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常见修辞
成语的四种构词方式
成语的四种构词方式从成语的构成来看,一般有四种构词方式,具体包括:含比喻成分的成语、含夸张成分的成语、出自成语故事的成语、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一、含比喻成分的成语:含比喻成分的成语,即在成语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简单说来,这种含比喻成分的成语就是一句缩减版的比喻句;光阴似箭、骨瘦如柴、如雷灌耳、柔情似水、如花似玉、心乱如麻、面如土色、挥汗如雨、健步如飞、守口如瓶、如影随形、如鱼得水、身轻如燕、洞若观火、柔情似水、恩重如山、健壮如牛、胆小如鼠、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如花似玉、如花似锦、如获至宝、如隔三秋、如出一辙、如胶似漆、如丧考妣、如雷贯耳、如堕烟海、如影随形、如日中天、如临深渊、如虎添翼、如履薄冰、如鱼得水、如坐针毡、如狼似虎、星月如钩、碧空如洗、对答如流、力大如牛、恩重如山、大雨如注、人流如潮、挥金如土、疾走如飞、一见如故、和好如初、视死如归、暴跳如雷、心急如焚、挥汗如雨、惘然若失、门庭若市、归心似箭、繁花似锦、易如反掌、轻如鸿毛、稳如泰山、浩如烟海、了如指掌、轻如鸿毛、固若金汤、冷若冰霜、判若两人、视若路人、旁若无人、呆若木鸡、噤若寒蝉、如出一辙、如法炮制、如雷贯耳、如梦初醒、如泣如诉、如释重负、如数家珍二、含夸张成分的成语含夸张成分的成语,就是在成语里面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即言过其实,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怒发冲冠、一目十行、一日千里、一字千金、百发百中、一日三秋、不毛之地、不计其数、胆大包天、寸步难行、一步登天、千钧一发、震耳欲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惊天动地、天翻地覆、摩肩接踵、无孔不入、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地动山摇、只手遮天、气吞山河、山穷水尽、十万火急、浩气长存、万古长青、天衣无缝、度日如年、永垂不朽、永无休止、死去活来、千里迢迢、尘土飞扬、翻江倒海、蚍蜉撼树、一落千丈、一手遮天、一掷千金、刀山火海、大海捞针、气吞山河,、一目十行、一手遮天、寿比南山、翻天覆地、顶天立地、一步登天、晴天霹雳、壮志凌云、一毛不拔、垂涎三尺、怒发冲冠、气吞山河、地动山摇、皓月当空、日理万机日月如梭三头六臂三、出自成语故事的成语出自成语故事的成语就是这个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请君入瓮、打草惊蛇、闻鸡起舞、负荆请罪、指鹿为马、背水一战韩信在打仗时让士兵在打一场仗前别吃太饱,回去以后再吃饱;是以‘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四、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首先,什么是寓言,寓言即有所寄托的话;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所以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就是把寓言故事压缩了变成四个字或几个字的固定词组;守株待兔: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囫囵吞枣: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成语造句】常见的修辞手法造句
【成语造句】常见的修辞手法造句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6.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a、成分排比。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8.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20个
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20个含有比喻的成语:1、泛滥成灾——泛滥: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
比喻坏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造成危害2、逢人说项——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3、波属云委——属:连接,委: 累积。
波涛连绵,云层堆叠。
比喻连续不断,层见叠出4、风谲云诡——谲:欺诈;诡:欺诈,怪诞。
风云怪诞,变幻不定。
比喻局势复杂多变,神秘怪物5、不敢高攀——攀:比喻结交依附他人。
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6、风风雨雨——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7、蠢蠢欲动——蠢蠢:爬虫蠕动的样貌。
比喻敌人策划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8、风情月债——比喻男女恋爱的事情9、东郭先生——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10、裁云剪水——裁:裁剪。
裁行云,剪流水。
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1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 圆规,矩: 曲尺。
比喻做事要遵循必须的法则12、釜中之鱼——在锅里游着的鱼。
比喻不能久活13、步调一致——步调: 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
比喻行动和谐一致14、倒凤颠弯——指织品上的花纹图案。
也比喻男女间的性行为15、翠绕珠围——翠:翡翠,绕:围绕,珠:珍珠,围:包围。
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也比喻随从侍女很多16、独来独往——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
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17、春华秋实——华:同“花”。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18、斗之器——斗:容器,一斗=十升,: 竹器,容一斗两升。
比喻气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19、财竭力尽一竭:完,尽。
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
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20、百依百从——百:比喻很多;依: 顺从,从: 跟从。
什么都依从。
形容一味顺从。
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分析
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分析成语是中国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语言艺术的代表。
在成语中,有许多古代汉语修辞现象。
本文将从七种修辞现象入手,对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进行分析。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其指在表述中运用一个既定的事物,以此来说明另一个事物。
成语中的比喻多表现出一种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说明。
1. 云开见日:比喻事情有了明朗的结果。
2. 花好月圆:比喻夫妻恩爱。
3. 狗急跳墙: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不管对错,以逃避为主要目的的行为。
4. 走马观花:比喻看事物没有重点,只是浮于表面,停留不深。
二、夸张夸张是一种削弱或者增强表达效果的手法,常常被用于强调语言的表现力。
成语中的夸张主要通过修辞手法来达到强烈地表达效果。
1. 一鸣惊人:夸张说一次震耳欲聋的鸣叫声便可震动时空。
2. 人模狗样:夸张形容做事笨拙。
3. 画蛇添足:夸张说毒蛇已经完美,却因为额外加入了蛇足而成了缺陷品。
4. 龙马精神:夸张形容人的生机勃勃和精神饱满。
三、对比对比是一种陈述方式,其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和比较,在对比中,一方面可以突出优越,另一方面可以突显不足,增强表达效果。
1. 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迥然不同。
2. 独步天下:对比别人,形容自己最出色,达到极致。
3. 以毒攻毒:对比两种毒品,并用更凶猛的毒品来消灭更弱的毒品。
四、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一个明显的问题,但其答案在前提的构建上是不自然的,来强调语言的表现力的手法。
成语中的反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修辞效果。
1. 无以复加:反问式强调说有比现在更加严重的情况吗?2. 讳疾忌医:反问式引出他们忌讳疾病和治疗,强调自己没有这个毛病。
3. 九九归一:反问强调说九九归一,难道再高明的数学也不会否定这句话吗?五、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将相似或有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整理。
成语中的排比表现出明显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1. 眼高手低、水落石出、睡眼惺松:排比说明这些引起太多困难的人,使自己不能成功。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成语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成语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成语示例如下:
1. 水乳交融:这个成语将“水”和“乳”比喻为两种不同成分,
形容二者结合得非常紧密,无法分离。
通过拟人手法,强调了两者的亲密关系。
拓展:这个成语还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亲密的关系,例如夫妻、父女、母子等。
可以用来形容物体或人的行为,形容二者之间的互动非常紧密,无法分割。
2. 铁马青衫:这个成语将“铁马”和“青衫”比喻为两种不同的服饰,形容主人公的英勇和坚定。
通过拟人手法,强调了主人公的英勇和坚定,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将坚定不移。
拓展:这个成语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和态度,形容主人公的
坚定和勇敢,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精神。
3. 鸟语花香:这个成语将“鸟”和“花”比喻为两种不同的美丽生物,形容环境的优美和生机勃勃。
通过拟人手法,强调了环境的优美和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心情愉悦。
拓展:这个成语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形容主人公感到愉悦
和舒适。
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让人们感受到环境的
优美和愉悦。
4. 息息相关:这个成语将“呼吸”和“息息相关”比喻为两种不同的事情,形容二者之间密不可分。
通过拟人手法,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密不可分,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和周围的环境密不可分。
拓展:这个成语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生活和环境,形容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让人们感受到环境的重要性和主人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些成语通过运用拟人手法,强调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重要性,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成语的含义。
含有比喻修辞的成语
含有比喻修辞的成语
1、变本加厉:比喻原来的措施加以加强改进。
2、负荆请罪:比喻主动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请求原谅。
3、当头棒喝:比喻对人的责备和批评刻薄而狠厉。
4、一往情深:比喻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深厚而不变。
5、眼见为实:比喻见到面才相信,直观认识事物,信以为真。
6、半途而废:比喻已经开始做了某事,却未能圆满完成,而放弃了。
7、鱼目混珠:比喻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在一起,发生混淆、错误。
8、飞蛾扑火:比喻人不顾后果,一味地想去做危险的事。
9、同舟共济:比喻同胞之间团结一致,携手并肩,共度难关。
10、狗急跳墙:比喻面临意想不到的窘境,心急如焚地找出一条可以逃出的出口。
11、苦肉计:比喻用自己的苦难或伤害自己,来欺骗敌人,从而取得有利境地。
12、吊车尾:比喻服从落伍,也比喻看重排位靠后最不好的事情。
1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失去一个机会,但能及时趁机抓住其他可乘之机。
14、拨开云雾见日光:比喻原来布满黑暗的局面突然出现光明的一线,局面发生了变化。
15、有志者事竟成: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不分艰苦,就能把事情办成。
16、囊萤映雪:比喻憧憬大好形势,尤指数量众多。
17、水涨船高:比喻大家共同努力,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18、凿壁偷光:比喻把困难攀登,挖掘机会,从黑暗中寻求希望。
19、仓皇失措:比喻情况突变,一时不知如何应付,坐立不安。
20、打草惊蛇:比喻小心谨慎怕引起前所未有的危险。
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分析
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分析成语是汉语语言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而且还凝结了汉语语言的精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成语中,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很鲜明的,下面我们就以几个常见的成语为例,分析其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
1. 风雨同舟这个成语中的“同舟”二字,是用来表达人们相互扶持、同舟共济的意思。
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这种把不同的事物或概念放在一起比较,以寓意的形式来表达含义的方法叫做比兴。
这里用“同舟”比喻人们的命运或困境,把连接不同意义的词语转化为意义相同的意象,将情感和意义有效地传递给读者。
2.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是指因为对某个事物过于疑神疑鬼而产生的错觉。
在古代汉语修辞中,类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
把两个事物相像的一面加以比较,以进一步暗示所要表达的意义。
这里的“杯弓蛇影”就是通过类比来形象地描述人们过于杞人忧天,把一些不必要的恐惧症状放大了。
3. 莫名其妙这个成语主要是用来描述某种事情难以理解或让人感到无法解释。
在古代汉语修辞中,拟人是一种普遍运用的修辞方法。
通过给事物附上人的品质来加强表达效果,让读者对所表达的内容产生共鸣。
这里的“莫名其妙”就是借用拟人的手法,把事情本身赋予了一些难以理解的人性化因素,引起读者共鸣。
4.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主要是用来传达某种塑造、品评或评论中进一步抒发出来的修饰性词句。
在古代汉语修辞中,修辞手段的使用是用来让听众或读者扩大感性的回味,给作品更多的深度和文化底蕴。
这里的“画龙点睛”指的是通过在龙的眉间画上一个点使得作品看上去更为完美,成为传统汉语文学中的经典表述,用来形容在某个重要的地方加入一点修辞或意义的精髓的手法。
总之,成语是汉语语言中的精品,其中所涉及到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对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理解汉语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能够更加准确地运用修辞手段来进行文学创作和语言表达。
含有修辞的四字成语
含有修辞的四字成语含有比喻修辞的四字词语有:挥金如土、挥汗如雨、如鱼得水、如坐针毡、如狼似虎、光阴似箭等等。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
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例句:1、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来;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2、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洞若观火柔情似水恩重如山健壮如牛胆小如鼠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如花似玉如花似锦如获至宝如隔三秋如出一辙如胶似漆如丧考妣如雷贯耳如堕烟海如影随形如日中天如临深渊如虎添翼如履薄冰如鱼得水如坐针毡如狼似虎春深似海呆似木鸡繁花似锦归心似箭光阴似箭侯门似海好语似珠流年似水情深似海日长似岁如痴似醉如花似朵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花似月似漆如胶似水流年似水如鱼冷若冰霜呆若木鸡心如刀割泪如泉涌光阴似箭胆小如鼠挥汗如雨视死如归心乱如麻门庭若市口若悬河文如其人心急如火巧舌如簧目光如豆如鱼得水忧心如焚寿比南山受宠若惊坚如磐石欣喜若狂洞若观火度日如年挥金如土料事如神铁证如山情同手足惜墨如金虚怀若谷暴跳如雷稳如泰山柔情似水恩重如山健壮如牛胆小如鼠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如花似玉如花似锦如获至宝如隔三秋如出一辙如胶似漆如丧考妣如雷贯耳如堕烟海如影随形如日中天如临深渊如虎添翼如履薄冰如鱼得水如坐针毡如狼似虎。
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
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一、瑶环瑜珥:比喻美好如玉的子弟。
二、黄金世界: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
三、琳琅满目:比喻美好的事物很多。
四、如蚁附膻:比喻许多人追求不好的事物。
五、如蝇逐臭:比喻许多人依附有臭味的东西。
六、如鱼得水:比喻得到了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七、如鸟兽散:比喻溃败逃散。
八、如虎添翼:比喻强大的事物更加强大。
九、如狼似虎:形容勇猛、凶狠的样子。
十、如花似玉:形容女子姿容美丽。
十一、如胶似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十二、如雷贯耳:形容声音很大,震耳欲聋。
十三、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如走在薄冰上一般。
十四、如火如荼:形容事情进行得旺盛、热烈。
十五、如痴如醉:形容极度陶醉、沉迷的状态。
十六、如日中天:比喻事物发展到最兴盛的阶段。
十七、如雷贯耳:形容声音很大,像雷一样响彻云霄。
也比喻名声很大,名字很响亮。
十八、如火如荼:像火一样红,像荼一样白。
原比喻军容之盛。
现用来形容事情发展热烈,气氛紧张。
十九、如影随形: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一样。
比喻两个事物紧密相随,如同影子一样。
二十、如饥似渴:形容渴望得到某种事物的程度,像饥饿和干渴一样。
二十一、如隔三秋: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痛苦,感觉时间过得特别缓慢,就像隔了三个秋天一样漫长。
二十二、如梦初醒:比喻事情刚刚过去,尚未回过神来,犹如刚从梦中醒来。
二十三、如影随形:比喻两个事物紧密相随,如同影子一样。
二十四、如痴如醉:形容极度陶醉、沉迷的状态,像痴和醉一样。
二十五、如饥似渴:形容渴望得到某种事物的程度,像饥饿和干渴一样。
二十六、如临大敌:像面对大敌一样。
形容形势严峻,态度认真。
二十七、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如同出自同一个车辙一样。
二十八、如椽之笔:比喻大作家或大手笔的作品,像椽子一样高大雄壮。
二十九、如花似锦:形容景色美丽繁华,像花一样绚丽多彩,像锦一样华丽高贵。
修辞艺术探究成语在修辞中的运用与表达效果
修辞艺术探究成语在修辞中的运用与表达效果修辞艺术是语言运用中的一种技巧,通过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成语作为中文独特的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形象,常被用于修辞表达中。
本文将探究成语在修辞中的运用方式及其表达效果。
一、成语的常见运用方式1.比喻:成语常用于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成语进行类比,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如成语“如鱼得水”可用来比喻人找到自己适应的环境,形象地表达融入某个新环境的心情。
2.夸张:通过夸张手法来表达强调,成语可以起到夸张的作用。
比如成语“人山人海”用于形容人群众多的场景,通过夸张的表达方式,使形容更加生动。
3.反衬:成语常用于反衬,通过对比来达到强调某一方面的效果。
比如成语“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正好相反,通过反衬两者的差异,更加突出表达的目的。
4.排比:成语常用于排比,通过在表达中重复使用成语,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艺术效果。
比如“悬梁刺股,南辕北辙,鸦雀无声”,连续使用了几个成语,使句子更加流畅且具有韵律感。
5.对仗:成语常用于对仗,通过运用成语与其他修辞手法的对应,使得表达更加鲜明突出。
如成语“举一反三”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子打洞”中,“举一反三”通过对仗的表达方式,更加强调了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二、成语在修辞中的表达效果1.形象生动:成语作为固定的短语,具有独特的形象,因此在修辞中使用成语能够直观地让读者产生明确的联想和印象,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2.意义凝练:成语凝练的特点使得其在表达中能够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丰富的内涵,通过成语的使用,使修辞更加简明扼要,表达效果更为集中。
3.情感共鸣:成语常常携带着某种特定的情感色彩,通过运用成语,能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增加修辞表达的感染力。
4.语言优美:成语作为中文独特的表达方式,具备一定的韵律和美感,通过运用成语进行修辞,可以使语言更加优美流畅,增强修辞表达的艺术效果。
成语中的移就和拟人修辞手法
成语中地移就和拟人修辞手法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移就”修辞方法,就是“把人类地性状移属于非人地或无知地事物”(陈望道《修辞发凡》).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将它和过去学过地“拟人”修辞手法混淆起来,分辨不清.那在成语中,又该怎样区分“拟人”和“移就”这两种修辞手法呢?一、从构成地基础看,“拟人”是把无生命地非生物和有生命地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而“移就”则是拿本来表示人地思想感情地词语用来修饰其他事物.如:①生公说法,顽石点头;②桃羞杏让;③愁云惨雾.例①中地顽石能听生公说法,又冲生公点头;例②中地桃杏会生惭愧之心而有谦让之举,显然都采用了拟人修辞方法,把物当作人来写.例③中地“愁”和“惨”原来表示人地情状,现在移来修饰“云”和“雾”,修辞上属移就.二、从表达地重点看,“拟人”着重模拟人地动作与思想感情,如例①②着重点不在顽石和桃杏这些事物,而在于它们地人化了动作与思想感情;“移就”地着重点则在描述事物地性状特点,如例③地中心语指地是事物——云和雾,“愁”和“惨”则描述其性状特点,起修饰作用.三、从语言地组织看,“拟人”是“主——谓”结构,而“移就”通常是“定语——中心词”结构.如例①以人地动作“听”和“点头”等等描写顽石,结构上是主语(顽石)谓语(“听”和“点头”),是“拟人”;例②结构上也是主语(桃杏)谓语(惭愧、谦让),是“拟人”;而例③用“愁”和“惨”等词修饰云和雾,结构上是定语(“愁”和“惨”)中心词(云和雾),是“移就”;再如:④骄阳似火.这里,以人地品质“骄”去修饰“太阳”,结构上是定语(骄)中心词(太阳),也是移就.其他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地成语有:春风得意;风木含悲;燕妒莺惭;天诛地灭;不翼而飞;不胫而走;闭月羞花;怒发冲冠;等等.其他运用移就修辞手法地成语有:愁红惨绿;纷红骇绿;喜颜笑眼;愁肠百结;愁肠寸断;愁肠九转;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怒发冲冠;疾言厉色;和颜悦色;凄风苦雨;等等.总之,如果我们不但理解“拟人”和“移就”各自地定义,而且掌握它们地基本结构方式,那就不难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将这两种修辞手法清楚地区分开来.。
常见的语文中带有修辞手法的成语
常见的语文中带有修辞手法的成语1.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成语:恩重如山冷若冰霜成竹在胸胸有成竹呆若木鸡风烛残年挥汗如雨浩如烟海门庭若市虚怀若谷轻如鸿毛震耳欲聋声名狼藉易如反掌切肤之痛亲如手足人面兽心如虎添翼如胶似漆丧家之犬望眼欲穿对答如流刀山火海2.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成语:狐朋狗友鼠目寸光鸦雀无声花枝招展鸟语花香烘云托月风卷残云百花争艳鼠窃狗盗兔死狐悲龙争虎斗卧虎藏龙3.夸张的修辞手法的成语:日理万机日月如梭三头六臂怒发冲冠一日千里一字千金百发百中胆大包天寸步难行一步登天一日千里一毛不拔一尘不染4.其他(除比喻、拟人、夸张)修辞手法的成语○A明喻:虚怀若谷门庭若市如火如荼如饥似渴味同嚼蜡寿比南山归心似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冷若冰霜○b暗喻:车水马龙有口皆碑唇枪舌战草木皆兵冰清玉洁明珠暗投人老珠黄犬牙交错血海深仇犬马之劳○c借喻:望穿秋木破镜重圆风平浪静班门弄斧铜墙铁壁豺狼当道掌上明珠画龙点睛柳暗花明愚公移山○d对比:口蜜腹剑口是心非虎头蛇尾好逸恶劳阳奉阴违南辕北辙外强中干吃一堑,长一智挂羊头卖狗肉○e对偶:口蜜腹剑山珍海味地大物博披星戴月感恩戴德山穷水尽家喻户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谦受益,满招损口诛笔伐山重水复○f借代:目不识丁披肩执锐扭转乾坤迫在眉睫拈花惹草大江东去灯红酒绿咬文嚼字青黄不接手无寸铁○g比拟:闭月羞花百花争艳草木皆兵风尘仆仆呆若木鸡生龙活虎莺歌燕舞抱头鼠窜肥头大耳土崩瓦解○h反复:登峰造极星移斗转提纲挈领审时度势情真意切罪魁祸首丰功伟绩心灰意冷真凭实据一心一意○i反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塞翁失马,焉之非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j双关:风雨同舟藕断丝连立地成佛乐在其中○k回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l顶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传十,十传百一而再,再而三。
成语中的修辞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谋
语 的丰富含义 ,准确地 掌握成 语 的实 际用 法 , 就必须仔细地分析成语 的修辞格方式。 比喻。比喻主要分
为 三 类 :明 喻 、 暗 喻 、 借喻。明喻的构成方式
是本 体 、喻 体都 出现 , 中间用 “ ” “ ” 象 、 如 、 “ 、 “ ”一类 的喻 似” 若 词 ,联 系本 体、喻 体。 如 “ 影 随形 ” 如 ,像 影 子老是跟着人物 的形体 样 。比喻两人 的关系 亲密,不能分离 。也 比 喻两 件 事 物 的 关 系 密 切 ,不能 分割。 “ 冷若 冰霜” ,以冷 得 像冰 霜 样形容人不热情或不温和来 比喻 “ 态度严厉 ,不可 接近 ” ,是明喻 。其他 含明喻 的成语 还有类 似 “ 如狼 似虎 ” E月如梭” 固若金汤” 口若悬 河” 光 、“ t 、“ 、“ 、“ 阴似箭” 归心似箭 ”等 。 、“ 而成语 “ 众志 成城 ” ,以 “ 万众 一心 ,像 坚 固的
成 语 中 的 修 辞 格
林 仕
成语是人们长期 以 来 习用 的、简洁精辟的 定 型词组成的词组或短 句 ,是 中国 民族 文化中 的瑰宝 ,在 丰富多彩 的 汉语词 汇 中独 占鳌 头 。 成语 中包含着极其丰 富 的政 治、经 济、文 化 、 历史 、伦理 等知识 ,并 随着 历 史 的 发 展 而 发 展。可以说 ,历史每 翻 过一页 ,都会 留下许多 新的成语 ,从而进一步 丰富了中华 民族 的语言 宝库 。就成语中的修辞 格 而言 ,它几乎包容 了 所有 的修辞格。人们若
一
一
城堡一样不可摧毁 ” ,来 比喻 “ 大家 团结 一致 ,力 量 就无 比强大” 。这 里 的 主体 和 喻体都 出现 ,用 “ 成” 这一喻词联系 ,是 暗喻 ( 又称 隐喻 ) “ ; 画地 为 牢” , 以“ 在地上 画个框框 , 为牢狱 ” 作 ,比喻 “ 只许 在 规 定好的范围内活动” ,这 里用 “ ”这一 喻词 连 系主 为 体和喻体 ,是 暗喻 。其他含暗喻的成语还有 “ 三人成 虎” 余霞成绮” 化整为零 ” 化险为夷” 人 为 、“ 、“ 、“ 、“ 刀俎 ,我为鱼 肉” 化干戈为玉帛”等 。 、“ 又如成语 “ 衣冠禽兽 ” 。以 “ 衣服 戴帽子 的畜 穿 生” ,来 比喻道 德败坏 、行 为像畜生 一样 的人。这里 用喻体 “ 禽兽 ”来 比喻 “ 道德败 坏的人 ” ,这一 成语 只出现喻体 ,本体没有出现 ,也没有喻词。这种 比喻
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分析
成语中的古代汉语修辞现象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成语中古代汉语修辞现象。
在探讨古代汉语修辞在成语中的体现。
在从比喻、夸张手法、排比和对偶、以及描写细节的修辞手法等方面深入解析古代汉语修辞在成语中的运用。
结论部分强调古代汉语修辞对成语的重要性,以及修辞手法对语言表现力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将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修辞在成语中的丰富表现,以及其对语言的影响和贡献。
古代汉语修辞在成语中的独特体现丰富了语言表达形式,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古代汉语修辞、成语、比喻、夸张手法、排比、对偶、描写细节、重要性、语言丰富性、表现力促进1. 引言1.1 古代汉语修辞在成语中的体现古代汉语修辞在成语中的体现,是中国语言文化中一种独特而丰富的表达方式。
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成语的意义变得更加深刻明确,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古代汉语修辞在成语中的体现主要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多种手法。
比喻在成语中的应用是古代汉语修辞的重要体现之一。
通过比喻,成语可以通过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井井有条”就是一个通过比喻来表达秩序井然的成语。
夸张手法在成语中的运用也是古代汉语修辞的重要体现。
通过夸张,成语可以加强语气,增加趣味性,引起听者的共鸣和共鸣。
“一箭双雕”就是一个夸张的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箭射中两只鸟的情景。
排比和对偶在成语中的体现也是古代汉语修辞的一个重要方面。
排比可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对偶则可以使语言更加优美和谐。
“守株待兔”就是一个通过对偶来表达一种愚昧行为的成语。
古代汉语修辞在成语中的体现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成语不仅能够传达丰富的意义和情感,也能够为语言增添更多的色彩和表现力。
古代汉语修辞在成语中的体现不仅丰富了语言文化,也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和交流。
2. 正文2.1 古代汉语修辞现象解析古代汉语修辞现象在成语中的体现非常广泛,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成语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汉语成语的修辞功能
汉语成语的修辞功能所谓成语,就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成语更是一种浓缩的文化。
浓缩的结晶需要稀释,成语的魅力也需要发掘才能展现出来。
而我们对成语的运用就是成语展示其魅力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运用成语本身也是一种修辞手段,这除了成语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一方面成语本身是由多种修辞方式构成的,另一方面成语的运用方式具有多样性。
这样就使我们的言谈行文具有了形象生动的特点和极强的表现力。
那么,汉语成语在运用中具有哪些修辞功能呢?下面我们主要通过例子来分别表述之。
一、灵活性(1)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人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2)万头攒动,碑前啜泣重,一颗巨星陨落去,谁不首疾心痛!兢兢业业毕生,屡建不灭勋功。
喜爱一代新人,壮歌驱尽阴风!例(1)中用了一个“力尽筋疲”,它是成语“筋疲力尽”的变形;例(2)中用了一个“首疾心痛”,它是成语“痛心疾首”的变形。
一般而言成语是定型不变的,它不能随便改变结构或更换词字,但这两个成语都作了很大的变动,这就是成语在运用中使用了“倒装”的修辞方式,这种活用的特点也就形成了它独特的修辞功能,同时也给诗词作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诗词讲究声律(所谓声律,一指平仄,一指押韵,并有严格的规定),而这种通过“倒装”的方式改变成语的结构来适应诗词这种平仄和押韵需要的作法可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
“筋疲力尽”换用“力尽筋疲”,就是因为按规定格式,这句诗的第二句开头四字应为“仄仄平平”,“筋疲力尽”是“平平仄仄”,不合需要,改为“力尽筋疲”就完全吻合了。
“首疾心痛”是“痛心疾首”的回文式,为何要作这样的颠倒呢?原因是为了与上文的“动”“重”和下文的“功”“风”押韵。
这种情况在戏曲的唱词中更是常见。
(3)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例(3)中“动地惊天”是“惊天动地”的倒装,其目的也是为了与上下文的“宪”“殿”“怨”相押韵。
成语本身带有的修辞算不算句子的修辞手法
成语本身带有的修辞算不算句子的修辞手法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汇,是由多个汉字组成的短语,具有语义完整、含义深刻、形象生动、简洁明了等特点。
成语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已经成为汉语中的典型表达方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语文、媒体和日常生活中。
成语本身带有的修辞,是通过精炼、切实和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达到更加深刻和具体的修辞效果。
一、成语中的修辞手法1. 比喻:成语中的很多词汇都具有较强的比喻性质,如“雪上加霜”、“不翼而飞”、“如火如荼”等等。
2. 排比:成语中的一些短语常常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不可思议、不可揣度、不可限量”、“一丝不挂、一言不发、一蹶不振”等等。
3. 对仗:在成语中,经常使用对仗的方式,以方便人们记忆和表达,如“金钗细合铁衣冷”的“细合”和“冷”、“吐故纳新”的“吐”和“纳”等等。
4. 比拟:成语中的一些短语常常用比拟的手法来表达具体的含义,如“座无虚席”、“音容笑貌”、“破镜重圆”等等。
5. 拟声:成语中的一些词汇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拟声效果,如“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满城风雨”、“喜闻乐见”等等。
二、成语对句子的修辞作用成语是一种外来词汇,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和意义。
作为语言中的修辞手法,它们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句子,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精炼和生动。
具体来说,成语可以起到以下三方面的修辞作用:1. 丰富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成语中的短语往往由多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通过使用成语,作者可以丰富句子的形式和意义,使其更加具有表现力和鲜明性。
例如,一个普通的句子“她的笑容很迷人”可以变为“她的笑容如花般绽放”,这样更加生动、鲜明地表达了人物形象的特点。
2. 强调语言的感情色彩成语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描述一个悲伤的场景时,使用成语“泪如雨下”或“泣不成声”可以表现出悲伤的感情,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味到情感的变化和变化。
3. 增强语句的记忆效果成语短语通常是一些有特定含义的词语组合,因此对于读者来说,记忆成语短语比记忆单个词语更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 样 获 得 审 美 的愉 悦 , 怎 样 对 文 本 作 出既 富有
任 何 事 情 物 极 必 反 。个 性 化 不 等 于 自 由 创 造 性 又 符 合 文 本 实 际 的解 读 。 ” 如 有 一 位 教 化, 也 不 是 绝 对 的读 者 化 , 更不是普遍 化 、 随意 师教《 社戏》 时, 要求学生 品渎“ 归航偷豆 ” 情节 化 。无 论怎么“ 多元 ” 总 有 一 个 界 限 。 文 本 虽 部 分 。 有 个 学 生 说 : … 不久豆熟 了 , 便 任 凭 航 然 存在着 “ 不确定性 ” , 但 必然 会 有 鲜 明 的 “ 规 船浮在水面 上 , 都 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 ’ 这 句话 定 性” , 总会有个“ 作品视界” 范围。 “ 多元解读” 写得很形象 , 它把小伙伴们 的野性 和饥饿 感写 也 只能 在 这 个 范 围 内进 行 。 出来 了。 ” 这位教 师听 了 , 并没 有人云 亦云 , 盲 多元解读 要尊 重文本 , 与文本 真诚对话 。 目肯定 学 生 , 而 是 引领 学 生 进一 步 品 味 揣 摩 语
1 0 . 排 比 、如 : 生老病 死 、 切 磋琢 磨 、 青 红
分、 垂涎三 尺、 火 冒三 丈 、 怒发冲冠 、 一步登天 、 人 行必有 我师 、 小 不 忍 则 乱 大谋 、 树 欲 静 而 风
4 . 借代 。如 : 开卷有益 、 双管齐下 、 青黄 不 人 为 刀俎 我 为 鱼 肉… …
文
6 . 反 问 。如 : 岂有 此 理 、 何足挂齿 、 何 乐而 不为、 杀 鸡 焉 用牛 刀 、 不 入 虎 穴 焉得 虎 子 、 皮 之
不 存毛 将 焉 附 、 欲 加 之 罪何 患 无辞 … …
有 大量 的修 辞 手 法 , 注 意 掌握 这 些修 辞 手 法 ,
可以帮助 我们 准确 、 形 象而又 简洁、 鲜 明 地 表
平 。 这 里 以部 分 成 语 为例 , 介 绍 其 中 常 见 的 一 闻者 足 戒 、 江 山 易改 秉性 难 移 、 顺 我 者 昌逆 我 者
1 . 比 喻 。如 : 归心似箭 、 胆小如 鼠、 洞 若 观 道 多助 失道 寡助 、 十 年树 木 百年 树人 … …
2 . 拟人 。如 : 天 荒地 老 、 青 蝇 吊客 、 天 从 人 硬 、 笑里藏刀 、 满 招 损谦 受 益 、 金 玉 其 外 败絮 其 愿、 形影相 吊、 莺歌 燕 舞 、 天诛 地 灭 、 眉 飞 色舞 、
文本 是阅读 的起点 , 是学 习 的载体 , 只 有 立 足 言 , 领会词语 的真正内涵。教师问 : “ 你 从 哪 里 文本 , 尊重文本 , 与文本真诚对话 , 才 能 有 效 解 看 出来 的? ” 学 生说 : “ 从‘ 任 凭 围 “撮 ’ 等词 可
读文本 。钱梦 龙老师 说 : “ 找 到 文 本 对 解 渎 的 看 出 。 ” 教师问 : …撮 ’ 是 什 么 意思 呢 ? ” 学生 看 文 限 制 和 解 读 自由度 之 间 的 契 合 点 , 恰 恰 是 阅读 下 注解 , 齐答 : “ 撮, 是 用 手指 捏 取 细 碎 的 东西 。 ” 教 学 最 能 显 示 其魅 力 之 处 。 因为 , 阅 渎 教 学 不 教 师追 问 : “ 人 们 会在 什 么 情 况下 用 手 指 捏 取东 但要帮助学生 理解课文 , 更 要 通 过 学 生 的 阅 读 西 的 ? 在饥 饿 的 情况 下 会 这 样 吗 ? ” 学 生恍 然大 实 践 培 养 和提 高 学 生 的 阅 读 能 力 , 使 学 生 学 会 悟 : “ 哦, 一 定是 豆太 烫 手 _ 『。 ” 通 过 教 师 的引 导 ,
息, 怎样 揣 摩 文 本 中那 些 ‘ 重要 的暗 示 或 提示 ’ ,
怎样 品味 语言 , 怎样 捕 捉 文字 背后 的 隐含信 学生领 略了鲁迅先生遣词造句 的准确性。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 盐城市泽夫初级中学】
成语 中的 常见修 辞
常
成 语 作 为 一种 特 殊 的 语 言材 料 , 里 边 包含
5 . 衬托 。 如 : 九牛一毛 、 千钧 一 发 、 万 无 一
失、 沧 海一粟 、 众 星捧 月 、 百 里挑 一 、 百 闻 不 如
一
见、 差 之 毫 厘 谬 以 千 里 … …
达各种思想感情 , 从 而提 高 自己的 汉语 表 达 水
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辞 手 法 火、 草 木 皆兵 … …
7 . 对 偶 。如 : 四体 不 勤五 谷 不 分 、 言 者无 罪
亡、 不 求 有 功但 求 无 过 、 近 朱者赤近墨者黑 、 得
8 . 对比。如 : 少年老成 、 人 弃 我取 、 欺 软 怕
风 木 舍 悲 … …
中、 兼听则 明偏信 则暗 、 言 者 谆 谆 听 者 藐
藐 … …
3 . 夸 张 。如 : 胆 大包天、 响遏行 云、 入 木 三
七 窍 生 烟 … …
9 . 引用 如: 孤 家寡 人 、 有志者事竞成 、 三
不止 、 桃 李 不 言 下 自成蹊 、 一 夫当关万夫莫开、
接、 手无寸铁 、 大兴土木 、 片甲不留、 不修 边 幅 、 化 干 戈 为 玉 帛… …
皂白、 生 聚教 训 、 多快好 省 、 梦幻 泡 影 … …
¨. 叠词 。如 : 堂堂正 正 、 轰 轰烈 烈 、 浩 浩 荡荡 、 兢兢 业业 、 三三 两两 、 鬼鬼 祟祟 、 原 原 本 本、 熙 熙 攘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