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卫执业医师考点: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考试资料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体液免疫效应考试试题库
1、在下列急诊患者中首先应处理( )A.休克B.尿道断裂C.开放性气胸D.头皮撕脱伤E.开放性骨折2、有开放性伤口者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最佳时间为( )A.12小时内B.24小时内C.36小时内D.72小时内E.48小时内3、下列哪项不属于机械性损伤( )A.切割伤B.擦伤C.挫伤D.刺伤E.放射线4、按急救顺序对机械性损伤患者最先采取的措施是( )A.重点检查B.抢救生命C.包扎伤口D.输血、止血E.固定和搬运5、成人面、颈、双手、前胸和前腹部约2/3烧伤时,烧伤面积为( )A.16%B.18%C.20%D.22%E.24%6、受伤皮肤与肌膜之间广泛分离,广泛出血,深部组织不受影响,多为( )A.刺伤B.切伤C.擦伤D.裂伤E.撕裂伤7、不属于化学性损伤的是( )A.强酸B.强碱C.毒气D.昆虫咬伤E.磷烧伤8、开放性损伤早期处理最重要的是( )A.清创术B.应用抗菌药C.换药D.止痛E.补液9、在下列急诊患者中首先应处理( )A.休克B.尿道断裂C.开放性气胸D.头皮撕脱伤E.开放性骨折10、下述哪项不正确( )A.Ⅰ度冻伤,伤及表皮B.浅Ⅱ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C.Ⅱ度冻伤,伤及真皮D.Ⅲ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或皮下组织E.Ⅳ度冻伤,伤及肌肉骨骼11、男性,49岁,患有糖尿病,不慎发生前臂切割伤,急诊清创缝合术后5天,切口疼痛,肿胀,T12、某男孩,10岁,清晨上学路上,被犬咬伤小腿,伤口流血。
应急处理时以下哪项做法有错( )A.清水彻底冲洗伤口B.伤口加压包扎止血C.伤口暂开放引流D.伤口及时清创E.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13、9%氯化钠溶液B.5%葡萄糖生理盐水C.5%碳酸氢钠溶液D.平衡盐溶液E.低低分子右旋糖酐14、5%D.3%E.5%15、烧伤时,伤员现场急救,下列哪项措施比较得当( )A.大量喝开水B.使用冬眠合剂C.推注50%葡萄糖D.服含盐饮料E.肌注止痛剂16、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感染B.休克C.急性肾功能衰竭D.应激性溃疡E.压疮17、毒蛇咬伤与无毒蛇咬伤的主要区别是伤处皮肤( )A.留下两排对称细小齿痕B.不留齿痕C.可留一对大而深的齿痕D.引起小水疱E.局部麻木感18、创伤急救中,首先应( )A.解除窒息B.抗休克C.控制软组织渗血D.固定骨折E.包扎伤口19、下列哪项不是急救时的注意事项( )A.抢救积极B.防治抢救中再次受伤C.立即进行影象学检查D.防止医源性损伤E.不可忽视沉默的患者20、烧伤抗休克补液时,第一份额24小时输液量从何时计算( )A.来院时B.烧伤后第一次输液时C.口服补液时D.发生休克时E.烧伤时21、浅部软组织挫伤,何时可改用热敷( )A.6小时B.12小时C.18 小时D.24 小时E.32小时22、对严重挤压伤患者,护理时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特别注意( )A.伤口肿胀程度B.精神状态C.肢端温度D.损伤部位疼痛情况E.尿量和尿色23、中国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哪项是正确的( )A.头、颈、面各4%B.躯干为26%C.双臂为5%D.双下肢为46%E.成年女性双足为9%24、中国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哪项是正确的( )A.头、颈、面各4%B.躯干为26%C.双臂为5%D.双下肢为46%E.成年女性双足为9%25、容易引起急性肾衰的损伤是A.严重挤压伤B.广泛擦伤C.严重撕裂伤D.多处刺伤E.冻伤26、浅部软组织挫伤,何时可改用热敷( )A.6小时B.12小时C.18 小时D.24 小时E.32小时27、伤后12~24h的污染伤口应( )A.清创后一期缝合B.清创后湿敷C.清创后暴露D.清创后一期缝合加橡皮片引流E.按感染伤口处理28、下列哪项不是急救时的注意事项( )A.抢救积极B.防治抢救中再次受伤C.立即进行影象学检查D.防止医源性损伤E.不可忽视沉默的患者29、预防狂犬病的主动免疫应注射A.狂犬病疫苗B.破伤风抗毒素C.抗狂犬病血清D.狂犬病免疫球蛋白E.抗生素30、某男孩,10岁,清晨上学路上,被犬咬伤小腿,伤口流血。
2016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每日一练(3月24日)
一、单选题1、损伤的护理诊断,下述哪项不正确( )A.疼痛B.体液不足C.潜在并发症D.低钾E.恐惧2、毒蛇咬伤后为降解伤口内蛇毒,可用于伤口外周作封闭的是( )A.糜蛋白酶B.胰蛋白酶C.淀粉酶D.脂肪酶E.蛋白酶3、有开放性伤口者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最佳时间为( )A.12小时内B.24小时内C.36小时内D.72小时内E.48小时内4、伤口边缘整齐,周围组织损伤轻,而致血管、神经损伤的是( )A.刺伤B.擦伤C.切割伤D.撕脱伤E.火器伤5、5:16、狂犬病病毒主要侵犯( )A.中枢神经系统B.肌肉C.周围神经D.皮肤E.内脏器官7、开放性损伤的主要特点A.疼痛B.肿胀C.伤口D.出血E.功能障碍8、大面积烧伤病人使用电解质溶液扩充血容量,应首选( )A.9、关于清创术哪项有错( )A.一般在伤后6-8h内进行B.清除污物,切除失活组织,彻底止血C.对伤后12h以内伤口,经彻底清创,可一期缝合D.对颜面部创伤口,超过24h,不考虑清创缝合E.对污染重的伤口,清创后可延期缝合10、女性,5岁小儿,头、面、颈及双上臂烧伤,烧伤面积为( )A.17%B.19%C.2l%D.23%E.25%11、浅部软组织挫伤,何时可改用热敷( )A.6小时B.12小时C.18 小时D.24 小时E.32小时12、烧伤抗休克补液时,第一份额24小时输液量从何时计算( )A.来院时B.烧伤后第一次输液时C.口服补液时D.发生休克时E.烧伤时。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医学免疫学-第十单元免疫应答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医学免疫学-第十单元免疫应答[单选题]1.再次免疫应答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除了A.预防接种应接种两次以上B.血清学试验诊断传染病时,应以一定间隔做两次试(江南博哥)验,比较其结果C.使细胞因子产生更多D.用某些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过敏反应E.以上全对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再次免疫应答:特点是潜伏期短、抗体含量高,维持的时间长,以高亲和力的IgG为主。
意义:指导预防接种;指导用血清学试验诊断传染病。
掌握“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知识点。
[单选题]2.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潜伏期长B.大约需要15天才可检测到抗体产生C.用大量抗原刺激才可诱导D.比一次体液免疫应答弱E.主要产生IgG抗体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B细胞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特征是:①潜伏期短,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10~15天)的一半;因此A、B均错误;②抗体浓度增加快,快速到达平台期,平台高(有时可比初次应答高10倍以上),因此D错误;③抗体维持时间长;④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小,因此C错误;⑤再次应答主要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
因此只有选项E正确。
掌握“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知识点。
[单选题]3.抗体形成细胞实验可检测A.细胞免疫功能B.体液免疫功能C.巨噬细胞功能D.宿主抵抗力E.自身免疫功能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掌握“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知识点。
[单选题]4.再次应答最主要的特点是A.产生Ab潜伏期长B.IgG大量产生C.IgM产生量大D.IgG与IgM的产生量相似E.IgG的亲和力没变化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再次应答,抗原递呈B细胞为主,抗原要求较低浓度,滞后期2~5天,抗体滴度相对高,抗体类别IgG为主,抗原亲和性相对高,非特异抗体罕见。
掌握“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知识点。
[单选题]5.B细胞活化过程中的第一信号是A.BCR识别和AgB.IL-1的作用C.识别的MHCD.IL-2受体的产生E.粘附分子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BCR与特异性抗原表位直接结合,由Igα和Igβ把B细胞激活的第一信号转入细胞内。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体液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通过体液中的抗体等分子对入侵体内的病原体进行攻击和清除的免疫反应。
其一般规律如下:
1.感染后,抗原刺激B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对应的抗体。
2.抗体结合病原体表面抗原,促使病原体凝集,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或通过其他方式被消除。
3.抗体也可以激活补体系统,直接或间接杀伤病原体。
4.抗体对体内感染的病原体和外源性抗原均能产生免疫反应。
5.细胞因子和T细胞等也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应答,并调节其效应和持续时间。
总体来说,体液免疫应答是一个快速、有针对性的免疫反应,可对抵御多种病原体产生保护作用。
13.体液免疫应答
TI-1、TI-2和TD抗原体液免疫应答的区别
TI-1抗原 B1和B2, 多克隆 无 无 TI-2抗原 B1, 寡克隆 少数有 个别有 TD抗原 B2 有 有
活化B细胞
类别转换和 亲和力成熟 记忆B细胞 T细胞辅助
-
-
+
第三节、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一)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抗原初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
(四)记忆性B细胞 (memory B cells,Bm)的产生
生发中心的B细胞一部分分化为记忆性B细胞 大部分Bm细胞离开生发中心进入血液参与再循环 再次与同一抗原相遇时,Bm很快被激活(无须Th 辅助) 再次免疫应答的反应强度和速度都明显高于初次免 疫应答 Bm细胞大多完成了对其所编码Ig分子的类别转换 和亲和力成熟 高亲和力的IgG Bm是长寿命细胞 ?维持Bm的存活
抗原分两类
TI-Ag(TI1、TI2) TD-Ag
第一节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一、对TD-Ag的识别
TD-Ag:蛋白质抗原,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和 血清蛋白等。
既有T细胞表位 又有B细胞表位
1.B细胞表位(蛋白质半抗原)与特异性 BCR结合; 2.T细胞表位(抗原肽)- MHC-II类分子复合物 表 达于B细胞表面 TCR识别Th细胞活化 表达 CD40L与B细胞上的CD40结合。 注:再次应答、抗原浓度低时,B细胞是最有 效的抗原递呈细胞。
Ig类别转换
在抗原诱导下发生。 Th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直接调节Ig转 换的类别。
1.Th1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IL-2和IFN-γ; 2.Th2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IL-4、IL-5、 IL-6、I终末细胞 能合成和分泌特异性的抗体 不再表达BCR和MHC II类分子 不能再与抗原起反应,也不能与Th相互作用 大部分进入骨髓,较长时间内持续产生抗体
2016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考试技巧重点
1、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除了 AA.没有说明书B.标签破损、字迹不清C.血袋有破损、漏血D.血液中有明显凝块2、《食品卫生法》中对保健食品的相关规定是 DA.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应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B.对保健食品实行两级审批制度,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终审C.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说明书一致,不得有虚假D.保健食品是人工合成的食品,适应各人群的营养需要3、对甲类传染病,向卫生防疫站报告的时间 AA.城镇最迟不得超过6小时,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B.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小时内C.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D.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4、下列哪种食品可以生产经营 DA.超过保质期限的B.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C.掺假的D.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5、拔牙时牙挺应安放于A.远中牙颈部与牙槽骨之间B.近中牙颈部与牙槽骨之间C.颊侧牙颈部与牙槽骨之间D.舌侧牙颈部与牙槽骨之间E.近中相邻牙之牙槽嵴顶6、颧骨骨折复位的主要标准是A.开口活动无障碍B.闭口活动无障碍C.面部无畸形D.说话正常E.无复视7、A.可引起瞳孔扩大B.可引起呼吸抑制C.可引起共济失调D.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E.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1).吗啡【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吗啡为阿片类镇痛药,对呼吸中枢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小于镇痛剂量即可抑制呼吸,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每分通气量减少。
(2).碳酸锂【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碳酸锂用于抗躁狂症,但不良反应多,血药浓度大时可引起意识障碍、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乙琥胺【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乙琥胺为治疗癫痫失神发作的常用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偶见过敏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8、A.阻断D1、D2受体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C.阻断中枢胆碱受体D.对心肌β1受体有兴奋作用E.使突触间隙的5-HT浓度升高(1).苯海索【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苯海索为中枢胆碱能受体阻断药,是最早治疗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
体液免疫知识点
体液免疫是一种由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主要通过产生抗体来应对体液中的病原体。
以下是一些关于体液免疫的知识点:
1.B淋巴细胞的激活和分化:当B淋巴细胞接触到相应的抗原时,会被激活并开始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负责产生抗体,而记忆B细胞则在以后再次接触到相同抗原时快速产生抗体,从而增强免疫力。
2.抗体的产生和作用: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或变得容易被其他免疫细胞识别和清除。
抗体分为五个类别,其中IgG、IgM 和IgA是最常见的。
3.体液免疫的特点:体液免疫具有快速、广泛、持久的特点。
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应对大量入侵的病原体,并且抗体可以在血液中长时间存在,为身体提供持续的保护。
4.体液免疫的应用:体液免疫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疫苗接种、免疫球蛋白治疗等。
此外,体液免疫还可以用于诊断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016年公卫执业医师考点: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患者女,22岁,总经理助理。
因兴奋话多,疑人害,行为紊乱1周入院。
1周前因工作上的疏忽被总经理批评,之后出现兴奋话多,怀疑同事害她,因此不停地给同事打电话质问为什么要害她,乱发短信给单位的同事,同事收到短信后觉得患者莫名其妙。
入院后治疗天,患者不再怀疑别人要害她,但仍表现话多,活动多,纠缠医生,见人就打招呼。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A.分裂情感性精神病B.精神分裂症C.分裂样精神病D.躁狂发作E.急性应激障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病史材料,该患者有兴奋话多,被害妄想,行为紊乱,但在治疗天后,被害症状消失,保留话多,活动多,纠缠医生等兴奋的表现,提示该患者有躁狂发作。
尽管出现了精神病性症状如被害妄想,但它并不是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的特征性症状,在躁狂发作时,同样也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发作时可出现与心境相协调的幻觉及妄想,如言语性幻听和夸大妄想,甚至被害妄想,但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且妄想并不荒谬,显然根据题干的信息尚不足以作出分裂样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而躁狂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可询问患者的情感症状及思维症状2、与苯丙胺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0.5分A.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B.可导致出现幻觉、妄想症状C.与可卡因有类似的药理作用D.使用后很快体会到快感E.极易产生躯体依赖,较难产生精神依赖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一般认为,苯丙胺较难产生躯体依赖而更容易产生精神依赖。
3、20岁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情绪不稳定2年半。
患者在2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不稳定,有一段时间自觉精力下降,话少,自信心不足,对前途悲观,失眠,不愿与人交往,有一段时间自觉精力增加,活动增多,自我感觉很好,思维灵敏,比平时更善言辞,与别人相处时更合群,过分乐观,睡眠需要减少,上述情况反复出现,心境完全正常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A.心境恶劣B.环性心境障碍C.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D.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E.双相情感障碍混合性发作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患者心境不稳定已有2年半时间,在此期间反复出现若干轻性抑郁和轻躁狂的周期,中间只有1个月左右的间歇期,但没有任何一种抑郁或躁狂的表现其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足以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中度或重度)的标准。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包括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两个方面!
(一)初次免疫应答
初次免疫应答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可分为:
潜伏期:抗原已入侵,但抗体还无法检出;
对数期:抗体水平呈对数增长;
平台期:此期抗体含量相对稳定;
下降期:与抗原结合或被降解,抗体含量逐渐下降;
特点:1.潜伏期长;2.抗体量少;3.抗体类型以IgM为主;4维持时间短;5.抗体特异性低。
(二)再次免疫应答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可迅速、高效地产生特异性应答。
特点:1.潜伏期短;2.抗体量多;3.抗体类型以IgG为主;4维持时间长;5.抗体特异性高。
下载全文。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免疫学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免疫学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考试,旨在选拔具备公共卫生执业所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考试内容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免疫学是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
本文将针对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免疫学做一些相关介绍。
一、免疫学概述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抗病原体、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学科,是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它主要包括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机体免疫应答以及免疫相关的疾病等内容。
二、免疫学知识点在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免疫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器官与组织、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等。
2. 免疫应答:包括免疫应答的概念、特点,免疫应答的调节与控制等。
3. 免疫遗传学:包括人类的免疫遗传背景、免疫基因多态性等。
4. 免疫耐受与免疫逃逸:包括自身免疫病、移植免疫学等相关内容。
5. 免疫的应用与免疫治疗:包括免疫预防、免疫检测与诊断、免疫治疗等。
三、历年真题解析下面是一些历年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免疫学题目的真题解析,供考生们参考。
1. [题目]解析:这道题目考察了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类型,即T细胞和B细胞。
T细胞主要负责细胞免疫,而B细胞主要负责体液免疫。
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
2. [题目]解析:这道题目考察了疫苗免疫的概念和应用。
疫苗免疫是一种主动免疫,通过给机体注射含有病原抗原的疫苗,从而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以提高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
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
3. [题目]解析:这道题目考察了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
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可以促进或抑制免疫应答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
四、备考建议1. 熟悉考纲和大纲:了解考试要求,明确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预习教材和参考书籍:建议预习和参考免疫学相关的教材和专业书籍,理解概念和原理,掌握基本知识。
3. 多做题和模拟考试: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考试,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信心。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体液免疫应答的调节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体液免疫应答的调节
无论体液免疫应答与细胞免疫应答,都不能无限制的发展下去,在免疫系统内存在着复杂的调节机制,以控制免疫应答的发展,这是一种对生理功能的保护作用。
一、抗体的反馈调节
当抗体产生后,可不断与抗原结合,并被清除。
这是抗原被清除的原因之一,因此可终止免疫应答发生。
二、免疫抑制细胞的作用
免疫系统内已证明有抑制性细胞存在,特别是抑制性T细胞,即TS细胞,对免疫应答有重要调节作用。
当免疫应答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即能诱发抑制性T细胞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它分泌的特异性抑制性因子(TSF)和它参予的网络调节。
三、免疫网络调节
现已证明每一种特异性抗体分子(Ab1)都具有其独特型决定簇,并具有自己抗原性。
当抗体分子产生至一定量时,其独特型决定簇可激发其自体产生抗独特型抗体(Ab2),并可连续发展下去。
此种抗独特型抗体可促进或抑制免疫应答。
其后证明独特型决定簇除存于B细胞的抗原受体外,也存在于TH和TS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分子上,因此抗独特型抗体亦可通过TH及TS细胞的作用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Jerne根据抗独特型诱发的免疫调节作用,于1974年提出了他的独特型免疫网络学说(immune network theory)。
16体液免疫应答
1、第一信号(抗原刺激信号) 第一信号(抗原刺激信号)
BCR与特异性抗原表位结合, BCR与特异性抗原表位结合,启动第一信 与特异性抗原表位结合 号,并由Igα/Igβ将信号传入B细胞内。 并由Igα/Igβ将信号传入B细胞内。 Ig
2、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 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
• B细胞激活有赖于T细胞辅助,通过B细胞 细胞激活有赖于T细胞辅助,通过B 与Th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B细胞获得 Th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其活化所必需的共刺激信号。 其活化所必需的共刺激信号。
IgG 分子的负反馈抑制作用
抗原 IgG BCR FcgRII
Igα B 细胞
Igβ 磷酸化酶
16-4 16抗原与 抗体之间的结合
抗原与抗体分子之间的化学键 抗体 O = 离子键 范德华引力 抗原 氢键 –C=O……………H –N – –C –O –
+H
H – –N – – H
疏水键 水分子
抗原-抗体的亲和力 抗原 抗体的亲和力
*
B细胞对TI-Ag和TD-Ag应答的区别 细胞对TI-Ag和TD-Ag应答的区别 TI
对TI-Ag应答的特点: TI-Ag应答的特点: 应答的特点 不需Th细胞辅助;( Th细胞辅助;(2 激发产生IgM抗体, IgM抗体 (1)不需Th细胞辅助;(2)激发产生IgM抗体, Ig类型转换;(3 不产生免疫记忆。 类型转换;( 无Ig类型转换;(3)不产生免疫记忆。 对TD-Ag应答的特点: TD-Ag应答的特点: 应答的特点 Th细胞辅助;(2 可发生Ig类转换, 细胞辅助;( Ig类转换 (1)需Th细胞辅助;(2)可发生Ig类转换, 产生各类抗体( IgG, IgE); 产生各类抗体(IgM, IgG,IgA, IgE); 具有免疫记忆。 (3)具有免疫记忆。
医师资格要点提炼 (8)
免疫应答大纲要求一、基本概念二、固有免疫应答三、适应性免疫应答四、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一、基本概念(一)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发生活化、增殖、分化,并发挥以清除抗原为主的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正常情况下,识别“自己”与“非己”,维持内环境稳定;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对机体造成损伤(超敏反应或其他免疫相关性疾病)。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应答:是指机体遇到病原体后,迅速(96小时内)发挥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针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三)免疫应答的过程免疫应答发生在外周免疫器官/组织,分三个阶段:识别阶段:在抗原处理和递呈后进行。
活化阶段:T或B细胞在识别抗原后,经复杂的信号传递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效应分子(细胞因子、抗体)。
效应阶段:效应分子和效应细胞将抗原物质清除。
二、固有免疫应答(一)概念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入侵病原体迅速发挥的非特异抗感染效应,并通过递呈抗原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亦可清除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细胞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二)固有免疫识别模式识别受体(PRR):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和血清中,可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如:膜型PRR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oll样受体;分泌型PRR有MBL和C-反应蛋白(CRP)。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PRR识别的配体,是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
模式识别受体(PRR)包括:Toll样受体(TLR):TLR1~11。
如巨噬细胞表面TLR2识别G+菌肽聚糖和磷壁酸等;TLR4识别G-菌脂多糖(LPS)。
甘露糖受体(MR):识别病原体表面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
清道夫受体(SR):识别G-菌LPS、G+菌磷壁酸、凋亡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等。
10体液免疫应答(1)
1. B细胞的活化
第一信号:抗原识别信号 BCR特异性识别抗原(B细胞表位),产生抗原识 别信号,Igα/Igβ将抗原识别信号传递到B细胞内
接受第一信号刺激后,B细胞初步活化:
从G0期进入G1期 多种抗凋亡基因被诱导表达,使B细胞不能被诱 导凋亡 MHCⅡ类分子及B7表达增高,使B细胞作为APC 激活T细胞的能力增强 多种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增高,使B细胞具有接受 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的能力
2. 再次应答: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发生 的免疫应答 (1)应答的灵敏度高 (2)应答速度快 (3)应答强度大 (4)抗体类型:以IgG为主,而IgM含量与 初次应答相似 (5)抗体亲和力高
下一讲
免疫耐受 与 免疫调节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B细胞完全活化需要Th细胞的辅助. 活化Th2细胞上的CD40L与B2细胞上 CD40 特异性结合,产生协同刺激信号,由CD40传 递到B2细胞中。 同时 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B2细胞活化有调节 作用
Th细胞对B细胞应答的辅助作用
Th细胞的激活 外源性抗原由APC捕获,将抗原加工处理成小肽细胞, 并提供第二信号,使其活化,分化为Th细胞。 (细胞免疫应答)
2.抗原受体修正
体细胞高频突变后,体内识别自身抗原的B细胞 编码IgV区的基因发生二次重排,使BCR被修正 为只针对非己抗原的受体.该机制有助于进一 步清除自身反应性B细胞,并使BCR具有更广泛 的多样性.
3. Ig类别转换 IgM最先产生,V区不发生改变, C 区发生改变,从而形成其他类型的抗 体. 4. 活化B细胞的转归 生发中心存活下来的B细胞大部分成 为浆细胞,迁入骨髓,较长时间内持续产生 抗体;另一部分转化为记忆性B细胞.
免疫应答(体液免疫)
第一信号:BCR识别抗原
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
(三)效应阶段 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抗体为:IgM、IgG、IgA、IgE 不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Ig的转换。
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作用 1、中和作用 2、调理作用 3、ADCC作用 4、激活补体
1、中和作用 IgG(血液)和SIgA( 粘膜)
免疫应答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转化成浆细胞产 生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抗原分两类 TI-Ag(TI1、TI2)(细菌的脂多糖) TD-Ag。(细菌、异种血清、蛋白质抗原)
TD抗原需要APC和Th的参与。 TI可直接引起体液免疫。
一、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Ag-Ab(IgG, IgM)复合物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膜攻击复合体 溶解靶细胞
谢 谢!
二、TI-Ag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
TI-Ag分为TI-1Ag和TI-2Ag两类。 可直接激活B细胞,不需APC和Th细胞辅助,
可迅速诱导产生低亲和力抗体IgM。
不产生记忆B细胞,无再次应答。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一)抗原呈递与识别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TD-Ag经过外源性抗原呈递 的过程以及CD4 T和B细胞对其识别的阶段。
(二)、活化、增殖与分化阶段
1、Th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TH细胞需经两个信号的刺激才能活化:
第一信号:双识别 TCR识别抗原
CD4识别MHC Ⅱ类分子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2、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也需要两个信号刺激才能活化
(一)初次应答: 抗体潜伏期长、抗体浓度低、维持时间
短、亲和力低、以IgM为主;
(二)再次应答: 抗体潜伏期短、抗体浓度高、维持时间
9 体液免疫应答
第九章体液免疫应答许多引起人体传染病的细菌一般是在机体内的胞外增殖的,而且大部分胞内菌也是通过胞外体液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的。
胞外空间是受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immuneresponse)保护的,在体液免疫中B细胞产生的抗体能破坏细胞外微生物,阻止胞内感染的扩散。
抗原启动B细胞活化并分化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见图9.1),在此过程中通常需要辅助T细胞的参与。
“辅助T细胞”常常是指CD4T细胞中的T H2细胞(见第八章),但T H1细胞在B细胞活化过程中也有辅助作用。
因此,在本章中辅助T细胞(helperTcell)是指能激活B细胞的任何致敏的CD4效应T细胞。
辅助T细胞还控制同种型转换,并在启动抗体可变区V-区基因的体细胞高频突变、以及第四章讲述的分子加工中发挥作用。
图9.1 体液免疫应答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分子介导的抗原与B细胞抗原受体结合给B细胞传递活化信号,同时抗原被内化并加工成多肽激活致敏的辅助T细胞。
来自结合抗原和辅助T细胞的信号诱导B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上面两张图)。
这些抗体通过三种主要途径保护宿主免受感染。
抗体通过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毒素的毒害作用或者抑制病原体的感染作用:即中和作用(左下图)。
抗体包被在病原体上,辅佐细胞通过识别其上的抗体Fc部分从而吞噬并杀死病原体,该过程称为调理作用(中下图)。
抗体也能触发补体系统的活化过程。
补体蛋白能够大大增强调理作用,并直接杀死某些细菌细胞(右下图)。
抗体通过三种主要途径在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见图9.1)。
病毒和胞内菌要进入细胞,首先要与靶细胞表面的特殊分子结合。
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能阻止这种结合,这就是中和(neutralize)病原体。
抗体的中和作用对阻止细菌毒素进入细胞也是很重要的。
抗体阻止细菌在胞外增殖主要是通过促进吞噬细胞对这些病原体的摄取并专门破坏摄入的细菌。
抗体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发挥这种作用:第一种方式是抗体结合并覆盖在病原体上,其恒定C区可以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而识别(见4-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哪项不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 D
A.烫发液
B.脱毛霜
C.防晒霜
D.滋养霜
2、颌骨骨髓炎通常在发病几周后才能逐渐在X线片上呈现骨质变化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3-4周
3、《化妆品卫生监督实施条例》的施行时间为 A
A.1990年1月1日
B.1991年5月1日
C.1992年10月1日
D.1995年1月1日
4、A.构效关系分析
B.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
C.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
D.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E.流行病学调查
(1).用于确证人类致癌物的研究方法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用于确定人类致癌物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流行病学调查。
第一,因为是人群的结果,不存在种系差异问题;第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实验研究和干预研究可以得到处理因素与结局的因果关系,因此,该法为最为有效的研究方法。
(2).用于确证哺乳动物致癌物试验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用于确认哺乳动物致癌物的试验是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可以确实观察到受试物在正常动物诱发的肿瘤类型、数量和潜伏期。
(3).阳性结果可确定哺乳动物致癌物,阴性结果不能否定对哺乳动物致癌性,这类试验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阳性结果确定为致癌物,阴性结果不能否定对哺乳动物致癌性,这类试验是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主要是因为该实验周期短,且动物需要经过特殊处理,观察终点不是全部脏器肿瘤等因素。
(4).用于筛选致癌物的试验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一般的筛选试验都选用体外试验进行,因此筛选致癌物的试验是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这种体外方法可以对多种化合物同时进行筛选,工作量相对小,效率较高。
5、A.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
B.不经代谢活化即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C. 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D.兼有引发(启动)、促长、进展作用的物质
E.经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
(1).直接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直接致癌物是指化学物不需要经过体内的代谢转化,而直接可以促使细胞出现恶性转化,形成肿瘤的物质;
(2).完全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化学物的致癌过程有三个阶段,引发、促长和进展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发挥作用的物质都是致癌物,如果一个物质在所有的三个阶段都可以发挥作用,那这样的物质称为完全致癌物。
(3).近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在间接致癌物于体内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称为近致癌物
(4).终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最终产生的具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叫做终致癌物;
(5).间接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间接致癌物是需要在体内代谢转化以后,形成的代谢产物为具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6、目前我国的卫生法律文件包括 D
A.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法规
B.包括卫生部制定的规章
C.不包括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
D.应包括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
7、医疗机构施行特殊治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 D
A.病房负责人同意后实施
B.科室负责人同意后实施
C.科室全体医师讨论通过后实施
D.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批准后实施
8、急性冠周炎的局部治疗应首先采用
A.切开引流
B.龈袋冲洗上药
C.银袋切除
D.龈袋刮治
E.龈袋烧灼
9、涎腺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A.血源性
B.腺源性
C.逆行性
D.损伤性
E.异物性
10、拔牙晕厥的处理下列哪项是不必要的
A.立即停止手术,置病员于头低位,保持呼吸通畅
B.嗅闻刺激性气体
C.吸氧
D.输液,注意酸碱平衡
E.必要时静脉推注高渗糖
11、A.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
B.不经代谢活化即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C. 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D.兼有引发(启动)、促长、进展作用的物质
E.经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
(1).直接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直接致癌物是指化学物不需要经过体内的代谢转化,而直接可以促使细胞
出现恶性转化,形成肿瘤的物质;
(2).完全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化学物的致癌过程有三个阶段,引发、促长和进展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发挥作用的物质都是致癌物,如果一个物质在所有的三个阶段都可以发挥作用,那这样的物质称为完全致癌物。
(3).近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在间接致癌物于体内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称为近致癌物
(4).终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最终产生的具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叫做终致癌物;
(5).间接致癌物是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间接致癌物是需要在体内代谢转化以后,形成的代谢产物为具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12、所有局麻药都使血管扩张,而致吸收加快,其原因是
A.阻滞了副交感神经节和节后神经纤维
B.阻滞感觉神经纤维
C.阻滞了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神经纤维
D.阻滞了运动神经纤维
E.以上均不是
13、5mm D.距创缘2mm,针距3mm
E.距创缘2-3mm,针距3-5mm
14、一男性农民,4天前突然发热,头痛,面颈部潮红,全身酸痛,伴恶心、呕吐及腹泻,每日2~3次,按“感冒”治疗未见好转来诊。
体温
15、5mm,针距1mm B.距创缘1mm,针距2mm
C.距创缘
16、医疗机构施行特殊治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 D
A.病房负责人同意后实施
B.科室负责人同意后实施
C.科室全体医师讨论通过后实施
D.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批准后实施
17、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除了 A
A.没有说明书
B.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C.血袋有破损、漏血
D.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18、用1%普鲁卡因进行局麻时,一次最大用量不应超过
A.100ml
B.90ml
C.80ml
D.70ml
E.50ml
19、A.腹腔注射
B.灌胃
C.皮内注射
D.涂皮
E.静脉注射
(1).通常使化学毒物表现出最大毒性的染毒途径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在毒理学试验中常用的染毒途径有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注射途径,在这四种途径中,经过消化道和皮肤染毒由于机体的屏障系统和肝脏首过效应,实际进入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的物质相对减少。
而在注射途径中,腹腔注射和经皮内注射的物质依然要通过组织液、血管内皮层才能达到血液循环,这个过程会减少物质进人血液循环的量,只有静脉注射,所有的受试物都是全部进入血液循环,达到靶器官,因此作用于靶器官的到达剂量水平最高。
所以应该引起的毒性最大。
(2).在毒理学试验中较少使用的染毒途径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较少使用的染毒途径是皮内注射,主要是由于试验的暴露途径是要代表人可能的暴露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很少通过该途径暴露于外界物质。
20、职业病防治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 C
A.用人单位应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B.应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C.应依法参加商业保险
D.应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21、A.苯吸入染毒
B.氯气吸入染毒
C.颗粒物吸入染毒
D.SO2+颗粒物吸入染毒
E.苯+颗粒物吸入染毒
(1).压缩空气法适用于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压缩空气法主要是将待染毒物质分散均匀,如将液体转化为气溶胶,将固体分散更均匀。
因此,液体+固体同时染毒时,用压缩空气法分散更好,更均匀。
故E选项合适。
(2).稳流鼓泡法适用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稳流鼓泡法是通过仪器调节气流流量,使得染毒室的气体量更为稳定,适用于气体染毒。
(3).气管注入法适用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气管注人法一般是针对固体颗粒物染毒采用的方法,防止上呼吸道的直接阻拦,导致吸人量的不均匀,同时影响受试物到达肺深部。
22、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除了 A
A.没有说明书
B.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C.血袋有破损、漏血
D.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23、急性冠周炎的局部治疗应首先采用
A.切开引流
B.龈袋冲洗上药
C.银袋切除
D.龈袋刮治
E.龈袋烧灼。