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宋朝职役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宋代的赋役制度与军事制度
宋代的赋役制度和军事制度
一、赋役制度
1、赋税制度
宋代的赋役制度包括赋税和力役两部分。赋税根据征收对象分为五大类,即公田之赋、民田之赋、城郭之赋、丁口之赋和杂变之赋。公田之赋指官田上的地租收入,实际上不应全部算在地租之列,因宋代国有土地很少,这部分收入已不占重要地位。民田之赋才是二税的主要部分。城郭之赋是向城市户口征收的房屋、土地税。丁口之赋是以丁口味征收对象的赋税。杂变之赋指各种杂税。
宋承唐制,两税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土地税。宋代两税法以土地、财产为征收赋税的对象。两税按时间分为夏税和秋税。夏税主要有丝、绵、丝织品、大小麦、钱币等,秋税收稻、粟、豆类、草等。南方和北方农作物的不同也造成了税物品种的不同。在南方,夏税以税钱折税物的情况比较普遍,而北方一般没有税钱,关于两税的税率,宋初以平均每亩地纳税一斗,作为天下通法,回来有所调整。
王安石变法期间,实行方田均税法。熙宁五年颁布《方田均税条约》,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之法为:以东南西北各一千步为一方。每年九月由县官主持土地丈量,丈量后按土塙肥瘠定为五等,作为赋税负担的依据。“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以原税收总额为准,不准另外增加。
两税之外还有加耗。宋朝规定广南地区正税一石另交二升为鼠雀耗。加耗明目繁多,弹性很大,往往使税户负担成倍增加,实际上也
成为一种税收。
两税缴纳本有固定地点,但政府要“以有余补不足,则移此输彼,移近输远”,强迫纳税户把税物输送到指定的地点,称“支移”。支移始于河北、河东、陕西等路,以便充实沿边军用。支移一方面减少了政府的运输费用,另一方面则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官府按照需要,把赋税应纳之物兑成官府所需之物交纳,叫“折变”。
宋代职官制的特点和影响
宋代职官制的特点和影响
宋代的职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和历史的走向,对后人具有重大意义。
宋代是唐朝权威主义政治制度的继承者,也是封建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进程中
繁荣昌盛的时期。职官制度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朝廷官府的官员、金印会使、州县官署的官员。朝廷官府的官员以中央文书监察、太学护卫等形式来控制朝廷的行为,而金印会使则在朝廷的指令下监督百姓的活动,对其实施审查检验。州县官署的官员则在行政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提供给朝廷要求的税收、整顿地方法制等服务。
宋代职官制度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在政治上,推动了中央集权化进程。它让权力集中在朝廷手中,朝廷可以更有效的统治百姓,确保统治的权威。同时,它也对商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宋代职官制度扩大了货币经济的基础,使市场经济更加发达,鼓励商业活动,形成比唐代更加完善的税收制度,为中国发展埋下了良好的基础。
宋代职官制度还为宋代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它倡导以国家利益为重,
运用科学技术改进服务,并确立了文书化的法制组织,更好地保护百姓的权益。同时,宋代职官制度还鼓励中国的统治者、经济人和商人把才能和经验集中到一起,使政治与经济发展同时进行,加快了中国文明的发展。
总之,宋代职官制度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有重大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纪元。
【最新编排】宋朝职官制度的特点
宋朝职官制度地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地加强
宋朝政治体制地主要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地加强,体现在职官制度上,有五大特点,即中央集权、皇帝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轻武和军事上内重外轻。宋朝地政治体制演变,以元丰(宋神宗年号)改制为界限,改制前与后各为-阶段,南宋又为-大阶段。
(-)中枢机构地演变
宋朝中枢机构为"二府制",即设中书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二府制地特点就是文武分权。
宋朝地"中书",与唐朝地"中书门下"性质相同,是宰相办公地地方。中书之外,尚书、门下两省名号虽存,但已成外朝,不是宰相机构。
宋初,沿袭唐朝后期制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宰相,而以参知政事为副相。从尚书丞。郎到三师皆可加此等衔为宰相或副相。尚书令、侍中、中书令等三省长官,品高位重常"缺而不置"。
元丰改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事,为首相;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事,为次相。名义上恢复三省,实际上趋于-省,次相以兼中书侍郎因请旨而更接近皇帝。副相,包括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和尚书左、右丞。徽宗时,-度将首相改为太宰,次相为少宰。
南宋初年,以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并改为参知政事为副相,废尚书左、右丞官。从宰相官称来看,三省已并为-省。孝宗时,索性将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未变(左。右丞相,唐玄宗时为尚书省长官,宋为中书地长官)。
宋朝还有-些特殊宰相官称。蔡京权势最盛时曾任"太师总领三省事",文彦博、吕公著曾以元老任"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南宋韩侂胄当权时,曾任"平章军国事"。他不用军国"重"事称号,因为加上"重"字测权力受限制,只能过问重事;用"同"则权力不专⑴。蔡、韩地称号都是权臣耍弄权术地-种伎俩,并非宋朝常制。
宋朝兵役制度
宋朝兵役制度
宋朝兵役制度是指宋朝时期(960年-1279年)的兵役征召和管理制度,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军事力量。
宋朝兵役制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征兵制度和兵役管理制度。
首先,征兵制度。宋朝实行的征兵制度是一种全民动员的制度,包括募兵制、征发制和役丁制。募兵制指的是通过招募志愿者来征集士兵,主要是通过官府发出招募令来吸引志愿者加入军队。征发制是指官府强制征集民间壮丁充实军队,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征兵制度。而役丁制则是指按照个人户口状况对壮丁进行征集,每户有责任提供一定数量的壮丁作为兵役,这种制度主要用于平时的防务需要。
其次,兵役管理制度。宋朝兵役管理制度主要由兵役登记、军队编制和士兵待遇组成。兵役登记是指对征集到的士兵进行登记和管理,包括年龄、籍贯、家庭背景等个人信息的记录。军队编制是指根据战争需要和兵员情况对军队进行编制和划分,包括将士的职位、等级、编制单位等。士兵待遇是指对士兵的工资、补给、休假等权益的保障,以保持士兵的士气和忠诚度。
宋朝兵役制度的创新点是开创了征兵制度与征发制度相结合的模式。这一制度既能通过征发制度确保足够的兵员供给,又能通过征兵制度
保障士兵的自愿参军,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忠诚度。此外,宋朝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兵役管理制度,以保证军队的高效运作和维护士兵的权益。
总体来说,宋朝兵役制度的目标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军事力量,通过征兵制度和兵役管理制度的配合,确保有足够的士兵参军,并提供相应的待遇和管理,以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和稳定性。这一制度在宋朝的军队建设和国家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历史变迁探析
2020年第35期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457期
Serial No.457
No.35袁2020
经济研究导刊
作为农业大国,
中国历史上的乡村一直都是社会存在的主体和基础,自奴隶社会时代开始的乡村治理也一直都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长时间的历史变迁中,在不同自然地理条件、文化环境和实践互动下产生的乡村治理方式,逐渐演变成为相应历史时期中的乡村治理模式。在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始终是一种复杂的复合体,政府的管理和村民的自治、
法治和民俗始终交互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持久的张力。与此同时,伴随着历史的变迁,外部社会革命的冲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都对其产生各种影响,变动不居的动态演进是乡村治理模式的常态。历史是重要的,没有制度是从真空中产生的。当下中国的乡村治理模式及其面临的问题都是与其之前的发展演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中国从古至今乡村治理模式的演变历史及其内部所蕴含的发展逻辑,对于我们更好认识国情、更好理解和把握乡村治理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向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溯源:中国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变迁分析
中国传统乡村治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乡里制度和保甲制度为主要类型的乡村治理制度。乡里制度萌芽的最早记载可上溯到黄帝时期,西周时期的乡遂制度是乡里制度早期的雏形。乡里制度作为基本的乡村治理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保甲制度从宋朝王安石变法时期开始陆续推行,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1]。从宏观视角来看,中国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演进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而贯穿始终的有两条逻辑主线:一是乡里制、保甲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完善;二是基层自治和官治之间的此消彼长。
宋朝的乡役与乡村“行政区划”
宋朝的乡役与乡村“行政区划”
[摘要]两宋乡役是与乡村“行政区划”既有重叠又有区别的一个历史专用名词,它不仅体现为皇权的“神经末梢”,同时也是具有以民治民的“民治”意味的乡村管理体制,但却不是一级完整的行政区划,更不能称之为一级行政机构。这是由“职役”制度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它既体现有“职”的成分,也含有“役”的成分,二者构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关键词] 宋朝;乡村职役;职役特性;乡村“行政区划”;
随着“自下而上”研究视角的转变,近年来关于宋代朝廷之于乡民的管理问题,也引起了不少国内学者的关注[1]。然而,已有研究大多在关键性问题上存在明显的疏失——简单套用“行政区划”、“基层行政”等现代概念替代宋朝“职役”这一历史专用名词,对“职”、“役”共同构成“职役制度”的特性,也还缺乏清晰的梳理。针对于此,本文谨从辨析乡役、乡村行政(行政区划)等概念出发,剖析乡村职役制度的特性,分辨二者之间的叠合与差别,论证由乡役人充当的乡、里、都、保、耆、管等头目均非“官”的身份,乡都等也并非一级完整的行政机构。从而指出简单套用现代概念取代古代专用名词,存在有类如“盲人摸象”般“见木不见林”的危险,须要慎重。
一、乡村职役抑或乡村“行政区划”
就两宋史事而言,县以下属于王朝管理乡间广土众民的制度性层级,乡、耆、都、保等,究竟能否一言以蔽之,简单地用“区划”、“行政区划”、“乡村行政组织”,抑或是“村落行政”[2]、乡村“行政单位”[3]等现代概念表述?是否必须回到宋朝历史的现实中,加以考察?认真辨析宋代职役制度的特性,不难发现,所谓“职役”,其中既包含有“职”的成分,也包含有“役”的成分,二者构成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历史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职役这一制度的特性,决定了乡、里、都、保等不能构成为一级完整的行政区划。这和汉唐时期乡官体制下的乡、里,差别很大。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个选项,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如表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某历史人物传记类图书的目录(局部),据此判断该人物应是( )
……
第三章阴谋夺宗弑父继统
第四章大兴工役虐用民力
第五章大修文治百定制度
……
第八章三征高丽四海糜沸
第九章众叛亲离天下土崩
第十章亡隋之辙殷鉴不远
A.杨坚B.杨广C.李建成D.李世民
2.唐长安城有2市108坊,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城内百业兴旺、宫殿参差毗邻,当时诗人常称长安城有百万人口。这主要显示出唐代长安( )
A.是世界经济与文化中心
B.商品经济发展到达顶峰
C.是中外交流的唯一窗口
D.城市规划建设水平较高
3.如图是五代十国至元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由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4.何去非是宋代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可他自从被宋神宗任命为武官之后就很不乐意,他根本就不想当武官,而想做文官。这是因为宋朝( )
A.武官无用武之地B.重文轻武风气盛行
C.军队没打过胜仗D.文官权力至高无上
5.“三十万岁币只占宋朝财政现金收入的1.53%。原本每年辽国对边境例行抢劫,双方签订和约后,这种例行的抢劫就没有了,这对于宋朝百姓而言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和约”是指( )
A.陈桥兵变B.澶渊之盟C.绍兴和议D.靖康之变
6.下列图片所代表的实物真品可直接作为研究宋代经济发展一手史料的是( )
A.B.
C.D.
7.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水浒传》中的这一情节发生的地点时称( )
宋代官制总论
宋代官制总论
本文截取自中华书局版《宋代官制辞典》的开篇部分,著作者为龚延明。资料来源为网络,在此向录入者表示感谢。
两宋(公元960—1176年)官制,承隋唐之旧、启明清之新,处于中国官制史上关键时期。然以其繁杂多变,又为历朝之最,给后人了解它的全貌带来很大困难,学者视为畏途。学界研究凡涉及宋代官制者,稍不慎则生差错,如误中书门下之省称“中书”(宰相治事之所),为三省之一的“中书省”(闲省)①;误皇帝的秘书
机构“学士院”,为侍候皇帝日常生活的应奉机构“翰林院”②,因未能辨别宋
代职官别名,或以拟古官“太守”当作正官,而不知实系“知某州军州事”之别
称③。中书、学士院、知州,为宋代常见的官司与差遣,在注释与著述中的误解已屡见不鲜。而不常见的宋代官称,则更易搞错。如将“东、西上閤门”官司之省称“閤门”,误释为“官署的大门”④,将“閤职”(閤门宣赞舍人,閤门祗候),
误释为“知閤门事、引进使、四方馆使、东上閤门使、西上閤门使、同知閤门事、閤门通事舍人(宣赞舍人)、閤门祗候、带御器械”⑤,即将横行诸使、閤职、带御器械混为一谈;至于官、职、差遣、职事官、寄禄官、散官阶、散官等不同概念、不同范畴的职官术语,因不易辨别,又失于查检而妄下雌黄者,也不乏其例。如《司马光奏议》中的一段标点:“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太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大学士至待制,每岁须得于十科内举三人。”⑥点校者没有弄懂宋代什么叫“职事官”、什么叫“寄禄官”、什么叫“职”,结果把所有官名当作职事官一古脑儿点下去了。此段正确的标点应是:“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太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大学士至待制,每岁须得于十科内举三人。”宋代官制的复杂,势必给古籍整理增加难度。像《全宋文》这样规模宏大的工程,在点校官名较多的文字时,也出现不少失误,如咸平三年九月《重定告身诏》点校中,误“伎术官”为“使术官”、“中书行省守当官”为“中书行省”与“守当官”、“两使留后”(即节度观察留后,政和间改为承宣使)为“两使”与“留后”、“横行诸使”为“横行”与“诸使”、“节度行军副使”为“节度”与“行军副使”等⑦。
【制度职官】宋朝兵制初探1
宋朝军制初探(增订本)
增订本说明
二十年多前的《宋朝兵制初探》试图按现代军制学的规范,重新研讨宋朝军制。此书可说是在断代军制史研究中,大体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轨。然而在闭门造车,未能向军制学界请教的情况下,此书在体系、内容和个别史实上,有一些缺陷和失误。多年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旧作的学术价值确是在不断降低,显得愈来愈陈旧,本无再版的必要。我也本拟参加陈峰先生的项目,共同完成一部大型的新的宋朝军制专著,但此事暂时遇到困难,未能如愿。由于《宋朝兵制初探》是旧书,在市场上已经断绝,应一些中青年学者的建议和要求,将旧作修改后再版。十分感谢贾文龙先生,他给了我一个《宋朝兵制初探》的光盘,就大大便利于在电脑上进行修订。兵制与军制在词义上本无差别,按照军制学的统一规范,此书改名《宋朝军制初探》(增订本)。本书比旧作增加了若干章节,有所修正和增补,水平当然有所提高,但限于个人的学力和精力,仍不敢删去“初探”两字,深信将来必有更为系统、深入和细致的大型专著,将本书取而代之。
第一版说明
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出现了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机构,而军队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份。由于军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中外军事史的研究,便成为不少军事家和历史学家感兴趣的领域。本书介绍宋朝军制,仅仅是宋朝军事史的一个部份。
《宋史•兵志》等书,是古人介绍宋朝兵制的专著。但这些专著囿于当时军事学的发展水平,未能对军队的编制、装备、通信、后勤、战略战术等等重大问题,作专门的系统的介绍,其叙述又往往详于北宋,而略于南宋。我们是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中华民族后代,从人类现代的知识水平出发,仍有对宋朝兵制进行重新研究的必要。
〔王曾瑜〕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
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王曾瑜
一!近代宋史研究的开创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饱受凌辱的时代o形势迫使中国吸收先进文明∀直到本世纪o 中国人才开始用比较科学的观点和方法o重新研究自己的古史o但最初尚无断代史的概念∀中国古史绵长o史料丰富o非任何个人所能贯通o因而很快形成了各断代史的分支∀大约直到二三十年代o方才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宋史研究∀本世纪的上半期o大致可作为近代宋史研究的开创期∀
张荫麟是中国近代宋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o他的学问渊博o在us)ws年代o先后发表论文二三十篇o涉及宋代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宋史研究的不少课题是由他发轫的∀例如5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6!5宋太宗继统考实6!5北宋的土地分配和社会骚动6!5宋代南北社会之差异6!5沈括编年事辑6!5燕肃著作事迹考6!5顺昌战胜破贼录疏证6等文o至今仍有相当参考价值∀可惜他逝世过早o未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作品∀
邓广铭!蒙文通!陈乐素!张家驹等在本世纪上半期都已发表了论著o学术大师钱穆也从事宋代经学史等研究∀由于他们的研究工作持续到本世纪下半期o为便于叙述o留待后面再作介绍∀
陶希圣实际上是用马克思主义重新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倡导者o他在主办的5食货6杂志中也撰写了若干涉及宋代经济的论文∀全汉吸收西方经济理论o包括马克思5资本论6的论述o在研究宋代经济史方面o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论文先后编成5中国经济史论丛6和5中国经济史研究6两部论文集o涉及了宋代农业!商业!行会!市场!货币!物价!漕运!经济重心南移!城市!海外贸易!寺院经济等诸多问题o是近代的宋代经济史研究的开创者∀到本世纪下半期o他的研究重点转向了明清经济史∀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的文化、政治、经
济都非常繁荣。其中,科举制度是宋代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
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一、宋朝科举制度的起源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但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宋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是选拔人才,促进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每三年一次的
地方选拔考试,会试是在省廷举行的考试,殿试是在皇宫里的考试。
二、乡试的改革和发展
在宋朝初期,乡试的考试内容很少,只考察诗歌和文章。后来,经过一系列改革,科目逐渐增多,考试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最终
确定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学、诗赋等。乡试的改革不仅促进
了科举制度的发展,也为后来的会试和殿试奠定了基础。
三、会试的变革和重要性
相对于乡试,会试更加难度较大,范围也更加广泛。宋代的会
试分为两个环节,即策论和会江。策论通常由考生自己出题,考
官则为之点评和论述。会江则是考生在殿试之前进行的“预考试”,主要考察文章、诗歌等内容。会试的变革主要表现在考试规模、
考试范围和考试难度等方面的提升。
四、殿试的重要性和演变
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高级别考试,也是最难的考试。只有在前
两轮考试中表现非常出色的考生才有机会参加殿试。殿试的考题
非常难,考察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往往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完成
多篇作品。宋代的殿试还添加了考察骑射等体能项目,这进一步
说明殿试的难度之大。
五、科举制度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措施
尽管宋朝的科举制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但仍存在一些
宋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与演变
宋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与演变
宋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与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也会诞生出不同的制度和规则。当谈到宋代(960年-1279年)的时候,不得不提到它的科举制度,这是一项传统而重要的制度,对于该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意义。本文将会探讨宋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和演变。
一、历史背景
1.政治背景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于960年定都开封,开始了北宋的政治历程。北宋时期,在中央政府中,宰相和六部尚书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皇帝只是起到象征性的职位。而在地方上,州府和县城则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管理人员主要是官员和士人,其中官员在地方上拥有很大的权力,士人则是耕读传统文化和道德认同的主要结构成员。
2.经济背景
宋朝是一个封建国家,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早期的北宋,则以黄河流域为主要农业发展地,后期则随着南方的崛起,南方的农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此外,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以丝绸、纺织品、瓷器和盐业为主要产业,科技和商贾的发展也带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3.文化背景
宋代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一重要阶段,当时的文学、美术和科技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峰,尤其是诗词、歌赋和小说发展成为宋代一
大文化特色,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如“青莲”,“三十六计”等等。
二、宋代科举制度的演变
宋代的科举制度主要有三个阶段:
1.贞元年间
宋代初期采用唐代的科举制度,即进士科、监察科和明经科。这个时期的贞元年间,为了重整士人的道德品质,国会首次进行了考试。在贞元年间考试的合格学生被特别任命为侍中、舍人或国子监讲师等职位,用于辅助新皇帝履行政府工作的职责,同时也加强了对新生官员的控制。
吴钩:宋朝政府距近代责任内阁制仅一步之遥
吴钩:宋朝政府距近代责任内阁制仅一步之遥
[摘要]当然,我们不会天真地认为,宋朝的政体就是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只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宋朝宰相领导的政府是可以问责的,距近代责任内阁制也仅仅是一步之遥。
宋朝的问责制
文 | 吴钩(文史学者)
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宰相陈执中因为责罚家中一名婢女、导致其意外死亡,受到御史交章弹劾,被罢去宰相之职。说起来,这是陈执中第二次被台谏官赶下台。上一次是在六年前,皇祐元年(1049)八月,由于“河决民流,灾异数见,执中无所建明,但延接卜相术士”,表现得十分无能,因此“言者屡攻之”,最后陈执中不得不“以足疾辞位”,托病辞去宰相职务,徒知陈州。
放在宋仁宗朝,陈执中不过是众多被台谏官赶下台的宰执之一。宋仁宗时代的台谏官,风头甚劲,宰相被台谏弹劾而去职的情况很常见,据研究者统计,从明道初至嘉祐末二十余年间,因台谏论列而被罢免的宰执,有二十三人之多。
最著名的一次是宝元元年(1038),宋境发生地震,灾害频仍,以宰相陈尧佐为首的政府却应对无方,赈灾不力。谏官韩琦连上数疏,弹劾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尸位素餐、庸碌无能,必须对眼下发生的灾异负责,最后迫使王随、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四位宰执同日请辞。有意思的是,后来韩琦也当上了宰相,因为“不赴文德殿押常参班”(不到文德殿签到),被御史中丞王陶弹劾为“跋扈”。虽然刚刚登基的神宗皇帝并不相信王陶所言,但韩琦自己还是
坚持辞去宰相。
许多年之后,一位哲宗朝的侍御史回忆起仁宗朝的台谏风气,还是非常怀念:“伏见祖宗以来,执政臣僚苟犯公议,一有台谏论列,则未有得安其位而不去者。其所弹击,又不过一二小事,或发其阴私隐昧之故,然章疏入,即日施行。盖去留大臣,一切付之公议,虽人主不得以私意加也。”
宋代科举制的改革和发展1
宋代科举制的改革和发展
一、宋代科举制发展的社会背景
由于北宋建立者赵匡胤是以军事政变的方式取得政权的,所以宋王朝自建立时起,便十分重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夺武将的权力,将行政权、财权和兵权全部收归中央,开始试行从中央到地方由文官主政的治政格局。而欲实行文官政治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便是实行科举选官,即“兴文教,抑武事”,因此重文轻武就成为宋代政治上的一大特色。
宋太祖认为:“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4]“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其次则三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选补”[5]。宋代士人经过考试及第便取得做官资格,不必再经由吏部加试。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比唐代严格,范围和规模都有所扩大。宋代科举经过改革与发展,逐步得到完善,使中国社会逐渐从门第社会演变为科举社会[6]。
二、宋代科举制的改革
宋代统治者及时发现了唐代科举考试的弊端,在开国初期就把改革科举取士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1、废除公荐制度
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诏令说:“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弟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易不得自称门生。”[7]这道诏令对禁止及第进士与知贡举官结为派系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宋代还有“恩师”、“门生”之类的称呼,但其含义已与唐代有很大的区别,仅仅是自谦、客套的礼节性语言而已。在唐代,主考官进入贡院前,允许台阁近臣荐举考生。这种公荐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被录取,有时在开考前,拟录取的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代兵制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代兵制研究综述
作者:叶梓
来源:《丝绸之路》2013年第08期
[摘要]两宋时期,由于时代与社会变迁,其军政方面也较以往呈现出诸多变革和新动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有关宋代兵制的研究愈趋深入,取得显著成就。
[关键词]宋代兵制;黥兵制;厢军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035-02
两宋时期,由于时代与社会变化的关系,军政方面较以往也呈现出诸多变革和新动向,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对此,学界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思考与探索。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学者们的不断努力,其中有关宋代兵制的研究更趋深入,取得了许多有影响的成果。
一、兵制总论
从宏观上把握和认识宋代兵制无疑十分重要。王曾瑜《宋代兵制初探》一书通过对宋朝兵制全面概括性的论述,主要研究了北宋禁军和南宋屯驻大军演变的情况,以及编制、指挥系统等问题,同时对募兵制、装备、通信、后勤、军费、军法、军政等展开讨论。兵制变化与社会变化密不可分,认识与了解唐宋军政演变同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孙继民《唐宋兵制变化与唐宋社会变化》认为,唐后期与唐前期相比,兵制的变化明显且对比强烈,因此,应主要通过唐代前、后期的变化来说明整个唐宋兵制变化。同时强调唐宋兵制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变化的部分和缩影,唐宋主流兵制的转换、变化与唐宋社会变化具有同步性和一致性。
二、宋代募兵制度
关于宋代募兵制度的研究,程民生《北宋募兵制度的特征及其矛盾》通过对北宋的募兵政策与雇佣制度的论述,揭示出募兵制本身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程民生著《简述宋代募兵制的根源及确立》认为,宋代兵制在中国兵制史上有其独特地位,募兵制的确立及其健全,依托于宋政府采取的养兵政策、自愿投募原则、解决藩镇问题及建立军法等措施。周銮书《宋代养兵政策剖析》探讨宋代养兵之多的原因在于防止割据、抵御外族、对内镇压和承担劳役,并从军费与财政角度说明募兵制在宋代完善是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和免役法在军事上的反映。范学辉、于芹《论募兵制度对北宋农业生产的积极意义——兼谈“荒年募兵”》通过对比普通征兵制,认为北宋所行募兵制度具有广泛的积极意义。范学辉《募兵制度与北宋的“百年无事”》立足于分析北宋所实行募兵制度对其政权稳定的利弊影响,认为北宋以募兵为基本国策,提供了一条由士兵到军官在政治上逐步上升的出路,满足了唐宋之际初步挣脱了血缘、门第观念束缚的社会底层成员对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强烈追求,从而为北宋社会的持续安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实行募兵制带来的冗兵问题,葛金芳《宋代冗兵成因新说》认为,作为非作战部队的
2022中考通关——《宋代经济的发展》
中考通关——《宋代经济的发展》
【内容标准(2022版)】
(1)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选择题
1.(2022·福建省·8)图7到图8所示内容的变化反映了()
A.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B.财政收入得到提高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人口总量逐渐增加2.(2022·北京市·7)下侧是《唐宋发行铜币数目统计表》和《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材料体现出宋代()
A.商业活动时间、空间不再受限 B.外贸所得在财政中占重要地位C.商业贸易繁荣的程度超过唐代 D.都市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3.(2022·广西桂林·21)据记载,桂林在“南宋绍兴年间,每年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这一记载有助于我们了解末代桂林的()A.纺织业 B.造船业
C.冶铁业 D.制瓷业
4.(2022·广西桂林·22)在元朝,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是()
A.诗 B.词
C.杂剧 D.小说
5.(2022·海南省·3)下图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它主要反映了宋朝()
A.广告业务兴盛 B.商业空前发达
C.白兔商标十分流行 D.功夫细针畅销全国6.(2022·黑龙江大庆·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唐朝中期
C.南宋时期 D.元朝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职役是宋朝徭役制度的重要内容,它与赋税、户等、保甲、乡里、胥吏等制度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等关系紧密,是封建国家对基层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宋朝社会的发展和国计民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王安石变轮差之制 (差役。两宋期间以差役制为主,故学者多以此称之)为雇募役制(募役、雇役或免役),更引起了两宋朝野人士对役法的关注,且异论纷呈,从而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过去的百余年间,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20世纪以来有关研究的中文成果加以概述,以总结宋朝差役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可行性的研究趋向提出几点浅见。
一、关于两宋差役研究的总体回顾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学者就对宋朝差役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何兹全《北宋之差役与雇役》一文篇幅虽小,但却对北宋差役的担负者、差役的不均与弊害,以及免役法的提出、实施及其利弊做出了颇具启发意义的考察.该文是目前所见的第一篇有关宋朝差役研究的中文成果①。聂崇岐对宋朝免役及其渊源、役法的流弊、宋仁宗、英宗两朝对役法的改良措施、熙宁役法改革的经过、元祐及绍圣之后役法的纷更和南宋时期的役法等大致情况均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是当时有关宋朝役法研究的前沿成果②。钱穆在其(国史大纲》中就宋人所说“吴蜀之民以雇役为便,秦晋之民以差役为便“的区域性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③。邓广铭④、何林陶⑤的研究也都涉及到役法问题。李剑农结合这一时期的赋税制度,对宋朝役法进行了研讨⑥。漆侠《王安石变法》一书⑦,对于北宋民户所承担的差役苦难进行了考察,对王安石推行的免役法做了细致的研究,认为宋朝差役乃是此前国家劳役制的残余形式,募役法的实施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该书是这一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宋朝役法进行深入剖析的代表性著作.上述学者对宋朝役法的研究,为此后进一步探考开辟了道路.孙毓棠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矛盾的史学观点,对北宋时期的赋役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宋朝“职役”制度是统治阶级压榨农民的制度,是地主阶级的特权。“职役”之制,更多地体现为地主阶级的“职”⑧。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影响极大,此后许多学者进一步论证或引申了这一观点。朱瑞熙⑨、颜中其⑩、赵英⑾、王棣⑿、张邦炜⒀、顾士敏⒁、曾琼碧⒂、王曾瑜⒃等都先后探讨了宋朝差役的“职役”性质。蒙文通⒄、王曾瑜⒅则全面否定了王安石的募役法。此后,漆侠再次重申了他在《王安石变法》一书中的见解,在批驳匕述观点的同时,全面肯定募役法的历史进步意义,并指出宋朝的差役法,其作为压榨广大人民的剥削性占主导地位,职权只占次要地位。他认为,对于这一复杂问題,要根据各类差役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确定各类差役的性质⒆。此后经反复讨论,学界对宋朝差役性质的研究日趋深入。雷家宏的研究指出.就宋代乡役而言,其性质分三个层次:其一,宋朝乡役并不仅仅具有“职”的性质(特权性)或“役”的性质(负担性),而是两者兼而有之;其二,不同等第的民户充乡役,其性质的两面性有主次之分;其三,从总体上讲,乡役特权性的一面是主要的⒇。王曾瑜认为,宋朝差役是个复杂的问题,大体上说,对于乡村下户而言,基本性质属役;对于乡村和坊郭上户而言。基本性质属吏[21].除上述钱穆外,王棣还对北宋时期不同区域民户对于役法的不同看法以及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考察[22].何高济对南宋时期义役进行了研究[23]。殷崇浩对北宋的官户免役进行了研究[24]。李伟国论述了北宋末官学学生的免役特权[25]。王曾瑜撰有《宋朝乡村赋役摊派方式的多样化》,综论宋朝乡村民户所承受的赋役承担方式[26]。高树林撰有《宋朝赋役浅论》、《关于来、辽、金
的封建赋役问题》、《试论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税役变化问题》等文[27],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考察。
短暂的沉寂之后,20世纪末,王棣对于宋朝乡书手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宋朝差役的研究。王棣考察了宋朝乡书手由差役役人转化为胥吏的过程及其职掌与大致的操作过程,在静态研究中融入了动态研究,颇具启发意义[28]。其《宋代经济史稿》(长春出版社2001年)对他以前的研究做了一些总结。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宋朝乡书手地位变化,此前已有王曾瑜和日本学者梅原郁等进行了发掘[29]。刁培俊撰有《南宋乡司在赋役征派户的违法舞弊问题》,对南宋乡司在赋役征派过程中的违法舞弊行为进行了探索,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之所以产生的各种社会的和制度的原因。[30]
在职役问题上,我国台湾学者也做出了诸多努力。王德毅以细致剖析史料见长,撰有《南宋义役考》、《南来役法的研究》 [31];宋晞撰有《宋代役法与户等的关系》、《王安石新法中募役法与保甲法的结合》等[32]。黄繁光完成了26万余字的博士论文《宋代民户的职役负担》,并发表了八篇相关论文[33]。姚秀彦就北宋的差役之弊、免役的实施与反对者、免役实施后的利益、元祐时期对役法的修正与废除等问题进行了考察[34]。翁仁德撰有《宋代役法的转变》[35]。王明荪撰有《北宋中期以前役法的改革论》[36]。赵雅书在研究宋朝田制和赋制时也论及了宋朝役法问题[37]。黄纯怡撰有《略论宋神宗时期之免役钱》[38]。张谷源于1998年在中国文化大学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宋代乡书手的研究》,以15万字左右的篇幅,对于宋朝乡书手的任职条件、职责的转化和向胥吏化的演进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杨宇勋《取民与用民:南宋的财政收支与官民互动》一书,就南宋国家取于民的各种赋税和民众的完税纳粮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南宋催税役人、二税纳税流程以及揽户、幹人、乡司等进行了探讨。而他就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反应的考察,视角新颖.富有创见,在综合吸收前人成果并在此基础之上有所创新等方面,也给人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