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 《沁园春·长沙》 课件 (共48张PPT)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 《沁园春·长沙》 课件 (共48张PPT)

“意象”简释

创作者的思想
感情象
作品中的客观 物象
诗人的思 想感情与 客观物象 融合形成 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 象的创造和组合 所构成的一种充 满诗意的艺术境 界
《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
一、意象美来自景物的选取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从状态:
或广博,或 宏伟,或雄 峻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六 言 诗 给彭德怀同志
一九三五年十月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沁园春·长沙》意象赏析
“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它 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 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如果从意象美的角度去赏析这首词,对准确把 握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也许能另辟一 径。
读下面所选的毛泽东的词, 谈谈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 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 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 海,残阳如血。
念奴娇 .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 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 罪,谁人曾与评说?
词(字数)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PPT课件
朗诵时声音要深沉、有力、稳健,读 出诗人卓然傲立,一览群芳的风范。
• 4——10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集体朗读并讨论:读七句话要用什 么样的语调?这七句话由一个字统 领,这个字是哪个字?这七句话描 述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 特点?
下阕小结:


过渡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风壮 华志 正凌 茂云 奋乘 然风 前破 行浪
全词思路: 3、全词总结
立→看→问
忆 →恰 → 记 • 上阕主要写景,写眼前之景。即描绘了
绚丽的湘江深秋景色,突出“万类霜天 竞自由”的精神。有感而发,提出苍茫 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4、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 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 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 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 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思考:课文标题为什么是长沙?
明确:毛泽东在长沙求学工作13年之 久,长沙记忆了毛泽东青春飞扬的峥 嵘岁月。文章内容写长沙之景,忆长 沙之人,有着深深的长沙印迹。标题 改动,内容必须改变。如《沁园 春·雪》。
《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
• 一、意象美来自景物的选取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远) 江中的“百舸” (近) 空中的雄鹰(高) 水底的游鱼 (低)
或广博, 或宏伟, 或雄峻
竞相向上、 生机勃勃
与毛泽东积极 向上,昂扬奋 进的立意契合。
从状态:
静态的火红的枫林,
动态的“争流”的“百舸” 等
以壮景抒豪情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

⾼⼀语⽂必修⼀必背古诗⽂要想在考试中拿到⾼分,就必须保证⾃⼰在选择题基础题不丢分,也就是要确保⾃⼰对字⾳字形⾮常敏感,这是⼀种长期的积累,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语⽂必修⼀必背古诗⽂,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语⽂知识"↓↓↓⾼⼀语⽂必修⼀必背古诗⽂《沁园春长沙》独⽴寒秋,湘江北去,橘⼦洲头。

看万⼭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意⽓,挥斥⽅遒。

指点江⼭,激扬⽂字,粪⼟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浪遏飞⾈!《采桑⼦重阳》⼈⽣易⽼天难⽼,岁岁重阳。

今⼜重阳,战地黄花分外⾹。

⼀年⼀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霜。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千⼭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泥丸。

⾦沙⽔拍云崖暖,⼤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千⾥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浪淘沙北戴河》⼤⾬落幽燕,⽩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是,换了⼈间。

《⾬巷》撑着油纸伞,独⾃彷徨在悠长,悠长⼜寂寥的⾬巷,我希望逢着⼀个丁⾹⼀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样的颜⾊,丁⾹⼀样的芬芳,丁⾹⼀样的忧愁,在⾬中哀怨,哀怨⼜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巷,撑着油纸伞像我⼀样,像我⼀样地默默⼻亍着,冷漠、凄清,⼜惆怅。

她静默地⾛近⾛近,⼜投出太息⼀般的眼光,她飘过象梦⼀般地,像梦⼀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枝丁⾹地,我⾝旁飘过这⼥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尽这⾬巷。

在⾬的哀曲⾥,消了她的颜⾊,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彷徨在悠长,悠长⼜寂寥的⾬巷,我希望飘过⼀个丁⾹⼀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作别西天的云彩。

1《沁园春长沙》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 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 的镇压。
一、鉴赏上阙
1.时间标记:1925年
2.时代背景: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 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 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来自一、鉴赏上阙“字”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物霜天竞自由
遍:红色范围广,红得彻底 染:巧夺天工,景色美到极致 透:江水碧绿澄澈 争:昂扬奋进 击:矫健勇猛 翔:自如轻快
一、鉴赏上阙
“看” “竞”
湘江秋景图
总起 总结
一、鉴赏上阙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羁旅之思,家国之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淡泊恬静,高洁脱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辽远阔大, 少年壮志)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二、鉴赏下阙
1.下阙写了什么内容?用词中的一句话概括。 2.诗人回忆起了哪些内容?
沁园春·长沙
一、鉴赏上阙
1.诗的开头三句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2.作者看到了哪些秋景?这些秋景的写景顺序是什么呢? 3.诗词最讲究炼字,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有哪些字用得好?
一、鉴赏上阙
1.时间标记:1925年
2.时代背景:1925年12月,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 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 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 云涌地开展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沁园春 长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沁园春 长沙

注释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

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

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

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以上三句是说:在寒秋季节,独立在橘子洲头目送着湘江水汩汩北流。

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漫江:满江。

漫:满,遍。

舸(gě):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争流: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

击,搏击。

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万类:指一切生物。

霜天:指深秋。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liáo 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苍茫:旷远迷茫。

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

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百侣:很多的伴侣。

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

峥嵘(zhēng róng)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课件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课件

资料助学 整体感知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2.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 蓬勃发展,毛泽东此时也直接领导了湖南 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 已基本确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 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 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资料助学 整体感知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资料助学 整体感知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词的分类: ①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
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14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 ②按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
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 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 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 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 沁园春·长沙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词作,能理解词作内容 2.能赏析词作中的意象和形象,鉴赏词作精炼的语言艺术 3.赏析词作借景抒情的手法,评价词人博大的情怀
资料助学
1.作者介绍:
整体感知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 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 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导人,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3.文化常识—词:
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 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 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 “诗余”。

1.1《沁园春长沙》课件第123课时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上册(1)

1.1《沁园春长沙》课件第123课时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上册(1)

沁园春· 长沙
第三课时Βιβλιοθήκη 课后作业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相关练习。
关联性阅读
二、对比阅读《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的异同。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小结
直抒胸臆 含蓄委婉
特点二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结
——韵律、形象、凝练、跳跃
特点三
——意象丰富
小结
1、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题名说明此的中 心意思或者记述内容。
2、长沙是作者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也是中国 农村革命发源地之一。
知人论事
毛泽东诗词:
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3.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 4.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鉴赏景物形象
二、鉴赏景物形象——
问题: 词的上阕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万山 --数量多 --红遍 --饱满、广阔 层林 --起伏感 --尽染 --层次动态 漫江 --溢满动感 --碧透 --清澈至极 百舸 --宏大 --争流 --蓬勃生机 鹰、鱼 --—矫健有力、轻快自由,空间位置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课文全解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课文全解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课文全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课文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基础知识】重要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gě) 峥(zhēng)嵘寥廓(kuò)挥斥方遒(qíu) 漫(màn)江携(xié)来浪遏(è)飞舟多音字:汗水可汗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重要字形: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重要词义: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近义词辨析: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

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文学常识: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4篇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4篇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朗读感受词的慷慨激昂的情感。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景、情的崇高美。

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作品内容、感情,建立整体认知。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秋景的把握,感受词的崇高美。

三、德育目标通过对抒情主人公及少年形象的把握,感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青年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以国家振兴为己任的伟大情怀,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诗词内容,学会赏析诗词。

2、感悟词人崇高的理想和开阔的胸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1、词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作品,很讲究节奏、韵律,所以,只有诵读出来才能感受词的艺术境界,下面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此词的艺术境界。

(教师)从朗读中,你们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慷慨激昂2、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看看能否读出这种情感?3、学生朗读,边读边思考,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上片:写景下片:忆事三、鉴赏课文(一)赏析词的上片1、词的前三句给我们透露哪些信息?(学生朗读,个别回答,老师总结)交代观景的人物、时间、地点2、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看到了哪些景物?(明确)山、林、水、船、鹰、鱼3、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色彩绚丽、生机勃勃4、面对这样的美景,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毛泽东又想到了什么?明确:毛泽东不仅仅是感慨祖国山河的广阔、壮观,尤为祖国命运担忧,从而有了深沉的思考—国家的命运由谁来主宰,抒发一种忧国忧民之情。

(二)赏析词的下片1、对于“谁主沉浮”的问题,作者在下片是否做出回答?(学生带着问题朗读下片)2、词的下片忆事,作者回忆了哪些事?(PPT展示毛泽东在长沙和同学们的一段经历。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主宰国家命运的正是那些“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百侣、同学少年”,艺术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问题。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文本赏析
上阕:分析词中描绘的湘江秋景图,包括“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如“红遍”“尽染”“碧透”“争流”“击”“翔”等,体会其描绘的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秋景。
文本赏析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的秋景,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景中寓情,作者通过描绘壮美的秋景,抒发了昂扬向上的情感。)
词牌来历: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花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结构: 本文在词中属于长调,分上下两片(阕)。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整体感知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必修一《沁园春长沙》

必修一《沁园春长沙》
长 沙
1925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 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气壮山
河的伟大诗篇。

课文背景资料
•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 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 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 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 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 —韶山支部。当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 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 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 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 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远眺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近天竞自由。
远景
近景 高景 低景
远近结合、俯仰结合、动静结合
2、下阕: 恰同学少年,
峥 嵘 岁忆 月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豪 迈
气记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同 风学 华青 正春 茂年
你认为整首词哪个词用得好,为 什么?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上阕:写景提出 谁主沉浮
远眺 远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近观 近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 高景-鹰击长空 俯瞰 低景 鱼翔浅底
下阕:抒情回答 慷慨激昂
战斗岁月:携来百侣曾游,峥嵘岁月稠 年龄气质: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精神状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战斗行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少 我 奋辈 然破 前浪 行锐 进
作者是如何融情入景的?
❖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抒情诗文中常见的表现 手法,即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作者的思想 感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语),而不是 写景和抒情“两张皮”。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共39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共39张ppt)

了解文体
理清作者思路,本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两幅画面,请给每幅画面加标题。 词的上片、下片各侧重写了什么?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课堂探究一
上片 下片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侧重写眼前之景
感情基调:豪迈
侧重追忆往事,抒情
上阕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几层?
上阕主要描写了: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课前自读检测:3、文学知识
(1)词:词是诗的别体,起源于 隋唐 ,盛行于 宋 ,又
叫诗余、长短句、近体乐府、曲子、曲词等。词的特点是,词 有定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词按字数多少,可
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 段落多少,可分为 单调 、双调、三叠、四叠等。“沁园春” 属于 长调 ;分上下阕,为 双调 。按照风格分为豪放派 和 婉约派。
首写景抒怀词,地点是长沙。
课前自读检测:4、字词知识
学习字词 (1)舸(ɡě):大船,词中泛指船只。 (2)寥廓(kuò):宇宙的广阔。 (3)遒(qiú):强劲有力。 (4)峥(zhēnɡ)嵘(rónɡ):不平凡、不寻常。 (5)遏(è):阻止。
课前自读检测:4、字词知识
理解词语
①百舸争流: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意指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 ②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形容朝气蓬勃,富有才华。 ③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岁月。 ④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 ⑤挥斥方遒:指的是青年人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意境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万山
红遍
层林
漫江
看 百舸

尽染 碧透 争流 击长空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 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 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沁园春长沙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沁园春长沙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课有些内容比较生动有趣,有些内容的确比较枯燥。

对语文缺乏兴趣,其中重要原因是要选择对的学习方法等。

一起来看看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沁园春·长沙》,毛泽东诗词,作于1925年。

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1.字词百舸(gě)橘(jú)子洲廖(liáo)廓峥嵘(zhēng róng)挥斥方遒(qiú)遏(è)2.背景与主题《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秋。

这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韶山从事革命活动。

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

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

词人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3.伟人与词作《沁园春·长沙》不是普通词人的词作,它体现着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和气魄。

在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的笔下,自然之景注入了伟人强烈而浓厚的主观色彩。

词的上阙写景。

作者旧地重游,先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

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澈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

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思路开阔,面对寒秋严霜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

万人皆悲的秋景,在革命家毛泽东的眼中却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

词的下阙由景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阙集中描写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正值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有敢于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

苏教版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课文

苏教版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课文

苏教版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课文《沁园春·长沙》原文和译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925年【译诗】我独自面临苍茫的深秋,看湘江向北逝去,在橘子洲一隅,群山已是火红的色彩,那是层层叠叠的枫树林染红的呀; 江水已全面碧绿,大船争相畅游。

雄鹰振翅于高天,鱼群在水中滑行,天地万物都在深秋竞赛着自由。

广大无垠的天地呀,请你告诉我,谁能主宰你的命运? 我曾经与朋友们结伴游历于此,内心忆起多少不屈而非凡的岁月。

那时正当青春少年,身心蓬勃向上,我们一群书生的英俊神气,姿意刚健,正派大方。

品评祖国河山,勾画宏伟蓝图,用的全是慷慨热烈的言辞,那独霸万户的地主弃之若粪土。

记得吗?朋友们,我们曾奋勇地游到江心,我们击出的波浪阻止了飞驶的船只。

附《沁园春长沙》赏析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

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

”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

《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

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沁园春长沙》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

1《沁园春长沙》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

作业:
1.背诵本词。 2.写一篇关于毛泽东的人物短评。 3.预习下一课。
天 地 始 肃 秋 者 , 阴 之 始 ,故 曰 天 地 始 肃
学习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 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学习诗词鉴赏的方法技巧。 3.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4.背诵课文。
沁园春:
词牌名。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 等,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 唐之际,大盛于宋, 它原本是配合燕余曲调的歌辞, 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 定的词体格式的标 自。
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
影响100人之 一 。 代表作:《七律 · 长征》《沁园春 · 雪》等
1.1911年,18岁的毛泽东同志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 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2.自1913年至1918年,他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 3.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同志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4 . “五四”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 论》,发表了 一 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随后,又领导 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
类 霜


仰视——天空——高景


动景
俯瞰——水底——低景

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美丽壮阔的秋景,生发出什么感慨?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诗人见山川的壮阔美丽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 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 革命领导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精品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4.背诵这首词
学习重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赏析诗句的表现力。

学习设想
抓住诗的思路,反复朗读,着重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而具体、深入地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回忆了解的写秋的诗句
2.回忆初中学过的词,说说词的知识,明确词牌和标题。

3. 由《沁园春雪》体会毛泽东的情怀
二、读
学生读,正音、节奏、情感等,自由朗诵
三、学习上片
导入: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

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

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请调整语序,并把大意顺畅地说出来。

明确:深秋时节,我独立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之水日夜不息地向北滔滔奔流。

分析品味开头三句。

“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词?
引导:主要领会“独”的意蕴
(1)联系背景,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

(2)联系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一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政治改革,被贬永州,身处逆境而写,表露诗人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独钓寒江”与作者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其他伟人的的胸襟境界又不可同年而语。


明确:不行。

“独立”不仅表明一个人;而且面对湘江,在秋风中伫立,颇有心绪起伏,神思翻腾的意蕴,状写了一个奋发青年的坚挺沉稳的形象,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寒秋”一语既点季节,又渲染苍凉严肃的气氛,奠定了全诗沉雄的基调。

联系《沁园春·雪》,说说“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
明确: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

共七句。

古诗词中称这为“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字。

说说《沁园春·雪》领字:望
诗人看到了哪些秋景?朗读句子。

分析景物特征:(略作讲析)可让学生讨论得出。

明确:作者视角:“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远景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视,近景
“鹰击长空”仰望,高景
“鱼翔浅底”俯瞰,低景
讨论:此时的视角转换是速度快点好呢,还是慢点好?
明确: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

品词:哪几个词用得好?[动词:染、击、翔]
明确:染,拟人手法,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壮美景色。

引《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击,与“飞”比较(“飞”显得平淡),“击”能显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

翔,比“游”更准确。

既状摹了水之清澈见底,水天相映之境。

又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地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游状,形象生动。

“浅底”非真,乃清澈所致。

(秋水共长天一色)
自由品味其他字词:遍、尽、争、竞
简评:秋景——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引导: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将秋写得萧杀苍凉、清冷惨淡。

“自古逢秋悲寂寥”“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

而诗人笔下的秋又为何与众不同呢?
明确: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

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

联系作品背景。

由此“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对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概括。

既然万物争自由生活,在斗争中获得自由,那么作为人类呢?(呼唤与号召)
在上阕的最后,诗人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巨大而严肃的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试作分析。

明确:“主沉浮”之意: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

诗人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的主宰,表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革命的壮志凌云。

这即是全词的“诗眼”,通过上阕“写景提出”。

阅读上片,鉴赏艺术手法。

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对景物的描写,有静有动,有远有近,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明确小结上阕,写景提问,为下阕抒情议论作准备。

齐读并背诵上阕。

四、学习下片
分析下阕前两句。

“百侣”对应上文的“独立”。

“橘子洲”是青年毛泽东与同学战友们常来游览的旧地,风物景观非常熟悉。

旧地重游,回忆往昔那不寻常的岁月太多了。

借此对往昔的回忆,突出同学少年的激情。

上阕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明确:作者在下阕用形象的语言回答了这一问题。

朗读下阕。

从诗文中读出回答这一问题的原句。

明确:“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回顾《沁园春·雪》同一词牌、格式、字数相等、句数相似的特点。

说说下阕的领字。

(恰)。

赏析同学少年的特色。

分析:“恰”意为正值,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旺盛勃发。

他们意气风发,正强劲有力;他们指点江山(“江山”代指国家大事,“指点”即评点、关心),并且写出激励昂扬的文章,宣传真理,蔑视权贵,把大军阀大官僚视若粪土(粪土:以……为粪土,意动用法)。

明确:同学少年即革命青年,他们年轻、热情。

激情慷慨,奋笔疾书,为革命,为理想,英勇斗争。

这几句是以回忆往事来回答“谁主沉浮”。

那么,为什么这几句能回答“谁主沉浮”呢?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

引导:《雪》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所谓“马上打天下”的皇帝,为什么诗人用一“惜”字将他们全部否定呢?(“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引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风流人物”指什么人?(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那么,现在这首诗所列举的包括诗人在内的革命青年是什么人物?(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有才华,有能力,能文能武,是真正的“风流人物”,这样的人不主沉浮,谁主沉浮。

这样的人不沉浮,谁主沉浮?天不降大任与斯人,更与何人?)
明确:有能力主宰国家命运。

最后三句如何理解?
明确:这里写作者回忆了青年时期与同学一起到水深的地方游泳,激起的浪把疾驶的船都阻住了,多么大的气魄!(夸张)
说明这是一群怎样的青年?明确:激流勇进、奋发向上、敢作敢为
你认为他只是在回忆游泳这件往事吗?为什么?
明确:其实他是以抒情的方式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正是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肩负主宰大地的重任。

这三句气魄宏大,如此大的气魄当然能主宰沉浮,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

革命气概何其大!
下阕通过抒情,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但又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呢?譬如“知识青年担当大任,仁人志士主宰沉浮”,这样不是更明白易懂吗?
明确:诗歌艺术宜形象,忌抽象,这也是一切艺术的共性。

或诗歌讲究艺术形象,不能像散文那样,太直白了就不像诗。

齐读全词,并背诵。

3.领会作者情怀
综上所述,你认为整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讨论明确:询问大自然的命运——表现了诗人胸怀祖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塑造革命青年形象——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抱负。

齐读,体会感情:把作者的伟大抱负和革命精神读出来。

五、巩固拓展:
请你说说下面的每个诗句的诗眼,并中从修辞、画面、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
1.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