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对言语中心主义背弃论文

合集下载

女性的语言:论法国人的探索

女性的语言:论法国人的探索

女性的语言:论法国人的探索与英美派不同,法国女权主义批评更关注女性写作的语言和文本,更多地体现出解构主义的特色。

其代表人物有埃莱娜·西苏、朱莉娅·克利斯蒂娃、露丝·伊利格瑞。

她们的批评吸收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和拉康解构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某些思想,创立了女性写作理论,以激进的态度来颠覆男权语言观对女性的压抑。

为此,这三位著名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分别创立了“女性写作”、“女人腔”、“女性谱系”和“符号学”来在语言中建构主体,但她们的共同弱点是过分强调女性的生理和语言,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论文关键词:法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女性写作女性语系符号学学术界一般将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分为美英派与法国派。

美英派注重社会批判,张扬女权主义大旗,强调女性文学传统,尝试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建立一个女性文学模式。

伊莱恩·肖瓦尔特艾伦、莫里斯及桑德拉·吉尔伯特等都是美英派的重要人物。

兴起于70年代末的法国派植根于语言学,注重语言批判和心理建构,倾向于对其他批评思潮进行批判吸收,埃莱娜·西苏、朱莉娅·克利斯蒂娃、露丝·伊利格瑞等法国派主将与一些男性批评家诸如萨特、拉康、德里达等都有思想上的密切联系。

相对于美英派,法国派显得较为温和,更注重形而上的理论阐发,而避免贴标签和命名,尤其拒绝使用主义之类词语。

埃莱娜·西苏、朱莉娅·克利斯蒂娃、露丝·伊利格瑞这三位对跨文化的女权主义思想具有重大影响的法国女理论家在倾向性、观点以及风格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她们把后索绪尔的语言学、精神分析学、哲学、符号学和解构主义看成是理解在语言、阅读和写作方面性差异的最有效的途径,都对语言及语义的生成变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一、理论来源:德里达和拉康的相关理论法国女权主义主要有两个理论来源: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和雅克·拉康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解构主义化。

论德里达解构主义语言哲学观

论德里达解构主义语言哲学观

德里 达通过 自己所 创造 的“ 异 、 撒 、 迹 、 补 ” 延 播 踪 替 等具 有双重 意义 的术 语 , 仅 达 到揭 形 而 上 学 虚假 不 之底 的功效 , 而且 还 免 遭 重 陷形 而 上 学 的厄 运 。 当 今对 于德里 达解 构 主 义 的 研 究 多 在 哲 学 、 治 、 政 历 史、 神学 和文学 等诸 多领域 , 而在语 言学 领域则 讨论 不多, 尤其 是德 里达 解 构 主义 的语 言哲 学 观 及其 对
雅克 ・ 德里 达是 西方一 位 当代 文坛 引人注 目的 思想 家 , 解构 主义 思 想是 后 现 代 思潮 中影 响广 泛 其
而深 刻 的理 论 , 反 理 性 主 义哲 学 的 继 续 和 发 展 。 是
设 置二元 对立 , 如 主人/ 隶 、 理/ 诸 奴 真 谬误 、 同一/ 差 异; 三是 为求压倒 优势 , 它强力 推行 等级制度 。就 是
第 4 卷第 3期 1
21 0 0年 5月
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 OUR NAL OFNANC HANG U VE S T NI R I Y
Vo . 1 No 3 14 .
Ma . 01 y2 0
谂 德 里 达 解 构 主 义 语 雷 哲 学观
云 红

所以说逻各斯中心论 霸道 , 因为其具备这样三个 是
特征: 一是 理念 恒古 不 变 , 音 乃 真理 的永恒 中心 ; 声 二 是 出于对 抗 之需 , 开始在 西洋哲 学 体系 中 , 面 它 全
哲学思想的信念 , 对语言和翻译研究 中的终极真理 观和二元 对立 方法 论进 行 了深 度解 构 , 而撼 动 了 从
( 重庆 医科 大学 外语 系, 重庆 4 0 1 ; 00 6 上海外国语 大学 英语学院 , 上海 20 8 ) 0 0 3

德里达论文

德里达论文

浅析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出场背景孔繁帅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在现实基础上看是对两次世界大战反思的结果, 也是法国所固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矛盾的反映,。

在理论上是对胡塞尔、海德格尔哲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但是也不能忽视德里达本人独特的生命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对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出场背景做出总体上的把握。

关键词:解构主义现实基础个人体验理论渊源背景让·雅克德里达是法国著名的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思想家。

1967 年他的《声音与现象》、《论文书写学》、《写作与差异》三部著作的问世, 使他成为法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

他的解构理论的提出可以说动摇了西方传统观念。

同时解构主义也在欧美风靡一时。

在哲学、文学、政治等多方领域给以强大的震撼。

1972 年他又连续发表了《立场》、《哲学的边缘》和《撒播》等三篇著作,确立他在本世纪的思想界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可以说他的解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学术界的思维模式,已成为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哲学基础。

和所有的思想家一样,德里达的思想也不是空穴来风,它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渊源的。

一般来说一个哲学家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有两方面形成的。

一是对现实的反思,马克思曾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反映了哲学是对现实的反思。

二是哲学发展也有它的内在理路和逻辑,对以往哲学和思想的批判和反思是任何思想家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同时也不能忽视了自身的因素,每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经历也会影响的他的思想理论。

一、历史背景可以说解构主义的提出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将现代分为前现代和后现代。

前现代就是西方古代和中世纪文化的缩影。

现代主义也就是工业社会下形成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其实质就是资产阶级价值观,推崇人的理性和人道。

经济的飞速发展下掩盖了固有的危机和矛盾。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 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日趋尖锐化, 最终导致了20 世纪人类史上最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引言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史上,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无疑是一个颠覆性的思想家。

他的思想对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对中心的缺失的探讨。

本文将探讨德里达的增补阐释,并对他的思想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一、中心的缺失德里达的中心的缺失理论是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他认为,传统哲学和文学中存在一个中心,它是观念和意义的产生地和集中点,但同时也是真理和权力的源泉。

在以往的哲学中,中心一直被视为不可动摇的存在,是一切思想和文化的基础。

德里达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中心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中心已经失去了它的固有性质。

他认为,中心既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永恒的,而是随着语言和思想的流动而不断改变和移位。

德里达的中心的缺失理论是对西方哲学传统中心思想的一种颠覆和批判。

他认为,中心的存在导致了对其他边缘化的观念和声音的压制和忽视,使得思想和语言的多样性被局限和消解。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试图通过增补和替代来弥补中心的缺失,以促进多元化和包容性。

二、增补的阐释在德里达的思想体系中,增补(supplement)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他认为,增补不是对中心的简单替代或填补,而是一种超越性的运动和扩展。

增补既是对中心的补充和补偿,也是对中心的挑战和颠覆。

它承载了一种继续和变化的可能性,使得思想和语言得以不断更新和重构。

德里达认为,增补是一种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它超越了任何固定的中心或真理。

在语言和文化中,增补表现为对多义性和多样性的包容,它使得思想和语言得以多元化和开放化。

增补不是对中心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不断探索和超越的精神,它承载了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构想。

三、德里达的增补阐释在当代的意义德里达的增补阐释对当代哲学和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警惕中心的权威性和排他性,促进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价值观。

在当代社会中,种族、性别、阶级等身份认同的多样性日益凸显,增补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尊重这种多样性,避免将某种中心视为唯一标准。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他被认为是解构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对西方传统哲学提出了挑战,试图颠覆传统哲学中的二元对立、中心主义以及线性思维方式,强调文字、语言和符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本文将探讨德里达及其对西方哲学的影响,以及解构主义思潮在当代哲学领域的意义。

德里达的生平和思想德里达生于法国阿尔及尔地区,在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并成为一名哲学教授。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写与差异》、《论语言的力量》等,这些著作不仅在哲学领域引起了轰动,也影响了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等多个领域。

德里达的思想最核心的概念是“征兆”。

他认为语言是征兆系统,其含义并非由外部事物决定,而是通过内部差别和关联来构建。

因此,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不稳定性,无法被固定在某种意义上。

基于这一理论,德里达反对哲学传统中的对立、中心和确凿真理观念。

解构主义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挑战解构主义批判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多元对立,如存在与本质、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等。

德里达认为这些二元对立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存,在语言符号系统中不断产生意义。

此外,解构主义也挑战了西方哲学中的中心主义。

德里达指出任何一个中心都不可能囊括所有意义,并且中心周围的边缘也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应该打破任何一种中心结构。

解构主义在当代哲学领域的影响解构主义思潮在当代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在文本理论和文化研究领域,解构主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批评框架,使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和符号系统背后的复杂性。

其次,在语言哲学方面,解构主义拓展了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范畴,使我们看到语言并非简单地传递概念或意义,而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多样性的领域。

最后,在政治哲学领域,解构主义提出了“无政治的政治”概念,即批判现存政治制度中的权力结构和话语霸权,并探讨在这种框架下可能存在一种更为民主公正的政治实践。

总之,德里达与解构主义思潮对西方哲学传统提出了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挑战,在当代哲学领域仍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

浅析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

浅析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摘要:德里达作为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其解构主义理论在哲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多个领域影响深远。

本文基于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拆解,深入了解”延异“”踪迹““撒播“”增替“等核心术语,并探究其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前言: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当代法国解构主义大师、最重要亦最受争议的哲学家之一。

20 世纪60 年代法国社会的动荡不安,爆发大规模的反传统的、反权威、反对一切禁锢自由思想教条的政治运动并迅速席卷整个欧洲。

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基于索绪尔的理论为,德里达提出了“延异”的概念,另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拆解”概念汲取灵感,提出“解构”概念,并通过后来所发表的一系列论文逐渐形成了德里达式“解构主义”思想。

在出版了《论书写学》、《书写与差异》和《言语与现象》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在哲学界奠定了根基。

随后,德里达去美国讲演,解构主义随之传播到整个欧美大陆。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打破了结构的封闭性和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主张多元性地看问题,以此颠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二元对立思想。

该理论涉及到了哲学、伦理学、语言学、文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等人将解构主义思想引入翻译学,试图打破形而上学的方法,宣传译者是创造者,翻译文本是创造的新生语言。

德里达一直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翻译概念问题。

翻译是哲学家和语言哲学家探讨的问题的手段,通过对翻译问题的研究来阐明他们的哲学思想。

这些学者将解构主义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对传统的翻译理论提出质疑和挑战,形成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一、摧毁逻各斯中心主义解构主义质疑理性、颠覆传统,是一种全开放性的理论,发起者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旨在消解西方传统的逻各斯心主义(logocentrism)。

德里达对言语中心主义的背弃

德里达对言语中心主义的背弃

德里达对言语中心主义的背弃作者:杨红来源:《神州》2012年第32期摘要:言语中心主义强调只有言语才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言语与思想总是一致的,相对于文字具有优先性。

文字是对言语的再现,是言语缺席的替补,是能指的能指。

在德里达看来,言语并不优先于文字,文字也不是言语的派生形式。

关键词:文字解构言语中心主义(一)语言中的言语中心主义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和言语作了区分,语言研究分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的基本部分,以语言作为他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的,是独立于个人的,是心理上的;二是他的次要部分,以言语的个人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即言语。

语言和言语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言语的使用和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是以共同的语言为基础的,因此,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流的一种工具,具有社会性。

但是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它是从个人言语中抽象而来的,言语先于语言。

当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脑子里会产生相对应的概念,而这个对应的概念也是我们在听别人无数次的话语而产生的,这就是我们是如何学会我们的母语的。

并且在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我们的语言习惯,所以语言是不断继承和发展的。

我们可以说语言是言语的产物,也是言语的工具。

语言存在于每个个体中,同时也是某一群体所共有的,不会因个人的观念和想法而改变;言语是个人的,也是临时的,是所有个人的言语行为的总和。

在场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下,语言也必然表现为二元对立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言语与文字的对立)即语言中的言语中心主义。

言语对于文字具有优先性,当有说话人与听话人同时在场的时候,他们之间有时不需要陈述完整的句子,但是言语传达给他们的意义确是一致的。

在口语表达中,言语与思想总是保持同一的。

对听话者来说,他可以通过说话者的言语准确地把握说话者的思想意图。

并且说话者的思想意图在双方的对话过程中还会不断加强。

所以,在场的言语比文字表达得更清楚。

而言语的历史和人类的起源的历史一样久远,也许可达100万年以前。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1. 引言1.1 引言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和文学理论家,被认为是当代文化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思想和文本分析方法在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占据重要地位。

德里达的一系列批判性思想挑战了传统哲学和文学理论中关于中心的固有概念,主张中心的缺失和边缘的复杂性。

在他的著作中,德里达对中心的批判被认为是他思想的核心。

本文将探讨德里达对中心的批判,分析他的结构和概念以及中心的缺失对知识和权力的影响。

特别是,我们将关注德里达的增补阐释和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我们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德里达的思想,并思考中心的缺失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2000字】2. 正文2.1 德里达对中心的批判德里达对中心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他对二元对立和中心主义的挑战上。

德里达认为,传统哲学和文化中的中心是一种虚构的概念,它试图将所有意义和价值归结于一个固定的中心点。

德里达认为现实世界是复杂多样的,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中心。

他批判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是排除异己,将边缘化的声音剔除于外,而这导致了知识和权力的不公正。

德里达强调了语言和符号系统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他认为语言无法完全传达确定的意义,而是充满了漂移和差异。

这种差异性挑战了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使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权力和知识的基础。

德里达提出了解构主义的方法,通过对中心的撤销和批判来打破固有的权力结构,为边缘化的声音赋予更多的空间和权力。

德里达对中心的批判是对传统哲学和文化中权威和权力的挑战,他呼吁我们重新审视和重新构想知识和权力的逻辑,使其更加包容和多元化。

这对于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民主的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2.2 德里达的结构和概念德里达的结构与概念是他哲学思想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他对中心的批判的基础。

德里达认为,传统哲学和文化中存在着中心的观念,即一种指导和控制其他元素的核心思想或价值。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当谈及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无疑是其中之一。

他对语言、文本、权力等问题的思考,以及其提出的“解构主义”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二十世纪以后的哲学领域。

德里达最为人熟知的观点之一便是“中心的缺失”(the absence of a center),他认为一切的观念、概念、意义都是相对于其他概念的,没有绝对的中心来确定其意义。

这一观点为人们理解文本和语言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引发了对传统哲学观念的反思。

本文将对德里达的中心的缺失观点进行增补阐释,探讨其在哲学领域的意义和影响。

理解德里达的中心的缺失观点需从他对二元对立的否定开始。

德里达指出,传统哲学和文化中存在着对立的二元结构,比如存在与本质、形式与内涵、理性与感性等。

在这些二元对立中,人们通常将某一方视为中心,而将另一方视为边缘。

这种中心-边缘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对立双方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中心往往被视为重要、稳固、固定的,而边缘则被认为是次要、不稳定、流动的。

德里达指出,这种中心-边缘的结构实际上是一个虚构的二元对立,并不存在绝对的中心和边缘,因为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来确定什么是中心、什么是边缘。

接着,德里达进一步批判了传统哲学中对中心的追求和稳固性的观念。

在传统哲学理论中,中心往往被视为确定意义和真理的稳固基础,它是所有概念和意义的根源和标准。

德里达认为,中心并非固定不变的,它是动态变化的,没有稳固的中心可以确定一切的意义。

他甚至提出了“没有外围”的概念,即中心没有外围可以限制其影响和力量,也就是说中心无处不在,一切都可以成为中心。

这种观点颠覆了传统哲学中对中心的崇拜和追求,提出了一种新的认识方式,即以复杂性、多元性和相对性来理解世界和文本。

德里达对中心的缺失观点也对人们对语言和文本的理解提出了挑战。

传统上,人们往往认为语言和文本是由中心来确定其意义和价值的,中心的存在使得语言和文本具有了确定的意义和价值。

!!!“延异”与“解构”的多重表达德里达是世界上最难懂的几个哲学家之一

!!!“延异”与“解构”的多重表达德里达是世界上最难懂的几个哲学家之一

“延异”与“解构”的多重表达德里达是世界上最难懂的几个哲学家之一中国学者引介德里达大约有20多年的时间,但是对德里达的引介实际上还刚刚开始,这表现在以下几点上:首先,德里达的一些主要著作还没有被翻译成中文,到目前为止被译成中文的不到德里达著作的四分之一;其次,中文对德里达的翻译在很多术语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这造成了对德里达理解的困难性;再次,在对德里达的研究性论文和著作中大部分都只是抓到德里达思想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展开,鲜有对德里达思想的来龙去脉进行整体性清理的论著,不可否认已有的研究性论著对德里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如果仅有这一类型的著作,那就意味着我国对德里达的研究并没有深入。

当然造成如此研究现状也和德里达思想本身的特点有关。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大家都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德里达是世界上最难懂的几个哲学家之一。

对西方人来说,德里达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西方人难以摆脱对象性思维方式和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影响,难以摆脱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这种思维惯性浸入西方人的骨髓,而德里达恰是要对这一思维惯性发起挑战。

更为困难的是,德里达在表达他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实际上还是以这种思维方式在表达,但是他却想造成一种反这种思维方式的结论,这一点西方人难以理解。

而对东方人来说,由于我们对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的传统1缺乏深切的体验,因而我们往往很难明白德里达所谈论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如果完全以东方人的眼光去观照德里达,我们或许会形成自己的德里达,但是东方的德里达往往会和西方的德里达产生断裂。

理解德里达是难的。

但是如果不理解德里达,要想在今天谈论哲学那就更难,因而我们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下面我将分七个小点对德里达的思想做一次系统地清理。

我们这种努力或许会遭到德里达本人的反对,但是我们认为即使是零碎而断裂的世界也有一定的统一性,彻底的非统一性是不可能的。

一、解构及其思想来源德里达自称是一位永远流浪的“无家可归”的思想家。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摘要】本文探讨了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关于中心概念的批判和重新阐释。

德里达对传统哲学中关于中心的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批判,指出中心的缺失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实。

德里达对现代哲学传统进行了反思,探讨了中心的缺失与追寻之间的关系。

随后,文章详细解析了德里达提出的增补阐释,阐明了中心的缺失对哲学思想的重要影响。

文中对德里达的思想对哲学界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呼吁重新思考中心概念。

通过对德里达思想的探讨,本文旨在启发人们对传统哲学观念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以开拓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德里达、中心缺失、增补阐释、哲学、批判、反思、影响、重构、重新思考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对传统哲学思想提出了挑战,并开启了后结构主义的思潮。

他对中心概念的批判尤为重要。

在德里达看来,传统哲学一直试图将一切围绕着中心展开,中心被视为知识的根源和意义的源泉。

德里达认为这种中心性的思维带来了限制和局限,导致了对多元性和复杂性的忽视。

德里达的批判引发了对中心概念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于知识、权力和语言的新视角。

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现代主义以及文化批评领域,被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政治等多个领域。

了解德里达对中心概念的批判以及对现代哲学传统的反思,对于我们理解当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德里达对中心概念的批判以及其对现代哲学传统的反思,进一步探讨中心的缺失与追寻,分析德里达的增补阐释和对哲学中心的重构,最终考察德里达对哲学的影响以及对于中心概念的重新思考。

通过对德里达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揭示中心的概念在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性和影响,以及德里达对这一概念的独特贡献和对传统哲学观念的颠覆。

通过这一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思想中的中心问题,并探讨中心的缺失对于哲学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从而为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路径。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德里达是当代哲学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语言的深刻分析而闻名。

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中心的缺失”。

中心的缺失是指没有一个固定的、稳定的中心,以确立意义的根源和标准。

德里达认为,语言和意义的产生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来决定意义,而是通过各种符号的相互作用和不断的解构来产生。

德里达的中心的缺失的概念源于他对结构主义的批判。

结构主义强调结构和规则的作用,认为意义是通过符号系统的有序组织来确定的。

德里达指出,结构主义忽视了符号的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多义性。

符号并不是简单的代表一个特定的意义,而是由于其与其他符号的关系而获得意义。

意义不是通过一个固定的中心确定的,而是通过不断的解构来产生。

中心的缺失意味着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来确立意义的标准。

德里达认为,意义是通过符号的差异来产生的。

符号之间的差异使得意义得以传递和沟通,而这种差异又是无法固定和确定的。

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不稳定性,意义也是多义和不稳定的。

中心的缺失意味着意义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在不断的流动和转变中产生的。

德里达认为,中心的缺失的存在是语言和意义不可避免的特征。

正因为中心的缺失,语言才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力。

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束缚语言,它可以自由地运动和建构各种意义。

正是因为中心的缺失,语言才能够不断地开展新的解构和重新构建,从而产生了丰富而多样的意义。

在承认中心的缺失的德里达也强调了中心的暗示和存在。

尽管中心没有一个固定的地位和意义,但它仍然对意义的产生和流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心通过其缺席和不稳定性来暗示和限定意义的范围和可能性。

没有中心的缺失,意义会变得模糊和无限,无法传达和理解。

中心的缺失既是意义的源泉,也是其边界和纲领。

德里达的中心的缺失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语言和意义的运作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心的缺失意味着意义是多义和不稳定的,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来决定意义。

超越源始哲学:德里达的语音中心论批判

超越源始哲学:德里达的语音中心论批判

超越源始哲学:德里达的语音中心论批判 1自从海德格尔在战后法国以《关于人道主义的通信》(BriefeueberdenHumanismus)的作者而闻名之后,德里达就声称自己是海德格尔的嫡传弟子,并批判性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挥了这位大师的学说。

德里达这样认为是有其道理的。

1968年5月,学生运动如火如荼;然而,就在此时,德里达提出了上述观点,这对于当代历史环境的(Kairos)并非无足轻重。

和海德格尔一样,德里达考察的是“西方的整体性”,并使之与其“他者”对照起来,而他者的莅临借助的是“激变”——在经济和政治上表现为欧洲与第三世界之间新的格局,在形而上学上表现为人类中心论思想的终结。

人,作为面向死亡的存在,总是生活与其自然归宿的关系当中。

当然,这里所说的是其人道主义自我理解的终结:在虚无主义荒野上,盲目游荡的不是人,而是人的本质。

而且,这一终结在海德格尔所开创的存在思想中被揭示了出来。

海德格尔为一个在历史本体论意义上或许永远都不会终结的时代走向终结作好了准备。

我们所熟悉的形而上学自我克服的旋律,也为德里达的研究奠定了基调;分解(Destruktion)变成了解构(Dekonstruktion):“在此范围内,由于我们要通过迂回的、始终危险的行动,不断冒重蹈它所解构的东西的覆辙的危险,我们应该对这些评论的概念进行仔细而全面的阐述……严格确定它们与它们所解构的机体的附属关系,同时表明那难以名状的一线光芒所透过的缝隙”。

就此而言,德里达的观点并不新颖。

但德里达摆脱了海德格尔的晚期哲学,特别是海德格尔的隐喻学。

他反对那种通过倒退而低估一切的“关于临近、直接在场的隐喻……把存在的临近与亲近、庇护、掩护、滋养、防范、表达及倾听的价值揉合在一起”。

如果说,海德格尔以舒尔茨—瑙姆堡(Schultze-Naumburg)的风格,用其前工业时代农民生活世界那种感伤而富有田园色彩的图景来装扮他的存在历史宿命论的话,那么,德里达则首先是生活在游击斗争的混乱世界中——连存在的寓所他也想予以拆除,并“在《道德的谱系》所说的残暴节日的自由天地里载歌载舞”。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及其启示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及其启示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及其启示摘要: 德里达作为法国“后结构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其“后结构主义”思想也被称为“解构主义”哲学, 成为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里达以解构“言语中心主义”为突破口, 运用“延异”和“ 播散”等方法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解构,对我们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德里达; 解构; 延异; 播散; 马克思主义德里达( Derrida, 1930 - 2004), 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 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 《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论文字学》、《言语和现象》、《文字与差异》、《论散播》、《有限的内涵: ABC》、《署名活动的语境》等。

德里达以其“去中心”观念, 反对西方哲学史上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 认为文本(作品)是分延的, 永远在撒播。

德里达的批判矛头直指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以解构主义的哲学方略, 力图瓦解结构主义的整体性基础, 继而动摇整个西方哲学大厦。

一、言语与文字: 摧毁“逻各斯中心主义”所谓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是指这样一种思想观念, 即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之外, 存在着一种独立的本源性的实在(存在、物质、理念、上帝、本我等), 这种本源性实在的存在和变化是由一些确定无疑的本质或规则所支配的, 这种支配万物生灭变化的本质和规则, 就叫做“逻各斯”( logos); 我们的一切经验、思想和语言都只不过是对这种本源实在及其背后的那种“逻各斯”的表达和再现; 准确地把握这些本源性实在, 孜孜以求地去努力领悟和掌握宇宙的这种“ 逻各斯”,是我们包括哲学、科学和日常思维在内的全部思维活动的中心任务, 也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德里达认为, 自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逻各斯”这一哲学术语开始, 从柏拉图的“理念”到基督教的“上帝的话语”, 从笛卡儿的“我思”、斯宾诺沙的“实体”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胡塞尔的“先验自我”, 以至到分析哲学的“语言”、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等等, 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西方两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而这种对它的固守实际上也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因为世界并不存在绝对真理、终极意义、普遍规律、绝对精神和永恒本质。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德里达是法国当代哲学家和文化批评家,以其对后结构主义和文化理论方面的贡献而闻名。

他的思想被视为对传统哲学和西方思维方式的一种挑战,尤其是对中心的概念的批判。

本文将通过探讨德里达对中心概念的增补阐释来说明中心的缺失。

中心的概念在哲学和文化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指的是一个引导和统一的原则或观念,它给予事物以价值和意义。

中心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理论或一种权威,它使得存在与非存在、真理与谬误等相对立的事物都能得到解释和理解。

德里达批判中心的思想体系,在他看来,中心的存在是对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一种剥夺。

中心通过将事物归类和归纳到一个内在的概念或范畴中,从而排斥了其他可能性的存在。

他认为,中心的存在使得一些观念和规范成为主流,而其他的观念和规范则被边缘化或排斥。

这种排斥和压制的操作导致了一种单一的、统一的观念体系,形成了一种中心的话语权力。

德里达并不是简单地批判中心的存在,而是试图对中心的概念进行增补阐释。

他认为,中心的缺失实际上是中心存在的补充或延伸。

德里达指出,中心的存在并不是绝对的,它是相对的,因为它是通过对其他事物或观念的排斥和边缘化而建立起来的。

中心并不是事物本身的固有属性,而是一种关系和定位。

德里达提出了“差异”的概念来强调中心的缺失。

差异是多样性和差异性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它与中心的存在相互依存。

中心只能存在于差异的背景中,而差异又依赖于中心的存在才能被界定和认识。

中心和差异是相互补充和相互关联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系统。

德里达还提出了“边际化”的概念来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被中心排斥或边缘化的事实。

边际化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力量的操作,它使得某些事物或观念成为中心的话语和权威所不能包容的“外来者”。

这种边缘化既是一种压制和剥夺,也是一种创新和变革的动力。

边际化使得被边缘化的事物或观念能够通过对中心的批判和反抗,寻求自身的独立和自主。

通过对中心的增补阐释,德里达试图超越中心的二元对立和排斥,将多样性和差异性纳入到中心的概念之中。

清除凝视的臆断——《德里达眼中的艺术》

清除凝视的臆断——《德里达眼中的艺术》

| 海外艺术7清除凝视的臆断——《德里达眼中的艺术》□岑晓枫/文现代艺术是一个无边界的多重语境,其特征是去中心化、去平面化、去叙事化。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是解读现代艺术的枢要,德里达以解构作为方法论从哲学的边缘开始瓦解传统形而上学,并以同样的方式撼动了古典艺术的传统地位,发现了现代艺术内部解构的可能。

德里达基于差异,从文本、语言与视觉的角度解构现代艺术,揭示被语音中心主义、再现观念结构所遮蔽的视觉艺术领域,使现代艺术的脉络变得清晰,重新阐释现代艺术的核心并澄清现代艺术的复杂性、不完整性和戏谑性。

雅克·德里达(1930—2004)通过在1967年发表的三部著作:《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确立了其解构思想,以严谨而生动的语言阐释后结构主义的思想以及思考方式,提出了其对古典哲学逻各斯中心主义、在场形而上学、语音中心主义的解构。

在德里达看来,解构不仅是一种反传统的思维,更是一种阅读文本的策略。

作为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不仅拥有独特的哲学沉思,更对现代视觉艺术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关注。

《德里达眼中的艺术》一书介绍了德里达对于现代艺术的哲学思考,叙述了德里达在视觉艺术中发现的解构潜在痕迹,本书从德里达的思想角度出发解读现代视觉艺术中的解构行为,论述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对视觉艺术的影响。

1 挑战语音中心主义德里达之所以徘徊在哲学边缘试图瓦解传统形而上学在于他发现了在传统形而上学中建立起来的单一的、使人迷惑且体制化的权威是如何禁锢了哲学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德里达希望通过解构重新建立哲学(或哲学可以概括的其他一切)的秩序[1]。

在《论文字学》中,德里达将语音(speech )和书写(writing )归结为再现系统[2],依赖共同的语言中介系统——写作,以此打破西方古典哲学高扬语音和贬低书写的传统。

在德里达看来,写作是更广义的书写,书写所运用的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而差异主宰者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个体身份/同一性的认同不单取决于物/人自身的定义,还取决于他者所给予的身份/同一性,差异通过影响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决定意义的建构,意义从差异中产生[3]。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

中心的缺失:论德里达的增补阐释关键词:增补阐释;公共阐释;德里达;非理性;中心“中心”代表着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终极真理”,在形而上学的语境中,它有一系列同义替换概念,如“存在、本质、本原、真理、实在,以及干脆就叫做逻各斯”等,①是形而上学借助理性建立其理论体系的基础。

在阅读和阐释活动中,“中心”或者说意义的确定性是传统理性阐释活动的本源,也是当代非理性阐释试图解构的对象。

自尼采起,由理性所界定的中心性、结构性和符合性真理以及这种真理所带来的认知和阐释行为便开始遭到质疑;②这种质疑被海德格尔的诠释学现象学所继承,并由此将阐释的存在论意义视为解构或解析(Destruktion),①即将诠释的视野置放于当下而非中心,使当下能够被直观把握并显示自身;②直至德里达解构主义中的非理性、延异、增补、游戏等概念的出现,彻底将以认识为目的的阐释扩展到理性之外。

德里达认为:“中心并不存在……中心并非一个固定的地点而是一种功能、一种非场所,而且在这个非场所中符号替换无止境地相互游戏着。

”③于是在当代阐释活动中,对本源的颠覆和中心的缺失即原文意义和作者意图的缺失,成为文本的本质属性,也是阐释出现的根本原因。

这种阐释观消解了文本意义稳定的中心和边界,将视野放置于处于非中心部分的阐释,形成了具有增补意义的阐释。

增补阐释由“增补”和“阐释”两部分构成。

“增补”④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的逻辑方式,指的是中心意义缺失状态下阐释的弥补。

增补的逻辑着眼于边界的模糊性、内外的含混性、二元的差异性而非等级性,可为当代阐释活动提供理论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文本中心意义的缺失是德里达增补阐释的前提,它表征于文本的疏异性,迫使阐释成为“中介”。

⑤在这一语境下,阐释的目的就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中的真理性认识,阐释的发生原理和有效性问题就需要被再次考察,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在中心缺失的状态下,以认识论为目的的阐释是否可能实现?若阐释的意义不再具有中心,那么阐释和原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以理性为指导的阐释在非理性语境下如何实现?中心缺失的阐释是否有自身的局限性?阐释是对原始文本和先前解释的补充说明,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增补,而这种增补本身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里达对言语中心主义的背弃
摘要:言语中心主义强调只有言语才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言语与思想总是一致的,相对于文字具有优先性。

文字是对言语的再现,是言语缺席的替补,是能指的能指。

在德里达看来,言语并不优先于文字,文字也不是言语的派生形式。

关键词:文字解构言语中心主义
(一)语言中的言语中心主义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和言语作了区分,语言研究分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的基本部分,以语言作为他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的,是独立于个人的,是心理上的;二是他的次要部分,以言语的个人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即言语。

语言和言语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言语的使用和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是以共同的语言为基础的,因此,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流的一种工具,具有社会性。

但是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它是从个人言语中抽象而来的,言语先于语言。

当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脑子里会产生相对应的概念,而这个对应的概念也是我们在听别人无数次的话语而产生的,这就是我们是如何学会我们的母语的。

并且在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我们的语言习惯,所以语言是不断继承和发展的。

我们可以说语言是言语的产物,也是言语的工具。

语言存在于每个个体中,同时也是某一群体所共有的,不会因个人的观念和想法而改变;言语是个人的,也是临时的,是所有个人的言语行为的总和。

在场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下,语言也必然表现为二元对立的逻
各斯中心主义(言语与文字的对立)即语言中的言语中心主义。

言语对于文字具有优先性,当有说话人与听话人同时在场的时候,他们之间有时不需要陈述完整的句子,但是言语传达给他们的意义确是一致的。

在口语表达中,言语与思想总是保持同一的。

对听话者来说,他可以通过说话者的言语准确地把握说话者的思想意图。

并且说话者的思想意图在双方的对话过程中还会不断加强。

所以,在场的言语比文字表达得更清楚。

而言语的历史和人类的起源的历史一样久远,也许可达100万年以前。

文字是对言语缺席的替补,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字可以记载历史,是历史言语的替补,也可以是对现在、未来言语的缺席的替补。

索绪尔的语言学中也反映了这种在场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在对言语和文字的表述中,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第六章中做了具体说明。

认为文字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表示语言,语言学的对象不是词的书面形式加上它的口语形式,只有口语形式本身才是语言学的对象。

①强调了言语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而口说的词与书写的词相结合,导致了文字的反客为主,让人们觉得言语的书写形式比这个符号本身更重要。

索绪尔把这种错误比喻成看一个人的照片比直接看本人能了解更多的情况。

在某些条件下,文字可能会延缓语言的演变。

但是没有文字,绝对不会危及语言的存在,索绪尔用立陶宛语的例子来说明了语言可以独立于文字而存在。

索绪尔用古高德语来说明了某些语言事实是不需要符号纪录也能保存下来的。

因此,语言的确有一种不依赖于文字的口语传统,并且
这种传统明确又稳定。

索绪尔认为人们更多的是去注意视觉印象,因为视觉印象比听觉印象更显著和持久,这样文字形式在损害语音形式的情况下占了上风。

在学校,文字得到了本不应该得到的重视,孩子们在通过书本来接受教育时,语言明显受到了语法的束缚。

人们似乎忘记了在他们学会写之前已经学会说话了,这种自然顺序被颠倒了。

{2}在语言和文字之间存在分歧时,书写形式几乎总是能占上风,文字取得了它本不应该有的重要地位。

(二)德里达对言语中心主义的背弃
20世纪初哲学开始转向了对语言的研究,哲学问题开始在语言名义下的进行讨论,并进而转向对文字的研究。

德里达在《论文字学》中首先肯定了文字的地位。

他认为结构主义所谓的永远在场的、不可代替的本原、中心是不存在的。

因为作为本原的所指应该是完满的,是没有缺陷的。

既然是没有缺陷的,那么它就不会存在缺席,也就不需要“文字”的替补。

所以形而上学的绝对的本原是不存在的,那么言语所表示的绝对存在也是不存在的。

文字概念并不是(索绪尔所认为的)言语的能指,也不再是言语的派生形式。

文字对言语的替补既是本原的替补化,也是替补的本原化。

文字概念正在超越语言的范围,它不再是语言的特殊形式、派生形式,也不再是行而上学所谓的“能指的能指”,这是因为文字不再表示偶然的重复或者是作为言语的派生形式。

文字描述了语言的起源及其运动过程,从某重意义上说它包含了语言。

文字的能指
自从它参与言语所指之时就影响并且始终影响着言语。

用德里达的话说:“所指最终将陷入能指之手”。

传统西方哲学所认为的“文字是口语的符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使用的是表音文字。

这种表音文字是以希腊字母为原形的,它与言语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当人们使用口语时,通过读音的拼写就能够写下其对应的文字。

同样人们在使用表音文字时,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表音文字,也能正确地读出来。

在反驳“文字是口语的符号”时,德里达引入了象形文字、图画文字,比如说汉字。

这种文字不具有表音文字的特点,在不认识该文字的情况下,通过读音不能够直接写出其对应的文字,同样当我们遇见一个不认识的文字时,也不能把它读出来。

因此,像象形文字、图画文字就不能够直接表示言语。

对于本原与中心问题,德里达认为从来就没有行而上学中所谓的“纯粹的本原”。

在他所表述的概念中,“痕迹”不是在场也不是不在场,它是在不断的位移、转换,是差别发生作用的前提。

”延异”是延迟和差异,它不是日常意义的一个词或概念,而是一个过程。

而“替补”本身也是不可还原的。

德里达的这些理论是要把文字从传统的言语中心论中解放出来,而不是要把文字作为语言的中心,陷入传统的以一个中心代替另一个中心的二元对立中,而是要消除本原和中心,消除二元对立。

这种思想给予了我们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一种解构式的阅读方式。

注释:
①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刘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9
{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刘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1
参考文献:
[1]雅克·德里达著.汪堂家译.论文字学.上海出版社,1999年
[2]雅克·德里达著.张宁译.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5年
[3]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 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馆, 2004年
[4] 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杨红,男,中共如皋市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