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原的研究概况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引言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由于感染引起的严重炎症反应。
脓毒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是临床急重症医学的常见且严重的疾病。
脓毒症发生的机制非常复杂,其发病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炎症因子的释放和调控。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脓毒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将介绍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介绍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的可溶性蛋白质,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的溶解产物。
suPAR具有一系列生物功能,包括促进纤溶、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参与细胞增殖和迁移等。
在炎症性疾病中,suPAR的水平普遍升高,因此被认为是炎症反应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suPAR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关于suPAR在脓毒症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suPAR与脓毒症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已有研究表明,脓毒症患者的血浆中suPAR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一项针对严重感染患者的研究发现,suPAR水平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相关,并且可以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另外一些研究也表明,suPAR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呈正相关,提示suPAR可能是脓毒症预后评估的重要标志物。
2. suPAR与炎症反应的调节在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炎症因子的释放和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suPAR 能够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导致炎症反应的持续加剧。
suPAR也参与调节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化和迁移,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
suPAR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病过程。
尿激酶的亲和层析分离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尿激酶的亲和层析分离研究姓名:叶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生物化工指导教师:阮复昌20040301摘要摘要尿激酶(Urokinase)是体内纤溶酶原激活剂。
自从在尿液中发现尿激酶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和全面。
尿激酶参与纤溶过程,因而常用作治疗脑血栓、急性心肌梗塞和静脉栓塞等疾病。
尿激酶是一种糖蛋白,属丝氨酸蛋白酶类,等电点在8.4~9.7之间。
尿激酶的活性检测方法主要有直接法与间接法,采用间接法较为快捷,如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使用较广泛的测定方法。
高纯度的药用尿激酶价格昂贵。
通常是从成年健康男性尿液中提取,制得粗酶后早期采用沉淀和传统层析相结合的多步分离法,后来发展用亲和层析纯化尿激酶。
本文采用Sepharose4B为基质,对氨基苯甲脒(P—aminobenzamidine,p-ABZ)年[I肌酸为亲和配基,制备亲和层析柱分离尿激酶。
在前人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本文选择对氨基苯甲脒层析柱在最优的条件下分离尿激酶:合成配基密度481.tmol・g。
1的亲和载体,最大吸附量达2.17×105Iug。
载体以上;选择pH7.5含O.5mol・L。
NaCI的0.05mol・L‘1Na2HP04~NaH2P04缓冲液为吸附条件,选择pH4.0含0.5mol・L‘1NaCl的0.1m01.L~NaAc~HAc缓冲液洗脱条件:将尿激酶粗酶纯化50.2倍,活性回收率为79%。
首次将肌酸应用于分离尿激酶,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合成配基为531.tmol・g。
的亲和载体,最大吸附量为1.28×105IU・g。
载体;选择pH4.5含0.5mol-L1NaCl,0.1t001.L~AICl,的0.1m01.L~NaAc—HAc缓冲液为吸附条件,选择pH7.0含0.5m01.L。
1NaCl的O.05m01.L~Na2HP04~NaH2P04缓冲液为最终洗脱条件;将尿激酶粗酶纯化63.7倍,活性回收率为8l%。
研究尿激酶原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尿激酶原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摘要目的:观察阿替普酶(reteplase,r—PA)与尿激酶(urokinase,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观察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阿替普酶治疗组和尿激酶治疗组两组各30例,观察溶栓再通时间、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等。
结果:与尿激酶组比较,阿替普酶3小时、6小时的血管溶栓再通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及峰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替普酶组死亡1例,心力衰竭及休克1例,与尿激酶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r—P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优于UK,且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再通时间早、再通率高、给药方便、药物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治疗AMI的理想溶栓药物。
关键词阿替普酶尿激酶心肌梗死溶栓疗效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危急症之一,发病急,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
紧急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2]。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治疗组和尿激酶治疗组进行溶栓疗效观察。
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2011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阿替普酶治疗组和尿激酶治疗组两组各30例,年龄39~75岁。
心肌梗死部位:广泛前壁7例,下壁+广泛前壁2例,前间壁15例,前壁12例,下壁19例,下壁+右室5例。
病例选择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3]。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可比性。
给药方法:明确诊断后溶栓前应做18导联心电图,急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离子、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血淀粉酶,并查血型配血备用,取标本后立即开始溶栓,所有患者均首服拜阿斯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同时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他汀类调脂药、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低分子肝素等基础药物治疗。
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中的应用研究
共160例患者,每组40例,年龄35~71岁,男 75例,女85例,左下肢血栓患者91例,右下肢血 栓患者69例,其余情况均符合上述纳入标准,其中 术前经CTPA诊断并发无症状性肺栓塞患者24 例,均无明显休克、低血压、咯血、胸闷、气促症状, 术后复查新发肺栓塞患者5例,均未出现肺栓塞典 型症状,糖尿病23例,高血压45例% 2.2 各组患者肢体周径差值比较 2.2.1 预期溶栓结束日患侧大、小腿周径并与治疗 前相比:预期溶栓治疗结束日各组病例大腿周径差 值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30, "<0.05),提 示4组大腿周径差值不完全相同,小腿周径差值群 组间(F=26.15 ,"<0.05),提示4组小腿周径不完全 相同。D组与A、B、C、组两两比较,大腿周径差值、 小腿周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 表1%总结来说,A组在预期治疗天数结束时优于 其余三组,D组优于B、C两组%
40
3
C组
40
2
D组
40
6
5.16±1.73 3.00±0.98 2.80±0.87 3.61±9.41
2.49±0.29 1.99±0.29 1.97±0.29 2.22±0.34
2.05±0.24 2.81±0.96 2.80±0.87 2.12±0.31
1.57±0.63 1.89±0.30 1.97±0.29 1.48±0.48
2.2.2给药2 d后患侧大、小腿周径并与治疗前相 比:各组病例给药2 d后的患侧大、小腿周径与治
重组人尿激酶原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重组人尿激酶原临床应用研究现状重组人尿激酶原(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rhPro-UK)是一种基因工程制备药物,属于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其结构为单肽链,半衰期较长,可持续发挥溶栓作用。
在无血栓存在时,rhPro-UK的酶活性有限,但在与血栓形成接触后,血栓纤维蛋白部分溶解使纤维蛋白E片段暴露,从而提升rhPro-UK的酶活性。
其可将纤溶蛋白酶原转化为纤溶蛋白的活性增加超过500倍。
在这种情况下,rhPro-UK可直接作用于纤溶酶原,尤其是与C端两个赖氨酸残基结合的纤溶酶原,进一步提高活性。
rhPro-UK作为一种溶栓剂,能在血栓处发挥作用,对体内其他部位影响较小,能高效分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
rhPro-UK未转换部分可促使更多纤溶酶生成,进一步加强溶栓效果。
该药主要用于治疗血栓引发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肺栓塞、脑卒中等疾病,因其溶栓能力强、重通效果好、引起的出血少等特点而备受青睐。
本文旨在对rhPro-UK在临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临床应用多处开花1、抓住急性心肌梗死的黄金期AMI在临床上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患者死亡,可能引发并发症,如心包炎、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欧洲心脏病学会《关于sT段抬高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管理指南》中指出,早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进行再灌注疗法,可以显著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死亡风险。
此类疗法主要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药物溶栓两种方式。
PCI是目前冠状动脉再灌注的首选方法,通过支架置入和球囊扩张等手段迅速打通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
尿激酶 基因组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尿激酶基因组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端,其目的是对尿激酶基因组学进行简要介绍,并阐明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性。
在这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尿激酶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和背景:概述:尿激酶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尿激酶基因及其在生物体中的功能及调控的学科。
尿激酶作为一种蛋白酶,参与多种生物体内生化过程的调节。
其基因组学研究针对尿激酶基因在基因水平上的表达、调节和变异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解析。
尿激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及蛋白酶,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
它在细胞粘附、发育调控、免疫应答等多个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深入研究尿激酶基因组学不仅可以揭示生物体内复杂的调控网络,还可以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尿激酶基因组学研究已经迅速崛起。
通过对尿激酶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基因信息,进而研究其在不同生物系统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通过对尿激酶基因组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尿激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为后续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尿激酶基因组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将探讨尿激酶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性,从生理学和临床角度解释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其次,我们将介绍尿激酶基因组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基因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解析尿激酶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用尿激酶基因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尿激酶基因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在解析尿激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尿激酶基因组的系统研究,可以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尿激酶基因组学的综述,对该领域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总结,以期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尿激酶的质量研究
Vol.5 No.4Aug. 2019生物化工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第 5 卷 第 4 期2019 年 8 月尿激酶的质量研究胡著阳,魏超娟,耿卫锋(江西浩然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29)摘 要:尿激酶,是从新鲜人尿中提取的一种能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的酶。
注射用尿激酶是常用的抗血栓药物之一,常用于治疗心肌梗塞、脑卒中等疾病,为国家医保药物目录中的甲级药品,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并收载于《中国药典》中。
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血栓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溶栓类药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这对该类药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国家“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提高药品质量的要求。
因此,各药品生产企业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对产品质量标准和质控方法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尿激酶;质量标准;关键质量属性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the Quality of UrokinaseHu Zhu-yang, Wei Chao-juan, Geng Wei-feng(Jiangxi HaoranBiopharma Co., Ltd., JiangxiNanchang 330029)Abstract: Urokinase is an enzyme extracted from fresh human urine that activates plasminogen. Urokinase for injection i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anti-thrombotic drugs, which is often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roke. Urokinase is a Class A drug in the national medical insurance drug catalogue, it has been in clinical use for many years and is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increasing aging of our population, the incidence of thrombotic diseases is also increasing,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such drug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Drug Safety, requiremen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drug quality has been clearly put forward. Therefor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s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further study the quality standards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Key words : Urokinase; Quality standards; Key quality attributes尿激酶是一种糖蛋白,属丝氨酸蛋白酶类,由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产生,其天然蛋白质底物为纤溶酶原。
论文尿激酶
尿激酶的制备与研究进展摘要:尿激酶是纤溶酶原的主要激活物之一。
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发现, 尿激酶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已经大量应用于治疗新鲜血栓性闭塞性疾病、肺栓塞、急性脑血栓形成、脑血管栓塞以及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形成。
本文对尿激酶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制备等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尿激酶纤溶酶原分子组成制备Preparation, Rsearch and Delopment of Urokinase Abstract:Urokinase is one of the major activitor of plasminogen . Recent research found t-hat urokinas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 variety of other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 ess in recent research,including wound healing,tissue regeneration,cell migration,and especially i- ncluding cancer metastasis , angiogenesis and other phys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 The struct- ure of urokinase and its preparation are introducted in detail in this article.Keywords: urokinase plasminogen molecule structure preparation1.前言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简称尿激酶:urokinase 简写UK,)最初是从新鲜男性尿中提取[1],以后又在血浆、脑水、精液以及肾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纤维母细胞、某些肿瘤细胞的培养液中发现[2-3]。
打针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指南]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IV期临床试验研究知情同意书尊敬的患者:您的医生已经确诊您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我们邀请您参加一项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诺克)的上市后开放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观察注射用重级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该项研究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牵头,全国范围近10家研究中心参与,共约有2000例成人受试者参与。
本研究方案已经得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进行临床研究。
在您决定是否参加这次研究之前,请尽可能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它可以帮助您好了解本次研究的意义、程序和期限,参加研究后可能给您带来的益处、风险和不适。
如有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您也可以和您的亲属、朋友一起讨论,或者请您的医生给予解释,确保您充分理解本研究并做出决定。
一、本次研究的背景心肌梗死、脑栓塞及其它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我国每年至少有500——1000万人需要使用溶栓制剂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常使用的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出于溶栓效果不理想,安全性低,正逐渐被高效、特异、副作用小的新型溶栓剂所取代。
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历经十年开发了国家一类溶栓新药“注射用重人尿激本酶原(普佑克)”,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上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S2*******。
普佑克是特异性的纤溶酶原激活剂,主要作用于血栓部位的纤维蛋白,对梗死相关血管具有较高的临床开通率,目前该药批准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Ⅰ期临床试验表明普佑克临床用量在85mg以下耐受性良好,均未见不良反应。
Ⅱ期临床试验共纳入222例患者,结果显示受试者均无明显的或特殊的不良反应发生,50mg人剂量组的冠脉造影开通率(TIMI2+3级)为78.26%,其中TIMI3级开通率为60.87%。
Ⅲ期临床试验共入组有效病例328,结果显示50mg剂量组冠状动脉造影开通率(TIMI2+3级)为78.50%,其中TIMI3级开通率为60.75%,显著高于对照尿激酶相应的冠状造影开通率(TIMI2+3级为51.6%,TIMI3级为36.8%);而且普佑克组发生脑出血和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的绝对值及发生率都少于对照组尿激酶。
尿激酶、阿替普酶与替奈普酶,你真的了解吗?
尿激酶、阿替普酶与替奈普酶,你真的了解吗?第一代溶栓药以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为代表,这一类溶栓药物能够有效溶栓,但是却没有纤维蛋白特异性,而且链激酶具有免疫原性,容易引起药物抗性、发热和变态反应。
尿激酶1951年由Wiuiams发现由人尿或人肾培养物制得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由二条多肽链组成,对纤维蛋白原为非选择性,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化为纤溶酶,而使得纤维蛋白凝块、纤维蛋白原及前凝血因子V和VIII降解,并分解与血凝有关的纤维蛋白堆积物而其作用,可渗入新鲜血栓内更易激活附着在纤维蛋白网上的纤维酶原,促使新鲜血栓的溶解,对已机化得陈旧血栓无效。
半衰期16分钟注意:较大剂量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因此以特异性纤溶酶原为重点的第二代溶栓药物应运而生。
第二代溶栓药以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阿替普酶)为代表,此类药物常与抗凝药物联用,溶栓能力较第一代溶栓药物进一步提高,且对纤维蛋白特异性高,因而全身性纤溶反应低,可以避免引起循环纤维蛋白原和纤溶酶原耗竭的全身溶栓状态,降低全身出血风险的发生,但是这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所需的剂量较大,又可引起循环纤维蛋白及纤溶酶原的轻度或中度减少,且给药方式过于复杂。
尿激酶原由4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
作用机制:识别血栓:被血栓表面的纤溶酶、激肽释放酶激活,部分变成双链UK,后者激活结合在血栓表面的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使血栓纤维蛋白部分溶解。
溶栓:从Y/E片段上由尿激酶原激活产生的纤溶酶将血块附近的尿激酶原转化为UK,UK是非专一性激活因子,可大量激活血块上所有结合纤溶酶原(不分D结构域或Y/E片段)以及周围游离的纤溶酶原,从而致使血块的迅速降解。
通过血液中蛋白水解酶抑制剂的作用,将UK 与纤溶酶的作用限于血块附近,从而使得尿激酶原诱导的溶栓作用是血栓专一性。
尿激酶原是尿激酶的前体,进入血液后无活性,识别血栓表面Y/E 后片段,经激肽酶作用被激活,转变为尿激酶,进而发挥溶栓作用。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临床研究概况
Ov r e e wi w o i c l udis o c m bi n um a Pr ur ki s f Clnia St e f Re o na t H n o o na e
ZHAN G Zhe g n —Gu n ag
B in ntueo i ehooy e ig 1 0 7 ,C ia e igIstt fBo cn l ,B in 0 0 1 hn j i t g j
( 一 4 8 ) a d e pe sd i m u e m eo a cl( p / )o o gylt ru o ia e i E c l w s u e o t a A 7 1 7 n x rse n o s y l elS 20 r n n ls e po rkn s n . i a s d t r t m ad o e
通 率 、0 死 亡 率 、 3天 出血 合 并 症 等 副 作 用 与 链 激 酶 没 有 明显 差 异 , 出血 性 中 风 发 生 率 高 于 链 激 酶 , 盟未 批 准 Sm- 而 欧 a
pae 市 。 国 产 重 组 人 尿 激 酶 原 也 进 行 了探 索研 究 , 于 治 疗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给 药剂 量 为 3 ~ 0 m , 药 时 间 为 3 ls 上 用 O6 g 给 O 或 6 i , 塞 相 关 血 管 开 通 率为 6 .%~ 0 % , 尿 激 酶 为 5 .%~ 6 %( 均 5 . ) 此外 , 0mn 阻 3 4 8. 而 0 22 6 . 7 平 80 。 % 国外 用 重 组人 尿 激 酶 原 治 疗 深 层 静 脉血 栓 和 缺 血 性 中风 进 行 了探 索研 究 , 病 例 数 较 少 , 但 尚须 进 一步 研 究 。 [ 键 词 ] 尿 激 酶 原 ; 织 型 纤 溶 酶 原 激 活 剂 ; 激酶 ; 激 酶 ; 性 心肌 梗 死 ; 通 率 关 组 链 尿 急 开 [ 图分 类 号 ] R 7 中 9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0 — O 2 2 1 )2 0 9 — 6 文 0 9 0 0 (0 2 0 — 24 0
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溶栓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溶栓药的出现使该病的病死率大幅下降。
由于传统溶栓药较多的出血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新型溶栓药重组人尿激酶原,显示出其与传统溶栓药相比较强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功效以及增强的纤维蛋白特异性的理想特性,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此文就近年来尿激酶原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给予综述。
标签:重组人尿激酶原;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和与年龄有关的风险,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
由于该病较高的致死率,尽早恢复心肌组织的血液灌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便具有重要意义。
重组人尿激酶原是尿激酶的前体,进入血液后吸附在血栓表面被激活,转变为尿激酶,使血栓迅速溶解,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1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给药剂量与给药方式溶栓药物的安全性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
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绝大部分体现在给药剂量上,药物的给药方式与剂量不同,疗效不同。
静脉溶栓是通过静脉给药的方法,使药物浓度迅速达到峰值,发挥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的作用,是目前临床上较易实施的一种解除冠脉阻塞的方法[1]。
由李天德[2]报告的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试验中,研究者静脉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50 mg和60 mg溶栓后90 min冠脉血管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宁荣霞等人[3]用尿激酶原50 mg与60 mg与尿激酶做对比观察,在溶栓后90 min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实验显示尿激酶原50 mg的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为77.3%,60 mg为76.2%,两组差异无意义。
尿激酶原50 mg~60 mg的剂量静脉应用,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剂量,在有效溶栓的同时,又不增加出血的风险,值得被临床广泛应用。
有研究者[4]采用先静脉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后即刻介入的方法,即易化PCI,观察两组患者在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发现尿激酶原可以减少无复流的发生。
尿激酶的亲和层析分离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尿激酶的亲和层析分离研究姓名:叶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生物化工指导教师:阮复昌20040301摘要摘要尿激酶(Urokinase)是体内纤溶酶原激活剂。
自从在尿液中发现尿激酶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和全面。
尿激酶参与纤溶过程,因而常用作治疗脑血栓、急性心肌梗塞和静脉栓塞等疾病。
尿激酶是一种糖蛋白,属丝氨酸蛋白酶类,等电点在8.4~9.7之间。
尿激酶的活性检测方法主要有直接法与间接法,采用间接法较为快捷,如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使用较广泛的测定方法。
高纯度的药用尿激酶价格昂贵。
通常是从成年健康男性尿液中提取,制得粗酶后早期采用沉淀和传统层析相结合的多步分离法,后来发展用亲和层析纯化尿激酶。
本文采用Sepharose4B为基质,对氨基苯甲脒(P—aminobenzamidine,p-ABZ)年[I肌酸为亲和配基,制备亲和层析柱分离尿激酶。
在前人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本文选择对氨基苯甲脒层析柱在最优的条件下分离尿激酶:合成配基密度481.tmol・g。
1的亲和载体,最大吸附量达2.17×105Iug。
载体以上;选择pH7.5含O.5mol・L。
NaCI的0.05mol・L‘1Na2HP04~NaH2P04缓冲液为吸附条件,选择pH4.0含0.5mol・L‘1NaCl的0.1m01.L~NaAc~HAc缓冲液洗脱条件:将尿激酶粗酶纯化50.2倍,活性回收率为79%。
首次将肌酸应用于分离尿激酶,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合成配基为531.tmol・g。
的亲和载体,最大吸附量为1.28×105IU・g。
载体;选择pH4.5含0.5mol-L1NaCl,0.1t001.L~AICl,的0.1m01.L~NaAc—HAc缓冲液为吸附条件,选择pH7.0含0.5m01.L。
1NaCl的O.05m01.L~Na2HP04~NaH2P04缓冲液为最终洗脱条件;将尿激酶粗酶纯化63.7倍,活性回收率为8l%。
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新进展
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新进展摘要:在冠心病的类型之中,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疾病类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发病率和病死率都相当之高。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国内外专家都通过临床等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手段,不断地积累丰富的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
溶栓治疗也在众多治疗方式中逐渐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和治疗的常见有效方式。
而尿激酶原有较好的溶栓功效,能够作用于血栓部位的纤维蛋白,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疗效有着很大的作用,并且从临床治疗的效果来看,血栓的溶解率高达70%以上,与此同时,其副作用相对较小,风险相较于其他治疗方式有明显降低,且并发症发病率也有所下降。
本文将探讨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安全性、效用、优势以及当下存在的不足、问题和未来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原是一种糖蛋白,主要成分由411个氨基酸组成,在人体或者动物体内广泛存在,并且可以作用于人体,具有较多种的生理功能[1]。
尿激酶原是一种活性较低的物质,当遇到纤溶酶、胰蛋白酶、激肽释放酶, Lys158~Ile159 位点被其水解后,便会形成双链尿激酶,并且能够与机体内自然存在的尿激酶的原本结构性质相一致,具有很好的溶栓特异性,并被作为一种新型的特异性溶栓类药物[2]。
在另一种情况下,尿激酶原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凝血酶及凝血因子相结合,便可以平衡体内的凝血和出血情况[3]。
在临床的研究中,尿激酶原还具有纤维蛋白选择性,可以很好的将纤溶酶唤醒,激发其溶栓特异性,以此完成将体内的尿激酶原转化为尿激酶,这便是尿激酶原溶解血栓的机制[4-5]。
一、尿激酶原静脉溶栓的临床治疗疗效早在早期国内的临床研究报告中,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便取得了较为成功的临床治疗效果[6]。
何霄便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选取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且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划分为2组,每组各26例来研究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组主要采用尿激酶原静脉溶栓的方式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将20毫克普佑克与10毫升的生理盐水相融合,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同时进行普通肝素的静脉推注,而对照组却采取传统的溶栓方式,采取尿激酶原与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
尿激酶的研究进展
尿激酶的研究进展姓名:彭川蓉学号:201540306002 班级:2015级中药资源与开发班摘要:介绍尿激酶近年的研究发展状况,并对其在临床上的局部运用做出阐述,并对其研究与运用前景提出展望。
尿激酶是纤维酶原的主要激活物之一,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大量运用于治疗新鲜血栓性闭塞性疾病、肺栓塞、急性脑血栓形成、脑血管栓塞以及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形成。
关键词:尿激酶;临床运用;研究进展前言:尿激酶从健康人尿中分离的,或从人肾组织培养中获得的一种酶蛋白。
由分子量分别为33000 (LMW-tcu-PA)和54000(HMW-tcu-PA)两部分组成。
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后者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
尿激酶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还能提高血管ADP酶活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在静脉滴注后,患者体内纤溶酶活性明显提高,停药几小时后,纤溶酶活性恢复原水平。
一、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一)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研究进展型脑卒中是脑梗死中比较难治的一种,常规治疗效果欠佳,预后较差。
目前国内外一线抗凝药物为低分子肝素,本研究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并以低分子肝素钙为对照。
研究总结目前认为,缺血性进展型脑卒中的病因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炎的基础上,合并动脉痉挛或血液内凝血因子改变,使血液自凝[3],导致血管管腔狭窄、闭塞,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其半暗区内细胞形态未受破坏,缺血24 ~ 72 h 内仍具有一定可逆性。
促进血流供应为主要手段,抗凝溶栓治疗为早期首选方法。
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4],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导致高血液粘稠度,引起血栓形成,因此在急性脑梗死中降低纤维蛋白原是防止血栓继续形成和增大的关键性措施。
在脑缺血组织出现不可逆损害前,静滴降纤酶,能降低血液中增高的纤维蛋白原,溶解血栓使动脉再通,能减少或消除脑缺血损害。
重组人尿激酶原(科室会)课件
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
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随着精准医学的进步,根据患者 的基因型、疾病特点等因素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成为可能, 进一步提高重组人尿激酶原的治
疗效果和安全性。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尽管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溶栓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如如何提高 药物的溶栓效果、降低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以及如何降低药物成本,使其更广泛地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临床应用
重组人尿激酶原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可有 效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通畅,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未来展望
新型药物的研发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未来 有望开发出更加高效、安全的重 组尿激酶原衍生物,提高溶栓效
果,减少副作用。
联合治疗的应用
重组人尿激酶原(科室 会)课件
目 录
• 重组人尿激酶原简介 •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生产与制备 •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重组人尿激酶原简介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发现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发现可以追溯 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科学家 们开始尝试在实验室中克隆和表
01
02
03
储存条件
重组人尿激酶原应在28℃的冷藏条件下保存, 避免冷冻和光照。
运输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 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剧 烈震动和碰撞。
有效期管理
根据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试 验结果,确定重组人尿激 酶原的有效期,并在有效 期内使用。
03
重组人尿激酶原的药理 作用与临床应用
尿激酶原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应用效果
尿激酶原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应用效果俞炜源;张正光;肖成祖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讯》
【年(卷),期】1998(000)001
【摘要】溶栓疗法不仅已被常规地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而且也已用于其它血栓病的治疗中,如急性缺血性脑血栓、肺栓塞、急性周围动脉血栓等。
尿激酶原是双链尿激酶的单链前体,它主要激活纤维蛋白表面的纤溶蛋白原,所以具有选择性溶栓作用。
临床结果表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与t-PA、链激酶或尿激酶伍用均有协同作用。
本文综述它了的特性、结构与功能,以及它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的治疗效果。
【总页数】10页(P35-44)
【作者】俞炜源;张正光;肖成祖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1;北京 100071;北京 1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
【相关文献】
1.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杨友高;冉晓刚;陈洪宝;郑维军;傅代彪;汪益芳;简丽
2.甲氟哌酸的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以及临床应用 [J], 张秀松
3.克拉霉素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临床应用 [J], 倪梅媛;马敏
4.把握研究方向为实际应用服务──记“尿激酶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 [J],
5.重组人尿激酶原临床Ⅰ期药代动力学研究 [J], 宋海晶;杨伟志;张卓梅;欧伦;陈方;王清清;董立厚;刘秀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144-411位氨 基酸残基),位于其羧基端的His204、Asp255 与Ser356 三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该酶的活性 中心,Asn302 为糖化位点, 该区共有5对 二硫键,即在 148-279、189-205、197 268、293-258和368-380氨基酸残基之间 各有一对二硫键;
三、国内研究概况
〝七五〞期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开始研 究重组人尿激酶原,都得到国家科技部 〝 863 〞委员会的资助。我所率先获得 全长人尿酶原基因cDNA克隆,接着又 构建出高产工程细胞株。并于〝八五〞 中期和〝九五〞期间完成了重组尿激酶 原的中试工艺研究和临床前安全评价, 于2001年完成Ⅰ期临床试验。
2、细胞的微载体灌流培养
将工程细胞CL-11G细胞株从生产种子库取出,复 苏依次在方瓶、搅拌瓶、转瓶内培养,基础培养基为 DMEM/F12,再转入5升罐培养,细胞密度达到1×107细 胞/ml 后转入20L罐培养,采用多孔微载体无血清灌 流培养。待细胞密度达到1×107/ml左右时,采用间隙 更换部分微载体的工艺,即每隔10~15天更换约1/4 微载体,每天收集培养上清11.2个体积。我们用20L 罐连续培养91天,细胞密度最高达2.6×107/ml,共获 培 养 上 清 1909L, 平 均 活 性 为 6280IU/ml, 最 高 达 11200IU/ml,总产量达到113g。
尿激酶原的研究概况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张正光
一、前言
尿激酶原(Pro-urokinase, Pro-UK) 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Single-Chain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tor) 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rinary -type plasminogen activtor )
4℃以下是稳定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尿激酶原的血栓溶解特异性
1、pro-UK本身活性很低,在血浆中只有 微弱的活性,对体内纤溶系统影响很小, 当给药剂量太大时(超过1mg/kg),部 分水解成双链UK,则对体内纤溶系统有 影响。pro-UK到达血栓表面,被那里的 纤溶酶激活,部分变成双链UK,后者激 活结合在血栓表面构型有所改变的纤溶 酶原变成纤溶酶,使血栓纤维蛋白部分 溶解。
4. pro-UK的特殊毒性试验研究结果
1).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昆 明 小 鼠 静 脉 注 射 pro-UK90mg
/kg后,12、24、36、48及72小时取 材检查,对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红 系细胞造血均无明显影响。各取样 点的微核率及PCE/NCE值均在正常 范围之内。
2). pro-UK的遗传毒性研究
3 Wistar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
大鼠静脉注射pro-UK 3、10和30mg/kg后, 三 个剂量组受试动物均未出现毒性反应症状,食 量、体重增长正常。13项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 RBC、Hgb、Reti、HCT、MCHC、MCH与对照 组比较有显著差别或非常显著差别(P 0.05, P 0.01 ),但都在正常范围波动,没有明显的时 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TP、Alb与对照组比较有 升高趋势, APTT 时间明显延长,组织病理学 检查及脏器系数测定均未发现具有毒理学意义 的改变。
(2) 第二个酶切位点在135和136两个赖 氨酸之间,高分子双链UK可被纤溶酶继续 水解该酶切位点,并脱去N-末端的第 136 位赖氨酸,变成低分子双链UK,分子量为 33KD,其活性与高分子UK相同; (3)第三个酶切位点在 143 位谷氨酸与 144 位亮氨酸之间,蛋白酶可裂解该肽键 产生分子量为32KD的单链低分子尿激酶原 (pro-UK),其溶血栓活性生花特性与高分
104,000IU/mg)。
尿激酶原作用机理示意图
UK,t-PA,SK
Pro-UK
plasminogen D-domain
E-domain
plasmin
plasminogen
E
plasmin
D E EAB E D CDF
E E A B E FDP CDF
E
E
D
Plasminogen
plasmin
plasmonogen plasmin
尿激酶原的结构
Pro-UK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分子内有12 对二硫键。pro-UK分子按结构功能可分为四个 结构域,依次为: (1)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第5-49位氨基酸残 基),与表皮生长因子高度同源,其功能与促 进pro-UK的生物合成有关,该区有三对二硫键, 即在11与19、13与31、33与42氨基酸残基之间 各有一对二硫键; (2)Kringle(指环)结构域(第50-136位氨 基酸残基),其功能与血小板蛋白和细胞膜蛋 白结合有关,该区也有三对二硫键,即 50 与 130、71与113、102与126氨基酸残基之间各有
五、pro-UK的化学结构
pro-UK由4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单 链 多 肽 ( 简 称 pro-UK ) , 分 子 量 约 为49KD左右,在302位天冬酰胺残基有 一 个 糖 链 , 分 子 量 约 2320Da , 由 岩 藻 糖、甘露糖、半乳糖和N-乙酰-葡萄糖 胺组成,在第18位苏氨酸残基上有一 个糖基岩藻糖,分子量180Da。其一 级结构如下图所示:
子pro-UK相似;
(4)第四个酶切位点在156位的精氨酸与157 位的苯丙氨酸之间,凝血酶可水解该位点的肽 键,生成双链pro-UK,由148位与279位的二硫 键将A、B两条链相连接起来,其活性只有双链 UK的1/500,但其催化活性与生化特性与单链 pro-UK 相 似 。 纤 溶 酶 可 水 解 B 链 N- 端 第 157 和 158 两 个 氨 基 酸 , 生 成 双 链 UK 。 pro-UK在溶液中不稳定,容易逐渐水解成小分 子尿激酶原或变成双链尿激酶,但其冻干品在
2、当血栓纤维蛋白暴露出E-片段,单链proUK能直接激活结合在该片段C-端两个赖氨酸残 基上的纤溶酶原,其活性增加500倍,产生大 量纤溶酶,使血栓纤维蛋白迅速溶解,因此 pro-UK是特异性的纤溶酶原激活剂。单链proUK被纤溶酶、嗜热杆菌金属蛋白酶完全激活后, 其比活性与尿激酶相同(1-1.2105 IU/mg,天 然尿激酶或尿激酶原的比活性的国际标准为
3). pro-UK的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pro-UK100、200、400g/ml分别 与 CHL 细胞接触培养 24、48小时(加 S96h) 收 获 细 胞 , 三 个 剂 量 pro-UK 对 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无明显影响, 也未见诱发CHL细胞染色体畸变及数 目改变。
4). pro-UK的生殖毒性研究
1985 国际血栓形成和止血委员会正式命名尿激 酶原为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1986 欧美开始小规模的临床研究,到1994年以 后开始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德国用大肠杆 菌表达的尿激酶原(Saruplase) 先后完成 了6775例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试验。
1994 美国Abotte公司研制的尿激酶原(Prolyse) 做了400多例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病人的临 床试验,现正在做第Ⅲ期临床试验。
十一、pro-UK的药效学试验结果
11.1 pro-UK对家兔外源性血栓的溶栓作用:
用体外血栓形成仪制备血栓,染色后经颈静 脉注入家兔体内,观察不同剂量 pro-UK的溶栓 作用,并与UK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ro-UK与 UK同等剂量的溶栓作用相似, pro-UK的溶血栓 功能随剂量增加而增强, 其溶栓率与对照组比 较差异非常明显 ( P0.001) ,正常家兔对注入 的血栓有一定生理性溶解作用。揭示pro-UK对 家兔试验性血栓有明显的溶解作用。
三批pro-UK电泳结果
九、重组人尿激酶原的 临床前安全试验
1 急性毒性试验: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proUK 的 半 数 致 死 量 ( LD50 ) 97.5 mg/kg。在14天观察期内,小鼠体重 增加正常,未见任何异常,死亡率 为零。
2 pro-UK的长期毒性试验
Beagle狗的长期毒性研究结果表明,pro-UK 28mg/kg和8mg/kg组每次静脉滴注后可见牙 龈不同程度充血,给药后半小时明显减轻, 4 小时内恢复正常。用药后注射部位容易出 血,需要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2mg/kg组 未观察到上述症状。28mg/kg 组动物的Tchol、 TP和Alb含量有升高趋势,凝血时间明显延 长,病理学检查未观察到药物造成直接的脏 器损伤。
用沙门氏菌诱变性实验平皿掺入法检测 pro-UK对测试菌株TA97、TA98、TA100 和 TA102 的 致 突 变 作 用 。 结 果 表 明 , pro-UK 在0.12000g/皿浓度范围内, 在活化和非 活化条件下,诱发四菌株产生的回变菌落 数与相应的自发突变率和 S9对照组相比无 明显增加,表明pro-UK对沙门氏菌无致基 因突变作用。
八、尿激酶原的生产工艺
1、尿激酶原工程细胞的构建
将人体分泌尿激酶的Detroit562细胞RNA提取出 来,用反转录及基因重组技术得到长cDNA,并构建成含人尿激酶原全长cDNA 的重组表达质粒pMTSVT-du,采用磷酸钙法将质粒转 染CHO细胞。经酶切鉴定正确后,最终挑选得到表达 水平最高的CL-11G工程细胞株。该工程细胞株进行 了一系列鉴定的结果表明,它符合生物制品生产细 胞的要求。
二、尿激酶原的研究历史
1973 年Bernik从组织培养液中发现尿激酶原。 1970 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人们先后从新鲜人
尿、人和动物的正常细胞、肿瘤细胞中 纯化出单链尿激酶并命名为尿激酶原。 1980 年代中期开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用基 因重组技术克隆表达尿激酶原的工程菌 或工程细胞株纯化制备尿激酶原。
(4)连接区(第136-143位氨基酸残基)。
六、pro-UK的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