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代下的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构建
大数据背景下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技工院校智慧校园平台设计与建设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智慧校园”为核心的技工院校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加快推进,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校园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智慧校园的建设水平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目前,智慧校园建设多以服务教师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为主,而学生方面,大多仅仅实现查看分数、请假和评教等基本功能,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度较弱。
现代教育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建设智慧校园过程中应该要深入考虑,如何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智慧校园平台里面获取知识;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提高学校决策的正确性等问题。
本文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实现智慧课程教学、智慧交流社区、智慧电子班牌,以及智慧校企共育平台上,旨在提升技工院校智慧校园服务学生水平,为建设更智慧的智慧校园平台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技工院校;智慧校园;服务学生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已渗透到校园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校园生活等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正不断地改变着技工教育发展格局。
以“智慧校园”为核心的技工院校信息化建设,成为新时代技工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发展阶段。
经过多年的努力,智慧校园建设基本已实现学校招生就业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业务,覆盖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实现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给教师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然而,智慧校园在服务学生方面的建设理念仍较为薄弱。
因此,通过大数据技术融合各类智慧校园资源,对教学及学生数据进行整合、挖掘和分析,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对推动“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1.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大数据技术是指用于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集的技术和工具[2],涵盖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多个方面。
以科技促人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
以科技促人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问题的提出当今社会,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类面临的许多难题,如人口、粮食、环境、贫困等,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科技的发展。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科技欠发达的人口大国,科技的振兴尤其具有特殊的紧迫性,“科教兴国”已经成为基本国策。
因此,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提高科技意识,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武装他们,无疑是21世纪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许多重大课题都与人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对世界的理解,涉及多门学科。
因此,现代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人文教育。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其实质是育人,是培养合格的人才,蕴涵着培养人文精神的要求。
然而,现实的教育又怎样呢?长期以来,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导向作用的影响,在家长的要求和就业的压力下,素质教育在宏观上没有得到恰当的社会定位,在微观上,学校对素质教育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重科技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还大有存在。
中学生为逃避教育压力而自杀的现象在全国每年都有发生,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发生了一起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
这些现象的发生,在本质上就是独尊科学技术知识教育,缺损人文教育的恶果。
这种失去人文精神的教育怎么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呢?因此,在狠抓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已是教育界当务之急的大问题,科学技术教育具有工具价值,而人文教育更重于精神价值,两者不能偏废。
基于此,我校充分发挥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大胆的尝试,把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人文学科的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琢磨、体会人文精神,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旨在以科技促人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互联网+”视域下校史文化传播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互联网+”视域下校史文化传播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传播技术飞速进步与发展,促使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进行创新、发展及变革,也给校史文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从“互联网+”视域研究校史文化传播,即是把校史文化作为知识、文化、历史的传播源,将“互联网+”的方法论与思维方式运用到校史文化传播中,探索新形势下校史文化发展策略,发挥校史文化价值。
近年来,有关校史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角度日趋多样。
学术界对校史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关注校史教育功能以及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但基于“互联网+”视域对校史文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的论述还少有涉及,特别是研究方法上,多数研究成果是定性的逻辑推导,鲜有原创性的调查数据支持的理论分析。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立足于“互联网+”视域的角度,通过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生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互联网+”视域下校史文化传播现状,探索新形式下校史传播的发展策略,以期对学术界提供参考价值。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深度访谈、文献搜集、实地观察等,笔者设计问卷题目,确定问卷量表的结构层次,并邀请档案学及传播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对问卷题目进行检查修正,最终形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史文化传播调查问卷”。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600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校史文化传播现状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生意愿选择的基本资料,对校史文化传播方式、校史文化传播主体、校史文化传播内容、校史文化传播技巧、校史文化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此外,笔者在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中,与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校史文化传播现状及师生的行为意愿。
二、调查结果分析1.调查样本概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4份,回收率为95.67%。
调查对象?槲靼驳缱涌萍即笱?师生,时间为2017年6月15日至2017年7月18日,样本基本信息分布情况见表1。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分析
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新媒体的定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讯和数字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造、传播和交流信息的一种新型媒体形态。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形式和传播的途径,使信息的传递速度、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大大增强,成为了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建设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是提升大学综合实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同时,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1. 新媒体平台建设新媒体平台是大学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通过搭建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学校的优势专业、发展历程、校园文化和校园新闻。
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校园动态和活动信息,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融入感。
2. 线上文化活动新媒体平台也为线上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和传播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举办线上文化活动,如校园微电影大赛、校园文艺展示、校园文化讲座等,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
3. 校园文化教育新媒体也可以用于校园文化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关于传承中华文化、艺术欣赏、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与文化教育。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学习、了解外部世界的文化风貌。
同时,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组织线上的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1. 内容质量新媒体的优点是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但这也带来了内容质量的问题。
在传播校园文化时,要注重内容质量,不能滥用煽情式标题,更不能出现虚假的热点话题,否则会影响校园文化的形象和正面传播效果。
新工科背景下以校史构建校园文化实践路径——以东华大学为例
新工科背景下以校史构建校园文化实践路径以东华大学为例陈欣园摘要:新工科人才培养对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而校史文化作为高校建校以来日益积累的珍贵资源,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协同作用㊂以东华大学为研究对象,发现工科院校存在物质文化标志功能不突出㊁制度文化学生参与不充分㊁行为文化实效作用不明显㊁精神文化育人工作不深入㊁学科文化教育机制不完善等问题㊂具体对策是:(一)以校史文化凸显校园物质文化的标志功能;(二)以其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的规范功能;(三)以其深化校园行为文化的育人功能;(四)以其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凝聚功能;(五)以其强化校园学科文化的激励功能㊂关键词:新工科;校园文化;实践路径;东华大学中图分类号:G641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2-0078-03㊀㊀新工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工程教育应对全球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尤其强调学科的实用性㊁交叉性与综合性,需要培养专业工程知识技能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兼备的复合型人才[1],这就要求高校在工程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2]㊂校园文化是高校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㊁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㊁健康向上㊁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3], 双一流 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也强调重视校园文化形态的建设,以文化育人为核心彰显校园文化个性㊂因此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㊂一㊁校园文化的体系构建研究在校园文化的体系构建研究中,高校可依托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精神文化 与 学科文化 五个维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㊂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是指校园主体进行文化活动时形成的各种行为准则;行为文化,直接体现在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取向;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高校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学科文化更加侧重高校个性特色,主要体现于高校的学科建设发展和人文素质的结合[4]㊂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尚存较多问题,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师生习惯性重视学习理论知识研究,从而产生重学术技能和轻人文素养的矛盾冲突,与新工科人才的复合型要求相悖[5]㊂校史文化贯穿于校史之中,是 学校在办学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㊂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价值观标准与核心层次,也承担高校以文化人㊁以文育人的功能[6]㊂因此,高校如何把握校史文化的珍贵资源探究构建校园文化实践路径,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㊂本文基于 新工科 背景下有关校园文化及校史文化的研究,结合东华大学学科特色,采用问卷调查法,从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精神文化 与 学科文化 五个维度,对东华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分析现存的问题,以校史文化为切入点对东华大学构建与发展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提出建议对策㊂二㊁新工科背景下校园文化构建的现状分析(一)调研概况本研究对新工科背景下校园文化构建的现状以及在校园文化中融入校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研,选择东华大学作为调研样本㊂调研对象涵盖东华大学在校各年级学生,以纺织类工科为主㊁非纺织类工科与人文艺术类学科为辅,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为新工科校园文化构建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㊂本研究以校园文化中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精神文化 与 学科文化 五个维度设计调研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法将量表以倾向程度划分等级赋值1㊁2㊁3㊁4㊁5,得出各项指标倾向的平均值与每一类型平均总值,最后依据文献中五个维度权重占比得出校园文化总体倾向程度㊂本次调研共计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共525份,本科87生320人,占被访人数的61.0%;硕士研究生144人,占被访人数的27.4%;博士研究生61人,占被访人数的11.6%㊂其中67.6%为纺织类工科学生,21.5%为非纺织类工科学生,10.9%为人文艺术类学生㊂(二)东华大学校园文化构建现状及存在问题1.物质文化标志功能不突出物质文化是指承载校园文化主体的物质对象,也是在校师生对校园文化最直观的感受,主要包括自然环境㊁校园建筑㊁规划布局等各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㊂据调研数据可知,在校学生对物质文化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82,物质文化中宿舍生活园区建设得分最低为3.45,校园绿化环境分数最高为4.29㊂其中,工科专业学生对实验楼建设得分低于平均为3.68分,博士研究生对实验室建设得分仅为3.39分㊂总体分析在校生对于工科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总体较为满意,其中对于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最为满意,对宿舍园区建设与实验楼宇等接触时间较长的生活学习环境满意度较低㊂说明东华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基础总体较好,但是对于宿舍园区建设与实验楼与建设还有待加强,特别是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物质文化建设㊂2.制度文化学生参与不充分制度文化集中体现学校教育及管理的特点,也是学校有序发挥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㊂根据数据显示,在校学生对制度文化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94,各项指标综合得分均为3.8 4.0,表明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对于校园各项规章制度及其落实情况较为满意,但是对于各项规定没有定向深入了解㊂在各项指标中,学生的参与满意度均分最低为3.81,工科学生的参与满意度均分为3.72,说明在校生并未充分参与到校园制度文化建设㊂工科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在遵守底线准则的同时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色完善执行方式㊂3.行为文化实效作用不明显行为文化主要指学校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开展的各类科研㊁文体等活动,以及学生在其中表现出的特定行为方式㊂调研结果显示,在校学生对行为文化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87,工科专业学生对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均低于人文艺术类学生,特别是针对校园活动宣传与活动对自身学习及工作提升满意度评价有一定差异,说明在校工科生对于校园活动提高自身能力的实效评价相对较低,工科院校需要进一步提高校园活动的实效性,开展真正有意义㊁契合新工科人才发展的校园活动㊂此外,在校园活动融入校史文化满意度指标调研中,纺织类工科专业学生相对比其他专业学生满意度得分较低,表明东华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缺乏纺织特色校史文化育人元素㊂4.精神文化育人工作不深入精神文化是为校园主体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直接决定高校的凝聚力与集体意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㊂据调研分析,在校学生对精神文化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93㊂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对校训认同得分均达4.05,比较认同 崇德博学,砺志尚实 校训精神;对校园学风与教风的认同得分均分达4.10,分数差异性较小,说明学生普遍认同学校严谨务实的工科精神文化㊂在各项指标中,在校生对校名更改认可得分与学历呈负相关,均分仅为3.35,样本差异较明显,表明学生对于校名更改的认同差异较大㊂精神文化建设中的校史发展认同得分数据差异较大,说明东华大学的校史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入,精神文化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在校生的学习生活㊂5.学科文化教育机制不完善东华大学的前身为华东纺织工学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以纺织㊁材料㊁服装㊁设计为优势的多科性㊁高水平大学,学科文化建设具有比较浓厚的工科特色㊂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在校学生对学科文化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90,其中纺织学科特色认同度得分最高为4.03,纺织学科创新度认同度得分较高为3.96,说明学生比较认同学校的特色学科发展前景㊂在校生对纺织学科吸引度与纺织学科发展史了解程度得分相对较低为3.72,且纺织类专业与非纺织类专业学生的学科文化均分差异不明显,东华大学需要进一步加强特色学科史教育以提升学科文化认同,增加学生的学科自信以提高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竞争力㊂三㊁以校史构建校园文化实践路径的构想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㊁发展根基与特色标签[6],对于校园文化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协同作用㊂本研究通过阅读文献以五个维度构建校园文化体系,以东华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在新工科背景下校园文化各个维度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基于调研结果,对标新工科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素质要求,以校史文化为切入构建校园文化实践路径,提出以下对策:(一)以校史文化凸显校园物质文化的标志功能工科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重视实用主义,功能性考虑完备,重 物质 而轻 文化 ,容易忽视人文氛围营造㊂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特色标签,因此工科院校可以校史文化凸显校园物质文化的标志功能,做好顶层设计将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融入物质文化建设㊂在校园公共区域,以校史馆建设为核心㊁校史景观设计为辐射带充分发挥校史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的标志功能,将校史文化97融入宿舍园区与实验楼宇建设,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有侧重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㊂(二)以校史文化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的规范功能校园制度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在校师生认同并遵守学校制度㊂新工科背景下的制度文化核心问题已经不在于制度的制定,而在于如何实现制度认同,进而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㊂校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根基,可以有效实现在校师生价值观层面的文化认同㊂工科院校应加强校史研究宣传,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引导学生将制度文化作为自身行为准则,增强 文化惯性 ;注重在校史文化学习中提升师生互动指数与参与度,以校史文化建设柔性制度㊁实现柔性管理,加强制度文化的规范功能[6]㊂(三)以校史文化深化校园行为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行为文化是培育新工科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㊂工科院校的校园行为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而且行为活动设计缺少新时代大学生个性特色㊂作为具有纺织特色学科的高校,东华大学应当把握学生具有文化认同的校史资源,以校史文化精神核心为根本,结合在校生实际需求,将校史育人元素纳入行为文化建设,设计开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落实实效中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㊂为顺应新时代教育特色,学校还需构建多样化的校史文化引导方式,用好学校特色网络平台 易班 网站拓宽行为文化实践路径,组建校史宣讲团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意识参与到校史文化建设㊂(四)以校史文化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凝聚功能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具有根本性意义,可以通过构建学校精神和营造优秀校风两方面推进精神文化建设㊂学校应当充分研究挖掘校史资源,以校训校歌等校园标识为切入点加强校史文化建设,以学校精神为中心推动精神文化建设,全面辐射到学生的精神文化教育,让学校精神真正入脑入心而不是仅流于表面㊂工科院校的校风普遍严谨务实,也在一定程度上缺失新工科人才所需的人文情怀,学校需要将有传承意义的校史文化作为构建校风的宝贵资源,以文化人㊁以史育人,同时适应时代大势,丰富以传承创新为核心的校史载体及宣传方式㊂(五)以校史文化强化校园学科文化的激励功能高校学科建设的不同侧重会形成不同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是新工科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㊂东华大学作为纺织学科特色鲜明的多科性㊁高水平大学,需要将校史文化教育纳入课程思政,优化校史文化教学资源的配置与整合[7],从专业自信角度增加新工科人才所必需的人文知识,增强学科自信以提高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竞争力;构建校内外多方协同参与校史文化研究机制,注重学科发展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特色学科史教育以提升学科文化认同㊂结语新工科人才培养对于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而校史文化作为高校建校以来日益积累的珍贵资源,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协同作用㊂校园文化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研究校史文化传承延续校园精神的同时,结合学科特色展望未来,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导向,开展真正有意义㊁契合新工科人才发展的校园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㊂参考文献:[1]陈利华,赵津婷,姚立敏,等.基于‘华盛顿协议“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7(10).[2]刘冬颖.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1).[3]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 ].中国高等教育,2016(24).[4]刘生军,庞源,曾佩芸.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研究 以东北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0(9).[5]谢婷婷.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工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 ].学理论,2019(3).[6]金雁.以高校校史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7]周德群.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6).作者简介:陈欣园(1994 ),女,汉族,安徽芜湖人,单位为东华大学,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㊂(责任编辑:董惠安)08。
新媒体时代高校粉丝文化浅析
新媒体时代高校粉丝文化浅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平台的普及,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高校校园中,粉丝文化也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
高校粉丝文化指的是以某一特定主题或人物为核心,围绕其进行集体行动、传播信息、交流观点等活动的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现象既受传统文化因素影响,又受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所塑造。
在过去,高校之间的粉丝文化主要以体育比赛、校团队为主题,其传播方式也主要依靠口口相传。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高校粉丝文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粉丝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互动交流,同时也更容易形成集体行动和传播力量。
新媒体时代高校粉丝文化的兴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粉丝文化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该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高校学生群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为高校的宣传推广和精准营销提供有益参考。
深入探讨高校粉丝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新媒体时代社会群体互动的规律和特点,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对高校粉丝文化的研究还能够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参考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学生群体的行为,提升高校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对新媒体时代高校粉丝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新媒体时代特点1. 多样化传播渠道: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不再依赖传统的媒体,如电视、广播等,而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多样化的传播渠道。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平台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2. 即时性和互动性:新媒体具有即时传播的特点,信息可以在瞬间传播到全球各地。
新媒体还具有高度互动性,用户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生成和传播过程中,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
3. 定制化传播: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定制化,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
学校网络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网络文化建设方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校而言,网络的作用也日益重要。
网络文化建设是学校立足于培养学生成为网络时代核心竞争力人才的必要举措。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方案。
第一,宣传和引导。
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是形成对网络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组织座谈会等方式,向师生介绍网络的优点和不利之处,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
同时,学校还应与家庭合作,共同制定网络使用规范,确保师生在网络世界中能够健康成长。
第二,建立网络文化学习平台。
学校需要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学习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展开深入的讨论与合作。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网络文化学习课程,开设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
第三,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网络素养是学生成长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素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能力和意识,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评价和表达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网络技能竞赛和主题班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网络安全问题是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个方面。
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他们避免上当受骗、保护个人隐私等。
学校还应建立网络安全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安全事件,维护校园网络环境的安全稳定。
第五,建立和谐的网络师生关系。
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营造和谐的网络师生关系。
学校可以建立网络协议,明确学生在网络使用中的权利和义务,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
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网络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和网络教学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第六,规范网络行为。
学校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网络行为准则,明确规定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关于科技与人文的校园活动策划
关于科技与人文的校园活动策划一、活动背景在当今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然而,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传承。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学生对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计划在校园内举办一场以“科技与人文”为主题的活动。
二、活动目的1、增强学生对科技与人文关系的理解,认识到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也需要科技的支撑。
2、激发学生对科技和人文领域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营造积极向上、富有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活动主题“科技点亮人文之光,人文赋予科技灵魂”四、活动对象全体在校学生五、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地点:校园内(包括具体活动场地 1、具体活动场地 2等)六、活动内容及形式(一)科技与人文主题展览1、在校园内设立展览区域,展示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成果,如具有人文关怀的科技产品设计、以科技手段呈现的人文艺术作品等。
2、安排专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
(二)科技与人文主题讲座1、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系列讲座,主题包括“科技发展中的人文思考”“人文精神如何推动科技创新”等。
2、讲座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交流。
(三)科技与人文创意竞赛1、组织学生参加科技与人文创意竞赛,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提交结合科技与人文元素的创意作品,如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APP设计、具有人文关怀的智能设备研发方案等。
2、设立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四)科技与人文体验活动1、设立科技与人文体验区,让学生亲身体验如虚拟现实(VR)技术呈现的历史文化场景、智能机器人表演的文艺节目等。
2、组织学生参与科技与人文实验活动,如通过科学实验探究人文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新吋代信息化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
新吋代信息化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前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教育信息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战略,提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到2020年,建设覆盖城乡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系统,促进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明显表现出智能化、开放性、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特征。
智慧校园逐渐取代数字化校园,成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主题和趋势。
新时代信息化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是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社交网络、知识管理、虚拟现实等新兴信息技术在高校中广泛应用,以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业务融合创新,高校信息化正由管理信息化发展为教育教学全面信息化。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定位与目标(一)智慧校园的定义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架构》将智慧校园定义为“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有机衔接,使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便捷地获取资源和服务”,其主要特点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的通信技术手段◎易城相结合,以“互联网+”的思维重构高校信息化模型,将高校各个单位的信息孤岛集成一个信息共享、业务互通的有机整体,以打造一个具有人物感知、业务协同和服务及时的新型高校信息化校园环境,为高校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日常管理和师生服务等提供一个统一的保障服务平台。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定位随着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技术、业务和管理等各类形态都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原有数字校园建设的解决方案和方法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阶段高校信息化的实际需要。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实际上是高校信息化发展到融合创新阶段的产物,是对数字校园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是高校应对“互联网+教育”挑战的必然选择。
高校建设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师生提供各种智慧型的业务应用,改进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活动方式,推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在IT支持下的模式创新,实现高校的智慧运行,开展高校智慧教育。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作者:崔利民王灵芝来源:《学周刊·C》2013年第05期摘要:当今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途径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和要义渗透到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独树一帜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高职教育;文化素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而对以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而言,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
只有将技能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教授在《谈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说:什么是素质?素质是指人才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须具备的条件。
思想上的必备条件是:有国家民族观念;道德上的必备条件是:有承担各种义务的自觉性和享受权利的正确态度;心理上的必备条件是:有承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耐力,并有毅力和勇气去加以克服;文化上的必备条件是:有较高的文化基础和较渊博的知识。
素质有多种,在各种素质中有一个基本素质,这就是文化素质。
而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简而言之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古代思想家的智慧,汲取生活智慧,并且与当代的思维相结合来指导人生,从而成为现今信息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在校园里营造一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是凝集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谐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理性客观地看待世界,继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学生心理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今高职院校需要将传统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思想资料,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样的途径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
谈高职校园文化中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必要性论文
谈高职校园文化中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必要性【摘要】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实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种基础素质。
【关键词】校园文化科学与人文融合21世纪,全球各国在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全球各国在各个领域的既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多变的复杂局面。
特别是发达国家,国家集团和区域集团之间的激烈竞争与依存关系,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高技能人才的竞争。
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需要的以掌握高新技术和高技能为主要特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术、高技能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历史责任。
这一时代特征告诉我们: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时,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要有全球和国标视野,要有强烈的竞争和质量意识,要站在科学技术前沿,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人才。
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片面和偏颇发展而言的,强调人的发展应是多维度的、多样化的、应力求完美的和谐发展。
2i世纪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奠定了的坚实的基础。
人在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越来越要求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趋势已为世界发达国家所证实。
在我国现阶段不仅是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提出的必然要求。
现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科技轻人文,重智育轻德育,重“做事”轻“做人”的单纯技术教育仍然存在。
这是实用主义在人才培养上的反映,致使我国高等教育至今仍然处于一种不完整的“半人”教育状态。
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实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种基础素质。
在信息和高新技术高度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这里所指的人文素质是指人能否正确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尊重人,理解人,合作共事,同情心、爱心、诚信、态度等)、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诣共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文化的、伦理的、心理的、法律的、哲理的、传统的等)和正确对待自己(品德、敬业和价值取向等)。
数字技术赋能校园文创,打造高效项目化课堂
数字技术赋能校园文创,打造高效项目化课堂作者:任貌貌来源:《中国中小学美术》2023年第10期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当前许多美术教师致力于借助丰富的数字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初中美术课堂“教”与“学”的变革,开启初中美术项目化课堂的新样态。
本文借助数字技术开展“校园文创设计”项目化课堂实践与探索,由“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构建“融合—迭代—创生”的美术教学范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和实践探究的能力,让学习深度发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5C”核心能力。
(Creativity,创新能力;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能力;Communication,交流能力;Collaboration,合作能力;Continuous Learning Ability,可持續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字技术校园文创项目化课堂深度学习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给美术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们逐渐意识到,以往教师传授美术学科知识、学生单一表现美术技能、最后简单评价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1]在数字化的浪潮下,新时代美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是要“扎根时代,以美育人”,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需求,将现代媒体技术、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深度融合。
与传统美术教学方法相比,项目化学习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知识的迁移,使学生逐步形成高阶思维能力,有助于推动其开展深度学习。
因此,本文立足于数字技术赋能项目化教学的优势,思考“校园文创设计”课程如何创生“真合作、真制作、真评价”和“多元化展示”的学习框架。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有温度、有活力的校园文创作品,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和“5C”能力。
一、以“角色导向+融合媒介”让学生用可视化数据解决问题(一)角色导向:体验设计师的工作项目化学习主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一个问题的驱动之下,完成一项源于真实世界且需要深度思考的任务。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学生们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面对这一困境,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困境分析1.信息传播渠道的变迁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主要通过校园广播、海报、演讲等传统媒介来传播信息。
在新媒体时代下,学生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抵触情绪,导致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方式的信息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2.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碰撞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以弘扬传统文化和思想为主,然而当代学生更追求自我表达和个性化,他们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产生了冲突,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无法与当代学生产生共鸣。
3.传统活动形式不再适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常常以课外讲座、学术讲座为主,忽视了学生们的兴趣需求和多元化发展。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学生们更倾向于参与、互动性更强的活动形式,传统活动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二、对策建议1.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注重深化内容。
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下年轻人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创新。
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课程、举办更多有创意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
2.拓展信息传播渠道针对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来发布文化活动信息,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也需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互动交流渠道,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3.提倡多元化参与形式针对传统活动形式不再适用的问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提倡多元化参与形式,创新活动形式,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
如何构建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构建与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表达,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表达,是学校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优秀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魂,对师生起着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有利于师生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我校持续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动素质教育,通过全校师生上午共同努力,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校园文化主要表达为实体的、空间的存有,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直观形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在教育领域中,初中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并成为学校管理与发展的趋势,它是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学校的品牌形成与发展,以稳固地支配学校的行为。
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利于更有效地实现学校发展的综合目标。
作为教育场所,学校必然会形成自己的文化,在我国称之为校园文化,它是指学校生活存有方式的总和,校园文化的中心思想是校园人的整体价值观,并经过学校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不懈努力将这种价值观发扬光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它具体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其中物质文化是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是实现校园精神文化的前提。
它能够为学校提供完善的校园设施,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有助于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是学校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其中最重要的是校风建设,它表达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并对学校成员具有积极的促动作用。
它包括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能更好地发挥学校的整体效应;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或缺的保障机制,对初中校园文化的正常展开,增强初中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校园文化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组成,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都生活在校园文化的气氛中,影响并伴随着他们成长,所以校园文化具有学科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和非常重要的意义。
打造“智慧校园”,创新中小学“互联网+德育”教育新途径
打造“智慧校园”,创新中小学“互联网+德育”教育新途径摘要:在科技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在广泛地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走上创新发展的新道路的形势下。
中小学作为承担基础教育的摇篮,学校德育工作也急需借助于互联网这一技术工具,改变教育管理理念,寻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破与创新。
本文基于目前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打造”智慧校园”,适应新时代背景的德育发展新思路,创新中小学“互联网+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智慧校园小学互联网+ 德育途径随着新技术、新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互联网技术运用方式与手段也更加多样化,互联网与物联网感应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融合,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让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手段也正在由“数字校园”升级发展到“智慧校园”时代,打造“智慧校园”,创新中小学“互联网+德育”教育的新途径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可见,“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在抓教学质量工作的同时,其核心工作就是以人为本,加大力度做好育人的工作。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天堂,做好祖国下一代接班人的德育工作,是工作的重点。
中小学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传统的德育工作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主要靠教师课堂说教为主要途径,致使长期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单一,不接地气,学生感受到的往往是空话、套话,并不能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产生共鸣。
这样的德育教育模式很难与学生达成心灵上的共鸣,导致德育教育的效果不佳,甚至往往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如何将中小学的德育理念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德育教育理念触及学生的心灵,成为各中小学校德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打造“智慧校园”,创新“互联网+德育”教育的新机遇“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
激励创新,树立“强国有我”鸿鹄志
激励创新,树立“强国有我”鸿鹄志作者:张亚雄詹媛张胜王斯敏来源:《科学大观园》2023年第19期近日,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印发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旨在真正用“活”科学教育资源,培育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
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以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這方面,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将推出哪些措施?王嘉毅:前不久,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这是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专门文件,明确了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和具体举措。
而“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是落实该文件要求的重要举措,将以此推动用“活”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拓展科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作用,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全面提升广大青少年科学素质。
王进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集中部署和系统谋划,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新的奋斗方向。
此次两部委推出“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坚持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引入“大师资”,希望能用生动的中国科学家故事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者:如何理解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的意义?把科学家精神送进校园,希望给中小学生传递什么价值理念?王进展:一位科技工作者最美的样子,就是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应时代之需、解国家之急,而我国拥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科学家。
他们的精神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科学家精神,纳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作者:向红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10期摘要: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当前,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必将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不仅仅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带来新的机遇以及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培养新路径。
基于此,本篇文章将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提出有效策略,意在有效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促使其更好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大学生是青年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可以说,在大学时代培养起青年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至关重要。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如何在此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从以下方面提出策略: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更主张个性张扬,追求自由平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视野在不断地放大,人与人们之间的距离则不断地被拉近,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领域越来越丰富复杂,要想在此背景下有效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那么就需要在内容以及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转变,引起文化与大学生之间的共鸣,使得大学生对于文化更加关注。
基于此,可以通过新的媒介进行文化传播,因为媒介不仅仅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互联网技术针对于中华文化进行加工、创新、整合能够不断创造出大学生感兴趣,喜闻乐见以及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文化媒介产品,使得中华文化能够在大学生中保持充分的吸引力以及生命力,具备很强的影响力,以此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效果。
此外,应注重积极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之间存在的平衡点,不仅仅要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坚守文化自信,同时也要做到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使大学生在比较中提高文化自信。
以信息专业技术为魂,构建“1+2+3”网络育人模式的研究——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紧抓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构建网络育人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从当前高职院校网络育人需要重视的问题着手,总结经验,以信息专业技术为魂,构建“1+2+3”网络育人模式,形成育人合力,强化育人效果,进而构建和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关键词]信息专业技术;网络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04-0034-02以信息专业技术为魂,构建“1+2+3”网络育人模式的研究①———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罗宜春,杨坤,邬佩君(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强调,要将信息技术高度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促使师生树立科学的网络思维意识。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环境对于塑造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个性心理、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网络学习资源,以机制建设、平台建设、资源建设等工作的实施,不断加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创新融合的移动交互、高效透明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思路,自主个性化地开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考核平台、“网上交院”智慧网络育人平台,形成“1+2+3”网络育人模式,从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一、当前高职院校网络育人需要重视的问题(一)校园文化育人模式手段单一、文化传播引导及影响力低当前,高职院校主要利用网络公众平台科普文化知识、宣传文化活动,但没能更深刻地把握网络育人阵地,文化育人模式手段单一,少有的线上活动也多为智力答题比赛等,缺少趣味性。
并且,由于网络科普文章图文冗长、网络文化活动时间短、内容未切合学生兴趣或生活实际等原因,导致文化传播引导及影响的力度较低,育人成效不明显。
校园文化建设途径3篇
第一篇一、新媒体环境———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新载体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中,它最初被用于形容电子影音商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所形容的电子影音已经成为了传统媒体的一部分,而新媒体的观念却逐渐被公众所接受,并且成为广泛流传的词汇,显然新媒体这一概念离不开时代特征与最新的传媒技术。
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对新媒体的含义都进行了探讨。
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的,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1]也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在20世纪后期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在信息传播领域内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交互地传播信息的新兴媒体。
[2]其实无论是作为四大传统媒体之外的第五媒体,还是交互传播的表现形式,最终都反映为以信息化为背景的一种渗透、结合和交融的整合媒体形态。
也就是说新媒体不再是单一介质,而是一种复合形态,这较之传统媒体也更利于文化的传播。
高校的校园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3]近年来,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之外,都在努力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成长加以影响,希望以此来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不为培养合格的人才增加强有力的砝码。
.断发展,其在校园文化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强,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也受到了挑战。
例如,在当今社会,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数字时代最典型的文化本质,而文化大众化的特点又使师生之间的权重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面临同为虚拟环境中一员的身份,这就使校园文化建设面临新的发展条件。
如何在这样的虚拟与现实交错的环境中实现最初的教育和引导目的,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 ”时代下的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
园文化构建
当陶东风先生的文章《拒绝有技术的野蛮人》被高频讨论时,其所谈的大学精神与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等之间的张力也促进了我们的自省。
大学精神是承载大学理想的一种深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与核心。
校园文化是存在于其中的所有主客体长期凝结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程序,亦是一种心理场。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校园文化中原有的心理程序逐渐松散,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危机。
因此,我们只有深刻剖析校园文化的潜在价值,反思现有网络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才能推进现代网络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
一、校园文化与主体认同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根,也是大学除知识化人外的第二个育人本体。
如果按照洋葱模型分析,校园文化由外到内包含着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3 个层次。
物质文化是浅层的介质,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和入口; 制度行为文化是主体( 教师和学生) 在教与学活动中建构的意义形态,也是人之存在的一种价值验证体系; 精神文化是最深层次的态度、价值等的认同,也是主体的一种意向性反应。
因此,校园文化是大学的内核,也是主体间的一种精神纽带。
但校园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不断调整自我,并寻求合理化秩序。
不管在回溯性教育认同( 基于过去) 、展望性教育认同( 基于未来) 还是工具性/治疗性教育认同( 基于现在) 中,任何一种教育
改革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产生某种特定认同并使之制度化的竞争结果。
当外部文化变迁时,校园文化存在着自我确认的博弈,其在界限掌控中,需要与诸多外部新要素从之间关系( relations to) 转为之内关系( relations within) [2]4,这样才能够内化成特殊的校园文化,才能让主体体认并产生自我认同。
如果校园文化产生了所谓的文明冲突,或者新的工具主义没有很好地融入校园文化,主体就会丧失文化认同,产生心理防御,归属感降低,进而造成病理性焦虑蔓延,校园文化的共同体生命将难以延续,校园文化的化人价值将难以彰显。
二、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的危机
目的与手段往往是对立统一且依附生存的。
互联网+是一种基础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对传统教育的潜力再次挖掘和提升,因此它是一种手段。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其运作的基本机制是服务师生。
如果教育手段远离了教育目的,就会变成一种负担或控制,因而也会影响校园文化中各主体间的心理程序。
因为目的和手段在伦理上必须有一贯性,这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原理。
技术理性如果将人沦为一切功利活动的工具,便脱离了目的价值,要么陷入盲目自流,要么对人类产生异化。
( 一) 教育管理文化与教师发展文化的冲突
当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悄然落幕,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平台网络知识竞赛远程网络培训教学全过程评价系统等各种工具管理,毋庸置疑,这些手段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管理和教育规划水平。
然而,当教育管理者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管理工程时,被管理者教师却在
大多数情况下陷入了被控制的境地。
1. 过多重复的网络数据填写占据了教师正常工作时间,教育管理者的减负变成了教师的加负。
例如,每年填写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已经涵盖了教师个人的所有基本信息,但是还需填写人事管理系统和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等数据,不同管理系统重复采集相同的信息,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各级各类管理部门间条块分割、各平台间互不共享,最后使得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转型转到痛处是教师,人与技术走向了相互异化。
2.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全过程的控制加剧了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之间的不和谐。
陈寅恪先生道:大学应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然而,目前部分院校为了加强管理,对课堂教学实施了全程监控,管理者对技术主义的好奇心却破坏了教师与学校之间潜在的心理契约,破坏了教师的心理归属感和组织安全感,反而影响了教师的责任担当。
另外,部分院校实施的教学质量管理平台,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每节课后填写相关信息,及时、全过程地评价教学质量。
站在教育管理者的立场上看,此举是检测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但教师却认为里面充斥着科层主义文化气息,导致教师身份认同产生了边缘性感受,并与管理者之间产生了心理距离,最终在校园文化中陷入了身份弥散状态。
( 二) 功利主义与服务精神的潜在冲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毋庸置疑,网络教学资源库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等一切网络资源最终均必须为教学服务,这样手段和目的才能够统一。
然而,随着各级各类评奖工程的设立,大部分网
络资源的建设成为学校、教师追求业绩的主要工具,服务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有的资源一经评审后便成了信息孤岛,再也无人点击,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当然,这与部分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智慧校园的建设等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大学精神拒绝狭隘的功利主义,一切不以服务教育教学为目的的资源迟早会变成无本之木,物质主义的增长和对功利主义的追逐也会影响原有求真、求实的校园文化品性。
( 三) 信息技术应用错位与学生存在价值的冲突
数字化媒体时代,手机依赖症与课堂秩序的冲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不同院校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利用班级手机袋管理、脱机课室设置等来减少低头族对教育效果的消解。
然而,与教育初衷背离甚远的是应运而生的代课产业链,各种代课的微信公众号、QQ 群、手机APP( 如滴滴代课微代课代课宝代课狗等) 、论坛、贴吧等代课寻租形式层出不穷,求助内容包括代签、代课、代早操、代晚自习、代写论文等,这种扭曲的供求关系和经济行为愈演愈烈,尤其以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成了重灾区。
代课行为是现代信息技术被错位应用的直接后果,其不良结果有: 第一,部分大学生用金钱来寻租别人的时间,再次加固了其金钱万能的价值观。
第二,远离课堂也让他们越来越远离群体生活。
《学记》云: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这不仅影响他们的知识积累、人际交往,而且由于学生时代对规章制度的漠视与挑战,会逐渐形成一种反社会人格,严重影响其完美人格的养成。
第三,学生容易患上空心病。
由于缺乏群体认可与归属,金
钱万能的价值观使他们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强烈的孤独感和虚幻感导致其内心空荡、无所适从。
这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是一种自我放弃,对于教育整体来说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互联网+时代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建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对学生知识的培养和灵魂的照料,因此是一种人文活动。
互联网+中的+代表着连接与融合,互联网+ 教育就是传统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其目的是提升教育质量与水平。
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管理、教学、资源三者还没有很好地融合,互联网+教育还需要确认以服务师生为本的人文理念,只有技术手段与人文目的互为表里,才能建构幸福的智慧校园文化。
( 一) 建立学校首席信息官( CIO) 制度
2016 年6 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 要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建立由校领导担任的首席信息官( CIO) 的制度,全面统筹本单位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
CIO( Chief InformationOfficer) 必须在战略层面、执行层面、变革层面、沟通层面全方位盘活学校的各类信息化资源,打通各种壁垒,排除各种技术障碍,达到信息共享,以技术来辅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尤其在变革层面,CIO 要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导向型模式,剖析教师由传统教学模式向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转型时期的心理,柔性引导教师自我转化,充分理解、估测教师职业发展中所出现的休眠期高原期等现象,引导教师对现代信息管理由认知逐渐走向偏好,调和教育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因信息应用所产生的嫌隙,建立校园内统一的心理程序。
这样才能
给予教师一种安全感,激发教师的转型动机和对组织的责任感,从而建构融合型校园文化。
( 二) 建构O2O 混合式教学生态圈
学校要开展深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划部分课程由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并细化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将在线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O2O( online to offlineor offline to online)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这样首先可以逐步祛除功利主义,使教师建立的各种网络教学资源真正植入到实践教学中; 其次,可以使教师逐步从知识占有式的教学形式转向建构体验式的教学模式; 第三,让学生从课程的旁观者转换为局中人,让学生对知识从物质性的外在获取转换为自我体验式的内在获得。
这种在场性与网络化交融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担当,自我欣赏,自我充实。
同时,教师应积极肯定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培养学生对课程和校园生活的归属感,避免空心人的滋生,最终建构起体验式课程文化和合作式师生关系。
( 三) 建设幸福的智慧校园
爱因斯坦曾经问道,现代科学技术节约了劳动,使得生活更加舒适,可是为什么带给我们的幸福却那么少呢? 的确,科学技术如果不能与人文关怀很好地融合,将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智慧校园建设必须要精准发力,以技术为载体,从物质文化层面不断渗透到精神文化层面,建设高效的校园管理体系、智能化的教学体系和幸福的校园生活体系三大功能应用体系,从而建构全新的融合式校园文化生态。
1. 以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