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机理

合集下载

环境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环境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环境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和影响的学科,近年来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环境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一、毒物的种类和毒性毒物是对生命有害的物质,其种类繁多,包括有机污染物质、无机盐、放射性元素等。

毒性的强弱取决于毒物的特性和浓度,毒物的毒性可通过化学试验来测定。

不同类型的毒物对不同的生物体有着不同的毒性,如鬼笔菌素对罕见的艾滋病毒患者有着治疗作用,但对健康人群却有毒性。

有些毒物只在一定的浓度下具有毒性,而在其它浓度下甚至有利于生命体。

毒物的危害对不同的生物体是不同的,人类和动物体与植物体受毒性影响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

二、毒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传输随着人类及其活动的增加,环境中受污染物质的影响逐渐增大。

毒物在环境中分布的主要途径包括大气、水和土壤等,这些媒介使毒物在环境中进一步传播和扩散,对生命环境产生威胁和影响。

污染源和生物体之间的有机物传输是生物毒理学研究的关键之一,通过模拟分析和实验,研究人员可以探讨污染物的来源、安全性和影响以及生物体的生命保护机制。

三、毒物的代谢和毒素学毒物在生物体内是如何代谢的?代谢是指生物体将毒物转化为更可研究或更好控制的物质的过程。

生物体通过物质代谢来清除毒物,使其对生命体的毒性减小。

然而,有些毒物的代谢产物可造成更强的毒性,并威胁生命体。

毒物的代谢过程可以通过化学、生物和形态学等学科进行研究和探索。

毒素学是研究毒物和其产生的病因及其生物学和生态学效应的学科。

它既关注毒物的组成和结构,也研究毒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并产生的体内效应。

四、环境毒理学的应用环境毒理学吸收了许多相关学科,如生态毒理学、分子毒理学、计算机模拟等,深入研究毒性对生命体的影响,保护环境及人类健康。

环境毒理学的应用领域繁广,例如:1. 监测环境质量:环境毒理学可以用于监测水、空气、土壤中的化学物质,以保障环境质量和生命安全。

2. 评估环境影响和风险:环境毒理学可以用于评估化学物质对环境和生物体的影响和风险。

生态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生态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生态毒理学的研究进展生态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和生物个体的毒性效应的学科。

自20世纪初期以来,随着化学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也越来越多。

生态毒理学成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科学。

本文将介绍生态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1. 毒理作用机理的研究毒理作用机理研究是生态毒理学的基础。

生态毒理学着眼于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毒性影响。

近年来,一些严重的环境天然气泄漏和水泥厂污染等事故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科学家们研究有机物和无机物对生物的影响机理,并建立了模型来模拟这些影响。

最近,研究者关注于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和基因毒性等方面的研究,并在揭示毒物对糖尿病等疾病的影响的同时,开展了新型环境污染物的寻找和筛选工作。

这些研究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机理和预防方案。

2. 毒性作用的毒性学研究对于毒物的毒性作用,需要研究它的毒性学特征。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和组织工程等技术,在动植物中发现了大量新的毒物。

例如,听觉问题和免疫系统痾抑制等在鸟类中发现了多种环境毒物的毒性作用。

生态毒理学中毒性研究的重点是毒性结构关系。

科学家们分析毒物的分子结构,确定毒物的毒性级别,以及影响因素排序。

研究者们还通过分子模拟和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方式,预测化学物质的毒性,并使其在化学等工业生产备受重视。

因此,毒理学研究带来更好的环境保护策略和措施,有效的推广和开展大规模保护和防治行动。

3. 生态系统毒性研究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人们通过实验和长期观察分析了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对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的毒性影响。

这些系统包括林地、湖泊、海洋、农业生态系统等。

研究表明,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

事实上,毒性趋势的异常表现在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更为明显。

一些被禁止使用的特殊毒物,在水球生态系统中仍然存在。

这推动了环境影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4. 毒物调查进行毒物调查是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发现污染问题、评估污染范围和程度等。

环境化学第五章 污染物的毒性

环境化学第五章 污染物的毒性

• 其中,关键因素是毒物的结构与性质和毒物的剂量(浓度)。
• 毒理学中把毒物剂量(浓度)与引起个体生物学的变化,如脑电、心电、 血相、免疫功能、酶活性等的变化称为效应。把引起群体的变化,如肿 瘤或其他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等变化称为反应。研究表明,毒物的剂 量(浓度)与反(效)应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称为剂量 - 反 (效)应关系。大多数毒物的剂量-反(效)应关系呈S形。
SH Hg + E SH
2+
S + E Hg + 2H S
• 这些重金属离子也能抑制巯基在酶活性中心之内的酶,可能也是 通过重金属离子与巯基结合来实现的。
• 第三是某些金属取代金属酶中的不同金属。金属酶是金属离子为 辅酶或是辅酶一个成分的酶类。一个有关的例子是Cd(II)可以取代 锌酶中的Zn(II),因为两者性质和离子半径都很近似的缘故。碱性 磷酸酶、醇脱氢酶和碳酸酐酶等一些锌酶被Cd2+取代后便失活。
– 其间,毒物或被解毒,转化为无毒或低毒代谢物(非活性代谢物)而陆续排 出体外;或被增毒转化为毒性更大的代谢物(活性代谢物)而到达靶器官中 的受体;或不被转化直接以原形毒物到达靶器官中的受体。 – 靶器官是毒物首先在机体中达到毒作用临界浓度的器官。 – 受体是靶器官中相应毒物分子的专一性作用部位。受体成分几乎都是蛋白质 分子,通常是酶,非酶的受体有鸦片类型受体(神经受体)等。
– 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TCDD)是目前已知的有机毒物中毒性最强的 化合物,其毒性是DDT的10000倍,只要摄入0.000001g就会严重损害人体 健康。
<返回>
• 不同毒物或同一毒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毒性,常有显著的差异。影响毒物 的毒性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概括来说包括: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学机制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学机制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学机制当我们开车行驶在城市的马路上时,我们时常被那浓厚的尾气所包围,感到呼吸困难。

这是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的一个例子。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

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污染物的毒性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生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学机制。

污染物来源环境污染物可以来自多个来源。

例如,空气污染物包括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燃烧柴油等。

水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和人类排放的废水。

土壤污染物包括工业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等。

污染物可以在空气、水和土壤中相互传播和转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污染物对生物的生物效应当生物暴露在环境污染物中时,会受到许多不同的生物效应,这取决于暴露时间、剂量和毒性。

暴露于污染物的生物可能会遭受短期或长期健康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例如,长期暴露于大气细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并加重心血管和代谢问题。

水中常见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和硝基苯类污染物可影响水生生物和人类的生殖系统。

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可以在食物链中积累,对动物和人类产生危险。

机体对污染物的反应机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由于毒性和修复能力不同。

这些反应可以分为3种类型:生物化学、细胞和组织、器官和系统级别。

暴露于污染物的生物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包括生物转化、代谢和解毒。

此外,污染物还可以导致细胞和组织水平的损害,同时也可能产生多种器官和系统性影响。

这种复杂的生物反应导致了多种疾病的发生,从轻微的过敏症状和呼吸问题到严重的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

污染物的毒理学机制了解环境污染物的毒理学机制在预测它们的生物效应方面至关重要。

毒理学是研究毒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预测和描述毒性。

污染物的毒理学机制可由以下几个层面来考虑:1.分子与信号级别毒理学在分子和信号级别上研究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与生物体互动的关键。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作用机理毒性作用是化学物与生物人或动物机体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作用机理毒性作用是化学物与生物人或动物机体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作用机理毒性作用:是化学物与生物(人或动物)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毒性作用出现的性质和强度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1)化学物因;(2)机体因素;(3)化学物与机体所处的环境条件;(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化学物因素化学物的生物学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及理化特性有关系,同时又受化学物的剂型、不纯物含量等因素影响。

一、化学结构毒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毒物的理化性质和毒物的化学活性,后两者又决定毒物的毒性,因此化学结构的改变可引起毒性作用的变化。

有机毒物在这方面表现比较有规律。

例如:1.苯具有麻醉作用和抑制造血机能的作用,当苯环中的氢被甲基取代后(成为甲苯或二甲苯)抑制造血机能的作用即不明显。

苯环中的氢被甲基取代后,其作用性质有很大改变,具有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

2.烷、醇、酮等碳氢化合物,碳原子愈多,则毒性愈大(甲醇与甲醛除外)。

但碳原子数超过一定限度时(一般为7~9个碳原子),毒性反而下降(如戊烷毒性作用<己烷<庚烷,但辛烷毒性迅速减低=。

3. 烷烃类的氢若为卤族元素取代时,其毒性增强,对肝的毒作用增加;且取代愈多,毒性愈大,如CCl4>CHCl3>CH2Cl2>CH3Cl。

二、理化性质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对于它在外环境中的稳定性,进入机体的机会与体内代谢转化过程均有重要影响。

例如:溶解度①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直接影响毒性的大小,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愈大。

如As2S3溶解度较As2O3小3万倍,其毒性亦小。

②影响毒性作用部位:如刺激性气体中在水中易溶解的氟化氢(HF)、氨等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而不易溶解的二氧化氮(NO2)则可深入至肺泡,引起肺水肿。

③脂溶性物质易在脂肪蓄积,易侵犯神经系统。

2.分散度毒物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其进入呼吸道的深度和溶解度,从而可影响毒性。

3.挥发性吸人毒物的毒性除与其半数致死浓度大小有关外,与其挥发性的大小亦有关。

例如:苯与苯乙烯的LC50均为45mg/L左右,但苯的挥发性较苯乙烯大ll倍,故其危害性远较苯乙烯为大。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

1、致死剂量或浓度:以机体死亡为观察指标 而确定的外源化合物剂量 ① 绝对致死量或浓度 :能引起所观察个体全 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 ② 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 :实验总体中引起动 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③ 最小致死量或浓度 :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 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④ 最大耐受量或浓度 :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 亡的最高剂量。
四、联合毒性作用
(一) 联合毒性作用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 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 (二)联合毒性作用种类 1、独立作用:彼此互无影响,仅表现为各自 的毒作用。
M=M1+M2×(1-M1) 或M=1-(1-M1)×(1-M2)
2、相加作用:作用强度是各个化学物质 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 M=M1+M2
1、直接刺激与腐蚀作用 2、抑制机体对氧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3、抑制机体酶系统的活性 4、对细胞组织结构的损伤作用 5、干扰机体的代谢功能 6、影响抗体免疫功能 7、与基因的相互作用
三、毒作用的方式及种类
• (一)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 1、可逆性毒作用 :停止接触外源化合物后, 可逐渐消退的毒作用。 • 2、不可逆性毒作用 :停止接触化合物后, 继续存在毒性效应,甚至危害进一步发展 的毒作用。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 及其影响因素
一、基本概念 二、毒性作用机理 三、毒作用的方式及种类 四、联合毒性作用 五、三致作用 六、影响毒性的因素
一、基本概念
(一)毒物(toxicant):一定条件下,较小剂 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 学物质。 (二)毒性(toxicity):一种物质能引起机体 损害的性质和能力 (三)剂量(dose):给予机体的或机体接触 的外来化学物的数量。

第三章_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_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1.致死剂量(Lethal dose,LD)
致死剂量指以机体死亡为观察指标而确定的 外源化学物剂量。按照可引起机体死亡率不同而 有以下几种致死剂量: (1)绝对致死量(LD100),指能引起所观察个 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在实验中可引起实验 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2)半数致死量(LD50),又称致死中量,指引 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剂量。半数致死浓度 (LC50),即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浓 度。一般以mg/m3空气和mg/L水来表示。
4.最大无作用剂量(MNEL)
最大无作用剂量又称未观察到作用剂量 (NOEL)或称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NOAEL),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
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用目前最为灵敏
的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 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六)效应和反应 • 1.效应(effect)
(四)干扰细胞能量的产生
机体内的能量来源于糖类和脂肪类的生物氧 化,所产生的能量以形成三磷酸腺苷 (ATP)的
形式贮存起来,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种
氧化磷酸化过程又称细胞呼吸链。 有些环境化学物可干扰糖类氧化,使细胞不 能产生ATP。
实 例
• 氰化物、硫化氢和氮叠化钠能与细胞色素氧化 酶的庇Fe 3+结合,使其不能还原成Fe 2+,从 而阻碍电子传递,导致呼吸链打断,氧不能被 利用,引起细胞内窒息; • 有的环境化学物如硝基酚类、五氯酚钠、氯化 联苯和钒类化学物等可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导致糖类氧化所产生的能量不能以ATP的形式 储存起来。ATP缺乏不仅可使细胞生命活动得 不到充足的能量供给,而且还可干扰膜的完整 性、离子泵转运和蛋白质的合成,严重的ATP 缺乏可导致细胞功能丧失甚至死亡。

第三章化学污染物的毒性作用

第三章化学污染物的毒性作用
• 蛋白质变性与酶失活 • 对核酸分子的损害
四、对受体的作用
• 受体: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 种物质(配体)的生物大分子。
• 受体的特点:特异性;高度亲和力; 效应大小与受体被占领的数目成正比
• 五、对酶作用的影响 对数量、活性的影响
• 六、细胞钙稳态紊乱 质膜转位酶和细胞内钙隔室系
统共同控制 • 七、干扰细胞能量的产生与供给
三、生物机体状况
• 种属与个体差异 • 年龄 • 性别与激素 • 营养状况 • 健康状况 • 遗传因素与心理因素 • 生物节律
四、接触条件
• 接触途径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肌内注射-经口-经皮 • 溶剂 • 浓度 • 交叉接触
六、环境因素
• 气温 • 气湿 • 气压 • 季节和昼夜节律
谢谢
• 形态结构效应:指机体的器官或组 织的外形和解剖结构在外源化学物 作用下发生的损伤性变化。
• 行为效应:指在外源化学物作用下 动物所表现出的行为异常现象。
• 致突变效应:指在外源化学物作用 下机体基因组的改变。
二、剂量-效(反)应关系曲线
剂量-效应 剂量-反应
三、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作用
• 多种外源化学物同时或在短时间内 相继进入生物体后所产生的综合生 物学作用称为联合作用。相应地, 多种化学物质经联合作用而产生的 毒性称为联合毒性。
• 安全浓度(SC):指通过整个生活周 期甚至持续数个世代的慢性试验, 对受试生物确无影响的毒物浓度。
三、效应和反应
• 效应:指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与机 体接触后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
量效应、质效应
• 反应:指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 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的个体 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比率,如死亡 率、发病率、反应率等。

环境毒理学04-2 毒作用分子机理

环境毒理学04-2  毒作用分子机理
12
共价结合学说
• 在生物体内,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可以与生物大分子 发生共价结合,从而改变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引起一些列的有害生物效应。
• 该学说认为,机体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DNA、RNA、 酶和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都可与污染物或其代谢 产物发生不可逆的共价结合。
2020/4/20
13
共价结合学说
2020/4/20
9
• 作用机制(引发生物效应的过程) – 腺苷环化酶(C-AMPase): – 毒物C-AMPase活化催化ATP C-AMP(环腺苷酸,第二信 使) 催化蛋白质磷酸化膜透性等改变有关的生物效应
2020/4/20
10
2020/4/20
受体学说
• 作用机制 – Ca2+与钙调蛋白复合物的形 成: – 正常细胞保持严格的钙稳态: 胞外10-3 mol/L,胞内10-7 ~ 10-6 mol/L。 – M + Acceptor 激活磷脂酶 磷脂酸肌醇水解 Ca2+增 加( 10-7~ 10-5 mol/L)钙 调蛋白复合物系列酶非生 理性激活:环核苷磷酯酶; 脑腺苷酶;蛋白激酶、磷酸 化激酶等在不同的组织产 生不同的生物效应(肌肉收缩、 腺体分泌、K+外流等,甚至 细胞或组织坏死)。
2020/4/20
4
靶位点学说
2 靶位点的功能
– 肝脏(代谢转化的重要部位)——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代谢 活化作用,可以使外源化合物的毒性大大增加,造成肝 细胞的损伤。
• CCl4、氯仿、氯乙烯等—肝细胞代谢活化—脂肪变性、坏死、 突变和肿瘤细胞形成和发展
– 肾脏(排泄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重要脏器)——对体内 生物活性物质也具有高度的重吸收功能,许多污染物因 而也可选择性地贮存或作用于肾脏组织。

生物学中的环境毒理学知识点

生物学中的环境毒理学知识点

生物学中的环境毒理学知识点生物学中的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在环境中接触到的化学物质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机制和评估,并研究如何减少或消除毒理效应。

本文将介绍一些环境毒理学的知识点。

一、毒物的分类1. 有机毒物和无机毒物:有机毒物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农药、柴胡酮等;无机毒物是无机物质,如重金属(铅、汞)、酸碱等。

2. 急性毒物和慢性毒物:急性毒物是在短时间内接触下产生急性毒性的物质,如氰化物;慢性毒物是长期接触或低剂量接触下产生慢性毒性的物质,如苯等。

二、毒性评估1. 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毒物通过吸入、经皮肤吸收、摄入等途径进入生物体后,会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这些过程直接影响毒物的毒性程度和持续时间。

2. 毒物对细胞的作用机制:毒物可以对细胞和器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性作用,如损害细胞膜、干扰细胞代谢等。

3. 毒性评估方法:毒性评估是判断化学物质毒性及其潜在危害的过程。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实验动物模型、细胞毒性实验和体外试验等。

三、环境毒理学的应用领域1. 环境污染监测:环境毒理学可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污染情况,对于发现和评估潜在的污染源及其对生物体的危害起到重要作用。

2. 毒性评估与风险评估:环境毒理学可以对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进行毒性评估,并结合暴露评估,综合判断其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

3. 毒物治疗与防护:环境毒理学还涉及对毒物中毒的治疗和防护措施的研究,寻找相应的解毒剂及防护手段。

四、环境毒理学的挑战与前景1. 多因素交互作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需要考虑到化学物质之间、化学物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因素对化学物质毒理的调节作用。

2. 系统毒理学的发展:系统毒理学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将多学科知识相结合,从分子水平到整体水平,全面了解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影响。

3. 毒性预测与替代方法:为了减少动物实验的使用,环境毒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替代方法,如体外试验、计算机模拟等,以更准确地预测化学物质的毒性。

环境毒理学7

环境毒理学7

(3)最小有作用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MEL): 亦称中毒阀剂量(toxic threshold dose)或 中毒阈值(toxic threshold value),是指外源化 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时,在一定时 间内,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 或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影响联合毒性作用的因素 毒物种类: 大部分刺激性气体的刺激作用多为相加作 用;具有麻醉作用的毒物在麻醉效应方面也多为 相加作用。 剂量与组分的配比: 如果两种毒物大剂量联合作用不引起增毒 作用,则小剂量联合一般也不会引起增毒作用。
毒性分级
小鼠一次经口 LD50/(mg/kg)
小鼠吸入染毒2h LD50/(mg/kg)
兔经皮 LD50/(mg/kg)
剧毒
≤10
≤50
≤10
高毒
11~100
51~500
11~50
中等毒
101~1000
501~5000
51~500
低毒
1001~10000
5001~50000
501~5000
微毒
>10000
200~2000
2000~20000 无角膜混浊刺激 在7天内恢复
>20000 无刺激
腐蚀、角膜混 角膜混浊(7天 浊(7天内 内恢复), 未能恢复) 刺激持续7 天 腐蚀 接触72 h,严重 刺激
对皮肤的作用
接触72 h,中等 刺激
接触72 h,中 等或轻度 刺激
表3-2 我国工业毒物急性毒性分级
4. 拮抗作用 (antagonistic joint action 或antagonistic effect ):

环境毒理学中的化学物质毒性和生态影响

环境毒理学中的化学物质毒性和生态影响

环境毒理学中的化学物质毒性和生态影响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毒性和生态影响一直是环境毒理学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

大量的人工化合物被广泛使用,如:农药、杀虫剂、溶剂、医药品和有机污染物等,这些人工化合物通过工业排放、农业施用、废弃物处理等途径进入环境,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环境毒理学的任务就是探究这些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以及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在环境毒理学中,化学物质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可降解的(如天然有机物),另一类是具有持久性(如合成有机物)的。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那些在环境中被大多数生物蓄积而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

它们主要由人类活动引入,包括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聚氯联苯等,这些物质在环境中持久存在,而且对生物的毒性较大。

化学物质毒性的发现通常需要使用实验室动物,例如,大鼠、小鼠、兔子和猴子等。

生物毒性实验被广泛地用于检测潜在的有毒物质。

在实验室中,一种化学物质可能会被注射、灌胃或吸入,评估物质的毒性和安全性。

根据这些实验,毒性学家能够确定一种化学物质的最低致死剂量、毒性等级和潜在的健康影响。

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化学物质会对不同生物体产生不同的危害。

例如,有机氯农药可以干扰神经生理学和生殖生理学;多环芳烃可以致癌和干扰内分泌系统;重金属可以对骨骼、肝脏、肺和肾脏产生毒性。

此外,有些化学物质还会干扰生物体的免疫系统,导致疾病的增多。

除了对生物个体造成损害之外,化学物质还会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化学物质的入侵可能会导致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例如,通过消除掠食者和脉动的连锁反应,气溶胶对森林群落产生了负面影响。

然后,鱼虾在大量存在时,对河流和湖泊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

同时,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可能会通过食物链逐步提升,蓄积在食物链最高端的掠食者中,从而导致人类食用有毒污染食物的风险增加。

化学物质的毒性和生态影响一直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环境毒理学第二章

环境毒理学第二章

⑶最小有作用剂量(MEL) 也称中毒阈剂量或中毒阈值,指外源化学物按 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时,在一定时间内,使某 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 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 MEL确切应称为最低观察到作用剂量(LOEL)或最
低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LOAEL) • LOEL:观察到任何效应的最低剂量。
6. 效应(Effect)与反应(Response) 效应: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 触后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量效应和质效应 反应: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 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 或产生效应的个体数在某一群体中所占的比 例。
二、急性毒理作用带(Zac) • 指毒性上限与毒性下限之比值。 上限值:LD50(LC50) 下限值:急性阈值(Limac)≈ MEL 即Zac=LD50(LC50)/Limac • Zac值大,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的危险性小; 反之表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环核苷磷酯酶;脑腺苷酶;蛋白激酶、磷酸化激酶等
M:硝基酚、醌、过氧化物、醛类、二恶英、重金属Cd、Pb、
Hg等
(三)毒物引起的细胞功能障碍
六、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环境化学物的结构和性质
机体状况 接触条件 环境因素
(一)环境化学物的结构和性质
1、化学结构与毒性:构效关系研究 ★影响其毒作用的性质 ★影响毒作用的大小。
三、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 剂量—效应关系:描述外源性化学物的剂量水平与所引 起的个体或群体的量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 • 剂量—反应关系:描述外源性化学物的剂量水平与所引 起的效应发生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1、剂量—效应(反应)关系的基本类型: (1)直线型:仅在一些体外试验中一定剂量范围内存在。 (2)抛物线型:将剂量换成对数值后,可转化为直线。 (3)S-形曲线(Logistic growth curve):

毒性作用机理有哪些

毒性作用机理有哪些

毒性作用机理有哪些
毒性作用机理指的是毒素对生物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具体方式和过程。

毒素的作用机理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细胞膜损伤
某些毒素具有破坏细胞膜的作用,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并最终导致细胞溶解或死亡。

这种机制通常会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细胞内代谢失调等问题。

2. DNA损伤
一些毒素可以直接干扰细胞DNA的稳定性,导致 DNA 损伤。

这会影响细胞的复制和修复过程,最终可能导致细胞死亡或突变。

3. 蛋白质修饰
某些毒素可以与细胞内的蛋白质结合,激活或抑制特定的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这种方式会影响蛋白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胞异常。

4. 抗氧化能力降低
一些毒素可能会导致体内氧化应激增加,破坏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进而损害细胞结构和功能。

这种机制会引发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5. 代谢亚健康
毒素可以影响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干扰细胞内各种代谢途径的正常运转,最终导致代谢紊乱和疾病发生。

结语
毒素的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不同类型的毒素可能采用不同的作用方式。

了解毒素的作用机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中毒事件。

在使用化学品或食品时,应当注重毒素的潜在危害,以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发生。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化学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健康也面临着一些威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从化学物质毒性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目前国际上关于化学物质毒性作用机制研究的现状和探索方向。

第一章化学物质毒性的基本概念化学物质毒性是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产生的不良生物学效应。

研究化学物质毒性的基本目的是,了解与各种化学物质暴露或接触有关的生物学效应类型、影响程度、影响机理和剂量-反应关系等,以便为接触控制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基础。

而在了解化学物质毒性时,常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来源2.毒性表现3.暴露途径4.剂量-效应关系除了这些方面外,毒性机理也是我们了解化学物质毒性的重要方面。

第二章化学物质毒性的机理探讨1. 化学物质的代谢和转化毒性机理的核心之一是化学物质的代谢和转化。

化学物质在体内通过代谢转化为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是介导化学物质毒性的中间体。

有些代谢产物具有更高的毒性,而有些代谢产物则更易被机体代谢掉,其毒性下降。

2. 化学物质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化学物质通过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毒性效应。

这些生物分子可能是蛋白质、核酸或其他生物大分子。

化学物质通过与这些生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和结构,导致生物学效应。

3. 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指在细胞内,产生活性氧化物质(ROS)时,细胞因缺乏抵御分子而被氧化损伤的状态。

通过抗氧化能力,机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化学物质的氧化应激产生的副作用。

4. 感受器作用和信号通路机体通过一些感受器和信号通路,用于控制化学物质毒性的细胞信号传递过程。

彻底了解化学物质与这些感受器和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对于研究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机理非常重要。

第三章化学物质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探索1. 了解化学物质的生物学效应化学物质在人体中作用的形式和位置可能不同,并且不同的化学物质可能在人体中的生物学效应也不同。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及其分析方法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及其分析方法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及其分析方法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种污染物质不断释放进入环境中,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是对生物的影响,其研究对于环境监测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及其分析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是环境化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对环境市场贡献重大。

污染物在环境中分布广泛,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长期接触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其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 对生物的毒性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于生物产生毒性影响,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的生物体被危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环境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有机物质等破坏了生物体的正常身体机能,认为地影响到其发育、免疫等方面。

2. 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环境污染物的释放导致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植物和动物之间相互关系发生变化,造成各种生态问题。

集中在某一区域污染物的释放对于当地生活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很有影响。

3. 对医学造成负面影响环境污染物中的毒性物质会进入人体,对医学也造成负面影响。

尤其是致癌物,在长期接触后会引发严重的疾病。

人们应该关注环境的卫生问题,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污染物浓度。

二、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是整个毒性效应研究的基础,只有准确了解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才能确定侵害程度,进而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1. 生物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是指通过一种生物体来监测其中污染物浓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无创的,可以直接从生物体内提取或分析生物体的污染物质。

生物体的选择要与污染物种类相对应,常见的有鱼类监测、海洋贝壳、羊等动物。

2. 土壤监测法土壤监测法是指检测土壤中化学物质的浓度,以确定土壤受污染程度的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准确度较高、响应速度快、花费较少等诸多优势。

3. 物理化学监测法物理化学监测法指在物理化学方法条件下,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测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要求对污染物进行物理、化学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分析。

化学物质的毒性和生态效应

化学物质的毒性和生态效应

化学物质的毒性和生态效应化学物质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它们既可以带来人类的福祉,也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这篇文章将探讨化学物质的毒性和生态效应。

化学物质的毒性化学物质的毒性是指它对生命体的危害程度。

不同的化学物质有不同的毒性,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结构、组成和化学性质。

有些化学物质的毒性非常高,甚至会导致死亡,如知名的有毒气体氯气和毒蘑菇。

而有些化学物质的毒性较低,但是长期暴露也会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效应,如苯、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化学物质的毒性主要是通过进入人体后对生物分子如蛋白质、DNA、细胞膜等的损伤来表现出来。

在人体中,化学物质可以被吸入、摄入或接触皮肤而引起中毒反应。

其中,饮食和饮用水是人们暴露于化学物质最多的途径。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被人体吸收后会通过代谢作用被分解,然后被肝脏排出体外。

但是,如果摄入的化学物质过多,肝脏的代谢能力可能会不足,导致毒性物质的堆积,从而引起中毒。

除了对人体具有毒性,某些化学物质还会对环境造成毒性影响。

化学物质的生态效应化学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人们对此应该高度重视。

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

当化学物质排放到环境中时,它们往往会渗入土壤或水中,污染水源和农田。

水中的化学物质会影响水生动物,例如水生植物、水藻和鱼类等,这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如生殖问题、行为问题等。

类似地,土壤中的化学物质污染也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空气中的化学物质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气会被送入空气中,这些化学物质会对人类和动物造成健康问题,如呼吸问题、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空气中的氢氟酸和氧化铬等化学物质还会腐蚀建筑物和桥梁等基础设施。

要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政府应该加强对化学工业的监管和法规制定,以确保化学工业的活动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也能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第三章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及影响因素

或指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 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MEL确切应称为最低观察到作用剂量(LOEL)或 最低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LOAEL) • LOEL:观察到任何效应的最低剂量。 • LOAEL (Lowest-observed-adverse-effect level):可观察到有害效应的最低剂量。
绝对致死量(LD100) 半数致死量(LD50) 最小致死量(MLD) 最大耐受量(MTD)
2019/2/21 8
绝对致死量(LD100) 半数致死量(LD50) 最小致死量(MLD) 最大耐受量(MTD)
①绝对致死量(LD100) 指能引起所观察个体
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或在实验中可引起实 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 低剂量。
17
2019/2/21
(5)急性毒作用带
1.致死剂量(Lethal 急性毒作用带(Zac)是指毒性 dose,LD) 上限与毒性下限之比值,一般 2.半数效应剂量(ED50) 3.最小有作用剂量(MEL) 以LD50(LC50)代表毒性上限
4.最大无作用剂量 (MNEL) 5.急性毒作用带(Zac)
5、特异体质反应(特发性反应):
由遗传决定的特异体质对某种化学物的异常反应。
2019/2/21 24
五、环境化学物的相互作用(联合毒性作用)
• 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 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称为化学物的 联合毒性作用。 (一)联合毒性作用发生原因: 1、接触暴露阶段:在环境或食品中发生物理、化 学反应: A+BAB(C) (new toxicity) 2、毒物动力学阶段:一种物质的存在可影响另一 种物质的毒质动力学过程:吸收→分布→转化→排泄 3、毒效阶段生理拮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急性毒理作用带(Zac) 急性毒理作用带 • 指毒性上限与毒性下限之比值。 上限值:LD 上限值:LD50(LC50) 下限值:急性阈值(Limac)≈ 下限值:急性阈值(Limac)≈ MEL 即Zac=LD50(LC50)/Limac )/Limac • Zac值大,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的危险性小; Zac值大,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的危险性小; 反之表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1) 生物体内自由基的产 生. 可产生自由基的污染 物:硝基、氨基化合 物,芳香族化合物, 喹啉、CCl 喹啉、CCl4等。 催化酶:MFOS酶系 催化酶:MFOS酶系 统中的NADPH统中的NADPHCytP450还原酶,或 CytP450还原酶,或 NADH-CytB3还原酶 NADH-CytB3还原酶
⑶最小有作用剂量(MEL) 也称中毒阈剂量或中毒阈值,指外源化学物按 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时,在一定时间内, 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 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 MEL确切应称为最低观察到作用剂量(LOEL) 确切应称为最低观察到作用剂量(LOEL)
或最低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LOAEL) 最低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LOAEL) • LOEL:观察到任何效应的最低剂量。 LOEL:
图3-1 剂量-反应曲线图 剂量-
图3-1a (直线型)
图3-1b (抛物线型)
图3-1c (S状线型) 状线型)
图3-1d 剂量-反应曲线 剂量-
2、毒性分级: 毒性分级: LD50或ED50:环境化学物毒性评价的重要参数。 欧共体有害物毒性分级指标
毒性等级 极毒 LD50 mg/kg <25 <50 <0.5 mg/l/4h 有毒 25-200 2550-400 500.5-2 0.5有害 200-2000 200400-2000 4002-20 吸收途径: 白鼠口服 皮肤接触 呼吸吸入 白鼠口服 皮肤接触 呼吸吸入 白鼠口服 皮肤接触 呼吸吸入
4.危险性(Risk)与危害性 危险性( 危险性 )与危害性(hazard): : 危险性(危险度): ):在特定接触条件下,对有 危险性(危险度): 害物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大小的定量估计。 危害性: 危害性:化学物质对人群造成损害的可能性。 5. 剂量(Dose): 剂量( ):机体接触的外源化学物的数量。 ): 多种表示方法。 6. 效应(Effect)与反应 效应( 与反应(Response) 与反应 效应: 效应: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所引 起的生物学变化。 反应: 反应: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呈 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产生效 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4)污染物对自由基防卫系统的影响 A.重金属 A.重金属 B. 有机毒物 C. 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自由基作用
4、受体学说 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 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地与其结合的大 分子蛋白质。 生物活性物质:能引起生物效应的各种物质。 生物活性物质:能引起生物效应的各种物质。 包括污染物。 配体: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 配体: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 性物质。
四、毒性作用的类型
1、局部和全身毒作用: 局部毒作用:在接触部位引起局部性直接损伤。 局部毒作用:在接触部位引起局部性直接损伤。 全身性毒作用:化学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而 全身性毒作用:化学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而 呈现的毒作用,主要危害靶组织和靶器官。 2、速发和迟发毒作用: 速发毒作用:在一次性接触化学物后短时间内出现毒害作 速发毒作用:在一次性接触化学物后短时间内出现毒害作 用。 迟发毒作用:接触化学物后在较长时间内才呈现的毒作用。 迟发毒作用:接触化学物后在较长时间内才呈现的毒作用。
醌、半醌等 氧化还原活 性物质及一 些污染物可 使体内活性 氧增加。
(2)自由基的危害 A 自由基对核酸的攻击 导致:DNA主链断裂、单股DNA链断裂,碱基降解、氢 导致:DNA主链断裂、单股DNA链断裂,碱基降解、氢 键断裂。 靶位点:腺嘌呤、鸟嘌呤的C8位,嘧啶的C5=C6双键 靶位点:腺嘌呤、鸟嘌呤的C8位,嘧啶的C5=C6双键 等. 当DNA损伤不能修复时,即产生突变. DNA损伤不能修复时,即产生突变. B 自由基对蛋白质的攻击 酶:分子交联或断解。 膜蛋白:干扰细胞内离子稳态。特别是钙稳态。 C 自由基对脂质的攻击 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攻击,导致脂质过氧化,损害细胞膜的 结构和功能.
(2) 与蛋白质和酶结合。 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3)脂质:能直接与脂质共价结合的化合物不 (3)脂质:能直接与脂质共价结合的化合物不 多.部分有机卤化物. 3、自由基作用学说 • 自由基: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可通 自由基: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可通 过共价键均裂或电子浮获产生。 CH3:H→CH3•+H• :H→ CCl4+e →CCl3•+Cl★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可攻击核酸、蛋白质、 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 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导致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出现癌变、畸变、细胞死亡等。
• 最小致死剂量(MLD、LDmin、LD01):引起群体 最小致死剂量(MLD、LDmin、 中个别死亡的最低剂量。低于此剂量,不会出现 死亡。 • 最大耐受剂量(MTD、LD0):一个群体中不会引 最大耐受剂量(MTD、 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2). 半数效应剂量(ED50): 半数效应剂量(ED 外源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效应发生50%改变所 外源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效应发生50%改变所 需要的剂量。
三、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剂量效应(反应)
• 剂量—效应关系:描述外源性化学物的剂量水平与所引起 剂量—效应关系:描述外源性化学物的剂量水平与所引起 的个体或群体的量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 • 剂量—反应关系:描述外源性化学物的剂量水平与所引起 剂量—反应关系:描述外源性化学物的剂量水平与所引起 的效应发生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1、剂量—效应(反应)关系的基本类型: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的基本类型: 直线型: 仅在一些体外试验中一定剂量范围内存在。 (1)直线型: 抛物线型: (2)抛物线型:将剂量换成对数值后,可转化为直线。 形曲线( (3)S-形曲线(Logistic growth curve):
常用毒理学剂量参数
(1). 致死剂量(Lethal dose,LD):以死亡为观察指标的外源化 致死剂量(Lethal dose,LD):以死亡为观察指标的外源化 学物的量。 • 绝对致死剂量(LD100):能引起所观察的个体全部死亡的最 绝对致死剂量(LD 低剂量。 • 半数致死剂量(LD50):能引起所观察的个体50%死亡的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LD :能引起所观察的个体50%死亡的剂量。 半数致死浓度(LC 半数致死浓度(LC50):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浓度。 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浓度。 一般以mg/m 空气和mg/L水来表示。 一般以mg/m3空气和mg/L水来表示。 半数耐受限量(TLm) 半数耐受限量(TLm):也称半数存活浓度,是指在一定时间 内一群水生生物中50%个体能够耐受的某种环境污染物在水 内一群水生生物中50%个体能够耐受的某种环境污染物在水 中的浓度,单位为mg/L。 中的浓度,单位为mg/L。
NH2 N N NH H3C
O
NH
N
NH
O
腺嘌呤, A
O N
NH2 NH
N
NH
N
NH2
NH
O鸟嘌呤, G胞嘧啶,C亲电子代谢产物:主要攻击鸟嘌呤的N C亲电子代谢产物:主要攻击鸟嘌呤的N-7, C-8, 与C-6相连的O和-NH2基. 相连的O和-NH 腺嘌呤的N N腺嘌呤的N-1, N-3位点 胞嘧啶的氨基 亲核活性代谢产物:胞嘧啶C 位,胸腺嘧啶的C 亲核活性代谢产物:胞嘧啶C-6位,胸腺嘧啶的C-8位等.等。
第五节 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机理 一、基本概念
1. 毒物(Toxicant):能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损 毒物( : 害,甚至导致死亡的物质。 2. 毒性(toxicity): 毒性( ):毒物引起生物体损害的性质 ): 和能力。 3. 中毒(Toxication): 中毒( ):有害物引起生物机体出 ): 现功能或器质性改变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3) 体内防御系统: 体内防御系统: SOD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谷光苷肽过氧化酶 SOD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谷光苷肽过氧化酶 (GSH(GSH-Px), GSH, VA, VE, Vc、胡萝卜素等。 Vc、胡萝卜素等。 例如:SOD歧化酶催化: 例如:SOD歧化酶催化: O2-•+SOD-Cu2+ →O2+ SOD-Cu+ •+SODSODO2-•+SOD-Cu2+ +2H+→H2O2+ SOD-Cu+ •+SODSOD-
3、可逆和不可逆毒作用: 可逆:停止接触化学物后,毒性危害可逐步减轻或消失; 可逆:停止接触化学物后,毒性危害可逐步减轻或消失; 不可逆:毒害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加重。 不可逆:毒害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加重。 与毒物性质和危害组织的再生能力有关。 4、变态反应(过敏性反应): 通过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危害。 化学物作为半抗原⇒与内源性蛋白质结合⇒ 化学物作为半抗原⇒与内源性蛋白质结合⇒激发抗体 形成。抗体+抗原⇒ 形成。抗体+抗原⇒过敏反应。 5、特异体质反应(特发性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特发性反应) 由遗传决定的特异体质对某种化学物的异常反应。
1、靶位点学说: • 毒物产生毒性作用的位点, 称为靶位点 称为靶位点。 靶位点。 • 靶位点:接触污染物的部位; 污染物转化、累积部位。 2、共价结合学说 • 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方式: ①共价结合:不可逆反应, 结构的永久性改变。 ②非共价结合:可逆 • 毒物与生物反应活性中心共 价结合:
⑴与核酸结合 ☆核酸:RNA, ☆核酸:RNA, DNA ☆结合方式:共价结合、氢键结合、嵌入碱 基对,导致遗传信息的错误表达。 ☆亲电子结构:自由基, 环氧化物 亲核结构:羰离子、硝离子等。 ☆它们可攻击核酸碱基的不同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