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时演练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单项选择题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完成1~2题。

1.该图反映的某产业最有可能是( )A.电子元件生产B.汽车生产研发业C.宇航业D.加工制造业答案:D解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美国迁往日本,然后由日本迁往亚洲“四小龙”地区,然后迁往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最后迁往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2.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正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主要原因是( )A.内部交易成本低B.劳动力成本低C.原料、资金丰富D.市场环境好答案:B解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正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

读当前全球计算机制造业价值链示意图,完成3~5题。

3.首先转移的计算机制造业生产环节是( )A.软件设计B.知识产权C.整件组装D.售后服务答案:C解析:首先转移的计算机制造业生产环节一定是技术含量低,利润低的曲线最低点部位,为制造环节。

4.影响计算机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高素质的人才B.丰富的资源和能源C.广阔的市场D.良好的服务答案:C解析:发达国家和地区计算机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的主要是附加值最低的生产环节,其主要考虑的是大量廉价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

5.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产品国际竞争力,我们应该( )A.加强自主研发,保护知识产权B.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品牌C.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D.降低工人的工资,降低成本答案:A解析:计算机制造业技术要求较高,我国计算机产业起步较迟、发展较慢,主要参与附加值最低的生产环节,所以加强自主研发、保护知识产权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产品国际竞争力。

读我国长江经济带茶园面积(左图)和茶叶产量(右图)空间格局变化图,完成6~7题。

6.1984~2014年,长江经济带茶叶生产重心的转移方向大致是( )A.西南B.西北C.东北D.东南答案:A解析:图中显示,1984~2014年,长江经济带茶叶生产重心由湖北、浙江、安徽等地向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转移,故茶叶生产重心的转移方向大致是向西南方向。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课时作业:第5章 第2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课时作业:第5章 第2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第五章第二节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排序,正确的一组是(A)A.日本——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B.日本——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C.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日本——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D.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日本——我国中西部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解析】受各种因素影响,劳动密集型工业是由欧美等国转移到日本,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该类工业又陆续向韩国、我国的港台地区转移,而后是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再次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2015·广州高二检测)读“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变化图”,完成2~3题。

2.1988~2005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变化的特点是(B)A.彩电制造业工业集聚逐步减弱B.实现了由内陆向东部沿海地区的空间转移C.四川彩电业空间转移不明显D.未来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布局将全部集聚于沿海地区【解析】由两图变化可知,我国彩电生产空间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由空间分散向空间集聚明显;在集聚过程中,四川省的彩电生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彩电业并没有全部集聚于沿海地区。

3.影响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变化的主导因素有(C)①劳动力和技术②市场和交通③政策和信息通达性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彩电生产的空间变化既反映了劳动力和技术的要求;又是世界彩电生产企业产业转移的结果。

(2017·江西南昌模拟)读我国东部服装、箱包、针织等八大专业市场向重庆转移示意图,回答4~5题。

4.我国东部八大专业市场向重庆转移的原因是东部地区(D)A.市场狭小B.交通不便C.原材料匮乏D.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5.吸引东部八大专业市场落户重庆的有利区位条件是(B)①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②地租水平低③便捷的交通④优惠的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4题,由于东部地区的政策优势不再明显及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东部地区一些服装、小商品、皮革等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演练测试卷: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最新学习文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演练测试卷: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最新学习文档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2019·四川绵阳市二诊)“十三五”规划正式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成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河北省香河县地处京津之间,距北京市中心45千米,县政府以此为契机,积极构筑机器人产业港,引进高新机器人产业,2019年有30余家来自京津地区的机器人相关企业签约入驻,初步形成了涵盖核心零配件等机器人产业体系。

据此完成1~2题。

1.促使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向香河县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密度B.城市职能C.市场因素D.内部交易成本2.相比京津地区,香河县目前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优势是()A.产业基础好B.优美的环境C.生产成本低D.交通通达度高答案:1.B2.C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

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

据此完成3~5题。

3.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D.基础设施完善4.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环境改变较小B.协作条件较好C.接近原料产地D.地租更加便宜5.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答案:3.C4.B5.D(2019·汕头聿怀中学质检)近十几年来,我国众多工业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

下图表示我国某类型工业区与转移承接区分布。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表示的我国某类型工业最有可能是()A.高科技工业B.能源工业C.家电工业D.钢铁工业7.图中产业承接地的区位优势有()①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②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较强③潜在消费市场广④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⑤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6.C7.B(2019·湖北省六校联合体联考)二战以来,全球已出现三次产业转移,目前第四次产业转移正在进行中,制造业全球布局具有寻“成本洼地”而生的特点。

课时作业16: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课时作业16: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基础过关]读“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1~3题。

1.该产业可能是()A.碳酸饮料B.计算机软件开发C.电子装配D.汽车制造2.承接该产业转移的地区往往()①科技发达②劳动力丰富③工业基础好④市场广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下列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调整促进了东莞的产业升级B.第一次调整增加了新竹的就业机会C.加剧了图示三个区域的产业竞争D.降低了硅谷的失业率答案 1.C 2.D 3.B解析第1题,由图中产业转移最早地区为“硅谷”,可推断该产业可能是电子装配工业。

第2题,劳动力丰富和市场广阔是我国吸引产业转入的优势;科技发达程度台湾和广东都不如“硅谷”;台湾和广东的工业基础不如世界上许多发达地区,因而工业基础不是优势。

第3题,第一次调整是由美国“硅谷”到台湾新竹,增加了新竹的就业机会,但提高了“硅谷”的失业率。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

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

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4~5题。

4.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A.劳动力需求量大B.生产规模大C.技术含量高D.环境污染较轻5.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4.A 5.C解析第4题,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可知,苏南地区招商门槛、土地价格、工资水平、环保门槛都较高,适宜发展经济效益高、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较轻的工业,对比四个选项,需要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选A。

第5题,对产业转入地来说,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但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同时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13: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13: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京新城”转移将()A.带动“环京新城”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使“环京新城”的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2016·湖北襄阳保康一中期中)江苏省内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将部分产业向苏北地区转移。

读表回答3~4题。

投资地区招商门槛土地价格平均工资环保门槛苏南某市 5 000万元100 万元左右 3 000元左右要求高苏北某市 1 000万元20 万元左右 1 000元左右要求较低3.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应具有的特点是()A.劳动力需求量大B.生产规模大C.技术含量高D.环境污染轻4.江苏省内部出现的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的有利影响有()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6·北京海淀区期末)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

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厂,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读资料,回答5~6题。

5.“西进运动”()A.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的B.是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C.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D.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6.“西进运动”的影响有()A.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B.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读两区域发展图,回答7~8题。

7.如图所示,从A地向B地发生了()A.产业升级B.资源调配C.信息传递D.产业转移8.假如A、B两地均位于我国,最可能的是()A.A地、B地均位于东部沿海B.A地位于东部沿海,B地位于中部地区C.A地位于西部地区,B地位于东部沿海D.A地位于中部地区,B地位于东部沿海我国东部某地区是国内综合实力较强、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

高三地理复习考点疏理与配套练习: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高三地理复习考点疏理与配套练习: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2021年高三地理复习考点疏理与配套练习: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考点疏理1.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3.产业转移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

从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与分布来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一般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表现为: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减,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配套练习下图为某电子装配企业选址城市与路径示意图(年度为竣工或投产时期)。

读图,回答1-2题。

1.该电子装配企业( )A.属于原料导向型企业B.产业转移的方向由南向北C.选址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D.产品市场由中国转向印尼2.该电子装配企业选址的空间转移,可能导致( )A.产品价格提高B.污染排放减少C.大规模国际人口迁移D.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

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

回答3-4题。

3.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C.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D.基础设施完善4.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环境改变较小B.协作条件较好C.接近原料产地D.地租更加便宜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作原料生产食用油。

据此完成5~6题。

5.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A.生产成本低廉B.消费市场广阔C.技术力量雄厚D.劳动力资源丰富6.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A.港口B.机场C.火车站D.商贸中心梯度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求得发展。

人教版必修3 地理: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案

人教版必修3 地理: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案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知道产业转移的概念,区分产业转移的类型,简述产业转移的规律,了解产业转移的目的。

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学习重难点】以东亚产业转移为例,说明产业在国内和国际间转移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

【学习过程】一、认识产业转移1.从本质上讲,企业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什么?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思考:仅从提高利润方面考虑,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可能有哪些?1.劳动力因素读材料分析:2002——2004年劳动力价格对比表。

各国制造业雇员工资单位:美元/小时2002年2003年2004年中国(B)0.67 0.75 0.84美国(A)15.29 15.74 16.14日本(B)16.54 16.55 --法国(B)12.30 -- --马来西亚 2.78 2.90 --印度0.43 0.33 --表中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有何差异?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思考:内部交易成本包括包括哪些方面?3.市场因素思考:为什么跨国公司要到我国兴办汽车组装厂?思考影响各图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4.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方法指导: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人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是:①分析影响产业部门的区位因素,确定出主导因素②对比分析产业部门转人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③综合分析,确定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②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法指导: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分迁入地或迁出地,从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去分析,同时要分有利影响以及不利影响两方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规范训练+提升能力)52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规范训练+提升能力)52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

【优化探究】2014高考地理(人教新课标全国通用版)一轮复习:3-5-2第二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时作业,规范训练+提升能力,含精细解析)一、选择题阅读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分异图(图例中数字为外资投资比例,截止2010年),完成以下两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FDI在山东省的分布特点是( )A.全省差异不大B.由北向南递减C.由沿海向内陆递减D.省会城市最具吸引力2.下列企业中对外商投资最具吸引力的是( )A.钢铁工业B.粮食加工C.电子仪器D.海产品加工解析:第1题,山东外商投资以东部沿海地区为最多,其次是省会城市周边地区,西部最少。

第2题,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最大优势是劳动力廉价而丰富,因此以电子仪器装配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最具有吸引力。

答案:1.C 2.C某企业是大型的电子产品专业制造集团,为世界众多品牌组装电脑等电子产品。

2010年8月,该企业开始在郑州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在深圳的工厂逐步停止招工。

据此回答3~4题。

3.该企业由深圳向郑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追求更大的消费市场B.降低劳动力的成本C.深圳原材料日趋枯竭D.郑州科技实力增强4.该类企业的转移将( )A.增大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推动迁出地的城市化进程C.利于迁入地、迁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D.促进迁入地、迁出地的生态环境改善解析:第3题,郑州位于我国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该企业主要是组装电子产品,所以生产基地转移到郑州的主要原因是降低劳动力成本。

第4题,该企业转移到郑州,利于郑州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同时对深圳来说,腾出了土地等资源,也利于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3.B 4.C(2013年西安模拟)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服装经销商多从我国订购服装成品,但从21世纪初开始将订单转移到东盟国家。

尽管近年来东盟国家纺织服装工业迅猛发展,但一些纺织企业无法满足欧美客商对产品的高要求,导致仍需从我国大量进口一些纺织服装产品,尤其是高档面料产品。

高考地理课时练习,第42课时,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高考地理课时练习,第42课时,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高考地理课时练习】第42课时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选择题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业转移是很自然的态势。

据此回答以下2题。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地区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沿海接单,内地加工”模式。

这主要是因为( )A.劳动力成本的变化B.市场需求的变化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变化2.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大坝下游、靠近长江的宜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园。

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 )A.劳动力成本低B.土地资源廉价C.电力资源丰富D.交通运输便捷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式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

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以下2题。

3.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国家区位因素是( )A.工业基础雄厚B.大量廉价劳动力C.便利的交通 D.教育水平较高4.中国正式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A.IT产业迅猛发展B.自然资源丰富C.便利的交通 D.消费市场广大读图,回答以下2题。

5.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劳动密集型产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 )①提升产业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0年12月21日,第6次“陈江会”登场,双方达成尽速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等多项共识。

双方认为,两岸企业面临新的调整布局,企业家应发挥两岸经济互补的特性,积极建立关系渠道,增进互访,产销互补,“转型”成为两岸共识。

读“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回答以下2题。

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7.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 ( ) A.低廉的工资 B.广阔的市场C.先进的技术 D.通达的信息8.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转向 ( ) A.技术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C.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D.原料导向型目前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已经进入“跑道”,即将“起飞”。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5.2产业转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5.2产业转移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主备人:王益东审核人:王振友使用时间:2012.12 学习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

2.了解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以及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

3.了解我国产业的变化及转移趋势。

4.能够结合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对具体产业转移进行相关分析。

B案基础知识整合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①__________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②______产业转移和③______产业转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④________。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a.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⑤______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b.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⑥____,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⑦__________,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

c.市场:国内市场趋于⑧________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为了避开多种限制就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⑨________的调整,原生产地⑩__________,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产业转移的意义:使某产业从⑪________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⑫________________;(2)促进区域⑬________________;(3)改变区域⑭________________;(4)改变⑮____________的空间分布。

【问题思考】中西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吸引投资?C案课堂探究考点一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尽管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具有明显“双转移”(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转移)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却逆势而上,硕果累累。

高中地理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亚、巴西、巴1.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哪一类邻近国家转移?( )A.资源丰富B.市场广阔C.劳动力成本低D.劳动力成本高2.依据表中资料判断,美国、德国纺织、服装业应分别先向哪一国转移?( )A.墨西哥、捷克B.日本、印度尼西亚C.加拿大、丹麦D.印度、巴西解析:第1题,纺织和服装工业对技术要求不高,但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高,因此世界纺织、服装工业有向低工资地区转移的趋势。

第2题,美国、德国纺织、服装业首先应向工资水平低的国家转移,其次应选择邻国,以利于联系,节约成本。

答案:1.C 2.A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完成第3~5题。

3.1994年以后,日本产业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 )A.亚洲B.北美C.欧洲D.其他4.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接近原料地②劳动力廉价③政府政策④市场广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1951~1994年,日本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是欧美,其主要原因是欧美( )A.技术进步B.交通便利C.资金充足D.市场广阔解析:第3题,比较图中两个时段内的数值可以发现,日本产业转移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比例下降了,而转移到北美的比例大致持平,转移到亚洲的比例显著增加。

第4题,亚洲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因此具有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此外,亚洲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再加上亚洲不少国家工业原料丰富,日本将产业转移到这些亚洲国家,有利于接近原料地。

第5题,1951~1994年,日本产业主要转移到欧美地区,这是由于欧美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而这一时期,亚洲等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基础差,市场狭小。

答案:3.A 4.C 5.D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生产厂。

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下图),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家发展到2001年的700多家。

高中地理 专题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练)(含解析)新

高中地理 专题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练)(含解析)新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下图为“某区域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左图)和“IT产业竞争模式示意图”(右图)。

读图,完成1~3题。

1.IT产业在东亚内部各国和地区之间转移的线路中,顺序正确的是( )A.乙→①→②、③ B.乙→③→④→②C.乙→③→④、⑤ D.乙→①→③→⑤2.IT产业全球化竞争模式中,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加工和组装环节C.市场和运输环节 D.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3.图中( )A.甲可高层次承接新一轮的全球IT产业转移B.乙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可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C.②、③产业高度集聚,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D.①、④、⑤可增强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答案】 1.C 2.D 3.D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4~6题。

4.M地区吸引纺织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素质高B.原料丰富C.消费市场大D.水源充足5.大型纺织集团在该地区建立“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主要原因是( ) A.可形成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B.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C.优惠政策多,基础设施完善D.产业基础雄厚,人才、技术优势突出6.工业转移对该区域影响包括(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②推动城市化进程③生态环境压力加大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答案】 4.B 5.A 6.D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完成7~8题。

7.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B.资本过剩,污染严重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D.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8.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A.科技发达B.交通便利C.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资源丰富D.第三产业发达【答案】7.D 8. C【解析】第7题,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升高、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承载力减小等。

第8题,珠三角周边地区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地租低、劳动力丰富等优势比较明显。

2022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含答案

2022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选择题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河南省规划了180个产业集聚区,又获得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的支持,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下图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分布图。

值越高,表示越能吸收产业转入。

据此完成1-2题。

1.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自东向西逐渐升高B.自南向北逐渐升高C.自郑州向周边地区降低D.全省高低区分布均衡2.与其他地级市相比郑州市成为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最高区的主要优势是 ( )A.土地资源最丰富B.基础设施最完善C.最接近东部地区D.劳动力最廉价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逐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人大量使用,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

据此完成3~5题。

3.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A.环境承载力B.能源资源C.劳动力成本D.市场需求4.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④减缓企业用工荒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西进运动”可以(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

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

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据此完成6~8题。

6.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距离B.热量条件C.劳动力价格D.种植技术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A.运输成本B.用地成本C.原材料成本D.劳动力成本下图是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高中地理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堂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堂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材第90页活动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

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

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

3.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

5.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教材第93页活动1.图5.16直观地显示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

2.①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

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

②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

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学业达标1.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④国家政策⑤环境污染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⑤解析: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专题训练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选择题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

下图示意其一般模式。

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

据此回答1~3题。

1.在图示模式中(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2.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A.普通服装制造B.汽车制造C.金属冶炼D.甘蔗制糖3.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价格B.交通条件C.工人工资D.市场答案:1.D 2.A 3.C 解析:第1题,一般来说,发单企业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A项错误;而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分布着大量的接单企业,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除了在接单企业制造外,还有其他工厂,C项错误。

利润随订单流向在逐级递减,D项正确。

第2题,金属冶炼和甘蔗不需要采取跨国生产模式,C、D项错误;汽车制造精密零部件跨国分工,技术含量较高,一般在发达国家专门化生产,B项错误;只有普通服装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符合图示模式,A项正确。

第3题,通过分析,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由发达国家向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快速转移,C 项正确。

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4~5题。

4.“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5.“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答案:4.A 5.B 解析:第4题,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等,“珠三角”地区由于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等,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因此企业向生产成本更低的“环京新城”转移。

高中地理 专题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专题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图”,回答1-2题。

1.为降低生产成本,某棉纺织企业由A地带向C地带转移的因素可能是( )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廉价劳动力C.接近消费市场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下列关于部分纺织工业从A地带转移到C地带带来的主要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短期内可能导致移出地大量民工失业B.会给移入区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C.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D.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答案】1.B 2.A下图是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目前,资金和技术占优势的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4.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促进长三角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D.可能给迁出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案】3.A 4.C图2表示甲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产业状况。

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乙地区②阶段Ⅰ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阶段Ⅱ③甲乙两地区都实现了产业升级④甲地区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了乙地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图中箭头“→”表示产业转移,某产业发生转移的原因是( )A.阶段Ⅰ两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B.阶段Ⅱ甲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数量多C.两阶段甲地区市场更为广阔D.阶段Ⅰ后期乙地区该产业的区位优势殆尽,而甲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答案】5、A 6、D【解析】试题分析:5、阶段I甲地处于产品的低端,乙地处于产品的高端,乙地生产产品销往甲地;乙地经济发展水平优于甲地,乙地区的高端产业转移到了甲地区;阶段II甲、乙两地产业都升级了,阶段Ⅰ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阶段Ⅱ。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3:5 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选修3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3:5 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选修3知识总结

课时练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

据此回答1~2题。

1.这种产业迁移(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导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2.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空客天津总装线目前订单已签至2016年。

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是空中客车位于欧洲以外的第一个总装线。

据此回答3~4题。

3.空中客车公司选择在我国建设欧洲以外的第一个总装线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 ) A.科技实力雄厚 B.消费市场广阔C.土地价格低廉 D.劳动力资源丰富4.空中客车公司落户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制造业基础好②便捷的水陆交通③科教发达,人才众多④环境优美,气候宜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图反映的是某公司逐步扩展的四个阶段。

图中内圆表示公司早期市场区,中圆表示国内市场区,外圆四个部分表示不同的国外市场。

虚线圈出的国家产品进入难度大。

据此回答5~7题。

5.从阶段1到阶段4,推动该公司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是( )A.占领市场 B.靠近原料地C.获得廉价劳动力 D.保证能源供应6.该公司向国外扩展的最早方式是( )A.设立工厂 B.设立销售代理商C.设立销售部 D.设立研发中心7.该公司直接采用投资建厂的方式进入甲国,可能是因为甲国( )①建厂成本低②消费文化差异③接近原料地④市场需求量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8~10题。

8.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

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A.汽车工业城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好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9.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10.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这主要得益于( )A.原料、燃料丰富B.位置优越,分布集中C.水能丰富,劳动力投入多D.重视科技投入11.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指导】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时
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
(2013·安徽模拟)下图中甲、乙两图反映了瑞士机电金属行业的相关情况。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瑞士机电金属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型企业中有国外分支机构的比重最大
B.生产部门外迁是因为瑞士缺乏技术工人
C.大型企业中有国外分支机构的比重最大
D.研发部门外迁频数低主要是因为国外没有人才
2.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成为外迁企业生产基地的是( )
A.日本B.印度C.德国D.意大利
3.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
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
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
解析:由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造成我国农民工流动格局发生变化。

答案:A
(2013·湖北三校联考)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

据图,回答4~5题。

4.下列选项中,表示图中第三次产业转移方向的是( )
A.日本→中国B.美国→日本
C.西欧→日本D.西欧→中国
5.20世纪60年代汽车产业转移至丙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 )
A.不利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
B.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C.有利于改善当地自然环境
D.不利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
6.(探究学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主要有:(1)区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

(2)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及交通运输网络设施。

(3)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的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

(4)具备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和文化
氛围。

(5)区域有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

材料二
(1)上海成我国内地“总部经济”企业最多的城市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是我国的经济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网络先进发达④人才密集,科教发达⑤现代化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下列城市组合最可能形成“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的是( )
A.上海—苏州B.上海—银川
C.北京—南京D.重庆—温州
(3)材料二显示,上海“总部经济”外资企业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4)根据总部经济理论,欠发达地区如能跻身总部经济价值链的制造基地环节,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哪些重要而积极的的影响?(任答三条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