓后24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如在溶栓过程中患者病情急剧恶化或者出现心源性休克,可提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㊂介入手术首先完成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A)造影,行多体位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㊁病变血管数量以及罪犯血管,并评估IRATIMI分级㊂所有介入均由2位以上从事冠状动脉介入工作>5年的心血管介入医师完成并评估造影结果,最终根据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标准制定处理方案:①TIMI0~1级:予补救性PCI;②TIMI2级:可行择期PCI㊂行补救性PCI患者术前需追加口服氯吡格雷600mg或替格瑞洛180mg,并在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mg/天或替格瑞洛90mg剂量(每天2次),维持至少8周㊂1.4㊀终点事件及定义主要终点事件:①冠状动脉造影评估的TIMI分级结果;②溶栓后30天内全因死亡㊁非致死性二次梗死㊁心肌缺血症状复发或以上3项事件同时发生㊂二次心肌梗死:①溶栓或溶栓后行补救性PCI 术心肌梗死相关症状消失后,再次出现持续15min 以上的心肌缺血症状;②心电图出现新的ST段改变或新的异常Q波;③心肌酶再次升高超过正常上限值(如已超过正常上限,则定义为再次超过20%);④原本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通畅的冠状动脉再次发生闭塞㊂以上4项中至少出现2项,则可以定义为二次心肌梗死㊂心肌缺血复发:经心内科医师诊断的心肌缺血相关症状复发㊁心电图改变㊁新发肺水肿或低血压或心脏听诊可闻及的因心肌缺血引发的心脏杂音㊂次要终点事件为出血,包括微小出血㊁临床相关非重大出血(CRNM出血)㊁严重出血㊂出血事件严重程度按照国际血栓形成和止血学会(ISTH)分级标准[6]进行划分,依次为:①严重出血事件(包括血红蛋白下降>2g/天以上㊁需要输血>2U红细胞或全血㊁重要器官出血㊁致命性出血);②临床相关非重大出血(CRNM出血);③微小出血㊂1.5㊀随访观察指标分别于溶栓后1月㊁3月㊁6月进行临床随访,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全因死亡㊁二次心肌梗死㊁心肌缺血复发㊁二次血运重建以及需要临床干预的心力衰竭的发生以及发生时间㊂1.6㊀统计学分析采用R3.1.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数据以xʃs表示,其余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㊂采用R软件开源统计分析包twang-package对基线资料行逆概率加权(IPTW)处理混杂因素,即通过广义增强模型(GBM)获得个体倾向评分,并经twang-package处理获得个体权重值,经加权后确认基线数据平衡[7]㊂根据个体权重值采用R软件sur-vey-package行加权回归获得两组间各临床终点事件以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加权前和加权后的P㊂同时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生化检验结果,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后,两组间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 检验㊂针对临床随访,采用倾向评分加权的Kaplan-Meier分析评估不同溶栓方案后随访过程中的不良时间发生情况,计算两组间各事件加权前后Log-Rank P,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㊀果2.1㊀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本研究共纳入100例患者,平均年龄(49.70ʃ4.29)岁㊂逆概率加权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在高血压㊁血脂异常等方面存在不平衡(P<0.05);经逆概率加权后,两组间各基线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且各项P在加权后均有上升㊂详细临床基线资料见表1,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2㊂2.2㊀两组溶栓后造影结果(TIMI等级)的比较溶栓后全部患者在24h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㊂TIMI0级㊁1级以及3级患者占比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㊂尿激酶原组与阿替普酶组两组造影结果存在补救性PCI指征(TIMI0~1级)的患者例数分别为5例与19例,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加权前P=0.021,加权后P=0.025)㊂溶栓后24h 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详见表3㊂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指标尿激酶原组(n=50)阿替普酶组(n=50)加权前P加权后P 年龄/岁49.64ʃ3.5349.92ʃ3.940.2710.412男性/[例(%)]38(76.0)42(84.0)0.0610.150高血压/[例(%)]41(82.0)38(76.0)0.0150.164糖尿病/[例(%)]13(26.0)16(32.0)0.2620.588血脂异常/[例(%)]26(52.0)21(42.0)0.0060.078吸烟史/[例(%)]10(20.0)12(24.0)0.1730.334心力衰竭史/[例(%)]11(22.0)8(16.0)0.1020.199心肌梗死史/[例(%)]2(4.0)4(8.0)0.2420.585心绞痛史/[例(%)]21(42.0)23(46.0)0.6890.810溶栓前CK-MB峰值/(IU/L)248.82ʃ63.16235.30ʃ71.730.3220.331症状发作至溶栓时间/min273.48ʃ82.60257.96ʃ74.040.3270.453表2㊀两组患者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指标尿激酶原组(n=50)阿替普酶组(n=50)t P 肌钙蛋白/(ng/L) 1.80ʃ1.41 1.79ʃ1.430.0350.972谷丙转氨酶/(U/L)45.50ʃ16.1245.90ʃ16.300.1230.902三酰甘油/(mmol/L) 1.70ʃ0.47 1.70ʃ0.430.000 1.000糖化血红蛋白/% 6.08ʃ0.50 6.10ʃ0.500.2000.842白细胞计数/(ˑ109个/L)10.2ʃ3.810.6ʃ3.30.5620.575血小板计数/(ˑ109个/L)206.3ʃ176.1205.8ʃ176.40.0140.989D-二聚体/(μg/L)205.6ʃ174.5205.8ʃ174.10.0060.995 TG/(mmol/L) 2.10ʃ0.71 2.10ʃ0.680.000 1.000 TC/(mmol/L) 4.35ʃ0.58 4.52ʃ0.5914530.149 LDLC/(mmol/L) 2.98ʃ0.51 3.03ʃ0.440.5250.601 HDLC/(mmol/L) 1.06ʃ0.27 1.02ʃ0.280.7270.469 BNP/(μg/L)330.6ʃ199.0354.2ʃ147.60.6720.503 LVEF/%49.0ʃ6.446.8ʃ6.0 1.7730.079表3㊀两组患者溶栓后造影结果的比较单位:例(%) TIMI等级尿激酶原组(n=50)阿替普酶组(n=50)加权前P加权后P 0级3(6.0)11(22.0)0.0200.016 1级2(4.0)8(16.0)0.0450.033 2级13(26.0)14(28.0)0.8230.660 3级32(64.0)17(34.0)0.0020.002冠状动脉造影后,所有存在补救性PCI指征的患者(包括尿激酶原组5例,阿替普酶组19例)接受了PCI手术;其余TIMI等级患者IRA溶栓后狭窄程度良好,无方案外PCI手术㊂补救性PCI术后详情见表4,两组患者行补救性PCI术后TIMI血流差异无显著性(P>0.05)㊂2.3㊀两组临床终点事件的比较两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比较详见表5㊂主要临床终点事件方面,两组在溶栓后30天内全因死亡㊁非致死性二次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缺血症状复发均差异无显著性(加权前后P>0.05)㊂尿激酶原组死亡病例3例(5.0%),其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颅内出血,1例死于心脏破裂;阿替普酶组死亡病例5例(10.0%),其中3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术后心脏电风暴,1例死于心脏破裂㊂表4㊀行补救性PCI术后造影结果的比较单位:例(%) TIMI等级尿激酶原组(n=5)阿替普酶组(n=19) 0级0(0.0)1(5.3)1级1(20.0)3(15.8)2级3(60.0)11(57.9)3级1(20.0)4(21.1)㊀㊀注:χ2=0.31,P=0.958,加权后P=0.912㊂表5㊀两组患者临床终点事件的比较单位:例(%)临床终点事件尿激酶原组(n=50)阿替普酶组(n=50)加权前P加权后P 溶栓后30天内全因死亡3(6.0)5(10.0)0.4640.471非致死性二次梗死2(4.0)3(6.0)0.6490.452心肌缺血症状复发4(8.0)7(14.0)0.3400.337出血事件微小出血13(26.0)13(26.0) 1.0000.855 CRNM出血3(6.0)5(10.0)0.4640.458严重出血2(4.0)1(2.0)0.5600.4612.4㊀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临床事件的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见表6㊂尿激酶原组与阿替普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源性休克㊁心室颤动㊁室性心动过速㊁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加权前后P均>0.05)㊂溶栓后24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方面,尿激酶原组存在补救性PCI指征的患者数量低于阿替普酶组,且差异有显著性(加权前P=0.021,加权后P=0.025)㊂表6㊀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临床事件的比较单位:例(%)指标尿激酶原组(n=50)阿替普酶组(n=50)加权前P加权后P 心源性休克4(8.0)3(6.0)0.6720.552心室颤动2(4.0)5(10.0)0.2420.187室性心动过速3(6.0)7(14.0)0.1840.156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5(10.0)6(12.0)0.7510.972房室传导阻滞1(2.0)3(6.0)0.6970.936补救性PCI5(10.0)19(38.0)0.0210.0252.5㊀两组随访期间不良临床事件的比较除溶栓30天内死亡患者,两组其余患者均接受了临床随访㊂临床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在全因死亡㊁二次心肌梗死㊁心肌缺血症状复发㊁二次心肌血运重建以及出现需要临床干预的心力衰竭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校正前后Log-Rank P>0.05;表7)㊂其中尿激酶原组全因死亡2例,均死于二次心肌梗死引发的心源性休克;阿替普酶组全因死亡3例,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心脏电风暴㊂尿激酶原组随访期间2例患者经历了二次心肌血运重建,均为PCI;阿替普酶组3例患者经历二次心肌血运重建,其中2例为PCI,1例为CABG㊂Kaplan-Meier 曲线见图1㊂表7㊀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不良临床事件的比较单位:例(%)指标尿激酶原组(n=47)阿替普酶组(n=45)校正前Log-Rank P校正后Log-Rank P随访中全因死亡2(4.3)3(6.7)0.5720.645二次心肌梗死3(6.4)2(4.4)0.6410.740心肌缺血症状复发6(12.8)10(22.2)0.6610.681二次心肌血运重建2(4.3)3(6.7)0.2850.270需要干预的心力衰竭7(14.9)6(13.3)0.7880.905图1㊀两组Kaplan-Meier曲线3㊀讨㊀论本研究为单中心㊁前瞻性实验,经IPTW法加权校正后,两组溶栓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备可比性㊂本研究结果表明,与阿替普酶组比较,尿激酶原组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后24h内冠状动脉通畅率更高;尿激酶原组和阿替普酶组在溶栓后24h内的冠状动脉造影方面,溶栓后存在补救性PCI指征(TIMI0~1级)的患者数量差异有显著性(10.0%比38.0%,加权前P=0.021,加权后P= 0.025);TIMI0㊁TIMI1㊁TIMI4的患者数量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IMI3的患者数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㊂两组在临床终点事件㊁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随访过程中不良事件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重组人尿激酶原为尿激酶的前体,能够通过激活与血纤维Y/E片段的结合实现溶栓的选择性,相较尿激酶出血风险更低,溶栓效果更强[11-13]㊂作为新型静脉溶栓药物,近年来关于重组人尿激酶原的临床实验不在少数[14-16]㊂本实验利用IPTW法加权控制组间基础信息偏倚,方法学方面在国内较为新颖㊂本研究中,重组人尿激酶原按照国内常规使用剂量及方法进行静脉溶栓,即3min内静脉推注20mg,随后用生理盐水稀释于90min内静脉滴注30mg,结果显示尿激酶原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90%,高于阿替普酶组的62%㊂金会群[17]将重组人尿激酶原以同样的剂量及方法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后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判断血管再通情况,尿激酶原组的血管再通率为97.9%,阿替普酶组为91.5%,两组间血管再通率差异有显著性,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不同组的血管再通率与本研究稍有出入,除了与不同研究病人的基线资料差异有关,阿替普酶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也存在差异;与上述研究不同,本研究中阿替普酶的使用方法按照国内常用的小剂量给药方案(于2min内静脉推注8 mg,随后于溶于生理盐水在90min内静脉滴注42 mg),可能导致血管再通情况的差异㊂此外,王影霞等[16]关于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比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显示,尿激酶原组的溶栓血管再通率为91.11%,与本研究接近㊂住院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本研究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除微小出血及重大出血发生率以外,尿激酶原组的其余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阿替普酶组,说明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具备显著优势,而临床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方面略优于阿替普酶,与金会群[17]研究结论相一致㊂杜立峰[18]的研究则表明,重组人尿激酶原的治疗效果与阿替普酶相似,且两者在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与本研究结论部分一致㊂而上述两份研究由于对基线数据的处理较为粗糙,组间差异较明显,可能是其研究中重组人尿激酶原的治疗效果与本文差异较大的原因㊂为探究不同溶栓方案对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溶栓后存活患者进行了为期6月的随访工作,其中两组患者在全因死亡㊁二次心肌梗死㊁心肌缺血症状复发㊁二次心肌血运重建以及出现需要临床干预的心力衰竭发生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校正前后Log-Rank P>0.05),表明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短期内的预后无显著优势㊂但由于随访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住院期间接受了补救性PCI,可能影响最终的随访结果㊂本研究后期将专门针对接受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的患者进行短期至中期随访,进一步分析探究其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㊂综上所述,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方案相比静脉注射阿替普酶,在提高血管再通率方面有显著优势,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更好;另外,在心脏不良事件与出血事件方面,重组人尿激酶原的安全性略高,对于无法提供及时的PCI治疗的基层医疗机构来说,值得作为一线溶栓药物在临床应用㊂[参考文献][1]郭芮丰,王晓,赵冠棋,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损伤评估和心脏保护策略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 (39):3117-3120.[2]武彩虹,张婕,沈晓霞,等.尼可地尔对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流动力学㊁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20,20(5):675-679.[3]胡丽英,陈凤英.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现状的单中心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0,25(4):333-337.[4]李刚,朱春凯,郑培明.miR-499㊁miR-16㊁肌红蛋白与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关系及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12(6):728-732.[5]刘斌,王霞,唐兵梅,等.胺碘酮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 (2):240-243.[6]刘馨允,张优,张华,等.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11):1138-1142.[7]孙海霞,刘波泉.急诊应用瑞替普酶㊁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17 (5):403-405.[8]Lip GY,Clementy N,Pericart L,et al.Stroke and major bleeding risk in elderly patients agedȡ75year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the Loire Val-ley atrial fibrillation project[J].Stroke,2015,46(1):143-150. [9]Mccaffrey DF,Griffin BA,Almirall D,et al.A tutorial on propen-sity score estimation for multiple treatments using generalized boosted models[J].Stat Med,2013,32(19):3388-3414. [10]张艳升.团体心理护理用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0):291-292. [11]张顺仪,罗婷婷,袁丽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冠状动脉内溶栓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2):233-234.[12]刘闯,张金盈,黄振文,等.国产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 39(6):1051-1054.[13]顾磊,李振华,王晓田,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尿激酶原溶栓后早期介入与直接介入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7,15(5):433-436.[14]徐金兰,张丽娟.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效果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05(5):54.[15]刘莹,王丽娜.重组人尿激酶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50例疗效及护理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15):76-77,78. [16]王影霞,王红红,李慧.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9):118-120. [17]金会群.重组人尿激酶原和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1):3921-3922.[18]杜立峰.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5(6):1725-1728.(此文编辑㊀朱雯霞)。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择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方法:按照奇偶分组法对90例、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STEMI患者展开分组讨论,对比对照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抽取对象45例)与观察组(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抽取对象45例)的安全有效性。

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显著提高,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较之对照组更优(P<0.05)。

治疗后,观察组LVEF、E/A水平增幅显著,较对照组更优(P<0.05)。

结论:较之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重组人尿激酶原在STEMI患者血管再通率及心功能改善中的效果更佳,且可减少其MACE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重组人尿激酶原;阿替普酶溶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效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临床主要通过溶栓治疗恢复STEMI患者的心肌供血,同时该疗法对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具有缓解作用,可促进患者预后恢复[1]。

本研究对90例、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STEMI患者予以选取,旨在明确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奇偶分组法对90例、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STEMI患者展开分组讨论,对照组中,男女性别比:23:22;年龄值选定56~78(64.69±6.05)岁界限内;发病至溶栓时间选定2~6(2.92±0.48)h界限内;观察组,男女性别比:24:21;年龄值选定53~77(64.55±6.24)岁界限内;发病至溶栓时间选定1.8~6(2.91±0.46)h界限内;纳入标准:年龄53~78岁;均经临床确诊,且发病至溶栓时间在6h以内;对治疗药物无禁忌症,配合度较高。

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

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

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何霄【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9(023)004【总页数】3页(P14-15,19)【关键词】重组人尿激酶原; 尿激酶; 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不良反应【作者】何霄【作者单位】陕西省陇县人民医院心内科陕西陇县 72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在短时间内出现闭塞,导致心肌组织出现缺血、坏死等急性病理性改变,属于急性缺血性心脏病。

据研究[1]报道,急性心肌梗死以心电图、心肌酶动态演变、剧烈胸部疼痛为主要特征,属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具有起病急骤、预后不良等特点。

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多数学者[2-3]认为应以快速开通梗死冠状动脉、重建心脏血运为主要治疗目标,以挽救濒死心肌,控制心肌梗死范围,预防心肌梗死病变范围扩大,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现阶段,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以尿激酶作为常用药品,但容易引起出血等不良反应。

有研究[4]显示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效果突出。

本研究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8例,按治疗药品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研究组男13例,女13例; 年龄41~70岁,平均(54.16±3.35)岁; 梗死部位为前壁10例,下壁14例,其他部位2例; 发病至溶栓时间(3.55±1.06) h。

对照组男12例,女14例; 年龄41~69岁,平均(54.85±3.03)岁; 梗死部位为前壁11例,下壁13例,其他部位2例; 发病至溶栓时间(3.82±1.11) h。

2组患者梗死部位、性别、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重组葡激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重组葡激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2年8月第9卷第24期·药物与临床·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加之血管内有血栓的形成,冠状动脉持续痉挛,血管闭塞,导致部分心肌严重缺血、坏死,进而产生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

随着当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尿激酶(urokinase ,UK )作为蛋白酶的一种,可直接作用于纤溶酶原,使其转变为纤溶酶,溶解血栓,还可降解纤维蛋白原,治疗急性发作的血栓栓塞病。

但UK 静脉溶栓,往往效果不明显,尤其对于发病超过4h 的AMI 患者,且并发症如出血等较为常见[1-3]。

因此对A -MI 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重组葡激酶(recom -binant staphylokinase ,r-Sak )作为新一代溶栓药价格适中,且溶栓效果显著。

为此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AMI 患者进行UK 和r-Sak 的对比治疗,旨在探讨r-Sak 对于AMI 的治疗效果,为该疾病的新治疗提供参考。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AMI 患者,男92例,女108例,年龄61~77岁,入院时胸痛持续时间<6h 者103例,6~12h 者97例;急性下壁后壁右室梗死88例,急性前壁梗死71例,前间壁心肌梗死41例;合并低血压者4例,合并心源性休克2例,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者5例,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者2例。

所有患者均为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无抗凝溶栓禁忌证。

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随机将其分为两组,UK 组和r-Sak 组,各10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参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4]的标准,具体有AMI 发病12h 内,年龄≤80岁,心电图示ST 段在两个或以上肢体导联抬高≥0.1mV ,或在相邻两个以上胸前导联抬高≥0.2mV 。

基层医院STEMI患者溶栓及转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策略

基层医院STEMI患者溶栓及转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策略

指南更新:溶栓药物的选择与变更
在溶栓药物中去掉了SK,加入了普佑克。
注意:尿激酶原是尿激酶的前体,其进入血液后并无活性,选择性吸附在 血栓表面后,经激肽酶作用后转变为尿激酶,进而发挥溶栓作用,具有明 显的血栓位置特异性,增加再通率,降低出血风险。
普佑克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第3代溶栓剂。是AMI的首选溶栓药物之一
急性心梗救治的里程碑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现实
救治少
救治慢
1
2 北京市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 到达医院至球囊扩张时间
(D2B)时间达标仅22%
现实
宋莉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8: 301
3
无体系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现状
早期再灌注比例低:
30% ➢ 有介入治疗能力医院中只有约
接受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尽早、完全、持续开通血管 恢复心肌水平再灌注
限制梗死面积
保护心功能
避免心力衰竭 和心源性休克
解决残余狭窄
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Yusuf S, et al. Circulation. 1990;82(suppl II):II-117-II-134. Schröder R,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1995;26:1657-1664.
解读2015中国STEMI指南
呼叫120、胸痛
中心导管室 快速呼叫
院内溶栓: 入院30分钟内
不能PCI 治疗
STEMI症状 发作
目标
中心-社 区,救 护车诊 断处置 指导
当地社区,家庭,救护车处 理措施
• 12导 ECGs • 如可能,考虑入院前溶栓治疗 • 在30分钟内进行
5 分钟
8 分钟

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

方法:对我院从2005年3月起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尿激酶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

结果:本组患者恢复再通47例,占90.3%,有1例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经及时抢救后心律恢复。

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使用相对安全。

关键词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观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

主要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多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据有关资料显示,AMI近年来发病率日趋增多,严重地危害当今人类健康水平。

早期静脉溶栓疗法,对AMI而言,不仅及时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而且能显著地降低病人的病死率,及时有效地改善幸存者的心功能。

我院从2005年3月起收治的52例AMI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早期静脉溶栓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3例,年龄27~68岁,心肌梗死部位:前壁心梗23例,广泛前壁心梗12例,下壁心梗11例,前间壁心梗6例,溶栓距发病时间﹙4.7±2.4﹚h。

所有病例均符合WT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

病例入选条件:①持续性胸痛超过30分钟,含硝酸甘油片症状不能缓解;②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0.2mV;③发病6小时以内者,若超过境6小时患者仍有胸痛,并且ST段抬高导联有R波者,也可以考虑溶栓治疗;④年龄在70岁以下者,家属同意并签字;⑤无溶栓禁忌症。

1.2 方法根据1996年7月修订的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参考方案[1]。

我科溶栓方法简述如下:将丽珠集团丽宝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字准字H的国产尿激酶150万单位溶入0.9﹪生理盐水溶液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溶栓前遵医嘱给予肠溶阿斯匹林300mg嚼服,溶栓6小时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速碧林)0.4ml (含4100iu抗xa因子)腹壁脐周皮下注射,Q12H。

运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运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运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旦确诊,尽快恢复冠脉血流就成为一项紧急任务,尤其是在疾病发作后的前3-6小时内。

静脉溶栓疗法通过静脉内溶解血栓,恢复冠脉血流,减少心肌坏死范围,减轻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经典的溶栓疗法药物为尿激酶(urokinase)、尿激酶激活型纯化物(r-UK)、链激酶组织型纯化物(t-PA)等,这些药物可以促使纤维蛋白溶酶激活,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进而溶解血栓。

溶栓后可迅速改善心肌供血,有助于挽救心肌组织,减少心肌坏死。

1.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明显缩小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

溶栓后,患者的相关指标如心肌酶谱、心电图等均呈现明显改善,心肌坏死的程度得到减轻。

2. 改善心肌功能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恢复受损心肌的收缩能力和舒张功能,有效减轻心肌重构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3. 降低死亡率多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溶栓药物可以迅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坏死,有效降低了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死亡率。

而且随着溶栓技术的不断改进,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在逐步提高。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虽然在患者的临床疗效上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出血的风险。

1. 出血风险急诊静脉溶栓治疗会引起患者出血的风险。

特别是在使用强力溶栓药物如t-PA时,患者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

出血部位主要包括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等,严重时可导致出血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溶栓药物有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过敏性休克,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反应。

3. 其他不良反应溶栓治疗还可能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如昏迷、恶心、呕吐、头痛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溶栓治疗时,临床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选择溶栓药物和剂量,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早期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早期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早期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早期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对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等方面所展现的应用价值与实施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整合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

结果经对比实验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研究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呈现(P<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对患者血清炎症、心肌损伤的改善上、出血并发症的降低上、再通率及溶栓回落和胸痛缓解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治疗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属临床心血管类疾病中危急重症之一,致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应尽早对患者开展积极救治措施,以降低或控制该疾病引发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静脉溶栓可复通梗死动脉,其疗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理想的预期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22年11月-2023年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病例构成:男女(72/44),年龄取中值(46.36±8.52)岁,病例资料间P>0.05。

1.2方法参与研究患者于溶栓治疗前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卡托普利片+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基础性常规药物治疗,早期注射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施以对照组,以<30 min匀速静脉滴注150万U尿激酶+100ml生理盐水,待12h后皮下注射4000 U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间隔12h再行注射4000 U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一次[1-3]。

早期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施以观察组,在完成双抗治疗后缓慢推注4000U肝素钠注射液,随后以<3 min推速静脉推注20mg重组人尿激酶原(+10ml生理盐水),再以<30 min匀速静脉滴注30mg重组人尿激酶原(+90ml生理盐水),治疗期间需配合静脉滴注肝素钠注射液12 U·kg-1·h-1(至少2d),最后皮下注射1次4000 U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4-6]。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分析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分析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现状,为不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的基层医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汇总,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结果(1)边远地区相距甚远,就医迟(包括转运),最佳溶栓时间窗易于错过.(2)溶栓治疗选择率低,溶栓积极性动力不足,尤其是夜间.(3)心梗急救团队建设不足,协作能力低,没有院前溶栓,亦缺乏患者教育.(4)溶栓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中阿司匹林使用不当(5)溶栓剂大都选用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结论不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的基层医院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及时的溶栓治疗具有相对优势.溶栓治疗在基层医院的开展存在许多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加强规范化治疗,提高立即心肌再灌注治疗水平非常重要. 【关键词】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64-01急性心肌梗死(本文专指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抓住时间窗进行及时的再灌注治疗是救治的关键,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首选方案[1],然而基层医院大都不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能力,故溶栓治疗在基层医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地位日益凸现出来.本文就此调查分析本地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现状,为不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的基层医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49例,男37例,女12例,年龄26~76岁,平均62±6岁;前间壁梗死16例,前壁梗死5例,广泛前壁梗死7例,下壁合并右室、正后壁梗死9例,下壁梗死12例.溶栓适应症31例,溶栓治疗9例,占29%,开通8例,开通率89%. 1??2方法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及?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2013年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回顾性调查研究,进行数据处理汇总,重点分析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2结果(1)边远地区相距甚远,就医延迟(包括转运),最佳溶栓时间窗易于错过.(2)溶栓治疗选择率低,溶栓积极性动力不足,尤其是夜间.(3)心梗急救团队建设不足,协作能力低,没有院前溶栓,亦缺乏患者教育.(4)溶栓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中阿司匹林使用不当(5)溶栓剂大都选用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3讨论急性心肌梗死为内科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及时的再灌注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首选已是医疗共识.然而我国具备直接PCI能力的医院为数不多,尤其是基层医院,即使在发达的美国仍然差距很大.现状之下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成为基层医院挽救心肌至关重要的再灌注治疗措施.我院是边疆偏远地区二级甲等医院,为不具备直接PCI 能力的基层医院,所有的溶栓治疗均在心内科病房完成.深入探讨目前存在的不足如下:①边疆边远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连队与团部,团场与师局,乡村与县城,县城与州市、省城之间相距较远,导致就医和转运延迟,易于错过最佳时间窗.虽然静脉溶栓简单易行,一般只需要心电图、心电监护和氧气与溶栓药物以及肝素等抢救药物就能开展,但是团场、乡镇医院(一级医院)医生短缺, 条件所限,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是他们的“禁区”,都转到上级医院救治,在基层一级医院更易错过最佳时间窗,这就对二级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层二级医院更应把握好溶栓适应症,如果首选溶栓治疗,应在入院后30min 内进行溶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被转运到不具备PCI 能力的医院,如果有不可避免的延迟,预计首次医疗接触(FMC)到PCI时间大于120min,如无禁忌,就地选择溶栓治疗.发病<12h;发病12~24h,仍有缺血证据,大面积心肌坏死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ST 压低者,除外正后壁心肌梗死或ST 压低伴aVR 抬高者,仍是溶栓治疗指征[2].②溶栓治疗选择率低(本次调查占29%),溶栓积极性动力不足,尤其是夜间.这既有医生的因素亦有患者的因素.医生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溶栓获益的意识不浓、惧怕溶栓并发症、部分医生未能掌握溶栓方法、不叫上级医师指导、团队协作不足尤其是夜间等.患者的原因主要是不理解、恐惧所致,亦有经济原因等.③心梗急救团队建设不足,协作能力低,没有院前溶栓,亦缺乏患者教育.基层医院急诊科心血管疾病的急救能力非常薄弱,心血管急症基本上都在心内科病房进行. 因此加强急救团队建设,建立急诊科和病房的急救联动机制刻不容缓.同时社区、医院都应加大、加强该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民众对胸痛的危机意识,倡导积极就诊、及时抓住时间窗的理念.④溶栓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中阿司匹林使用不当.主要表现为首剂负荷量不够,维持时间不足,肠溶片未咀嚼直接吞服,延迟了药物起效时间,降低了抗血小板效果,急性期应在无禁忌症情况下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继以100mg/d长期维持.⑤溶栓剂大都选用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根据溶栓药物发现的先后和药物的特点,可将溶栓制剂分为三代,第一代溶栓药物以尿激酶和链激酶为代表,其溶解血栓不具备纤维蛋白特异性,可导致系统性纤维蛋白(原)溶解,血管开通率低,易发生出血并发症.第二代溶栓药物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为代表,可选择性地激活血凝块中的局部溶栓作用,血管开通率显著提高.第三代溶栓药物以瑞替普酶(r-PA)和替奈普酶(TNKtPA)为代表,可选择性地激活血凝块中的纤溶酶原,药物半衰期(T 1/2)较二代溶栓剂明显延长,且具有溶栓能力强,血管开通率高;无抗原性及过敏反应;出血并发症少[3].与非特异的纤维蛋白制剂比较,建议优先使用特异的纤维蛋白制剂如:替奈普酶、阿替普酶和来替普酶,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尿激酶的冠脉再通成功率高,出血发生率低.基层选用尿激酶主要还是价格的问题. 链激酶价格便宜但易于过敏,不安全,不被选用. 总之目前不具备直接PCI能力的基层医院,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仍占有主导地位,但的确又存在一定的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按照指南加强培训、规范治疗,提高溶栓率和再通率,将挽救更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 (8):676-679?? [2]张斌??2013ACCF/AHA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解读[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9):609?? [3]张栩??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2例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8):3796??。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900字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900字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900字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60例STEMI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ST段回落≥50%率、ST段完全回落率、冠脉再通率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STEMI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心电图ST段的回落及血管再通,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毕业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安全性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for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Method:60 patients with STEMI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rokinas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for Inject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ST segment fell 50% rate,ST segment or complete drop rate,incidence rate of coronary artery and reperfusion arrhythmia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 complication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具有可比性。

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中的应用研究
搜集的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分析处理,计 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 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临床资料
共160例患者,每组40例,年龄35~71岁,男 75例,女85例,左下肢血栓患者91例,右下肢血 栓患者69例,其余情况均符合上述纳入标准,其中 术前经CTPA诊断并发无症状性肺栓塞患者24 例,均无明显休克、低血压、咯血、胸闷、气促症状, 术后复查新发肺栓塞患者5例,均未出现肺栓塞典 型症状,糖尿病23例,高血压45例% 2.2 各组患者肢体周径差值比较 2.2.1 预期溶栓结束日患侧大、小腿周径并与治疗 前相比:预期溶栓治疗结束日各组病例大腿周径差 值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30, "<0.05),提 示4组大腿周径差值不完全相同,小腿周径差值群 组间(F=26.15 ,"<0.05),提示4组小腿周径不完全 相同。D组与A、B、C、组两两比较,大腿周径差值、 小腿周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 表1%总结来说,A组在预期治疗天数结束时优于 其余三组,D组优于B、C两组%
40
3
C组
40
2
D组
40
6
5.16±1.73 3.00±0.98 2.80±0.87 3.61±9.41
2.49±0.29 1.99±0.29 1.97±0.29 2.22±0.34
2.05±0.24 2.81±0.96 2.80±0.87 2.12±0.31
1.57±0.63 1.89±0.30 1.97±0.29 1.48±0.48
2.2.2给药2 d后患侧大、小腿周径并与治疗前相 比:各组病例给药2 d后的患侧大、小腿周径与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对比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对比
采 用 SPSS 1 8.0统计软 件对 本次 研究所 得数 据进 行分析 。
作 为研 究 对 象 。采 用 随机 数表 法 将这 90例 患 者分 为参 照 组 堵塞 血 管 的 再通 成 功 率 、心 血 管 不 良事 件 的 发生 率 和死 亡
与 研究 组 (45例 /组 )。参 照组 患者 中有 男 25例 ,女 20例 ; 率 用 % 表示 ,采用 x 检验 。P <0.0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其 年 龄 在 4O岁 至 76岁 之 间 ,平 均 年 龄 (54.6 4-3.6)岁 ; 2 结果
《当代医药论丛 》ContemporaryMedicalSymposium 2017年 第 l5卷 第 15期 ·论 著 ·
25
重 组 组 织 型 纤溶 酶 原 激 活 剂 与尿 激 酶 治疗 急性 心肌 梗 死 的效 果 对 比
张 铨 鑫
(山东省 泰安 市东平 县 中医 院内科 ,山东 泰安 271500)
2.1 接 受溶栓 治 疗后 两组 患者堵 塞血 管再通 情 况的对 比 接受 溶栓 治疗 后 30 min,参照组 患者 中有 4例 患者 (占
8.89%)的堵 塞血管 再通 成功 ,研究 组患者 中有 13例 患者(占 28.89% )的堵 塞 血 管 再 通 成 功 。 接受 溶 栓 治 疗 后 60 min。 参照 组 中有 lO例 患 者 (占 22.22% )的堵 塞血 管再 通 成 功 ,
溶 栓治 疗后 24 h,使用 低分 子肝 素钙 对患 者进 行辅 助治 疗 。 低分 子肝 素钙 的用 法与参 照 组相 同 。 1_3 观 察 指 标
观 察 接受 溶 栓 治 疗 后 两 组 患 者 堵 塞 血 管 的再 通情 况 , 观 察 时 间 点 分 别 为 治 疗 后 30 min、60 min和 120 min。2)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 和B组,每组60例.A 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B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比较A、B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完全再通率(76.7%)和再通率(86.7%)明显高于A 组患者的完全再通率(46.7%)和再通率(63.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 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16例,心绞痛26例,心力衰竭6例,再次心肌梗死2例;B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以及再次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8例,心力衰竭2例,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A 组(41.7%),比较差异明显.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55-02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肌坏死现象,主要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急,病情严重,死亡率高[1-2].急性心肌梗的治疗关键在于冠状动脉复通以及再灌注.静脉溶栓是目前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其在患者的抢救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是一种复通率高、作用强、并且具有纤维蛋白选择性的溶栓剂,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3].本研究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相关内容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11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 组(60例)和B组(60例).A 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7.5±3.4岁;B 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46.7±3.7岁.120例患者均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均在发病后6个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排除其他严重系统疾病者以及有溶栓禁忌症者.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存在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A、B两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前均进行常规辅助治疗,包括肝素、阿司匹林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A 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150U 溶于100mL 的0.9%生理盐水注射液中,三十分钟内完成静脉滴注);B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首先按照每公斤体重60单位给予肝素静脉注射;其次将重组尿激酶原20毫克和生理盐水10毫升稀释后给予静脉注射;然后将重组尿激酶原30毫克生理盐水90毫升于半小时内滴注完毕;最后按照每公斤体重12单位给予肝素静脉泵入48小时监测APTT时间在正常2倍. 1.3观察指标治疗后利用数字血管减影机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患者的冠状动脉的复通情况,根据TIMI分级将2级和3级视为血管再通,血管再通率=2级再通率+3级完全再通率.2级再通:部分再灌注,造影剂于冠状动脉远端可呈现完全充盈状态,但造影剂的流入和清除速度相对较慢;3级完全再通:完全再灌注,造影剂充盈流入速度和清除速度较快. 1.4统计学意义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完整导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检验,以P <0.05为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效果比较A 组60例患者治疗后血管2级再通10例(16.7%),3级完全再通28例(46.7%),血管再通率为63.3%;B组60例患者治疗后血管2级再通6例(10.0%),3级完全再通46例(76.7%),血管再通率为86.7%,A、B两组的完全再通率和再通率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1、P<0.05;X2=4.36、P<0.05). 2.2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病例,A 组患者中出血16例,心绞痛26例,心力衰竭6例,再次心肌梗死2例;B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以及再次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8例,心力衰竭2例,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A 组(41.7%),比较差异明显(P<0.05).3讨论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冠心病的急症之一. 由于很多基层医院无法实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所以静脉溶栓是当前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可快速开放梗死动脉、恢复血流灌注,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恢复患者心功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治疗中发挥了作用. 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的溶栓剂有链激酶、尿激酶等,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开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的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是尿激酶前体,其通过活化纤溶酶原来发挥溶栓作用,而没有和血纤维直接结合,当患者血管被栓子堵塞后可引起缺氧和血压改变,通过细胞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作用降解栓塞的血块部分,诱导尿激酶原转为尿激酶,发挥栓塞血块溶解作用,最终到达提高溶栓效果的目的[4-5].有研究结果显示[6],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时间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作用,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所以缩短治疗时间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完全再通率和再通率明显高于A 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出血、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 组(P<0.05),由此可见,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相对于尿激酶治疗效果更显著,且药物副作用小,不良反应较少,此研究结果与高仁芬等[7]人的研究结果相符. 总之,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药物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早期治疗的首先方法.参考文献[1]李志刚,丁世芳,陈志楠等.临时起搏器在急性心肌梗死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急诊术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6):436-437. [2]ChoiEui-Young,Seo Hye-Sun,ParkSunghaetal..Predictionoftransmural extent of infarction with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icallyderivedindexofmyocardialbloodflowandmyocardialbloodvolumef racGt[ion:comparisonwithcontrast-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 J].AmericanSocietyofEchocardiography.Jo urnal,2006,19(10).3]张海峰,石纪萍,高冶.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69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39-140.[4]王琦.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04):455-457. [5]宁荣霞,崔晓迎,黄志民,刘玉兰,刘改镯.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07,(23):1720-1722.[6]夏峰.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体会[J].吉林医学,2011,[ 32(35):7513.7]高仁芬.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18):2818.。

观察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观察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观察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1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1]。

对照组采取人尿激酶溶栓方法,观察组采取重组尿激酶原溶栓的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冠脉再通率和完全流通率以及轻度出血总发生率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的血管再次流通率和血管完全流通率都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轻度出血总发生率14.0%比对照组3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明显,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到现在为止,是我国大部分医院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在比较严重的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

如果没有及时的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么临床死亡率会变得很高。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内部有血栓,并且血管堵塞以及血流减少等原因造成心肌连续性缺血,从而形成部分心肌组织坏死[2]。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比较急,且一些医院的治疗硬性条件不是很好,因此,当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是静脉溶栓治疗。

使用静脉溶栓可以使心肌梗死的面积减少,减少死亡率。

本文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100例病人加以研究,现进行如下报告和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1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全部病人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吴丹勇;李景悦【摘要】新药上市后临床再研究是对已上市药品在广泛使用条件下,对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安全性、有效性、药物经济学、改进给药剂量以及是否有推广价值等进行全面科学评价.通过全面系统评价,弥补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和用药的不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数据和依据,使病人在治疗中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这对提高我国临床治疗水平和医疗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1类生物新药-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上市后IV期临床研究为例,阐述药品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7(015)017【总页数】2页(P2221-2222)【关键词】尿激酶原;上市后临床研究;Ⅳ期临床;【作者】吴丹勇;李景悦【作者单位】天士力控股集团,天津 300410;天津天士力医药商业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4;R284.1药品上市前虽已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但这些试验不足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其原因之一是动物与人存在种属差异,人体发生的不良反应有些在动物身上不能表现出来;其二是临床试验由于病例少,试验过程短,对试验对象的要求和用药条件控制严格,及试验目的单纯等,对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率低及在特殊人群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不易发现。

新药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虽十分重要,但过多的试验未能了解药物临床安全性,而加强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各种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和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因此政府监管部门一直强化上市药品的安全性监测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药品上市后临床研究包括不仅限于Ⅳ期临床研究。

药物的Ⅳ期临床试验属于新药上市后的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药品在普通或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及是否改进给药剂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105
54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效果临床
研究
徐金兰,张丽娟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心内科,内蒙古 巴彦淖尔)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临床应用血管再通率,评估重组人尿激酶原效果。

方法对26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接受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后再通率进行临床疗效、心电图、化验、随访等评估,以及后期补救PCI后证实再通率。

结果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再通率达92.3%。

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再通率高。

关键词:急性心梗、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基层医院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105.031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主要由于斑块破裂诱发局部血栓形成导致血管急性闭塞所致,紧急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量是治疗AMI最有效的方法[1]。

目前除急诊介入治疗(Percytaneour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外,溶栓治疗也是一种快速血管重建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不具备PCI治疗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Intravenous Coronary Thrombolysis,IVCT)治疗成为首选,本文通过临床实例对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效果进行分析,探讨该药物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
1.1 对象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ST段抬高的AMT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析普佑克(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共入组26例,其中男性19例,女7例。

入组标准:(1)持续胸痛>30min,硝酯类药物不能缓减;(2)至少两个相邻的导联ST段上抬>0.2mv或肢体导联ST 段上抬>0.1mv;(3)胸痛发作<12h,若>12h但胸痛持续或ST段持续抬高者。

排除标准:(1)年龄>80岁;(2)入院后24h内死亡;(3)伴有严重肺部疾病,肾脏疾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和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采用自身对照,单一治疗试验设计方案。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经本人和(或)家属知情同意后,均给予普佑克溶栓治疗,给药方法: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20mg+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3min内),其余30mg+生理盐水90ml,30min内静滴完毕。

本试验中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溶栓患者,除溶栓治疗外一切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均参照中华心血管病学会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进行,随访时间为15天。

1.2.2 资料
收集病例资料,内容包括发病至就诊时间,就诊至溶栓时间,溶栓治疗后临床观察项目:(1)患者症状及体征有无减轻以及减轻程度,同时观察患者神经系统及有无出血迹象;(2)心电图记录,溶栓前至少做1份标准18导联心电图:Ⅰ、Ⅱ、Ⅲ、AVR、AVL、AVF、V1-V9,V3R-V5R;溶栓开始后60min、120min各复查一次12导联心电图,此后7天内,每日至少做1次心电图,导联电极位置应严格固定;(3)监测心肌酶(心肌生化标记物)指标,按照发病时间:入院即刻、发病后第12、14、16、18h查心肌生化标记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1.2.3 疗效
溶栓后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按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

溶栓成功、冠状动脉开通的临床判定标准:①原心电图抬高最显著导联的ST段,在输注溶栓剂后的120min内抬高的ST段回降≥50%;②自输入溶栓剂的90min内,胸痛症状减轻(≥70%或消失);③使用溶栓剂90min内,心电图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④血清CK-MB酶峰提前在发病14小时以内,具备上述4项中2项指标,考虑为临床开通,但仅有第②项与第③项组合不能判定为开通。

2 结果
入选患者26例全部完成临床观察,没有脱落病例,溶栓再通的临床指标判定24例溶栓成功,成功率92.3%,后期随访部分延迟PCI患者12例,其中证实血管再通成功10例,完全闭塞2例。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中急重症,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且逐渐向年轻化发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使相关冠状动脉再通,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也减少了心梗后心绞痛、心衰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心梗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主要成分为重组人尿激酶原分子量为(50±5)KDa,rhPro-UK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表达获得[3],rhPro-UK是具有纤维蛋白选择性的溶栓剂,其单链成分在血浆中没有活性,只有到达血栓形成部位时,部分变为双链尿激酶,激活血栓表面的纤维酶原变成纤溶酶,后者溶解血栓纤维蛋白,待血栓纤维蛋白E-区暴露出来后,单链rh-Pro-UK能以更快的速度直接激活结合在纤维蛋白E-区的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使血栓纤维蛋白迅速溶解,从而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

本研究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开通率达到92.3%,研究期间存活率100%,初步证实普佑克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本次因入选病例较少,缺乏大量临床对照,期待更多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
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
[2] 荣继平.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继续医
学教育,2014,6(6):32-33.
[3] 王丽英,王国军,张彦玲,等.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
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5,30(5):107-109.
·临床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